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心烦,一年到头他也买不上一回醉,好不容易买一回,才灌上两坛,酒楼伙计就跑来告知没有酒了。 裴凌恼火,扯着伙计的衣襟问:“怎得怕小爷给不起你银子” 说着,掏出一叠银票拍在桌上:“去把你们所有酒全给爷抬上来!” 伙计连忙摆手:“客倌您误会了,实在是店里的酒都送去二楼李大人那边去了。” 边说边用眼神悄悄打量裴凌,似是在说“楼上的可是有头有脸的大官,你算什么"但脸上却赔着笑道:“李大人今日宴请同僚,咱们店小得罪不起,这酒啊,都给几位大人留着呢。” 有酒不卖给他,却给旁人留着,岂非狗眼看人低 裴凌成婚后虽说性子收敛了不少,但从前可是在盛京横着走的一霸,除了皇帝老儿他还顾忌些,旁人又算老几?何况这伙计打量人的眼神实在令人不爽。 宁天麟是吃准他的性子,料他绝不会退让。 果然,裴凌“嗤”地一笑:“哪来的李大人张大人?小爷还是裴大人!”猛灌两坛酒后他已经有些微醺,将那伙计衣襟攥得更紧,在腰间摸索一通,拿出一枚令牌按到那伙计脸上:“睁大你的狗眼,看看小爷是谁!” 令牌代表的是羽林左中郎的身份,楼上那位李大人是右中郎,品阶相同,可如今做着左中郎这个官职的人,可不是一般人。 就算没见过盛京恶霸,听也该听说过吧。 店伙计当即“哎呦”了一声,赔礼道歉:“原来是裴大人!是小的有眼无珠,小的这就将好酒都给您送来!” 楼上,李度正与几名同僚议事。 端王宁天文失势,追随他的人也讨不了好,查办的查办,革职的革职,李度还算其中好的,想来是昌惠帝给了他李家几分薄面,只将他由原本的羽林郎一职,降为了羽林右中郎。 可李度深知,这一切只是暂时的,李家没了靠山,一旦宣王当上太子,他怕是连这右中郎都难以保住了。近来,他一直不曾死心,暗中游说几位逃过一劫,没被牵连的同僚,想要继续营救端王。 奈何树倒猢狲散,从前这些效忠于宁天文的人,此时为了自保,全变成墙头草,都对李家避而远之。李度原本想邀人过府一叙,结果人人都找借口不来。无法,他只好趁这些人在酒楼闲聚时,厚着脸皮不请自来,主动做东。 听完李度的意图后,众人叹气,皆劝他罢手吧,宣王大势所趋,已成定局,这会儿还去为犯了通敌罪的端王谋事,那与自寻死路无异,没必要去触未来皇帝的霉头,并且纷纷劝说李度不如也找机会向宣王投诚。 旁人兴许还能另外择主,可李度作为已故端王妃的胞弟,端王的小舅子,做尽了与宣王对着干的事,即便他去投诚,宣王又怎么会信得过他? 李度见劝说不动,只好徐徐图之,道吃酒吃酒,难得一聚,不提朝事。 结果酒楼伙计却上来说没有酒了,全叫楼下的一位姓裴的大人给包圆了,并火烧浇油地说,已经提了李大人的名,可那位裴大人极其嚣张,完全不将您放在眼里,逼着我们将酒全抬上他的桌。 裴家有三位大人,年长的那两位行事作风与“嚣张”不沾边,想想也知道是那位脾气暴躁的小裴大人了。 众人又劝李度罢了罢了,可李度今日是专程来笼络人的,结果当场被宣王那边的人下面子,被同僚瞧着,他若忍气吞声,那今后还有何底气叫人信服? 为了脸面,李度只能下去找裴凌讨说法。 他从前是裴凌的上级,暗中没少给裴凌穿小鞋,之后他妻子姚氏又仗着夫君官大一级找过裴凌之妻的麻烦。 这二人,可谓是积怨已深。 如今李度虽被贬官,但与裴凌也是平起平坐,他仍高看自己一眼,两人又是死对头,便对裴凌语气不善,见他苦饮闷酒,又出言不逊讽了两句。 裴凌今日正憋屈得满腔火气正无处发泄,李度自己撞上来,懒得与他废话,直接一酒坛砸了过去。 同为武官,李度也不是个孬种,躲了酒坛,大怒下与裴凌动起手来。 酒楼中的客人吓得惊慌四散,裴凌醉归醉,却尚存理智,怕误伤无辜,便一脚将李度踹出门外。 此时天色已黑,街上灯笼高挂,李度直接飞砸在对面青楼门口,将门口揽客的老鸨子吓了一跳。 胸骨隐隐作痛,见裴凌晃晃悠悠出来,李度不服输,骂了句“野种”,挺身而起,再度冲了上去。 裴凌打不过叔父兼师父的裴澈,对付一个李度却是绰绰有余的,没过几招,李度便又被打趴下,裴凌拎起他,泄愤一般地狠揍。 周围人已有认出他们身份的,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三楼的宁天麟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见差不多了,微微向后侧头,他身后暗处立刻出现一名寻常百姓模样的男子。 然而,就在这名男子下去阻止前,有两人已抢先一步。 “头儿,别打了!” 王甲与刘刚已有几日没见到裴凌了,原想今日去给裴老侯爷拜个寿,奈何裴家老夫人向来看不上他们这些匪贼出身的粗人,便没去讨人嫌,只送了些礼过去。 裴凌回头,不知他俩打哪冒出来的,再往后头一瞧,就见陆眉绿得像根竹子似的,正风流不羁地站在青楼门前,似笑非笑地敲着手中折扇。 王甲与刘刚两条老光棍,方才正在楼里听姑娘唱曲儿呢,忽然被同来听曲儿的陆眉提醒,出来一瞧,这才看到本该给祖父过寿的裴凌,不知为何竟出现在大街上,还公然殴打朝廷命官。 他二人比裴凌年长些,算是看着他长大的,知他脾气火爆,却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可他今日明显不对,下狠手不说,下巴上长出了青茬,满身酒气颓废不已,哪有意气风发的模样? 