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汉子作为代表开口了,“大人,陛下开了恩科,声称科举落地者可以报名恩科。恩科主要考核对蒙学三册的理解。” “可我们这些人也天天来跟几位大人学习,蒙学三册我昼夜不休的在研读,自问已经学会了里面的所有文字。” “但我们不是上一届科举落第者,我们只是一群没念过书的脚夫……” 明白了,他们也想报名参加恩科。只是却被现如今的恩科规则限制了,无法报名。 岑文本为难了,转头看向了旁边的许敬宗,“延族兄,这个问题?好像不是你我能够回答的。” 许敬宗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我们需要回去请示陛下。” 岑文本朗声说道:“各位,因为想让天下所有百姓都有书读,都能识字。所以陛下特意开恩,举办恩科取才。目的是想选拔出一批愿意担任学堂先生,同时够资格教授蒙学三册的人才。只是,恩科规则已经定下了……” 看到这群年轻汉子面露失望,许敬宗抢过大喇叭喊道:“规则没说限制行业,没说脚夫苦力不准报名。但科举场地有限,能不能扩大考试,我们需要请示朝廷。请各位理解。” “多谢两位大人。” 安抚好了骚乱的人,留下岑文本继续讲学,许敬宗火速赶往皇宫。 李二听完大喜,“百姓读书识字的热情高涨,才听书一个月,就敢说完全掌握了蒙学三册?这是天才嘛。既然是天才,给你们一个机会报名恩科考试,有何不可?” 正要下令谁都可以报名,萧锐却劝住了,“不可。天下投机者众,如果放开了谁都可以报名,那我们没有那么大场地,也没有那么多考卷准备。不如给那些人一个预选的机会。” “侯爷说的没错,陛下,听课的太多了,上到六十岁的老农,下到几岁的娃娃,每天人数不下万余,如果他们都报名,那不是平白浪费朝廷的人力物力?”许敬宗担忧的说道。 李二问道:“藏锋,如何预选?” 萧锐略微沉思说道:“简单,开设一个小考场,凡是在规则之外报名的考生,先要当着考官的面默写出蒙学三册,如此才能破格参加考试。否则没有参于恩科的资格。” “好主意!如此肯定能选出天赋异禀者。”许敬宗抚掌大赞。 李二满意的点头,“如此,那就吩咐国子监派人立刻督办此事。” 长安盛况空前,越是这般,五姓七望越发忧心,照这个趋势,大唐马上要大兴文风,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一定要想办法阻止他们呀。让那些泥腿子跟我们一样识字当官?岂有此理? 第三百八十三章 阳谋对阳谋 “不就是区区恩科吗?一群落第的寒门蠢货,选拔出来给人当教书先生?能教出什么水平的学生来?让他们办,将来的学问一代不如一代,即便是全民识字,又有何用?最多是写封家书、平时记账用。”博陵崔氏的崔敦礼轻蔑的说道。 此人眼光毒辣,这种看法虽然偏激,但却是有道理的。如果求学的人,从头到尾只是学了这蒙学三册,那得到的仅仅是识字,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用来科举求功名是远远不足的。 荥阳郑氏的郑叔平附和道:“不错,真正高深的、有用的学问,还是在我们各自的家学传承。那些泥腿子妄想读几本蒙学册子,就能入朝堂跟我们一争长短?痴人说梦。” 礼部侍郎、出自清河崔氏的崔君肃却担忧的说道:“此言差矣,朝廷选才,重点是遴选。百姓人人识字,虽然全是粗浅的识字,但架不住百姓人数众多,百里挑一不行,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呢?总能有那么一个两个天赋异禀的人才。” “有些人才的光辉是掩盖不住的,在下以为,或许这才是朝廷推行全民识字的真正目的。” 郑叔平追问道:“那书籍呢?书籍怎么解释?高深的学问书籍,普通百姓可购不到,而且没有名师指点,想读懂都难。” 崔君肃认真道:“书籍不是问题。冠军侯可以低价印刷出蒙学三册,就能够低价印出天下任何一本书。我们各自的家学府库确实高深,但不要忘了,皇室藏书库一样不简单。开放皇室藏书库,我们这位陛下,是有这个气魄的。” 嘶…… 众人沉默了。 博陵崔氏的崔敦礼沉声道:“如果各种藏书都能低价购入,那讲学先生就不是问题了。世间天才、奇才,多是无师自通者,或者以天地自然万物为师。如君兄所说,有些人才的光辉是掩盖不住的。” 这、这可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人才被朝廷搜刮走? 没错,五姓七望要的不是灭杀所有人才,而是想将人才揽入自己怀中,也就是跟朝廷竞争人才。 