第28章
维护了。”月娘道。 “没错。”宋三武点头。 这房子怎么可能不好租呢? 估计是夫妇二人不缺钱,就是想感谢自己而已,肖喻自觉没帮什么,也不想欠这么大的人情,道:“一码归一码,我是出来租房子,长期住,必然要公公正正地租,不然以后有个什么摩擦,也不好说,不是吗?” 夫妇二人一听,越发欣赏眼前的小郎君了。 月娘道:“行,那你说,这房子租金多少呢?” 肖喻道:“这个应该你来定吧?” 月娘上下打量肖喻一眼,长得极俊美,但是衣着普通,跑到这里租房子,定然不是有钱人,她想了想:“一百文一个月怎么样?” “这个太少了吧?”肖喻道。 “两百文?”月娘又问。 宋三武一看自家媳妇就不懂行情,他想了想,给予一个合理的价格道:“兄弟,这儿偏僻,做生意不好做,房租也不会高,一个月四百文怎么样?” 月娘拽拽宋三武的衣袖,小声道:“干嘛要这么高价?” “已经比市场价低了。”宋三武低声道:“再低小郎君肯定不租了。” 肖喻想了想一路询问的价格,到了这里四百文租个门面、卧房加小院子也是可以的,于是他点头:“好。” 宋三武和月娘点头。 三人立马就签了契书,肖喻一下子交了半年的房租,拿到了钥匙,和宋三武、月娘说几句,他就赶紧回到锦秀村,直直地走向郝奶奶家,远远地看着两个孩子坐在门槛上朝这边看。 “小舅舅!”明河兴奋地大喊。 蛋子蹦起来叫:“小舅舅!你回来啦!” 接着两个孩子像两枚炮弹一样朝明河奔来。 大半日没有见两个孩子了,肖喻也很想念,蹲下来搂住两个孩子,分别在两个孩子小脸上亲了一下。 两个孩子一愣,然后一起趴在肖喻脸上“吧唧”一口。 “哎哟哎哟,瞧这亲的呀。”郝奶奶笑着走过来。 肖喻一手拉一个孩子,起身道:“婶儿,给你添麻烦了。” “麻烦什么啊,两个孩子太乖了,会自己洗手洗脸吃饭,根本都不用我操心的。”郝奶奶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懂事这么惹人喜欢的孩子,不由得夸赞道:“肖喻啊,你教育得好呀。” “有时候也挺闹人的。”肖喻道。 “小孩子哪有不闹人的,你辛苦了。”郝奶奶有些心疼肖喻这孩子。 “都是我的外甥,应该的。”肖喻摸着两个小家伙的脑袋。 “说得也是,对了,房子找到了吗?” “找到了,我现下就搬” 郝奶奶惊讶:“这么快?” “嗯,家里已经不能住了,搬到那边就可以住了。” 郝奶奶连忙道:“我让你大哥,你叔帮你。” 这一次肖喻没有拒绝。 郝奶奶把让老伴、儿子各拉一辆牛车,将肖喻的米缸、坛子、竹筐、木箱子、被子等等都装完了,可是柴禾实在装不下了。 肖喻就把柴禾送给郝奶奶了。 郝奶奶这些日子和肖喻舅甥三人处得不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辈给予的温暖,看到他们踏着雪路离开锦秀村,心里着实舍不得,喊:“肖喻,可以修房子的时候,我去告诉你啊。” “谢谢婶儿。”推着架子车的肖喻回头道。 “谢谢婶儿。”坐在架子车上的蛋子回头说一句。 旁边的明河提醒:“小傻瓜,你要喊奶奶的,忘了吗?” 本来眼泪汪汪的郝奶奶听到这话,“扑哧”一下笑了,然后更舍不得这三个孩子了。 “郝奶奶再见。”明河挥手。 “再见!郝奶奶!”蛋子也喊。 “再见。”郝奶奶依依不舍地挥手。 雪天路滑又负重,半个多时辰之后,肖喻一行人才到了水清巷巷口,郝家父子刚将肖喻的东西卸到店里,外面又飘起了雪。 郝家父子只得赶紧回去。 肖喻道:“喝口水再回去吧。” “不了不了。”郝家父子担心雪势变大,推着牛车就走了。 肖喻便道:“郝叔,郝大哥,有空儿过来坐一坐。” 郝家父子应承一声,快步走回家,看见家里多了三条腊肉、一坛子咸菜、六个果子还有两钱银子,不用想也知道是肖喻偷偷留下来的。 这个肖喻啊。 可真是不让任何人吃亏啊! 一家人说起肖喻的好和不容易,而这边肖喻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将新房子里里外外看了一遍。 明河两眼放光:“小舅舅,以后我们就住这里了?” “对!”