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口包子,皱眉咀嚼两下,忽然一愣,抬头看向丫鬟,发现丫鬟和自己一样的惊讶。 胖老爷顿时猜出来他们的心思,道:“好吃吧。” 是的! 好吃! 很好吃! 青菜、蘑菇、胡萝卜和发面每一样都滋味到位,又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滋味独特却极美,小厮一改刚刚的嫌弃,连连点头:“好吃好吃。” 丫鬟愕然地望向肖喻,竟然有人把这么普通的食材做的那么好吃,简直不可思议。 明河高兴道:“小舅舅他们也说好吃的。” 肖喻极其有成就感地点头。 小厮很快吃完一个,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肖喻的竹筐上。 胖老爷一向对下人很好,豪爽地说道:“再买两个。” 小厮和丫鬟又各拿一个包子。 胖老爷已经吃了四个,虽然他还想吃,但是为了身子着想,他停了下来,询问肖喻如何把包子做的这样好吃。 他以为少年会笼统地说一下,没想到对方事无巨细地说出秘方和注意事项。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不藏私的少年,不由得心生好感,又见少年和孩子衣着灰旧,于是想照顾他们的小生意,准备把包子全买下来。 他还没有开口,就有行人直接说:“小郎君,给我两个包子,我看着这两人吃得可真香。” 胖老爷转头一看,丫鬟和小厮正在旁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吃相再配合包子的香味着实勾人,别说路过行人想要买,他还想再打包两个。 哪知道他一转头,少年的竹筐里空了,他惊讶问:“没了?” “没啦!”明河刚才和小舅舅看着一竹筐包子发愁,没料到胖老爷三人在这儿吃一会儿,就吸引其他行人观望,然后纷纷出手买包子,买了一个还要买一个,一下就没有了,他开心极了。 “这……”胖老爷后悔自己慢了一步。 其他行人尝了包子后,赞不绝口。 丫鬟和小厮意犹未尽。 胖老爷只能问:“小郎君,什么时候还来卖包子?” 肖喻真的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做美食,可他太穷了,家里没什么厨房用具,他也买不起油做油条,买不起米做米糕、买不起糖做糖葫芦等等。 想来想去,想到小院子里的一片青菜可以利用起来,于是买少量的面粉,少量的干蘑菇,少量的胡萝卜,半斤猪肉,做成三十个包子。 结果来到小码头一两个时辰都没有卖出去一个,那一会儿他都想到退出美食圈,改行洗碗、跑堂、放牛等等活计养活自己和明河。 哪知道峰回路转,遇到胖老爷三人,又引得其他行人来卖,并且预约明日的包子,他突然对卖包子有了信心,当即回道:“明日早上。” “那行,我们明日早上再来买。”胖老爷道。 小厮这次没有反对,点头附和:“嗯。” 丫鬟期待地望着肖喻:“明日你一定要来喔。” 其他行人也附和。 “好,一定来。”肖喻道。 胖老爷等人得到满意的答复,纷纷离开。 小码头暂时空旷下来。 明河惊喜道:“小舅舅,包子都卖光啦!” “对!” “卖好多银子呀。” 肖喻拍拍衣兜,哗啦啦的铜板响起来。 “哇,好多呀,我们发财啦!”明河还小,对钱还没有概念,觉得多,那就是多,就是发财。 发财不至于。 但肖喻在心里算了账,二十九个包子,全部卖光,总共八十七文,去掉成本,利润也有五十文左右,而原主在望月酒楼当一天帮工才三十文,所以他这样比当帮工强太多。 最重要的是这个小生意有前景,还能照顾到明河,他笑道:“我们继续努力,以后会发财的。” “那我们赶紧回家,还包包子卖。” 肖喻道:“我们先去买点东西。” “买什么呀?” “面粉不够了,我们买点面粉,再买点干蘑菇,胡萝卜。” “走,买去!”明河果断道。 舅甥二人赚了钱了,有了动力了,走起路来也有劲儿了,他们一起进青石镇,买了面粉等东西,肖喻衣兜里还有一些铜板,他想给明河买串糖葫芦。 “钱钱声音都小了,不买啦。”