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九十年代刑侦日记 > 第83章

第83章

甚至每日都有被迁怒打死的下人。” “什么?明知朕想削藩还不赶紧低调做人,反而还敢戕害人命?”朱祁镇剑眉竖起。 袁彬不好答话,只是称是。 “其余藩王呢?”朱祁镇按捺怒气接着问道。 “其余太宗、仁宗、先帝所封诸王都还算本份,没有太过谈论,只是震惊与皇上的断然手段。”袁彬懂事的说道。 “不知道怎么在私底下骂朕无情的,不用你替他们粉饰。 尤其是荆王,自己几个儿子快把脑袋都打烂了,还把当地霍霍的不轻,他们最近有没有老实点?”朱祁镇问道。 袁彬点头,“现在老荆王身体不太好,为了王位,荆王府少见的安生了有几个月。” “你们郭指挥使在福建如何了?前些天不是说遇见有人窥伺吗?人查到了没有?”朱祁镇又问。 袁彬摇头,“应该是当地的世家大族,具体是谁还没查到。 不过指挥使来信中也说了,皇上交代的事他已经有了眉目。 想来查实之后就可以尽快将他们一网打尽,没有意外不出一个月就能回京了。” 朱祁镇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给他说也不要太拼了,凡事不要太急,别被人钻了空子。” 虽然这么说,可袁彬听得出来,朱祁镇是关心郭懋的安全,含笑点头应是。 等袁彬走了之后,朱祁镇便出了乾清宫,早前命人打造了一个器物,说有了雏形了,自己也该去看看了。 内宫有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座衙门。 其中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二十四个衙门本来为了防止太监权力过大,而将权利分出一半由宫女掌管。 而以宫女为主的四司八局,在太祖洪武年间就随着马皇后的逝去逐渐变成摆设。 后来在太监的权势大涨的同时,也将这些原本有职事重叠的四司八局权利又全归于十二监中,只剩还一个尚服局还剩下一点实权。 朱祁镇这次要去的就是负责皇宫所用器物的御用监。 凡御前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皆造办之。又有仁智殿监工一员,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 不过后来的所谓仁智殿监工,实际权利也归于了司礼监,现在主要就是给皇上做稀罕玩意为主,像宣德炉就是他们捣鼓出来的。 朱祁镇还没踏入御用监中,掌印太监阮浪就先行一步带领众宫人跪迎在里面。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祁镇一进门耳边就满是公鸭嗓子声音。 第331章 “嗯,起来吧,朕要你们做的东西怎么样了?”朱祁镇自顾自的朝营造房里面走去。 没想到阮浪起身之后却拦在了朱祁镇身前:“皇上,屋里危险!请皇上在正堂等候!” 朱祁镇大感意外的看了一眼阮浪,眼神里分明写着不信。 “嘭!” 就在此时,一声巨响从营造间中传出,带起了滚滚水汽还有叮叮当当的金属砸落之声。 朱祁镇被吓了一跳,赶紧往一边躲了过去,看着营造间中冒出的滚滚白烟,有些不确定的问:“这是朕让你们造的东西?” 阮浪肯定的点头,“皇上,这个东西威力可不必炸药小了,奴婢这些天来已经反复试验,想必功成就在这几天了。” 朱祁镇狐疑的看了阮浪一眼,“是不是只有一个正在实验中的蒸汽机?” 看着阮浪点头,朱祁镇没再问他,自己朝营造间走去。 说到造蒸汽机,朱祁镇还要感谢耿应,当时出门的时候就想着要造蒸汽机火车来缩短出门时间,没想到一忙忘了。 后来见到耿应,就想起了被偷的那次事,若不是他再起这个念头不知道都是什么时候了。 