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 > 第115章

第115章

她,“啥事?” “我明天要去一趟滨市,去看看房子……” 柳月芽话还没说完,武广旭直接脱口而出,“我和你一起去!” 让媳妇自己出门他不放心,还带着那么多钱。 “那矿上咋办?” “这边先让刚子看着,我回来再扫一下!” “行,那你一会儿和他说,我们差不多要去个两三天,让他明天晚上就在家里住!” 既然孩子爹要一起去,那家里就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得留个壮丁保家护院。 再说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也要尊重一下“一家之主”的意见。(虽然他的意见不重要) 吃完饭,柳月芽先去买了火车票,再回家收拾东西,装了她和武广旭的东西,顺便也装了两个小娃要用的东西。 她准备一家四口出行,就当走走比较大的城市,顺便旅个游啥的。 两个人一走两三天,不见两个小娃她得想死。 第二天一早,武广旭骑着三轮车拉着娘仨一起去了镇上,把三轮车直接扔到百货店门口。 两个人一人推一辆小车就去了火车站。 买的卧铺票,主要是为了两个孩子睡觉方便。 两个小萌娃现在已经十四个月了,对什么都好奇,上了火车也不睡觉,东瞅瞅西看看,还在车厢里跑来跑去的,也不认生,没一会儿就和所有人都混熟了。 两口子是眼睛不错神地紧盯着两个孩子。 这么小的孩子典型的“撒手没”,谁抱走就是谁的。 到了滨市已经晚上了,一家四口坐上出租车,直奔张奶奶家。也就是之前柳月芽生孩子的时候住的那一家。 这次就是张奶奶给柳月芽打电话,让她来看房子。 一进院,张奶奶就赶紧从屋子里迎出来,“你们过来了,哎呦,俩小娃都长这么大了,和金童玉女一样!快进来坐!” 进了屋,张奶奶就摆好了饭桌,“你们还没吃饭吧?锅里特意给你们留着饭菜呢!” 之前因为生孩子在张奶奶家住了好几个月,和老太太相处的很好,这次和回家了一样。 张奶奶麻利的摆上饭菜,还特意给两个小娃熬的黏糊粥。 趁着一家四口吃饭的时候,张奶奶在一旁说:“闺女,我和你说啊,这回这个地方保管你满意,要不然我都不能把你们折腾来。在红阳大街那边,位置好,房子还敞亮!好几间呢!” 之前柳月芽请张奶奶留意着滨市哪里有卖房子的,老太太特别上心。 “确定要卖了是吗?” “对,那家的两个兄弟要一起卖房,说是出国打工,你说说咱这么大个国家就装不下他们了,非要出去打工!不过听说啊,出去刷盘子一个月都比咱这一年赚的多!” 柳月芽知道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掀起出国潮,但是开放之初出国的手续并不好办,大多数都是公派留学。 到了中后期开始逐渐放松,出国学习和打工的就越来越多了。 “行,张奶奶,明天你带我们去看看!” “好,今晚上你们还住之前那屋,等着明天一早我就带你们去!” 吃完饭,张奶奶给一家四口抱了被子过来,让他们休息。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一行五个人就到了张奶奶说的地方。 “你们看看就是这个和那边大铁门的!这房子嘎嘎好!” 柳月芽和武广旭在门口看着青砖大瓦房还真挺招人稀罕的。 不明白出国打工干嘛非要卖房子。 让柳月芽想起曾经一个流行的段子,八十年代一个帝都人,卖了鼓楼的房子凑了三十万,出国打工,辛辛苦苦二十年赚够一百万美元打算回国颐养天年,却发现自己曾经卖掉的四合院挂牌八千万。 虽然滨市的房子没办法和帝都比,但也是省城啊,希望这家人将来不会后悔。 进了院子,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看了他们一眼,“你们要买房啊?” “对,我们要买房,你这房子怎么卖?” “你们先进来看看再说!”男人领着他们进了屋。 柳月芽看见房子里面很大,比他们在村子里的房子还要大。 “这个房一共有四个屋子,厨房加堂屋,院子里还起了一间房,你们可以看看!” 男人又领着他们到了院子里的那一间,“这个房也不小,两个屋加厨房!这间我原来一直租着的!” 柳月芽和武广旭对了一下眼神问道,“不是说你们兄弟俩都要卖吗?” “对,我弟弟的房子和我隔一个门,你们可以去看看,也很大!” 