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禁忌为何物(骨科) > 第182章

第182章

,分热伤寒和冷伤寒,分了十多包药草。 然后又有胃病类,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胃药。 西北基地那边的人吃饭不准时,姜父猜到这一点,胃药这一类,他准备了五十副。 又有跌打损伤类的活络油。 还有上次给舒兰做的治腰疼的药膏,后面改善房子给猴子用,哪里想到猴子用了药膏后,是出乎意料的好。 连带着带来不少小战士都来朝姜父买药膏。 这不,这类药膏,姜父做了七八十幅,都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还有下火类的药,这个没分类,直接就是一大包,要是上火口疮便秘,都能抓一把泡水喝。 到最后,姜父犹豫再三,还是将给闺女准备的新鲜人参,从里面匀了一根出来,偷偷地塞在了里面。 任何人都没说。 不得不说,姜父准备得是真周全,在准备完药草后,还在每一副药草上面,分门别类写清楚用法。 姜舒兰在厨房做罐头,有时候出来拿东西的时候,看到姜父忙活,忍不住笑了笑,“爹,你这是把老本都給拿了出来。” 有些药,从山上采摘下来,姜父稀罕得不行。 俩孩子碰一下,都要被他打手,结果这次一锅端,全部打包给西北公婆了。 姜父哼了一声,“你公婆是个好人,他们值得。” 这种人不长命百岁,好好活着,身体健健康康的,太可惜了。 姜舒兰没拆穿姜父的嘴硬,拿了冰糖就进厨房。 黎丽梅已经可以掌锅了,姜舒兰就在旁边指点。 这一次做罐头,是做了大量的,就为了周中锋走的时候能带一部分离开。 姜舒兰一共做了五种,第一类首选青芒,第二类是木瓜,第三类是荔枝,第四类是白桃,不过桃子不多,是从供销社买的。 第五类这是黎丽梅拿来的快要笆园三华李,这些李子都特别硬,比较适合来做罐头。 一共做了两天。 用的也不是小瓶子,小瓶子不够,有的直接去供销社买的那种大泡菜透明的玻璃瓶。 一桶足足有十斤重的那种。 五种罐头,分别用十斤装的大罐子装了以后。 又单独用了几十个小瓶子,分门别类装了下,很明显,这些小瓶子就是姜舒兰,她公婆他们单独开的小灶。 特别适合揣兜里面,随时拿出来充饥的那种。 周中锋下班回来,就看到家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王水香在烧火做干蔬菜,远一点的地上铺着不用的大被单子,姜母和那老太太在做棉衣。 苗红云拿着毛线织手套。 姜父在整理药材,一包一包的,足足在桌子上摞起来几十包。 在往里面走。 姜舒兰和黎丽梅两人在厨房,做罐头。 是姜舒兰的声音,“丽梅,做完这一锅就不做了,咱们冰糖指标不够了。” 这些天,足足有了三四斤冰糖,这几乎是一家人一年的指标了。 甚至都不止。 周中锋闻言,顿了下,她进去,就见到姜舒兰准备提着桶,他上去就接过来大桶,“我来。” 看着整个厨房内,柜子上,案板上,地上,全部摆着大大小小的罐头时。 以及外面的药材,棉衣,蔬菜。 这些,都让周中锋有些沉默。 “谢谢。” 姜舒兰抻着腰,忍不住道,“周中锋,你跟我们客气什么呀?” 她知道他的意思。 姜舒兰想了想,“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活,就只是想,让爸妈在那边日子稍微好过一些。” “仅此而已。” 不管是那老太太还是王水香,她们都是自愿的。 包括,姜舒兰也是。 她们想着,她们在这边多做一些,那些科研人员在西北基地就能少受点罪。 不至于连口蔬菜,连口水果都吃不上。 周中锋看着姜舒兰三秒,什么都没说,提着罐头捅,站在原地好一会。 一时之间,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姜舒兰,“好了,厨房都差不多了,你去帮我爹把药材整理下,他药材种类划分的太多了。”顿了顿,思忖道,“如果可以,你再去医务室弄点西药,一起送过去。” 西北基地那边西药有没有,她不知道。 但是,姜舒兰觉得有备无患。 宁愿多点,也不能少点。 周中锋嗯了一声,把罐头桶放在地上,轻轻的抱了下舒兰,“谢谢。” 又是一次谢谢。 夫妻之间不该讲这些的,但是在这一刻,除了这两个字,在也没有比它们更适合的了。 姜舒兰愣了下,“好了好了,一家人不讲究这些,你忘记了,之前爸妈给我们寄了那么多钱。” 