也正巧心在准备下西洋,真要是在此前将蒸汽机做出来,那可是一大助力。 “皇上危险啊皇上!”阮浪大叫一声赶紧跟上朱祁镇,“皇上,您还是在外面等着吧,有什么想看的,奴婢让人给您拿出来!” 朱祁镇没理他,做个蒸汽机怎么还能爆炸呢? 要么是他们的工艺不行,不能让机器内部随着蒸汽运转,要么就是材质不行,达不到一定的强度。 就像现在的大炮一样,只能靠增加管壁来达到增大口径的目的。 虽然后世也是这样,可这两者的比例就要相差太大了,后世随便拿出一个炮就比现在数千斤、上万斤的大炮威力大的多了。 这时工业基础决定的差距,若蒸汽机也是如此,那朱祁镇也没什么办法。 只是想来也不应该啊,这个时候的科技差距,应该跟十七世纪的西方差距没有那么大,不至于连一个简化版的蒸汽机都做不出来吧? 进门一看,朱祁镇看着满地的碎片就知道这些天来阮浪没少下功夫。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朱祁镇嘴里碎碎念着,就开始在地上的碎片中扒拉起来,混着还没充分燃烧的柴火的碎片黑不溜秋的。 阮浪跟在一边,不停地在朱祁镇耳边唠叨:“皇上,这里危险,您还是去外面吧!奴婢将东西都搬出去!” 朱祁镇没搭理他,在地上翻找之后,将目光放在了旁边的那口大锅上。 “你们就是用这个烧水的?”朱祁镇问道。 阮浪连连点头,“皇上圣明,就是用这口锅,您看,这口锅上面本来铸造了一个盖子,哎,小金子,把那个铜片拿来。” 接过一个硕大铜片之后,阮浪将其扣在大锅上,果然严丝合缝的。 阮浪指着中间一个小孔,“这地方本来铸了一个您说的那种铜管,用来将水汽传输到汽,汽……” “汽缸!” “对,谢皇上提醒,就是汽缸! 到了汽缸之后,再推动那个活、活塞!对活塞运动。 然后就可以推动轮子转动,这样就可以让轮子自己跑了!”阮浪努力回忆着朱祁镇的交代,终于磕磕巴巴的复述完整。 朱祁镇一时间也没觉察出哪里不对劲,只是跟着阮浪的说法开始在地上扒拉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 “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缸,推动活塞做功……推动活塞做功!”朱祁镇好像抓住了什么,可惜灵光一闪即逝,他赶紧大叫一声:“汽缸呢!” 阮浪赶紧接过手下递来的汽缸,厚重的黄铜将他单薄的腰都压弯了。 朱祁镇迅速翻看阮浪递过来的汽缸,此时的汽缸已经被蒸汽撕开了个巨大的口子,中间的活塞与连杆被巨大的压力给压得变了形。 “难道是因为工艺落后,铜又软,所以一有压力就会变形,导致整个汽缸堵塞,所以才会发生炸膛的事?”朱祁镇眉毛拧成个川字。 阮浪大气也不敢出的站在一旁,听着朱祁镇口中满是不认识的术语,暗自感慨皇上学识的渊博。 朱祁镇没有时间管着阮浪的想法,他原本学渣的经历只能帮他到这了。 更多的专业方面知识他并没有涉猎,一时间也想不到到底那出了错,只是觉得好像这里面少了些东西。 “少了什么东西呢?”朱祁镇自语着,手中的汽缸不自觉的就被他拼到一起,连杆与活塞形成了一个接近完美的闭合。 那有误差的一点他看了,完全是因为这个金属本身的变形产生,并不是制造工艺出了问题。 “三缸、四缸发动机?三缸四缸、对啊三缸四缸!哈哈,有了!”朱祁镇怪叫一声,猛地从地上弹起,然后对着那套活塞连杆使劲捣鼓。 然后一拍脑门快速说道:“在蒸汽锅炉中,通过燃烧过程水沸腾为蒸汽。 通过管道蒸汽被送到汽缸,阀门控制蒸汽到达汽缸的时间。 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或右侧,推动活塞运动。 蒸汽在汽缸内推动活塞做功,冷却的蒸汽通过管道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结为水。