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让她躺在床上休息,“不会,这是部队通过的正规文件,若说给我带来影响,那也是正面的。”顿了顿,他坐在床头,低头看着舒兰,“舒兰?” “嗯?” “我怕我未来可能又要因为你再次升职了。” 这是周中锋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但是就是这么离谱,很有可能下一次升职,还是因为舒兰。 姜舒兰忍不住笑,“怎么?不喜欢?” 因为怀孕,脸蛋也丰腴一些,变得圆润起来,五官精致,肌肤白皙,仰着脸看人的时候。 甚至,带着几分美艳动人。 周中锋眸光晦涩了片刻,他摇头,“我从来没想过吃软饭。” 然而,事实确实,他吃了,还不止一次。 这正是周中锋心里复杂的地方。 当初说好的,结婚后他养家,照顾舒兰,结果现在变成了舒兰照顾他,差点养他了。 “不过——”周中锋话锋一转,“这种感觉还不错?” 如果是媳妇的话,他倒是能接受。 不过,他也要努力了,不然被媳妇甩在了后面。 姜舒兰见他心态调整过来了,便抿着唇笑笑不说话。 只是半晌,摸了摸自己肚子,低声道,“你说,这算不算咱们宝宝自带的奶粉钱?” 还是这么大的一笔。 飞来钱。 有了这笔钱,宝宝从小到大的教育生活,完全不用担心了。 周中锋颔首,“算,怎么不算?” 小两口腻歪在一起说了好一会。 到了下午的时候。 姜舒兰腰上贴着姜父给她做的药膏,跟着周中锋一块去了厂子。 厂子内,工人们个个都在忙得不可开交。 海货厂今儿的上了一批八爪鱼,外面的空地上的工人晒八爪鱼,一股海鲜味传来。 姜舒兰的庆幸,她过了头三个月,不会在发恶心。 顺着空地往红砖瓦房的厂子内走去,一个个超大的不锈钢搪瓷盆,以及木桶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是大伙儿在清洗八爪鱼。 厂子的后方,则是两台机器,当机器轰隆隆响的时候,一个个塑料袋子从里面生产出来。 而守着机器的两个工人,迅速拽下袋子,把晒干后的八爪鱼,进行打包封袋。 这才不到一个星期的功夫,这干海货厂俨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水线。 没有一个多余的人,也没有一个磨洋工的人。 能看得出来,这些工人们的精气神是真的很好。 姜舒兰看完海货厂,便忍不住问,“这边一天产量是多少?” 周中锋,“如果是海带和紫菜的话,在一千五百斤到两千斤左右,如果是八爪鱼,虾子,海鱼这类,这些要慢很多,产量要减少一半。” 不管是八爪鱼还是贝类螺类,都不好清洗,就连着晾晒,也需要人工去翻面。 这也就造成了,时间的耽误,但是不翻面不行,晒不透。 姜舒兰听到产量,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每次工厂上人也就十多个人。 而他们的产量却足足超过人数很多倍。 她忍不住和周中锋感叹一声,“谁说女子不如男,你看这些女工人们个个的手速,瞧着比男人们还快上几分。” 周中锋点头,“她们确实都很能干。” 除了吃饭时间,她们甚至都不休息,哪怕是上面给她们放假,她们也宁愿在做一些手头活,都不愿意停下来。 看完海货厂子,周中锋领着她去了蔬菜厂。 还没进去,就一阵扑面而来的热气。 姜舒兰站在门口看了一眼,足足几百平的厂房内,有大几十个灶台耸立。 每一个灶膛里面都是红彤彤的柴火在燃烧。 有工人在将新鲜蔬菜往里面灶膛送,有工人在将烘干的蔬菜,又单独从里面抽出来,端着箩筐出去晾冷后。 再次用塑料袋封装起来。 便成了可以对外销售的成品。 不过,她发现这些装蔬菜的袋子,足足比海货袋子小了四分之三,每一袋就是巴掌大,稍微比巴掌大一点。 周中锋似乎看出她的疑惑了,“这是为了方便个人携带。” 这些蔬菜送到西北基地是一方面,更大的供给则是他们部队自己用。 给每一位在外训练或者上战场的战士准备的,可以随身携带。 丝毫不占位置。 姜舒兰懂了,“还挺灵活。” 蔬菜厂这边她有不少人都认识,甚至看到了食堂的小刘,看到姜舒兰过来了,小刘满头大汗地过来打招呼,“小姜师傅。” 哪怕是她离开了食堂。 对于姜舒兰的尊敬,还是发自骨子里面的。 姜舒兰意外,“小刘,你怎么在这里?” 他不是食堂的大厨吗? 