也真多亏了人家陆公子,否则他喝到烂醉又无人阻拦,不小心真打死了这李度,那可坏菜了,搞不好会下狱的。 第二百六十章端王上套(28500珠) 房中未燃灯,一片漆黑,明知那纨绔子看不到他,宁天麟仍是稍稍侧身,隐到了旁边。 陆眉也只是停顿一瞬,便又立刻神色如常地看向别处,转身回了青楼。 这头,李度那几位同僚将他扶起,他却脸色难看地挥开众人,一瘸一拐地走了。 宣王的走狗居然敢公然给他如此大的羞辱,李家竟已被人轻视至此? 李度心有不甘,却又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灰衣百姓突然从巷子里奔出来,直直撞在他身上。 李度身上有伤,扶住墙,转头痛骂一句,回过头来却见自己胸前衣襟里夹了一封信。 他迟疑一瞬,转身进入巷子,在无人地展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立即转身去寻方才那人,人却早已不见踪影,他又赶紧将那封信藏好,动身回府。 原来,这送信之人便是之前藏匿城中,怎么查也没能揪出来的蛮族探子。 信上称,蛮族王子呼延图鲁死后,蛮族出了内乱,元气大伤,之后,蛮王又听闻宁朝将出兵扫荡蛮族,心急如焚,不想坐以待毙,便打算与宁天文再度联手。 蛮王想借宁天文宁朝次长皇子的身份,对外宣称宁朝三皇子宁天弘图谋不轨,陷害手足,蒙蔽胁迫圣听,以“清君侧”为由,助宁天文造反。 如今宁朝南边乱得厉害,动歪心思的藩王大有人在,相信有宁天文这位名正言顺的次长皇子起事,呼应的人会不少。 蛮王目标明确,即便宁天文无法攻入盛京,夺回皇位,亦可将宁朝一分为二,在南边自称为王。但蛮王也不是白白做好事,条件自然是有的,那便是要求宁天文在成事后娶蛮族公主为皇后,立皇后所生的皇子为太子,与蛮族开放通商,百年内互不侵犯。 若同意,蛮王便会命那些自小长在宁朝的有汉人血统的探子,想方设法将其营救。 这封密信对李度来说简直犹如一道惊雷,又如同一道希望。 惊是因为一旦与蛮王联手,便坐实“造反”的名头,再无法回头,不成功,便成仁,太冒险了。 而希望,则是在端王与李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人给递了橄榄枝。 今日之前,李度一定不敢信任这些蛮人,甚至会怀疑其中是不是有诈?可被裴凌当街打了这么一顿后,他已无望到底,知自己留在朝中毫无前途,兴许还会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只有牢牢拥护端王,才能杀出一条富贵生路。 李度之妻姚氏也是飞扬跋扈的一个人,自从端王倒台后,她外出没少遭人冷言冷语,早就受不了如今这种日子了,得知夫君有这样一个机会后,当即表示支持。 李度终于下定决心,当夜就买通了狱卒,亲自去见了端王一面,将消息带了过去。 宁天文下狱后,可谓体验了一遭什么叫众叛亲离,一众亲信中,也唯有李家还没将他放弃,李度也是他唯一能指望上的人了。 他自认出身正统,龙子龙孙,皇位已经近手可得了,又怎甘心落得被流放苦寒地,永世不得归的悲惨下场? 什么拥他为王,助他造反,明知蛮子狡诈,他若接受蛮王的“好意”,极有可能会沦为蛮人入侵宁朝的借口与傀儡,但眼下别无选择了。 加上李度苦心力劝,不论如何,先从囹圄脱身,保得青山,才能图谋后话。 宁天文与李度最终达成一致,决定拼上最后一回。 - 裴家这边,裴凌整夜未归,裴澈下半夜回府,次日一早,将自己已交还世子之位的事知会给了裴老侯爷。 原本裴老侯爷以为他昨日所言是气话,没想他真这么做了,还奏报到了皇上那里,再无转圜余地,加之他擅自休了苏氏一事,父子间又起了剧烈争执,之后裴澈怒而出府。 事情传到裴老夫人那边后,裴老夫人气恨不已,认为家宅不宁皆由言清漓而起,命人立刻将她带过来。 “少夫人,老夫人有请,随老奴走一趟吧。” 言清漓正在窗前看医书,还不知外头发生的事,闻言把书一阖,就要带着青果过去,裴老夫人身边那婆子却对青果道:“少夫人去去就回,你就不必跟着了。” 心想:世子爷与凌少爷这两日为了她都反目成仇了,她竟还能安之若素地看书,难怪老夫人气不过,想要教训她。 青果忙去看言清漓眼色,言清漓眸光流转,对那婆子道:“嬷嬷稍等,我这套衣裳染了药味,容我先去换一套。” 说着,也不等那婆子同不同意,就转身回了房,青果连忙跟上。 “小姐,老夫人是不是要为难你?不然为何不让奴婢跟去?”青果一边给她换衣裳,一边担心问道。 言清漓暂时也不知裴老夫人突然叫她过去做什么,但总归逃不过这两日的事,看那婆子的神色,估计是来者不善。 “若我半个时辰没回,你就去找…”顿了顿
相关推荐: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满堂春
实习小护士
火影之最强白眼
流萤
深海gl (ABO)
爸与(H)
我以神明为食
南安太妃传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