这个过程在蒸汽机运动时不断重复。” 阮浪凑上来,忐忑的问道:“皇上,是奴婢出错了?” 朱祁镇此时心中刚刚解开了炸膛的疑惑,兴冲冲的解释道:“我只说让你做一个推动装置,却忘了还需要一个循环装置,你来看!” 朱祁镇拿起那个汽缸,那是一个只有两个口的汽缸,一个口进气,一个口推动活塞,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气进去了把活塞推上去,然后气就一直上前,把活塞越顶越死。 本来如果蒸汽压力有处宣泄还好,可是阮浪他们为了保证蒸汽不外泄,还特意一体铸造了这个锅炉。 这才导致运行之后汽缸承受不住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炸膛。 “你们只要在这装一个阀门,使得蒸汽在进入之后,活塞运动完成可以自动回落就行。 不!不不!应该像所说的那样,这个汽缸要做左右两个。 他们互相牵连,一个推进的同时另一个回撤,这样就可以将功能最大化!对就是这样!”朱祁镇拉着阮浪兴冲冲的说道。 “听懂了吗?”朱祁镇兴奋地看着阮浪,然后脸上的激动一点点消失不见…… “没听懂是吧?”朱祁镇明知故问,然后见阮浪满脸惊恐的跪在地上。 “奴婢该死,奴婢这个榆木脑袋,奴婢就是头猪!” “行了行了,这个东西对你们也确实是太为难了,这样,朕再讲一遍……” 从御用监出来,朱祁镇并没有回乾清宫,而是来到了漱芳斋中。 此时的杨采薇已经渐渐适应了皇宫中的生活,正在宫女的伺候下用膳,一举一动之间已经有了皇家的威仪,跟那个毛手毛脚的丫头越来越远了。 “皇上万安!”杨采薇见朱祁镇来了,赶忙起身行礼。 “好了好了,快坐吧,给朕也拿一副碗筷来,进来朕在你这过夜。”朱祁镇呵呵笑着。 杨采薇听见这话脸不由得一红,本来有些青涩的脸庞在这抹红晕出现后,多了一丝成熟的妩媚,看的朱祁镇心脏跟着狠狠一跳。 “臣妾给您盛饭!”杨采薇说着已经将宫女手中的餐具接了过去。 朱祁镇嘿嘿直笑的看着杨采薇,一双手不老实的握住佳人小手,新婚燕尔理当如此。 “皇上,于首辅带着主事俞鉴了来!”就在这时,金齐急匆匆走进漱芳斋,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朱祁镇动作一停,忙问:“何时?难道是俞海找到了?” 看金齐点头确认,朱祁镇噌的站起了身子就向外走去,刚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在杨采薇脸上轻轻啄了一口。 “采薇你先吃,朕去去就回。” “嗯!”杨采薇起身一直送朱祁镇到宫门口,看着消失的背影脸上笑容不见,最后只剩叹息回荡在空旷的紫禁城中。 第332章 一路龙行虎步的朱祁镇在见到于谦二人之时,他们已经在乾清宫中等了多时。 “臣等恭请皇上圣安!”二人见礼。 “何事如此高兴啊?”当朝首辅喜形于色,应该不是为了一个人的下落吧? “启奏皇上,今年四月,贵州安南卫为蛮贼攻围。 沐斌调兵由乌撒会总督贵州军务侍郎侯琎之大军,打通毕节等路。 复调普安州土官隆本率土兵援安云卫指挥萧能夹攻,擒首贼二千,斩首七十余级。 未几,贵州水西诸蛮攻围毕节等卫,告援甚急,沐斌遣人谕水西蛮,遂解围水西蛮效顺大明。” “好!好一个沐斌!”朱祁镇大喜,拍着屋内条案连连称赞。 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到沐斌已历三代,可谓军功赫赫,在云南当地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及。 “皇上,这是详细战报,请您过目。”于谦双手捧着一本奏疏奉上。 “说吧,沐斌那有什么要求?”朱祁镇反问一句。 “皇上圣明,黔国公奏请:水西革勒寨头目阿忽等所统人民素性顽犷,先因激变为非,今已去逆效顺,其田地未及耕种者乞量免税。 并令贵州都布按三司、巡按御史严加禁约,有司军民不许举放钱债倍取利息复致激变,庶使其永远向化境地宁静。”于谦说道。 朱祁镇颔首,“准了,赏赐你们内阁看着办,不过一定要体现出朝廷的重视,着黄裳尽快前往褒嘉。” 这官太大了立功也不好办,外姓人生前是不能封王的。 黔国公的爵位已经到顶了,封无可封只能从赏赐上着手。 朱祁镇之所以让内阁去办,办好了是自己安排的妥当。 办不好人家心里不舒服那也是内阁的锅,被动技能领导永不背锅。 处理完贵州土司的事,俞鉴赶紧上前一步,“启奏皇上,臣已经联系上叔祖俞海一脉,这是回信,请皇上御览!” 朱祁镇摆手:“这是你的家信,朕不便看,你就将俞海的下落与他的想法说与朕听就是。” “启奏皇上,家叔祖一脉现今客居在福建泉州,只是叔祖信中言说年事已高,再无出海之力……” 俞鉴当然能看出来朱祁镇对于下西洋这件事的看重,汇报的时候心情忐忑,到得后来声音已经越来越小。 “俞海年事已高确实不便出海,那他有没有子嗣可以担此大任的?”朱祁镇点点头问道。 “回皇上,叔祖确有两个儿子,都是掌舵的好手,只是…… 叔祖好像刻意不提我的那两位叔伯,或许有不想让他们冒险的意思。”俞鉴面有苦色。 朱祁镇心跟着一沉,因贵州蛮平的好心情也没了个七七八八。 “皇上,事在人为!臣愿意前往泉州说服我家叔祖!”俞鉴见状一咬牙跪在地上。 “事已至此只能这样了!”朱祁镇点头同意,“俞鉴,你现在兼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同郭懋一起清查越利之事。” “谢皇上,臣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俞鉴纳头一拜神色激动。 监察御史虽然看着只有正七品,比他这个兵部主事品级还要低上一级。 可权柄极大,在地方上就算是三司也不敢小看。 再说有了这个外派经历,对以后的升迁大有益处。 更别说其实这次主要是“探亲”,其他公事还不是主要的,这简直就是福利啊! 俞鉴匆匆而去,出宫安排出差之事了,暖阁中只剩朱祁镇和于谦,两人相对而坐,一人低头一人抬头,同样思量。 “于谦啊,一年过去了,当时朕回京在奉天殿与你的约定还记得吗?”朱祁镇突然开口打破了宁静。 于谦微微抬头,目光迎上朱祁镇,坚定地点头,“陛下所说臣一刻不敢忘怀。” “唉!朕本以为天下之病在朕,在宫中,在朝廷,却没想到,病竟已入骨啊!”朱祁镇叹了口气说道。 于谦身子僵在哪里,他也知道朱祁镇因为这次的粮荒而伤心。 岂不知南方年年大丰收,南方粮价比丰年的北方,都能比北方便宜一半有余。 也就是说按照朱祁钰给的价格,那些南直隶的大户依然有的挣。 甚至那天除了魏国公是真的掏空了自己的存粮来助拳外,其余人最多也就是肉疼肉疼,伤筋动骨都远远谈不上。 北方的这次灾情虽有天灾可主要还是人祸,以漕运转运粮草入京,成本最多不过高个一倍。 可南方的粮草不管怎么往京师运,也拉不下来京师的价格,为什么? 因为除了极个别人之外,所有官员都参与了这场狂欢。 说起来那些要在这次事件中赚钱的还是没那么让人伤心,无非就是看重利益而已。 可其余的呢?他们难道是热心肠,帮自己的同僚赚钱吗? 谁也不会冒着风险来干这种事,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查田亩与人口,就是要阻止朱祁镇去将大明的情况搞清楚! 满朝文武,文为禽武为兽,谁又不是衣冠禽兽? 古代的国家,骨骼是士绅,是世族…… “皇上,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只是他们的天下。 臣也想明白了,与其说徐徐图之被他们下有对策给抵消,不如轰轰烈烈与他们战上一场。 