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的关切。” 买活军的兵士都很有学士,但谈话时不喜欢拽文,以简明易懂为主,这是黄大人早发现的习气,他自然予以迎合,遣词造句尽量平实,往买活军平日里的谈吐靠拢,口说手比,形容着天下的地势,“因为赣西有扬子江,而浙北便靠近松江了,地势也要平坦得多,哪怕是闽东闽南,也能容易地去往广府一带,那一带有羊城港,是如今朝廷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关口,对朝廷来说是至关紧要的所在。” “若是江南道出了这么一支叛军,那就更要紧了,因为江南道的叛军,不管是在哪里起势,都可以很容易地去到彭城,彭城有铁有煤,四通八达,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往上走则入山东道,山东又是物产丰饶的好地方,山西则有煤,这些地方的叛军,倘若放置不管,数年内便会大成气候,为朝廷心腹之患。” “而浙南闽北这山区的叛军?也不过是比彩云道、贵州道这些汉少夷多、山高水远的地方要稍微好一些而已,对朝廷诸公而言,用不上费太多的心思。” “大体来说,山区的叛军被轻视,道理都是一样的,山里的田很不好种,多数只能用人力,在山间开辟梯田,出产再多也是有限,而且从这些地方要到别处去,尤其是要到北方去,异常的周折不便,也没有长江运输之利,哪怕是将自身的领地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也很难走出山区,对朝廷来说,终究不过是疥癣之疾,固然也还满讨厌的,但无论如何也误不了大事,无非是少收一些税赋而已,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一带的农户很少,所收的税银本就无足轻重,也不多这一抿子,也不少这一抿子。” 黄大人所提供的见识,对谢双瑶和买活军来说应该都是珍贵的,他们并没有生气,而是听得很入神,黄大人也就乘势问着,“如果六姐没有移山赶海的仙力,无法重铸山河地理,这便都是不可动摇的事实,那么请问六姐,倘若真是仙人降世,又为何择选了这样一处地方呢?下官自从到了买活军治下以后,自忖对六姐的种种天人之策,颇能领会其中之妙,唯独此事却是横亘心头,再难得解,还请六姐开示!” 说着,他站起来作势又要行礼,但被身旁的买活军扶住了——这是出于谢六姐的示意,她饶有兴致地望着黄大人,并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你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人,胆子也很大,黄锦衣卫,我接触到的县令普遍都不如你。他们问不出这样的问题,也没胆子做这样的试探。” 要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起码对于天下地理要有一定的认识,这就不是大多读书人擅长的点,八股文也不考这些,而他问这些问题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试探谢六姐的来历,以双方的身份来说,这的确是很胆大的。如果不是从买活军种种的施政纲领中,揣摩到了谢双瑶的性格,黄大人也决计不会表现得如此大胆。 谢双瑶的确如他猜想的一样,大度、平和,不像大部分义军首领那样崖岸自高、狂妄跋扈,她的态度很坦然,甚至还说出口之前还叹了一口气,对其余买活军的兵丁感慨,“这就是我和大红谈的问题,依靠封建迷信当然有好处,而且是可以眼见的好处,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后患。” 随后她正式回应黄大人,“我从没说过我是神仙,黄锦衣,我也不是神仙,但我的确比这世上的人多了一些本事,而且来自不一样的世界。” 谢向上等人对谢六姐的表态很泰然,看得出来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比世上的人多了一些本事,那完全可以叫做神仙,来自不一样的世界,也完全可以称为仙界,但这一切和所谓‘迷信’的差别是,买活军的人清楚知道,盲目地参拜谢六姐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他们也接受了这一点。 这和黄大人观察的结果是相符合的,他在进入临城县时还见到了一种叫做‘自行车’的东西,这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是现世所有的,更何况谢向上还带他去吃了炸鸡——而且还让黄大人请他吃了一对炸鸡腿,欠的筹子得等衢县来人再还。他正在逐渐地接受这个事实,并且让自己相信世上或许真是有这样的神仙在的,只要敬奉神仙并不能获得仙力,那么黄大人就还算能够接受这个奇谭。 “那么,”他将兴奋猎奇的心情牢牢压在心底,马上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六姐开示,六姐所来之世,是否仍是我敏家天子?倘若非是,六姐所居之国,又是由何方天子所治?可曾有过敏家天子呢?” 这问题,显然对买活军来说也是极为新鲜的,他们看来的确未曾想到这一点,只是习惯了接受谢六姐赐予他们的知识,很少探问这些务虚的东西——或者说纵有些务虚的谈论,也非是这个方向。黄大人和谢向上、陆大红等人接触得越久,便越能发觉,买活军所关心和考虑的东西,与敏朝百姓实在是
相关推荐: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失身酒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妄想人妻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深海gl (ABO)
满堂春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