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高水长, 奉宸院引入的各种水禽、鱼鸟经过这几年的繁衍,已经颇具规模。 每到盛夏,便能看到各色水鸟在前湖和后湖中成群结伴、怡然自得的嬉戏。 玄烨半梦半醒间感觉好像有东西在自己耳边蛄蛹, 他伸手一摸……摸了一手猫毛。 玄烨无奈睁眼,枕头边窝着一坨猫。 “娘唔~” 朵朵蹬直两条后腿, 把前腿并拢向前, 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它完全没发现玄烨对猫毛的嫌弃, 伸完懒腰高兴地贴过来闻玄烨。 玄烨敷衍地摸两把, 在它伸舌头要舔他的手时迅速起身躲开了。 一直趴在床脚的花花睁开眼睛,见他走了,站起来悠哉悠哉走到他的枕头上躺下, 开始舔毛。 玄烨:“……”算了,习惯了。 沈菡听到耳边响起呼噜声, 习惯性往上一摸, 把花花搂到怀里,娘俩儿翻个身继续睡。 玄烨拿起衣服抖抖毛, 一边披上往外走一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也不嫌热。” 朵朵觉少,醒了就不爱睡了。 它屁颠屁颠跟上准备更衣洗漱“爸爸”,撒娇讨要小鱼干。 九经三事殿中已经站满了等着候见的朝臣,玄烨每天一走进正殿, 这一上午都别想闲下来。 顾问行:“皇上,工部尚书汤斌在外候见。” 玄烨一皱眉, 想起之前徐乾学交上来,汤斌离任苏州时发布的安民告示。 “宣。” 他正好有事找他。 前几日钦天监一小臣上疏言事,其中‘谕教元良’‘宜选择正人’一句, 有暗指应停止教导太子满洲旧例之嫌, 令玄烨十分不悦。 汤斌乃是他亲自指定的太子先生, 玄烨觉得有必要嘱咐他两句:“之前有在外之小人,言说教导太子,宜选择正人,令之辅导。你们在朝野皆有闻誉,是以朕才特地委任你们教导太子。尔等应体察朕意,勿使皇太子为不孝之子,朕为不慈之父,如此便是朕之大幸!” 汤斌教导太子自然不敢不尽心,皇上突发此言,他有些不甚明白:“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玄烨语气更严肃了一些:“设使皇太子入于汉习,皇太子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 汤斌一愣,恭敬道:“是,臣领命。” 又循例颂圣道皇上教谕元良,旷古所无,即尧舜莫之即。 玄烨皱眉,心中不悦:“这不过是馋谄面谀之语,你心中果真做此想法?” 汤斌惶恐,不明白皇上为何突然猜疑他:“臣……” 他待要解释,玄烨的面色却已恢复如常:“罢了,你退下吧。” 汤斌只好忐忑不安地告退。 他走后,玄烨想起告示上‘爱民有心,救民无术’四字,仍旧恼火非常。 之前明珠等人揣测‘董汉臣不识书,背后必定有代草者’,暗示这代草者便是汤斌。 玄烨对此并不太相信,汤斌一向耿直,不涉党争。 如今,他却有些迟疑了。 九经三事殿附近便是大学士的值房。 今日屋内只有明珠和余国柱二人,余国柱凑近明珠耳边小声道:“适才有人瞧见汤斌从前殿出来,神情似有不妥。” 明珠手中的笔一顿,如此看来,终于有些成效了。 余国柱:“我看大约是徐乾学呈上的告示起了作用。” 皇上对汤斌的信任实在牢固,他们使了这么多招数竟都动摇不了分毫。 没想到最后竟是靠南派切中要害,如今皇上疑心已起,他们继续推波助澜就方便了。 明珠:“汤斌此人惯常一副假道学的做派,看他不顺眼的可不止咱们。” 占了皇上的信任不说,竟还得了太子的敬重,好事都让他一个人占了。 偏此人还不识抬举,不受拉拢。不把他搞死,改日御前和太子身边,旁人如何说话。 余国柱沉思片刻道:“皇上拟召翰林、詹事进行考校,我看此事大有文章可做。” 明珠点头:“你去安排,此事不宜再拖,时间久了,恐皇上会醒过神儿来。” 余国柱只犹豫一点:“索额图……”汤斌毕竟还是太子的老师,恐索党会从中作梗。 明珠:“此事与太子无关,没了汤斌,太子还有的是老师。” 何况索额图未必对汤斌多满意,不然徐乾学下手时不会半点不顾及。 明珠:“董汉臣所言‘慎简宰执’,背后必定是汤斌在指使。此人一日不除,御前再无你我立锥之地!” * 玄烨原本召集翰林、詹事进行考较,是因为学士德格勒在他面前言称熊赐瓒等人所学甚劣,非可用之人。 