这不是人情世故的江湖,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于谦话语铿锵震的朱祁镇都是一愣。 “于谦你!” “皇上,臣此次没有皇命带兵虽然是事出有因,可毕竟不合规矩,若是不罚恐不能服众,请皇上治臣一个私调兵马入京之罪!”于谦突然跪下。 朱祁镇心中的那点疙瘩终于解开,他叹口气扶起了于谦,“这是做什么?不是有朕的口谕吗? 这不是朕早就准备好的后手,为的就是防止有人作乱吗? 况且没有新军的进驻,恐怕那天的审问也不会这么轻松,后来的商税也不会加的这么容易了。” “皇上可以饶恕臣的行为,可总会被有心人利用,终究是没有手谕没有内阁票拟跟司礼监的批红,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于谦再说。 朱祁镇看着坚定异常的于谦,试着问:“你有什么计划?” 于谦点头:“兵部尚书是实权之位,臣兼任并不能将其发挥最大作用,还请皇上择良臣为之,也好调整朝中南北失衡的现状。” 朱祁镇深深看了于谦一眼,却没有想到这位于少保竟将自己的官位都抛了出去。 “好!于爱卿可有推荐之人?”朱祁镇不再磨叽。 “臣以为耿九畴办事老成,为人清白正直,可为兵部尚书一职。 轩輗与耿九畴齐名,浙江在其治下,刑狱清明再无冤狱,可为刑部左侍郎。 年富为人机敏谨慎,更有为大军输运粮草从无出错的功绩,可为户部左侍郎!”于谦将心中人选一一说出。 朱祁镇听完之后缓缓点头,耿九畴跟年富二人不必多说了,都是能信得过的。 至于轩輗他老家河南鹿邑,其人清廉之名闻名天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就依于爱卿所说,不过现在新军已经开拔回营,不知道可还能压得住朝臣?啊?哈哈!”朱祁镇与于谦对视一眼皆是哈哈大笑。 朱祁镇停下了笑声,端着茶杯偷偷看了一眼于谦,一个心思不停在心头转动。 “皇上可是有什么事要让臣办吗?”于谦见状主动询问。 “若是你不问,朕还真不好说了,通政使李锡见朕的时候,说对于当日开罪于你的事心中忐忑。 朕知你素来公私分明,断不会为难于他,正好这次三人的调动可由李锡提议。”朱祁镇缓缓开口。 于谦一愣,随即洒然一笑道:“臣虽没有多少德行,可也不会因此就心生嫌隙。 李锡为人虽有浮夸,可还是终于朝廷的,臣自然没有意见。” “好!有你这句话真就放心了,金英,传李锡进宫。” …… 第333章 “臣李锡参见皇上!恭请皇上圣安!”李锡进门朱祁镇与于谦正在喝茶。 “李锡,前些日子你说要想于谦赔罪。 朕刚刚可是问了,于首辅大度丝毫记不得你什么时候开罪过他了。 在朕这乾清宫中,你有什么话就跟于谦说吧。”朱祁镇端起茶碗轻轻再喝一口。 李锡一愣,刚进门他还以为是要跟自己算账了,没想到皇上是来说和的,赶紧面向于谦, “首辅大人,早年属下不通情理,做了助纣为虐的事,冤告了您,请首辅大人有大量,别往心里去。” 李锡说完,站在一边的金英就将早已准备好的茶碗放到他的手心上,来了一个奉茶认错。 于谦自然没有为难,起身将茶杯端起轻轻喝上一口,又将李锡扶起。 他倒是不想这么麻烦,可就怕李锡不信啊。 “李大人,你我同殿为臣也数十载了,即使有过朝堂之争,那也不是个人恩怨,尽心办事就是,切莫多想了!”于谦含笑开口。 “谢首辅大人大度,谢皇上!”李锡赶紧拜谢。 “李锡,这次来还有一事朕要问你。”朱祁镇趁热打铁,“现在刑部左侍郎与户部右侍郎空缺,不知道觉得轩輗与年富二人可合适?” 李锡赶紧点头:“是是是,二人都是老成持重之辈,又都素有贤名,臣以为他们二人再合适不过!” “若是朕想再加一个兵部尚书,你觉得耿九畴如何?”朱祁镇再问。 