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太一道果 > 第246章

第246章

抱怨,而不敢公开表达反对意见。 当然了,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工作环境。 如果一把手过于强势,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能会导致决策的片面性和失误。 同时,长期压抑员工的意见和想法,也可能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因此,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倡导开放的沟通和民主的决策机制,让一把手能够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同时也给予副职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以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 然而,作为北原市市委书记的陈剑锋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方面。 他的强势果敢一是他坚持的路线是正确的,二是他有着较为成熟的执政经验。三呢,北原市当前推行的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工作,是他和张华二人经过充分讨论后,配合着内练基本功举措,而进行的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这更是他作为新任市委书记所必须开展的一场活动。 北原市委有陈剑锋,市政府又有张华,在这种领导模式下,虽然他们二人作风强势,但下属们并非是迫于压力执行任务。 相反,有一部分人从内心深处还是认可并支持这样的工作的。 副书记苏广联和常委副市长靳汝湘分别带领市委市政府两个机关大院里的领导干部,在市纪委作为主抓手下,将工作推进的还是有声有色的。 全市各机关、各县区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这一活动,按照市委陈剑锋书记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在自查自纠的同时,积极展开互查互评。 各机关单位内部,从科室负责人到普通办事员,均认真对照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的各项标准,仔细梳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先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变化的,首推市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服务。 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活动推行首日,成效便立竿见影,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工作人员态度热情、业务熟练,服务质量直线上升,前来办事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各县区也积极响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武田县,在县委书记职位暂时空缺的情况下,全县毅然聚焦基层干部工作作风顽疾,着力整治态度不端正、敷衍塞责等问题。 通过制定详细的定期培训计划,涵盖工作规范、沟通技巧、服务理念等内容,搭配严格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晋升挂钩,迅速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北原市城区的原南区,凭借火车站商圈的独特优势,将工作重心放在项目审批流程简化上。 他们仔细梳理审批环节,剔除冗余程序,制定标准化审批流程指南,承诺限时办结。 以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目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互查互评环节,不同县区、机关之间交流频繁。 大家坦诚分享经验,积极探讨问题,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 尽管部分干部起初是迫于形势或陈剑锋书记的威严才参与活动,但随着活动推进,整个北原市从上到下都真正行动起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但是,不管各县区的干部现在是怎么考虑的,南陆省省委依然决定对北原市下辖的七县两区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更换。 省委组织部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精心为北原市遴选了一批优秀的县处级干部。 张华从省工信厅出来后,第一时间拨通陈剑锋的电话,将在刘维江这里所谈的内容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陈剑锋听闻,兴奋得一巴掌重重拍在大胯上,难掩喜悦之情。 长期以来,市财政捉襟见肘,日子穷得连耗子来了都得流眼泪,哭着离开。 这极大束缚了各项工作开展,许多发展规划只能搁置。 如今,曙光初现,很快市财政就能迎来数亿资金注入,若省发改委龚主任资金到位及时,又将有五个亿提前到账。 想到这儿,陈剑锋眼前仿佛浮现出北原市蓬勃发展的美好蓝图,有了这笔资金,诸多工作便能顺利推进。 当得知省工信厅方面即便困难重重,仍挤出一千万支援北原市时,陈剑锋当即指示,安排市工信局连夜起草报告,明日一早赶赴省工信厅,务必尽快将资金落实到位,落袋为安。 然而,听到张华提及那些银行的负责人可能是刘维江的学生时,陈剑锋略带尴尬地笑道:“我当时就提醒你别莽撞行事,怎么样,虽说没出意外,但这情况,你尴尬不?” 