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竟新军还在城外驻扎,若是有个不字,说不得晚上就有一两个喝醉的大头兵走错了家门。 “那就这么办了,内阁尽快拟旨交给司礼监批红。” “是,臣等遵旨。”于谦再次开口。 “这第二件事,是关于户部、工部两部堂官的人选,金濂与石璞两位爱卿已经三辞,朕虽再三挽留,可也不好阻拦乞骸骨归乡,大家都说说吧。” 如果刚才那件事是一个占了新闻版面一个边角的小消息,那这个就是头版头条。 不禁曹鼐等人露出惊讶神色,就连于谦的瞳孔都缩了缩。 “臣以为,二位尚书年纪虽然是有些大了,可也正是这个时候,是处理朝政最老辣之时,两位尚书不如先留下来,等有合适的人选再说也不迟。”王直第一个投了反对票。 果然,王直发言之后,曹鼐便紧接着开口道:“皇上,臣以为靖远侯王骥功勋卓著,又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可以胜任。” “还有人选推荐吗?”朱祁镇再问一句。 大理寺卿俞士悦赶忙开口说:“左都御史王文巡抚宁夏已久,不如趁此机会将他调回京师,为朝廷出力。” 右都御史陈镒则是说:“臣以为礼部左侍郎杨善少有谋断,在礼部锻炼这么多年行事越发老练,可堪大用。” 朱祁镇终于是点了点头,又看向几人问了一句:“何文渊现在在哪?还在京城吗?” “启禀皇上,何文渊此时赋闲在江西老家。”于谦答道,这是他今天的第三句话。 “那就让杨善与何文渊分别协管户、工两部职事,金濂与石璞暂不离任,等他二人彻底接过手来,二位爱卿在放手如何?”朱祁镇看向二人,金濂与石璞哪敢说个不字,纷纷点头言称遵旨。 见俞士悦还想再劝,朱祁镇便说:“宁夏事关国门,王文老成持重哪里还离不了他。” 俞士悦也就不好多言,退回了自己位置。 “这第三件事,就是朕决定加征商税,由三十税一,改为二十税一,国有商行则改为十税二,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没有?”朱祁镇看着,又是曹鼐想说话,其他人好像被前些天的事吓住了,都缄默不语。 朱祁镇虽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可没人反对,自己唱独角戏总有些不过瘾,也便开始意兴阑珊起来。 “那好,既然大家没意见,就这么定了。” 这最后一件事,朕要开海禁,通商西洋,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原本已经死气沉沉的文渊阁,因朱祁镇一句话重新沸腾起来,陈镒、王直、 张益、俞士悦皆是面有急色,纷纷出言抗争。 “皇上!开海之事万万不可啊!”陈镒说道。 “哦?怎么个不可法,你说说?”朱祁镇面色一冷,看在陈镒身上的目光,让他不禁遍体生寒。 “皇上,太宗远使西洋诸国,靡费国力何止百万!如今朝廷刚经历数次大战,又有天灾,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请皇上体谅百姓苦楚,万万不要轻言开海!”王直声声似是要哭泣而出。 张益紧接着说道:“是啊皇上!开海之后沿海百姓又有外出冒险者,深海之险远过陆地百倍,其中又有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请陛下三思!” 俞士悦则是说:“不仅如此,一旦开海,我大明海防线如此之长,若是海盗倭寇作乱,更加难以防守,到时该有觊觎我大明之徒频频骚扰。” “够了!” 朱祁镇一拍桌子怒视几人道:“总之你们眼里,开海之事有百害而无一利是不是? 什么靡费国力,那丝绸、瓷器换回来的真金白银都是假的? 什么海洋冒险,你们建言开矿的时候怎么不说危险? 什么防线长,现在不开海倭寇就不来了吗? 