她花起来,可没说谢谢的。 旁边的黎丽梅看着,忍不住叹了口气,“周团长,还有我在场呢!” 不过,她也不得不感叹,他能娶到姜舒兰是真幸运啊! 她这么一提醒,姜舒兰忍不住脸红了下,去推周中锋。 向来和黎丽梅不对付的周中锋,难得没有和她杠起来,而是很郑重道,“谢谢你,黎族长。”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五斗柜下面,放着的两坛子梅子酒,应该也是黎丽梅带过来的。 因为,按照周中锋的记忆里面,海岛本地人最爱每年泡这个。 周中锋猛地这般客气,黎丽梅怪不适应的,她摆手,“算了算,我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的。” 要不是,谁来哦。 姜舒兰忍不住笑,抬手点了点丽梅的胳膊,“丽梅!” “好了好了,我就承认了,我就是为了西北基地的老同志好了吗?不忍心他们这般苦楚。” 黎丽梅就是典型的嘴硬心软。 嘴里硬邦邦的,心里却是最柔软不过。 这里的水果,大半都是她提供的,连钱都没要,还来义务帮忙了两天。 等周中锋离开后。 黎丽梅忍不住道,“姐姐,要不你听姐夫的去休息一会?” 周中锋进来一会,提了三次了。 姜舒兰摇摇头,“我现在还没感觉,等我不舒服了就去了。” 这边一准备就是三天。 周中锋也没闲下来,去找高司令和雷师长拿了批条,支了一批阿莫西林和安乃近,以及最常见的甘草片。 这三样药,几乎是涵盖了日常中最常见的病症了。 而周中锋这边支药的时候。 姜舒兰他们这边也忙到尾声了,她清点了下家里准备的东西,棉衣棉裤两件,马甲两件,手套两双,围巾两条。 中药材若干,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多包。 脱水蔬菜,足足有一百多斤,分别有萝卜,豆角,黄瓜,茄子,白菜,土豆。 至于生姜,姜舒兰没有脱水,她直接找人买了五斤,这个生姜可以放很久,到了西北以后,他们也能单独瓮在土里面。 甚至不用土,光有水就能活下去。 剩下的则是罐头了,五种罐头十斤装的一共是五罐,剩下的还有三十多小瓶罐头。 至于肉类,姜舒兰没准备,西北那边最不缺的就是肉类,离藏区近,什么牦牛肉,羊肉都是比较多的那种。 至于海货和干果脯,姜舒兰也没准备,这些是西北基地对海岛部队的单独采购。 量极大,他们个人这个小作坊,可准备不起。 基本上东西都齐全了,怎么装是回事。 临到出发的这天,一大早工厂的果脯蔬菜,以及海货已经全部搬运到船上了。 至于,姜舒兰他们家单独准备的货物,周中锋则是请来了赵团长,那团长,宋政委以及猴子和四眼他们,足足搬了三次,才算是搬完了。 搬东西的路上,赵团长忍不住感叹,“中锋,你媳妇这是恨不得把家都给你爸妈搬过去吧?” 这么多东西,光这些都够放半边仓库了。 周中锋,“舒兰担心,我爸妈在那边吃不好穿不暖。” 所以,她能想到的东西,几乎全部都准备了一遍。 从吃的到用的,在到穿的。 几乎是涵盖了所有的衣食住行以及病。 旁边的宋政委跟着叹了口气,“你这种媳妇着实不多。” 他当时想给自己的爹娘准备一些东西的时候,每次老肖都拦着。 到了后面,宋政委没法子,只能单独给钱,但是男人嘛,忙起事业来,根本顾不上,每次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 多少还是欠缺点。 在看看姜舒兰对待公婆的细心,大家一时之间也人忍不住羡慕起来。 唯独那团长,得意地笑,“你们不知道吧?我媳妇对我娘,跟亲娘一样,我娘对我媳妇也是亲闺女。” 反正那老太太和儿媳妇苗红云两人相处的模式,在整个岛上,都是头一份了。 听到那团长这话。 赵团长忍不住淬了一口,“走开!” 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团长,“……” 周中锋忍不住笑了笑,等东西都搬完后。 他便准备上船了,这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 宋政委,“路上注意安全。” 谁都不知道,这一路周中锋会遇到什么。 因为,这条路他们都没走过,而周中锋则是这条路的开拓者。 周中锋颔首,他站在甲板之上,眺望着远方。 果然,在船要发动的那一刻。 姜父姜母扶着姜舒兰,从远处赶来。 姜舒兰挺着大肚子,目送着周中锋离开的背影,忍不住招了招手,“周中锋,你早点回来。” “孩子还等着见你。” 