肖喻点头。 “这里好干净呀!我鞋鞋都不脏的!”明河抬起小脚道。 是。 这个门面店、厨房、卧房都铺了地砖,虽然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大理石地砖,但仍旧干干净净的,肖喻笑着问:“喜欢吗?” “喜欢。”明河点头。 “蛋子,喜欢吗?”肖喻问。 蛋子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道:“我以前住的房子,比这个大,大好多好多。”那里特别奢华。 明河道:“你以前住的是破庙,当然大了。” 蛋子呆了呆,忽然记忆错乱了,分不清楚以前自己住的房子是破庙还是什么了。 “那你喜欢这里吗?”肖喻问。 “喜欢。”蛋子点头。 “为什么呢?” “这里的房顶不会把我埋啦。” “……”小家伙还挺幽默的,不过看着两个孩子挺喜欢的,肖喻也放心了,他看着四周道:“好了,我们开始收拾收拾,然后住下来吧。” “怎么收拾呢?”明河问。 “先从卧房收拾,我扫地,你们擦桌子,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都答应。 这处房子本来也就只有一些浮灰,舅甥三人很快就将卧房、厨房、门厅都收拾好了,又铺了床,整理了衣裳,安置了米缸、坛子等等,最后将今日淋湿的被子搭在灶洞前烘烤。 肖喻则在灶台前做饭,他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儿,心情格外愉快,晚上蒸了馒头、鸡蛋、咸肉,炒了两个孩子爱吃的土豆丝,煮了甜甜的红薯粥,美美地吃上一顿,洗了澡,三个人总算能够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 “小舅舅,以后,我们还回家吗?”明河问。 “你想回去吗?”肖喻问。 明河想了想,道:“小舅舅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我也是,我也是。”蛋子道。 “弟弟,你是学人精!”明河道。 “我不是。” “你就是。” “哥哥,你不要说我学人精,好不好?”蛋子软乎乎地说道:“我们是好兄弟呀。” “那好吧。” 这两个孩子虽然都是懂事的孩子,但是日日在一起难免会吵架拌嘴,一般肖喻都不干涉,两个人就会自己解决,就像现下两个人又和好了。 “小舅舅,明日我们还卖包子吗?”明河问。 “卖呀。”肖喻道。 “好,那你今日给我们讲故事吗?”明河又问。 “讲。”肖喻道。 “小舅舅,我想听齐天大圣!”蛋子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明河说出自己想要听的故事:“我要听葫芦娃!” “我听齐天大圣!” “我听葫芦娃!” “齐天大圣!” “葫芦娃!” “……” 两个孩子最终剪刀石头布,明河愿赌服输,肖喻便讲《西游记》片断,一直把两个孩子讲睡着了,他也跟着入睡,第二天天不亮,他便起来包包子。 包好了放在一旁醒着。 见两个孩子还睡着,他快速出门,去集市上买了猪骨头,其他商贩还没有出摊,他便没有买其他的,回到家之后,将猪骨头放在水中大火煮沸,小火熬煮。 接着他将一刻钟前和好的面团,放到水盆里洗面,反复洗,洗出面筋和面浆在一旁备用。 接着他拿出储存的豆皮、木耳、海带、粉条、花生进行清洗,这时候包子也醒好了,一直没用的笼屉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先放四笼进去,蒸四十个包子。 包子蒸好了,浓白的大骨汤也熬好了,他捞出骨头,往里面加入葱姜、酱油、盐、白胡椒粉、黑胡椒粉、花椒粉、八角粉、桂皮粉、草果粉、白寇粉,然后将洗好的面筋揪成小粒,丢入锅中,接着再加入豆皮、木耳、海带、粉条、花生。 沸腾之后,一边向里面倒入面浆,一边用勺子搅拌,慢慢地让汤变得浓稠,直到面浆全部融入汤中。 一锅胡辣汤就做成了。 