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魏大人在御书房等您。” “让他等着!“萧琅不耐烦挥挥手,被打断故事的他显然有些不高兴。 “可是出了什么事?”魏太后看出小路子神色不对,心里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小路子支支吾吾半晌,才吞吞吐吐道:“北境军中……发现了疫病,死伤……已达数千人……” 谢妙仪倒吸一口凉气,顿时眼前一黑。 前世虽然粮草不济,有很多将士都被冻伤,但从来就没有疫病一说。 哪怕她只是个内宅妇人,也知道疫病有多可怕。 无论是什么样的疫病,都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所到之处死伤无数。 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屠城烧尸。 若是军中发生疫病,损兵折将已成定局。 这一战还能赢吗? 就算能赢,军中将士会死伤多少? 萧昀……他身为统帅,必然身处前线,危险更大。万一……万一他也染上了疫病…… 谢妙仪越想越心惊,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晃了晃,眼前的一切景物都开始模糊旋转。 她努力摇摇头想要清醒过来,却控制不住地越来越晕。 迷迷糊糊间,整个人不受控制的向后倒去,彻底陷入黑暗…… 第407章有孕 昏昏沉沉中,谢妙仪感觉有人在轻轻拍打她的脸颊,耳边传来嘈杂的说话声。 她努力睁开眼睛,眼前的一切都像是蒙了一层薄纱,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 “妙仪,你醒了?”魏太后关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谢妙仪费力地点了点头,喉咙干涩得厉害,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魏太后见状,连忙吩咐宫女倒来温水。 温水顺着喉咙缓缓流下,谢妙仪感觉舒服了一些,意识也逐渐清醒过来。 她这才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上盖着锦被。 “我……我怎么了?”她虚弱地问道。 “你受刺激晕倒了。”魏太后握住她的手,温声道:“太医说,你……你已有两个多月身孕。” “什么?”谢妙仪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两个多月的身孕?她竟然……她竟然怀孕?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她脑海中炸响。 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小腹,那里依旧平坦,却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 一时间,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惊喜,有担忧,更多的是茫然。 她和萧昀的缘分,原本就是始于重金求子。 过去大半年,她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就是怀不上。 要不是大夫信誓旦旦说她没有问题,谢妙仪几乎都要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生了。 后来,她已经渐渐放平心态,打算顺其自然。 新婚夜那夜,她嘴上说着要为萧昀传宗接代早点生个孩子,实际上都是为了哄他安心,从来没想过真的能怀上。 所以上个月月事量很少,谢妙仪还以为是婚前那阵子天天喝调理身子的补药,反而把月事调理的不正常了。 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怀上了。 她和萧昀期盼了大半年的孩子,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了她的腹中。 “已经有两个多月,应当是新婚那夜怀上的。”魏太后见谢妙仪发呆,轻声提醒。 “嗯……唔唔……”热泪从眼眶中涌出,谢妙仪哽咽着,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魏太后见状,拿出帕子替她擦干眼泪:“如今你怀着身孕,更要保重身体,切莫再大悲大喜。” 谢妙仪使劲点头,却控制不住的喜极而泣:“我有孩子了……我和王爷……终于有自己的孩子了……” 虽然她如今已经名正言顺拿到周家的家产,再也不需要一定要生个儿子吃他家绝户。 可是这个孩子,依旧是她心心念念才盼来的。 前世今生两辈子,她一直都被人诟病不能生,一直都想要自己的孩子。 萧昀孤家寡人半辈子,其实也很期待她有孕。 如今,他们都如愿以偿了。 魏太后也很欣慰:“看到他娶妻生子,哀家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你只管好好养胎,别的什么都不用想。