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这个人啊,看起来粗枝大叶的,实际上心很细,也很在乎我的感受。他写给我的信里,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如果他真的染上疫病,绝对不可能特地写封信告诉我……所以他给我写那封信的目的,明显是为了让我做出反应给外人看……” 再加上她之前就已经跟萧昀说过很多前世的事,他当时就断定,朝中有内奸。 前世之所以一直粮草不继,也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 谢妙仪收到信后,很快就判断出,因为这一世防卫得当粮草并没有被烧,所以萧昀十有八九是想用军中的疫病来引蛇出洞钓出内奸。 所以她才会四处筹集药材,又和林怀瑾一起拉下脸四处去求人,做尽了一个无知妇人所能做的事。 变相帮着证实军中确实有疫病,摄政王确实也染上病。 叶青菀还是不明白:“就算如此,也不能证明摄政王一定不会染病身亡啊。我们知道朝中众人都盯着你的反应,特地没事先告知你。” 谢妙仪摊手:“就因为你们都没给我写信……” 除了萧昀之外,叶青菀和谢承泽都在军中。 他们应该都知道她怀有身孕,是最艰难的时候。 如果萧昀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叶青菀和谢承泽一定会第一时间写信安慰她,也一定会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她个明白。 还有萧昀本人…… 他做事一向稳妥,如果真的察觉到情况不对不可能会无动于衷。 肯定会提前做好安排,绝对不会让谢妙仪母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没提前做好交代,也没留下只词片语。 种种迹象再结合之前用疫病引蛇出洞的情形来看,谢妙仪立刻判断出,这是他们所有人联手做的一场戏。 她当时也不太确定魏珩究竟有没有参与其中,但结合前世他与摄政王后来还联手整顿朝纲的结果来看,他俩大概率是一伙的。 而且军需药材一案是魏珩在查,很有可能是里应外合,他十有八九是知情的。 谢妙仪知道这场假死局肯定有人会盯着她,她的反应很重要。 军需药材短缺她都闹出那么大动静,如果摄政王染疫病而亡她反而没什么反应,那岂不是平白惹人怀疑? 于是,干谢妙仪一不做二不休,抱着牌位往宫门口一跪,又提前准备好血包,把流产的事情赖在魏珩头上。 如果他真的是敌,那她为了给摄政王讨回公道连孩子都没有了,更加令人信服。 是友也没关系,还是那句话,如果摄政王真的没死,他的遗孀何必折腾成这样? 当然,敢这么泼妇一样的折腾,谢妙仪还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有人都知道她小门小户出身没见过什么世面,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子,当然是小门小户没什么见识的做派。 情绪失控之下一犯蠢,孩子都蠢没了。 这很符合所有人的想象,也很合理。 谢妙仪也不怕魏珩真的对她下重手。 一来魏珩既然是自己人,就不会下重手。就算不是自己人,摄政王为国捐躯尸骨未寒,他不会蠢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众矢之的。 二来她当时月份刚好不大不小,大夫也说胎相特别稳。还有长乐在旁边看着,一旦她真的要摔倒,自然有人过去扶。 所以,这口黑锅当然就理所当然的扣给魏珩。 叶青菀cpu都烧干了,听得一愣一愣的:“所以你全程靠推测,就能把事情做成这样?” 谢妙仪无奈道:“那倒也没有。我小产的消息传出后,王爷大约是怕我了无生趣做傻事,特地派信得过的人给我送信告知他假死的消息,还说了大概的计划让我早做准备。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当时我已经提前猜到京中大概率会有一场兵变,特地买了很多硫磺硝石木炭,又请了很多匠人入府正在制作炸药……嗯……加白砂糖的那种。” 叶青菀差点崩溃:“你不会被人给穿了吧?” 谢妙仪:“穿什么?” “……你是怎么想到制作炸药的?还想到加白砂糖?” “这不是你说的吗?之前你不是跟王爷说过,现如今火药的威力不够大。你打算调整比例,再提炼出白砂糖加进去。打起仗来往敌人堆里扔一个,以一敌十不在话下,这就叫科技改变战争……” 之前她陪叶青菀养病的时候,叶青菀为了证明自己很有用,偶尔会去找萧昀出谋划策。 某一次她曾经提过,火药绝对是当前世界上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但目前的用法还不成熟,她有更成熟的用法。 更复杂的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调整目前的配方,再加入白砂糖增加威力。 当时,谢妙仪正在旁边帮忙添灯磨墨,默默将他们说的话都记在心里。 