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综漫主滑头鬼H】遇到妖怪后我洗心革面了_御宅屋 > 第132章

第132章

。 而大晋和犬戎都不具备双线开战的能力。 别说是他们大晋腹背受敌了,便是犬戎被人灭了对他们都没好处。 国家博弈讲究平衡之道,对方吃下了犬戎必然实力大增,对上大晋是早晚的事。 而贺章和叶肖的侧重点却是最简单而当前最需要的。 那两波都想着解决外患,而他俩却在着手解决内忧。 流言而已,说得好像谁不会传似的。 你们那个一点都不刺激,小爷给你们听点儿付费版本的。 第271章 流言对流言 三人成虎积毁销骨,谣言传多了就会被人当成事实。 肖渊还好,本就是枭雄权臣也不怕人评说。 江心雨却是无妄之灾,对任何一个女子来说有这种祸国妖姬的名声是灾难。 重点不在祸国而在妖姬。 一旦沾了这个便会成为一些浪荡子意淫的对象。 还有些无良画师会以历史上的妖姬为名画些春宫图。 哪怕那画上人的容貌都是他们凭空想象的,但只是那署名也够让人膈应。 叶肖可不想让他娘的名字以这种方式在几十上百年后流传。 流言止于智者,可惜这世上大部分都是庸人。 正经解释是没人听的,只能多制造流言把水搅浑。 首先就得把肖渊从托赛的死里摘出去。 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祸国妖姬了。 于是,京中很快传出了另外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托赛死于内斗。 犬戎老皇帝年岁不小了,托赛身为二王子是最有能力跟大王子竞争皇位的。 那大皇子为了铲除竞争对手特意选在托赛出使的时候动手摘清嫌疑。 他们大晋完全是给他们。给犬戎大皇子背了黑锅。 证据? 证据多明显啊! 那个什么托赛王子会武功周围的护卫也很厉害。 他们对大晋充满了防备怎么可能轻易就被人悄无声息的杀死? 那使团200多人只死了托赛王子和贴身护卫十几个,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明显就是自己人动的手啊,所以他们才毫无防备。 镇国侯? 怎么可能是镇国侯呢? 你们也不想想镇国侯是什么出身,人家从十几岁进入东厂到现在爬到侯爷的位置能是蠢人吗? 就算他想杀那个什么王子不会下点慢性毒药等着他到犬戎再暴毙? 东厂最善于悄无声息的杀人了,干嘛非要在大晋境内动手惹人怀疑? 这一说法很快成了主流声音,甚至比另外两个可能的可信度都高。 你要说肖渊忠正贤良不会干这种不顾百姓死活引发战争的事儿那是没人信的。 若是说东厂出身的他有更高明的杀人手段却合情合理。 真相如何不重要,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认为对的。 东厂督主肖阎王一直以来给百姓的印象就是手段高明狡猾奸诈。 那种人拔根眉毛都是空的,你说他坏有人信说他蠢立刻有人反驳你。 而另外两个说法也占了一部分市场。 一个是大国博弈论。 说是北疆和东夷策划了这次谋杀,目的就是为了挑拨犬戎和大晋开战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说法在书生中广为流传,一个个摇头晃脑高谈阔论仿佛亲眼看到其他国家密谋似的。 这是独属于他们读书人的见识,昭示着他们跟那些无知妇人贩夫走卒不一样。 有学问的人才会从大局观考虑问题,他们的思想层次跟格局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 而另一个说法就是朝堂阴谋论。 这个说法在书生中有一定市场,更多的是官宦子弟富商豪绅们认可。 因为这个说法的主角不明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认知塞了一个。 有人认为是摄政王干的,就是为了败坏镇国侯夫妇的名声好把他从朝堂中挤出去。 有人认为是先前二皇子的母家干的,为的是让摄政王和镇国侯互相猜忌。 那家人大概是想趁机联合镇国侯把摄政王推翻再另立一个小皇帝。 毕竟当初若不是摄政王皇位上坐的可能就是他他外甥二皇子了。 还有人说是边境大元帅干的,为的就是两国打仗他好赚军功。 当将军的可未必盼着国家太平,毕竟朝廷的粮饷就那么多,只有打仗才能烧杀抢掠大发横财。 一旦国家太平了那就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严重点狡兔死走狗烹都有可能。 国家不稳武将才金贵,天下太平武将在朝堂上就没地位了。 这个账谁都会算。 果然人心是最难测的东西,一旦阴谋论起来想得多龌龊的人都有。 第一个肖督主不傻理论是叶肖的手笔,大国博弈论则是贺章的提议。 而第三种内忧阴谋论则是俩人一起商议的,从这些就能看出俩人的处事风格。 