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面子就不会当众把你揪出来了,不过还是假装沉吟片刻道:“于爱卿说的有理,那就免了板子,送到家里面壁一年吧。”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张悦连连叩首。 就连跪着的众将军也松了口气,好像真是给了天大的恩德一样。 “于谦,你是兵部尚书,张悦被免,先顶上来做这个新军都督吧。”朱祁镇道。 闻言众将皆是将目光放在了于谦身上,只见于谦闻言一同跪下,一个头磕在地上,陈瀛脸上已经露出不屑神色。 “皇上,臣恐难以胜任都督一职,定西侯战功显赫,人品贵重,臣以为还是蒋侯爷更加适合。”于谦出乎意料的拒绝了朱祁镇的任命。 “哦?你想抗命?”朱祁镇脸拉了下来。 不只是蒋琬,陈瀛、刘深、张通三人更是不可思议的看着于谦,仿佛刚才张悦那幕不只是一场戏,这于谦真是提前一点不知道。 蒋琬膝行两步跪在于谦半个身位后,方才开口:“皇上,臣自知能力尚不足胜任都督之位,不如还是让张都督戴罪立功,留在任上吧!” 朱祁镇看看于谦,又看看蒋琬,怪笑道:“怎么?这个大都督就跟烫手的山芋一样,朕送也送不出去了?” 看我啊皇上!臣可以!臣可以!陈瀛心里想着,忍不住就将头抬起,直勾勾的盯着朱祁镇。 于谦、蒋琬头唰的磕在地板上,发出砰的一声:“臣等不敢。” “不敢?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朝廷的任命,朕的旨意都可以不听了,我看你们是敢的很呐!”朱祁镇冷哼一声。 “臣有罪!”于谦、蒋琬又是异口同声道。 朱祁镇气极,将头转到一边,欣赏起了窗外的军营风采。 “皇上,不如让臣试试?”陈瀛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冲动,小声的毛遂自荐。 朱祁镇面有疑惑的见目光转过来,有些疑惑的看着身板笔直的陈瀛,有些纳闷的道:“你?” 陈瀛忙点头,脸上激动的神色越来越明显。 “蒋琬试职大都督,下午于谦跟内阁打个招呼,明天早朝廷议。” 朱祁镇起身向外走去,郭懋赶紧跟上,留下帅帐内面面相觑的一群将军们。 此刻他们的心里只有一句话回荡:抱紧于谦的大腿! 第155章 卤簿大驾缓缓调转向紫禁城方向而去,金英在一旁伺候。 “是找朕有什么事?”看着一旁金英的样子,朱祁镇开口问道。 金英原是低着头的,听见朱祁镇问话,将眼皮子提到眉毛上,然后道: “皇上,您也知道,奴婢没有男 根,也没什么亲人,往日间就喜欢去庙里烧个香,给祖宗赔个不是,没给家里面留后。” 还以为金英是想要一个干儿子,朱祁镇奇道:“你这么多干儿子还不够?还想让朕赐给你一个能生的?” “不不不,这种事哪敢麻烦皇上,奴婢也算是有些家底,抱养个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早些年先帝爷给奴婢赏的宅子也空着,有的是地方,奴婢谢皇上关心!”金英否认道。 这下朱祁镇倒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了,难道跟王振一样,想要再修一个大兴隆寺? “你是想修寺庙?” 奢靡的事自己还没干呢,想到这里朱祁镇的声音就有些冷了。 那料金英连连摆手道:“不不不,奴婢哪敢有这个心思,在皇上身边比拜什么菩萨都强。” 朱祁镇有些不耐烦了便问:“你到底想说什么?” “奴婢有罪有罪,实在是难以启齿,奴婢想请皇上召见个人。” “有话直说。” “您的经筵老师赵恢,皇上还有印象吗?”金英问。 “赵恢?”嘴里念叨着名字,脑海中不自觉的就浮现出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形象,应该就是金英说的赵恢。 