想三宝太监当年出海除盗,当时有谁敢犯我大明海岸?” 字字如电响彻文渊阁中。 第320章 朱祁镇眼神如刀落在四人脸上,就算是早有准备,也难免气极。 朱祁镇深深呼吸,又看向了剩下几人,金濂和石璞就不用指望了,马上到站的人,正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时候。 于谦虽是浙江人,可面对国家大事还是能拎的清的,一言不发已经表明了自己立场,自己倒还真不好让他直接表态。 视线转到阁臣高谷身上,他是南直隶人,感受到皇帝的目光自觉地低下头。 朱祁镇心里叹息一声,面对高谷弃权也只能放弃。 沉思片刻朱祁镇又将目光转到曹鼐身上,曹鼐是真定人氏家族的根就在北直隶,他应该是会站在自己这边。 “果然!”见到曹鼐跃跃欲试(你别看我)的表现,朱祁镇心中大定,“曹鼐!你觉得如何?” 殿中好像出现了咯噔一声,不知是谁心跳的这么奇怪。 “微臣在!”曹鼐答话。 看着楞在那的曹鼐,朱祁镇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厮方才一直暗示自己,现在怎么就哑巴了? “你说,要不要开海?”朱祁镇只好再问一遍。 “啊这个开海之事,臣以为当然可以,开源节流财政也有了依靠,只是这么重要的事臣觉得还是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说了跟没说一样,你京师人氏,开海又碍着你什么了?还说要做朕的心腹,就这? 话说一半,朱祁镇脸上的喜色越来越少,听到最后啰啰嗦嗦不着边际的“太极”,朱祁镇也懒得再听。 “行了,刘中敷,你来你说。”朱祁镇只好将希望放在最后一个大兴人身上。 现任户部侍郎 谨身殿大学士的刘中敷倒是比其他人稍稍好一点,“皇上您的决定臣皆是拥护。” 看着回去眼观鼻鼻观心的刘中敷,朱祁镇一口气梗在喉咙里,这帮子北直隶的怎么还退缩呢?怕得罪人? 眼看着就要冷场,作为内阁首辅的于谦赶紧站了出来。 “皇上,开海一事事关重大,更有太祖祖制,臣以为确实要从长计议。” 于谦这么一说,在场的不管是南北官员都是松了口气,朱祁镇也没着急,他相信于谦出来一定不会是要劝自己放弃开海的想法。 等到场面平静一些,于谦果然又开口:“臣主管兵部,以为现今当务之急是阻止沿海卫所,防止倭寇侵袭。” 事已至此,朱祁镇也不好再强盯着朝臣反对一步到位,看没人反对,朱祁镇也顺水推舟点头答应下来。 “好,既然诸位没意见,就这么办吧。 于谦你是内阁首辅,又兼着兵部的事,尽快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出来,朕不想再看到广东之事重演。”说完,皇帝陛下便先行一步离开了文渊阁。 朱祁镇一走,几个重臣都围在了于谦身边,不管在南在北,都要感谢这位内阁首辅劝阻了皇帝开海的想法。 “多谢首辅了,不然皇上若真是一意开海,我等恐怕也劝不住。”王直离得最近,跟于谦关系最好,他要承这个人情。 “多谢首辅大人!”陈镒、俞士悦、张益、刘中敷、曹鼐也跟着拜谢。 “严重了,皇上也怎么会不顾大家的劝阻一意孤行? 自从土木之事之后,内外分明,皇上更勤于政事,内修仁心外修政务,诸位大可不用如此,本官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于谦拱手还礼。 “于阁老,皇上找您。”金英突然去而复返。 俞士悦看着于谦离去的背影,冷不丁说了一句:“也不知道首辅大人此去,是受奖还是受罚?” “俞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若是觉得自己行了,就自己去请皇上放弃开海,不要在这说什么风凉话。”王直斥责后拂袖而去。 “王大人着什么急啊,本官又没有说你!”俞士悦对着陈镒、张益无奈一笑摇头离开。 