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方能真的知道。 “你先回去告诉正浩,此事我已经知晓,此后若是有大哥的消息,尽快报与我知道,我会尽快返家主持大局。 你们也是锦衣卫,找人应该不难吧?”蒲鸿志说。 蒲光誉脸一红,却也只能答应,匆匆而来匆匆而走。 蒲鸿志看着蒲光誉离去的背影,沉思片刻,叫来自己随身的亲兵吩咐两句,门随之关上。 原本坐在院中纳凉赏月的石亨挥了挥了手,嘀咕道:“怎么这么多蚊子!”随之起身离去。 海边小院中,郭懋等人已经消失不见,蒲正浩带着一群黑衣人而来,将院子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意思痕迹。 他一拳砸在房门上,狠声道:“走!” 第338章 宁夏卫因卫所建城,初期除了兵卒没有其他人。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军户在此成家,后人也扩充了宁夏卫,使得这座卫城越来越大,人员也越来越杂,也有了官府。 只是在卫所的压制下,官府多是默默无闻,但是在当地的士绅眼中,意义却大不一样。 尤其是越发重文轻武的现在,已经成了取代卫所的直接象征。 宁夏卫的府衙门口,一个身着粗布儒衫的年轻学子不住地在门口张望。 他叫严武,是去年考过的县试与府试,今年八月就要参加朝廷举行的院试。 只要考过了院试,他就是一个实打实的秀才公了,到时候大好前途就在眼前! 可尴尬的是,他家中贫寒,纵使倾尽全族之力,也只够他走到这里,眼下如果再无人资助,他的仕途就只能止步于此了。 家乡的大族他也找过,可人家觉得他成不了事,婉拒了他的请求。 所以他只得来到这府衙嘭嘭运气,看看能不能找知州老爷碰碰运气。 虽然已经六月,可宁夏卫的晚上一起风还是有些冷的,严武身形单薄,被风一吹,浑身寒意围绕。 “严相公!我家大人请您进去!”师爷缓步从衙门走出,向严武招手道。 严武面上一喜,赶紧快走几步来到师爷面前,“有劳师爷了,学生感激不尽!” 面对学子,师爷还是很有一张好面孔的,见状也拱手回礼,“严相公客气了,请随我来!” 衙门的师爷也就秀才功名,只是多半已经放弃了科举这一途,面对着后生可畏的严武,不时跟他说笑几声,只是短短的一段路,就让严武对他生出不少好感。 “老爷就在书房里等你,严相公快些进去吧,记住,老爷不喜欢客套,有事说事,千万别没话找话了。”师爷交代一声转身离去。 严武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之后,终于扣响了书房的房门。 “进!”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 随着吱呀一声响,严武推门而入,只见书桌后面端坐的不是本州县尊徐星徐大人还能有谁? 这徐星约莫五十左右,在这宁夏卫的县太爷位子上干了十年有余,已经无望升迁。 所以常做些资助学子的事,期望有朝一日,家族的荣耀得以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小生严武拜见徐大人!”严武不敢怠慢,躬身施礼道。 徐星见状起身来到严武身前,伸手扶起了严武,然后拉着他坐下,亲手为他斟满杯茶。 “可有表字?”徐大人笑容温和。 “小生表字秉文!”严武答道。 “秉文啊,方才一直公务缠身,让你在门外等了许久,可不要生老夫的气啊!”徐星开玩笑道。 其实他刚才没什么事,就是想晾晾这位严相公。 毕竟严武的学问自己也知道,并不算太出众,若是再有一些傲气,那不见也罢,严武这也算是通过了第一重考验了。 “学生不敢!打扰县尊公务,秉文才是百死莫赎!”严武知趣的接下了这个台阶。 徐星暗暗点头,便问:“下午就来了,还没吃饭吧?来人,准备些饭食来!” 不等严武拒绝,徐星已经吩咐妥当,想是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多谢县尊大人!”严武赶忙再谢。 “秉文年齿几何?可曾婚配啊?”徐星提杯喝茶不影响聊天。 “学生今年二十有五,家有贤妻一位。” 见严武这么说,徐星喝了一半的茶水放下,然后轻叹一声,“唉!年轻人还是以学业为主,成家的事还是要往后放放,否则岂不是本末倒置?” 严武一愣,转而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意思是说,资助自己可以,但是要与他们徐家联姻啊…… 心中哀叹一声,严武只能如实回答:“家中妻子,是亡故的父亲生前所定。 虽然是如此,可妻子贤惠,从不以家中事务牵绊学生课业,先生请放心!” 徐星捏着手中茶杯,既没有拿起的意思,也没有放下的迹象,似是在思量。 终于,在严武的忐忑中,徐星再度开口:“秉文,本来家中还有一个侄女尚未婚配,见你是个材料,本想跟你结亲。 可现在,哎,可能你们俩有缘无分吧!” 严武明白,自己拜师的请求不足以打动对方。 也是以后要将田亩挂在自己名下,没有靠得住的关系,怎么能放心呢? 但是,他的妻子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的啊! “是学生没这个福分,早早就娶了妻,辜负了大人的一番苦心!”严武苦笑道,已经准备告辞。 可能是徐大人还想再尝试一番,见状说道:“秉文快尝尝这茶,是我江南的同年所送,虽不贵重可也别有一番滋味!” 一口茶进度,饭菜也到了,下人摆好碗筷之后,自觉离开,将门还带上了。 严武也不傻,知道事情还有转机,赶紧为徐星斟满酒杯,一连三杯酒下肚,徐星说话就开始有点飘了。 “秉,秉文啊,我家侄女就喜欢有学问的年轻人。 可你看,咱们这卫城中连可读书人都不多见,更别提想你这般有功名在身的了。 伯父是真的想促成这件好事,若是你家中是个妾室就好了,我那侄女肯定不会介意。”徐星打量着严武的神色。 只见严武一听,手中酒壶一顿,险些将酒水洒出来,好不容易平复心情之后,又开始时不时发呆。 徐星暗暗点头,这样子看,有门! 严武此刻满脑子都是自己故去的老爹,还有自己那位贤惠妻子的一颦一笑。 她虽然不是什么富家千金,也没读过书,可自家娘子是个好女人! “秉文,来!再喝……” 明月高挂天空,时间已经是后半夜,严武终于晃晃悠悠从家里出来,一双眼睛喝的通红,走向远方。 街道尽头,一帮读书人胡子拉碴的出现在,一个个神色疲惫,满脸风霜,正是恩科进士耿应一伙。 “看这模样,应该也是个学子,怎地这样孟浪,大晚上宿醉不归!”李琦经过严武身边,一捂鼻子满脸的嫌弃。 “好了好了,云霞兄,我们赶紧走吧,这么晚了衙门估计都关门了,再晚人家就睡沉了。”孙纪拉着李琦,不想让他多生事端。 严武虽然听见了,却也没有反应,只是自顾自的向前走,眼前的妻子身影越发的清晰。 进士们来到门外,果然大门紧闭,原本以为至少要在门外待上一会的众人,却没想到只是敲了两下就开了。 “你们谁啊!大半夜的不睡觉,敢在县衙捣乱,信不信抓你们进牢房!” 门房刚刚送走严武,刚躺下,还没睡着,就又被人吵醒,心里正有火气,都撒在了眼前人群身上。 李琦出身大户,从小没怎么受过委屈,一听这话当时就不乐意了。 “你小小的门房哪来的权利抓人?看你这个样子,平素不知道谁给你的底气敢这么跟我们说话!” 李琦身穿绸缎,一身衣服就价值不菲,说话口气又大,门房不敢托大,也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认怂,一时间气氛有些僵住了。 孙纪见状赶紧上前,拱手对门房说:“我们是皇上派来清理庆王田产的,还请大哥行个方便,给我们安排一个住处!” 门房脸色大变,赶紧挤出笑容道:“小人不知是进士老爷们到来,冲撞了各位老爷。 老爷们千万别跟小的一般见识,小的这就去找县尊大人过来。” 第339章 “哎,不用了这么晚不好打扰大人了,就安排我们随便对付一晚就行!”孙纪婉拒了门房的好意。 孙纪性格活泼,爱结交朋友,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实则现在众人已经累极,哪还有心思跟人寒暄。 说不得还要再晚上许久才能睡上觉,当下一个个赶紧跟着门房就进了衙门。 堆着笑,领着众人来到了衙役班头们平日休息的地方。 