朱祁镇点点头道:“你说。” 金英松了口气说:“臣爱烧香也爱算命,算算老家的运势,这赵翰林是以易经中的榜眼,奴婢就常麻烦他起卦。 他官职低,不能进宫面圣,就让奴婢帮帮忙禀告,是奴婢僭越了,请皇上责罚。” “朕还以为什么事呢,索性今天下午无事,你将他叫进宫来,朕与他见上一面也无妨。”朱祁镇对跪在地上的金英说道。 “谢皇上!谢皇上!”金英磕头如捣蒜。 董太启徘徊在老师所开的书院门口,有些忐忑的向内张望,时而紧抿嘴唇,时而双手抱拳,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 “哎,是康平吗?” 突然身后传来一个人的叫声,董太启心砰砰猛跳几下,然后转过身见到了原来的同事张岩,不禁舒了口气,好像差点被人发现的小偷。 “是长峰兄,好久不见,近来可好?”董太启打了一个招呼。 “好好,大老远看着就像你,怎么在门口不进去啊?”张岩问道。 “这不是怕老师还在教课,贸然进去不是打扰了学子。”董太启说。 “嗨,这都什么时辰了?早就下课了。走吧,咱俩一块进去,我带你去见院长。”张岩去拉董太启。 “不用了不用了,我是来找任辉的,不用麻烦老师。”董太启握住了张岩的手。 张岩面对董太启说:“他告假回老家了,找他是有什么事?” 董太启也没注意张岩突然变得小心的措辞,便说:“那没事,以前借了他两本书,想着问问他着急要不,我还得再用几天。你要是见他了帮我带句话就成,麻烦了长峰兄。” “成,见到他一定转告,走吧进去坐坐吧,多久没来了都,书院可新来了好几个读书种子。”张岩答应下来。 “不了不了,这时辰也快到了,家里还有几个孩子等着上课,我还得赶紧回去了,帮我给老师带个好,回见了长峰兄。” 说着董太启逃也似的走了,只留下张岩的一句:“奇怪……” 紫禁城乾清宫,朱祁镇惬意的躺在暖阁中,手里的奏疏远远的放着,一点也不担心会近视。 “这年富干的不错,做了巡抚之后,兼并土地的情况缓解不少,就连卫所都换了几个指挥使了。” “皇上,赵恢来了。”金英道。 “进来吧。” “宣侍读赵恢觐见!” 金英话音落下,进来一个头发花白的瘦高个,已不是朱祁镇印象中的中年模样,更像是个老年人。 可能是当时与赵恢关系不错,此时朱祁镇兀的涌出一股感慨,只觉得物是人非。 “臣赵恢,恭请皇上圣安!”赵恢一进门就跪在地上。 “朕安,给赵先生拿把椅子来。” 朱祁镇吩咐金英一声,然后问赵恢:“不知道先生有何事要见朕?” 赵恢受宠若惊的说:“谢皇上赐坐!臣万当不得先生这个称呼,皇上还是叫臣名字就好。” “哎!先生对我有授课之恩,当然是先生了。 不用客气,有什么话说就是,朕这个做弟子的能帮就帮。”朱祁镇客气的说,毕竟是专门来走后门的。 恰逢金英搬着把椅子过来,赵恢连连对金英点头示意方才坐在椅子边上。 “谢皇上!皇上也知道臣对易经研究较深,此次前来,是因连日来臣夜观星辰,发现我大明原有七年之变不见,却出现另一变数,可能会影响国运,特来向皇上禀告。” 七年之变?这赵恢说的怕不是景帝的七年吧?那个变数就是我喽?赵恢开口就吓了朱祁镇一跳。 朱祁镇战术喝水,不动声色的问:“然后呢?” “臣观天象变化,此变数祸福难料,可开恩科以仕子之正气导引之!”赵恢建议道。 恩科?原本代宗上台加了一科恩科,本来是为了补充在土木堡死伤惨重的大臣,景泰元年定会试取士勿拘额,是这么来的吗? 想想应该不是,这赵恢是他的经筵师傅,又不是朱祁钰的经筵师傅,可能是凑巧了。 不过也好,杀了这么多贪官,总得准备点后备人才,别没人干活了才好。 朱祁镇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先生说的有理!那就加开恩科,金英,叫胡濙、曹鼐、于谦过来。” 又对赵恢说:“先生放心,既是你的建议,朕一定给你留一个考官的位置。” 