这次李锡顿了顿,片刻后有些犹豫的说:“耿大人之名满朝皆知,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够的,只是……” 朱祁镇跟于谦对视一眼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并未听闻耿大人还知兵事,臣以为若是增设兵部尚书一职的话,王文应该更为合适。”李锡解释道。 朱祁镇再与于谦对视一眼,于谦微不可查的点点头,朱祁镇便开口道:“朕知道了。” 待李锡走后,朱祁镇开口道:“于爱卿也觉得王文更为合适?” 于谦点头,“确实是此前臣考虑欠妥,王文巡抚宁夏军务多年,相比耿九畴确实更为合适,只是不知道王文……” 朱祁镇点头没有说话,沉吟片刻后说:“庆王、伊王封国被除,藩国中的田亩应还于佃户,这黄册之事就先从二王的封地开始吧,你觉得如何?” “皇上圣明烛照,臣佩服!” 两人商量好了之后,第二天一早,文渊阁议事之时,朱祁镇的圣旨就下来了。 说于谦擅自调兵,目无君父,免去兵部尚书之职,先由其暂代,日后有了人选再行交接。 李锡随即就提议年富与轩輗任户部左侍郎与刑部左侍郎,在皇帝的默许之下,此事顺利结束。 从这天起,原本只能窝在京城中的新科进士们,开始分成两批,一队前往河南府伊王封地,一队前往宁夏卫庆王封地。 “不该兄,你家中现在有多少田地?”一路前往庆王封地的孙纪凑到耿应身边问道。 不只是孙纪,耿应身边的同年围了好大一个圈,全是因为耿应在猎田中的精彩表现,众人都看出来皇上对他的偏爱,自然就有人来套近乎了。 耿应略有些腼腆的回答:“我家没有田地,是租的刘老爷家地过活。” “哦~今年收成怎么样?前些日子可听说京师因为寒灾粮价都涨到天上去了。”孙纪叹气说道。 “夏粮确实减产,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缺口,幸好皇上已经将那些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处理了,这些人渣!”一旁的李琦咬牙切齿道。 他是京城顺天府人氏,在这次的粮荒中,家里没少受损失,提起这事可不是恨的牙痒痒。 “不止如此,他们不管提高卖价,还压收购价格,说什么南方粮食便宜,运到京城也才四百文一石。 本就是借着天灾发财,还要两头吃。”顺天府乡试解元刘宇也跟着诉起了苦。 “哎,刘兄,你是京城人氏?”耿应一听,就知道这位解元是农家出身。 果然刘宇闻言答道:“我是顺天府西城人,家里有几亩薄田。 本来今年减产,交完赋税之后余粮本就不多,家父还想呢能多卖些钱,好给我置办一身官服。 被这些可恶的奸商这么一搅合……唉!” …… 宁夏卫是因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卫所制度之后才建立,又是北边门户之一,有着监视漠北草原的作用,城墙修建的高大而坚固,在茫茫戈壁中犹如一头巨兽匍匐在地。 宁夏城中,最大的建筑就是庆王的王府,可原本威严的王府,此时却传出阵阵鸡飞狗跳之声。 “王爷!臣妾不走!到了京师什么都没了,说不定还要被宗人府给看起来,到时候连门都出不去,这皇上的心怎么这么狠啊! 你好歹也是太祖钦封的王爷,怎么说除国就除国!”一个妇人身穿绫罗,抓着一把珠宝哭的梨花带雨。 被妇人抓住了的就是就藩宁夏的庆王,一头乌黑头发随风飘扬,一点也不像是个年过半百的人,反而像是个正在壮年的塞外散人。 “哎呀,你这女人,当初是你非要我上书请求迁回南方,为此本王甚至不惜请朝中的大臣帮忙。 现在皇上生气了,你反倒是埋怨起我来了,果然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庆王朱秩煃一甩袖子满脸的嫌弃。 妇人是他刚纳的侧妃,虽然年轻貌美,可这个心性着实太差。 他虽然也对除国苦闷,可也好歹经过了两代人的努力,将家搬回了了京师,也算是了了先庆王的遗愿。 