面带歉意的说:“各位老爷,没有县尊的吩咐,小人实在不敢带老爷们进后院,只能委屈各位老爷们了。” 别人都没说话,只有李琦一直看着门房,鼻尖还重重哼了一声。 门房脸色尴尬,却也不敢说话,点头哈腰的走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孙纪他们就被门外声音吵醒。 仔细一听,原来是县太爷在训门房,责怪他昨晚没有叫醒自己,让钦差住进了衙役房中。 李琦本来还有些高兴,可随着声音的持续,自己捂着耳朵依然也睡不着,就只能无精打采的起身。 众人穿戴完毕,齐齐走出了房门。 “怎么跟你说的,天使们来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告诉我。 皇上亲自委派,本官都不敢怠慢,让你这么个门房安排在这了,你……” 依旧训着门房的徐星见到耿应等人出门,赶紧转过身来。 一边作揖一边说:“失礼了,失礼了,都是我管教无方,让众位进士受了委屈!” 李琦哼了一声:“确实……” 话刚出口就被孙纪赶紧打断,“县尊多礼,我等已经叨扰,又岂能再麻烦您深夜再起? 切勿怪罪门房大哥,都是我们的要求。” 一时间宾主尽欢,只剩李琦一人撇嘴不乐。 在徐星的带领下,一众人前往后院用餐。 当徐星得知众人今天便要离开,前往巡抚府邸找王文协助的时候,赶忙劝说。 “好不容易跟各位新进士们亲近亲近,怎么也要让我这个父母官一尽地主之谊吧! 今天中午无论如何也要在我这吃饭,等下午,我派车送你们过去就是!” “公务在身,不便叨扰!”耿应赶紧拒绝。 可耐不住徐星的苦口婆心,说这上午没有车,没法送他们。 路途又太远,自己走去恐怕要一整天,还不如让自己相送,时间差不多还能剩把子力气。 这么一说,别人不提,李琦是心动了,当即表示谢谢徐大人的热情款待。 贫家子弟都还好,富家子弟早都累的不行,又有人要请客,还有马车坐,如何也不愿意再走。 等到众人前往客房休息的时候,平时关系不错的孙纪拉着李琦说:“云霞兄,这次我们出来可是来做恶人的。 你现在跟徐大人走的近,若是以后他找你帮忙,你是帮还是不帮?” 那料到李琦大喇喇的不当回事,唱着小曲就走了。 酒宴中,徐星拿出了自己浸淫官场几十年的功力,将所有的进士老爷们陪了个高兴。 尤其是李琦,在他的带领下,包括县丞、主簿等在县衙内排的上号的挨个来找他敬酒,给他吹捧的满面红光,差点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临走时候,李琦坐在车上,脸上还是红彤彤一片,扒拉着轿帘对徐星说道:“大哥放心,小弟办完公事,一定再来找你喝酒!” 徐星满脸笑容只说一定,等众人走了之后,知州大人乐呵呵回了县衙。 县丞忧心忡忡的说:“县尊大人,找他一个毛头小子管用吗?可别到时候一翻脸就不认人了。” 徐星斜眼县丞说:“你就这点火候了,年轻人只要一句兄弟,上刀山下油锅都干,你以为都跟你们一样这种老油条啊! 再说了就算是恩科的进士,也是进士,心高气傲着呢,他可是要面子的进士老爷!” 经县尊大人这么一说,县丞心里也有了底,连说老爷高明。 马车上,孙纪、李琦、耿应、刘宇他们四个关系最好,自然待在一起。 孙纪看着喝的醉醺醺的李琦,语气有些埋怨的说:“云霞兄,不是说好了不要跟他们有太过亲密的来往吗?你怎么还跟人称兄道弟上了!” 李琦猛地看了过来,“官场嘛,你不和光同尘,怎么能干好差事? 以后说不得人家一高升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当然要搞好关系了!” 见孙纪还要说话,李琦不耐烦的摆摆手,“哎呀,我知道,放心吧,不会影响清查人口田亩这个大事的,孰轻孰重我还拎得清。” 孙纪一听也只能按住自己的冲动,你永远没办法管住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哪怕是再亲的亲人也一样,遑论一个同年。 只能希望他不会坏事吧,孙纪等人只能如此祈祷。 坐着马车没有用半个时辰就到了王文府上,众人这才知道,所谓的要走上一天的话只是个说辞,第一天就面对了这种事,也让众人心中多了些猜测。 