时间不长,文渊阁内只剩几个阁臣,还有一个前阁臣。 “万钟,你说皇上会放弃这个想法吗?”张益满是担心的问。 曹鼐拍了拍他的肩膀,“天知道!走啦!” “哎!万钟!”张益又将目光放在其他人身上,“世用!” “士谦兄,咱们就不要杞人忧天了!还是忙正事吧!现在京城也是百废待兴啊。”高谷说完乐呵呵的忙去了。 “士谦兄,我先回户部了。”刘中敷告辞一声。 原地就只剩苗衷还在,可张益又讨厌此人的圆滑,左右没有办法,只能门口去看公文,谁让今天他跟苗衷当值,想去哪也去不了。 乾清宫内,朱祁镇虽然面色不像刚才难看,可是个人都知道皇上现在正不开心。 “于谦,你老家在仁和,也算是能靠海吃海,刚才在文渊阁你没说话,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皇上,只要是为了大明好,不管何事臣都没有第二个想法,对开海之事也是如此。”于谦四平八稳。 朱祁镇看了他一眼说:“若是朝中都是如你一般,这天下也就没这么多事了,你上前来。” 朱祁镇掀开对方的袖子,果然如传闻那样,都是大大小小的补丁,于谦也难得的露出了慌乱神色,赶紧将袖子从朱祁镇手里夺走,认真的整理好。 “若不是亲眼见到,谁能相信,当朝首辅的衣服里会打这么多的补丁? 是朕没有考虑周全,于谦听旨,即日起,你兼任太子太保,并得三俸。”朱祁镇心有不忍。 “皇上不可!臣家中用度充足,不需如此,请皇上收回成命!况且若是如此,朝中其余人该怎么想?”于谦跪下拒绝。 “你身兼数职,远的不说,三杨主持内阁的时候,就是如此,怎么你就不行了?”朱祁镇纳闷。 “杨荣、杨璞、杨士奇三位大人德高望重,臣何德何能敢与他们相提并论,请皇上收回成命!”于谦还是不愿意起来。 见朱祁镇不表态,于谦只好说:“皇上,沿海之地皆有外出行商的传统,其中多由世家大族把持。 皇上若是开海,以国朝之力行通商之事,必然挤占各大世家利益,所以张益他们反对。 而北方以曹鼐、刘中敷为例,则是家中所出赋税甚至朝中若是开海,准备阶段往往会在民间大族中筹措钱粮。 他们身处北方,得不到实惠不说,还要捐钱捐物,也很难支持了。” 朱祁镇认可(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知道了这些人的立场,接下来就是怎么解决的问题。 “于首辅果然对朝廷了解透彻,不知可有什么好办法?”朱祁镇吹捧一句,已是忘了要给于谦加钱的事。 于谦先摇了摇头说:“现在臣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先将沿海卫所军改,倒是若是还推行不下去,就只能以武相逼了。” 暴力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朱祁镇仔细打量了于谦一眼,“奇变偶不变?” “什么?” 见这于谦一脸莫名其妙,朱祁镇也松了口气,于谦如果也是穿越者,那自己可能早晚要凉…… “没什么,于爱卿说的是,今天辛苦了,早前定好的事,还要你盯着他们赶快办完,尤其是户部,王直那边朕相信你,就是杨善你要多用些心思。”朱祁镇摆摆手。 于谦解释一句:“思敬虽然脾气有些急,可办事还是靠的住的,皇上放心。臣告辞。” 朱祁镇点点头目送于谦离开之后,又是长叹一声,然后转忧为喜,自嘲一句。 “行了,四件事,就一件没能办完,有商税撑着,还怕朝廷没钱吗?不要太急功近利了。” 第321章 静极思动,朱祁镇迈步走出乾清宫,这段时间跟那些人斗法,可把朱祁镇憋坏了,在乾清宫呆了半个月没挪窝。 “皇上,奴婢给您准备龙辇。”金英跟在身后看出了朱祁镇的想法。 “不用了,整天不是坐就是躺,你陪着朕走走吧。”说着朱祁镇已经转向了坤宁宫方向。 “哎!奴婢遵旨,皇上可是想去皇后娘娘处看看?要奴婢提前通秉吗?”金英小碎步跟上。 朱祁镇没答话,反而问了金英一句:“现在矿司跟粮司怎么样了?