想到先庆王,朱秩煃又是一叹,他慢慢在王府中散步,在这片西北大地上,庆王府是唯一一个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群。 先庆王朱栴生在南方,就藩宁夏之后依然眷恋家乡的风景,在反复请求南迁未果之后,他只好寄情于山水。 王府后花园中有迎宾馆、逸乐园。园中建有楼台亭榭,湖光山色,奇花异卉,姹紫嫣红,是明朝塞上人工园林的代表之作。 为了消遣自娱,吟诗会友,他又把镇城清和门(东门)外、红花渠东畔的王府果园,改建成为一处大型游乐园,并亲自给这所新园命名叫“丽景园”。 园内建有芳林宫、望春楼、群芳馆、大觉殿和众多水榭亭阁。 园东有延庆寺;园南有小春园;园西临红花渠,过渠就是宁夏镇城;园北建有青阳门,门外另辟大型水上乐园一处,名叫“金波湖”。 大湖之西有临湖亭,北有鸳鸯亭,南有宜秋楼,环湖“垂柳沿岸,青阴蔽日,中有荷芰,画舫荡漾,为北方盛观。” “可惜了父王费尽心血建造的这座王府了!以后也不知谁会住进来,希望可以善待它吧。”庆王心中思量。 “王爷王文大人求见!”管家走来说道。 第334章 “王文?他找我干什么?”庆王一愣。 自己跟这位巡抚宁夏的左都御史可没有什么交集,自己又被皇上除国,难道这人是来找我麻烦的? 心中惊疑不定,可躲是躲不过去的,庆王只好说:“请到会客厅用茶。” 时间不长,庆王来到会客厅,王文早就等在屋中,正在百无聊赖的品茶。 “臣王文参见王爷!”一见庆王出现,王文赶紧起身行礼。 庆王看王文样子不想是来找茬,悬着的心也就落了地。 赶紧挤出笑容说道:“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朱家宗室子弟,再也不是什么王爷了,王大人不用客气!” 王文却说:“皇上虽说将王爷的封地收回,可并没有褫夺王爷尊位,您当然还是我大明的亲王!” “呵呵,谢王大人为我宽心了,不知此来可是有什么金玉良言要在我临走前相送的?”庆王一笑,不过防备却没有卸下丝毫。 “王爷折煞沉臣了,金玉良言不敢当,此来是有事有求于王爷!”王文行礼说道。 哎,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庆王暗叹一声,嘴上说:“愿闻其详,若是真能帮得上王大人,我一定竭尽全力。” “臣厚颜前来,只是为了王爷名下的田亩,不知王爷可否将府内田册交由臣,让臣也好协助新科进士们清查田亩人口数量?”王文神色恭敬。 庆王一听脸色大变,还没坐热的屁股从凳子上弹起,“王大人,王府的田册恐怕跟你这个巡抚无关吧? 这应该是宗人府要管的事,再不济也应该是户部,你掺和进来,恐怕……” 王文呵呵一笑,“王爷,我正是奉了皇上的口谕而来,还请王爷体谅臣的难处,将田册交于臣。” “皇上?”庆王一惊,“此时可事关重大,不少勋贵大臣牵涉其中。 我不让你拿可不光是为了自己,毕竟我这一走估摸着就死在京城了,你可是个封疆大吏,真要把自己牵扯进去?” “谢王爷关心,臣意已决,还请王爷将田册交给臣!”王文斩钉截铁的说道。 庆王轻叹一声,对一边的王府内官说道:“去将家里的田册、田契、身契都拿来交给王大人。” 事后,看着意气风发离开的王文,内官的沙哑公鸭嗓子摩擦出一个难听的声音,“王爷,咱们就算不给他,他恐怕也没什么办法吧?

相关推荐: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靴奴天堂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作恶(1V2)   迷踪(年下1v1)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