赵恢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的道:“谢皇上!臣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恩情,臣唯有帮皇上选好人才,助大明繁荣昌盛以报君恩!” 宣德八年的榜眼,做了十六年的官还是一个正六品的侍读,看看比他还小一岁的于谦现在的官位,就能知道这赵恢为什么如此激动了。 “先生请起,若是无事,就陪朕一起喝杯茶如何?”朱祁镇准备送客。 第156章 董太启回到私塾,任辉正坐在门口张望,隔得老远看见董太启就迎了上来。 “康平哥你怎么才回来,去干嘛了?咱去找我朋友吧?” 董太启虽然心里充满了抗拒,可面对老师的侄子,再加上也问了张岩,这任辉应该没什么问题,终究是没有说出拒绝的话来。 “可是我下午还有课,晚上如何?”董太启问。 任辉连连点头说:“那行,我在这等你康平哥,学生们已经坐好了,你快去忙吧。” 董太启没来由的一阵心悸,不由得多看了任辉几眼,才缓缓走进了大门。 乾清宫暖阁,胡濙、曹鼐、于谦三人在朱祁镇面前恭敬落座。 “翰林院的赵恢刚才来了,建议朕加开恩科,你们觉得怎么样?”朱祁镇问。 “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臣觉得这个建议甚好!”曹鼐心中一动,有些后悔自己没想到这个绝妙的主意,语气感慨。 胡濙说:“朝中大臣确实有些紧张,又逢年底考举,若是补充些进士倒也是个好事。” 于谦也跟着点点头,看样子都觉得是个好办法。 “朕看秋闱是来不及了,既然你们都觉得可行,就令各省火速召集本地举人,尽快送往京城准备明年春闱吧。 这次朕要统一安排学子食宿,以显朝廷求才之心。”朱祁镇道。 三人互相看了看,还是胡濙这个户部尚书问:“皇上,各地学子少说也得有个上千人,如果现在就开始动身,是不是时间长了些,户部的存银……” “这个钱让金英出,金英没问题吧?”朱祁镇问了一嘴站在门口的金英。 金英一张白脸笑的跟有褶子的大包子一样,嘴里答应着:“没问题!奴才这就吩咐下去。” 可胡濙一听竟变了口风:“臣的意思是说,户部商行最近做的不错,有成安侯带头,收了不少的酒楼客栈,就让商行为皇上分忧吧?皇上本就节俭,再占用内帑,臣等岂不是亏欠了君父?” 不就是怕朕收买了仕子,自己以后不好拉帮结派了吗?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非要自己花钱,朕也不拦着你。 “行,你管着户部,到时候给各地仕子的生活都照顾好了,别出什么差错。”朱祁镇同意下来。 “只是,臣觉得既然要开恩科,不如将秋闱大比一起开了,更好展示皇上对天下读书人的重视。”胡濙又道。 说白了还是觉得时间太长,想省钱。 “既使十一月初九开始乡试,最少也得一月时间,再有一月各地学子进京,也仅剩一月时间适应,胡尚书这个时间太紧了吧?”朱祁镇有些不悦。 胡濙一笑道:“既是为国取士,自然要尽善尽美,即使乡试的学子稍晚,可能多中上一个进士,也是皇恩浩荡,优中选优了。天下读书人感激皇上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时间紧呢?” 得了,这话都说出来了,自己再有意见,传出去就是:皇上恩科不开乡试,是胡濙胡大人据理力争才换来这次机会,要感谢胡大人啊! 这个胡濙还真能整景,不干礼部尚书了还能笼络天下仕子的人心,又给自己户部省钱,一举两得了属于是。 “你们二人的意思呢?”朱祁镇看向于谦与曹鼐,想着二人能不能给点支持。 “皇上圣明!” “那就照着胡濙说的办吧,曹鼐,你是礼部尚书,这事要多操操心,记住此次会试取员勿拘额,才至即用。 那个赵恢朕看着还不错,献策有功,就调给你做个同考官吧。”