运转可还顺利?” 金英脚步一顿,脸上忐忑之色闪过,“皇上,奴婢此前为了筹措粮食,将原本定下的租赁金额减了半数,奴婢……” 朱祁镇没有回头问了一句:“都是什么矿?多少年?” “多是铁矿,还有少量银矿。多是十年期限,有几家给的多的,就给了二十年。”金英一五一十的回禀。 “也是权宜之计,以后切莫贱卖了就是。”朱祁镇一听这个矿产种类和数目,反正还有每年的租金在,也并不是很在意。 毕竟现在民间还是以铜为主要的货币,没人动经济命脉就行。 想到这里,朱祁镇好奇的问了一句:“就没人要租铜矿?” 金英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说:“奴婢哪里敢让他们染指,再说了铜矿也就浙江、江西、云南少量存有,朝廷用度都有些紧张,自然不能随意开采。” 朱祁镇点头,中国自古就缺铜,再加上现在勘探技术不到位,多是开采的露天铜矿,自然就更少了。 不过记忆里,像山西、云南、湖广都有地下铜矿,倒要多交代一声。 “朕好像在什么书上看到过,说云南、山西、湖广多地下矿脉,以后多在这些行省用心。” 金英虽不知道朱祁镇在哪听来的谣言,可皇上都说了,大不了就是派人再找找,马上应是。 “奴婢遵旨!至于粮司,也按陛下的吩咐,定时收购,稳定民间物价。 有了郕王殿下带来的粮食,这头已经开好,奴婢一定交代下去让下面人一定办好。” “嗯!民以食为天啊,一定不能再让任何地方出现这类情况。” “是是,奴婢一定盯紧了他们,保证不敢懈怠一刻。”金英忙不迭的答应着。 “金英,想不想再替朕多做些事?”朱祁镇突然停下脚步问道。 看着主子的神色,金英没来由就是心里一慌,头更低了,“请皇上吩咐,刀山火海,不管是您让奴婢去干什么奴婢都没有二话,只是怕干不好误了主子的事。” “不用小心翼翼的,就是祁钰原本管的养济院。 他刚忙了大半年,朕想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你就先担着吧。 正好用度也归你们司礼监管,也算是一事不烦二主了。”朱祁镇呵呵一笑。 金英一听是养济院,赶紧答应下来,好像生怕朱祁镇反悔。 朱祁镇有些好奇的看着他,“怎么,你方才这么紧张干吗?” “没、没有,奴婢就是怕干不好皇上交办的差事,所以,心中忐忑。” 朱祁镇没有听金英的解释,思量几遍想了个大概,原来是怕自己的位子没了。 “你办好差事就是,朕也就能对你跟金齐几个人放心了。”朱祁镇意有所指的说道。 主仆二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后花园附近,朱祁镇看着郁郁葱葱的景象,心里的郁闷去了大半。 正想迈步进去,就听见里面有女子嬉闹的声音,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来……我啊,……这……” “何人在此喧哗?金齐还不赶紧去看看!”金英额头上登时冒出了冷汗,赶紧吩咐金齐。 “不用,如此天真烂漫的声音,也算是宫中一景,朕要亲自看看!”话没说话,朱祁镇就兴冲冲的冲进了后花园。 金英跟在后面想劝有不敢说话,急的满头都是汗,“前面那些人不知轻重,再冲撞了陛下,还是奴婢先过去看看为好。” “不用!”朱祁镇哪能听他逼逼,龙行虎步的就来到了传出声音的地方。 只见几个宫女太监正围着一个穿着淡青宫装的小姑娘捉迷藏,不时还发出一些声音提示,然后让人扑空,几个人乐此不疲在一片空地中穿梭。 本来不准备打扰的朱祁镇,很快就被人发现,一个个抖成了筛子一样,生怕皇上怪罪。 朱祁镇无奈,只能闯进了游戏场地,等待着自投罗网。 “人呢?说话啊!你们不说话就是耍赖啊!”小姑娘咯咯笑着。 朱祁镇无奈,看着越找越远的对方只能捏住了喉咙叫了一声。 小姑娘听见声音马上转过身形,朝朱祁镇而来,“哈哈,这下你们可跑不了了!” 