就算王文这种巡抚一地的大佬,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进士依旧很是重视,在众人进门没多久,就笑呵呵的从书房迎了出来。 众人不敢托大,赶紧行礼参拜,一番客套之后,王文皱眉看着一身酒气的李琦,脸上满是不喜表情。 “这个徐星,在我眼皮子地下,还敢作妖,这些生瓜蛋 子就算被你忽悠了又怎么样?幼稚!”王文冷笑一声,继续回书房中察看庆王的田册。 至于李琦等人,则是被他安排在府中住下,说是舟车劳顿,要等明天一早再开始工作。 远在京城的朱祁镇,好像是心生感应,突然停下翻阅奏折的手,抬头看了看窗外。 “进士们应该已经到地方了吧?”朱祁镇问。 金英赶忙回禀:“回皇上,前往河南府的进士们,前天已经到了,宁夏卫那边还没有消息,想来也就在这两三日间。” 朱祁镇点头,正欲说些什么,新任户部尚书杨善于门外求见。 “臣杨善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善进门便跪。 “怎么了?”朱祁镇问道。 “启奏皇上,前番京城粮价动荡,户部却束手无策。 臣细细想来,应该是户部所属商行没能像粮司那般,承担起应有责任。 臣建议,日后户部商行以行业拆分成数个商号,各商号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共同维稳物价,不知皇上以为可否?” 朱祁镇闻言大喜,连说了数个好字,“杨善,你果然不负朕的期望,你这个想法好啊!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赶紧实施!” 杨善呵呵一笑道:“全赖皇上此前安排,臣才能想到如此精妙的点子。 若说想法,还是皇上高屋建瓴,早就做好了规划,臣只能是照葫芦画瓢,皇上不说臣剽窃就好。” “你倒是会说话!”几句话说的朱祁镇龙心大悦,直对这位早前不喜的侍郎刮目相看。 杨善趁热打铁请求道:“皇上,既是要改,那就请皇上赐名吧!也好让臣等时刻记住皇上的交代,为大明多出一份力!”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那就再行业前面冠以皇明之号以做区分。 记住了,有了这个名字,就是代表大明在做事,做事要有规矩,要讲大局。 还有,严查仿冒,千万不能使朝廷声誉受损!” “皇上圣明烛照,臣五体投地!”杨善马屁拍个不停。 “还有事吗?”朱祁镇已经重新拿起了桌上奏疏,准备送客了。 杨善赶忙点头说:“微臣还有一事,如今我大明钞法没落,民间已近乎弃用,臣以为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第340章 朱祁镇放下奏疏问:“你有什么想法?” 杨善早有准备,“启奏皇上,臣以为钞法之意,在于便利商业,减少铜钱转运之难。 而现在民间多用金银替代,既是如此,不如朝廷亲自推动,也好让金银早些替代钞法,让民间贸易得以繁荣。” 朱祁镇心中一动,他问:“你是想让朝廷铸造金银钱币?” 看着点头的杨善,朱祁镇心思一转,这也是个办法。 宝钞为什么民间不用了?是因为宝钞没有公信力,朝廷不能保证其价值。 而金银不同,金银天然就有稀缺性,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存在,只是单单这样,还不能达到他的目的,他要的是彻底稳定货币体系。 想到这里朱祁镇终于下定了决心,“你这个想法不错,只是朕觉得,单纯的铸造金银数量一多既不方便。 也会因民间的私采而使得金银价值变低,这样,以后金银等物皆如铜般铸币,普通金银不参与民间流通。 你们户部尽快照着这个思路拿出一个章程出来,记住,一定要让货币,控制在朝廷手中,不能被任何人所影响。” 杨善一愣,似是在消化朱祁镇所说的想法,良久之后,方才领命出宫。 朱祁镇拿起奏疏又放了下来,问向金英道:“福建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金英摇头,“奴婢最近没听到福建那边有什么消息,奴婢这就去问袁彬。” “算了!