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太一道果 > 第241章

第241章

出:“竹林县目前的发展状况,实在是让我有喜有忧。 北池镇的发展已经成型,现在几乎坐稳了汽车工业重镇的位置。 双河乡和塔沟乡依据当时您和宋涛制定的发展规划也是发展得很好。 现在双河乡的经济直逼城关镇了,发展势头很是不错。 但是其他的乡镇始终发展速度缓慢。 当然了,这里面有我这个当书记的责任,更多的还是县政府。 学新县长的能力或许是不足,这不,市里的尚书记那脾气你也是知道的,将学新县长调到市农经办去了。 现在交流过来一个县长,叫孙国民,省环保厅下去的,据他说,您岳母之前也是帮他不少的,说温大姐永远是他职业路上的领路人。” 张华点了点头,知道岳母向来慧眼识才,能得到岳母认可,想来孙国民必有过人之处。 只是他跟孙国民并不认识,孙国民也没有来过这个家拜访过岳母。 罗玉昌继续说道:“国民县长是从机关大院走出去的,缺乏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在制定政策时,有时候难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 就拿最近的农业扶持政策来说,原本是想通过补贴鼓励农民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可在调研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乡镇的土壤条件差异,导致一些不适宜种植的地方强行推行,农民不仅没得到实惠,还遭受了损失。” 张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罗书记,新县长初来乍到,对基层情况不熟悉也正常。 咱们得给他时间去适应和了解。 你作为书记,要多和他沟通,在制定政策前,多组织实地调研,让他深入了解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 咱们不能因为政策失误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这对竹林县的发展可是不小的阻碍。” 罗玉昌苦笑着摇头:“张市长,我也尝试过。 可国民县长性格有些固执,不太听得进意见。 很多时候,我提出的建议他都只是表面应承,实际操作中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周伟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这可不行,一个地方的发展,领导班子得齐心协力。 罗书记,我觉得您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孙县长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明确共同的目标是为了竹林县的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政。” 罗玉昌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该这么做,可每次沟通都不太顺畅。 张市长,您和孙县长有过接触吗?能不能给我支支招,看看怎么才能和他有效沟通。” 张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我和孙县长并不认识,但既然他对我岳母心怀感恩,我找个时间和我岳母聊聊,让她侧面提醒一下他。 同时,您也别灰心,继续用实际行动和数据说话。 在下次制定政策前,你组织专业团队做好详细的调研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他看到你的诚意和专业性,或许他会改变态度。” 说到这,张华的口气忽然一变,脸上也露出一股气势:“当然了,真有必要,您罗书记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您的最终否决权该用还是要用的。 虽然可能在某些时候破坏了团结,但是,从竹林县大局考虑,可不能任由他一味的胡来。” 罗玉昌听闻此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转为深深的感激。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张市长,您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 之前我一直有所顾虑,既想推动工作,又怕影响班子团结,有些畏首畏尾。 您这么一说,我算是有了主心骨了。” 张华笑道:“您罗书记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罗玉昌哈哈笑了一阵儿,端起茶台上的茶盅一饮而尽。 然后用手擦拭了一下嘴角,说道:“说实话张市长,他这样做我多少还能忍,干工作嘛,哪有一上来就是对的啊? 总得自己摸索经验吧,一点一点的修正吧,只是这付出的代价也确实大了些。 关键的是,他现在想插手全县的人事,我心里有点不舒服?” “什么?他想从你手里夺权?”