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看不起他们。 相反,还相当地重视他们。 他们这些小兵心里也有一杆秤。 哪个嫂子和气,哪个嫂子心好,哪个嫂子吝啬,瞧不起人,他们也都一清二楚。 这话,让姜父心里高兴,他就知道他家舒兰是最好的。 姜父忍不住呵呵笑,见他们都安全地从独木桥上下来,这才走到姜母和姜舒兰的位置。 看着她们娘俩抱在一起,姜父心里酸涩的同时,又觉得有几分满足。 这是他们捧在手心里面的舒兰啊! 她离开的那些日子里面,他们当父母的,没有一天不思念的。 特别是那种,每次家里做了好饭好菜的时候。 姜母总会不自觉地来一句,“这个舒兰爱吃,给她留一碗。” 孩子们也是。 姜家老大从山上下来,总会挖最好的一把茅草根,新鲜的茅草根,奶白色,咬在嘴里一汪水,甜滋滋的。 也是姜舒兰最爱的一口。 只是,每次回来,都喊了舒兰,才想起来,舒兰嫁人了。 舒兰没嫁人的时候,他们天天盼着舒兰嫁人,舒兰嫁人了,他们却个个都未从过去清醒过来。 如今,终于在看到闺女和老伴儿抱在一起。 哪怕是姜父什么话都没说,他却觉得心里格外满足。 姜舒兰和姜母有着说不完的话,余光看到老父亲,忍不住上前,踮起脚尖抱了抱姜父,“爹。” 轻轻软软的一声爹,包含着依赖和思念。 喊得姜父的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 还忍不住看了一眼姜母,那目光怎么看都带着有几分小得意。 姜母忍不住嗔了一眼他,然后牵着舒兰的手往前走。 姜舒兰却喊姜母等一会,带着她一起去了码头出售海货的地方。 一样样跟姜母介绍,“娘,这是梭子蟹,这是青蟹,肉嫩黄多,咱们买几个,回去尝尝。” 过了会,又到了下个摊子,摊贩王同志认识姜舒兰,忍不住道,“小姜同志,这位是?” 姜舒兰忍不住骄傲了片刻,拉着姜母的手,语气骄傲地介绍道,“这是我娘。” 一声娘喊的,姜母眉开眼笑,满脸的褶皱都似乎都加深了几分。 “哎,小姜同志,你这好福气,怀孕了,娘家妈来照顾,这可真是——”真是什么? 真是好命啊! 王同志没说。 娘家妈能来照顾怀孕的闺女,这本来就少。 因为娘家妈也有儿媳妇,怕儿媳妇争嘴,便会避开这一点。 再一个,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哪个娘家妈不是照顾儿媳妇的? 哪里有千里迢迢上门照顾女儿的? 第二点则是,婆婆的存在,婆婆照顾儿媳妇,多少是隔了一层,会不方便。 再加上,婆婆看重的是儿媳妇肚子里面的孙儿。 看重的不是儿媳妇本人。 但是娘家妈却不存在。 自己肚皮里面生出来的,又在一起生活了二十来年,有话也是说话。 再说了,有几个妈不疼闺女的? 比起女儿肚子里面的孩子,当妈的更心疼的是女儿的身体。 听到王同志这话。 姜舒兰忍不住腼腆地笑了笑,“嗯,我娘疼我。” 话落,她指着那一排排的桶,低声道,“王同志,蛏子月亮贝八爪鱼各来两斤,另外这个带鱼也来一条。” 爹娘来了,当然要让他们尝尝,这海边的特产。 旁边的姜母想要拽舒兰,压低了嗓音,想说不买那么多,这些东西,一看都不便宜。 姜舒兰笑了笑,王同志一边拿着秤,一边跟着解释。 “大娘,你放心咧,咱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种海货是我们当地最便宜的东西,而且我们这里是供销社的二级市场,咱们这里的东西,和供销社一个价格,甚至有些比供销社还便宜呢!” 这话,让姜母忍不住松口气。 她和老伴儿过来,本来就给舒兰他们两口子增加负担。 要是在吃好的喝好的,那成啥了? 等结完账,姜舒兰还给姜母看钱,“你看娘,这么多东西,一共一块九。” “在咱们老家,这比肉还便宜。” 姜母看完,忍不住点头,点完头,又跟舒兰掰指头算钱,“你这点东西一块九,瞧你这语气,你忘记算啦,自己一天工资多少?你大哥他们挣一天满工分,才五毛。” 这一兜东西,要老大四天的工资。 天底下的当娘的都是这样,生怕女儿花钱,生怕女儿买的东西贵。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当女儿的却想把好东西,让娘全部都体验一遍。 正是因为理解,姜舒兰才没有半分恼怒,“娘,您是心疼这个,改天我带您去赶海,就像我买的这些东西,在海滩上都能捡到。” 这话一说,姜母眼睛一亮,“那这不是捡钱?” 这—— 好像有道理。 姜舒兰忍不住点头,跟她分享,“我之前和水香嫂子,她们去捡了不少将军帽,吃都吃不完,还有生蚝也是。” “娘,您在海岛上多住一段日子,我带您把海岛都逛一遍。” 