但别管格局大的还是格局小的,从可能性上来说都碾压最开始的镇国侯挑起战争理论。 那个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在他们有心的散播下,仿佛信了第一种理论的人都是脑子不转弯的傻货。 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聪明,渐渐的第一种声音消失于无形。 肖渊对俩孩子的操作很满意,甚至于连晋泽康都觉得第二种理论和第三种理论的某些分支是正确的。 毕竟托赛是实打实的死了而肖渊又确实没派人动手。 他们也是往这方面怀疑的,并且还秘密派了探子到周围几个国家收集资料。 若真有人想挑拨犬戎和大晋打仗自身不可能没有半点准备。 只要看看哪个国家在偷偷收购粮食作战前准备就知道是居心不良。 江心雨祸国妖姬的名头才传了几天就没人传了,躲在暗地里的江晚秋恨得直咬牙。 埋在江晚秋身边的探子早已把她传流言的事报到了小蝶那里。 江心雨听完后感叹了一下这货贼心不死却也只是让他们继续监视。 江晚秋可是重生者,就这么点儿传流言的小事弄死她不划算。 尤其这时候自己更应该低调,她那个名义上的娘家还是安安稳稳别出什么事儿引人注意才好。 听说那府里越发贫困捉襟见肘,刘氏天天忙着照顾江松什么都紧着他。 江晚秋过的可不算好,自己天天山珍海味的就不跟个吃糠咽菜的怨妇计较了。 搭理她干嘛? 过好自己的日子然后完全不在意她才是报仇的正确打开方式。 江心雨的想法确实没错,一连几天过去生活还是一成不变的江晚秋自己就先破房了。 自己让人传流言的事情又没有多隐秘,以东厂的能力不可能查不出来。 可江心雨根本就没搭理她,这种无视的态度让她觉得受到了侮辱。 熬了这么些日子江晚秋真的要疯了,甚至于都忘了她那些伟大的理想宁愿江心雨杀了她。 从尊贵的国公夫人变成穷困潦倒无人搭理的小小庶女,这种落差比他想象中的更加难熬。 从饭菜点心茶水到衣服料子床上用品无一不是难以忍受的粗糙。 享受不到好的忍受不了差的,她总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小姐的身子丫鬟命。 可偏偏这种日子她还要熬很久甚至未必能有所改变。 有时候她真想再死一次,可能再醒来就又做回自己金尊玉贵的国公夫人了。 穷日子犹如钝刀割肉,吃不好睡不好,她现在没有一天过得舒服。 第272章 决定,战! 流言虽被压下去了但实际问题并没解决,毕竟犬戎集结的大军不是假的。 无论托赛是谁杀的都是在出使大晋的时候死在了大晋。 犬戎王在要说法,确切的说是在用战争迫使大晋割地赔款。 我儿子死了我要给我儿子报仇,你们要不想打仗那就拿钱拿粮拿土地安抚我受伤的心灵。 要是不拿那咱们就打,到时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都是以大晋理亏。 哀兵必胜,我们的勇士为他们的王子报仇群情激愤热血高涨。 犬戎王执政多年颇有威望,又是确实死了王子,犬戎朝廷内外万众一心都等着开打。 而大晋朝堂之上大臣们却为此事争论不休。 有人主张妥协以避免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毕竟这事儿他们理亏。 人家可是死了一位王子呢,赔点儿钱和粮食也应该。 有人则坚决主战认为大晋不能向蛮夷低头。 谁知道那个托赛的死是不是他们自导自演? 犬戎王又不缺儿子,万一是苦肉计舍个儿子就为坑他们的钱粮呢? 大晋今年的收成本来就不好,再给犬戎啃下一块肉岂不是国力更弱? 犬戎是匹狼,你弱他就狂。 你没理他未必敢跟你打仗,但你若是国力衰弱他就一定会打你。 把自己的粮食喂给敌人除了养大他们的野心还能养壮他们的兵马。 这么蠢的事傻子都不会干。 那些主张给犬戎赔偿的都是卖国贼,指不定收了多少犬戎人的好处。 主战派说的有理有据主和派也不是吃素的。 列举了多条跟犬戎开战的弊端各个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 别的还可,那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却连主战派都无法反驳。 大晋和犬戎开战必然是两败俱伤的,即便是胜利的一方也不可能不死人。 若是这时候北疆和东夷掺和一脚确实很危险,毕竟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 最后还是晋泽康阻止了这场争端,战,以战迫和! 犬戎又不是全员蠢货,他们大晋知道两败俱伤后容易给别人可乘之机犬戎就不知道吗? 那些人就是在赌,赌他们有顾虑不敢打。 若他们真的派人去和谈那就等于告诉犬戎,他们怕了,对方一定狮子大开口。 所以这态度必须强硬。 你不是集结大军打算开战吗? 那就开战! 