虽然五姓七望家大业大,一代代族中子弟繁衍的如大树一般,枝繁叶茂。但跟整个天下的百姓一比,人数就不值一提了。 有时气运这种事真的玄之又玄,出现某一代良莠不齐、或者才俊断流,也不是稀奇的事情。 当自己家中这一代不出顶梁人才的时候怎么办?那就只能借助外力,招揽一些民间天才,过来效忠也好,联姻改姓也好,总之要死死的绑在家族的战车上。如此才能保证一代代的传承不绝。 不是学识传承,而是手中的权利传承。 一旦某一代节点断流,导致手中的资源和权利易手,被他人顶走,那再想争夺回来就难了。毕竟谁身居高位,都想让自己手上的权利尽可能的流向自己的家族后人。也就是权利的私相授受。这一招古往今来,代代都这么用。 在科举之前,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九品中正制取仕,家族血脉排首位,大家制定的规则就是这样。 在科举制出来之后,不讲血脉了,但出题、考试、管录取的这群官员,不还是世家出身吗?想鱼入龙门?可以,投卷。说白了就是展示一下才华,然后纳个投名状。表示向我们效忠了,我们才录用并扶持你们做官发展。 否则的话,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吧,落第。 你说什么?为国选才怎么办? 我管你们怎么办?陛下手中没有人用?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陛下用的人不能是对付我们的。 言归正传,讨论到此时,大家都觉得开恩科这件事,又是一个难题,针对世家的难题。 只见太原王氏一名年轻的小子走了出来,对着一众长辈行礼,朗声说道:“各位叔伯,晚辈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原王氏的王硅站了出来,笑着介绍道:“各位,介绍一下,王汲善,家兄的小儿子。一直在家中治学,第一次出门,大家多关照。” 博陵崔氏的崔敦礼笑道:“王汲善?早就听说王氏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才俊,深藏不露,丝毫不亚于天下排名前五的才子。应该就是你了吧?” “哈哈哈哈,好,太原王氏的麒麟儿。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这天下人才辈出,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对付萧锐,我们这群老朽快跟不上了,还得靠你们同龄年轻人。”郑叔平也附和道。 王汲善再行了一礼,这才说道:“既然冠军侯行的是阳谋,恩科我们没理由反对。那不如就参与进去。” “参与进去?我们帮着朝廷教书育人?替他们完成全民识字吗?”不少人的脸色拉了下来,这特么馊主意,你到底哪一伙的?是嫌我们死的不够快? “贤侄,之所以他们举行恩科,就是因为急缺读书人,更缺教书先生。天下八成的读书人都在我们这边,你这个主意……莫非有什么说法?”崔君肃提醒说,算是给了王汲善一个解释的台阶。 王汲善点头说道:“不错,我们当然不是单纯的帮朝廷教书育人。” “各位叔伯,大家要明白,无论我们帮与不帮,都挡不住朝廷教书育人的决心,我们不帮忙,最多延缓他们一年两年时间罢了。最终还是一样的。” “但我们插手的话,就不一样了。” 范阳卢氏之人嘲讽道:“说了半天不等于白说吗?我们今日聚在一起讨论的就是,如何定计参与破坏了他们的全民识字。” 王汲善笑了,“为什么要破坏?刚才君叔说了,朝廷是为了选才,万里挑一的选拔奇才。让忠于朝廷的人去教学,去选才,选出来的当然是朝廷的人。” “但如果我们参与进去,教书的学堂先生全是我们的人,是不是可以比朝廷更早的发现人才?到那时,举荐不举荐的,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是留下为我所用?还是隐藏起来不为人知,主动权都在我们这边。” 嘶……这、这是釜底抽薪之计呀! 崔敦礼哈哈大笑起来,“妙极!不愧是王氏麒麟儿,出手不凡,以阳谋破解阳谋。王兄,此子将来成名,不亚于他冠军侯萧锐。” “咳咳,崔兄过奖了。这孩子还浅薄的很,尚待历练。”王硅连忙谦虚说。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算高明的招数 国子监的招生现场,就在国子监门口摆了一个登记桌案,旁边张贴着告示,想要破格报名,需要先默写蒙学三册的告示。 告示用的是大白话,只要是真的能学完蒙学三册的人都能认得。于是不少想要碰碰运气的人,读完之后就摇头离开了,全文默写有点太难了。 