小刘擦擦汗,“我对着脱水蔬菜感兴趣,就和司务长说了,想趁着不忙的时候,来这边厂子学点东西。” 不得不说,小刘这种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淘汰。 因为他一直在吸收新东西,哪怕是食堂做不下去了,来蔬菜厂到底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姜舒兰忍不住夸他,“你可真厉害。” 这话一落,小刘就觉得自己的脖子跟着一凉,他还以为是冷风吹进来了。 结果却注意到,周中锋不着痕迹地看了他一眼。 小刘立马缩了下脖子,“小姜师父,你不是要去隔壁的果脯厂吗?快去快去,我们这蔬菜厂内太热了,别热着你和孩子了。” 这小刘还挺识趣。 周中锋看了他一眼,便收回目光,“好好干。” 接着,就领着姜舒兰去了果脯厂,她没想到的是,果脯厂竟然那么多人在等她。 高司令,雷师长,宋政委,以及司务长。 这四个人几乎成了半壁江山。 而且,在果脯厂旁边,临时搭建了一个小屋子出来,这是一个秘密基地了。 见姜舒兰来了。 几个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小姜,你来了。” 态度说不出的和气。 姜舒兰哪里知道,这些大领导在等她啊! 要是知道的话,她就不在之前两个厂子墨迹那么久了。 姜舒兰抬手拧了下周中锋,有些怪他,不提醒他。 旁边的人看着,忍不住笑,“这你可不能怪中锋,是我们说,让他不要告诉你的,让你好好看看厂子。” 姜舒兰有些窘,“领导,你们怎么都来了啊?” “想看看你做罐头。” 更重要的是,高司令和雷师长都爱吃。 上次抢来的荔枝罐头没吃够,想着今儿的姜舒兰既然要做的话,他们能够吃上头一批的。 为此,两人中午加班好一会,就为了能够下午腾出一个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 姜舒兰没想到听到如此接地气的答案。 她顿时觉得有些压力大。 但是姜舒兰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越是紧张的时候,她越是面无表情,起码从表面来看,镇定的一批。 她看向司务长,“水果冰糖都准备好了吗?” 司务长点头。 拉开框子,那两个框子里面足足装了数十种水果。 首当其冲的是芒果,接着是荔枝,黄皮,香蕉,莲雾,白桃,木瓜,椰子等等。 简直是看的人眼花缭乱。 姜舒兰呆了下,不得不说,部队的效率是真高。 几乎是岛上有的水果,这里都齐全了吧? 她从框子里面,挑了芒果和木瓜,白桃出来。 这些都是偏硬的水果,比较合适做罐头。 见她挑了好几种,都没有荔枝。 高司令欲言又止。 雷师长轻咳一声,“小姜啊,怎么没看你挑选荔枝啊?” 姜舒兰话到嘴边,准备说荔枝果肉偏软,不适合做罐头,因为上次到最后有两个荔枝肉都化成了糖水。 但是,见到周中锋朝着她眨了眨眼睛。 姜舒兰顺手提起一扎荔枝,“这不,放在最后选,挑花眼了。” 见她选了荔枝,雷师长和高司令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倒不是他们好吃,而是从来没吃过的东西,就吃了一次,还是一人两个,没尝到味,就没了。 这买也买不到。 可不就是抓心挠肺的惦记吗? 见姜舒兰反应的快,周中锋也跟着不着痕迹的松口气,不得不说,心有灵犀真的还挺好。 姜舒兰挑好了水果,便打发周中锋去剥荔枝,让司务长给芒果和木瓜去皮。 她自己则是清洗了白桃后。 便往临时搭建的灶台上面,加了一瓢水,此刻,司务长极有眼色的把灶膛再次点燃。 周中锋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司务长还挺会抢活。 原本,他打算剥完荔枝就去的。 结果,司务长这动作太快了。 司务长完全没看懂,巴巴地看着姜舒兰的手。 这一次,姜舒兰完全是大师傅,她要教的也是司务长本人,他若是会了,再去招工请人教下面的人做罐头。 所以,司务长恨不得连眼睛都不眨,生怕错过姜舒兰任何动作。 姜舒兰也理解他来的用意,做一步便解释一步,“先加水,在加入冰糖,记得冰糖不要放多,因为这些水果本来就是带着甜味。” “等糖汁熬开后,便把——”她把手里的切块的木瓜倒进去,“水果放进去,熬制的时间,全看水果的硬度,若是木瓜这种较硬的水果,你可以熬制在一分三十秒左右,若是像荔枝这类偏软的,可能一分钟,甚至半分钟就可以了。” 