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 > 第173章

第173章

我啥事?” 武广旭递给他一份资料,“这是一份金矿的拟投资计划,你仔细看一下,明天去办理签证,我们准备出国!” 李永刚卡巴着眼睛看着他,出国?投资金矿? 他小心地看着面前的投资计划,看到上面写着“非洲加纳”的字样,差点没哭了,“哥,你真的要去非洲挖矿啊?” 武广旭抬头看着他,似笑非笑的,“你不是一直对非洲挺感兴趣的吗?” 李永刚在心里咆哮,谁感兴趣了?! 就希望谈成了以后旭哥做个人,别把他自己扔在非洲就好! 九十年代,随着加纳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矿业立法的健全以及更加优惠政策的出台,很多国家有财力的公司都跑去加纳投资。 现在旭月也算是实力雄厚,肯定要插一脚。 要投资肯定要和加纳政府合作,走正常的程序,受当地政府保护才能站住脚。 不然的话就是拿生命做赌注去开金矿。 这次拟投资为一个亿,是旭月成立集团公司之后首个投资的大项目。 加纳是全球黄金最富饶的地方,这块肥肉武广旭肯定不会放过。 李永刚深吸一口气,拿着桌子上的计划书垂着头走出去。 现在出国的手续还不是很好办理,怎么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趁着这段时间武广旭和柳月芽要去旅游,带着李奶奶一起去泰山看日出。 这是当初柳月芽答应老太太的,再不去老太太真的就走不动了。 趁着现在放暑假,武广旭和柳月芽带着一家老少一起去旅游。 两个孩子加上武大勇、武广阳和张桂香、汪有成,一行九个人。 老太太一听说要去爬泰山,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一家子到了泰市,一出火车站,李奶奶就掉眼泪了。 “以前这里啊还是个小县城,现在的变化太大了!”李奶奶觉得像是到了陌生的城市一样。 离开快六十年了,真的是时过境迁。 柳月芽挽着老太太的胳膊,“奶奶,我们在这边多待几天,爬泰山、拜玉泉寺、岱庙,再去你以前的祝家村看看。” 老太太一直念叨着以前村子里熟悉的人,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还有很多她能记得住名字。 但是她离开村子早,因为被掳到了山上做了压寨夫人,后来山寨被剿,她又跟着逃荒的人一起去了东北,路上和家人也走散了。 “丫头,俺想先去村里看看。”老太太已经迫不及待了。 “行,奶奶,我们先找个地方住下,再去打听一下祝家村怎么走。” 现在的泰市是由当初的两个县合起来组成的市,以前的镇子和村合并的合并,消失的消失,也不知道这个祝家村还存在不存在了。 大家在宾馆住下以后,武广旭和柳月芽两口子就去打听祝家村的事。 村子不大,打听的很费劲,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最后两口子没办法去了派出所打听,查了好久才得知这个村子还在,但是已经改成庆阳村了,所属的镇子也不是原来的镇了。 提前租了一辆10座的面包车,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去庆阳村。 路上边打听边走,中午在镇上吃了饭,直到天快黑了才到达庆阳村。 远远的看着村子,在车上的李奶奶就已经坐不住了,不停地扒望着。 越靠近村子路越难走,比当初金碾子村的路可破多了。 进了村子,大家才看到这里也就百十户人家,而且村子很破很穷。 大家下了车,李奶奶站在村口看着村子里的房子,老太太的眼睛又红了,“俺家原来就住在村东头,也不知道那个房子还在不在了……” 老太太擦着眼睛,一步步往前走。 进了村她就不肯再坐车了,平时老太太精神着呢,现在突然变得有些蹒跚,武广旭和柳月芽一左一右的搀扶着她往前走。 村子里很少有车进来,大家看着一辆这么大的面包车,很多小孩子都很好奇地跟在后面。 面包车在后面缓缓开着,村里的人都出来看稀奇,不知道这一行穿着体面的陌生人进村干啥。 有胆子大的孩子还好奇的上蹦下跳地扒着车窗往里面看。 李奶奶看着一家家出来的陌生面孔都在看着她,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村里的人虽然好奇,但是看着老太太在笑,也都抱以善意的笑容。 