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 > 第49章

第49章

下除了宣她陪同游玩,亦或者吟诗作赋,并没有宠幸过她。 如果不能给陛下生下一儿半女,等陛下驾崩以后,她就得跟其她没有子女的妃子一样,进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从此与青灯作伴。 宴席进行的差不多时,李世民这才转头看向李承乾,并对其他子女说教道。 “这段时间太子的表现很好,做出来的贞观犁和印刷术,乃是利国利民的神物。” “你们要多多向太子看齐,别整天只知道给朕惹是生非。” 第97章 众人听到父亲夸赞大哥的这番话,他们的脸上顿时露出各异的表情。 像李丽质和李仪等人,她们欣喜不已。 而像李泰、高阳和巴陵公主,他们的嘴角却露出几分不屑,甚至还有讥讽的味道。 沉默数息。 众人不管心里想法如何,都齐声应道。 “儿臣遵命。” 在皇帝父亲面前,他们都竭尽全力装大孝子,装和睦兄弟姐妹的人。 特别是李承乾的死对头李泰,他笑容可掬地说道。 “父皇,大哥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这次为朝廷做出了大贡献,儿臣也不甘落后。” “儿臣近日又准备编撰新书籍,为大唐留下珍稀文献。” 李世民听到爱子李泰又准备著书,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 他微笑着问道:“青雀,准备编纂什么大作?” 李氏皇族乃是鲜卑族的血统,先祖们都以勇武著称,历来被中原和江南的门阀世家视为蛮夷。 如今出了李泰这个文学大家,不仅是他的骄傲,也是他们李氏皇族的骄傲。 李泰恭敬道:“回父皇,儿臣这次想编纂一部文献,其内容既有文学观赏,也有较深的教育意义。” “此书乃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彰显贞观盛世的繁荣。” 有趣! 李承乾听到李泰的话后,心里便猜测到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事。 如果不出意料,李泰铺垫这么多话的用意,就是想把孔颖达、张玄素和李百药等人拉去魏王府文学馆。 不过李承乾也不担心,把这三个大儒弄到魏王府,以后有李泰头痛的地方。 孔颖达和李百药年事已高,他们现在最想的是名留青史。 到时候李泰想利用他们跟自己争位,说不定还会被这三个大儒反噬。 “好!” 李世民叫了一声好,他满脸笑容说道。 “青雀,朕期待你的大作早日完成!” “需要什么支持,你尽管说来。” 爱子李泰的一句贞观盛世,直接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执掌大唐已经十余年,在他的治理下,轻徭薄税,大力发展农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而大唐的人口也从贞观初年的200万户,增长到现在的300万余户。 除了百姓安定外,大唐也在不断地开疆拓土。 这十余年来,大唐相继打下东突厥、吐谷浑和高昌,让周边的一众国家不得不纳贡称臣。 李泰的眼睛一转,他当即站起来拱手说道。 “父皇,要想编纂这部巨著,单靠儿臣和文学馆的人,力量实在有些微弱。” “还请父皇调派几个大儒,支持儿臣纂书!” 果然如此!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这货屁股一撅,李承乾就知道他想拉屎还是拉尿。 李世民微微抚须颔首,他嘴角含笑问道。 “青雀可有人选?” 李泰轻声应道:“父皇,儿臣仰慕孔颖达、张玄素和李百药三位大儒已久,加上他们并未在朝廷和东宫挂正职。” “如果能得到他们三位大儒的支持,儿臣便有十足的把握。” 朝中大儒很多,像颜师古、颜相时、马嘉运和令狐德棻等人,他们都是才学渊博的大儒。 可这些人基本都在东宫崇文馆挂职,李泰没办法把他们要过来。 李世民并没有马上回复。 第98章 他把目光看向李承乾,脸色淡然地询问道。 “承乾,你可有想法?” 听到李世民在询问他的意见,李承乾心里冷笑了一声。 既然李世民没有拒绝李泰的请求,而且还这么问他,心里肯定持赞同的意见。 李承乾拱手应道:“儿臣并无想法,父皇的决定儿臣都支持。”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笑眯眯对李泰说道:“青雀,你的这个请求,朕允了!” “儿臣谢过父皇!” 