后来她得知防水炸药包横空出世的时候,就隐约猜到他们应该是成功了。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兵变,假借想看烟花之名,采购了大量的硝石硫磺木炭,还招了很多匠人入府。 喜欢吃糖当然也是假的,她只是想根据叶青菀之前说过的话提炼出白砂糖加进去而已。 叶青菀惊得目瞪口呆:“你光靠听的就敢实践,也不怕将王府给炸了。” “你以为我要那么多匠人是干嘛用的?又不是我自己去造。” “那……万一不成功……你既然都猜到有可能会兵变,还敢把希望放在炸药上面?还提炼白糖?是动动嘴就能提炼的吗?” “没有啊,你不是还跟王爷说过粉尘爆炸吗?我还买了百来袋面粉。就算炸药炸不起来,烟花往粉尘堆里一炸,大概率应该也能伤人吧?况且,不是成功了吗?” “……” “都不成功也没关系,我在后院准备了大量生石灰和火油,总有一样是能行的。” 叶青菀忍不住打个寒战:“古代的大家闺秀,恐怖如斯。” 谢妙仪笑笑:“那是因为你学识渊博,没有你的话,我也造不出炸药,更不懂什么粉尘爆炸。你叶青菀,才是这个世上最与众不同的女子。” 叶青菀没有反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许久之后,她缓缓吐出一句话:“这次随军出征,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果然啊,科技才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地理学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现代科技可以。” 谢妙仪额头上冒出一个问号:“?” 就在此时,有暗卫在外头禀报:“王妃,王爷已经率军攻入皇城,以肃王为首的叛军已被一举拿下。” 谢妙仪先是一愣,随即扭头看向窗外。 晨曦微露,天光已然泛白。 她轻柔抚摸着腹中的孩子,缓缓笑道:“天……真的快亮了。” 第422章尘埃落定,论功行赏 这一晚,注定是不太平的一晚。 也会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晚。 摄政王手底下都是精兵悍将,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攻入皇宫与禁卫军会合。 此次兵变打的旗号原本就是匡扶社稷,为摄政王报仇。 如今摄政王压根没死,就算轮也轮不到肃王一个逆贼匡扶社稷,更遑论为摄政王报仇。 几乎是摄政王露面的第一时间,就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将士放下武器。 逆党败局已定。 摄政王也没有客气,将所有为首者全部拿下,追随者只要肯放下武器,全都既往不咎。 在肃王的谩骂声中,他又从魏太后怀里抱出瑟瑟发抖的小皇帝告诉所有人,他确实是先皇血脉,也是唯一的血脉,如今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天下之主。 只要有他萧昀在一日,萧琅就是正统帝王。 想要质疑他的身世,先从他尸体上踏过去。 此时的萧昀一身黑甲,红缨银枪染血,宛如刚从地狱爬出来的修罗煞神。 又像是一根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朝局便稳如磐石。 以肃王为首的逆党像斗败的公鸡,全都颓然垂下脑袋跌坐在地。 与他里应外合的魏珩也终于带人赶到:“全部押入刑部大牢严刑拷打,务必要让他们开口,供出所有党羽。” 话虽这么说,但魏珩和萧昀都知道,经此一役,肃王在朝中残留的所有势力应该都已经被连根拔起。 包括隐藏最深的忠勇侯府。 肃王之患,从此去除。 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天已经亮了。 萧昀站在城楼上,远远看着手底下的兵士们收拾残局。 刚处置完逆党的魏珩一身绯红官服不声不响走上城楼,站在他身边与他一起抬眼眺望,没头没脑说了句:“如今……总算干净了吧。” 萧昀‘嗯’了一声:“这朝堂,从今以后总算是干净了。” 魏珩双手负在身后:“世人只道你摄政王勇猛无双,却不知你智谋也是一绝啊。肃王在雍国待的好好的,愣是被你逼得没有容身之处。只能铤而走险,回到盛国联合旧部谋反。” 萧昀斜他一眼:“你也不差。我给你演一出疫病药材短缺,你就能顺藤摸瓜查出众多肃王党羽,又暗地里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参与谋反。” “还是你厉害,肃王原是雍国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你倒好,联合四皇子将他变成废棋。让他在雍国没有立足之地,只能回来放手一搏。” “多亏了谢家的消息。”如果不是谢妙仪告诉他,雍国有可能在一夜之内攻下三座城池,他就不会想到军中有内奸,而且是位高权重的内奸。 更不会一路查下来,直接查到忠勇侯头上。