张华却满不在乎地大笑:“我尴尬啥啊,要不是出此奇招,说不定现在他们还追着咱们屁股催债呢。 现在多好,今年不仅不用愁还账,手头还攥着一大笔资金!” 的确,资金是发展的关键要素,腰包鼓起来,干事创业的胆气更足了。 两人随后简单的探讨了当前全市急需资金投入的重点领域。 从基础设施建设,如老旧道路翻新、桥梁修缮,到民生保障项目,像改善社区医疗条件、提升教育设施水平等,每一个话题都围绕着如何让这笔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助力北原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在张华手持手机,稳稳地站在街头公交站牌后方的绿化带边上,很是专注地与电话那头的陈剑锋交谈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省委组织部的官方网站毫无征兆地突然进行了更新,并且挂出了一批干部人员的任前公示名单。 这一举动让人措手不及,因为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公示都会提前发布通知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预告。 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好同学、好哥们李景运的名字竟然赫然在列! 这意味着李景运作为一名副处级干部,他拟任正处级的公示终于正式亮相了。 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喜讯,也是对他多年努力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第1013章 郭建林要酒喝 郭建林连续两次来电,张华才结束了与陈剑锋的交谈,随即将电话给郭建林回拨了过去。 一接通电话,郭建林便调侃道:“我们的张大市长真的很忙啊,电话一直占线。” 张华没好气道:“你说你一个章平的县委书记,归白马市管,又不归我们北原市管,你搁我这捣什么乱?” 郭建林哈哈笑道:“找你喝酒不行啊,顺便向你汇报一下章平县的工作。” 张华接口说道:“顾不上,我这天天忙的要死,哪顾得上和你喝酒。说吧,你找我啥事? 别跟我谈汇报工作的事,你们章平不归我管,我也懒得听你们章平的事。 我自己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处理哪,还有心思管你?” 郭建林在另一端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管,反正我认为你这次得请喝酒,而且还得请喝好酒!” “凭啥?” 张华不服道:“我说老郭,你好歹是一个县委书记呢,我咋发现你越来越没有县委书记的样子了? 咋的?你看我这一段时间顾不得搭理你了,你自己跳出来在我跟前找不痛快的是不?” 郭建林嘿嘿笑了一下:“我说张大市长,你告诉我县委书记该有什么样子啊? 我可告诉你,我可是全部向你学的,从你在塔沟任职当副乡长的精神学起,一直学到你从章平的县委书记位置上离开。 至于你到省城和到北原市任职的精神风貌,我暂时还没领略到,还没法向你学习。 你是领导嘛,向你学习,向你致敬,乃是我们这些做基层干部必须要做到的。 你说对不对啊张大市长?” 听着郭建林在电话那端胡侃,张华抬头看了一眼天气,皱眉问道:“你老郭有什么事就直说啊,没事的话就挂了吧,我正忙着呢,你搁这没完没了的跟我瞎扯淡。” 郭建林什么性格张华最清楚不过了,很是老成持重、任劳任怨的一个人。 自从他到章平工作以后,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啥变化? 就是也有点抠门小气了。 除了这一点,其他没什么大毛病。 只是他今天冷不丁地打来电话,也不说正事,就跟张华瞎咧咧,张华有点搞不明白了。 郭建林这时才说道:“行,知道你这个常务副市长忙,我就不跟你多说废话了。 我问你啊领导,你啥时候回省城啊?” “我现在就在省城,你快说什么事吧?” 张华催问道。 哪知郭建林听完他的话,很是惊讶的问道:“什么?你现在就在省城?” 随后很快地说道:“好好好,你在省城就好,你在省城就好,等我啊,最多两小时我就赶到了。 对了,你准备好好酒吧,我们这边去几个人呢!” 他说完,也不等张华说话,就将电话挂断了。 张华听着手机里的 “嘟嘟” 声,摇头苦笑了一下,骂了一句:“这家伙又搞什么花招?” 收起手机揣到口袋里,张华就要坐公交车去下一个部门 —— 省科技厅。 仔细琢磨了一下公交站牌的站点,就在他拉好自己脸上的口罩,欲要动身的时候,他的手机又响了。 拿出手机一看,是强哥打来的。 他马上接通了,强哥的声音传了过来:“你看到组织部的公示了吗?我们的景运同志也在公示中。 他这属于提前提拔了啊!” “什么?景运提拔了?也公示了?” 张华心里一阵惊喜:“我还不知道呢,刚从工信厅出来。 已经挂到网站上了吧?景运知道吗? 我现在给他打电话,都公示了,还在章平干什么,还不回来猫着!” 张华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说话的速度也明显地加快了。 是啊,李景运终于马上正处了,终于快追上自己了,以后他再也不用抱怨死活都追不上自己了。 强哥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我刚给景运打过电话了,他也挺意外的,不过看得出来很高兴。 你这大忙人的,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这种事都不知道。” 张华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这几天在省城跑部门,忙得脚不沾地,哪顾得上看这些。 对了,强哥,你知道景运这次是要去哪里任职吗?” 孙福强小声说道:“我刚问陈炜了,如果变化不大的话,景运大概率会出任章平的县长。 对了,景运的县长位置还是章平的县委书记叫什么,对郭建林,是他再三向省里推荐的。” 一瞬间,刚刚郭建林打来的电话的真正原因,被张华猜到了。 看来郭建林说是过来喝酒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将李景运给送回来。 毕竟干部在公示期间还是尽量避免抛头露面为好,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正处于公众的审视之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猜测。 