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周礼》是伪作的异端按下去。按完之后,双方继续互喷。 许烟杪咔嚓咔嚓啃瓜。 朝堂上的福州人:“……” :) 呵呵。 福州人——刑部郎中吕钰当即调转枪口:“江东人又骄纵又脆弱,当日打天下时幸好没用你们江东子弟,不然陛下能不能得天下还两说。” 大理寺丞王公达正要反唇相讥,监察御史商原连忙拦住人:“冷静冷静,都是南人,何必互相争吵呢。” 兵部尚书:“……” 啊这。 尚书里四个北人,两个南人,现在兵部尚书感觉自己要被两个南人同僚的视线烧穿了。 兵部司务:“许郎……” 兵部司务:“许郎……许郎……” 许烟杪沉浸在系统中。 丝毫没看到旁边兵部司务喊他喊到又快哭了。 你别拱火了!再说就要打起来了! 什么?想起来哪个王八蛋御史说苏州人坏话了吗! 朝堂上的苏州人有一个算一个,捏紧了拳头。 今文学派:“?!”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现在才说! 今文学派的人笑了。 许烟杪对经文生疏,不代表他们生疏。 科举考的就是即时回忆书本内容,他们最擅长这个,现在给出“八不合”的方向,还怕不能当场想出来打古文学派的脸? 权公,虽然你听不到许烟杪的心声,我们有些胜之不武,但学术正统之争更重要,所以!对不住了! 这些人正在兴奋中,没有注意到朝堂上有些人脸色变了,皱着眉,准备站出来。 权应璋没有官印,听不到许烟杪的心声太吃亏了。 但!他们能听到啊! 他们是古文学派的人,为了当官,伪装成今文学派而已。 现在,是时候站出来了! 忍辱负重多年,现在!我们要把失去的一切都拿回来! 为了古文的荣耀!!! 今文就是异端!!! 作者有话说: 地域黑参考自历史人物的话,作者本人不是地域黑 * 心术似福州: 裕陵尝问温公:外议说陈升之如何?温公曰:二相皆闽人,二执政皆楚人,风俗如何得近厚?又问:王安石如何?温公曰:天资僻执,好胜不晓事,其拗强似德州,其心术似福州。 ——《道山清话》 吴儿娇脆: 百年骄豢吴儿脆,一味清谈晋士休 ——《春日》 * 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古代典礼不合,与古代历法不合,与古代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 ——《尚书古文疏证》 *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 * 第19章 惹!竟对八旬老人做出这种事! 隐藏在朝堂上的古文学派磨刀霍霍,直接跳了出来。 宛如小鸡仔们终于找到了鸡妈妈。 “权公!!!”他们眼泪汪汪:“你终于愿意出仕了!” 权应璋一愣,都没想起来要先反驳“我没有想出仕”,下意识:“你们是……” “我们是古文学派的啊!!!” 我——们——是——古——文——学——派——的——啊! 余音不绝,绕梁三日。 就连老皇帝都震惊地瞪大双眼,神色古怪起来—— 嘴替再次出场,心声中充满了震撼。 其他人用力点头:是啊是啊! 这真是……谁能想到呢?! 平时一起喝着小酒办着公,偶尔谈论谈论今文经典的同僚,转身就投敌了! 好几个人直接当场崩溃。 “吾友!你!” “老师!我和你学了半辈子今文,现在你跟我说你是古文的?!” “知己!你!我!你是古文的,那我们平时辩经论道论的到底是什么!知音难觅,为此我在官场上一路往上爬的时候,拉拔了你好几次,就怕你被迁出中央,到地方上我们就不能一起曲水流觞,品茶讲经了!结果你是古文学派的人?!什么高山流水!什么伯牙子期!终究是我错付了!你这让我的老师!我的同年!我的亲朋好友怎么看我!怎么看我们俩的关系!” “其实吧……”知己期期艾艾地说:“平时我们论的内容,都是我找来的一些偏僻的古文经典……” 他的好友如遭雷击,后退三步。 知己冲上去握住他的手:“知己!你在古文经学的理解上面十分有天赋,信我!来学古文吧!你一定会一飞冲天的!” “啊?这……不是……我……” 好友一脸犹豫地被拉走,完全没办法做出反应。等人站到古文学派阵营时,他脸上的犹豫逐渐变成坚定:“好!知己!让我们继续做知己!” 竟是当场跳反了。 气得今文学派的人怒骂他叛徒,是古文学派门下走狗! 权应璋脑中一阵隆隆,待回过神后,畅快大笑:“好!好!老夫还以为古文于朝堂上无人了!原来尔等是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啊!” 许烟杪: 他把拐杖一杵,傲然看向自动分去对面的今文学派:“吾道不孤!尔等还有什么谬论!都拿出来吧!” 许烟杪: 古文学派的那群人站在权应璋身后,同样傲然地望着对面。 今文学派的人冷笑一声:“蚍蜉撼树尔!” 许烟杪: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人突然都异口同声:“你闭嘴!!!” 许烟杪眼睛一亮。 兵部司务眼角微微抽搐。 这场辩经真是少你一句都不行!但凡少你一句,他们都打不起来。 * 老皇帝也看热闹不嫌事大,让锦衣卫搬来十来套案几和软垫,提供双方坐而论道。 ——主要是权应璋年纪大了,一般论道没几个时辰拿不下来,真让人家这把老骨头站这里那么久,今天就得当场出殡。 今文学派首先发难:“《古文尚书》初次问世时就明言比先前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四百年后遭逢战乱,再到太平,怎么就变成多出二十五篇了?篇数不合,方知伪也!” 古文学派的人面色凝重起来。 就连权应璋这个文坛盟主也是眉头一皱。 他们是正经辩经,不是街头争斗,倘若是后者,他们当然可以扯着嗓子说“官方文书上没有变化不代表它在民间不存在,民间那么大,书籍四处散落,四百年后才找到不是很正常吗”。 但辩经不能这么辩。 辩经,你得从经史典籍里找出相应的内容来反驳对方。 哪怕全天下都知道孔子是个男的,你在辩经的时候,如果需要说明这一点,那你就得从典籍内容里找出某某话来证
相关推荐: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妇产科男朋友
呐,老师(肉)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妙拐圣僧
进击的后浪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朝朝暮暮
恶女嫁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