朱祁镇道。 “是,臣定当尽心竭力,为皇上办好此次礼闱。” “去吧,朕累了……” 整天就跟大臣们玩心眼了,怪不得皇帝寿命普遍都短,可能也跟媳妇多有关系…… 董太启余光瞥见任辉的大个子,心里一阵烦躁,看了看天色,有些不情愿的调整了自己的表情,和颜悦色的看着学生。 “各位同学,今天课业就讲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堂下学生纷纷摇头 “那好,带好自己的书,回家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先生再见!” “康平哥,咱快走吧,天都快黑了,再不走我那个朋友就该回家了。”任辉见董太启出门忙到。 身边学生都在偷看老师的朋友,都觉得这个长相不像是个好人。 “好好好,你别急,等我把门锁上啊。”董太启苦笑道。 任辉讪讪站在一旁解释:“这不是弟弟的终身大事吗,怎么可能不急?哥哥您别怪我着急,等我成亲那天,保准跟你不醉不归。” “可别,新婚我给你灌醉,弟妹不得埋怨死我,搅了你们的好事?”董太启取笑一句。 任辉傻笑一声,将锁好了门的董太启推了出去,拉着他直奔目的地而去。 董太启跟着任辉七拐八拐之后,竟然在一家赌坊门前停下,董太启惊愕的看着面前通吃赌坊的招牌,不解的看向任辉。 “嘿,嘿嘿,你别这么看着我啊康平哥,我朋友是在这跟人打下手的,你要是不想进去,就在门口等我。”任辉道。 董太启拉住了任辉,面色凝重的问:“你确定你是为了成亲所用?不是在这输了钱要回本?” “哎呀,康平哥,你这话就伤人了啊,你信不过我还信不过我叔吗? 真要是这样,我叔早把我打死了,我还能站在这跟你说话啊?” 董太启看着任辉不似作假的表情,心里的疑惑跟张岩的说法对照一番,再想自己老师的人品,觉得应该不是,说话间又带上了歉意。 “我这不是怕你这个弟弟误入歧途吗?不是最好,那你进去吧,我在门外等你。” “嘿瞧您说的,我能干那事吗?等我啊。”说着就跑进了赌坊内。 片刻后拉着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出来,天气这么冷,那汉子竟然还光着膀子。 汉子有些不满的看着董太启说:“就这人?家里有房有地吗?” “对对对,我大哥可是个秀才,您看能放多少?” 汉子闻言,又多看了董太启一眼,好似怀疑任辉所言的真实性:“你是个秀才?” 董太启听对方满是质疑的口吻,心里有些不舒服,挺直了胸膛道:“正统十二年丁卯秀才。” “行行行,我信你是个秀才,跟我进去吧。”大汉扭头向赌坊走去。 “哎,在外面不行吗?”董太启本能的抵触赌坊。 “在外面怎么立字据?用嘴啊?”大喊回怼一句,紧接着头也不回的走了。 “走吧康平哥,就进去立个字据,很快就好了。” 在任辉的劝说下,董太启人生第一次走进了赌场的大门。 第157章 以后每当董太启心神不宁,面对人生重要选择,彷徨无措的时候,都会想到今天,这个进入赌坊的时刻。 想到那耳边非人的怪叫,永远是充满了人最纯粹的欲望,那是一种无关生存的欲望,只让人感到恶心。 自己仿佛喝醉了酒一般,眼前的人影变得模糊不真实,自己像被困在一个球里,四周都是圆圆的坚壁。 不知道过了多久,董太启被任辉叫醒,如同刚刚经历过了噩梦,他猛地回过神来,耳边的妖魔之声已经不见,只是显得分外嘈杂。 “怎么回事啊,还借不借了?” 汉子不满的看着董太启,眼中轻蔑浮现,好像觉得董太启这个秀才老爷的身份,是靠运气得来的。 “别别,别生气啊哥。”任辉陪着笑脸道。 董太启被这个眼神激住了,虽然自己只是一个秀才,可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你一个放高利贷的凭什么看扁我? “借!怎么不借,拿字据来!”董太启道。 