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每一种味道都恰到好处。 仅仅是这一下,他就觉得这道菜成功一大半,超越了绝大数厨子,他迫不及待地咬了口鸡肉,更为浓郁的汁水从鸡□□隙中迸出,他控制不住地惊呼一声。 “老爷,怎么了?”小芳和阿贵一起问。 袁老爷根本没空理他们,全部心思都在鸡肉上面,每一次咀嚼,都有汁水迸出,肉汁又做到了嫩、滑且不失鸡肉的嚼劲。 好吃! 好吃!! 真好吃!!! 他走难闯北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蘑菇鸡,他惊喜地看向肖喻道:“肖喻,你这个蘑菇蒸鸡怎么做的?” “老爷,你不是一直在旁边看着吗?”小芳插话进来。 袁老爷恍然清晰,是啊,他一直看着,就是简简单单地加些葱姜盐胡萝卜和淀粉,他当时还觉得这个做法太简单,没想到这么简单却出这样美味。 见袁老爷不太懂,肖喻就将步骤分析给袁老爷听:“新鲜的鸡肉有最天然的味道,不需要修饰,抓拌是为了使鸡肉松弛入味,之后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用淀粉锁住鸡肉的水分,不管是蒸、炒、炸都可以保持水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袁老爷还真不知道这些,问:“你是跟谁学的厨艺?” 肖喻没有正经地学过厨艺,但是小时候跟着奶奶,看奶奶做饭,后来他一个人到外地上学、打工。 为了省钱,他自己买菜做饭,慢慢产生兴趣。 工作烦闷时,便会抽离出来学习和研究一番,既能饱腹又能解压,后来什么菜都会了,他道:“没有跟谁学,就是看看书,自己琢磨琢磨。” 这是天赋啊! 袁老爷道:“你都可以开酒楼了!”就凭肖喻这手艺,开个酒楼绝对日日爆满。 “以后会开。”肖喻道。 “真的?”袁老爷惊喜。 “真的。”之前肖喻只想糊口,渐渐地发现众人都很认可自己的手艺,他渐渐萌生做大做强的想法,也想和明河因此过上更好的日子。 “那我等着,到时候我一定日日去吃。” “一定欢迎。” “那我就预祝你早日成为酒楼东”袁老爷以番茄肉丸汤代酒,和肖喻碰了一下碗。 “多谢袁老爷。” “你这汤也做的好!”袁老爷刚喝一口就夸。 “其他的也都挺好吃的,你尝尝。”肖喻道。 袁老爷便挨个品尝。 明河、金大宝、田六、小芳、阿贵也是赞叹不已。 袁老爷买的鸡鱼肉蛋菜够七个大人吃的,结果他们四个大人三个小孩子全部吃光了,明河、金大宝、田六三个孩子还拿着馒头蘸菜汁,将碗碟蘸的干干净净的,都不用洗了。 “饱了没有?”肖喻问。 “饱了。”三个孩子肚子都鼓鼓的。 肖喻也知道他们吃饱了。 小芳阿贵主动洗碗筷。 肖喻便带着袁老爷几人在锦秀村转了一圈,时候也不早了,袁老爷几人要回去了。 三个孩子都舍不得彼此。 “明河我舍不得你!”金大宝直接扑向明河,搂住明河的脖子,抱住明河,可他们都是三岁的孩子,重心都没有多稳,一起摔坐在地上。 小芳和阿贵赶紧去扶。 “大宝!你看看你”袁老爷呵斥金大宝。 “爷爷,没关系没关系,摔的不疼,不疼的。”明河在锦秀村太穷了,都没有朋友,好不容易有了金大宝和田六,他格外珍 肖喻看在眼里,心里是喜悦的,小小的明河有亲情、友情是一件好事儿,他也道:“袁老爷,小孩子玩耍,难免磕磕碰碰的。” 袁老爷便不再说什么,其实他说什么,金大宝也不在意的,他一直看着明河。 明河道:“你们知道我家在这儿,可以来找我玩呀。” “你也可以找我的!”金大宝道。 明河点头。 三个孩子依依不舍地分别。 待到袁老爷几人拐个弯,身影消失不见了,肖喻和明河才转身走进院子,这时候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舅甥二人开始收干菜,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肖喻,明河。” 肖喻和明河一起回头。 张五拎着两包东西站在院门口,对上肖喻温和清澈又带着些许惊喜的目光,脸“唰”的一下通红。 “张五,你怎么来了?”肖喻笑着迎上去。 