明河以为八十九文很多呢,结果东西一买,少了很多,小舅舅再拍衣兜,声音都不那么响了。 肖喻被明河这种说法逗笑,道:“好,那等小钱钱声音响一点,我们再买糖葫芦。” “嗯。”明河点头。 舅甥二人开开心心地往锦秀村走,许是这两日二人都吃饱饭了,所以他们回去的路上只歇息三次就到了 中午他们将剩下的板栗烧鸡和米糕吃光,晚上就没有剩饭了,肖喻有心想要自己和明河长肉,所以就将面粉拨一些出来,做了青菜猪肉渣面条。 有菜、有肉、有碳水又有肖喻的手艺做保证,明河吃了整整一碗,还要再吃。 “晚上不能吃那么多,容易积食,会生病。”这个时代医疗条件不行,一个小小的病都容易丢掉性命。 明河当即不吃了。 肖喻还是怕他积食,拉着他在院子里走动,走着走着凉风刮来,看来快降温了,他得尽快赚钱买布料、买棉被,不然他们无法过冬,于是决定明日做五十个包子。 当下他便多和一些面,放到锅中。 第二日他起得很早,没想到明河跟着也起来了,小手揉着眼睛,瓮声瓮气地道:“小舅舅,我要和你一起做包子。” 肖喻心里软的不得了,摸摸明河的小脸:“你困就睡吧。” “不要,我要和你一起做包子。” “那好吧,一会儿你去摘青菜。” “嗯。” 舅甥二人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忙碌,一直忙到太阳彻底逃离地平线,五十四个包子出炉,其中四个是肖喻特意做给自己和明河吃的。 结果明河认真道:“小舅舅,一个包子三文钱呢!” “没关系,我们只吃四个。” “四个就是……就是……”明河忽然想起来自己不会算数,当即道:“四个就是很多很多文钱!我们不能吃!得卖钱!” 肖喻笑道:“没关系的。” “有关系。”明河不愿意吃。 “……你可真抠门啊。”肖喻忍不住小声吐槽明河一句。 明河没听清楚,歪着小脑袋问:“小舅舅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两个吃一个包子尝尝味,然后配青菜面疙瘩汤好不好?”这样用面少,青菜又是免费的,省钱。 明河点头:“好呀。” 青菜面疙瘩汤特别容易做,用猪油将青菜呛一呛,兑入清水,等待沸腾的时候,用筷子搅小半碗面疙瘩,然后搅入沸腾的水中,加些盐巴,就成了。 二人各喝一碗,配上半个包子,确实吃的饱饱的,然后一起朝青石镇走。 才进入小码头,就看到一群人朝他们挥手,大声喊着:“小郎君,小娃娃!” 第7章 小郎君? 小娃娃? 谁呀? 肖喻和明河都不知道前方一群人在喊谁,他们下意识地回头看去,身后恰好空无一人,他们重新看向前方人群。 胖老爷恰好从中挤出来,冲着肖喻高兴地唤:“小郎君,小娃娃,你们终于来了。” 肖喻这才知晓这些人好像是在等自己和明河。 明河昂起小肉脸道:“小舅舅,我是小娃娃吗?” “对,你是漂亮的小娃娃。”明河长得漂亮是客观事实,肖喻也是发自内心地肯定。 明河闻言神色一下雀跃起来,可爱的很。 肖喻道:“他们在喊我们,我们赶紧过去。” “嗯。”明河重重点头。 在舅甥二人朝胖老爷等人走去时,胖老爷等人已经朝他们跑来,胖老爷气喘吁吁地道:“等你们好久了。” 肖喻问:“你们” “自然是买包子啦。”小厮抢白。 丫鬟道:“我们老爷都等了一刻钟啦。” “我们也等了好一会儿。”其他行人也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肖喻态度极好。 “没事儿,来了就行了。”胖老爷急急地说道:“快,给我拿十个包子。” “十个?”肖喻问。 “没错,带回去给我闺女和女婿也尝尝。”胖老爷看向旁边的丫鬟道:“小芳给钱。” 丫鬟立马掏钱给肖喻:“三十文。” 买得多自然是好事儿,肖喻也不客气,当即用油纸包十个包子给胖老爷:“你拿好。” 丫鬟直接用小竹篮接住。 胖老爷顺手就拿一个,急不可待地咬上一口,眼睛不由得睁大,竟然比昨日的更好吃。 “老爷,味道对吗?”有的包子铺、油饼摊等等水平忽上忽下,昨日好吃,今日就不一定好吃了,丫鬟见胖老爷表情惊讶,不由得问。 “比昨日还好吃。”胖老爷道。 “因为是热乎乎的呀。”明河插话进来。 胖老爷是吃惯了美食的,虽然不会做,但是对口感颇有一些研究,当即冲明河道:“对,小娃娃你说得对,说得对,包子趁热就是比较好吃。” 