倒入水果后。 灶膛的火也跟着大了起来。 很快姜舒兰便把木瓜捞起来,问,“瓶子给我。” “高温消毒过吗?” 司务长点头,“按照你教的法子来的,全部高温沸腾过,现在还是温的。” 姜舒兰摸了下,果然是温的。 她将木瓜放入玻璃瓶后,周中锋立马接了过去,拧紧瓶盖子,动作一气呵成。 所有人,“……” 第137章 周中锋熟练的动作,简直让人窒息。 周中锋却仿佛没看到大家的目光一样,他语气淡淡,“我们家舒兰是孕妇,不能用力。” 再说了,他要是这点眼色都没有。 不就又被司务长给抢了先? “行吧。” “接下来呢?” 雷师长也好奇了起来。 姜舒兰抬眼看他们,“这就好了啊,在放在阴凉的三天就好了。” 所有人,“……” “这就没了?” 雷师长有些不太信,罐头厂为了藏住罐头方子,跟打游击战似的,每个车间生产不同的步骤。 哪怕是工厂的工人,都不清楚罐头具体是怎么做的。 但是—— 在看姜舒兰之前示范的那一遍,也太简单了吧! 姜舒兰哭笑不得,“我还能骗大家呀,之前你们吃的那罐头,就是这样做的。” 她把剩下的水果,交给了司务长,“司务长,你照着我之前的法子在做一遍荔枝罐头,芒果罐头和桃子罐头。” 桃子不是海岛的,应该是从外面进货进来的。 司务长也是懵的,听到姜舒兰的吩咐,他下意识的答应了下来。 见司务长忙碌,姜舒兰扶着腰,周中锋立马去搬了个小墩子过来,她坐上去,时不时地指挥着司务长调整下动作。 不一会儿的功夫。 另外三种罐头也都做好了。 司务长还特别贴心,给高司令和雷师长一人留了一碗荔枝罐头。 只是,吃到热罐头时,两人顿时皱眉,“这味道也差太远了。” 还是凉的好吃。 司务长忍不住叹了口气,“领导,您要是不吃,就还回来,我自己尝尝味道。” 这—— 哪里轮得到他。 高司令和雷师长迅速干掉半碗,擦嘴,“还是小姜做得好吃。” 司务长,“……” 姜舒兰忍不住笑了,“热的确实没有凉的好吃,等凉透了之后,味道都是一样的。” “这个领导你不用担心。” 有了这话,雷师长和高司令也不由得放心了片刻。 只是,出了这厂子门的时候,两人还忍不住回头,“做罐头,就这么简单?” 怎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 高司令却忍不住道,“我瞧着都不是罐头简单,而是小姜把做罐头的法子弄简单了。” 罐头本身不简单,但是教会罐头的师傅却把它给简单了。 这么一说。 姜舒兰反而高深莫测了起来。 雷师长忍不住感叹了一句,“也不知道中锋从哪里娶了个这么厉害的媳妇。” 高司令想到之前周中锋在姜舒兰面前殷勤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 “我觉得小姜性子温温柔柔的,倒像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谁说不是呢。 屋内。 姜舒兰眼见着司务长学得差不多了,她便扶着周中锋的胳膊,忍不住站了起来,“司务长,既然你学会了,那我就先回家了。” 家里也有一摊子事。 司务长忍不住追上来,“确定只有这些了吗?” 他也有几分不真实。 姜舒兰忍不住笑,“确不确定,三天后你不就知道了?” 这倒也是。 司务长也不再问了,反而为另外一件事情担忧了起来,“这罐头厂的工人,可不能随便招进来了,做罐头的法子太简单了,被人学了去散播出去,我们部队还怎么开罐头厂?” 这倒是。 不过,这些轮不到姜舒兰来管。 有司务长和周中锋操心着。 她拿着一个洗干净的莲雾,忍不住啃了起来,莲雾脆脆的,带着几分清甜,但是却又不是十分甜,那种味道很是舒服。 周中锋看她没有着急离开的意思,便忍不住提点了一句,“罐头厂的工人,你可以从自己人招。” 招谁? 招他们部队的人。 人不用太多,前期把罐头厂先搭建起来,后期若是销量大,在慢慢增加。 但是前期的选人,一定要把控好了。 司务长眼睛一亮,“我让小刘过来,在从我食堂后厨抽两个人,加上我,就是四个人,我就不信,这罐头厂的摊子,我们支不起来。” 别小看了这四个人。 等厂子一建好。 让果脯厂的工人帮忙分拣水果,给水果进行削皮,他们这四个人只需要做罐头就是了。 等着摊子彻底搭建起来后,后期在挑选可靠的人。 周中锋嗯了一声,又提了一句,“罐头瓶子,你要尽快找羊城那边玻璃厂订购了,另外名字还是用海岛罐头四个字吧。” 