李泰激动地大喊道。 他坐回软垫上以后,还暗中瞥了李承乾一眼,脸上充满了得意之色。 “小把戏。” 李承乾摇了摇头,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父皇,太子哥哥在工匠一道虽有建树,但是太子的文学表现不佳。” “孩儿认为工匠之事乃贱业,应当向文学大家四哥看齐才对。” 众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他们发现说话之人,赫然是年轻貌美的高阳公主。 虽然高阳的这番话有些无礼,可还是有不少公主暗中点头认可。 在她们的观念中,除了文学以外,务农和工匠等都属于贱业。 只有底层百姓,才会做这样的活。 太子身为大唐储君,在文学一道毫无建树不说,竟然醉心于工匠之事,真是丢了她们皇家的脸面! 还不等李世民和李承乾说话,李泰却抢先一步说道。 “十七妹,你这话不对。” “工匠之事虽然低贱,可却能为大唐源源不断创造出各种有用器械,便利百姓的生活。”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 “如果寻常百姓醉心工匠的活,那自然是有利国家的发展。” “可大哥身为太子,应当以国事为重,亲自去做工匠之事,未免有些舍本逐末。” 听到李泰的最后一句话,李丽质、李仪和苏婉等人,她们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明夸暗贬,用心险恶! 李承乾的脸色依旧不变,他微笑着说道。 “父皇让孤执掌诉讼,农桑、水利和工匠之事,研制出利国利民的物具,不就是孤负责的国事么?” “况且工匠也并非你们所说的贱业,而是能够推动大唐繁荣的第一生产力。” 顿了顿。 迎着李世民和众人的目光,李承乾接着说道。 “没有工匠做出来的笔墨纸砚,我们的文学史料拿什么记载?” “没有工匠做出兵甲和弓弩,我们大唐凭什么征服周边诸国?” “没有工匠做出衣物和器皿,我们能过上现在的文明生活吗?” 听到李承乾的话,李世民认可地频频点头。 他和李承乾的看法一致,士农工商没有贱业,只是大家的分工不同而已。 如果所有人都读书成为士子,没有人去耕种编织衣物,那大家吃什么穿什么? 而李泰和高阳公主等人,他们被说的脸色通红。 真能狡辩! 就在他们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反驳,李承乾微笑着说道。 “孤自幼跟随父皇和一众大儒学习,在文学一道自然不会什么都不懂。” “只不过孤在早些年一直学习帝王之术,又全身心投入到处理国事当中,所以才没有留下墨宝。” 第99章 李泰正愁着不知该如何反驳李承乾,没想到他为了一点面子,竟然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来枕头! 李泰笑眯眯拱手道:“大哥,要不趁着今日家宴露一手?” “父皇和我们都没见过大哥的墨宝,正好趁着这个欢庆的时光,让我们看看大哥您的大作。” “家宴上吟诗作赋,岂不美哉?” 他说完后,心里却在冷声嘲笑。 年幼时的李承乾,确实脑子聪慧,才思比他还要敏捷。 可李承乾后来忙着处理国事,以及跟一帮宦官胡作非为,他早些年的积累早就被败的一干二净。 他要是有诗词歌赋的才华,早就找父皇邀功了,何必等到今日? 李泰的话音落下,高阳公主也大声应和说道。 “大哥,要不您赋诗一首吧?” “我们都钟爱诗词歌赋,奈何我们的天赋不够,写不出好的诗词,希望大哥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高阳公主的这番话,瞬间得到一众公主和嫔妃的赞同。 她们都喜爱诗词,私下更是组织了不少诗会。 平时她们举办的宴席,都会临时想一个主题,然后参与宴席的人各想一首诗词。 苏婉看到大家都在怂恿夫君作诗,她的双手紧张地握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君选择退缩,夫君在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花花游龙+番外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摄春封艳   他是斯文糙汉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外婆的援交   靴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