两人相距本就只有几步远的距离,可能是时间长了还没抓到人替换,小姑娘有些着急,蒙着眼还是跑的飞快。 然后脚下一绊,整个人趴在了朱祁镇身上,嘴里丝毫没有惊慌,“嘿嘿,让我抓到了吧!” 慌忙揭开眼罩,不死杨采薇还能有谁? 杨采薇只见被抓之人英武非凡,丝毫没有小太监阴柔的脂粉气,蒙眼手帕呆呆滑落。 “哎呀,不小心被抓到了,不知道姑娘可有什么惩罚?若是太疼,我可不能同意啊。”朱祁镇打趣一句,伸手刮了刮杨采薇的琼鼻。 却没料到杨采薇大眼中马上浮现一层雾气,看样子竟是要哭出声来。 不等手忙脚乱的朱祁镇动作,杨采薇就倔强的强忍泪水,挣开他的怀抱朝着西边的漱芳斋跑去。 “采薇!”朱祁镇叫了一声,果然没有什么用。 “唉!”朱祁镇自知理亏,不敢强留,只能跟着进入漱芳斋中。 来到寝宫门前,朱祁镇用力推了推,却发现丝毫没有作用。 “采薇,朕、我不是有意的……” “什么叫不是有意的?你是皇帝,脚长在你自己身上,还有谁能拦着你不让你来找我吗? 既然我这么不重要,那你就放我回去陪我爹吧,皇上!”屋内马上传来杨采薇不满的声音。 “我,对不起采薇。”朱祁镇自知理亏,他有没有追过任何女孩。 这偌大的紫禁城都是现成的媳妇,对他都是恨不得掏出心来让他挑选。 面对杨采薇的怨气,他最终只能摆出道理,讲给自己心爱的人听…… “采薇,最近京城的粮荒你可听说过了?紫禁城被围你知道吗? 我不是不想你,实在是这些事让我没有心思,也不想将这些心事带给你。 我只想让你知道,我一直牵挂着你我也想早日见到你,只是,我这个身份有太多的不得已。 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甚至连自己的情绪都是奢侈。 你知道吗,我哪怕是生气、高兴,也要想想我这个时候能不能有这份情绪。 我……不希望你误会,这些本来跟你也没有关系,是我不能将朝政理顺,是我没有能力,我不能让天下人过得更好。 我甚至不能让我喜欢的女人拥有我的一部分时间……” 说着说着,朱祁镇已经忘了自己想跟杨采薇说什么了,只是在顺着嘴边蹦出来的话任由它们跑出来。 也是因为这样,他并没有发现身前的门已经被佳人打开,杨采薇双眼通红的看着他。 “采薇!我!”朱祁镇笨拙的想要将心爱人拥入怀中,却被杨采薇抢先一步冲进他的怀里。 两个人终于在这座牢笼中相遇,这一刻的朱祁镇仿佛是卸下了所有防备。 他再也不想朝政,不想得失,不想制衡,他只想怀中的这个女孩儿,这个一直在等他的女孩儿。 …… 第322章 只一天时间,整个皇宫都传遍了皇上在漱芳斋内待了一整天。 皇后宫中,钱锦鸾临窗北望,一眼仿佛看穿了宫墙,来到她的男人,或者说她们的男人身上。 “娘娘!”烟宁担心的叫了一声。 “宁儿,本宫是怎么了,为什么唯独对这个小女孩失态? 这若大的后宫,光是有名有姓的妃子就不下几十个,本宫也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偏偏……甚至还要专门用选秀来分散皇上的注意力。”钱锦鸾满是不解的说道。 烟宁看着眼前早已经当成自己姐姐的女人,她是天下最尊贵的女子,却也是天下最无奈的女子。 尊贵在后宫之主,是天下女人的榜样,是大明的国母。 无奈在她因此不能独自拥有一个男人,甚至还要费尽心思的为自己心爱的男人纳妾。 “娘娘,您是太在乎了,这位杨姑娘是第一个皇上从宫外带回来的女子,甚至会为了她专程前往广东,这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得皇上如此厚爱? 但是您是这大明的国母啊,您才是皇上的妻子,其余都只不过是一季花期的过客,只有您才能在这里陪皇上长相厮守,也只有您有这个资格。 奴婢僭越说一句,您完全不必要对那个杨姑娘如此特别,等到皇上尝过了新鲜,再浓的感情最终还是会逐渐淡去。”烟宁这时再也没有平日的孩子气。 