肖喻上次给明河做过胡辣汤的,只不过是另一个版本,这次做的胡辣汤是准备卖的。 “小舅舅,你又做胡辣汤了?”明河的声音传来。 肖喻一转头,又看到两个孩子将衣裳穿的乱七八糟的,他无奈地摇摇头,一边给孩子整理衣裳,一边道:“是啊,你们先喝点好不好?” “喝完,我们就去小码头、卖包子。”明河道。 “今日不去小码头卖了。”肖喻道。 明河疑惑地问:“那去哪里卖?” “就在这儿。” 明河惊呆了,居然可以不用去小码头,就能卖包子的! “你们两个先吃。”肖喻给两个孩子装了一人一碗,只是这胡辣汤太烫了,他直接将两碗胡辣汤端到门厅的桌子上,可以凉的快一点,接着装了两个包子道:“吃吧。”他转身去厨房忙了。 “嗯!”蛋子往凳子上爬。 明河也爬。 可两个孩子都比同龄孩子矮,冬季穿的又厚,刚好这里的长凳也高,他们爬不上去。 “弟弟,弟弟,你推我一下,推我一下,我上去了,就拉你,就拉你上来。”明河的小短腿抬不到凳子上面,就喊着蛋子帮忙。 蛋子立马放弃爬凳子,两只小手用力地明河的屁屁。 明河的小短腿一下够到凳子面,一用力爬上了凳子,然后气喘吁吁地坐下,伸出小手:“来,我拉你。” 蛋子一手抓着明河的手,一手扒在凳子上,全身都在用力爬凳子。 嘿哟! 嘿哟! 两个孩子极其努力,极其努力地将凳子扒倒,“啪”的一声,不但两个孩子摔倒,还连累凳子摔倒了,明河转头问:“怎么回事?” 蛋子坐在地上道:“哥哥,你把凳子弄倒了!” 明河指着蛋子道:“是你弄的吧!” “你弄的!” “你弄的!” “你弄的,你胖!” “你也胖了!” 蛋子分析道:“可是、可是我对凳子、对凳子、很温油呀,你说‘臭凳子太高了’,你就是骂它,然后它又胖,然后它生气了,它就倒了,所以、所以就是你弄倒的。” “肖蛋子!你咋这么会编!”明河控诉蛋子。 蛋子一本正经地道:“这不是我编的,这是我想的。” “扑哧”一个笑声传来。 明河和蛋子闻声一起转头,看见门口站着三个穿着缁衣马裤的男子,正饶有兴趣地看他们吵架,其中一个道:“这两个孩子太逗了,把凳子趴倒了,还甩锅。” 另外两个男子笑着附和:“那个小胖子,好像大一点。” “哥哥,他们说你是小胖子。”蛋子道。 明河闻言一个骨碌爬起来,气势汹汹跑到三个男子跟前。 三个男子吓的后退一步。 明河突然露出笑脸,声音奶乎乎的:“英俊的小哥哥们,你们是来买包子的吗?” 第21章 “包子?”三个男子惊奇地问。 “对呀,我们就是卖包子的!”明河道。 “还有胡辣汤!”蛋子跑过来补充。 “哦,原来你们是卖早饭的啊!”宋三武笑着走过来。 “老大,早!”三个男子一起同宋三武打招呼。 “怎么不到家里等?”宋三武道。 “怕打扰到嫂子。”三个男子家住在附近,一年前进的镖局,一直跟着宋三武,自然而然地喊宋三武老大,今日也是有任务,所以在这儿等着宋三武一起去镖局。 “懂事,回头我在你们嫂子面前,替你们美言几句,让她帮你们找个媳妇儿。”宋三武打趣。 三个男人嘿嘿一笑。 宋三武这才看向跟前的明河和蛋子,问:“小娃娃,肖喻是不是你们的舅舅?” “不是!”两个孩子一起否定。 肖喻昨日明明说带两个三岁孩子一起住的呀。 难道不是他们? 宋三武纳闷起来,接着听到眼前的两个孩子齐声道:“他是我们的小舅舅!”特意强调了“小”字。 他不由得一愣。 三个男子闻言哈哈大笑,直说两个孩子太逗了。 宋三武也跟着笑起来,问了两个小孩子几句之后,对三个男子道:“小丁、小马、小关,走,我们一起去给我家租客捧个场。” 小丁三人本来是想和宋三武一起喝羊肉汤的,可眼前的两个小娃娃太可爱,老大又发话了,于是一起应:“好。” 明河学着跑堂的样子,弯腰伸手道:“客人里面请。” 蛋子跟着学,重心找不准,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宋三武几人又是一阵笑。 进了店里,明河赶紧跑向后厨。 “哥哥,等等我!哥哥!”蛋子一边追,一边喊。 “小舅舅!小舅舅!有客人来吃饭啦!”明河高兴地喊着。 蛋子也跟着喊。 肖喻才刚处理好灶火,惊讶地问:“有客人来了?” “嗯!我拉来的!”