这突然的高声,甚至让赌场中的喧闹都暂停了,牌桌上的人忍不住回头向董太启看来,仅仅片刻后,赌场就恢复了热闹的气氛。 汉子有些惊愕的看着董太启,有点被镇住的样子,结结巴巴的说:“借、就借,喊什么?” 直到看到手里拿着的字据,才又重新拥有了自信,等董太启接过字据后,汉子已经恢复成了趾高气扬的模样。 “我可给你说,京城放印子钱的没有人比我的利息更低了,你们找我可是找着了。” 董太启拿起手中的字据一看,里面已经将条条框框拟定完成。 只有一个月的期限,利息一成,也就是借十两银子,一个月后连本带利换十一两。 这个高利贷比起伊王开的富贵赌坊自然是低的多,可几个月就能翻一番的利息也无愧于高利贷的名头。 “这么高?”董太启吃惊道。 “没事借吧哥,只要我成亲了之后,这点钱都是小意思,就我叔不得给我包个百八十两的红包?”任辉满不在意的说。 “行就签字画押,不行就赶紧走了,别耽误我玩牌。”赤膊汉子打了个哈欠道。 老师…… 董太启心头浮现一个身影,心中一横,大笔一挥,三个大字书写在字据上,铁画银钩力道十足。 “写完了?来我看看,你松手啊?” 董太启依依不舍的将手中纸张松开,汉子草草一看,便将一块不规则物体仍在董太启面前,任辉见状忙捡了起来,用牙一咬就是个牙印子。 “纯的!”任辉惊喜道。 “那是,也不看看我背后是谁?还能有次品? 说句实在的,就这个纯度的银子,随随便便拿出去就能多换半贯钱,收你们这点利息可是不高。”汉子一脸傲然。 “那是那是!”任辉嘿嘿笑着。 “走吧!”见钱借到,董太启不想再呆,忙拉着任辉向外跑。 身后传来汉子粗狂的声音:“哎,那秀才,一个月啊,时间一到我们就上门了!要是不给有的是法子让你知道厉害!” 董太启忍着没说话,直到出门之后才认真的跟任辉说:“你也听到了,要是出了差错,我可是万劫不复啊!” “那是那是,你放心康平哥!”任辉眼睛里只有银子。 董太启见状,空落落的叹口气道:“你去吧,我回去了。” 入神的任辉没有反应过来,等董太启走远了才摇摇喊道:“康平哥,谢了啊,回头我请你吃饭!” 董太启并没有听见这句话,自从出了赌坊门,整个人就处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 他自己心底明白,这是一场赌博,赌的不是任辉还钱与否,这个事在他把钱借出去之后,就有了答案。 这次赌的是他的老师,是不是还拿他当个徒弟,可人心值十两银子吗? 一路晃悠,耳边叫卖声逐渐减小,被更大的热闹替代。 “皇上今年特开恩科,要在十一月初九开大比?” “怎么这么突然啊!之前也每个风声?” “嗨,当今的皇上可是少年英主,自然做事雷厉风行,没风声有什么可奇怪的?” “哎,可惜了死在土木堡的朝廷大臣了,那户部尚书王佐说起来还是我的远方亲戚呢!” “可别乱攀关系了,真要是户部尚书的亲戚,你还站在这看?” “哈哈哈……” 董太启终于回过神来,不知怎么回事,失神之下哪想竟走到了顺天府门口。 此时告示栏已经被贴满,面前挤满了人,董太启闻听围观群众的谈论,惊讶之下朝着告示向前挤。 “借过一下!劳驾!借过一下!” “哎呦,你这人怎么回事,踩着我脚了!” “不好意思,对不住您了!借过一下!” “你这人怎么硬往前挤啊!什么人哪,真是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劳驾了,谢谢!谢谢!” …… 虽然人群拥挤,可告示看一遍也就知道什么事了,倒也没有人像抢鸡蛋一样一直挤在一起。 等到董太启来到告示前,刚才在前面讨论的已经走了大半,现在还留着的净是生面孔。 董太启视线迅速扫过告示牌,原本贴满了江洋大盗的地方,现在却满满的铺上了新纸,下面还缀着顺天府的大印。 “皇上有命,加开恩科,大比定于十一月初九开考,会试如常例,望众学子及早准备,莫负天恩!” 董太启一字一句将告示内容读出,心潮如海水般澎湃汹涌。 