男人领着几个人又到了他弟弟的房子,“我弟弟现在就在高丽国呢,我这把房子卖了也过去!” “孩子爹,你觉得咋样?” 武广旭一听媳妇问自己意见,立刻装模作样地四处看看,“还可以,你喜欢就买吧!” 对于武广旭这种一给点权就拿把的毛病柳月芽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两个房我们都要的话你卖多少钱?” “俩都要?!你可看好了,我这俩房可都是青砖大瓦房,而且每个都不小!” “对,我两个都要,你就说多少钱吧!” 那个男人深吸一口气,舔了舔嘴唇,眼睛亮了一下,“一共……五万,我那间三万,这间两万……” “太贵了!” “我说同志,我们这是省城,这价格还贵啊?你买我那一个相当于买了两个房子呢!” 柳月芽直接伸了三个手指,“一共三万!能卖不?” 第356章 还要继续买房 “啥?!三万?!”那个男人眼睛都瞪起来了,开啥玩笑呢?一下子给砍掉两万! 柳月芽淡定的点点头,她知道自己这个价格砍的有点欠揍,但是看见男人的表情一副要宰大头的样子,她也不能伸脖子挨宰。 实际上这个时候滨市的房子该卖多少钱她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她知道江城的大概房价, 八零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公的讲话之后才让老百姓开始有了买卖房屋的意识。 也就是说这个房子其实现在没个什么具体市场价,卖多卖少全凭自己心思。 后来卖的多了才逐渐有了参照价格。 “同志,你这不是诚心买啊!红星街那边的小草房四五千一个你可以去看看!”男人觉得他们这又是老又是小的不好意思轰他们走,这都是他脾气好! 张奶奶在一旁听的直突突,这片地方卖多钱她不知道,但是她家附近听说这种砖瓦房得一万多点,这男人要五万有点高了,柳月芽还三万有点低了。 反正对于她来说三万还是五万都买不起,只要上万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武广旭在一旁也很淡定,价格就随自己媳妇讲好了,反正现在家里有多少钱他也不知道,存折向来是看得着摸不着的。 柳月芽一听他说红星街的草房四五千一个,心里有数了,面不改色地说:“你这出国手续也办好了吧?要是不赶快卖了房子到时候你一走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回来的,这房子就废在这了!到时候你还能从国外再跑回来卖房子吗?” 男人抿了一下嘴,但是仍然态度坚决,“这个价格我肯定不能卖!” 柳月芽不用猜这种出国卖房子的就是想着在国外定居不回来了。 但是这些人想的天真,好多出国打工的最后都是赚了钱跑回国生活,在国内还能充个大款,在国外就是个最底层的打工族! 说白了这些出国打工的人,就和当年上山下乡的插队知青差不多,除非你有真正的手艺和大学问能在国外站住脚。 后世都给这一批出国打工的人起了一个“洋插队”的外号! “高丽国一天赚多少钱你是知道的,要不然为啥你弟弟不回来卖房让你帮着卖?你再磨叽几天,这房子钱都能再赚一个出来了!” 别说,柳月芽这话一下戳到男人的痛处了,他在高丽国干的是木匠活,一天真的不少赚,这回来耽误这么多天,每天都在心痛中度过。 “但是,三万……我不卖……” “但是你要五万的话我也不能买!” 男人白了她一眼,一咬牙,“四万八!” “我也不磨叽了,四万!带着电视和家具!行的话我现在就点钱!”柳月芽刚才看了,他家的电视和双卡录音机都是高丽国背回来的,家具也不错,料子虽然不是什么上好的,但是胜在款式新颖,要是能全包在里面是最好的。 男人咽了口唾沫半天没说话。 这一下把两个房子都买了他确实很省心,要不然卖了一个还得等下一个买主,但是他之前想的是最低四万五! “要是带这些东西你就给我四万五,你看看这电视,是彩色的,嘎嘎新,是去年我弟弟才背回来的……” “四万吧!你要是能卖就卖,不卖我再看看……” 柳月芽作势转身就走。 男人一看她要走,连忙拦住她,“哎,同志你等等,咱再商量一下!” 柳月芽头比划着四个手指头,心里想的是,他要不卖她就再加个三五千。 男人赶紧问,“我要卖的话,你今天就能把钱交了?” “对,立刻点钱!” 男人深吸一口气,一咬牙,“你点钱吧!” “咱先拿着房本去过户,一手交钱一手交钥匙!” “走吧!”男人有些留恋的看了一眼房子,早知道就不盖这么好的房了。 但是出国生活的诱惑太大了。 