张华一下转过脸,看着罗玉昌问道。 (未完待续) 第991章 借鸡生蛋,就是为了生蛋! 罗玉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明面上他没有这么说,但是在最近几次会议上,他总是要让调整干部的人选。 只是他还没有推荐他所谓的人选而已,毕竟他到竹林县的时间短吧,对下面的干部还不怎么熟悉。 您知道的,按照规定,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要经过县委五人小组会提名和酝酿,再由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可他现在的做法,已经在打破这个规矩了。” 张华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深知人事权对于一个地方的重要性,一旦权力失衡,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 他沉思片刻,说道:“罗书记,人事权可是党委的核心权力之一,绝对不能轻易被他人染指。 孙县长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组织程序的。 您作为县委书记,肩负着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责,必须坚守原则。” 周伟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罗书记,这可不是小事。 如果让他这么搞下去,以后竹林县的干部队伍还不乱了套? 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用人机制,可不能就这么被破坏了。 对了,张市长,你知道孙县长认为谁最不称职,而且需要马上就得调整的吗?” 周伟附和说完,话锋一转,问向张华。 张华看向周伟,他从周伟的表情中看出周伟说的这个人应该是他们共同熟悉的人。 其实他们共同熟悉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还都是从塔沟走出来的。 周伟紧紧地盯着张华,毫不犹豫地开口道:“田甜! 这次孙县长到双河乡调研之后,对这里的情况有了一些看法。 特别是对田甜的工作方面,孙县长觉得她作为一名女性同志,还算务实勤奋,能把双河乡治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呢,美中不足的就是田甜缺乏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 孙县长认为双河乡现在的发展速度有些缓慢,完全是能够进一步提速的嘛。” 周伟顿了顿,接着详细地阐述起来:“就拿代冲的小城镇建设来说吧,孙县长认为目前取得的成绩虽然还算不错,但步子显然还可以迈得更大些。 如果能够紧接着开展第二期工程,把临近的王庄村也给纳入进来,那可就太好了,如此一来,就能腾出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土地资源。 这些土地正好可以用来搞招商引资啊,也能更好地帮着拓展一下代冲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岂不是两全其美? 另外呢,孙县长对于双河乡现行的‘一村一品’和‘一村一企’政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当前这种模式虽说有一定成效,可终究没有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这既不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又不方便进行规模化的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难免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张华一听,差点跳起来,双手猛地拍在茶几上,茶杯都跟着晃了几晃,怒声说道:“什么?双河乡发展得慢?他这不是扯淡吗? 这才几年啊,几年前的双河乡还有好多老百姓在温饱线上挣扎呢,现在刚刚有了起色,生活富裕了一些就想着让老百姓折腾? 他这是冒进,是拔苗助长! 双河乡虽然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不是太了解,但是几年前的双河乡是什么情况,我是太清楚不过了,没有多少人比我更了解了。 他孙国民真是好胆量,轻飘飘几句话就想将双河乡当前的发展进程给否定了? 代冲的小城镇建设是说扩就能扩的吗?有没有考虑过老百姓的意愿,有没有考虑过资金的投入和后续的运营? ‘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模式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适合双河乡现阶段发展的路子,盲目求大求快,只会让双河乡陷入困境!” 张华越说越激动,语速也越来越快。 