万一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那后果可能是极其严重的,甚至可能成为他们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想象一下,一个干部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等到了晋升的机会,却因为在公示期间的一个不慎举动,而让这个期待已久的机会化为泡影。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悲催的事情,不仅会让人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沮丧,还可能对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华心中暗自感慨郭建林的细心与周到,同时也为李景运感到由衷的高兴。 他深知,未来李景运与郭建林搭班子在章平开展工作,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对章平的发展大有裨益。 他静静地站在街边,目光追随着车来车往,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岁月。 大学时光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他们青涩懵懂,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那些日子,简单而纯粹,是他们友谊的坚实基石。 后来,李景运毅然跟随强哥前往蓝山县任职,初入官场的他,带着一丝紧张与迷茫,却又满怀着热血与冲劲。 李景运每一次的成长蜕变,张华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从最初处理基层事务时的小心翼翼,到逐渐能够独当一面,李景运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与汗水,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们兄弟俩彼此最清楚。 “算了,下午不跑了,回家,给李景运摆一桌好的接风酒去!” 张华按捺着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老友相聚。 他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坐进车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车子在城市的街道上疾驰,街边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后退。 张华望着窗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深知,北原市在陈剑锋与自己的努力下,正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诸多规划与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而李景运即将在章平开启全新的征程,凭借他的能力与郭建林的支持,定能带领章平迈向新的高度。 无论是北原市的发展,还是李景运即将主政一方的新征程,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 第1014章 简永红借人 回到方庄,张华一眼就发现李叔和慧芳阿姨脸上的笑容了。 慧芳阿姨在石丽的帮忙下,正在厨房里面忙碌着。 看来他们不但知道了李景运被公示的事,而且连李景运要回来的事也知道了。 不然怎么可能这么早就开始忙碌着准备饭菜,而且看架势,准备的还是很丰盛的。 慧芳阿姨忙着手里的活,还笑着跟张华打招呼,向张华说着感谢的话:“张华啊,当初要不是你执意将景运要到章平去工作,景运哪有今天的破格提拔啊! 你这份情啊,阿姨记一辈子!” 张华一摇头走开了,来到沙发边对着一脸笑容的李延海说道:“李叔,你都听见了啊。 你看我阿姨说的这些话,这是一家人该说的话吗?” 李延海笑而不语,一旁抱着小廷峰坐着的高长山说道:“你阿姨是女人嘛,女人就是这样,遇到特别高兴的事了总是会口无遮拦的,你能理解你阿姨和你李叔的这份心情就行了。 就别说你阿姨了,你看你李叔,都坐这傻呵呵的笑了半个多钟头了。” 张华坐在李延海身边,说道:“我说李叔,你这都正厅级干部了,景运才只是一个正处,你都开心成这样了?” 李延海点着头:“张华啊,不一样,不一样啊!” 是啊,副处升正处的确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门槛。 在很多人的职业生涯中,这一步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许多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副处级的职位上,无法再进一步。 这道门槛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因为正处级职位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权力和资源。 一旦跨越这道门槛,个人的职业前景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能够接触到更高级别的领导和更重要的工作任务。 当然了,正处级待遇也会相应地提高,包括薪资、福利等方面。 然而,要想成功跨越这道门槛并非易事。 除了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机遇等因素。 有些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即使工作表现优秀,也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 对于那些渴望晋升的人来说,副处升正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同时也要学会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突破这道关键的门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这时,一阵 “噔噔噔” 的脚步声从楼下顺着楼梯传来。 