别说我们不会往你那儿派使者,就算你们派使者过来我们也不接待了。 这种时候你越强硬对方越不敢轻举妄动,说不定对方反倒先怂了。 即便是打也没关系,他们这儿有两员大将,只要派出一个就没有输的道理。 打赢了之后再和谈那就该轮到犬戎割地赔款了,若是场面够宏大还能震慑一下周围的宵小。 晋泽康是想到了满院子的人头,他觉得这么恶心的事儿不能只让他一个人看。 这种大杀器就应该偶尔秀一秀,免得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在大晋头上蹦跶。 见摄政王拍板有的大臣还想再劝,却被晋泽康一句本王将派义妹上战场给顶了回去。 你妹啊! 那没事了。 若真把那位大姐派过去包赢的好吧! 论人数和武器他们大晋绝对优于犬戎,最大的弱项就是将领素质不够。 这时候打仗讲究兵对兵将对将,两方对峙先是骂阵然后斗将再然后是赢的一方振臂一呼两军冲杀。 犬戎人普遍身材高大臂力惊人,有些夸张的甚至比他们的将领高一头壮一倍。 两边斗将的时候自己这边接连被人家砍死几位将军哪还有什么士气。 最后只能靠着偷袭火攻之类的才能守住城池。 若是摄政王那个义妹肯去边关那就太好了,有她一个起码斗将绝不会输。 单手提着100多斤的石锁跟提个棉花一样,这要是给她一把青龙偃月刀估计她能把对方的将领连战马一起切成两半。 既然没有反对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一时间大晋各地的军队纷纷集结粮草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 在边境,守军将领们也接到了战令日夜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严阵以待。 王夫人给钱家和自己娘家各写了一封信,让他们联合江南的士绅商贾捐粮食。 自从钱老爷子的外孙女婿当上了镇国侯江南大商皆与他家交好。 只要肖渊不倒,钱家老爷子的话还是不少人愿意响应的。 肖渊和晋泽康也清点了一下国库和原先老皇帝的私库,于这次战争更多了几分信心。 大晋确实遭了灾,但当初肖渊筹集到的赈灾款太充足了。 甚至于那些买字画的商人捐赠的粮食和药材就解决了问题,银票之类的基本没动。 再加上老皇帝的私库颇丰又抄了张忠义等人的家,这个灾年他们的国库比往年还富裕。 犬戎以为他们遭了水患便国库空虚完全错打了主意。 粮食倒是确实减产了,但除了大晋和犬戎不是还有其他国家的吗? 他们有钱完全可以组织商队去别国买粮。 又不是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的时候,哪至于捧着金子活活饿死。 钱粮问题解决了,再次就是兵器和医药。 这一点他们更占优势,晋泽康甚至完全不在意躲在背后那个渔翁是谁。 谁说鹬蚌相争就一定是渔翁得利了? 若是那鹬鸟的金刚铁嘴一下子啄死了蚌再啄瞎了渔夫的眼呢。 江心雨研制的青霉素在水灾的时候起了重大的作用。 她也没藏私,这项技术早已经教给了太医院。 甚至于京城的大夫也都学会了使用成品的方法。 这东西用起来不难麻烦的是制作过程。 她不敢教给民间大夫是怕他们不能严格遵守操作混进杂菌引起中毒。 正好后宫空虚闲置房屋和宫女太监过多,干脆都利用了起来开辟青霉菌养殖室。 皇帝死了小皇帝还是个孩子。 没生孩子的妃嫔都放出宫了,孩子大的也都跟儿子过日子去了。 整个后宫冷冷清清的,粗略一算闲置的宫女太监竟有上千名。 本来宫女是25岁才能出宫的。 江心雨跟肖岭商量了一下,把18岁往上想出宫的都放了出去。 至于那些年纪大的嬷嬷和不想出宫的自然也能留下,一时间皆大欢喜。 宫女好办,出了宫能嫁人也没有人会歧视。 太监就可怜了,除非是很有钱能在宫外置产业的,否则出去了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第273章 战前准备 江心雨放大量宫女出宫的时候太监也人心惶惶,生怕被赶出宫没了着落。 对于外面的人来说他们不男不女就是一群腌臜玩意儿。 不光家里人不会容留甚至连租房子找工作都没人要。 在宫里,即便是吃不饱穿不暖还挨打受骂好歹能有个地方待,真出去了才是没活路。 江心雨也是多方考虑后决定把青霉素的制作技术教给他们。 这些人一辈子不能出宫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技术外流。 卖药赚的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数风流人物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捉鬼大师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