明河跟着跑过去,昂着肉肉的小脸,盯着张五看了又看,然后眨巴两下黑溜溜的眼睛,奶声奶气地道:“张叔,你脸怎么红了呢?” 第16章 张五闻言脸更红。 肖喻也看出来了,关心地问:“张五,你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不是不是,是、是走得热了。”张五磕磕绊绊地解释。 “那赶紧进来坐一坐。”肖喻道。 张五坐在凳子上。 肖喻去倒水。 张五接过一碗水,咕噜咕噜喝完,心跳恢复正常,这才看向肖喻和明河,道:“肖喻,明河,你们两个都吃胖了。” “是吧。”肖喻伸手摸摸脸。 “嗯,都比以前好看了。”特别是肖喻,简直像是换一个人似的,眼眸 尤其是肖喻,整个人精气神都饱满了,看起来更加的英俊,更加的耀眼,张五都不敢直视,连忙将注意力转移到两包东西上面,递一包给肖喻:“中秋节的时候,酒楼特别忙,东家也没有给我们涨工钱,就给我们发了这些点心,送你一包。” “你太客气了。” “你拿着吧,反正家里也吃不完。” “那你带着腊肉回去。” “不不不,你们留着吃吧。”张五连连拒绝,看到小院子里挂了不少腊肉、红薯干,他惊喜地问:“这都是你卖包子赚的钱?” 肖喻点头。 张五由衷地为肖喻感到开心:“肖喻,你真厉害。” 肖喻笑道:“还行还行。” “以后还继续在小码头卖包子吗?”在杨九夫妇围堵肖喻、明河一事之后,张五不太放心,特意去小码头看过舅甥一次,知道他们过的不错,也就安心了。 肖喻点头:“对。” 张五脸色突然凝重起来:“那你以后还是要注意点。” 肖喻不解地问:“怎么了?” 张五是望月酒楼跑堂的,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官,消息也相对灵通一些,道:“听说宁州今年收成又不好,估计又有人来青石镇讨饭,说不定会有些闹事儿的,还有” “还有什么?” “南边关又打仗了。” 大靖东西很稳,北、南边关一直战乱不断,直到挂王男主登基才得平定。 张五接着道:“本来裴大将军赶赴南边关是没有问题的,可听说他在北边与胡人一战时,受了伤,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战胜,希望他能胜利,不然可能会有大量流民涌到咱们这里,势必会乱上一阵子。” 裴大将军? 裴燕礼吗? 出身名门,父亲是兵部尚书,母亲是长公主,他三岁识字,五岁写诗、七岁诗经书、九岁百步穿杨……十五岁喜欢上同窗好友,闹的满城风雨,却爱而不得,怒而刺伤同窗好友,穿上戎装,上阵杀敌,战功赫赫,令四方宵小闻风丧胆。 算算如今应该二十出头,后面他会辅助挂王男主登基,担任摄政王,然后《帝王梦》一书中就没有他的戏份了. 不过,明河的命运已经改变了,肖喻觉得这些事情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就想和明河过上好日子,于是道:“好,我会注意的。” 张五也就是来看看肖喻的,别的也没什么事儿,便道:“行,那我就回家了。” 肖喻挽留:“不如在这儿吃晚饭吧?” “不了,我今日好不容易可以早些回家,我陪陪我娘。” 肖喻问:“你娘病情怎么样?” “老毛病了。” “行,那你快点回去吧,我有空的话,再去看你们。” “嗯。” 张五走了。 肖喻和明河继续收拾小院子里的腊肉咸菜和干菜等等,一直忙到晚上。 晚饭后,肖喻端着油灯在前面走着,明河在后面跟着,二人一起来到里屋。 看到墙角放置的许多坛子,房梁上挂着好几个竹篮,明河小手捂着小嘴笑。 “小家伙,你笑什么?”肖喻将油灯放到床头凳上。 “小舅舅,我们有好多好多吃的呀!”明河开心的不得了。 肖喻点头:“嗯,以后会越来越多。” “真的吗?”明河不敢相信以后会更多。 肖喻摸着明河的小脑袋道:“当然了,我们把该买的都买了,接下来赚的钱,都可以攒起来。” 明河又好奇地问:“攒起来以后呢?” 肖喻坐到床上:“去镇上租个或者买个门面,然后开饭馆。” 明河也脱掉鞋子,吭哧吭哧爬上去,接着问:“是镇上、很干净很干净的房子吗?” 肖喻将明河抱到床里面,道:“对呀。” “小舅舅,你好厉害呀。”明河立马就夸。 