很快,李景运的老婆沈丽娜上得楼来。 张华一眼就瞄见沈丽娜前面的那一对车灯,就是大,尽管穿着厚厚的鸭绒外罩,但跑起来,依旧能清晰的看到上下晃动着。 沈丽娜两手提着两个黑色的大塑料袋子,一进客厅,先是跟张华三人点头打了一下招呼,便风风火火的冲进了大厨房,将袋子往大桌子上一放。 一边解开袋子口一边对卢慧芳说道:“妈你看,我这可都是在大超市买的,味道肯定正宗。” 卢慧芳伸着脑袋看了看,点着头说道:“嗯,看颜色都是新鲜的。 你也下手吧,人多了快,今晚上客人多,现在天冷,咱们少备些凉菜,多做热菜热汤。” 一个半小时后,两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地行驶到张华家门口的小停车场上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郭建林、李景运、郑山江、赵小强、邵秉义等一众人陆续下了车。 几人从车后箱里还拎出来几包什么东西,然后有说有笑地走进了院子。 北原市,南陆省纪委派驻北原市调查组所在地。 简永红坐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个中午和半个下午,她的邮箱里终于收到了一封邮件。 按捺住渴望与好奇的欣喜,她点击鼠标,打开了邮件。 邮件里不但有文字,还有很多照片。 简永红匆匆浏览一下照片,然后开始细细地看起文字来。 越看,她的眉头皱起来的越厉害,最后都快拧到一块了。 看了好几分钟后,她 “啪” 的一拍桌子,口中骂道:“无耻,无耻至极,简直丧尽天良!哼,这下你遇到了我简永红,活该你们倒霉,我一定要将你们全部绳之以法!” 她骂完话,随后站起身来,在屋里围着她的办公桌踱着步,大脑在飞速地运转着。 时间匆匆流逝,一晃又是几分钟过去了。 只见简永红快步走到桌边,一伸手拿过自己的手机,用手指划亮屏幕,翻查着通讯录,很快,她找到一个人的号码,便拨打了过去。 电话响了两声,便被人接听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简主任好,有什么事吗?” “项大秘,有事拜托您啊。” 简永红说道。 简永红口中所喊的 “项大秘” 就是省委罗中伟书记的秘书项铭。 项铭笑了一下说道:“看您简大主任说的,有事您说话!” 简永红说道:“项大秘,我现在往您邮箱里发一份邮件,您收到后马上报到罗书记那里,请注意保密!” 项铭马上在另一端点头同意。 简永红坐回到办公桌后,找到项铭的电子邮箱,将这份刚收到的邮件转发了过去。 然后她拨通了米云的电话,米云接通电话,还没来得及寒暄,简永红便说道:“你要是现在有时间,就尽快来我这一趟,我有个案子需要你这边配合。” 挂断与米云的通话,简永红又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这个人乃是他的丈夫柳伟国。 电话接通后,简永红小声说道:“我现在往你们新原市派过去两个人,你那边抽几名可靠的同志配合一下,帮我盯一个人,他就是你们市的......” 简永红的声音压得很低,低到只有她和柳伟国才能听到。 与柳伟国通完电话,简永红又拨打出去一个电话,是贺飞的手机号码。 简永红在章平当书记的时候,跟贺飞还是相处的不错的。 再加上中间有张华这层关系,贺飞对简永红这个女书记也是相当佩服和尊敬的。 两人的电话一接通,贺飞刚问候了一句:“简书记好,我是贺飞,您有什么指示?” 简永红小声问道:“贺局长,你能不能从外面调些陌生的面孔过来,配合我这边开展一些调查工作啊?” 贺飞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问题,简书记,您需要多少人手?需要配装什么装备?” 只听简永红说道:“不需要武器,我需要你的人化装进入到‘旺原饲料厂’里面进行侦查。 帮我拍一些关键人物的脸回来就行了!” 贺飞说道:“简书记放心,我马上跟章平县那边联系,借几名经验丰富的警员过来!” (未完待续) 第1015章 老友见面 今天傍晚,张华的家被欢声笑语所包围,好不热闹。 平日里,郭建林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今天却完全不同,他像个孩子一样拉着张华,滔滔不绝地说着话,似乎有说不完的事情要和张华分享。 然而,变化最大的还属邵秉义。 想当年,他前往章平县挂职时,其中的缘由让他得知后几乎要发疯。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好多天,经历了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挣扎,才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邵秉义主动提出了请求 —— 留在章平。 张华为了帮助他,托老省长的关系,最终让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章平县的副县长。 自从他正式成为副县长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张华的话来说,以前的邵秉义甚至连麦苗和韭菜都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但如今,他却成为了章平县分管农林水的分管副县长,而且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恐怕只有邵秉义自己最清楚。 赵小强如今可是章平县县委组织部的一把手,手握大权。 在考察和培养人才这件事情上,他可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 想当年,张华老是喜欢拿赵小强开玩笑,说他整天不务正业,不好好工作,就知道一门心思地在党校里读书学习。 然而,赵小强对此却毫不在意,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些党校的学习经历对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再加上,那时的他,为了谋到进步的机会,参加党校的学习,也算是一个路子了吧。 