也不知道郭懋跟俞鉴事情都办的怎么样了……希望一些顺利吧!”朱祁镇自语一声,终于将心神沉入奏疏之中。 永宁卫,一出靠海的人家,宅院不大,看着有三进的样子,门上一个俞字被海风吹的几乎没了颜色,零零星星的跟其余庄户隔了老远。 此时的俞家门口,俞鉴伸手叩击门上铁环,发出咚咚声响。 不多时,只听门内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谁啊!” 俞鉴长出一口气,赶紧高声回道:“我是俞鉴!老家的亲戚!” “俞鉴?”里面声音带着疑惑,随后们缓缓打开,走出一个中年妇人,“你是?” 俞鉴见状赶忙打招呼:“婶婶好,我是俞鉴,我爹叫俞修静!” 夫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的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奇怪神情,有些不咸不淡的说:“原来是俞鉴啊,快进来吧,怎么提前没打声招呼,你的两位叔叔都出海捕鱼去了。” 俞鉴一愣,他来之前可是已经来过信了,怎么看样子信没收到?或者…… 俞鉴没往下想,只当是没收到,将礼物交给婶婶之后,婶婶脸上笑容多了不少。 “你看你!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都是自家人这么见外干什么!”婶婶嘴上埋怨着,手里可一点不含糊,提着那些礼物就送到了屋里。 跟在后面的俞鉴只听见婶婶叫了一声:“爹,大爷爷家的嫡孙俞鉴来了,这是他给您老带的礼物!” 话音一落,俞鉴已经跟着进了门,只见正堂里面,一个老人正躺在床上抽着旱烟,时不时的还会咳嗽两声。 俞鉴赶紧跪下来砰砰砰磕头:“叔祖好,孙儿俞鉴给您请安了!” 俞海脸颊清瘦,可是颧骨高突,看样子以前并不瘦,应该是年纪大了之后,才开始消瘦起来,见俞鉴来了,一双浑浊的眼睛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嗯了一声,便没有再说话。 俞鉴有些尴尬的跪在地上,也不知是要不要起来。 也是婶婶不想让气氛太过尴尬,边笑边来拉俞鉴,“你看看,做了官就是有礼貌,赶紧起来,你小爷爷年纪大了,又不爱说话,你别害怕,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行了秀英,你出去忙吧,我跟这小子说两句话。”俞海在床边磕了磕自己的烟袋锅对儿媳妇说道。 婶婶一听,有些担心的看了俞鉴一眼,小声交代一句:“别跟你二爷爷顶啊,他脾气不好。那行爹,你们爷孙俩好好聊聊!有事叫我!” “谢谢婶婶!”俞鉴目送婶婶离开,在一转头,不知何时自己的叔祖已经从床上起来,正站在自己面前静静的打量着自己。 “你爷爷,是什么时候走的?”俞海终于开口。 “我爷爷是正统十一年驾鹤西去。”一说去世的爷爷,俞鉴的神情也有些落寞。 俞海点头,“哎,可惜临死也没能见上大哥一面!”声音里充满了遗憾。 俞鉴见状赶紧说道:“二爷爷放心,爷爷是在梦中去世,无病无灾,没受罪!” 俞海终于露出点笑容,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日子都是掰着指头过得,指不定他那天也没了。 “那就好,没受罪好啊!我估计就没这个福气了,一身的伤病,到了日子也得遭罪。”俞海感慨道。 “不会的!孙儿可以为二爷爷请御医给您调养,保证二爷爷长命百岁!”俞鉴赶紧表态。 俞海看了他一眼,俞鉴感觉自己在这一眼下如同不着寸缕,被看了个通透。 “怎么看御医?去京城?还是得给皇帝卖命去出海下西洋?”俞海反问完不等俞鉴作答便说,“个人有个人的命,大哥没受罪是他德行高,上天的恩赐,我就不行了,到时候受罪什么也是我的命,我也得受着。” “二爷爷,孙儿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不是这个是什么?你来不就是为了劝我出海的吗?”俞海纳闷的表情很伤人。 