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 看着作揖行礼的来济,李世民脸带微笑点了点头。 他看了诗词一眼,随后低声询问道:“朕的这首《咏桃》和《赐萧瑀》相比,你觉得哪一首诗更好?” 额... 来济表情微微一顿,他思索片刻后拱手说道。 “陛下,臣认为两首诗各有千秋。” 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随后将诗词放下。 他皱着眉头问道:“查清楚了吗?太子最近在干什么?” 第39章 来济身为李世民的通事舍人,除了掌诏命及呈奏案章外,还负责给李世民完成一些临时交待的事情。 来济脸色古怪禀报道:“回陛下,太子最近在做工匠之事。” 工匠之事? 听到来济的回答,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挑。 他让李承乾兼顾农桑、水利和工匠的政务,并不是让他做具体工匠的事情,而是负责拟定和批阅重大国策。 如果太子做这等低贱的活,还要那帮工匠干什么? 这孩子真是本末倒置! 李世民沉声道:“具体说说。” 来济连忙抱拳道:“陛下,屯田司郎中杜荷,受太子之命在做新犁。” “工部尚书阎立德还上疏尚书省,弹劾杜荷不思政务,带屯田司的官吏胡来,他请求尚书省将杜荷革职。” “不过左仆射和右仆射知道杜荷受太子之命行事,因此并没有对杜荷作出任何处罚。” 虽然阎立德是工部尚书,但是他并没有权力,去处罚杜荷这个屯田司郎中。 能处罚杜荷的只有尚书省。 至于大理寺和御史台,他们在杜荷没有违反唐律的情况,也拿杜荷没有办法。 “太子让杜荷去革新新犁?”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脸色有些严肃道:“太子和杜荷两人,从未做过农桑之事,亦不了解器械,他们能作出新犁出来?” “是不是有民间巧匠,给太子上呈新犁?” 知子莫若父,李承乾有几斤几两,他这个做父亲的还不清楚? 女婿杜荷也是他看着长大,他知道杜荷也是个不学无术之人。 来济低声应道:“陛下,据屯田司的人所说,杜尚书手中的图纸,乃是太子殿下亲笔所画。” “臣跟杜郎中确认过,图纸上面的文字,正是太子殿下的字迹。” 他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也充满惊愕,心里同样不相信。 可事实摆在他面前,他不得不信。 “新犁出自承乾之手?”李世民呢喃一声,随后蹙眉道:“来济,新犁的效果如何?” 虽然杜荷是杜如晦的嫡次子,可杜荷那孩子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嚣张跋扈,不学无术。 要不是他看在杜如晦立下的巨大功绩,肯定不会让杜荷去当屯田司郎中。 来济摇了摇头:“回陛下,新犁尚未做出来,还不知道效果。” 顿了顿。 来济接着禀报道:“太子殿下还命太子詹事马周,率领东宫司经局革新印刷术,率领崇文馆注释音符。” “只是东宫戒备森严,且知情的官吏又守口如瓶,因此臣并未打探到有用的消息。” 这些消息他从马周口中得知,但知道的也仅有这些而已。 他还问了少詹事张玄素,左庶子李百药、右庶子赵弘智等东宫属官,他们全都不清楚具体情况。 李世民皱着眉头,脸色变得有些复杂。 他知道承乾的举动,是为了扭转名声。 想法很好,可这样做也有弊端。 如果承乾拿不出有效的成果,他的这番行为便会成为百官和百姓的笑料,这会进一步败坏他的名声。 “哎~” 李世民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后无奈地在心里呢喃道。 “希望有所收获吧!” 承乾有心要做一点成绩出来,他作为父亲,不能去打击他。 即便最后没有结果,最起码承乾有变好的心,这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 第40章 ...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一个月后。 自从朝廷把跟随齐王谋反的官吏拉去东市杀头,百姓就再也没有议论太子昏庸,而是大骂齐王大逆不道。 可就在百姓逐渐淡忘太子昏庸时,一则关于太子的小道消息,再次在长安传开。 太子不思朝政,沉迷奇技淫巧! 特别是最近几天,太子借统筹拼音注释之事,连朝会都没有去参加。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长安城的百姓再次沸腾。 平康坊。 一间人满为患的酒肆内。 “你们听说了吗?太子最近沉迷工匠之事,连朝会都没有去参加!” “这未免太荒唐了吧!” “太子应当学习帝王之术,而不应该关注奇技淫巧。” “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舍本逐末。” “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为何还让这样荒唐的皇子,继续担任大唐太子?” “陛下应该废太子才对!” “...” 