明河很认真地道:“那你们快趁热吃叭。” “对对对,我得赶紧回家把包子送给闺女吃,小娃娃再见啊。”胖老爷说着朝青石镇里走。 “老爷,等一等,我们还没有买包子呢。”丫鬟喊。 “那你们快点。”胖老爷回头催促。 丫鬟一把将手里的小竹篮塞到小厮手里,挤到人群里大喊“我要四个包子”,喊好一会儿,终于拿到四个包子,给小厮两个包子,开心道:“终于抢到了,可以回去了。” 小厮当即咬一口,道:“真的比昨日还好吃。” “是吗?”丫鬟也尝了一口,连连点头。 “别吃了,快回去。”胖老爷喊。 丫鬟和小厮忙追上胖老爷。 肖喻和明河则被行人团团围住,没一会儿,五十三个包子全部卖光了。 买到的行人满意的离开。 未买到的行人遗憾地说明日再来。 明河小手扒着竹筐,垫着小脚,伸着脖子朝竹筐里看:“哇,包子全部卖光啦!” “嗯,都卖光了。”肖喻知道胖老爷他们喜欢吃自己做的包子,没想到会这么喜欢,不但自己来买,还带了几个亲戚、邻居来尝一尝,促使他五十三个包子不够卖,看来他需要再多准备一些。 明河站正小身子,拍拍肖喻的衣兜,铜板哗啦啦作响,他高兴道:“小舅舅,小钱钱声音好响,小舅舅,它在说它在说‘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唱曲儿呢’。” 能够吃饱喝足后,又每日听到小舅舅的肯定和夸奖,小家伙真是越来越开朗了,肖喻自然是高兴的,他附和道:“没错,它们在唱曲儿。好了,它们唱完曲儿了,我们去买东西吧。” “今日还买东西呀?”明河问。 “嗯,家里没有盐、没有油纸、没有胡萝卜了。” “都用光啦?” “对呀,必须得买了。” “那好吧。” 今日营收足足一百五九文,除了盐之外,肖喻还打算买一条麻布,垫在包子和包子之间,既能防止粘连,还可以保持包子的热度。 这么想就这么做,然后他和明河回到家,关上小院门,关上茅屋门,将剩下的铜板全部倒到桌子上。 “呀,我们还有这么多铜板!”明河惊喜极了。 “数一数。”肖喻道。 明河小手捏一个铜板数个数儿,数到九的时候卡住了。 “怎么了?”肖喻问。 “小舅舅九后面是几呀?”明河问。 “十。” “十。”明河捏了一个铜板数,继续问:“小舅舅,十后面是几?” “十一。”肖喻这才反应过来:“明河,你不会数数?” “我、我……”明河说不出来,然后垂下小脑袋,小手指一下一下地抠着桌面,黑溜溜的眼睛不时瞄肖喻一眼,好像担心小舅舅不喜欢自己了。 “没关系的。”肖喻连忙道。 明河闻言,立马抬起小脸问:“没关系的吗?” “是啊,没有关系的,你才三岁,没有人教你数数,你自然不会了,现下小舅舅就教你好吗?”肖喻温和地说。 明河心里的忐忑荡然无存,道:“小舅舅,你教我,我就好好学,我会好厉害的。” “小舅舅也相信你会好厉害的!” 明河顿时信心满满。 念及明河才三岁,肖喻没有教多,只教了二十以内,没想到明河会举一反三:“小舅舅,二十之后,是不是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呀?” 这! 大反派就是大反派! 脑子可太好使了! 肖喻惊喜不已:“小家伙,你可太厉害了!” “二十四后面是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明河一口气说到了六十一,后面他还可以说,但是他说累了,赶紧捧着碗喝水。 怪不得! 怪不得没有进过一日学堂的明河,在《帝王梦》一书中可以成为权势滔天的首辅大人。 这智商真不是盖的。 肖喻决定要多多赚钱,以后送明河进学堂,多读书,读好书,让这孩子心里不但充满阳光,还有文化浸润,争取以后不会变成大反派,现下他又把明河一顿猛夸。 明河开心地摇头晃脑。 肖喻拉着明河继续数钱,除去他们这几日买布料、针线、面粉、盐等等花费,他们现在手里竟然还有一两一钱十五文银子。 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如今有个小生意了,再赚上十来日,差不多可以赚二两银子,那么总共就是三两一钱银子。 