后面半句话,让码头上的人忍不住轰然一笑,笑完,又忍不住心酸。 因为他们在挺着大肚子的姜舒兰身上,看到无数军嫂们的缩影。 周中锋站在甲板上,沉默了片刻,“你也早些回去。” 至于,他能不能早点回来,他不知道,但是他会尽力。 赶在孩子们出生之前回来。 西北基地。 食堂,罕见的竟然有不少人。 大家身上穿着一身蓝色的工服,裹的跟粽子一样,朝着窗口问道,“今天的海带汤还有吗?” “或者紫菜汤也行!” 一开口就暴露了嘴巴,嘴皮子外面里面,都烂成疮了,肿的跟啥一样。 这紫菜汤和海带汤已经断了一个多星期了。 明显感觉到身体又出现了之前的变化,手上起倒欠,早上起来刷牙带血,甚至,上不出来厕所。 食堂的干事摇头,说,“没了,海带和紫菜都没了,一个星期之前都没了。” 这话一说。 大家面面相觑。 不知道是谁叹了口气,“也没过几天好日子,怎么过了那么多年的日子,突然断顿几天,就不习惯了。” 不是说海岛汤和紫菜汤,有多好吃。 而是说,他们吃了将近一个月后,明显感觉到身体有力气一些,很微妙,但是却不止一个人这般反应,那显然就不是错觉了。 食堂干事那话。 让老萧叹了口气,打了两个窝窝头,又夹了一筷子咸菜,端着铝制饭盒,就走到一旁的位置打算速战速决。 直接去炮厂得了,真是白跑一趟。 老萧刚走两步。 就被周义坤喊了下,“老萧。” 声音低低的,怕惊动了人。 老萧巡视了一番,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好半晌,才找到人,“稀奇,你们今儿的怎么也来食堂了?” 这两口子,来食堂的次数真不多。 周义坤叹了口气,“你嫂子说馋那一口了,我就想来问问,食堂还有没有海带汤或者紫菜汤。” 也怪他。 看着往日的同事们都稀罕,他不想大家断顿,分了三次,他把海带和紫菜全部都送过来了。 想着大家都跟着尝一点,多少尝尝味。 哪里知道,自己没了。 老萧忍不住冷笑一声,“你可真是老好人。” 全部送出来了,自己一点没留。 唐敏华咬了一口窝窝头,“不怪老周,是我让送的,你看看这些人,哪个不跟你一样,不是烂嘴,就是上不出来厕所?” 这种情况下,他们两口子,怎么可能吃独食儿。 这—— 老萧也沉默了,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了,谁还不知道谁。 要是他家孩子送来,他也会和他们两口子做一样的选择。 “你们喊我来做什么?” 说着,就想起身,端着饭路上吃好了。 坐在这里耽误时间。 周义坤从口袋里面摸了摸,最后摸了两个金黄色的大虾出来,一个递给了唐敏华。 另外一个分成两半,自己留了个大虾头,尾巴肉递给了老萧,“来点儿?” 老萧眼睛亮了下,接着又摇头,“没了吧?” 怕是最后两个了。 不知道是怎么从牙缝里面省出来的。 周义坤把虾尾往老萧嘴里一塞,“吃你的,哪里这么多话。” 自己则是拿着虾头,吃的津津有味。 连带着壳都是香喷喷的。 老萧沉默下,只觉得嘴里的虾肉咬的分外艰难。 “咱们基地和海岛不是订货了吗?什么时候能到?” 第138章 老萧这话一问。 周义坤和唐敏华瞬间安静了下来,两人都齐齐地摇头。 “只是听说上面和海岛那边已经签订好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能送,这哪里知道?海岛以前都没做过这门买卖,听说连厂子都是重新搭建的。” 从搭建到生产,再到运送。 这里面没有几个月怕是搞不定。 开厂又不是吃饭,说好就好了。 这话一说,老萧手里那半截虾尾,都舍不得吃了,就用手掰下来一小撮,尝了尝海盐味。 就剩下的收了起来。 见周义坤和唐敏华都看着他,老萧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接着又是坦然道,“和我一个宿舍的老李,他比我严重,我把剩下的一点带给他。” 这虾还挺大,肉也多。 其实,大家都是这样。 以前光景不好的时候,忙起来饭不够,一个土豆掰开,你一半我一半,就那样分着吃。 更别说这样的好东西了。 别看当初舒兰寄的不少,但是架不住西北基地人多。 周义坤和唐敏华两口子,又吃了人家多年的东西,哪里好意思自己单独吃独食儿? 两口子也就是开始那三天阔绰了下,到了后面都是节约着吃的。 开始是不知道,后面他们吃了以后,明显发现自己有力气许多了,这才察觉到这些海货的好。 把东西都给散了出去。 