随着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多,长安城的百姓再一次对太子口诛笔伐。 而且废太子的声音,愈演愈烈。 ... 长安县,延康坊。 魏王府大堂内。 工部尚书阎立德、黄门侍郎刘洎、太仆寺丞崔仁师、太仆少卿柴令武,驸马都尉房遗爱等幕僚,分坐左侧一列。 魏王府事韦挺、魏王府司马苏勖、魏王府学士萧德言、魏王府记室参军蒋亚卿、魏王府功曹谢偃等人,分坐右侧一列。 中间高位上。 李泰满脸笑容地看着自己麾下的一众幕僚,心里充满了豪情壮志。 不知不觉中,他麾下已经集齐了几个顶级门阀之人。 雍州阎氏、博陵崔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兰陵萧氏、陈郡谢氏、吴郡顾氏... 有了这些顶级门阀世家的支持,他才有跟李承乾争太子的底气。 沉默了一会。 李泰转头看向刘洎,语气略微严肃询问道。 “刘洎,你和御史大夫马周交好,太子在玩物丧志,还是在做一番正事,你打探到准确的消息了吗? 此前刘洎和马周两人,都在门下省和御史台任职,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虽然两人现在立场不同,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关系。 刘洎摇了摇头道:“回殿下,臣和马周私下喝酒聊天时,多次旁敲侧引这个问题,他每次都避而不答。” 听到刘洎的话,李泰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担忧说道:“这段时间我们大肆宣扬太子在胡闹,如果他做出一番成绩,岂不是替他助长名声?” “我们的这等行为,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作为文学大家,深谙先抑后扬的道理。 现在百姓把太子骂的越狠,以后等太子做出成绩,就会把他夸赞的越厉害。 而太子这些年败坏的名声,也会快速扭转过来。 房遗爱摇了摇头道:“殿下,您不必担忧。” “革新直辕犁、革新印刷术,还有那个什么拼音注释,每一项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依我对太子的了解,他没有这样的能耐!” 第41章 如果太子有这种本事,他早就在声名狼藉之时拿出来,何必等到现在? 况且太子麾下的幕僚,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房遗爱尚高阳公主,他爹又是当朝的百官之首房玄龄,他掌握的小道消息可不少。 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还问过他爹,太子是不是在做正事。 他爹的回答就三个字。 “不清楚。” 而且她也让妻子高阳公主,私下去找杜荷的妻子城阳公主聊天,想从城阳公主那边获取有用的消息。 城阳公主那边的回答也一样,她也不知道杜荷跟着太子在干什么。 柴令武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殿下,臣觉得太子肯定又在瞎胡闹,借着做正事的借口,只是为了贪图享乐罢了。” “或许再过一段时间,陛下就会对太子彻底失望!” “然后将其太子之位废除!” 想到太子即将被废,魏王被立为新太子,柴令武的嘴角便勾了起来。 他作为嫡次子,并没有机会继承亡父柴绍的爵位和家产,所以一切荣华富贵都需要他自己去拼。 而且他跟房遗爱一样,都是驸马都尉,他尚的是陛下的第七女巴陵公主。 作为大唐的驸马,平时在公主妻子面前,并没有太大的尊严。 如果他辅佐魏王登基,以后地位便会水涨船高,巴陵公主再也压制不住他。 听到房遗爱和柴令武两人的话,李泰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放进心里。 这两个蠢货跟杜荷一样,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他之所以拉拢这两人,除了从小跟他们一起长大外,也想拉拢梁国公房玄龄和柴家的支持。
相关推荐: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外婆的援交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毒瘤
花花游龙+番外
危险情人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综影视]寒江雪
他是斯文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