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顶级E的Alpha又娇又野 > 第198章

第198章

猜得出来,与他对视片刻,细声道:“表妹她,可能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觉得有你这个王爷做表哥,她便能呼风唤雨。就好比一众亲戚里,其中一人忽然得道成仙,那些亲戚们肯定也想跟着沾光,最先想的就是让仙人亲戚帮自己也成仙,这个求不来,那就求些金银珠宝、灵丹妙药,类似的道理吧。” 温如月毕竟离开燕王府太久了,没有经历过上辈子魏曕因为冯腾受伤被亲爹冷落了一年之久,便不知道魏曕这个皇孙也要兢兢业业地当差来维持他在公爹心中的地位。温如月也没有经历过先帝驾崩魏昂削藩时燕王府内的人心惶惶,便不知道皇族里的人心复杂。 温如月死里逃生,看到的便是姑夫做了皇上,姑母封妃、表哥封王。 父亲因为魏家惨死狱中,温如月有底气向表哥姑母索要补偿,因为把魏曕这个王爷想得太厉害,可以在京城横着走的那种厉害,温如月大概也不觉得,她想做爵爷夫人是异想天开。 魏曕也是这么想的,看着殷蕙道:“黄嬷嬷会一一给她解释清楚,她若能收起野心脚踏实地,只要她想嫁人,我仍会给她挑门合适的亲事,她若继续冥顽不灵,那就不嫁也罢。” 说着说着,他脸上又浮现怒气。 殷蕙看着这张熟悉的冷脸,她已经不再害怕的冷脸,猜测温如月应该能想明白。 毕竟,魏曕并不是一个会随便心软纵容她胡闹的人,倘若魏曕也是婆婆那般性情,温如月还真能靠眼泪有求必应。 “马上中秋了,真不请表妹来王府吃席啊?” “不请,只说她病了,需要静养。” 整个中秋前后,温如月都没有出现在人前。 大公主、徐清婉都有表示过关心,得知温如月病了,也就没有多问,大家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处理着自己身边的琐碎。 顺妃倒是惦记侄女,这会儿也只能等着,等着侄女自己想明白。 重阳节前,徐皇后着手编纂的第一部 书《劝善》完成了,里面主要记录了历代贤人的嘉言善行。 她带着三公主魏楹,一起将这本《劝善》呈递到了永平帝面前。 永平帝仔细翻阅,发现《劝善》一共分为十二篇,分别是劝君、劝臣、劝夫、劝妻、劝父母、劝儿女等等。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夫有夫道,妻有妻道。 人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若人人都遵守各个身份间应有的善行,自会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永平帝边看边点头,最后放下书,握住徐皇后的手道:“此书甚好,只是辛苦你了,人比编书前都瘦了一圈。” 徐皇后笑着摇摇头,看向站在一旁笑的魏楹:“我只管吩咐下去,事情都是楹儿盯着翰林院做的。” 永平帝自然也夸了爱女一通。 魏楹知道父皇嫡母恩爱,而且功劳确实属徐皇后最大,她谦虚一番就识趣地告退了。 女儿一走,永平帝就把徐皇后拥到了怀中。 这一年多徐皇后除了料理后宫,其他的时间几乎都放在编书上面,而她编《劝善》一书,其实是为了替他拉拢天下文人之心。《劝善》遵循圣贤之道,文人学子观之必然盛赞皇后,有贤后自然也有明君,百姓们听了文人们的话,渐渐也会忘了他夺位的不正。 永平帝不后悔夺位,可天下百姓看不到他的无奈,只会诟病他欺了侄子。 “能娶你为妻,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事。”永平帝低低地在徐皇后耳边说,连“朕”也不用了。 徐皇后抬起头,看着丈夫眼角渐渐多起来的皱纹,眼中浮起泪光:“我只愿能替你分忧。” 永平帝笑着替她擦去泪花。 重阳祭祖,永平帝携徐皇后率领一众儿女,去孝陵祭拜先帝。 回来后的第二日早朝,永平帝宣旨昭告天下,封嫡长子端王为太子,另择吉日举办册封大典。 端王领旨谢恩。 四位王爷与文武大臣们齐齐跪下,先拜帝王,再拜太子,口称千岁。 磕头时,楚王魏昳偷偷看向身边的三弟。 魏曕依旧还是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冷脸。 魏昳收回视线,藏起了自己的不甘。 第156章 (魏曕便心情很好) 早朝散去不久,永平帝封端王魏旸为太子的消息就在宫里宫外传开了。 