谁要是敢欺负你,你尽管告诉哀家,哀家一定饶不了他。” “疫病……”说起这事儿,谢妙仪就忍不住激动起来:“娘娘,军中的情况现在如何?王爷没事吧?清宁县主没事吧?” “你先别动。”魏太后急忙按住她:“后宫不得干政,但哀家刚刚已经派人去打探过了。最近暑热多雨,军中确实发生了疫病,很多将士发高热拉肚子。不过你不必太担心,既然消息已经传回京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拿出一个章程来。摄政王带兵多年很有经验,必然也会尽快从周边的州府征集药材,调集良医。你现在有孕在身,千万别胡思乱想。” “我怎么能不想呢……”疫病是会要人命的,谢妙仪最爱的人,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兄长,全都在军中。 但凡谁有个三长两短,都是要她半条命啊。 “好了好了,你先歇会儿。太医说你胎象还算稳固,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娘娘,臣妾求求你,如果有什么消息,一定要告诉臣妾。”谢妙仪哪里能安心歇下。 “你先歇着别动,哀家再派人出去打听……”魏太后实在拗不过她,只好再将贴身太监派出去。 直到一个时辰后才回来,说是内阁那边已经拿出章程。 和魏太后说的一样,立即命户部从周边各州府征集药材,调集良医,一定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病。 魏珩和崔丞相还特地强调,其他粮草军需也不可马虎。 谁敢从中作梗,不论身份贵贱一律格杀勿论。 谢妙仪稍稍松了一口气,却始终无法彻底安心。 在这种国家大事上,明面上当然要大义凛然,哪怕门生故旧遍地的崔丞相,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要在这种事情上拖后腿。 可是前世,依旧有人在粮草军需上做手脚。 她曾隐约听说,就因为棉衣药材迟迟跟不上,所以才导致很多将士冻病冻伤乃至冻死。 后来还是户部尚书大发雷霆,小皇帝纵容心腹林怀瑾带着几个寒门子弟像疯狗一样逮谁咬谁,咬出了一连串的人,才总算将军需粮草送到军中,摄政王才能绝地翻盘大盛而归。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原本是翰林院编撰的林怀瑾被调任到了户部,并且开始兼任太学博士,迈出了他寒门重臣的第一步。 这些事情之所以会被传到谢妙仪耳朵里,那是因为林探花实在是出类拔萃,少年风流,被高门贵女们津津乐道。 至于当中具体发生了些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后来隐约听说,摄政王回京途中顺道砍了西北总督,还砍了十几个大小官员。 回到京城后,又是一波清算。 这些人中有文臣、有武将、有寒门、有世家,甚至牵扯到崔丞相的堂弟。 由于太过混乱,谢妙仪一个内宅妇人,实在很难判断出究竟发生了什么。 好在她之前已经将自己知道的全都告知了萧昀,他应该早就做好准备。 而且这一世只是疫病,粮草并未被烧,情况比前世好太多了。 谢妙仪在心中安慰了自己一番,终于渐渐镇定下来,提出想要赶紧回王府去。 魏太后本来想留她在宫中安胎,见她急着回去也不好阻拦,只能特地指派了个太医照看。 谢妙仪并不敢完全信任太后和小皇帝,委婉拒绝了她的好意。 好在魏太后也没有坚持,只是赏赐了很多补品让她回去好好歇着。 回到摄政王府之后,天已经黑了。 谢妙仪关好瑶华院的门,只留下长乐和半夏:“自从王爷离京后,每隔半月就会给我写一封信。算算日子,这两日应该有信传回。你注意留意暗卫营那边,有王爷的信立即给我送来。” 第408章王爷也染病了 半夏不敢耽搁,转身推门出去。 片刻后,真的喜滋滋拿了一封信回来:“王妃您真是料事如神,王爷的信下午刚到,暗卫营那边正准备给你送来呢。” 谢妙仪赶紧接过信拆开,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看到最后,又长长舒出一口气:“原来如此。” 半夏不解:“什么原来如此?” 谢妙仪顺手将信放在烛火上烧干净,愁容满面:“北境天气炎热,最近又正好是雨季,大概是吃到不干净的东西又喝生水,军中确实出现了疫病。王爷久在京中一时之间有些水土不服,也病倒了。” 长乐迷惑:“王爷的身体什么时候这么不好了?他驻守北境那么多年,竟然还会水土不服?” 谢妙仪面不改色叹气:“都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半夏着急:“那该怎么办?” “其实此次疫病不算严重,就是上吐下泻加高热,只要及时服药是能治愈的,只是……军中储备药材不足,这病又来势汹汹,药材已经消耗见底了。再加上附近的州府也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病症,根本征集不到药材……不过不用担心,王爷正在征集药材,朝廷也拿出了章程。” 听到这么说,两个丫头都松了一口气。 谢妙仪又让半夏铺纸磨墨,亲手写了一封信交给长乐:“送到成国公府交给魏珩。” 