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带走了桃花山的三五样特产,马匹两侧的筐装得满满,都是师徒二人的心意。 来送他到山下的只有陶眠,荣筝只送到了院门口。 来望牵着缰绳,回身,对桃树下的仙人挥挥手。 “我会常过来看看!下次别叫我给你白干活了啊!” 陶眠含笑点头,右手向前一送。 马蹄声远去,人生无非是聚了又散,相逢再离场。 等到桂花飘香时,乡试放榜,元日考中了举人。 自远处的风送来桂香,也送来了好消息。 第280章 故人远 蔡伯近来风湿的毛病重了。一场夜雨浇落,他的膝盖被湿气砸得动弹不得。 陶眠听闻了消息,立马来到老宅探望他,还专程带了几贴小神医做的膏药。 仙人做惯了照顾病人的事,给蔡伯熬药贴药,做得顺手。 灯火如豆,两人聊起了元日。 金举人,银进士。考上举人是件极难的事,而元日不仅考中了,还拿到第二的好名次。 “第二名,元日那孩子还修书给我,自责地说没考好呢。” 蔡伯把元日当自己的亲生孙子,每次提起他,笑得两只眼睛眯缝起来,自傲不已。 “他还提到童生试时,没拿到县案首的那次,说自己老是欠点火候,总拿第二名。” 陶眠闻言也有了笑意。 “凡事忌满。前面拿的第一太多,对后面未必是好事。这孩子的路还长着呢。” “是啊,还长着。” 蔡伯捶了捶腿,叹息一声。 “他还年轻,我却老矣。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亲眼看见他高中状元,荣归故里的那天。” 蔡伯说得伤感,陶眠也沉默下来。 不止是因为老者的话,这话,已经是他近些日子第二次听了。 除了蔡伯,荣筝也在苦苦支撑。 “我得……等那孩子金榜题名,再走。” 荣筝的头发全都白了,只是容颜似乎受了上一回的影响,始终没有衰老,凝固了时间的美。 这也是她唯一值得安慰的事。 荣筝是个极少幻想的人。或许和小时候在浮沉阁的经历有关,她知道现实永远冷脸待人,冷眼旁观。 所以她不指望着依靠意志就能克服寿命的极限,她和陶眠商量了许多办法,让她再拖一些时日。 如果实在无计可施,走到最后一步…… 那她也与陶眠说过。若是她在元日准备考试的前夕走了,就拖一拖,不要马上告诉他。 若是元日考中了功名之后离世,那也别逮着喜庆的日子,平白添了几分晦气。 陶眠不让荣筝说这样的话。 “元日自小也是跟在你身边长大的,他怎么会这样想你。” 荣筝轻轻摇头。 “是我自己这样想。小陶,我不想我的死,为任何人添麻烦。” 乡试之后的次年,就是会试。二月,院子新种的一株白须朱砂开了,元日踏入贡院,全国举子共会一堂。 陶眠自寝房步出,见那梅花开得艳灼,心中一喜。 一阵山风顺着屋檐斜飞的弧度,吹动树枝挂着的残雪。冬阳漫漫,飞雪被阳光照射,闪闪如金。 那梅花也随之而落,飘飘洒洒。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荣筝房中传出一两声咳嗽,陶眠回头,却见徒弟把自己屋子的窗也敞开了,坐在窗前,笑靥如花。 “花开得真好啊,小陶。” 荣筝用帕子捂着嘴巴,又咳嗽两声。 陶眠走到她窗前,将窗户掩上半扇。 “院里风冷,别吹得着凉了。” “不碍事,我就看看花。” 她这么说了,陶眠也就由她。 不知何时,他自己也搬来一把竹椅,放在窗边,坐下来。 师徒二人,窗内窗外,共同欣赏着一株梅花,听风雪寂寂。 “元日今日又要考试了,对吧小陶?” 荣筝记不清那些人间那些繁琐的考试名字,但她知道元日要去做什么。 陶眠应了一声。 “他会考中的。” 荣筝歪过身子,手搭在窗扉,脸颊垫在其上。 “这么笃定?” “当然,我这张嘴,说什么都灵。” “嗯,那我……” “啊呀,小陶,你可别说。你这张嘴,好的不灵坏的灵。” “好吧,我不说了。” 荣筝近来不再说些不吉利的话。她开始有意避开自己生病的事。 不是自欺欺人,是故意淡化。就像这院子里的落雪,只要无人注意,等春来,它就会无声地融化消解。 她甚至想一直瞒着元日,但陶眠说,这事瞒不住,元日迟早要知道。 若是到了彻底瞒不了的时候,元日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他该有多伤心。 