他们可以买便宜的布料、棉絮,可以抵挡锦秀村的第一波寒潮,再继续卖一段日子,他们再买些布料和棉絮做棉衣,今年冬季就可以活过去了。 这么想着肖喻干劲儿十足。 次日一早,他们蒸七十个包子,一到小码头又卖光了,接着他们蒸八十个、九十个、一百个,连续多日都是一百个包子,是小码头上生意最好的小商贩,很多小商贩羡慕不已。 卖鸡蛋的老婆婆刘婆也认识肖喻和明河了,在肖喻和明河准备收摊的时候,她唤一声:“肖喻啊。” “诶,刘婆。”肖喻走到刘婆跟前。 “肖喻啊,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肖喻不懂。 “你的包子吸引了好多行人过来,我的鸡蛋也跟着多卖了呀。”刘婆的鸡蛋一日卖四五个就不错了,自从肖喻过来之后,她每天至少卖十个,有一次还卖二十个。 “那是你的鸡蛋又大又好。”肖喻道。 刘婆笑道:“就你会说话。” 肖喻也笑。 “肖喻啊。”刘婆又压低声音唤一句。 肖喻感觉刘婆有话要说,便朝刘婆靠近一点。 刘婆道:“你包子回回都卖光,其他人卖不出去,心里会嫉妒,小心有人使坏。” “好,谢谢刘婆。” “不客气,对了,前几日你说家里青菜都摘光了,那你还怎么做包子馅儿啊?”刘婆见肖喻和明河舅甥二人长得好看又礼貌的,所以格外关心。 肖喻也没有隐瞒,道:“我到镇上买,以后做白萝卜和青菜两种馅儿。” “白萝卜也能做包子。” “能啊,明日带给你尝一尝。” 刘婆还没有回答,就听到一个小奶腔:“三文钱!” 她笑呵呵地嗔一句:“小抠门鬼!” 明河知道刘婆是调侃,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趴到肖喻腿上,小脸都埋到肖喻的衣裳里。 肖喻笑笑,又和刘婆说了两句,然后带着明河进青石镇,本来想着十来日攒三两多一钱银子,出乎意料地攒了五两,他正好可以买布料、棉絮回去做被子,又再买些青菜、胡萝卜和白萝卜,一个竹筐装的满满的。 “小舅舅,我也拎,我也拎竹筐。”明河怕累着小舅舅了。 肖喻这几日和明河吃得好喝得好,体力越来越好,挎着一个竹筐不是问题,但他不能让明河空着手,要让小孩子明白付出才能有回报,于是将一根又大又水灵的白萝卜给明河:“抱着吧。” 明河高兴地抱着。 舅甥两人走出青石镇。 明河开始背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嗯,背得好。”发现明河脑子极其好用后,肖喻不但教明河数学,还教明河背一些好诗,就是希望明河好好成长为一个好人。 明河还知道意思:“诗的意思是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对,说得对,明河可真聪明呀。” 明河高兴地抱紧大白萝卜,继续背诗。 “哟,东西买的挺多啊。”忽然前方一个声音响起。 肖喻和明河同时抬头,只见小码头卖包子的杨九夫妇站在前方,直勾勾地看着这边,目光极为不善。 小孩子最能感觉到大人的情绪,明河尤其如此,他噔噔地站到肖喻跟前,两只小手握着白萝卜,仿佛握着一把屠龙宝刀一般,对准杨九夫妇,凶巴巴道:“不许欺负我小舅舅!” 第8章 “没欺负,怎么会欺负呢?”杨九不阴不阳地冲明河笑笑,然后望向肖喻道:“我们只是想和他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儿?”肖喻问。 “明人不说暗话,肖小郎君啊,以后呢,你就不要再去小码头卖包子了。”杨九直截了当地说。 杨九的媳妇吴氏点头附和。
相关推荐: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过激行为(H)
神秘复苏:鬼戏
恶蛟的新娘(1v2)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村夜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女奴的等价替换
乡村桃运小神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