玄烨不愿听信虚言,自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满汉学士互相不满,不若当众考较,以论真假。 若真是满学士赢了,也可在汉臣面前为满洲正名,洗刷一直以来“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的言论。 谁知,考试结果竟令玄烨大失所望,满洲侍读学士德格勒、侍讲徐元梦等人的试卷不但远远不如汉人熊赐瓒,德格勒甚至卷不成文,令玄烨大感丢脸。 ——更让他生气的是,汤斌见了德格勒所作卷后,竟当着他的面大笑,笑到连手里的文章都扔了。 玄烨心中恼怒,面无表情道:“卿何事发笑?” 汤斌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请罪:“臣因彼所写词语毫无文气,不禁大笑,甚属失礼,望皇上赎罪。” 玄烨看了他两眼,没再多说什么。 * 沈菡发现玄烨今天回来后好像心情不佳:“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玄烨摇头:“没什么事,只是朕识人不清,为人愚弄,心中恼火。” 若说汤斌只因德格勒文不成文而讥笑,玄烨还不至于恶了此人。 结果听说他出了殿门后竟又转头向众人声称刚才乃不得已而笑? 玄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若真是道学之人,当以忠诚为本。岂有在御前一套说辞,转头又作别的说辞者?” 再加上之前‘谕教元良’‘爱民有心,救民无术’等事,玄烨对汤斌的不满一时到了顶峰。 枉他登临帝位这么多年,竟将这种‘假道学’之流引作栋梁,还将储君托付其手,真是奇耻大辱! ——他最恨信任之人的背叛! 沈菡听的半清不楚,但大意听明白了。 大概就是他原本以为太子的老师是个忠直耿介的纯臣,没想到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 玄烨想起今天满人在汉人面前大失颜面,心中郁郁——论及汉学,满人实在差汉人多矣。 玄烨低头思量,汤斌身份特殊,未免牵连太子,他不好在明面上有什么动作。 但他绝不能容忍汉人以心理上的文化优势凌驾于皇权之上…… * 无逸斋。 天光尚且蒙昧之时,胤礽便已经准备起床,洗漱完毕后,他走到书房坐下,先把《礼记》拿出来,开始今天的一百二十遍诵读。 外面守门的小太监听着里面念经一样的读书声,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他看看头顶的天,肚子传来叽里咕噜的声响——乌漆嘛黑一片,饿得慌。 直到天擦了亮,屋里的声音才止住。 小太监和其他人提着才领回来的膳盒,轻手轻脚进去布置膳桌。 阿宝夹了块栗子糕放到主子的盘中:“爷,您尝尝,膳房刚做出来的栗子糕,还热乎着呢。” 他又从旁边的粥瓮里盛了一小碗皮蛋瘦肉粥,主子打小就喜欢用甜的配着咸的吃。 胤礽刚背过那么久的书,嗓子太累不想说话,阿宝夹什么他吃什么。 好在阿宝打小伺候他,对他的口味了如指掌,早膳用得还算舒心。 用完膳,侍卫在院中竖起箭靶,胤礽开始练习射箭。 一直练到朝臣来园子里上值,他的先生们也该到了,才放下弓箭回屋换衣服,准备等会儿继续上课。 这套流程日复一日,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 不论是在宫里还是畅春园,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除了随同玄烨出巡在外,胤礽每一日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他已经习惯了。 但今天,却有些不一样。 胤礽在座位上如坐针毡,脑子里一片空白,往日倒背如流的文章这次背得磕磕绊绊,竟有些背不下去。 ——在胤礽的书案前,他的老师汤斌正捧着书跪听皇太子背诵。 而他的另外两位老师达哈塔、耿介则正站在东侧,肃手侍立,‘谨候太子复诵书’。 胤礽手心蹿汗,很想说一句‘先生请坐’,但不行。 ——昨日玄烨突然下旨,钦命汤斌等人‘朝夕于皇太子前讲书’。 胤礽一开始接到这份谕旨时并不明白。 他本就在跟着汤斌念书,只是每日能见到他的时间不多。 因为汤斌身上除了詹事一职,仍保留着工部尚书的身份,需要参与朝廷集议。 