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呢,处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若是就靠您手里婆母留下的嫁妆和这些年的存余怕是不够用的。” 大嫂听了这话也是忍不住的叹息一声。 她娘家不是什么出彩的,所以给她的嫁妆也算不上有多少。 婆母虽然留下来了些,可那是他们三兄妹要均分的,因此落到大嫂刘氏和平儿手里,也不见得能有多少。 这些年,因为大嫂无心也无力经营的缘故,许多铺子也就是能勉强维持而已,所以她手里真正能活用的钱还不足一万两。 有钱英雄汉,无钱汉子难。 这样的话,落在大嫂刘氏身上也一样的印证着,虽说如今吃穿住行的都是将军府里头的中馈在负责,从未有苛刻他们母子的地方。 可这样的日子,顶多再过上三五年,等平儿成家之后她们就要搬走的,所以此刻看着风光旖旎,以后的日子还未见得就能如意。 这也是为什么大嫂要日日钻研这生财之道的缘故。 第217章 宋掌柜(打赏加更) 平儿没了爹,没了国公府小公爷的位子,已经是矮了这随安城中许多世家子弟们一头了。 虽说六叔强劲,但到底最后是要分开过日子的,所以也不好一有麻烦就来将军府求告。 这样的事情,大嫂见三房五房做的多了,自然也是不会放纵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在听到杜景宜的这一番解释后,便沉默了。 理智上告诉她应该收下,可情感上,多少还是有些不愿意。 杜景宜也瞧得明白大嫂心中的顾虑,于是便开口说道。 “嫂嫂无需介怀,大不了就当是我借给您的,等你日后手头宽裕了再将这些盈利还我就是,但眼下既然要学本事,要立根基的吧,便不要再推脱了。” 大嫂刘氏听了这话,心里头的那点子纠结也就放下来了。 她手里那些铺子已经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了,想要靠它们翻身只怕是不能够的了,还不如听从了杜景宜的建议,整理一下将不必要卖出就是。 这样一来,她既能归笼好资金,也能跟着那掌柜的从头学起,等日后她有了盈利,再回报给杜景宜就是。 于是,咬咬牙便同意了。 “弟妹放心,我不是那贪心之人,这就给你立个字据,我一定尽快将这些盈利都还给你。” “行,嫂嫂说是什么便是什么。” 说完这话,大嫂刘氏就起身去找笔墨,规规矩矩的把字据给立好递到了杜景宜手中,而后才从樱桃手里将那几家的铺面清单给接了过去。 态度郑重又坚定,一下子就好似找到了余下人生的目标似的,眼神中多了些神采奕奕。 看到大嫂如此的变化,杜景宜也是高兴的。 她挑中的这位宋掌柜,稳重踏实,为人处事也厚道,但在做生意一事上却有种别样的精明。 其他商人的生意经总是有些投机取巧的可能性,但这位宋掌柜做生意是既有诚信又有手腕,所以才能成为杜景宜信任之人。 有他帮衬着,杜景宜有信心,顶多十年,大嫂手里怎么的也能有半百之数了。 到时候,别说是随安城,就是整个大兴朝也未必能找得出多少比她还富贵的。 有了杜景宜的肯定,大嫂第二日一大早的就特地去了一趟那名叫“荣安银楼”的铺子。 伙计见到车马驾上挂着将军府的牌子,很快就明白过来这是主家来人了,于是招呼着大嫂刘氏进了铺子,便恭恭敬敬的往后院请了过去。 “宋掌柜的,主家来人了。” 听到伙计的这一声喊,那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宋掌柜倒是从内屋掀帘而出。 着一身石青色的棉锦长袍,端得是一身正气,面容周正。 他在见到来人并非杜景宜的时候,眼神中已有明了,上前便客气的行礼说道。 “宋显见过大少夫人。” “你认得我?” 大嫂刘氏有些好奇,二人并未见过面,他怎么张口就能说得出来呢? 只见宋显的脸上毫无波澜,只规矩的回了一句。 “家主日前便告知过我,此后连人带铺子的归大少夫人管,所以今日您过来,我便知道了。” “难怪弟妹说宋掌柜的有本事,果然慧眼如炬。” 听了这话,宋显倒是没有推脱亦或者自谦,看得出来他对于自己的本事还是很认可的,随后便对大嫂做了个请的姿势。 “外头天冷,还请大少夫人里头坐。” 大嫂刘氏笑笑,带着随行之人便进了屋子。 内屋之中,陈设简单但胜在干净整洁,而八仙桌上就放着一些样式图纸,看得出来宋显正在挑选。 “这是银楼接下来要主推的银器样式,属下正在翻看,请大少夫人过目。” 对于荣安银楼的情况,大嫂刘氏还仅仅停留在名字和那假账本之上,所以并没有很了解。 她也不打算一来就做这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的事,所以淡笑着便说道。 “此事上我一窍不通,还是宋掌柜自己拿主意便是。” 见此,那宋显倒是也没坚持,只是上前略做了些整理放在一旁后,就给大嫂刘氏上了茶。 茶也不是什么名贵的,但香气闻着还不错。 大嫂刘氏轻抿了一口,就嘴角上扬的说一句。 “倒是提神。” 宋显一贯爱喝浓茶,显然这茶味对于大嫂来说,太浓厚了些。 为此,他也没多说什么,转身入了后面,不一会儿拿来一个不大的匣子,里头放着的都是这几年来他所打理铺子的账本。 内屋之中,鸥妈妈陪伴在大嫂刘氏的身边,倒是没离开。 虽说大兴朝允许寡妇二嫁,风气没那么严谨,但怎么说大嫂刘氏也是曾经的国公府小公爷夫人,有诰命在身的,所以还是要多注意别落人口实的好。 见那鸥妈妈没有离开,宋显心中也明白了大概。 所以,态度恭敬,行为规矩的往后退了两步,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鸥妈妈见此,觉着此人很懂事,也就没有似刚刚那般严肃了。 大嫂这些日子看他所写的那“假账本”来来回回几十遍,所以对他的字迹早已再熟悉不过,翻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字迹清楚,数目工整,一点差错也不见,大嫂越往后看越是佩服。 隔了一会儿便将这账本合起来,对着那宋掌柜便说道。 “你的本事我见识过了,那账做的确实好,若不是我先入为主的知道有问题,只怕把账本翻烂了也未见得能查出什么破绽来,所以能得宋掌柜的帮扶,我心甚悦,还望你日后也能多多照看才是。” “大少夫人放心,既然荣安银楼易了主,那宋显也自然是您的属下,别的本事没有,生意还是略知两分的。” 听了他的话,大嫂刘氏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此刻的宋显之所以会听命于她,更多的因为弟妹杜景宜的交代。 所以她心里也是卯着一股劲儿的,定要靠自己将此人收为心腹才是。 于是颇为客气的笑笑之后,便说道。 “那就好。” 在荣安银楼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大嫂刘氏便道出了今日外出的目的。 第218章 少而精 “我手里还有几处铺面和生意,如今瞧着都不成器了,所以还要劳烦宋掌柜与我走一趟去看看,是卖是换的好帮着拿个主意才是。” 宋显在随安城中经营多年,对各处的商铺还是多有了解的。 所以也没有推辞,点头就应下来了。 随后就跟着大嫂刘氏一路在随安城的街坊里头视察了起来。 说起来,大嫂刘氏手里有铺子八间是自娘家带来的,还有二十四间是承自婆母顾氏给的,因此连上杜景宜给的这六间,满打满算一共是三十八间。 城郊还有几百亩的良田和一处不算大的庄子,而这些便是大嫂刘氏的所有家产。 宋显跟着她一处一处的巡查,先看地段再看铺子具体做什么买卖,而后看掌柜和伙计,最后才是翻看了铺子的账本。 每到一处,停留不过片刻,他心中便有了数。 如此折腾了大半天后,二人就折返回了荣安银楼。 一进后院,宋显虚话不多说,开口就分析说道。 “大少夫人的这些铺子,只有一胭脂铺和书肆能留,其他的不若都变卖了吧,一则是管事之人没什么能耐,再这样耽误下去只会越来越亏,二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意多而不精,不仅浪费时间也很耗精力。” “生意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若是如大少夫人这般才开始做生意的,我觉得还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两样便是。” 宋显给出的建议,其实和杜景宜说的差不多。 大嫂刘氏心里头也明白那些生意是不成了,但是要变卖到九成以上还是让她多少有些顾虑的。 “宋掌柜的意思我明白,只是这些铺子也不全是我个人娘家带来的,其中还有婆母留下的,许多掌柜都是积年的老人了,若是铺子卖出了他们又该如何处置呢?” 