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有人计划在粮草上动手脚,萧昀也没想到朝中还隐藏着那么多为肃王卖命的党羽。 自然也就不会将计就计,设下军需药材的陷阱,让魏珩在朝中顺藤摸瓜将人揪出。 这是他们俩早就定下的计划。 当初叶青菀被带回摄政王府后,萧昀找魏珩推心置腹追忆当年,一方面是为了拖延时间让叶青菀和离,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猜测和盘托出,计划与他里应外合肃清朝纲。 魏珩现在听见谢妙仪的名字就头疼:“您那王妃确实厉害,不过我再说一遍,她小产的事与我无关。我就那么轻轻一推,她竟然就摔倒小产了。” “当然无关,她自己摔倒栽赃给你而已。因为只有她闹成那样,连孩子都没了,外人才会相信本王真的病死了。” “……这家子果然都是人才,在药材一案中,林怀瑾也功不可没。” 萧昀意味深长道:“那你这个吏部尚书得给他升职。” 魏珩唉声叹气:“此次兵变牵扯出的多是世家,多多少少要连坐。如此一来,肯定会空出很多重要的位置。林怀瑾是个人才,难得你和陛下也看重他,自然得重用。” 萧昀道:“有没有后悔?从此以后,世家必定元气大伤。” 魏珩摇头:“不后悔。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再任由世家继续坐大,迟早会招来滔天祸端。如今退一步也好,所有人都能喘口气。这天下毕竟是所有人的天下,所有人都好才是真的好。” 萧昀突然笑了笑:“魏珩,你真的是个聪明人。” “前朝不就亡于世家专权欺男霸女,百姓民不聊生吗?大盛开国将近两百年。世家逐渐坐大,再这样下去,马上就要步前朝后尘了。更何况,肃王离开那么多年还能召集旧部叛乱,不就是世家盘根错节的恶果吗?太过枝繁叶茂,把天都遮住了,好好修剪修剪也是件好事。” “魏珩,你做到了。肃清朝堂,让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萧昀,你也做到了。肃清朝堂,让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场叛乱虽然很快平息,但后面的事情却持续了很久。 因为从军需药材一案开始,涉及到很多人,也涉及到很多世家。 和前世一样,就连魏珩的几个侄子,和崔丞相的一个堂弟都跟此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朝臣依旧主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但一向政见不合的摄政王和魏珩竟统一口径一致对外,一口咬定要严查。 所有牵扯其中的人,无论什么身份,不管官职大小,全都下狱查办。 家中的人说事不知情却未必不知情,该革职革职,该下狱下狱。 像忠勇侯府那般直接参与叛乱的,肯定是要抄家砍头的。 就算是看在先皇的情面上,也只能留十岁以下男丁和妇孺们一条命。 先皇的外家都判的这么重,其他人自然也轻不了。 尤其是逆贼肃王萧昭,恨他的人不少,一番操作下来,直接判了个凌迟处死。 这些年所有追随他的人,也都是斩首示众。 他的家眷如今还在雍国,摄政王干脆借着这场大胜与雍国谈条件。 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将肃王的家眷全部送回盛国。 雍国没有立即答应,但已无力再战,和谈的使团已经在路上…… 第423章一眼万年,终得圆满(大结局) 处置完叛党,就是论功行赏。 摄政王大胜在前,平叛在后,是最大的功臣。 介于他已封无可封,小皇帝干脆下旨,让萧昀和谢妙仪的后代可世袭爵位。 按大盛律法,如无额外加封的情况下,都是降级袭爵。 亲王的儿子只能降级袭郡王位,郡王的儿子再降一级为郡公,以此类推。 有了额外的加封,萧昀和谢妙仪的子孙永远是亲王爵,家中的女孩也永远是郡主。 在这件事上,小皇帝特地留了个心眼,特别注明,必须是萧昀和谢妙仪的后代。 也就是说,如果将来由萧昀其他的孩子继承王位,那就降级袭爵。 所以这道圣旨既是对萧昀的嘉奖,也是对新妙仪的嘉奖。 魏珩功劳没萧昀大,而且都是他分内之事,无外乎只能赏赐些金银财宝,再上几个头衔。 此次北境一战除了摄政王之外,功劳最大的要数叶青菀。 她勘探地形观测天象绘制军事地形图,又制造出防水炸药包,对此次大胜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她是个女子,没有官职可封。 于是,叶青菀被破格封为郡主,和她的母亲昌平郡主一样,年俸五千两,还有大量的田地农庄。 为了保护她的安全,特许她按郡王规制,可蓄府兵一百。 没想到这个时候,兵部尚书不干了:“清宁郡主如此大才,在深闺难免屈才。微臣提议,可特例允许郡主在兵部行走。” 户部尚书头一个反对:“一个女子,天天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兵部尚书刚要骂他迂腐,就听户部尚书一本正经道:“应该来我们户部才对。郡主年初与几位农科圣手共同培育的稻谷虽然没有达到之前说的亩产千斤,但相较于之前也翻了一倍。民以食为天,这事儿才是万万耽搁不得。