罗玉昌叹了一口气,说道:“说到底,省直机关出来的干部,要是说人家没有能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毕竟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在看待事物方面,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完全没有深入考虑其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加上他在原单位养成的做事追求效率,所以来到县里任职之后,也就盲目地追求目标了,并没有考虑到承受能力和后果。” 张华平复了一下情绪,微微点头表示认同:“罗书记,您这话一针见血。 孙县长有想法、想干事是好事,可不能脱离实际。 就拿他对双河乡的规划来说,代冲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若真把王庄村纳入,资金从哪儿来? 一期工程,那是省里面搞的试点,是从省里拨过去的专款。 当时白马市和竹林县承担着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那时,为了去市里跑配套资金,你们都不知道多难。 再说了,就别说建设资金了,眼下的竹林县可以承担多少二期的配套资金? 双河乡的财政眼下是富裕了,贸然开启二期,极有可能让财政再度陷入紧张。 还有,老百姓那边,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巨大,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民怨,会影响社会稳定的。 缺乏稳定的局面,经济还怎么发展?” 罗玉昌接话道:“说起一期的配套资金啊,张市长,我还一肚子苦水呢。 当时市里不是让竹林县多承担十个百分点吗?说算竹林县帮市里垫付的,市里有钱了就将这十个点还给竹林县。 这都多少年了,就是不还。 现在可好了,当初的领导全都换完了,如今白市长和尚书记两个人根本不认这个账啊。 这笔糊涂账就只能烂在竹林县的锅里了!” 张华听完哈哈大笑,他太知道当时是怎么去白马市申请这笔配套资金的情况了。 当时的市长秦怀章耍坏,硬给竹林县当时的县长梁国成分摊任务,就是少给梁国成资金,非将压力甩给竹林县。 为了怕影响建设进度,梁国成没有办法了,在市里托熟人找银行贷的款。 现在白玉华和尚群山这俩人啥时候也学坏了,竟然也会捂紧口袋了。 唉,细细想来啊,这为官一任呐,有时候还真不能太实心眼儿了。 瞧瞧这事儿,前任留下的那一堆账,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北原市。 这账啊,能赖就赖一赖,能拖就拖一拖,也不是说要当那没诚信的人,只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更要紧的事儿等着去做呢。 咱手里的资金那可是有限的,就跟那贫瘠田地里的养分一样,得精打细算着用。 要是把这些有限的资金一股脑儿都拿去还前任的旧账,那拿什么去搞发展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有了发展,这地方的经济才能活起来,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把钱用在刀刃上,比如说投资一些有前景的产业,改善改善基础设施,让这一方水土有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这才是为官者真正该干的事儿。 你说这借钱还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个坑,然后再跳进去吗?这完全就是恶性循环啊。 就打个比方吧,你千辛万苦借来一只老母鸡,为啥借啊? 不就是指望着这只老母鸡能勤勤恳恳地下蛋,然后把蛋卖了换钱,让自己的日子能有点盼头,能有个稳定的经济来源嘛。 可要是刚把老母鸡借到手,还没等它下一个蛋呢,就因为要账的催得紧,急急忙忙地把这只老母鸡又还给人家了,那结果会怎样? 自己到头来还是啥都没有,依旧两手空空,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 看来啊,这为官也是一个道理,不能为了还那旧账,就把发展的机会给白白错过了,得有点长远的眼光和谋略才行呐。 于是,张华有了新的想法! 第992章 心中永远的痛 却听罗玉昌说道:“张市长啊,其实我这次过来见您是有两件事想要跟您好好聊聊,我之所以喊上周伟一起来,主要他也是您的老兄弟、老朋友。 我呢,当着他的面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有什么话我就直说了。 我也相信今天咱们三人谈的话,周伟是不会往外泄露的。” 还没等张华说话,周伟赶紧说道:“罗书记,您放心吧,第一呢,我本来就不是那种多嘴多言的人。 第二呢,您来见张市长我已经猜到了您肯定有什么话要说,您带着我也是信任我,我怎么可能会将您和张市长谈话的内容往外说呢? 再说了,张市长也不能答应啊,他要是知道了,还不找我算账啊!” 罗玉昌点了点头,张华则笑着说道:“这点罗书记尽管放心,周伟老兄的嘴还是有把门的呢,不该说的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会泄露。 