正统十二年的乡试大比,他没能中举,两年来自己一直攻读课业,希望可以在下次乡试一举功成,却没想到皇上加开恩科,那自己就可以提前一展抱负了! 想到这里,董太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的心情,啊的狂叫一声,伸手分开人群,向家冲去。 他要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好好复习一遍,迎接下个月初九的大比考试。 “这人不是疯了吧?” “看这人也不小了,估计是个没什么才华的,要不也不至于这个时候还是个秀才。” “说不定是个举人呢?” “别逗了,举人就能在家等着补缺了,给上官塞几两银子。怎么着也不会像他这样,失心疯一样的激动。” “那万一人家家庭条件不好,没钱找路子呢?” 另外一人斜眼,看对方一脸认真的分析模样,只好说:“好好好,你说的对。”说完拂袖而去。 短短一天时间,加开恩科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顺天府,无数学子无不摩拳擦掌。 与此同时,一则传闻悄然出现:皇上本不想加开秋闱,是胡濙胡老尚书力荐,这才有了此次的秋闱大比。 第158章 京师中学子的沸腾,已经转变成了苦读课业的用功。 各处书院、私塾几乎都已经爆满,到处都是准备这次秋闱大比的秀才老爷。 就连董太启的小私塾都关了门,一心扑在复习上,学生家长对此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大力支持,都说董太启这次最起码也会是个举人老爷哩。 茶楼客栈中,此时也全是科举的消息,朱祁镇正带着金英在京师内闲逛,听着耳边的谈论,大多是谁有可能中举的分析,不由得也是感慨莫名起来。 这跟前世的高考何其相似?朱祁镇前世就因病错过了高考,心里一直遗憾,感受到了这个氛围之后,忍不住也想参与一把。 “金英,有什么法子能让我一块考的?” 金英一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朱祁镇,忙说:“万岁爷,参加乡试得先取秀才功名。 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的三重入学考试之后,才能获得生员的身份,这时候才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您现在想参与,恐怕稍晚了些。” 朱祁镇皱眉看着大白脸的金英,没好气的说:“我是不知道吗?让你想办法,给这说起了困难来了!” “奴婢有罪,奴婢该死!实在是时间太紧,单单三场考试就得数天,还得官府来办。” 金英面有惶急,不停地在朱祁镇耳边解释,却是让朱祁镇越来越烦躁。 “这位兄台,您想参加乡试,却苦于没有秀才身份吗?” 这时,一个身穿蓝衫打扮的读书人凑了过来,让身边郭懋紧张的将手放在了袍服中。 朱祁镇看着那人,挥了挥手,让郭懋稳住,不要轻举妄动。 “怎么?兄台可是有什么办法?”朱祁镇问。 蓝衫读书人嘿嘿一笑,自来熟的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后,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顿时引得郭懋的皱眉鄙视。 朱祁镇也一阵无语,这是什么读书人,怎么一点文雅也不讲? 仿佛是知道朱祁镇的想法,那人不在意的笑了笑说:“兄台见谅,实在是跟你有同样想法的人太多了,这一会讲的口干舌燥的,莫怪莫怪啊!” “呵呵,无碍,兄台还是说正事要紧!”朱祁镇呵呵一笑,手中折扇打开,将那人的汗臭扇走。 