请陛下允许郡主在户部行走,并允许她在任何人面前官高一级,包括臣。” “你是疯了吧?”工部尚书怒目圆睁:“培植种粮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年金河又泛滥了,治水才是重中之重。陛下,郡主应该到我们工部,并允许她在任何人面前官高一级。最重要的是,她的俸禄怎么着也应该与臣齐平。” 礼部:“……臣觉得,有很多礼制需要请郡主指点……” 其他人:“滚。” 魏珩看众人抢得脸红脖子粗,心思也活络起来:“陛下,吏治才是国之根本。臣恳请陛下允许郡主在吏部行走,与臣一道整顿吏治。” 其他人:“……你也滚。不要以为你是外戚我们就不敢骂你。” 皇帝:“……” 摄政王:“……” 他们抢来抢去的,实在抢不出个结果来。 而且这种事情,必须得叶青菀本人同意才行。 在几乎打了一架之后,众人最终同意结伴去拜访叶青菀。 本来魏珩也想参加,结果在门口被拦下了。 其他人不但不帮他说话,还幸灾乐祸让他赶紧滚,免得惹怒郡主他们谁都进不去。 在叶青菀面前吵了半个时辰以后,她终于做出决定。 军事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因素,所以,她首先愿意协助兵部绘制行军图,改制军械。 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吃饱也很重要。她当然也愿意在户部行走,努力研究土壤,想办法提高各种粮食产量。 这个时代的百姓种田看天吃饭,所以水利工程也很重要。工部的忙,她很愿意帮。 其他的诗词歌赋礼制什么的,只能先放放。 可是她只有一个人也实在忙不过来,那就只能轮班。 把一个月三十天分成三个周期,初一初二在兵部,初三休息,初四初五在户部,初六休息,初七初八在工部,初九初十休息。 她休息的时候,依旧遵循着每三天可抽签一次的原则。 任何人抽到,都可以进府向她请教。 如此雨露均沾,谁也挑不出错来,那就只能同意。 除了叶青菀之外,谢承泽运送物资功劳也不小。 他先前是内廷司八品供奉郎,连个正经职位都不算。 这次论功行赏,直接被提拔入都察院,担任监察御史一职。 谢妙仪对此表示很不解:“???我兄长生性圆滑,这个职位怕是不合适。” 萧昀告诉他:“看出来了,舅兄圆滑,擅长与人打交道。但是论为官谋略,还是差了点。他那样的人,并不适合在朝中勾心斗角。反倒适合放个外任,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我打算先让他在督察院历练一阵子,就任命他为巡盐御史。刚打完仗国库没钱,希望他能将盐税完完整整的收上来。” 谢妙仪懂了。 盐税是朝庭重要的税收之一,但就因为富的流油,其中弯弯绕绕也很多。 想把盐税收上来,除了手腕够硬,人情世故也很重要。 而且这个职位虽然官职不高,却有直接上奏君前的特权,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心腹。 如今皇帝年幼萧昀摄政,这个职位也可以说是摄政王的心腹。 让谢承泽去做,倒也挺合适。 至于林怀瑾…… 别看他吊儿郎当不着调,上窜下跳像疯狗一样。 可是在魏珩顺藤摸瓜抓朝中的肃王旧部时,他出了不少力气。 之所以会被下狱,一方面是配合谢妙仪做给外人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下手太狠动作太快。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也为了坐实魏珩和摄政王不和,干脆借着谢妙仪小产的事,‘公报私仇’将他下狱。 而且这个人很特殊。 他是皇帝的心腹,又是摄政王的亲戚,魏珩也不讨厌他。 所以在科举入仕半年后,这位探花郎就官升一级,从翰林院从六品修撰升为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同时依旧兼任太学博士教皇帝读书。 又过了一个月,十月底的时候,雍国使团终于进京。 谢承泽因为人圆滑事故,还曾跟雍国打过交道,被安排参与和谈。 在小皇帝的坚持下,林怀瑾也参与了此事。 和前世一样,雍国使团最初的时候还想拿乔,结果被林怀瑾派人套麻袋一顿暴打。 假装收了贿赂的谢承泽又从中周旋,连哄带骗终于让雍国同意正式签下国书割让三座城池,并承诺在三个月内将肃王的家眷及其留在雍国境内的党羽全部押送回大盛。 林怀瑾因在其中出力不少,赏赐官邸一座。 他终于搬出谢府,正式开门立户。 就在林怀瑾开府宴的那一天,周帷在牢里受尽折磨而亡。 谢妙
相关推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小人物(胖受)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他是斯文糙汉
在爱里的人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林峰林云瑶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