我跟您举个例子。李鹏飞的事您知道吧?” 罗玉昌点了点头:“知道,我看过有关他的材料,陈剑锋书记那时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保下了他, 要不然,他现在还在里面呢。 只是后来他不知道珍惜啊,哎,这人啊,一步错,那就步步错了。” 张华也点了点头:“率先知道李鹏飞要出事的就是周伟,我当时还在双河,他连夜跑到双河找的我,让我想办法找剑锋书记和国成县长帮忙。 我再三追问周伟,问他消息的来源,他到现在都没告诉我消息的出处。 罗书记,通过这件事你算是了解周伟是一个什么人了吧?” 周伟哈哈大笑,只是他的脸上泛起了一层红色。 是啊,这世间再好的关系,也并非是什么话都能毫无顾忌地说出来的,尤其是在这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官场之中。 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如同在棋盘上落子,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很多时候那些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深意,那些被权力和利益包裹着的心思,就像一团迷雾,让人难以捉摸。 在张华说出那些话之后,罗玉昌心里顿时就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安稳了下来。 毕竟,他既然带着周伟来见张华了,就绝不可能将周伟撇在一边。 倘若他真的这么做了,那可就犯了大忌讳。 这不仅仅是对周伟的轻视和不信任,而且,这也会引起张华的不喜。 张华在官场中也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他很清楚抛开中间人,直接建立关系这种做法的不妥。 在官场里,中间人就像是一座桥梁,起着沟通和缓冲的作用。 通过中间人建立联系,能让双方在一种相对安全和稳妥的氛围中交流,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尴尬和风险。 商场亦是如此,在商业合作中,中间人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底线,促成合作的达成。 如果一方绕过中间人直接与另一方接触,很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合作模式和信任关系,让合作变得困难重重。 再看看这复杂的社会,无论是在各种社交场合,还是在解决一些纠纷和问题时,中间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社会的各个角落,抛开中间人,直接建立关系,这都是一大忌。 罗玉昌轻咳一声,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张市长,您是知道的,我在竹林县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已经呆了三年多,马上就四年了。 其实啊,本来两年前我就有一次机会,那时还正在逐步实行省管,市里没有同意我走,主要原因就是竹林县的领导班子换得也太频繁了。对竹林县的发展不利。 还有一点,您应该也是能够看出来的,我这个人呢,大能耐没有,但我稳重,一心求稳。 所以市里当时认为我若是在竹林县把握着局面,虽然没有自己的多少创新,但是可以保证当初剑锋书记和国成县长制定的发展规划得到全面落实。 事实上这几年我也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学新县长在的时候跟我配合得还好,一直按着当初的设计规划在稳步推进。 如今的竹林县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还是剑锋书记和国成市长(泗昌市的副市长)的功劳。” 张华说道:“罗书记您是谦虚了,再好的规划设计也是需要团结优秀的团队来执行的,您能打造出一支团结的班子队伍已经就是成绩了。” 罗玉昌苦笑着摆摆手,接着说道:“张市长,话虽如此,可如今孙县长一来,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做出成绩,很多想法和做法与我们之前的稳步推进策略背道而驰。 就拿这次生态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来说,他主张大干快上,想要在短时间内就把规模搞起来,甚至提出要大量引进外部资本,却忽略了咱们县自身的承载能力和农民的实际利益。 还有,他对双河乡未来发展的规划。 我担心这样下去,不仅可能会出问题,还会打乱竹林县原有的发展节奏。” 张华认真地听着,微微点头,说道:“罗书记,我理解您的担忧。 孙县长有冲劲是好事,但确实不能盲目冒进。 在这个项目上,你们还是要充分沟通,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认为你有必要和孙县长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了。” 