赵小强经常参加省市两级党校的培训班,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他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和方法,这些都为他现在的工作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在党员干部的培养方面,赵小强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他深知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他总是格外用心,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据说郑山江是在来的路上,一路上有说有笑的。 可见了张华之后,他变成了闷葫芦了,只是看着张华。 张华从他发光的目光中读懂了他的想法。 他倒不是不满意他现在的位置,他如今是章平县城的镇党委书记,还入了章平县委常委班子。 他的目光里透露的是热切的希望。 他之前说过的,他愿意一辈子追随在张华身边。 可如今,县长曹童柏据说被张华要到北原市了,宋涛那个家伙从临埠县的县长位子上被张华也给揪到北原市了。 更有甚者,也是他听说不久的,娄世军被竹林县的新任县长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位置上踢开后,也被张华要到了北原市。 就连谭芹芹也一并给要过去了。 如今北原市的市委书记是竹林县的老书记陈剑锋,张华又是常务副市长,郑山江一肚子不如意,他就想问一下张华,为啥不将他也要到北原市去工作。 可是,当着张华的面,他又不敢说,只能做个闷葫芦不吱声。 张华敏锐地察觉到了郑山江的异常,但他并未直接点明,而是面带微笑地为众人斟茶: “来来来,大家都别客气,快尝尝这茶,味道可正宗啦! 这可是我李叔特意托人带回来的好茶叶。” 张华边说边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着郑山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 如今,他的这帮老哥们都已在章平县站稳了脚跟,而且章平县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比之下,留在章平县显然比去北原市更具发展潜力。 北原市虽然行政级别较高,但关键岗位却始终就是那么一小部分人。 张华心里很清楚,他根本无法将所有关键岗位都捏在自己手中,更不可能将这些机会都留给自己的老哥们。 更何况,他们当中能够晋升一级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就拿郭建林来说吧,他担任县委书记还未满一年呢。 郭建林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张市长,还是您这茶有滋味,可比我那办公室里的强多了。 不行,我走的时候怎么也得拿个三斤两斤的。” 张华斜着眼睛瞪着他:“总共可能有一斤,你这嘴岔子一咧还三斤两斤的,你咋这么会想呢?” 赵小强赶紧出来附和:“郭书记,您是不是也太看得起的张市长了? 您自己回忆一下,他什么时候大方过? 您别说三斤两斤了,但凡他能让您带走三两二两的,我就佩服张市长的格局变大了,当了大领导了,的确不一样了。” 郭建林马上笑了起来。 张华将一个续满茶水的杯子端到赵小强面前,翻着眼睛看着赵小强说道:“这么好的茶叶都挡不住你的嘴? 快喝吧,趁热喝着香!” 几人听完张华的话,夸张的大笑了起来。 大家笑声结束,郭建林慢慢收敛了笑容,对着张华说道:“真的,章平方面的工作我真的有必要得向你汇报一下。” 张华连忙摆手,赶紧说道:“我说老郭啊,你可别再胡扯那些没用的了! 我呢,人虽然已经离开了章平,但你说我要是对那边的发展情况完全漠不关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嘛。 毕竟咱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人呢,都是无法逃避感情这种东西的。 你想想看,我在章平待了两年多呢,怎么可能说忘就忘了呢? 不过呢,我既然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那么所有的感情也好、牵挂也罢,都只能化作对章平深深的祝福了。 而且啊,我虽然离开了章平,但不是还有老哥你以及其他一大帮兄弟同志们在嘛! 咱们当初一起制定的章平的发展规划,那可是每个人都详细地记在心里的呀。 有你们在,章平怎么可能会发展偏了呢?又怎么可能会发展慢了呢?” 几人点点头,郭建林只好的无奈的摇摇头,便没有再继续坚持下去。 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吃,缓缓咽下,而后又接着说道:“行,你既然这么放心我们,那我就不再讲章平的事了。 不过我还是有话要说的,我说的也是我们大家伙的意见。 先说清楚啊,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你可不许再拦着不听了。” 第1016章 张华的无奈 张华微微挑眉,脸上带着一丝好奇:“哟,老郭你这么严肃,那我可得好好听听了。行,我不拦着了,你尽管说。” 这时,一直沉默的郑山江微微动了动身子,眼睛依旧紧紧盯着张华,双手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搓动着,内心的纠结愈发明显。 郭建林清了清嗓子,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张市长,我们都知道你在北原市那边也不容易,新官上任,千头万绪的。 但我们这帮兄弟,不管在章平还是以后有机会去北原,都希望能给你搭把手。 就像山江,他一心想跟着你走,这大伙都看在眼里。 还有,除了山江,包括班子里也有个别同志,他们虽然没有找我谈过话,但我都能感觉出来。 另外,县委里面和县政府里面,也都有一些人真的想去找你,想去北原市发展。 你说,要是真有合适的机会,能不能也考虑考虑我们这些老兄弟。 就不是说是特殊照顾了,就是觉得大家一起干工作、做事,心里踏实啊!”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张华,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郑山江更是屏住呼吸,眼中满是期待。 张华稍稍挪动了一下屁股,身体微微向后靠去,似乎这样能让他的思考更加深入一些。