她像是一个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奔向天空的雏鸟,再次回来见到父母的时候,她忍不住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跟父母讲一遍。 想让他们去体验,她曾经体验过的世界。 姜母看着絮絮叨叨的舒兰,金色的日落,在她脸上打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她皮肤极为白净透亮,眉目如画。 哪怕是怀孕了,不止没有变丑,反而更美了几分。 笑容明媚纯粹,温柔又雅致。 这一切都被姜母看在眼里。 舒兰嫁给女婿,定然过的极好。 只有那种被婚姻滋养的女人,才会有这种一个幸福的状态。 而婚姻不幸福的女人,她的一切都写在脸上,眼角藏着戾气,皱纹里面带着怨怼,嘴巴一开口就是埋怨。 姜母很庆幸,很庆幸,她的舒兰不是这样。 没有去经历那种充满苦水的婚姻,她的舒兰,嫁了一个好男人,得到了一个好丈夫。 姜母忍不住笑了,眼角带着笑,还带着几分心满意足。 看着这样的舒兰,她是彻底放心了。 “舒兰?” “嗯?”姜舒兰抬眼看姜母。 姜母忍不住摸了摸她的脸,“真好,喊一声,就有人应。” 不像是在姜家的时候,好多时候,下意识地喊舒兰。 等喊完了,才反应过来,舒兰嫁人了。 姜舒兰一下子就明白了,她心里酸酸的,涩涩的,好半晌,她把小脑袋贴在姜母怀里,声音温软,“娘?” “嗯?” “娘?” “真好,我喊娘也有人应。” 母女两人相视而笑。 她们娘俩的关系太好了,好到别人根本都介入不进去。 甚至,连姜父也是,他看着在前面,胳膊挽胳膊,脑袋碰脑袋的母女两人。 忍不住笑了,这才有功夫问了一句,“铁蛋儿在这边怎么样?又发病了吗?” 他们这次不止是来了,还带了铁蛋儿的生活费,包括他们自己的。 姜父把行医问药赚来的钱,全部都带来了。 来这么久,才问一句铁蛋儿。 姜父觉得挺愧疚的,之前心思都在闺女舒兰身上了。 周中锋挑着担子,额角晶莹的汗珠儿滚落,他抬头,道,“很好,来海岛从来没犯个病,而且他交了一个能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两个小家伙天天黏在一起。” “晚上,我会把他们叫回来的。” 舒兰怀孕的这几天,做不了饭,铁蛋儿便被他交到了雷家那边。 提前交了伙食费,又单独买了米和面。 俩小孩儿早都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只要不把他们分开,怎么样都是行的。 能住到雷家,还没人管,俩孩子都乐的找不到北。 姜父听到一个们字的时候,有些意外,不过这里不是问话的好地方。 想着,回家了在细问。 码头离他们家还有些远,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路上遇到熟人的时候,姜舒兰总会骄傲的的跟人介绍,“这是我娘。” 一个乐得介绍,一个也乐得答应,“对,舒兰是我闺女。” 等到了家里。 在门口的时候,还遇到了苗红云,苗红云一愣,然后惊讶道,“舒兰,你爹娘来了?” 舒兰和她娘长的还有些像,只是姜母老了,但是五官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风姿。 姜舒兰笑盈盈道,“是呀,苗嫂子,晚点和你说呀,我先把爹娘领回去。” 苗红云也知道,他们亲人刚见面,一肚子话,也没去跟着打扰。 于是点了点头,眼里羡慕道,“那婶,你们得空了来隔壁玩?” 她指了指身后的院子,“我们就住在小姜们隔壁,就隔一道院墙。” 姜母见她和善,便跟着点了点头,“等我以后把老家的那不值钱的特产收拾出来了,给你拿一些过来。” “我们家舒兰才上海岛,人生地不熟,多亏你这个当嫂子的照顾。” 这话敞亮,会说话又会来事。 苗红云忍不住诧异地看了一眼姜母,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姜舒兰这般通透了。 原来是有个会来事的母亲。 等姜母和姜舒兰进去后。 姜父随着周中锋也过来了,见有人和他妻女说话,就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这一看,顿时愣住了。 苗红云被盯的不得劲儿,她摸了摸脸,“叔?我这是脸上有花不成?” 的亏对方的眼神慈祥干净,不然她还以为遇到老不羞的了。 姜父立马回过神,摇摇头,“闺女,没事,看着你眼熟。” 