一个妇女过来抓住一个正在乱蹦的孩子喝了一句,“你狼窜个么?” 李奶奶一听到这久违的乡音眼泪又掉下来了,回头抓住那个妇女的手问,“姑娘,村东头的老祝家还有人么?” 老太太平时和柳月芽他们说话还尽量收着点家乡话。 没想到几十年不说,现在竟然还能说出来。 那个妇女狐疑地看看她,“大娘,您是找房子最大的那个老祝家?” 李奶奶点点头,“姑娘,你是哪家的?” “俺公公叫祝后山!”那个妇女想着李奶奶应该是来村里寻亲的,又压低声音说:“他外号叫祝三炮,大娘您认识吗?” 第564章 陪李奶奶省亲 李奶奶一听祝三炮一下就乐了,“你是三炮的儿媳妇啊!想当年俺离开村的时候他就和这孩子差不多大!” “俺先回家去看看,你回去问问三炮,还记得祝二娘不?” 那个妇女应了一声领着孩子小跑着回家了。 李奶奶看着妇女的背影笑着和柳月芽两口子说:“这个三炮啊,小时候可斜咕了,他爹动不动就拿着棍子追得他满村跑!” 老太太絮絮叨叨地又看向村里的起那些房子,“俺记得那个是祝老鬼的家,也不知道人还在不在了……那个好像是老猫家……” 等着大家一直到了村东头的一户院子门口,老太太停住脚了,看着破败不堪的板帐院墙,以及忽闪的风一吹就要倒的院门,眼泪又掉下来了。 柳月芽很少看到李奶奶哭,从泰市一下火车,一直到现在,老太太的眼泪是一会一流。 “奶奶,我们进去看看吧!”柳月芽小心地推开院子门。 不小心不行啊,生怕一使劲就掉了! 进了院子以后,由于人多,里面的人听见声音走出来,一个看起来有八十出头有些驼背的老汉走出来,看着李奶奶怔愣在那。 李奶奶一看见他有些激动地说不出话。 “老姐姐,你找谁啊?” “俺、俺是原来住在这的,祝老好的二闺女……祝婉珍……” 老汉一听这个话顿时张大着嘴巴看着李奶奶,嘴唇颤抖着,“你、你是二姐……” “你是三弟还是四弟……” “二姐,俺是老四啊!”老汉说完就颤巍巍地走上前握住李奶奶的手,“二姐啊,可算又见到你了,俺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姐弟两个抱头痛哭,看得一旁的柳月芽和张桂香几个人也跟着抹眼泪。 祝老四拉着李奶奶进了屋,“二姐,你快坐着!你这是打哪来啊?” “俺现在帝都,跟着俺孙女和孙女婿一起住……”李奶奶把柳月芽和武广旭拉过来介绍着,“叫四舅爷!” 大家都过来打招呼,祝老四抹着眼泪一一回应着。 李奶奶又拉着他的手问,“爹娘呢?咱家里还都剩下谁了?俺咋写信回来都没回应呢?” 祝老四叹口气,“咱爹……在逃荒的路上就去了……娘也去世几十年了,大姐早些年也走了……老三现在辽省,俺们也好些年没见了……俺也是兜兜转转的,想家啊,俺回村的时候正好赶上分田到户,村长的老爹还记得咱家,就让村长给落了户分了地……” 当年李奶奶家算是村里的富户,地主老财算不上,田地多一些。 但是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的鲁地大灾荒,出逃了很多人。 山寨被剿的时候,李奶奶和家里人是一起走的,但是路上就走散了。 祝老四拉着李奶奶的手拍了拍,“二姐啊,俺回村也是想着咱家这几个兄弟姊妹要是想家了,回来还能找着!俺这不白回来,前两年等着三哥了,现在又等着你了……” 这个房子他回村的时候因为常年无主,已经被村上收回,住了别人家,是他又花了点钱买回来的。 李奶奶看了看屋子里,好像就是四弟一个人,“弟妹和孩子呢?” “孩子他娘也走得早……她走了俺才回来的,俺就两个闺女都嫁了……” 两位老人拉着手,一会儿哭一会笑地讲着这些年的经历。 其他的人就坐在一边默默地听着。 院门被推开了,一个看起来八九十岁的老人颤巍巍的走进来,“二娘……是二娘回来了吗?” 李奶奶赶紧站起身看着眼前的老人,祝老四连忙介绍,“二姐,你还记得经常给咱家干活的祝木匠不?” 李奶奶这回对上号了,没想到村里还能见到老人。 祝木匠叹口气,“咱村剩下的老人不多了,当年逃出去不少人,后来村里又来了不少外姓人,现在外姓人比祝姓的多了!” 没一会儿又进来一个老人,大概七十多岁,就是李奶奶口中的祝三炮。 “二姑啊,没想到还能见到您啊!”祝三炮上来就拉着李奶奶的手哭。 原来的祝姓转来转去都有着亲戚关系。 这个祝三炮论辈分就要管李奶奶叫姑。 “一会儿上俺家那吃饭去,准备了两桌,把以前的老人都叫来一起吃饭!”祝三炮来的时候已经吩咐儿子儿媳妇准备饭菜了。 武广旭和柳月芽来之前也买了不少的东西,这会儿都拿出来给大家分分。 祝三炮晚上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支了两桌,请李奶奶和来的人一起吃饭。 庆阳村现在的村长也来了,虽然和李奶奶不认识,但是也姓祝,家里的老人和李奶奶都认识。 武广旭和柳月芽看着祝三炮家里的条件,很一般,桌上的饭菜说不上丰富,但是有不少的肉菜,又杀了鸡,估计已经是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饭菜了。 这个村子看来不富裕啊! 不管咋说已经九十年代了,很多村子都有了新面貌,但是看看这个村子的房子就知道,还有很多都是土坯房呢! 李奶奶今晚格外的高兴,话也多。 晚上武广旭和柳月芽带着孩子陪李奶奶在村里住,其他人由司机拉到镇上的招待所住。 睡觉的时候李奶奶还拉着柳月芽的手不放,“丫头啊,奶奶谢谢你,有生之年还能见见村里的老人,还能见到亲人……” 李奶奶说着又开始哽咽了,柳月芽搂着她,“奶奶,等着我再领着你去看看三舅爷,你们都团聚一下!四舅爷要是愿意也可以跟着你一起去帝都住。” 老太太就这么点心愿,肯定要满足她的。 武广旭也坐下来陪着李奶奶,“奶奶,明天我和月芽去找村长,到时候出钱给村里修条路……” 李奶奶连忙摆手,“这钱啊,奶奶来出!” 柳月芽投资都带着李奶奶一份,所以这些年她也攒了不少钱。 武广旭和柳月芽对视了一下,老太太手里有多少钱他们心里有数,要说修路还真不够。 这个村子到镇上的路可长着呢! 柳月芽没说明,直接爽快地应着,“行,奶奶,这个我们不和您争!” 第565章 佛光 第二天一早,武广旭和柳月芽一起带着李奶奶和四舅爷去了村委会。 村长昨天已经见过李奶奶了,一看见她进来连忙扶着她坐下,“老人家,您快请坐!” 李奶奶拍拍他的手,“村长啊,俺今天来是想问问,咱村到镇上这条路要修的话需要多少钱? “之前镇政府过来估算过,整个村子加上到镇上的路怎么也要15万!” 李奶奶一听有点傻眼,她手里的钱还不到20万,之前她也就跟着武大勇他们种木耳菌赚点钱,后来就拿钱放到柳月芽那里投资。 其实这些钱就等于是柳月芽给她放水才有这么高的回报。 老太太没啥用钱的地方,也就是为了哄她开心,让她自己手里有点钱心里踏实。 老人家嘛,手里没钱睡觉都不香。 老太太心里都明白,但是这些钱她是要至少留一半给月芽两口子的。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少年,自己享受着柳月芽的照顾,走了以后不给孩子留点钱和物她自己心里过不了那道坎。 现在修路就要15万,等于自己手里的钱要拿出去至少四分之三! 村长偷眼看了下武广旭两口子,又接着说:“老人家,镇上来做预算的时候说了,现在镇上只能下拨十万块,让我们再自筹资金五万……唉,您也知道咱村里人都穷,这五万块一直到现在也没筹上,所以这路也拖着修不了!” 李奶奶一听这个乐了,“五万块好说,这个钱俺拿了!” “老人家,这……怎么好意思呢?” “孩子,俺也曾经是这个村出去的,虽然现在已经不叫祝家村了,但是还有以前的老人住在这,就当俺为家乡做贡献了!” 村长赶紧握着老太太的手,“老人家,那我就替咱村的百姓谢谢您了!” 柳月芽在一旁说:“我们再给村里买两台农用机!” 李奶奶听到这个话向柳月芽投去感激的眼神,柳月芽过来搂着她的肩膀,“奶奶,您说这样行吗?” “行!奶奶谢谢你!”老太太拉着柳月芽的手用力拍着。 村长有些激动,“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啊!” 要是村里这条路修好了,村子一定会比以前富裕不少! 至少路好走了,村民们推着车去镇上就能做点小买卖。 日子也会过得舒坦。 李奶奶感觉解决了一个心事,回去就高高兴兴的拿着存折交给柳月芽,让她去取钱。 她不知道昨晚小两口就来找村长谈过这个事情了。 是他们让村长这么说的。 其实哪有什么下拨款,其他的村子还都没修路呢,哪能轮得到他们这个又破又小的村子! 小两口去镇上取了钱,又去定了农用机。 