罗玉昌无奈地叹了口气:“沟通过,可效果不佳。 他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更符合当下的发展潮流,对我的建议不太听得进去。 而且,他在一些决策上,似乎还获得了上级的支持。 所以啊,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罗玉昌说道这,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担心,他在这几个月后,将接手我的位置。 张市长,当着您实话实说,我不是贪恋权势的人,他接就接吧,我倒是无所谓。 我担心竹林县的干部队伍啊!” 张华点了点头。 罗玉昌继续说道:“这第一件事呢,就是田甜,我当书记,我可以保证田甜的双河乡党委书记位置稳定不变,可我调走了呢? 要是孙国民当了县委书记,田甜肯定得换位置。 娄世军,多年的县府办主任,不是说踢了也就踢了,他的林业局局长,还是我给安排的。 孙国民是只负责踢人,是不管这个人的以后的。 田甜万一被他踢开了,该去哪工作呢?前路堪忧啊。” 张华的脸一下变了,变的很阴沉。 是啊,田甜那个死犟死犟的家伙,万一被孙国民踢开了,她未来能怎样啊? 她坚决留在双河乡的那份执念,张华岂能不知? 可是一旦她离开了双河,她的那份执着和坚持一旦崩溃,她的一生就完了啊! 张华瞬间觉得头疼,心也随之疼了起来。 尽管他有十分甜蜜、幸福的家庭,可田甜,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第993章 左右为难 张华紧攥着拳头,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能让田甜陷入如此困境。 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岳母那边的关系,侧面敲打孙国民,可孙国民如此刚愎自用,这招能否奏效实在难料。 而且,这种间接的方式,效果或许微乎其微,还可能引发孙国民的抵触情绪。 更关键的是,让岳母出面帮着说田甜的事,他也开不了口啊! 却听罗玉昌继续说道:“张市长,您的北原市眼下不是正缺干部吗? 您看如果方便的话,像周伟啊,您那些老哥们老朋友的能要过去就要过去吧。 趁我这会还在竹林县,我会力所能及的为您这边提供帮助的。” 周伟将脸看向罗书记,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一时有点愣住了。 罗玉昌看着他说:“周伟啊,我原来不想像你们这几个优秀的干部离开,那是我在为竹林县考虑。 可眼下的情况,我怕万一左右不了局面了,是无法再为你们几个有能力的人提供助力的。 所以,不如这会趁张市长那边有好的位置,就当为了你们更好的发展吧,你们也是该考虑一下了。” 张华听着罗玉昌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罗玉昌的良苦用心,这是在为身边的干部们谋出路。 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罗书记,您这份心意我领了。 北原市确实在干部上有一定的需求,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孙县长带来的问题,稳定竹林县的局面。 至于周伟他们,我相信他们在竹林县也能继续发光发热,只要我们能把这道难关闯过去。” 周伟回过神来,眼神中满是感激,说道:“罗书记,张市长,我周伟不是贪生怕死、为了前程就轻易离开的人。 竹林县是我的根,我在这土生土长,这里的发展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就算真有那么一天,我也想陪着竹林县一起面对困难,而不是临阵脱逃。” 罗玉昌摇了摇头,对着张华说道:“张市长,我知道您在省里可以找到关系的,但是,你是没有权力插手其他地市的一个县长或县委书记施政的吧? 是的,要是您的北原市下面的县区干部了就好了。 可,竹林县不归北原市管辖啊。 所以,为了您的那些老关系,也为了他们的前途,您就听我的吧。” 看到罗玉昌的态度这么坚决,张华也没有更好的应对之词了,只得点了一下头。 罗玉昌继续说道:“张市长,学新县长去了白马市的农经办,他原来是白马市市委组织部出来的干部,现在去了农经办。 这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业务关联啊。 我是市委政研室出来的,如今当了几年的县委书记,离五十岁还差几岁呢,我也不知道未来我会去哪个单位。 张市长,如果您的北原市有合适的位置了,您看能不能......” 张华心中一紧,瞬间明白了罗玉昌话里的意思。 他望着罗玉昌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一方面,他对罗玉昌在竹林县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十分认可,也清楚罗玉昌此时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 另一方面,自己在北原市虽有一定话语权,但调动干部的事情并非他一人能完全决定,还涉及诸多复杂的程序和各方利益的权衡。 