最先知晓此事的,自然是宫中的后妃与皇孙们。 咸福宫,小太监一打听到消息,赶紧来禀报顺妃娘娘。 顺妃温氏深深地松了口气,面上也露出笑容来。 作为永平帝的妾室,顺妃一直都很敬重徐皇后,也觉得嫡长子魏旸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要不是儿子告诉她外面竟然有关于储君之位的各种猜测,还牵涉到了儿子,顺妃根本就没想过自家母子还会卷入这种大事当中。 顺妃一点野心都没有,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她觉得王爷就够尊贵了,不必再冒险争皇位。 太子不定,儿子要被人猜疑,现在太子终于定下了,儿子也就安全了。 至少顺妃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她很高兴。 淑妃崔氏居住的长春宫离咸福宫很近,二妃关系也亲厚,得知魏旸封了太子,淑妃笑着来了咸福宫,邀顺妃一路去向徐皇后道喜。 顺妃也才换过衣裳,两人就一块儿出发了,在淑妃刻意的引导下,路上她们都在夸赞魏旸从小到大的种种过人事迹。 她们离得远,抵达坤宁宫时,丽妃李氏、贤妃郭氏已经到了,正陪着徐皇后说笑。 顺妃、淑妃加入其中,四妃同时向徐皇后贺喜。 徐皇后自然熟悉这四妃的性情,顺妃、淑妃都是本分之人,贤妃虽然出身将族却性情爽朗,偶尔随性一些容易让人觉得骄纵,其实并无野心。只有丽妃自视甚高,时不时言语挑衅一二,不过无论丽妃还是楚王甚至楚王的孩子,都缺点明显,徐皇后从未将这一家放在心上。 最关键的,徐皇后相信永平帝是个明君,相信永平帝不会公然违背祖宗礼制,放着贤名在外的嫡长子不立,而去立哪个庶出王爷。 既然早已料定儿子会做储君,今日诏书一下,徐皇后也没有什么喜出望外的情绪,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骄不躁。 丽妃表面笑着,其实心里酸得要死。 她一直都不服徐皇后,两人一个娘家是跟随先帝立下从龙之功的顶级新贵,一个是立足金陵几代的世家望族,本就是旗鼓相当,只因为先帝厚爱徐家,才点了徐皇后给表哥做正妻。 她低了徐皇后一头,如今她的儿子也要低徐皇后的儿子一头。 如果表哥刚登基就封魏旸为太子,两年过去丽妃差不多也认了,可表哥硬是拖延了两年没立,丽妃就看到了一丝希望,觉得表哥册立储君,可能会走“立贤”的路子。 魏旸有守城之功,她的儿子魏昳也有,当年同样在平城遇到危难时日以继夜地在城内奔波。 魏旸有治水之功,儿子也有啊,一个巡视黄河一个巡视长江,长江难道比黄河短吗? 丽妃没量过,想来是差不多的。 再说治家,魏旸把一个歌姬出身的孟姨娘宠成什么样了,她的儿子虽然风流,却始终敬重纪纤纤这个正妻,没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魏旸、徐皇后就是太能装了,将魏旸宠爱孟姨娘的事情掩盖了下去,只派人煽风点火散播魏旸的贤名,贤,贤个屁! 学宫。 皇孙们也都知晓了此事,只是上午功课紧,一直到凑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八个堂兄弟才聊起此事来。 “恭喜大伯父册封太子。”衡哥儿最先向大郎、三郎、六郎贺喜道。 三郎咧嘴笑,六郎也露出些得意的意思。 十五岁的大郎在桌子下面轻轻踢了三郎一脚,笑容温和回应衡哥儿:“都是自家兄弟,五弟客气了。” 二郎无声地朝衡哥儿做嘴型——马屁精。 衡哥儿只看到二郎刚刚吃完肉沾到的一嘴油光,默默别开眼。 大郎自然也注意到了二郎的小动作,笑道:“好了,都吃饭吧。” 歇晌的时候,八个兄弟还是躺在一个大通铺上。 自家兄弟挨在一起,最左边是大郎、三郎、六郎,跟着是二郎、四郎,再是衡哥儿、循哥儿,以及八郎。 右边传来八郎均匀的呼吸,循哥儿悄悄睁开眼睛,朝左边看去。 衡哥儿朝弟弟侧躺

相关推荐: 萌物(高干)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小寡妇的第二春   带着儿子嫁豪门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痛之花(H)   流萤   我以神明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