反倒是有许多半吊子,不认得告示写什么的人,稀里糊涂的就冲去报名,然后被领进国子监一处小考场默写,不多时就被轰了出来,滥竽充数也敢进来?浪费我们的笔墨纸张。 “敬告诸位,谁若是再敢滥竽充数,字都认不全进来考试,浪费朝廷纸张的,决不轻饶。”负责的官员对着报名人群呵斥道。 官威一震还真有用,立时散了一批。 那人笑了,“这才对嘛。短短一个月时间,能够熟练默写蒙学三册的人,都是百中无一的才子,长安城拢共多少人?加上年龄的限制,能选出一百个报名的就不错了。” 可是没过两天,变故横生,国子监门口竟然被围堵的水泄不通,黑压压许多人拥挤着来报名。 这什么情况? “各位,你们没看到告示吗?难道你们全都会默写蒙学三册?” 抢着报名之人纷纷应和。 负责的官员很是不满:“来报名的,排好队,先把那告示明明白白一字不差的念一遍,如果错一个字不许报名。” 是啊,如果告示都认不全,肯定是滥竽充数的。 令他没想到的是,一个个的竟然真的能念出来?无奈,只能挨个登记,让人进去考试默写。 负责人叮嘱登记的,“你认真些,盯住他们不要骚乱。本官就不信了,长安城埋没的才俊这么多?他们所有人都能默写出来蒙学三册?” 这时考场监督的人跑了出来,“大人、大人,小考场坐不下了,考生太多,您看是不是向上面汇报一下?” 很快,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被惊动了。 “既然敢来报名,那就是有底气,让他们考,左右不过是多花费一些纸张罢了,现在新式竹纸造价低廉,朝廷花的起这个钱。开放大考场,多派人手巡回监察。” “祭酒,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能学会?即便是我们国子监的人,想在一个月内熟练的默写出蒙学三册,也极其不容易,这里面肯定有阴谋呀。” 孔颖达抚须笑道:“我怎么能不知道这是阴谋?可他们全都是按住规矩来的,我们如果将人拒之门外,那才是真的中计,到时更糟。” “听我的,先把人放进来,看看他们到底什么诡计,再做打算。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一个时辰之后,孔颖达亲自来到了国子监大考场。 这个能容纳二百人同时考试的考场,一个时辰了,竟然还是座无虚席?学问暂且不谈,这群人好有毅力。 监考官小声汇报着,“祭酒,事情不对头。这群人里面,大多数都是有识字底子的。绝不是刚刚蒙学。” “哦?何以见得?”孔颖达不解。 监考官目光如炬,认真的分析道:“握笔的手势、写字的熟练度,这些绝对骗不了人。如果是初学者,哪怕苦练一个月的写字,能握住一笔一画的慢慢写就不错了,可他们不是,他们的手势、行文速度,甚至还有许多人是临过帖的。绝不是初学者。” 孔颖达看了看日头,“过去了这么久,如果照你这么说,他们写字速度很快,应该早就默写完了蒙学三册吧?怎么还都好好的坐着?” 监考官沉声道:“不错,这正是问题所在。祭酒您看,里面不少人,他们是在假装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写,假装初学者。似乎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 孔颖达仔细观察之下,还真的如监考官所说,不少人在演戏。 他不动声色,缓缓走到其中一人身边,低头看着对方默写。对方似乎有些心虚、或者紧张,甚至还用手捂着不给看。 孔颖达呵呵笑着说道:“不错嘛,初学一个月,就有这么熟练的笔法,才华可见一斑。” 说着,伸手拿起了对方的试卷,那人还不情愿,跟来的监考官呵斥道:“这是国子监孔祭酒,检查一下你的作答怎么了?莫非你考场舞弊,心虚?” 此言一出,那人没有了遮掩的理由,只能松开手。 孔颖达打开试卷一看,微微惊讶,却不动声色,笑着说道:“呵呵,对当下粮食蔬菜的价格很了解嘛,府里的账房?” 那人脸色通红,吭哧道:“对不起大人,在下默写不出,弃权了。” 说完赶忙躬身行礼,快步走出了考场。 监考官不解的看向孔颖达,孔颖达递过了那张试卷,只见上面写着大米价格几文一
相关推荐:
神秘复苏:鬼戏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篮坛大亨
乡村透视仙医
虎王的花奴(H)
鉴宝狂婿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女奴的等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