俞鉴顿时泄了气一般的点头,可是随即又抬头说:“即使您不去,我也会去请最好的太医来为你调养身体!血脉亲情岂是其他什么可比的?” 俞海一愣,似乎是没想到俞鉴会这么说。 可随即又是自嘲一笑,“嘴倒是挺甜!行了坐下先喝杯茶吧,你两位叔叔还没回来,到时候有新鲜的海鱼吃,你久居京城,平时可见不到这些东西。” “谢二爷爷,孙儿能不能问问,您为什么不想再出海了? 孙儿以为您原本数次陪同郑和下西洋,征服大海就是您一生的目标,我觉得我们俞家人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梦想。” 俞鉴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俞海,想从他的表情中得到一些更有用的信息。 可俞海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将手里的烟袋锅拿出来,重新填充烟草,时间不长就有一阵白烟出现,给他闻的够呛。 “俞鉴!门外有你的朋友找你!”门外传来婶婶的声音。 俞鉴倒是早就知道锦衣卫要来保护他跟俞海一家,可俞海不知道,闻言猛然站起身子,目光寒芒迸射的看向门外。 “二爷爷,这是皇上专门派来保护咱们的,孙儿去看看!”俞鉴说着奔向门外,俞海虽然相比方才松了口气,却还是跟着来到院中。 “我来了,谢谢婶婶,这是我的……”俞鉴说着已经来到门口,只是跟那人一对视,他就觉得事情不对,怔然停下了脚步。 那人一见俞鉴,狞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把长刀,直奔三人而来。 俞鉴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可身边是老弱妇孺,一伸手就将婶婶拉到身后,他怒目而视道:“你是何人!” 那人已经将刀抽出鞘,“想知道,就下去问阎王吧!” 第341章 一把大刀在俞鉴眼中缓缓放大,就如同口口相传的那样,人死之前真的会回忆…… 实则这只是俞鉴的想象,面对这个凶器,他一介文人纵使气节不亏,可勇气还是差了些。 将家人拉在身后之后,就紧闭双目准备接受马上而来的死亡。 “当!” “噗!” 一声脆响之后紧接着又是一声闷响,俞鉴诧异的睁眼,他刚刚好像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景象,还没来得及回味,就被人给打断了。 目光移动,那个凶狠的大汉此时已经呆立不动,手中的那把骇人的大刀掉在一边。 “是谁!这么不讲江湖道义,竟敢偷袭!”那人嘴中突然有鲜血低落,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然后向后一仰,闷声倒地。 俞鉴茫然的目光来到那人身后位置,只见两个汉子来到院内,一个不惑中年,一个及冠青年,都在整理手中的飞刀。 “你们是?”俞鉴一时间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弯。 “俞大人,我二人是奉命来保护你的,在下张松!” “李剑!” 说完二人又向俞海他们点头示意,从怀里掏出郭懋书信递了过来。 待俞鉴详细确认信件真实之后,这才长出一口气,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婶婶见没了危险,哆哆嗦嗦的站直了身子,倒是俞海一双包含沧桑的眼中没有一丝波澜。 “多谢二位,若不是你们,恐怕今天我们一家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俞鉴依旧后怕的说道。 听俞鉴这么一说,张松跟李剑同时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留李剑处理那人尸体,张松接话道:“俞主事说的我们兄弟汗颜啊! 我们奉命前来保护你们一家,若是真遭了贼人暗算,那才是百死莫赎! 