为了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当着几个村里老人的面,把这个钱交到村委会。 说白了这些老人也是起到一个监督作用。 毕竟这里不是金碾子村,他们对这里的村长也不了解,总不能让自己的钱中饱私囊了吧? 两口子陪着老太太在村里住了一个星期,临走的时候带上了祝老四一起回帝都,陪着老太太一起住些日子。 回帝都之前,一行人去了玉泉寺,老太太坚持着自己走上长长的台阶进庙烧香,虔诚的拜着。 爬泰山的时候,两口子雇了四个轿夫,现在是正夏天,轿子上还有凉棚。 轿夫抬着老太太和祝老四一起上山,两个小娃跟着一起爬山,爬累了就跟着两位老人坐轿子。 老太太一坐上轿子就乐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还有轿夫这个行当呢!原来爬泰山的的时候能坐的起轿子的都是有钱人或者那些大鼻子的洋鬼子们!” 老太太坐着轿子颤悠着一路上了山。 大家是带着吃的下午上的山,先看了日落,武广旭和柳月芽依偎在一起,两个小娃也靠在他们的腿边,一家四口看着天边的红霞,映日余晖。 在山上住一晚,再等到第二天一早看日出。 还好是夏天,晚上没有那么冷。 第二天一早,睡得迷迷糊糊的柳月芽就被吵闹的人声唤醒,这个时间在山上的都是想看日出的人们,当然不肯错过天边的第一缕霞光。 山上的早上微凉,武广旭搂着身边的媳妇,两个小娃一左一右靠在他们的腿边。 从混沌初分,紫气氤氲,再到红光万丈,柳月芽抬头看着身边的男人,已经被朝霞映红了脸庞,武广旭也低下头看着她,“以后我带你到不同的地方去看日出!” 柳月芽微笑着点头,把头靠在他的肩上。 突然听见有人惊呼,“佛光!” 两口子听见声音望过去,看见那边的李奶奶,惊讶的张大了嘴,在李奶奶的周身出现了一圈内蓝外红的光环。 柳月芽连忙拿着相机拍了下来。 李奶奶还在乐呵呵地看着日出,时不时地和身边的四弟说着话,完全没注意到自己成了焦点。 佛光是泰山日出时候难得一见的奇景,从科学上讲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也叫“日晕”。 但是真的出现要靠“天时地利人和”,没想到现在竟然出现在了李奶奶的身上。 不管何种解释,柳月芽更希望这是一种祥瑞之兆,老太太可以长命百岁,每天活的开开心心! 下山的时候两口子还是找来轿夫抬着两位老人。 一行人在泰市又待了几天,该去看的景都去看了一下,才坐车离开。 临行前,祝老四给远在辽省的三哥打了电话,让他去帝都相聚。 回去的路上有多年未见的弟弟陪着,老太太明显的比来的时候笑容多了,话也多了。 他们现在帝都住的是四合院,还没有在这边开发楼盘。 这边的楼盘开发基本都是棚户区改造,需要拆迁的,前期工作比较繁琐。 他们住的四合院是四进的院子,大家暂时都住到一起。 钱赛花两口子、武文秀一家、加上那几个兄弟,反正院子够大,住在一起也热闹。 等着开发了房子再分出去住。 一到了家,武广旭去给祝老四安排屋子,李奶奶就把柳月芽拉进自己的房间。 从柜子里抠搜半天,翻出一个包裹。 柳月芽不知道老太太这是要干啥,就看见她打开布包裹里面露出一个古香古色的盒子。 第566章 一盒子老物件 李奶奶拍拍自己旁边的位置,“丫头,过来坐!” 柳月芽好奇地坐下来,老太太笑眯眯的打开盒子,里面竟然放着满满一盒子的金银首饰! “奶奶,这个是……” 李奶奶随手捡起一个簪子,“这些啊……都是俺当年偷偷藏起来的老物件!” 当年她从山上逃走的时候带到东北的,到了金碾子村以后一直不敢声张,大家都以为她就是个普普通通逃荒的寡妇。 到了敏感的那些年她更不敢随便拿出来,一直藏着,捂得严严实实的。 “俺之前就把这些埋在炕桌下面的地底下,藏的好着呢!” 李奶奶一这么说,柳月芽突然想起前世李奶奶临去世前的一幕,她拼尽全力的指着炕桌,颤抖着手,但是那个时候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柳月芽和张桂香那个时候很伤心,也不懂她是什么意思。 等着李奶奶一过世,她和娘安葬了她,没多久就离开金碾子村了。 看来那个时候李奶奶就是想把这些交给她。 “奶奶……”柳月芽抬眼看着她,眼神有些复杂。 李奶奶拍拍她的手,“丫头,这些本来就是奶奶准备留给你的,现在都交给你!” 柳月芽立刻站起身,语气有些慌,“奶奶,我不要!” 