肖喻笑道:“还没有做到呢。” “那也好厉害。” 小家伙就会吹彩虹屁,肖喻格外受用,道:“这不是小舅舅一个人的功劳,明河每日都帮忙呢。” “嗯,我也好厉害了!” 肖喻摸摸明河肉乎乎的小脸道:“对,我们继续努力。” “继续努力。” 次日舅甥二人继续卖包子。 肖喻的包子做得好吃,除了青菜蘑菇胡萝卜馅儿、白萝卜,他偶尔会做些肉馅儿、豆沙馅儿、野菜馅儿以增加新鲜感,也让食客们感受到他高超的手艺。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就攒了十五两银子。 这可是大靖普通农民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啊。 不过普通农民有田地做保障,他和明河的田地都卖光了,所以他必须多赚点银子才行,于是他拿出三百文银子,买一辆独轮架子车,不但可以拉着明河,还可以载包子。 “小舅舅,这下我们就可以包更多的包子了!”明河道。 “没错。”肖喻包包子很快,厨屋又有两口锅,所以他每天多做些包子是可以的,但他和明河力气有限,也只能负担一百个包子的重量,再多他们就走不动路了,如今有独轮架子车,他们轻松很多。 “明日,我们就可以多赚些银子。” “是,明日多包些。” 次日,肖喻做了一百二十个包子,肖喻将竹筐放到架子车上,也把明河抱上去。 明河面对着肖喻坐着,道:“小舅舅,你要是累的话,你坐车上,我推你。” 你都没有架子车高,你还推架子车呢? 肖喻没有戳穿明河,笑着说:“好。” 不得不说,这辆架子看似笨重,推起来却是省力太多太多了,他根本感觉不到明河和一百二十个包子的重量。 明河面对着肖喻坐着,十分开心,两条小短腿晃来晃去,昂着小肉脸,眼睛黑亮黑亮的,奶声奶气喊:“小舅舅。” “什么事儿?”肖喻问。 “小舅舅。” “诶。” “小舅舅。” “干什么?” “小舅舅。” “你个小啰嗦鬼!” 明河两只小肉手捂着小嘴嘻嘻笑,没一会儿,他又出声喊:“小舅舅。” “说。”有时候觉得这孩子话真密真扰人,但是肖喻还是会回答。 “树叶都枯了,像死了一样。”明河指着周围道。 “嗯,冬天来了呀。” “没关系,春天来了,它们会活过来的。” 肖喻闻言看向明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孩子看事情的角度越来越阳光,肯定是他这个小舅舅的功劳,他真是个厉害的人儿啊,他在心里自恋了一把,推着明河来到小码头。 以往热闹的小码头,今日人特别多,其中有不少人头发蓬乱,衣衫破烂,面黄肌瘦的。 “小舅舅,好多人啊。”明河道。 “嗯。”肖喻一想到张五之前说的,宁州收成不好,他向刘婆询问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 “是宁州过来讨饭的啊!”刘婆是个好心的,偷偷塞给一个妇人两个鸡蛋,然后对肖喻道:“咱们都是穷人,救济不了多少,偷偷给一点,别让其他灾民看到,不然都冲咱要,咱就没得吃了。” 肖喻偷偷给了几个孩子几个包子,然后如往常一样卖光了包子,第二天再来的时候,看到杨九冲着一群灾民破口大骂,他不解地问:“刘婆,发生什么事情了?” “有人偷东西。”刘婆道。 “啊?”肖喻和明河一起惊讶。 刘婆道:“你生意好,上午就走回家了,不知道昨日下午的事儿,昨日下午啊,这儿又来了不少灾民,他们饿极了,偷根麻花,顺个萝卜,揪串糖葫芦的,昨日好多小商贩被偷。” “今日杨九被偷了?” “是啊,偷了好几个包子,没找到是谁偷的,还把盖包子的小被子弄的脏兮兮的,他正骂着呢。”刘婆看向肖喻道:“注意你们的包子。” 不待肖喻有所反应,明河一个转身,小身子死死抱住竹筐,坚定地维护着包子。 刘婆见状一愣,旋即笑了起来:“这下别人偷不了了。” 之前听张五说时,肖喻以为会有零零散散的灾民来讨饭,没想到这么多,他道:“刘婆,这么多人受灾,上头不管一管吗?” “知道才能管呀,又没人知道。” 也是。 挂王男主登基之前,大靖不但边关乱,内部也不算安定,青石镇是因为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又在紫塘运河边,所以和其他相似的城郡一般富庶,自然也成了灾民争相投靠的地方。 