她至今也不能确定魏珩究竟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什么角色,但随手写封信过去威胁威胁还是可以的。 反正就一句话,叶青菀现在正在北境军中。 要是粮草不济,她肯定也要跟着挨饿。 若是药材跟不上,她肯定也要跟着受罪。 北境原本就缺衣少食天气不好,她一个弱女子又饿又病,还有没有命活着回到京城就不知道了。 谢妙仪知道这信写的全是儿女情长,用男女之间那点事来掺和军政大事,简直是小家子气的妇人之见。 但没办法,全京城谁都知道她谢妙仪出身普通商贾之家,原本就是个很小家子气的无知妇人。 等做完这一切,她才终于安心的躺到床上,打算找个大夫来给自己瞧瞧。 谢妙仪很重视这一胎,生怕出半点纰漏。 为了安全起见,她立即叫人去请高福,问他王爷可有信得过的大夫。 高福得知她有孕后激动的红光满面,随即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贵妃娘娘唉,您在天上听到了吗?王妃娘娘怀孕了,咱们王爷有后了。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满地跑。贵妃娘娘啊,王爷终于娶亲生子了,老奴总算不辜负您的嘱托……” 长乐:“……别嚎了,快去请大夫。” 说到请大夫,高福的首选当然是胡大夫。 王爷之前曾让他照顾谢妙仪,又提拔过他在太医院的儿子,胡家父子也算是暗中投效了摄政王。 这胡大夫医术高明,还曾照顾过太后娘娘的胎。 由他照看,那是最好不过。 半个时辰后,胡大夫被请到了摄政王府。 他三天两头被摄政王府的暗卫提溜都已经习惯了,从善如流提着小药箱进门:“请王妃安。” 谢妙仪半靠在床头似笑非笑:“胡大夫的眼神这次终于好使了。” 之前在梅林别院时,她还真以为胡大夫没认出她来。 直到后来才渐渐想明白,这哪里是没认出来,是碍于摄政王的权势不敢吭声。 胡大夫尴尬一笑:“老夫年事已高……年纪大,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欲盖弥彰的味道不要太明显。 但谢妙仪也没有计较:“胡大夫还是过来给我把把脉吧。” 胡大夫哪里敢推辞,赶紧上前把脉。 把完之后整个人都震惊了,一张老脸青了又白白了又青,颤巍巍开口:“王妃……王妃……混淆皇家血脉,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老夫年事已高,医术不精,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谢妙仪疑惑:“什么混淆皇家血脉?” 胡大夫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王妃娘娘,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身孕了……草民……草民……您要是想打胎的话,还是找别人吧。” 长乐忍不住推他一把:“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王爷出征两月有余,我家王妃怀有两个月的身孕有什么不对吗?” “啊?”这回轮到胡大夫不解:“既然是王爷的孩子,为何要在大半夜的偷偷摸摸请老夫过来?” “……有没有一种可能,白天的时候我家王妃并不知道她怀孕了。” “早说嘛……”胡大夫心有余悸拍拍胸口:“王爷和王妃每回看诊都偷偷摸摸,还非得要有点什么事,老夫实在是……不得不多想。” 尤其那摄政王还三天两头肾亏,又听说王妃娘娘急着怀孩子。 王爷都出征那么久了,她又正好怀孕,他可不就胡思乱想? 谢妙仪哭笑不得:“胡大夫,咱们都这么熟了,我明人不说暗话。我之前被坐胎药伤过身子你是知道的,一直以来我的身子也是由你调理。如今我怀了身子,也交由你来照看。只要能保证我母子平安,我和王爷绝对不会亏待你。” 好不容易才退出太医院的胡大夫: Σ( ° △ °|||)︴ 罢了,这个活他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为了儿子的前程,也只能好好替摄政王妃安胎。 胡大夫再次诊了谢妙仪的脉,确定她的身子早就调理过来了,怀上孩子很正常。 而且因为母体康健,孩子也很康健。 只是,她还是有些郁结在心。 以后为了孩子好,千万不可大喜大悲。 和太医一样的说法,那应该就没错了。 谢妙仪彻底放下心来。 第二日一早,孙嫂子也得知她怀了两个多月的身孕,当即大惊失色,忙命侍女们给她换个软和的靠垫。 又赶紧撤掉熏香,端走所有有气味的花草。 屋里的陈设也要换一轮,全都要换成柔软舒适的。 门外的鹅卵石,院子里的台阶,包括房上的瓦片,出门用的车轿,全都要重新修整,并且还要定期检查,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动手脚。 还有谢妙仪平常穿戴的衣服鞋袜,香囊簪子,乃至胭脂水粉,也要全部请大夫一一验过,就怕那心肠歹毒的往这些贴身穿戴里混伤胎儿的东西。 吃的喝的就要更精细了,孙嫂子直接和胡大夫亲自商议,又亲自写了单子通知厨房管事,任何寒凉伤胎的东西从此不准再进厨房。 