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温,大便时常溏稀,夜尿还多,胃部总是凉冰冰的,饮食稍不注意,不是胃疼泛酸,就是肠鸣拉稀,腰酸膝软,精力下降,感觉人老得很快。我不求调理到像壮年人那样,只望胃痛消除,饮食消化正常,大便莫再溏稀,夜间起床少点,能干轻活,生活自理即可。” 刻诊:视其面色?白,形体消瘦,但是头脑清醒,视力、听力正常。舌质淡白,舌苔白润;切其脉,虽细迟而中、沉取来去尚匀。 由上可见,胃痛时日延久,纵无他疾兼夹,亦是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故而出现胃痛隐隐、便溏、夜尿过多等症。治法当以健脾温肾、和胃止痛为要,方用参苓菟丝丸为主加减。人参15g,焦白术、白茯苓、炒山药、白莲子、菟丝子(黄酒浸泡,蒸熟打饼,焙干)各18g,附子(先煎)、干姜各9g,益智仁、煨肉豆蔻各15g,煅牡蛎30g,陈皮、砂仁(后下)、藿香各9g,炙甘草6g,粳米15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病程长,体质差,服药不宜过急,缓服利于运化吸收。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要有规律,温和容易消化吸收为要,不可饥饱无度,暴饮暴食。要劳逸适度,切勿忍饥劳作,或者饱时用力,注意保暖,谨防感冒。这些都是个人需要做到的,目的是配合治疗,寄希病愈康复。 参苓菟丝丸方功能健脾固肾,和中涩精。主治脾肾虚损,不能收摄,以致夜尿过多,畏寒体倦,甚或梦遗失精等症。加附子、干姜以温中补火,而祛脾肾沉寒;加益智仁以补心气,命门、三焦之不足,温中进食,缩小便,以治客寒反胃、冷气腹痛等症;加肉豆蔻以理脾暖胃涩肠,逐冷消食,以治积冷心腹胀痛、泄泻冷痢等症;加煅牡蛎涩以收脱,敛汗涩肠,中和胃酸,以治虚汗、滑泄、胃酸刺痛等症;加陈皮、藿香、砂仁以和中理气,温胃行滞,醒脾而助健运;加粳米以益脾气、助谷气。治本为主之方,暖脾肾,温三焦,缩尿止脱,兼以理气行滞之味,用于久病体虚、胃痛畏寒、自汗出而夜尿过多等症,常收到良好效果。 10 月15 日二诊。自诉:“老先生看病还是细致啊!这5 剂药的效果很好,起码我的肚子凉、夜尿多、大便溏泻、胃部冷痛等症都有明显减轻,吃饭知香,睡觉踏实,精神也就感到舒畅。我的要求是不换药再服5 剂,您看行不?” 视其面色微润微红,舌质微红,舌苔依旧白润;复切其脉,细迟转为缓滑之象,此为沉寒已见消散之征。思其本属脾肾虚寒之体,原方续服5 剂,应不为过。我便随即应允,原方续服,但不可擅自加量,尽剂须来再诊。 10 月25 日三诊。自诉:“大便也已成形,睡得早夜尿至多2 次,畏寒已不明显,胃部已感温暖,偶尔泛酸胃痛未再出现,我想照方配制末药再服一段时间,希望能够根治。” 视其精神明显振作,面色微见红润,舌质微红,舌苔薄白微黄津润;复切其脉,缓滑而匀之象。不适症状已去大半,元阳之气也同时在恢复,可用小剂量末药续服,祈望巩固疗效。依然用原方取5 剂,共为细末,每服6g,日服2 次,饭后半小时用稀粥或温开水送服。自我调养不可忽略,如有不适,及时告知。顺访3 年,孙某旧疾未犯,身体、精力较以往为好,效果满意。 按语:孙某虽然年逾六旬,病程超过30 年,而且体质还较弱,但病情却不复杂,故首诊时辨证无误,谨守一方一法,调治2 个月病愈,还能身体、精力同时恢复,这就是因人辨证用药之例证。病虽同而证异,若仅守其病,而忽略辨其证,用药岂能正中病机?服下岂能稳验?况且治中老年慢性病症,若总换方易药,把握不住整体与病机变化,亦是犯医家大忌。即使是机器某一处出问题而影响正常运作,也只能是找准 “毛病” 修理,岂能盲目乱试、乱拆?李念莪说:“人之有病,犹树之有蠹也;病之有能,犹蠹之所在也。不知蠹之所在,遍树而斫之,蠹未必除,而树先槁矣。” 病机就是本病发展变化的当前情状,也就是“蠹之所在”。孙某病是慢性胃炎,而今即是脾肾阳虚,所以肚子凉冰冰的,遗尿多,便溏稀,胃隐痛,纳差运化无力。既已认准 “证”,就已抓住 “病机”,参、术、附、桂等温热补剂,依然治愈慢性胃炎。 9.胃痛多病,用药须慎 赵某,女,60 岁。2010 年3 月1 日首诊。自诉:“我的毛病多,先是多年糜烂性胃炎,吃治胃病药无数,二十余年未能治愈,继而陆续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头痛等病,无论住院、门诊,医生见我都摇头。近两年老是吃不下饭,还经常胃胀胃痛,失眠眩晕,全身无力。您是老医生,请费心给我看看。” 刻诊:视其身体偏瘦,步履蹒跚,精神欠佳,面色滞暗,舌质暗腻,边有齿痕,舌苔灰润;切其脉,颇显紊乱,两寸代象明显,十至之内即有3 次不见,两关弦滑,数迟不定,尺脉沉迟兼弦。见此状,我亦暗暗摇头。倘若辨证失慎,选方用药有所偏颇,必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审慎良久,用药当先调理心脾,待其脾胃运化正常,饮食、睡眠改善,精神振作时,再行治疗他疾。一次统治诸病,个人能力有限,实属难以做到。遂与患者言明,患者言道:“全听先生的,那我还在吃的好几种药咋办?” 我回言:“不能随便停,可以错开时间吃。” 遂拟以益气和胃、养血安神法,方用归脾汤加减。方药:人参9g,白术、茯神、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各12g,木香、炙甘草各6g,大枣5 枚,陈皮、砂仁各6g,龙齿18g,3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 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病久体弱,服药宜缓不宜急。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尽量保持心情平和,饮食温和容易消化为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保持联系,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归脾汤功能引血归脾、养心安神。常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致出现怔忡健忘、食少倦怠、失眠健忘等症。加陈皮、砂仁者,以和中醒胃,行滞宽胀;加龙齿者,以收敛浮越之气而镇心安神。寄希正气恢复,饮食正常,睡眠得安。尤其是多病体弱患者,但能饮食、精神、睡眠三者基本正常,或者并无大碍的,大多都有调治到病情好转、甚至治愈希望。反之,饮食难进、精神颓败、夜不能寐的,即使仙丹妙药,亦难速见显效。 3 月9 日二诊。自诉:“3 剂药服后,胃部略感舒适,消化有改善,睡眠稍安,心里略感舒坦,头脑自然也清醒了一点,就是颈强、腰腿痛还是老样。只
相关推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掌中之物
凡人之紫霄洞天
生化之我是丧尸
大风水地师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妇产科男朋友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有只按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