现在直接将竹林县的县委书记给要到北原市了,张华可以想象到省委罗中伟书记要是知道这事,又得在办公室里点着他张华的名字骂了。 说不准还要拉着老省长一起骂,更说不准老省长还要打过来电话骂他,就问他张华是不是飘了,一个常务副市长就乱搞事,竟然跨地市要一个县委书记。 想到这,张华心里一阵苦笑。 但当他的目光与罗玉昌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交汇时,那眼神里藏着无数的渴望与希冀,像是一汪深邃的湖水,将他的心都给紧紧揪住了。 刹那间,他的脑海如同放映电影一般,突然闪现出往昔与罗玉昌在代冲街上古院落中悠然散步时的场景。 那古院落,青砖黛瓦,每一块砖都仿佛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古朴而宁静的气息。他们漫步其间,脚下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他们时而驻足,欣赏着院中的古老建筑,时而谈笑风生,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映照在他们的脸上,那画面是如此的和谐与美好。 思绪继续回溯,他又想起了自己被王正平调查的时候。 而罗玉昌,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 此刻,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官场之中,人情往来本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报。 在这复杂的官场里,当自己陷入困境之时,若能有人伸出援手,给予关键的帮助,这份人情又怎能不还呢? 更何况,罗玉昌这个人确实不错。 他为人谦逊低调,做事沉稳踏实,虽然在工作中总是一心求稳,不愿意去冒险,但这也并非是什么缺点。 他只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好,为百姓谋福祉。 他对待同事真诚友善,对待朋友重情重义,这样的人,实在让人难以拒绝他的请求。 想到这里,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下午的阳光渐渐西斜,平台上已经有了冬天的冷意。 与张华聊了几乎半天的罗玉昌提出了告辞的请求,因为张华的兴致不高,再加上他又有事求张华办理,实在没有留下吃晚饭的必要。 张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罗玉昌,缓缓开口:“罗书记,您的事,我考虑了一下,决定帮您试一试。 我会尽力在北原市为您寻一个合适的位置,哪怕这事儿困难重重,我也会想尽办法。” 罗玉昌听闻此话,眼中瞬间涌起一层雾气,嘴唇微微颤抖,激动地说道:“张市长,您…… 您这真是…… 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我罗玉昌何德何能,能让您如此费心。” 张华摆了摆手,苦笑着说:“罗书记,您千万别这么说。 您为竹林县付出了这么多,又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坚定地支持我。这份情谊,我一直铭记于心。 如今您有难处,我要是袖手旁观,那还算什么? 只是这调动之事,牵涉甚广,需要些时间去运作,还望您耐心等待。” 罗玉昌用力地点点头,“张市长,我懂。不管结果如何,您这份心意,我罗玉昌没齿难忘。 您放心,在这期间,我定会坚守岗位,把竹林县的工作做好,绝不给您添麻烦。” 罗玉昌和周伟心里已经清楚了,既然张华能伸手帮罗玉昌,他张华昔日的那些老关系,张华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张华亲自下楼送他们俩走出了院子,来到外面的停车场上。 罗玉昌与周伟与张华握完手后乘车离去。 看着他们乘坐的小车驶去并最终消失不见,张华却没有走回院内,而是在不大的停车场上来回走动着。 他的脑子里这会全是田甜的身影。 该怎么处理田甜的事呢? (未完待续) (铺垫了两章,接下来的情节才是关键。田甜的原型如今在一个县级市任职。 本来张华调离白马市后,我就不想再写田甜了。可是好多读者不答应,我也很矛盾。 写吧,怕改变了原型人物如今的生活轨迹,因为她现在过得很恬静,也算是一种超然的生活着吧。 不写吧,好几名读者不答应。 反正不管怎么写,田甜注定与张华不能产生关系,这是这部书必须坚守的一个底线原则。 至于要不要将田甜的人生轨迹作出改变,读者说了算! 我看留言,如果没人建议!田甜的人生轨迹还按她之前的生活道路发展。) 第994章 田甜的态度 张华在门口不大的停车场上足足转了两圈,最终好像做出了重大决定一样,停下了脚步,伸手掏出手机,拨打出了一个号码。 这个号码是一直存放在他记忆最深处的。 或许他所最能珍视的就是这个号码了,还包括号码的主人,那个名叫田甜的她。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通了,手机里传出来那个他最熟悉的声音,这个声音曾经在他身边说了两三年的话。 “是我,你怎么这个时间打来电话了?周末你也休息了吧?”