幸好没有酿成大错,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向郭大人,向皇上交代了!” “张哥,什么都没有!”在尸体上快速寻摸过的李剑抬头说道。 张松点头,“这帮人还真专业,竟是提前准备好了。” “俞鉴,你是我们的亲戚还是仇人?为什么你一来,就有杀手找过来!”婶婶突然开始大喊。 俞鉴束手无策的站在那,口中我我我的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 张松二人默默处理着自己的事,这是俞鉴的家事,他们也不方便说什么。 “好了!秀英,事已至此,你就算杀了俞鉴也无济于事。况且,这也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要怪就怪那些贪心的人吧。” 沉默如山的俞海一开口,婶婶不敢多言,默默退在一边,不停的抹泪。 “二位差官,劳烦你们了,我跟俞鉴说两句家里话,不知道行不行?”俞海又看向张松二人。 “老爷子那里的话,我们本就是来保护你们的,不用问我们兄弟,也不用管我们俩。”张松忙说道。 俞海似是松了口气,啪嗒啪嗒就又抽上了旱烟,向屋里走去。 俞鉴见状不敢耽搁,随着房门的一声轻响,祖孙二人消失在了张松二人的视线中。 婶婶一看处理尸体的李剑,却是无法想象这个看着也才刚刚成年的孩子,如何能做出这种她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看着,李剑突然抬头,嘴里露出一口大白牙。 “妈呀!”婶婶惊叫一声,赶紧跑到了厨房避难。 “我这么可怕吗张哥?一个老娘们都怕我,以后怕不是要找不到媳妇了……”李剑一脸落寞。 张松那压抑不住的大笑传进了房间中,此时的正堂内,俞海一扫方才漠不关心的样子,一声轻叹坐在桌前,点了点身边的凳子,俞鉴会意赶紧坐了过去。 “我不是不愿意再出海,实际上,只要你出过两次海,你就再也忘不了那片天地。 那安静时如蓝宝石一般的海面,狂暴时比黑夜还要深沉的深渊。 它的美丽,是每一个见过的人都难以忘记的,让人沉醉疯狂。”俞海缓缓开口,为俞鉴刻画出了截然相反的两幅画面。 俞鉴静静听着,不敢打断俞海。 “不是我年纪大了,不敢出海,只是,我不能! 你去问问你爷爷,你爹,我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多少人畏之如虎的海域我都如履平地,凭的就是我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俞海此时不再像一个老翁,而像是一个常胜将军。 “古之先贤愚公也不外如是了!”俞鉴有种感慨道。 俞海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他也听不大懂,但是知道俞鉴是在夸他。 笑完是一声长叹:“哎!都过去了,自从郑公死后,宣德帝驾崩,就没有我们的天地了,你可知我为什么不愿意出海吗?” 俞鉴眼睛一亮,终于说到正题了,“请二爷爷教我!” “别整这文绉绉的词,听起来费劲,也没别的,就是有人告诉我不让我出海,否则就要灭我们俞家满门。”俞海说到。 俞鉴紧皱眉头,他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人明目张胆到这个地步。 不过想想那个杀手,心中疑惑也就少了,随即是满腔无处发泄的怒火升腾。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俞鉴突然大喊。 俞海并没有阻止,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作恶(1V2)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一梦三四年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毒瘤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