钱锦鸾回头看看这个丫头,也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 “宁儿,你想嫁人吗?或者你有喜欢的人吗?”钱锦鸾问道。 烟宁一愣,转而跪倒在地,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姑娘,我不嫁人,我只想一直陪着你,在这个深宫您只有宁儿,而宁儿也只有您。” 钱锦鸾拍了拍烟宁的小脑袋瓜,“傻丫头,我又不是要把你送人,就算是成婚了也可以做宫中的女官啊,同样可以待在我的身边,你哭什么?” 烟宁破涕为笑,“我还以为姑娘不要我了呢!我才不嫁人呢,那些男人哪一个都没有姑娘待我好!” “哎,傻丫头,净说傻话!”钱锦鸾叹了口气,终于离开了窗边,坤宁宫中寂静无声。 朱祁镇离开漱芳斋已经是第二天,他也是这时候才发现,皇后已经将所有的事都处理妥当。 现在杨采薇已经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昭仪了,也算是这紫禁城中的小小女主人。 至于漱芳斋,按照朱祁镇的吩咐将其作为了杨采薇的寝宫,还说以后升了位份之后若还想在这,那就将此处的规格升上去。 反正就是保姆式服务,一点也不像是一个皇后做出来的事。 “哎,朕都不知道怎么感谢锦鸾了。”朱祁镇感慨道,“金英,你亲自去向皇后转达朕的心意。” 自从上次的宫中审案之后,朱祁镇已经不在常朝中露面,转而在乾清宫中召见大臣,要么就到内阁转转,成为了大明又一个不事早朝的皇帝。 想必后世的史书,应该回对这一点大写特写吧?不过也不重要了,读书人自己一个没少得罪,被人骂也是正常的。 “皇上,郕王殿下来了。”还没走到乾清宫,就见兴安一头是汗的跑过来。 “哦?说没说什么事?”朱祁镇突然有些心血来潮。 果然,兴安回禀:“郕王殿下说前些日子您说的事他想通了,特来向陛下回奏。” “哈哈,好!”朱祁镇大笑一声,脚下速度又加快了些许。 来到乾清宫中,朱祁钰正站在宫门口等着,朱祁镇眼一瞪,“金齐,你怎么回事?怎么让祁钰在门口等?做了秉笔太监就忘了规矩嘛?” “皇兄息怒,是臣弟坚持要在门外等您,跟金公公无关。”朱祁钰赶紧解释一句,可还是不能挡住金齐下跪的双腿。 “你呀,咱们兄弟还讲究这些干什么?快进去。”朱祁镇拉着朱祁钰进入了暖阁之中。 拦住了要下跪的朱祁钰,朱祁镇直接将他按在床上,面有期待的说: “只听兴安传话说你想通了,朕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快讲给朕听听!” 朱祁钰还是站起了身子,对着朱祁镇先是行礼, “皇兄,您对臣弟的信任,臣弟前番不仅没有明白,还辜负了您的一番安排与期望,臣弟糊涂,请皇兄责罚!” ‘成了!’见朱祁钰这个样子,朱祁镇终于放下心来,伸手拉住朱祁钰, “祁钰,先帝只有我们两个儿子,朕一直拿你当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看待,你我万不能再如此见外了。” 此情此景,纵使生在皇家长在皇家的朱祁钰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大哥!” “好兄弟!这就对了!来,快告诉朕你的想法,让我好好听听。”朱祁镇满面春风的说道。 朱祁钰就将太妃跟自己说的那些话向朱祁镇讲过一遍,然后看着朱祁镇表决心说:“皇兄,臣弟愚钝,险些错过了您的美意。 回到家中之后,臣弟心中就一直在想皇兄给臣弟说的那番话。 您何止是将名留青史的机会送给了臣弟,您这是将臣弟当成手中最利长剑用,让臣弟乘风破浪,将大明之威传播海内。” 朱祁镇欣慰的看着朱祁钰,不愧是能做景泰帝的人,最后还是会选择天下,而不是偏安封地。 “至于皇兄您说的想法,臣弟暂时也只是想到了找到三宝太监当时的人手与资料,再多再深的臣弟还没有头绪。” 