柳月芽现在很开心,人生处处有惊喜,看到男人恋恋不舍的样子,心里能理解他的心情,谁在一个地方住的久了也会有感情。 男人这边虽然没有卖到理想的价格,但是这么快解决了男人还是心里松口气。 房子过户很快,这个年代手续一点不复杂。 房本上的名字,武广旭直接让写的媳妇名字,对于他来说,媳妇一辈子都是自己的,写谁的名字都一样。 卖房男人和他们一起又回到自己的房子,这回更舍不得了,住了这么久的房子现在易主了! “这屋子里剩下的东西你们看着处理就行。”男人拎着自己一大包行李最后再看一眼房子,一咬牙头也不回地走掉。 等着男人一走,几个人又开始仔细地欣赏一下房子。 张奶奶里屋外屋的走个遍,“啧,闺女,你这房子买的太值了,到时候你们住进来就啥也不用置办了!” 柳月芽看着房子也非常满意,但是真要住进来还有些地方需要再简单修整一下。 其实城里的平房和村里的没啥区别,唯一的就是有自来水是真方便! 不像村子里要挑水吃! 他们家还算好的,武广旭新起房子的时候在厨房打了一口水井,不然每天挑水都是麻烦事。 “张奶奶,我还要再买一个房子,像这种大点有三四间屋的,没有砖瓦房,草房也可以,最好就在这附近,到时候还要麻烦您给留意着!” 张奶奶瞪着眼睛看着柳月芽,“还要买?!你家多少口人啊?这两个房子住二十多口子都够了!” 这省城有的一家十多口子才挤在几十平的房子里,这两个房子实际上是三个,这得住多少人啊? 柳月芽笑一下,“人确实比较多!您再给帮着看下吧!” 张奶奶也不纠结了,爽快的答应,“行,那都不是事!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两口子先把张奶奶送回家,又给她留了一些钱,这屋子里的旧衣服和被褥、碗盆也都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也怪不容易的,这一年来的时间为了帮他们看房子没少四处走,接下来还要麻烦她。 武广旭和柳月芽买了新被褥,把房子打扫一下,晚上就在新房子住了。 又买了几个大铁锁,该换的都换了。 第357章 旭哥不在来干嘛 第二天一早,柳月芽和武广旭带着孩子又去了红星街。 昨天那个卖房子的男人说的,红星街那边的小草房四五千一个。 那里九十年代之后就逐渐建设成经济开发区,房价可是越涨越高! 趁现在便宜肯定要买两套! 重生回来的人哪有不买房的? 两口子在红星街又买了两个草房花了九千。 来的时候,那可是满满一兜子大团结,一沓一千,带了八万,这回少了一大半。 到了省城,柳月芽像是一下子打开了女人的花钱天赋一样,买完房子就带着武广旭和孩子跑去第一百货大楼。 来到卖照相机的柜台,柳月芽看着柜台里的相机有点兴奋,“孩子爹,咱们买个相机,领孩子去照相!” “买吧,买个好点的!”武广旭对于媳妇要买什么从来没有二话,就是一个字“买”! 这个时代国内的工业化水平发展还没有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有的工业产品价格都偏高。 相机是绝对的奢侈品,海鸥DF要五百多,海鸥4A要两百块,最便宜的红梅2型也要四五十块。 更别提那些进口相机了,一两千块不止。 其实对于相机两口子都不是特别懂,最后柳月芽选择了国内目前的顶级大牌,海鸥DF,又买了三卷柯达的彩色胶卷,一卷就要十四块! 一卷正常情况下三十六张,这次带孩子玩可以用一卷,剩下的两卷可以回去慢慢用,孩子的成长阶段柳月芽想给孩子多留点照片做纪念! 两口子带着孩子在滨市玩的不亦乐乎,在村里的李永刚一伙人有点苦逼。 李永刚这两天都住在武家,晚上学着柳月芽在院子里摆好了老鼠夹子和捕兽夹,白天就是带着人开采金矿。 武广旭不在他有点紧张! 别人不知道,他心里清楚,这两口子把金子都藏在家里,具体有多少他不知道,反正他知道如果这些金子丢了,他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赔不起! 再一个是矿洞开采他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他怕旭哥出去好几天自己再不出金子就糗大了! 这两天中午的饭都是汪寒冬的媳妇张小梅送的。 中午的时候几个人下山吃饭,汪寒冬洗完了手和脸,看见自己媳妇推着车过来了,一下想起那天武广旭两口子晒恩爱来着。 他赶紧站起身跑到张小梅面前,把脸探过去。 