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开口说道:“老郭啊,我非常理解你和其他同志们的想法。 确实,与熟悉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会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快。 大家彼此了解,配合起来也会更加默契,工作效率自然也会更高。”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然而,工作调动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事情,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你如今也是县委书记了,应该也清楚这一点了。 关键位置的岗位,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位置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要求,不是想挪动哪个位置就那么简单的。” 张华叹了口气,接着说:“是啊,我眼下,就别说我自己了,就包括剑锋书记在内的市委,也缺干工作的好手啊。 我当然知道用熟人干工作的好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的专业性、个人的能力和经验等等好多方面的事情啊。” 这时,在屋里洗完澡换了一身衣服出来的李景运也在茶台边坐下。 他接过张华的话,看着张华说道:“这点我们都知道,尽管你没有明说,我们也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 不外乎再加上一条,那就是还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嘛。” 张华点了点头,苦笑着说:“景运,还是你懂我。 在官场这个大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得深思熟虑。 北原市眼下的形势不容乐观,说实话吧,我觉得有些干部眼下实在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了。 事的,北原市当下还是有机会的。 可是机会背后可不简单啊,某些人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 我们这会想要安插一个人进去,得考虑会不会打破现有的平衡,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郭建林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张市长,我明白你的难处。 但兄弟们的心是热的,都想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拳脚,也想在你身边帮衬。 就拿山江来说,他在章平这些年,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去了北原市,肯定也能发光发热。” 郑山江听着郭建林为自己说话,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又将目光投向张华,眼中的渴望愈发浓烈。 张华看向郑山江,目光温和却坚定:“山江老兄,我知道你有能力,也有冲劲。 但现在章平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你在县城当镇党委书记,又进了县委常委班子,这是多大的责任,也是多大的机遇。 在这儿,你能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事,做出成绩来,未来的路不会比去北原市窄。” 赵小强这时也开口了:“山江,张市长说得也在理。 咱们在章平一起奋斗这么多年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们的心血。 而且现在章平发展得这么好,我们得接着干出更大的成绩,这才是咱们的初心啊。” 邵秉义也附和道:“是啊,我当初留在章平,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在这儿,我从一个啥都不懂的挂职干部,成长为能为百姓谋福祉的副县长。 小地方也能有大作为,关键是要沉下心来。” 张华听着他们俩安慰郑山江的话,初一听,还蛮像那么回事。 但一看他们二人那表情,这哪是在安慰郑山江,分明是借着安慰郑山江,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嘛。 不用说,连他们俩也是想着去北原市的。 张华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却不动声色,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看着郭建林缓缓说道:“大家的心思我都懂,北原市确实有其吸引力。 不过,咱们也不能只盯着那一处。 章平如今的发展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可不能因为一时的想法就轻易放弃。” 说着话,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落在赵小强和邵秉义身上:“小强、秉义,你们在章平都有各自的一片天地,要是贸然离开,很多工作怕是会受到影响。 你们俩说,万一大家都去北原了,章平怎么办? 我们之前的规划还要不要了? 章平县眼下的大好形势万一出现了变化怎么办?” 赵小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张市长,你看出来了。 我吧,是想着要是能去北原市,说不定能接触到更多新的理念和资源,回来再反哺章平,也能让咱章平发展得更好。”

相关推荐: 姐姐,你好甜   穿成恶婆婆后我在荒年发家致富   退婚后,王妃带崽嫁皇叔   狐狸在上他在下   在动物世界里养崽[快穿]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收养日记   鲛人(H)   被驯养的少女   甘草江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