见老萧这样,周义坤和唐敏华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安慰他,“快了,要不了多久了,海岛那边就能送东西过来了。” 他们也不必这样苦了。 老萧嗯了一声,端着铝制饭盒,就起来了。 “我去炮房厂看看,新的实验数据怎么样了。” 周义坤和唐敏华也吃不下去了,“成,我们一起走。” 三人就那样,一人端着一个铝制饭盒,从食堂出去。 西北这边冬天冷,夏天热,这才八月份的天气,一出来就是一阵热风吹过来,仿佛要把人烤化掉了一样。 地面上都干得炸出了裂缝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一场雨。”老萧看着那地面忍不住道。 周义坤和唐敏华都摇了摇头,他们这些不靠庄稼吃饭的人还好。 西北这边的农民实在是惨,天干不下雨,地面的粮食和菜都长不起来。 连带着他们基地也断了青菜的供应。 越是没有,越是想。 唐敏华忍不住感慨了一声,“这窝窝头也忒没味一些了,要是在来个芒果干就好了。” 酸酸甜甜的。 光提起来,就让人口腔里面抑制不住的流酸水。 她这话一说。 引得周义坤和老萧两人都跟着咽了下口水,老萧跟他们两口子关系近。 当初吃了好几块芒果干,那滋味。 现在想想,都觉得好。 “还是海岛好啊,哪里像咱们这种大西北。” 往年八月份起码还有个萝卜白菜吃,今年连萝卜白菜都没有了。 连着三个月都没下雨了,地里面的菜都给干死了。 周义坤和唐敏华齐齐地点了点头。 三个人刚往炮房厂走去,向来震耳欲聋的炮房厂这会却安静得厉害。 这种安静,是没有炮响的安静,但是人声,却跟着鼎沸起来。 “老李,老李,你醒醒,你快醒醒。” “李老师这是怎么了?” 声音带着几分慌张。 从食堂过来的周义坤他们一听这声音,立马知道出事了。 三人拔腿就跑。 别看三人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但是这跑起来,真不比年轻人慢多少。 等进去炮房厂后。 就看到了老李躺在那灰扑扑的地上,之前因为才放完炮,整个炮房厂灰尘漫天。 而围着老李身边的是一群同事和学生。 周义坤率先扒开了人,“怎么了这是?” 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地上,生死不知的老李。 他脸色极为憔悴,眼睑处一片青黑,嘴角也是跟着生疮,整个人看起来了无生机。 “不知道啊,老师——”苏明芳已经带着哭腔了,“我把实验数据递给李老师,他还没接过去,整个人就晕倒了。” 这话一说。 唐敏华立马从周义坤手里接过老李,双手摁在他的胸口上,一连着摁了十几下,老李才轻哼了一声。 像是从死亡的边缘被拉回来一样。 大家所有人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唐敏华伸手,“把搪瓷缸给我。” 苏明芳立马递过来,唐敏华接过去,便慢慢地往老李嘴里喂水,一边喂,一边问,“他几顿没吃饭了?” 这—— 他们哪里知道。 倒是龚向民说,“我好像连着72小时都在炮房厂看到李老师了。” 旁边老萧一拍大腿,有些后悔,“可不是,昨晚上他回去了一次,但是又匆匆离开了。” 早知道,他当时就该拉着他。 旁边的人听着,都跟着叹了口气。 唐敏华用水,在老李脸上淋了下,老李悠悠转醒,“我这是怎么了?” 怎么这么多人都看着他,还带着重影。 唐敏华没好气,“你怎么了,你自己不知道吗?” 说着,她站了起来,看向龚向民,“向民,把你李老师背到卫生室去,让大夫检查下。” “我不去。” 老李挣扎就要起来,“数据到尾声了,我不去。” 40毫米高炮实验失败,后来寻找原因,才知道是他负责的那块数据出了问题。 这段时间,老李心中带着愧疚,没日没夜研究,就是为了将功补过。 “去,你要是半路没了,你那块数据,谁能接手?” 周义坤沉声道。 老李手里的这块数据,没人能接手,除了他自己。 这话,让老李安静了下去,不再挣扎。 龚向民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我在末世养男宠   玩笑(H)   岁岁忘忧(完结)   小寡妇的第二春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芊芊入怀   游戏王之冉冉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