李奶奶这像交待后事一样把她吓到了,有的时候人很矛盾,有的老人一直有心愿未了,迟迟不肯咽气,或者带着遗憾走了。 但是有的老人因为了了心愿也突然就去了,因为了无牵挂了。 柳月芽迟迟没带着李奶奶出去寻亲也是怕这一幕会发生。 “你这丫头,早给你晚给你不都是一个样?”李奶奶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拿着,放心,奶奶没那么快走的!” 老太太一眼就看出来柳月芽的心里所想,“俺就想着,你们到时候不是要开金店了吗?把这些摆上也好看,充个门面啥的!” 其实她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自己年岁一天天大了,说不定哪天睡着了就过去了。 自己都八十多快九十岁了,活够本了,之前惦记着再见一下亲人,现在已经见到了。 唯一不舍得就是这几年温馨的家庭生活。 一大堆孩子围着她、哄着她,她舍不得,但是人都有那一天,所以趁着没老糊涂能提前安排的事情就提前安排了,到时候不留遗憾! 柳月芽懂了李奶奶的意思,重新坐下来挽着她的胳膊,把头窝进她的怀里,“奶奶,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李奶奶疼爱地摸着她的头发,“奶奶会的!” 柳月芽收下了那些首饰,里面有簪子、凤钗、璎珞,还有手镯,一共十多样。 李奶奶说这里面有清朝的,还有明朝的,都是当年那个土匪男人劫富济贫来的。 其实当年那个男人还真的没有为难过普通的老百姓。 李奶奶讲着自己当年的故事,眼睛也变得越来越柔和。 柳月芽赖在她怀里听她讲着,虽然这些故事她前世今生已经听了很多遍了,但还是很爱听。 接下来的几天李奶奶就盼着自己的三弟过来帝都找她。 祝家老三过来的很快,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一家十来口子过来的。 祝老四的两个闺女也带着爱人和孩子过来团聚。 姐弟三人一见面又是一阵抱头痛哭。 柳月芽两口子邀请祝家兄弟在帝都多住些日子。 都是耄耋之年了,这次分开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有那么多的老人陪着李奶奶,两口子又开始忙自己的小事业了。 深市房价已经冲破7000大关,奔着上万去了! 前段时间,深市的一块商业地皮,十几亩拍出了3.2亿的天价,创出了这些年深市地皮的最高价格。 旭月公司去年拍的那块罗湖的地皮现在已经开盘,均价定在8350元/㎡。 帝都、沪市的地皮价格也在疯长! 海市的地皮价格好像一直维持在两百多万一亩,楼面均价在3600元/㎡左右。 但是据说现在海市的地皮管控比较严格,这些都是海市的旭月房地产公司给出的消息。 出国的护照已经办下来了,武广旭要带着孔越升、李永刚一起去加纳。 虽然要去的加纳官方语言是英语,孔越升完全没问题,但是武广旭还是找了一个翻译。 这个时代帝都还没有直飞加纳的飞机,只能从迪拜转机去加纳,全程飞了十几个小时,到了加纳李永刚好悬没吐了! “太特么遭罪了!还赶不上坐火车呢,想溜达一下都不行!蹲笆篱子都没这么难受!” 飞机上不让到处乱走啊!这给他憋屈的! 孔越升也是第一次来加纳,但是他出国是这里面最有经验的。 领着几个人找宾馆先住下,倒时差! 联系领事馆,再联系加纳政府。 现在华国来加纳投资采金的还不是特别多,当然这说的是正规军! 主要是目前国内有这个实力的公司还是少数。 在后世加纳每年的黄金产量得有一半是华国人开采的! 这些还不算那些非法采矿的矿点! 四个人来的时候已经把关于如何在加纳投资金矿的细则好好研究了一下。 根据1986年加纳颁发的《矿产和采矿法》,现在加纳非常欢

相关推荐: 林凡叶惜   隋心所御1v1H   迷雾森林 番外篇   做局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暗恋高冷美少女同事的日常(H)   仰望(1v1 BDSM)   萌宝驾到:爹地投降吧   重生后炮灰攻成为万人迷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重回列兵许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