朱祁镇听完当即大手一挥,“无妨,既然是要出海,自然是要从长计议。 现在才六月,朕所记不错的话,九月也有好日子,实在不行就等明年,朝臣的阻力还在,这些事都不着急。” “朝臣的反对,臣弟也听说了一些。”朱祁钰斟酌片刻接着说, “依臣弟愚见,既然他们明面上的说法都是对朝廷有害无异。 那不如咱们就顺着他们的说法,既然他们觉得有损朝廷,那就不从朝廷出钱出人,一应开销都从大内出,这样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朱祁镇苦笑一声,“祁钰,这些日子耗费颇多,内库里的银子,恐怕是做不了什么大事了。” “竟……是臣弟不明情况,妄自揣度,请皇兄恕罪。”朱祁钰一愣,赶忙请罪道。 “哎,莫说是你,就算是朕也是万万没想到,也是这养济院太费钱了,短短时间内,已经花进去了数百万两,朕也是没有想到。” 一说这个朱祁钰脸更红了,养济院是归他负责,现在因为养济院搞的内库都紧张了,自己还不是“罪魁祸首”? “臣弟怎么觉得自己是一个吞金兽了?” “啊?啊!哈哈,说的不错,祁钰,你现在就是要做大明的吞金兽,不只是吞下大明的金子,还要吞下外邦的金子运回大明!”两人一同大笑出声。 “说起养济院,那边先让金英管着了,你抽空去看看就行。 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航海上,可以先着手挑选货物跟人手。 你说的随郑和出海的主要人员,朕已经打听好了,现在还能动的,只剩费信和马欢。 自从罢海之后,他二人便在鸿胪寺任通事,可抽时间去寻。 至于船只问题,就去找工部都水司,差点忘了,金英,去找于谦,让他将《郑和出使水程》拿来。” 第323章 今天正好是于谦在内阁值守,接到消息没有一刻钟的时间,于谦就出现在了乾清宫中。 “皇上,您要的《郑和出使水程》臣已经派人去取,稍后便可拿来,不知皇上还有其他吩咐没有?”于谦行礼道。 之所以这么问,是于谦已经感到朱祁镇开始为出海做准备了。 “派人去拿了?”朱祁镇心里咯噔一声,不过想了之后,没有刘大夏,应该不会有人烧它,也就没忘深处想。 “既然找《郑和出使水程》想必你也猜到了些,朕已经准备让祁钰出海,祁钰若是有需要你帮助的地方,当如朕亲临。”朱祁镇缓缓说道。 于谦吃惊的抬起头,他猜到了是出海的事,却没猜到是朱祁钰要带头出海,海上风险万分,一国亲王怎么会屈尊前往?这让于谦万万也想不明白。 朱祁钰没有在意于谦的失态,闻言赶紧施礼道:“有劳于首辅了,祁钰以后恐怕少不得麻烦首辅,在此先行谢过。” 于谦这才回过神来,赶忙回礼口说不敢,都是份内的事。 就在这边其乐融融的时候,兵部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郑和出使水程》不见了…… 就在乾清宫中,于谦提着来人的脖领子大怒:“什么叫不见了?库中档案怎么能丢失呢?谁说的?” 兵部职方司郎中武宁脸色苍白,话都说不利索了,“是、是、是主事俞鉴所说,这、这档案一类是由他管理……” “啪!”想什么来什么。 这成化年的刘大夏为了阻止宪宗出海,竟然将《郑和出使水程》藏起来。 然后这份挤在郑和下西洋所有资料的珍贵文献自此再也无人知晓其踪迹。 甚至在之后的岁月里,有外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深陷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靴奴天堂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作恶(1V2)
在爱里的人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