唉。 他力量实在有限,实在帮不了什么,恰在这时候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瘦瘦小小的,扶着一个瘦骨嶙峋又不住咳嗽的老妇人,可怜的紧。 他看旁边没有其他灾民,忙从竹筐里拿出四个包子。 “小舅舅,你干什么?”明河问。 “我送几个包子给他们吃。”肖喻道。 明河从架子车上跳下来,待到小舅舅拿了四个包子之外,他重新抱住竹筐。 肖喻将四个包子递给老妇人:“拿着吃吧。” “谢谢,谢谢。”老妇人来不及看肖喻,慌忙接过来,自己都顾不上吃,赶紧给小孩子一个:“蛋子,快吃,快吃。” 蛋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明河被他们的样子吓了一跳,喊:“小舅舅。” 肖喻走到明河跟前。 “小舅舅,他们好饿呀。”明河皱着小眉头道。 “奶奶,你也吃。”蛋子见老妇人没吃,赶紧说一句。 “不用管奶奶,蛋子吃。”看着蛋子一个包子下肚,老妇人像是心安了一样,抬眼看向明河和肖喻时,整个人身上有一种锤炼多年的庄严感,与她这一吸的模样格格不入,道:“谢谢两位郎君。” “不必客气。”肖喻想说些什么话,可他也不知道这一老一小的前路如何,心里不免唏嘘。 蛋子闻声抬头看一眼,旋即一愣。 “蛋子怎么了?”老妇人道。 蛋子直直地望着肖喻,小声道:“奶奶,大哥哥头上有光。” 老妇人瞳孔一震,猛地看一眼肖喻,又重新看向蛋子:“你说他头上有光?” 第17章 “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比爷爷的、亮。”蛋子又道。 “真的比爷爷的亮?”老妇人问。 蛋子点头:“嗯。” 老妇少再次确认:“你没有看错人?” 蛋子小手明明白白地指向肖喻:“没有,就是、最好看、的那个、那个大哥哥。” 没错。 那个小郎君虽然穿着粗布衣裳,但是身段极好,五官极俊美,嘴角时时挂着笑,谦和又舒适,别说在这个小小的码头上,就是放整个大靖,都是数一数二的好看。 最重要的是他有善心,刚刚给了他们四个救命包子,老妇人有一种找到至宝的感动,她眼睛通红,刚想上前,忽然又咳嗽起来。 “奶奶。”蛋子连忙跑到老妇人身上,想要给老妇人拍背,可是他个子太小了,垫起小脚,小手也只能拍到老妇人的尾巴骨。 老妇人知道他的孝心,一边咳嗽一边将他拉回到跟前,好一会儿,停止了咳嗽声,脸上带着笑道:“蛋子,你有救了,你有救了。” “大哥哥会救我们吗?”蛋子问。 “会,一息大师说过,只要头上有光环的人,都会真心真意对你好,都会保护你的,他的光比你爷爷的还亮,那他可以托付的人。”老妇人拉着蛋子的手,想要上前,一抬眼看到肖喻跟前围了很多行人,大家争先恐后的买包子,他们根本挤不进去。 肖喻则和明河忙碌着,一直到包子卖完。 “没有啦!卖光光啦!”明河开心地摊开两只小肉手。 每次卖光包子,就是最轻松的时刻,肖喻脸上带着笑,一边收拾竹筐,一边道:“走,我们回家包饺子吃。” 明河问:“小舅舅,今日不去镇上啦。” “不去了,家里有菜呢。” 明河想起来了,道:“昨日我们用架子车,买了好多菜呢。” 如今天气冷了,肉、菜都能储存,架子车又能装很多,所以昨日肖喻买不少,今日就不用再去镇上了,他将明河抱到架子上道:“没错,回” “小郎君。”这时候老妇人拉着蛋子走到了跟前。 肖喻看见老妇人和蛋子,惊讶地问:“婶儿,你们怎么还在这儿?” 老妇人微笑道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神秘复苏:鬼戏
NTR场合_御宅屋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我的傻白甜老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虎王的花奴(H)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