顾氏夫人留下的铺子大多是地段好,掌柜和伙计也忠心的。 只不过因为没踩准商机,所以渐渐的就大浪淘沙的没落了下来。 就以一处成衣铺来说,本来一年也有万把两的盈利进账,可因为样式更新不及时,料子也不如旁的铺子有新意,所以慢慢的生意就不怎么好了。 如今能保着有个一千两的盈利都是掌柜的十分努力了,所以留下也无用。 她尚且没想好呢,就见宋显已经先一步的想好了对策。 “若是大少夫人担心善后事宜,不若就交给我来办吧,按着掌柜伙计们在铺子的年限来算,多一年便多出一份的辞退金,如此安排下去,想必也没几人会反驳的。” 大嫂刘氏听了这话便和鸥妈妈对视了一眼,如此主意倒是也不算委屈那些老人儿,便点头同意的说道。 “既如此,那此事就按宋掌柜说的去办吧,先把出售的铺子消息送去商货司报备后再行安排就是。” “嗯,听大少夫人令。” 随后,他们商量着将这些铺子都做了整理,十之八九的人都是要辞退的,只有个别几个能留下来。 但也不在原来的铺子里头做事,而是先来荣安银楼里头打下手,宋掌柜要好好调教一番才会又安排到其他铺子做事。 他倒是有条不紊的做着这些事,而大嫂刘氏从旁看着,眼中不免流露出佩服。 许多年了,她都未曾掌家,就窝在东苑那一亩三分地里头照看着两个孩子长大。 除了身边的鸥妈妈,她最信赖的也就是何管家和窦嬷嬷。 此时也不知怎么的,这宋掌柜仿佛天然有种能让人信服的本事似的,好让她放心将这些事情交代过去。 想到这里,便不由笑笑。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以后,天色都有些暗了。 路上的风雪较寒冬腊月的时候,已经逐渐小了一些。 她出来这一趟,收获颇丰。 以最快的速度将家产做了整理和规划,因此回去的路上比来时要多了几分笃定和对前路的自信。 而大嫂刘氏身边的鸥妈妈,此刻也是满脸激动。 “这宋掌柜看着年纪不大,办事却如此老道,这样的人才和铺子,六少夫人说送就送了,当真是用心良苦啊。” 若非杜景宜有了身孕,外头风雪又大的,只怕她要亲自去帮着大嫂刘氏巡查。 但如今限于情况,只能是安排宋掌柜的做这些。 在鸥妈妈心中,原想着不过是个掌柜而已,顶多就是办事机警些罢了,却没想到在这位掌柜的身上倒是看不出什么为奴的谦卑。 每次他给自家夫人出主意的时候,也不避讳主家的情况,都是挑重点说,并且直截了当地给出解决的法子。 因此,鸥妈妈对他印象甚好。 “这宋掌柜是能办实事之人,弟妹既然将他送到我手底下当差,自然也不能叫他小瞧了我,虽然说比不得弟妹那般厉害,但我想着,若是多努力些,总能给平儿攒下些厚家底来的。” 到时候,她们母子也能过些顺遂日子,不用再战战兢兢的克扣着过了。 “夫人说的是呢,平少爷如今瞧着也比从前活泼多了,咱们大房的日子啊,一定能回到从前,不,比从前更好。” “妈妈说的是!” 虽说是孤儿寡母,但是大嫂刘氏不想落人下乘。 她无需别人的可怜,只想要硬硬气气的让自己,让儿子走到世人面前去。 车马驾伴着人声和热闹,一路朝着将军府而去,而她们的好日子就如同中即将到来的春日般才刚准备吐露新芽。 雪融的那一日,东宫迎来了一桩喜事。 宗家小姐乘一顶四抬的软轿,带着六十八台嫁妆,着粉色小褂的嫁衣就入了东宫,正式成为了太子的良娣。 听闻入府就是专宠,看样子这位宗家小姐倒是个会借机生事之人。 其实以她的身份,若是想要争一争侧妃之位也是有机会的。 奈何晚生了两年,四个侧妃之位都早已有了人,所以只能屈居人下。 不过她倒是识趣,一入东宫,不但得了太子的恩宠,还讨好了太子妃,所以虽然是个良娣的身份,旁人也不好多加为难。 第219章 君恩宠 谁见了不恭恭敬敬的称呼上一句,“宗良娣”,倒是给了她不少的面子。 因此她在东宫,这些日子风头正盛着呢。
相关推荐:
小怂包重生记(1v2)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偏执狂
《腹黑哥哥。霸道爱》
寡妇门前桃花多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沦陷的蓝调[SP 1V1]
赘婿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她太投入(骨科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