蓝衫读书人又给自己倒了杯水,身下的凳子又朝着朱祁镇挪了挪才开始道:“兄台,可知道我朝的官学分为几种?” “官学,无非就是府、州、县,跟国……”朱祁镇话说到一半就停下了。 之所以没有再说话,是因为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国学就是国子监学,明朝初年官员多出自国子监。 当时做官是高危工作,朱元璋一不高兴就能杀一批,所以当时的做官主要方式是国子监生,其次才是三年一科的科举考试。 不过自洪武朝后,国子监已经从一个寒门官学,转变成了如今的官二代的学校,那家勋贵子弟没在国子监待过,就不能算是勋贵中的宠臣了。 国子监的监生又有区分,由举人入监的叫举监,秀才入监的叫贡监,品官子弟叫荫贡,捐资叫例贡,就是花钱给自己谋个功名的,一般是朝廷打仗缺钱的时候才开。 而贡监又分岁贡、选贡、恩贡、纳贡,萌监中又分官生与恩生。 听蓝衫读书人的意思,无非就是从例贡、恩贡、纳贡、恩生中做手脚了。 “嘿嘿,兄台想必已经想到了,只要成为监生的身份,自然就有了秀才的功名。 到时候参加乡试,官府是不会管你怎么得来的监生身份,到时候凭兄台的才气,不说高中状元,最起码也是个举人老爷吧? 到时候我再给操作一下,自然可以尽快补缺,就算是再肥的缺也不是问题,只要……嘿嘿。” 蓝衫读书人三根手指捏着,不停的在朱祁镇眼前揉搓,意思很明显:只要有钱,想当官不是问题。 “兄台所说我已经明白,只是不知道,兄台是以什么途径帮我办的身份? 是例贡、恩贡、纳贡、恩生,其中那一项?”朱祁镇想多套些话,看看对方是不是骗钱的,别杀错了人。 “嗨!这些您都可以选啊,不过恩生比较贵一点,毕竟名头大,上了科场,可是有好处的。 其他的区别不大,要是兄台舍得花钱,弄一个正经的贡监身份也不是问题! 谁也不能去国子监里查你的身份,到时候只管造一个,私盐也能变成官盐!” “真的啊?”朱祁镇故作惊讶的。 然后靠近对方小心翼翼问:“那举监的身份能不能?不缺钱啊!” 蓝山读书人也是吞了口口水,心虚的在四周看了一遍才说:“公子是个懂行的,这个也能做,不过就是麻烦点,肯定要过很多手,不是个小数目啊!” “举监真能做?”朱祁镇闻言站起,忍不住惊讶出声。 “嘘嘘嘘,兄台,克制啊,咱这个事可是杀头的买卖,您小点声啊。”蓝衫苦瓜脸拉着朱祁镇。 “我就想一步到位,不如兄台跟我去个安静的地方,咱俩慢慢聊?”朱祁镇居高临下道。 蓝衫读书人好像在权衡自己要不要去,后来可能是被举监的高价吸引了,咬着后槽牙的说了句:“走!” 朱祁镇带着对方,在锦衣卫的“保护”下出了客栈,直奔诏狱而去。 等朱祁镇等人不见之后,客栈上突然冲出来一个华服公子,目睹着蓝衫被带走,眼睛死死地盯着郭懋,脸上已经是一片惨白。 “怎么了公子?”身边仆从见状,赶紧扶住华服公子。 “快!回、回府!” 一群人紧随其后,跟着朱祁镇等人一路赶来。 此时的董太启家里大门紧闭,一人站在门口砰砰砰的敲门。 “康平!快开门啊康平!” 董太启一脸不悦的打开大门,惊讶的喊道:“长峰兄?” 来人正是张岩,只见他此时面有急色,一把拉住董太启的胳膊,拖着他就要走。 “怎么了这是?”董太启抓着门框。 “哎呀,老师特意让我来找你过去,自己在家复习,怎么也比不过在书院里跟大家一起探讨,更有助与科举啊
相关推荐:
林峰林云瑶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迷踪(年下1v1)
摄春封艳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壮汉夫郎太宠我
[综影视]寒江雪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危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