明河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我也拉啦!”蛋子也想要夸奖。 “你们真棒!”肖喻伸手摸摸两个小家伙滑滑的小脸蛋:“世间怎么会有你们这么聪明的孩子呢?” 两个小家伙开心地晃着小身子。 肖喻洗洗手,道:“走,我们出去看看。” “嗯。” 肖喻大步走进门厅,一眼看见宋三武,他笑道:“三武大哥,是你啊!” 宋三武起身,道:“肖大兄弟,你速度可真快,昨日搬家,今日就开张了。” 肖喻笑道:“反正闲着也没有事儿。” “说的也是。”宋三武向肖喻介绍小丁三人。 肖喻一一打招呼,然后介绍明河和蛋子。 明河和蛋子一一喊人。 肖喻道:“小店第一日开张,我请你们吃早饭。” “别别别,做生意不容易。”宋三武知晓肖喻的贫穷。 肖喻倒是不在意道:“没关系,第一天嘛。” “第一天也不行。”宋三武向来不占别人便宜,说着就要站起来:“你要是说不收银子,那我们现下就不吃了。” 肖喻按住宋三武道:“行行行,收银子,你坐下,我去给你们拿包子端胡辣汤,现下我们这小店就只有这两样。” 宋三武这才满意坐下。 肖喻低头看向跟前的两个孩子道:“你们去吃你们的。” “可是小舅舅,哥哥他爬不上凳子。”蛋子昂着小脸道。 明河生气道:“肖蛋子!你个告状精!你也爬不上去的!” 蛋子诚实地道:“对,小舅舅,我也爬不上。” 宋三武四人又是笑起来。 肖喻无奈一笑道:“你们等一下,我先招呼客人。” 明河和蛋子乖乖点头。 肖喻走进厨房,盛了四碗胡辣汤,装十二个包子,又备一份辣椒油和醋,都放在托盘上,端到宋三武四人面前。 宋三武四人顿时闻到一股香味。 肖喻道:“三武大哥,你们慢慢吃。” “好,你忙。”宋三武道。 肖喻走到门口的桌子前,把明河和蛋子抱到凳子上,温声道:“你们在这儿慢慢吃,小舅舅去后院写牌子。” “写什么牌子呀?”明河问。 肖喻回答:“店名呀。” “写店名干什么呀?”蛋子也是个好奇宝宝。 “写了店名,客人就知道我们的店面是干什么的呀。”定做匾额太贵,肖喻决定手写一个牌子,正好原主还有破旧的笔墨在。 “什么店名呢?”明河问。 “小河子早食店。”肖喻向二人解释:“小就是小舅舅姓的谐音,河是明河的河,子是蛋子的子。” “是我们三个人的店呀?”明河惊喜地问。 “对呀!”肖喻点头。 明河和蛋子兴奋得不得了。 “这个店也有你们的份儿,所以你们要和小舅一起好好经营喔。”肖喻给予两个孩子主人翁感。 两个孩子郑重地点头:“嗯!” “那就吃饭吧。” “嗯。” 肖喻安抚好两个孩子后,来到宋三武四人跟前,想询问一下包子和胡辣汤的味道如何,结果桌子上一干二净,他愕然地问:“吃完了?” “吃完了。”宋三武四个人道。 “这么快。”出乎肖喻的意料,他问:“味道怎么样?” 小丁、小马、小关虽然入行时间短,但也跟着宋三武到处出镖,吃过大江南北的美食,肖喻的包子和胡辣汤结结实实地令他惊艳了。 包子暄软入味。 胡辣汤配料丰富,面筋、豆皮、木耳、海带、粉条、花生各有各的味道,每一勺每一口都能碰撞出不一样的滋味,配上浓稠的汤汁,辣而不烧心,麻而不木,喝完之后,全身热乎乎,太适合冬季喝一碗了。 “太好吃了!”小丁、小马和小关跟着宋三武一起道。 肖喻闻言眉眼弯了。 小丁道:“肖老板,再给我来一碗胡辣汤,三个包子。” “能吃完吗?”肖喻问。 “当然能了,我们干体力活的,力气大着呢!我最多一次吃了五碗面!”小马接着便道:“给我也来一碗胡辣汤,三个包子。”
相关推荐: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过激行为(H)
神秘复苏:鬼戏
恶蛟的新娘(1v2)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村夜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女奴的等价替换
乡村桃运小神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