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 只是,等一进院子,门一关,隔绝了四周的动静。 姜父便沉声道,“隔壁那闺女,还没孩子吧?” 这话一落,整个偌大的堂屋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第98章 姜舒兰和周中锋都有些讶然地看过去,“爹,你怎么知道的?” 苗红云和那团长结婚十多年了,但是还没有孩子,这几乎是两人的心病了。 但是,姜舒兰没料到的是自家父亲,竟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在姜舒兰的眼里,她爹一直都是个生产队的赤脚医生呀。 竟然,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姜父压低了噪音,“那闺女脸上子女宫的位置发黑,而且有个痣,这不是好征兆,加上人中偏细长如针,气色发黄,眉眼间距未开,明显还是未生育的小嫂子。” 当了一辈子的老大夫,这点功力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果然,这话一落,姜舒兰和周中锋都忍不住望了过来。 还是周中锋先开口问的,“爹,那他们这种,还要得上孩子吗?” 他和那团长也认识多年了,知道那团长他做梦都想要个孩子。 其实,他早先也问过他奶奶的,只是他奶奶说要具体看了病人才知道。而且他奶奶年岁大了,海岛又太过遥远。 实在是不好出门,这才一直给耽误了下去。 姜父摇摇头,“难,这种很难,具体我要把脉了才知道,而且,要看下男方,这生孩子不止女方的事情,男方也极为重要。” 这件事,一时半会肯定解决不了。 旁边的姜母瞪了他一眼,“别理你爹,他就是老毛病又犯了,看谁都是病人,也不看看自己,连个正儿八经的医师执照都没有,谁敢找他看?” “来来来,舒兰你过来,看看娘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话落,就直接拉着姜舒兰去说悄悄话了,不想搭理自家的老头子。 姜舒兰看了一眼,丝毫没有话语权的爹,只能气得吹胡子瞪眼和女婿侃大山。 姜舒兰就忍不住笑了,她爹娘就这样一辈子,吵吵闹闹的过来了。 她跟着姜母一块去解扁担,只有解扁担的时候,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多沉重。 一边扁担整整两框子的大米,有五常大米,黑米,以及小米和苞米面,松子,光粮食他们都带了四类。 姜母一边提,一边埋怨,“我说只带大米就够了,你爹非要带小米和苞米面,说你怀孕,吃点这种粮食好,还说什么咱们东北的黑土地长出来的粮好,对你和宝宝也好。” 要她说,就带精白米就够了,这糙米哪里没有了?? 想吃,哪里都买得到。 姜舒兰抿着唇,心里说不出的滋味,“爹是疼我。” 他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全部带过来才好。 这倒是实话,姜母难得没有反驳。 她继续拆,另外一个扁担,则是放的都是吃的用的,先是拿出来了三个罐子,分别是大酱、腌黄瓜和腌酸豇豆。 “怕你吐吃不下,家里之前新下的大酱,我一起带来了,可能还没到日子,但是放一段时间就够了。腌黄瓜是我从你荷花婶家找的,你也知道,你荷花婶那腌黄瓜的手艺,在咱们大队都是出名了的,酸豇豆是你二嫂从娘家找的,一罐子都给你带来了。” 这些,对于孕吐的孕妇来说,都是极好的下饭吃食。 姜舒兰一下子沉默了,姜母还在继续。 “也不知道你爱吃啥。” 她又从框子里面拿出了一兜,“这是干豆角和干槐花,要是实在是吃不下饭,娘给你包包子。” “这一袋子是你大哥上山猎的猎物,有兔子和傻狍子,肉做熟了以后,单独风干的,盐放得少,你可以多吃一些,饿的时候,拿个两条啃巴啃巴,顶饿。” “这一小包是你大嫂准备的,塞了她的私房钱进来,她说你这边什么都能买,给钱最实在。 这是你二嫂准备的,给你从山上挖的上年份的老黄芪和枸杞。 这是你三嫂准备的,她准备的都是衣服,你两套衣服,还有两套是给孩子的,也不知道男孩儿女孩,就一人做了一套。” 在篮子的最底下,则是压着两大袋子的药。 整整占了半壁江山。 姜母拎着袋子出来,分门别类。 “这剩下的都是药草子了,你爹有收了三根新鲜的人参,年份小的,这种你能吃,我看看什么时候,给你补一下。” 