田甜温柔且很家常的话语传到张华的耳朵里。 “嗯,休息了,我在省城的家里。你今天也休息了吗?”张华平复着心情,问道。 “没有,现在乡里事务多,陈寨的养猪场要扩大了,村支书都来我这跑几趟了要扩地,我这边正在想办法呢。 有事你说吧,我刚好回办公室拿材料。”田甜说道。 张华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下午罗玉昌书记和周伟来我这了,我们聊了好长一段时间,说了很多有关竹林县的事。 我有个想法,想跟你交流一下。” 对方静了一下,然后声音很是平静的说道:“是不是也说我了?是不是找你做我的工作,想将我调走是吗?” 张华抢话道:“你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嗯。”田甜发出了一个音,确实充满了女性的温柔,更是充满了对张华的信任还有其他感情。 张华说道:“我听说了,孙国民想将你调走,可是他在县委常委会上的提议被否决了。 我想说的是,他毕竟是县长,尽管他眼前还缺乏在竹林县的从政治理经验,但上级派他过去,自有上级的考虑,不能因为他眼前提出来的发展规划有点大胆,就全部否定了他。 在一定程度上上级也是允许他犯错的。 你听我的,离开双河吧!” 张华说完这些后,攥着手机的手有点微微颤抖了。 他在等待,等待着田甜的发怒拒绝的声音咆哮着传来。 电话那头,田甜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张华甚至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许久,田甜才缓缓开口,还是平常的音量,只是话语充满了不舍和不甘:“张华,既然你都说了,那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我听你的!” 突然她的声音一变,先是啜泣了起来,而后幽幽怨怨的声音传了过来:“张华,我不想离开双河,真的不想,离开了双河,我会觉得我的世界真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呜呜呜......” 张华听着她的哭泣,心突然莫名的疼痛。 他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安慰道:“你我都是领导干部,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的,终究是得要离开那个地方的,对不对?想开点。” 田甜哭了一阵,收住了哭泣,抽了一下鼻子,带着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张华,我答应你,但是你也答应我一件事好不好?” “说吧。” “我求你不要将我调离竹林县,不要让我跟芹芹姐一样都调到你的北原市去,好吗? 你知道吗?塔沟,我回不去了,双河,又不让我呆了,我的底线是竹林县,除了竹林县我哪都不去。 我不在乎升不升官,我只想在竹林县,因为这里是我唯一的念想了。 张华,求你了,答应我好吗?我知道你这是为我好!”田甜的声音温柔中带着哀怨和不舍,但又充满了无尽的眷恋。 其实,在跟田甜打这个电话之前,张华真的没有把握能劝说好田甜。 至于田甜的去处,张华也有了初步安排。 他想让田甜离开竹林县,但不是来北原市,而是去白马市。 将田甜调到白马市,不需要尚群山书记帮忙,也不需要大学长、如今的市长白玉华的帮忙,就白俊生及他朋友圈的能力,足可以将田甜的事办妥。 至于要去的局委,可以任由田甜自己挑选的。 毕竟在全市范围内,一个正科级干部的调动,实在不是很大的问题。 可如今,张华这一个电话,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的劝说,田甜居然答应了。 还是令张华心里悬着的那颗巨石,一下落了地。 可是面对田甜的请求,张华已经不好再拒绝了,田甜已经说“求你了”的话了,他要是再拒绝,田甜真敢跟他哭闹。 对于田甜的脾气,张华那是太了解了,毕竟朝夕相处了三年多。 张华说道:“行,我答应你,我不再过多插手将你调离的事了,但是我也有一个要求。” 哪知电话的一端的田甜听到张华说这句话时,突然笑了起来:“你说你现在都已经是常务副市长了,就不能让着我一次啊。 怎么每次都这样,我说一个条件,你马上就得给我提一个要求。” 张华也被田甜的笑给感染了,他也笑着说道:“不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改不了,改不了的。 我永远还是我,不能因为我现在当了常务副市长就能改变了。” 田甜笑着说道:“这就是你,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变,我也是,也永远不会变!” 尽管田甜是笑着说的,但她的心迹就是这么直接的表达出来了,令张华的心不由得

相关推荐: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失身酒   碧荷衍生文   流萤   南安太妃传   萌物(高干)   认输(ABO)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南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