张小梅把车支好有些疑惑的看看他,“你有啥事?” 汪寒冬没说话又把脸往前凑了一下,张小梅一巴掌拍一边去,“有啥事就说,这么多人呢,往前凑和啥?” 李永刚和武广成在一旁憋不住笑,气得汪寒冬白了媳妇一眼,“没事了,你盛饭吧!” 白过那么多年了,咋一点默契也没有呢? 吃饭的时候李永刚用胳膊肘怼了一下汪寒冬,“学点好的,别学旭哥两口子,孩子都那么大了,腻乎给谁看呢!” 汪寒冬斜了他一眼,“有本事你当面说!” 李永刚一点不尴尬地,“我要敢当面说和你说啥?” 武广成突然抬头看了一下,“那个是不是杜爷爷?” “哪个杜爷爷?”李永刚不认识杜凤生,抬头往那边看一下。 武广成皱了一下眉头,“我哥不在他来干啥?” 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和杜凤生学打金首饰,每天晚上收了工吃完晚饭就过去学一会儿。 让他不舒服的是,这个杜凤生总好像在转转摸摸的打听金矿或者旭哥的事。 他虽然不是个特别聪明的人吧,但是也觉得这个老头问的有点多。 李永刚看武广成的表情有些严肃,转了一下眼睛,“这老头干啥的?和旭哥关系咋样?” “他是我爷爷的老朋友……”具体关系咋样,武广成也说不上来,这些年见到这老爷子的次数屈指可数。 要不是哥让他去学打金首饰,他都不记得有这么个人。 “那我知道了!”李永刚心里有数了,反正旭哥临走前说了,金矿除了这些淘金的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让进,不管啥理由! 本事他没学明白,听话这点不会错! 杜凤生背着手这会儿已经走到近前了,笑呵呵地说:“哎呦,成子,你们在吃饭呢?” 武广成赶紧恭敬地说:“杜爷爷,您来了!吃了没?要不一起吃点?” “不吃了,我就是闲着没事瞎转转,就转到这来了,没想到就看见你们了!” 武广成嘴上还是恭敬的表情,“那杜爷爷还真是巧!” 心里撇下嘴,南下屯离这山边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转到这也挺能转的! 杜凤生也没有走的意思,随便找个地一坐,拿出烟袋锅点上,“广旭去哪了?” 李永刚抢着说:“哦,旭哥有点事出去一趟!” 杜凤生眯着眼睛抽了一口烟袋锅,“哦,是吗?那一会儿能回来吧?” “呵呵,不好说,您老找他有事啊?” “哦,没有,就是好些日子没见着这小子了,想他了!”杜凤生说完转头看看李永刚,“这个金矿头绪咋样?” (头绪:指出金情况) “呵呵,还行!”李永刚含糊着回答,低头扒着饭,心里盘算着怎么能把这老头打发走。 杜凤生坐在那抽着烟袋锅看着山上出神,也不动地方,李永刚的饭也见底了。 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李永刚把饭盆里的饭三两口吃完,站起身看着杜凤生,“老爷子,我们这就要接着上工了,不能陪着您了!” “哦,没事,我和你们一起去山上看看!” 武广成冲李永刚微微摇了下头,李永刚心里明白,即使他不暗示也不会让杜凤生去金矿的。 但是人家现在没说去金矿,这山又不都是旭哥承包的,没法不让人家上啊! 张小梅把闷罐装上车,汪寒冬小声和她说:“去找下武叔!” 张小梅点点头,收拾好东西就先去了鱼塘那边。 这边的几个人往山上走,到了金矿附近,杜凤生眯着眼睛看看金矿,感叹着,“想当年我们那么多人漫山遍野地找这个金矿都没找到,没想到广旭这小子比我们那几个老家伙眼睛都毒啊!” 李永刚看着杜凤生还在跟着他们一起往上走,就停下脚,“杜爷爷,咱们就暂时聊到这,我们要去开工了,旭哥不在我们就不请您到金矿里掌眼了!” 杜凤生也停下脚步看着李永刚,李永刚也看着他,但是表情仍然一副恭敬的模样。 武大勇从山下赶上来,“杜叔,哎呦,您在这呢?刚才我离着老远就看着像您!走,到鱼塘那坐会,我给您捞点田鸡去!” 第358章 狗头金跟他有啥关系 武大勇满脸带笑地看着杜凤生,看起来很是热情,李永刚趁着杜凤生和武大勇说话的时候直接带着人进了矿洞,随后“咣当”一声把大铁栅栏门从里面一锁。 这些日子他们越挖越往里,如果矿洞里进了人在里面工作的时候根本察觉不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干活的时候直接锁上。 谁也别想进来! 杜凤生眯着眼睛看了一下大铁门,这帮小子速度够快的! 态度也很明显,就差在门上挂个大牌子,写着“生人勿进”了! 