人参单独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接着又拿了一个小袋子,打开看了下,“这一袋子是鹿茸,你爹找同行换的,他们家养的有野鹿,每年都要剪鹿角,这都是新鲜的。鹿茸等你生产完了再用。” 接着,又拿出一罐子跟猪油一样的东西,压低了噪音。 “这是林蛙油,林蛙油你现在就开始准备,每天晚上睡觉前,往肚子上擦一遍,记得别漏了,女人生孩子,肚子上最容易长纹路,这要是留下疤可不好看。” 姜母压低了噪音。 “别看男人嘴上说得好听,什么不在乎,这是为孩子留下的勋章,实际哪个男人不是好色的?真看到那一肚子跟西瓜一样的花纹,他们能下得去手?” “还不是照样嫌弃?舒兰,你别听老人的思想,觉得没事,这一点我和你大嫂是达成一致的,女人该漂亮还是得漂亮,不该省的步骤,咱们一步都不能省。” 姜舒兰忍不住点头,“妈,这林蛙油肯定很贵吧?” 家里最冷的那几年,人人手上都生了大冻疮,都到那个地步了,姜母都没舍得去买一瓶林蛙油。 更别说,面前这一大罐了,姜舒兰不知道节省抠门了一辈子的姜母,是怀着什么心情去买的这一罐子林蛙油。 姜母笑的,跟小孩儿一样,嘚瑟得很,“你爸给人看病,没收钱,把人家一家十几口全部给看完了,人家送的。” 这—— 姜舒兰也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鼻头又酸涩了起来。 这两担子的东西,从大米到药材每一点,都是她爹娘辛辛苦苦,一点点地攒起来的。 姜母倒是心宽,觉得给闺女准备东西,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她笑了笑,提起最后的两袋子东西,两袋子里面足足包了三十多副药,“这十多副是你保胎用的,这十多副是月子时候吃补元气的。” “最后这几包——”她想了想,还是没说,“这几包是你爹准备的,以防万一的。” 如果真要大出血难产,这三副药,就是救命的东西。 可以说,这次姜母和姜父从东北来海岛,几乎是把所有能想到的,能准备的东西,全部都准备了一遍。 他们想过最好的结果,也想过最差的结果。 但是,对于他们二老来说,就算是最差的结果,那最后救命的东西,也是救产妇的。 女儿他们只有一个,是眼珠子,是心头肉,也是他们的命。 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选择先保住女儿的命。 因为只有姜舒兰在,才有孩子。 没有姜舒兰,那只有孩子,对于姜父和姜母来说,这是终身的痛苦。 姜舒兰明白那几包药的含义,她低低地喊了一声,“娘——” 这一声娘喊的,姜母眼泪哗哗一下子出来了,她是既欢喜,又担忧。 欢喜的是舒兰终于有了孩子,担忧的却是,生孩子可不是那么好过关的事情。 姜母低声道,“舒兰,生孩子是女人在鬼门关走一遭,咱不怕,爹娘在呢,就是阎王爷来了,爹娘也替你挡一挡。” 真要命,那拿他们的命好了。 一命换一命。 姜舒兰的心也跟着酸涩,其实她怎么不怕呢? 听说生孩子,痛得要命,她可是最怕痛的人了。 反倒是旁边的姜父镇得住场子,他不由得瞪了一眼姜母。 “好好的日子,你在胡咧咧什么?舒兰年纪轻轻要孩子,怕什么?你还不如进去给舒兰做饭,我听中锋说,舒兰想吃你熬的大米粥,贴苞米饼,在配着大酱和酸黄瓜。” 这话一说,立马转移了姜母的注意力。 “嗳,我现在就去做。” 她擦泪,就跟着站起来,要去厨房,姜舒兰要跟着她一块去。 却被姜母给赶在了门外,“中锋说你闻不了油烟味,你去外面歇一会,别进来。” 当亲娘的就是这样,生怕女儿不舒服。 姜舒兰想说,这灶膛怕是母亲不会用,她下意识地看向周中锋。 周中锋秒懂,“我来烧火,那海货我也用盐水吐了,晚上给爹娘露一手,白灼和爆炒。” 这段时间,姜舒兰进不了厨房,周中锋的厨艺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姜舒兰忍不住点了点头,朝着周中锋偷偷竖起了大拇指。 她则是跟着姜父一起出去去了院子内。 当初那荒凉的院子,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门口有的位置种着两拢小白菜,海岛
相关推荐: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认输(ABO)
深海gl (ABO)
满堂春
薄情怀(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召唤之绝世帝王
流萤
碧荷衍生文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