这事陶眠坚持,荣筝劝服不了。 ——那就听小陶的,我都听你的。 她这样说。 荣筝这样躺在窗子边,思绪飘到了很远。 “原来元日要去京城考这个。京城啊……听起来好远好远。” “嗯,是很远的。桃花山本就远离俗世,而京城,就在俗世最中。” “对了小陶,二师姐下山后,你是不是还去了京城?” “是啊。” “那要是有你陪着小元日就好了,你还熟悉路。” “徒弟,彼时的京城,已经不是此时的京城了。”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故人不见,王城也不是曾经的王城。 “为师找不到路了。” 荣筝被这句话惹得差点掉泪。 “二师姐,很好的。她一直在思念着桃花山。” “是么,”陶眠接住了一瓣飘来的落花,点在掌心,朱砂一般,“桃花山也在思念着她,一直思念。” “我不害怕的,小陶,”荣筝把泪水又忍了回去,“来时的路有你,归去的路有师兄师姐和师弟在等着我。我已经对一切释然了,只剩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想和你一起,如果能和元日一起就更好了。” “是什么心愿?” “等雪融化了,我们去放风筝吧。” 第281章 翻过山岭即是春 荣筝说要放风筝,陶眠就学着做。 一步接一步,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口诀简单,样样却都要细致精巧。 院落里,随处可见的画笔颜料,和散乱的竹篾纸张。 陶眠照着古书上的办法,裱糊半日,勉强糊出来个一臂长的小风筝。手臂摇来晃去,叫上面的油彩快些干。 荣筝两条手臂搭在窗户上,好奇,在他身后探着脑袋。 陶眠把风筝捏在两手之间端详时,她也把脑袋晃来晃去,随着他看。 五弟子藏不住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开口。 “小陶,这是鸡吗?” “……这是鹰。” “呃。” 荣筝决定默默闭上嘴巴,不再点评。 仙人大抵是内心羞愤了,把院子里的杂物收一收,下山去。 他偶尔要到山下置办些物品,还要买药,荣筝也不去问他到底做什么,眼睛一闭睡大觉。 今天没怎么睡着,想了会儿小元日。 算上今年,元日下山已有十年整。 荣筝记忆中绕着她膝盖玩耍的小红爆竹,一步步从童生、秀才、到举人。 近几日杏榜一出,元日考中,成了贡生。会试之后有殿试,皇帝亲自来考。过了这一关,漫长的科举一途,就算暂时圆满了。 这些都是陶眠说给荣筝的,而陶眠是学着蔡伯的话讲给她听。仙人对这些功名科考不甚了解,好在有蔡伯这得力外援。 每回陶眠讲起,荣筝便似懂非懂地点头,嘴角噙着笑意。 她不懂,但走上这条路,是元日自己的选择。 如若能越走越远、越走越高,也算是圆了这孩子的心愿。 他之所愿,即是荣筝所愿。 荣筝希望他活得开心。 她希望所有她在乎的人,都能活得开心。 陶眠这些日子经常下山,也不待久,半日则归。 次数频繁了,荣筝也好奇,他悄悄鼓捣些什么呢。 等他在某日从山外,背了一大捆削好的竹子,提了两桶浆糊回来,荣筝才明白他之前干什么去。 这是去学糊风筝了。 小陶仙人好歹也是活了一千岁,自身又聪颖,学什么都快。 他跟着师傅学了五日的艺,师傅不直接收他钱,但要他买他的风筝。 陶眠临走的时候,把身上的钱袋花得空空,买走了师傅摊子上所有的风筝。 燕子、蜻蜓、鲶鱼、蝴蝶……花花绿绿,摆在院子里,像七色油彩落了满地。 陶眠把它们一
相关推荐:
凡人之紫霄洞天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九品道士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掌中之物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长夜(H)
进击的后浪
妇产科男朋友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