杜凤生笑一下,“到你那坐坐也行,反正我也是闲着没事随便走走!” 杜凤生下山的时候眼角余光又扫了一眼大铁门,直接跟在武大勇身后往山下走。 走的时候还笑呵呵地说:“广旭又跑哪去了?” “陪媳妇出去转转!”武大勇没说去哪,也没说什么时候回。 “臭小子还挺疼媳妇的!” “呵呵,可不是吗!杜叔最近身体挺好的?”武大勇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着。 “还是老毛病,一急了就容易喘不上气……广旭和他媳妇感情还挺好的,你爹知道了也能高兴啊!” “是啊,唉,我爹估计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着广旭结婚……” “是啊,不过好在这门亲事是你爹当年定下的!” 武大勇站定了脚步,回头看着杜凤生,有些惊讶地问,“啥亲事?” “广旭和月芽丫头的亲事不是你爹定的吗?” “有这事?我爹没说过啊,我要是早知道当年能十里八村的给广旭说亲吗?” 杜凤生看着武大勇,心里有些奇怪,这咋一个两个的都说不知道定亲的事,难道武承祖当时还没来得及说? “你爹当年可是给了柳老二聘礼的,给两个孩子定了亲!” “给了多少聘礼啊?” 杜凤生皱了一下眉头,随即又舒展开,“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可以问问你亲家知道这事不!唉,反正两个孩子也结婚了,孩子都那么大了!” 武大勇领着杜凤生到了鱼塘,让徐平拿了一个小桶,给杜凤生捞了一桶田鸡,又拿布罩上,“杜叔,这些田鸡都是又大又肥的,您回去尝个鲜!”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杜凤生笑呵呵地拎着田鸡转身朝南下屯方向走去。 转过身的时候脸色沉了下来。 既然都不知道当年订婚的事,那就是那枚狗头金两家还都没有发现? 杜凤生想起那次武承祖带着柳永禄去找他的事,那天两个人很高兴,喝了不少酒。 他因为自己的毛病没敢喝太多,他去茅房回来的时候就听见武承祖和柳永禄的对话。 那天是两个人刚刚签了订婚书,还提到了那枚狗头金。 他之前和冯大眼去找武承祖那次是见过那枚狗头金的,天知道他看见狗头金的时候有多嫉妒,有多眼红。 一个淘金人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块狗头金,但是自己淘了好几十年的金子,却连狗头金的毛皮都没摸过。 武承祖却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与狗头金结缘。 他要是死的时候棺材里能有一个狗头金陪葬死也瞑目了! 武大勇看着杜凤生的背影松口气,之前他听儿子讲过这个杜凤生打听订婚的事,今天又提起来是啥意思? 等着儿子回来得和他研究一下。 滨市,柳月芽和武广旭正在儿童公园陪着两个小娃坐儿童小火车。 这个儿童小火车是滨市的一大特色之一,赶上周末的时候,小火车上从列车长到列车员都是选的各个学校的少先队员来充当。 小火车绕公园一周,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玩。 借着陪孩子玩的借口,柳月芽也当了一把超龄儿童,什么小火车、旋转木马、滑梯、秋千玩了个过瘾。 只可惜现在没有什么海盗船、过山车之类的。 一家四口在滨市浪了四天才坐火车回家。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了,两个小娃已经睡着了。 李永刚从屋里走出来,“旭哥,你们可算回来了!” 武广旭把孩子放到炕上,脱了衣服盖上小被子,才走出来。 “怎么了?出啥事了?” 李永刚坐在坐在桌子前面喝了口水,“没出啥事,就是那个什么杜爷爷来了……” 李永刚把事情讲了一下。 武广旭听完表情不变,“嗯,做的很好,谁也不让进!” 武大勇这会儿也从屋子里出来,把杜凤生说的话也讲了一下。

相关推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凄子开发日志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致重峦(高干)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