他们海岛出去的产品,统一用海岛,这也方便大家记住。 提起瓶子,司务长忍不住头疼,“我这恨不得忙得飞天,都忙不过来。” 又要招人,又要开厂,还要订购玻璃瓶子。 周中锋,“你可以找宋政委给你帮忙,我这些天准备跑一趟西北,可能抽不出时间。” 这话一落。 姜舒兰啃莲雾的动作也跟着轻了几分。 去西北? 意料之中,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等出了厂子,周中锋扶着姜舒兰的胳膊往外走,“听到了?” 一开始,也没有瞒着她的意思。 姜舒兰嗯了一声,“什么时候去西北?” 这一来一回,没有半个月怕是回不来。 周中锋抬手摸了摸她发梢,低声道,“不想我去?” 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乌黑的发丝,贴着莹白的面颊上,越发显得温婉又雅致。 是极为漂亮的那一种。 姜舒兰摇头,“那倒不是。”她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宝宝已经八个月零七天了呢,我怕你去了以后,赶不及孩子们的出生。” 若是错过了,那才是最遗憾的。 可是,任务就是这样。 周中锋上面接到的任务是三天后出发。 他有些内疚,下意识地紧紧地牵着她的手,“抱歉。” “我会尽快回来的。” 一定会赶在孩子出生前。 周中锋不去不行,三个厂子的货物已经堆积在仓库了,快要堆满了,而且除了他,也没人能去西北了。 也只有他的身份才适合去。 他根本无法推迟,也不能推迟。 姜舒兰轻声道,“不用抱歉,这是你的工作,我一直都知道的。” 海风吹散了她的发丝,露出一张莹白如玉的面庞,“你能去看看爸妈,我也能放心一些。”顿了顿,“还有几天,我和娘他们一起在家准备些东西,到时候你一起带过去。” 她不是不讲理。 周中锋他早点去西北,公婆那边就可以少受一天苦。 这—— 让周中锋说不出话来了,他只觉得自己这辈子何其有幸,娶到了姜舒兰。 回到家后。 得知周中锋三天后便要离开海岛,去西北基地。 全家人都跟着忙碌起来。 姜母做了几件棉衣和棉裤,是按照他们东北的天气做的大棉袄子,西北和东北差不多,冬天都是冷,无非是西北是干冷,还刮风。 她做的棉衣和棉裤,都是用的好棉花。 海岛这边因为天热的原因,用不上棉花,所以棉花卖得格外便宜。 姜母也不含糊,直接拿了姜舒兰他们两口子的定量,又去找了那团长他们一家三口的定量,再加上王水香一家子。 三家的定量。 凑齐了六斤新棉花,全部被她做成棉袄了。 知道是送到西北的,那老太太也捡起来针线活,和姜母一块做棉衣。 白日里面,就在院子里面铺上一层布,人坐在布上,借着日头的光亮,一个咔嚓咔嚓裁剪布料,一个往里面弹棉花。 姜母和那老太太都是几十年的手艺人了,这做起来也算是轻车熟路。 到最后,还剩半斤棉花,姜母用来做了两个棉花马甲,马甲不能做太厚,不然晚上睡觉穿着不舒服,贴身就更不舒服。 这半斤棉花,做了两件,每件都是薄薄的,但是却因为是上好的棉花,要说冷真不至于。 还能护着前胸后背。 那老太太手巧,还在给女方的那一件马甲上,绣了一丛梅花,还怪好看的。 旁边苗红云看了,和姜舒兰一起赶工,一人做了一副棉手套,露指头的那种,不影响干活。 姜舒兰真是见缝插针,因为出发的急,海岛罐头厂又没做起来,她连带着黎丽梅和王水香一起拉过来当壮丁。 黎丽梅一起在厨房帮她做罐头,王水香在外面帮忙看着院子的灶台。 那个灶台做的是脱水蔬菜,姜舒兰挑了几样,蔬菜厂没做的,打算给公婆开个小灶。 之前攒了一批,但是不够多,这才有了王水香来帮忙。 王水香也热心,一听说是送到西北基地,那边的人几个月都吃不上青菜,顿时热心得不得了。 基本上外面的两个灶膛被她包了。 而姜父则是在整理他之前在山上采摘的药材,都准备收拾收拾,伤寒类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我在末世养男宠
玩笑(H)
岁岁忘忧(完结)
小寡妇的第二春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芊芊入怀
游戏王之冉冉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