要是敢出现在王妃的膳食里,直接按谋害皇室血脉论处乱棍打死…… 阵仗之大,几乎闹得鸡犬不宁。 不知道的还以为摄政王府是龙潭虎穴,一屋子女人争斗不休呢。 实际上…… 就谢妙仪一个人。 还是当家理事的正妃,谁敢谋害她? 谁知高福比孙嫂子还紧张,该换的一定要换,该防的一定要防。 就连谢妙仪在院子里走一圈他都得让八个侍女跟着,生怕她一不小心就摔一跤。 她自己配了一味助眠安神的香料,高福都要请三个大夫轮流验过。 谢妙仪:“……” 那是她自己配的香料,自己配的。 谢妙仪哭笑不得,却也一一领受了他们的好意。 毕竟萧昀身份特殊,府里没乱七八糟的妾室侧妃要害她,外头可就不一定了。 为了安全起见,谢妙仪还特地传令下去,头三个月要静养,此事不许随便往外乱传。 不过这么大的喜事,很有必要回娘家报个喜。 林怀瑾闻讯后,第二天就带着尤管家大包小包登门。 高福异常敏感,脸上笑得像朵花似的,却毫不客气请大夫过来查看这些礼品。 尤管家:“……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同样是王妃的心腹管家,而且跟她的时间比你长多了。” 高福:“那也得查。” 新旧两个管家正在较劲时,谢妙仪已经将林怀瑾领进书房。 上完茶水后她打发走所有人,又让长乐和半夏亲自在外头守门。 林怀瑾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出事了:“发生什么事了?” 谢妙仪也收起脸上的笑容:“军中疫病的事兄长都听说了吧?” 林怀瑾的神色顿时凝重:“听说了,你想让我如何?” 谢妙仪:“你既是王爷的门生又是他舅兄,板上钉钉的摄政王一党。在这种时候,肯定是要站出来的,不过嘛该怎么站也是门学问……” 第409章王妃难做 兄妹俩在书房内说完悄悄话之后,林怀瑾连家都没回直接进宫。 往小皇帝面前一跪,就直接要求参与这次军需调度。 用他的话说,谢妙仪怀孕之后疑神疑鬼不放心,非要他亲自参与。 可是这个时候的林怀瑾刚进翰林院三个月,小皇帝对他也还没那么信任,根本不会同意这种无理要求。 他求了半天见没用,第二日在早朝上直接疯了,真的是逮谁咬谁,撒泼打滚的要参与这件事。 问题是以他的资历和出身,再加上他这种疯疯癫癫的做派,根本就没有人会同意。 要不是小皇帝非要保他,他殿前失仪该被罢官。 眼看这条路子走不通,林怀瑾又从谢妙仪那拿了不少银子,三天两头就去‘拜访’与此事有关的官员,希望能打听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他原本就泼皮无赖,在朝中压根没交好的官员。 人家不肯见他,他就撒泼打滚,非要探听点消息。 还要塞点银子,求人家一定要尽心尽力。 谢妙仪也没有闲着。 身子稍微好一点,就赶紧到户部刘侍郎家里去拜访。 她与刘夫人交好,求刘夫人帮着说说情,让刘侍郎一定要尽心尽力。 等王爷得胜归来,不会亏待他。又求刘夫人,如果有什么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她。 谢妙仪又带着厚礼陆续拜访了好几位夫人,都是希望他们家里的男人们能在此事上费心。 其中刘夫人家毕竟是多年交情,刘侍郎当着他的面就修书一封给自己在西北一带做官的弟弟,请他帮忙筹措打点…… 除了在朝中走动,谢妙仪又从私库里拿出一万两银子,让孙源四处采买药材送往北境救急。还特地进宫求魏太后,请御医开了方子配最好的药,说是给摄政王个人的。 也就是说,摄政王也染上了疫病。 这么多药材的事情谢妙仪一个女流之辈当然不好调度,林怀瑾难免要在其中周旋。 这么闹了一通,所有人都知道这兄妹俩上赶着求人。 也变相知道军中形势一定很严峻。 如果有心人稍微打听的话,就会知道摄政王也染上了疫病。 总之一句话:摄政王在边关大事不妙啊。 谢妙仪心中忧虑,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出席某位国公太夫人的寿宴时,连眼圈都是红的,看样子刚刚哭过。 而且整个人弱不禁风,似乎已经很久没好好吃过饭。 又过了一个多月,朝中传出消息。当地州府也发生了疫病,药材筹措实在困难,只能从其他地方筹措采买。 问题是驻北军二十万,所需药材数量巨大,只从一个地方采买根本不够。 再加上今年多雨山路难行,有一批药材还没运到军中就被水给淹了。也有遇上山体滑坡的,连人带药材一块埋里边。 更要命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整个西北地区的黄连完全供不应求。 而治疗那疫病,黄连是最重要的一味药材。 其他药材筹措已经够困难的了,再加上市面上黄连数量稀少,自从事情发生后,驻北军一直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 兵部尚书着急上火,听说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删除她gl
高门美人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和徐医生闪婚后
我的美女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