所以胤礽只有每天早上跟着汤斌等学书,直讲结束后,他们还要回到前朝上值处理公务。 其实胤礽还挺喜欢这种安排的,一来他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好好领悟新知识。 二来,这是汗阿玛待他的心意。 ——一年前,玄烨给太子指派先生的时候,道‘东宫属官亦属朝廷的臣子,何必区别对待,使父子相间’。 故而,他一直视翰林、詹事为一体,并且将太子的教导交托给了他的心腹重臣汤斌。 胤礽有感于此,对待诸位先生也十分尊敬,每晨直讲必赐座,称以先生。 结果汗阿玛突然下旨要求先生们从早到晚讲书不断,胤礽实在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还有这礼仪…… 开讲之前,先生达哈塔曾单独来请见,告诉他,皇上下了口谕……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文献:《康熙朝起居注》史实,《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康熙皇帝一家人》 1、有关太子的先生跪侍、侍立的这件事,在历史上是废太子的罪名之一,也有资料里把这件事当成康熙不尊师重道,教育皇子失败的一个污点,但实际上这件事当时根本和太子没什么关系,前面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御前各派的利益斗争,党争,影响了康熙的判断是一方面,他本人还有许多考虑,帝王心术,巩固统治的需要等等,这个举动牵扯的因果和东西太多了,其实和尊师重道关系不大。 但时隔数年后,确实又成了太子的锅。 第155章 考较 ◎皇子亮相。◎ 达哈塔垂着眼帘:“太子殿下, 万岁命臣惟引汤斌、耿介二人,奉侍皇太子,导以满洲礼法, 勿染汉习……” 胤礽听完一愣,什么意思? 达哈塔没敢明说, 他只是好意来提醒一二, 免得太子不知圣意, 误了皇上的打算, 说完便告退了。 胤礽当时没怎么明白,但今天,三位先生行完礼不再就座, 汤斌竟跪于案前请他背书时,他才明白…… 可, 可这是他的先生啊! 这是朝中的栋梁股肱之臣, 还是汉臣,如何能以满洲旧俗看待? 若是传出去, 朝臣、特别是汉臣,将如何看待他这位太子? 胤礽惴惴不安,却碍于之前达哈塔的提醒,不敢轻易开口, 叫先生起身。 堂下三人都发现了太子的心不在焉,但他们谁也不能开口。 汤斌垂首凝视手中的书卷, 只当没有发现太子殿下求救般的眼神。 他也不知为什么到了这一步,他究竟是何处惹得龙颜大怒。 可如今他已经自身难保,更无余力去救太子。 汤斌强忍住膝盖的刺痛, 跪直继续听太子磕磕绊绊地背书。 * 这天晚上, 胤禛和胤祥回来用膳时高兴地说, 阿玛要对诸皇子进行考较。 沈菡看着两个儿子兴奋又紧张的表情,没明白:“考试有什么好激动的,不是月月都要考?” 胤禛摇头:“这次不一样,阿玛决定召集群臣,在无逸斋对皇子进行大考。” 月考不过是汗阿玛自己考较他们的学习进度,这次却是要将所有皇子带到外朝臣子们面前亮相,皇子们如何能不激动。 ——以前这可是太子一个人的‘特权’。 沈菡听了却忍不住一皱眉,玄烨就不是个爱搞大场面的人,若无缘由,他是绝不会如此兴师动众的。 而且他是个严父,并不喜欢对外吹嘘儿子。以往他每次往外吹,吹的都是太子,那是有目的的。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沈菡细细回忆这几日玄烨的表现……嗯?难道是上次所言汤斌一事? 她记得,玄烨好像是对汤斌从江宁巡抚离任时写的一个‘爱民有心,救民无术’的告示很不满。 玄烨:“古人善者归君,过则归己,才是臣道;如今汤斌却是过则归君,善则归己!” 他自己是那个爱民的,则不爱民的是何人? 救民无术,难道这当今天下有许多害民的苛政不成? 何其可恶! 胤禛见额娘沉思,犹豫道:“额娘,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沈菡回神,摇头道:“没事,许是额娘想多了。” 她拍拍两个孩子的肩膀:“不用多想,放心大胆地好好考就行了。” 胤祥一握拳:“额娘您放心,我一定不会给您丢脸的!” 沈菡笑着摸摸他光着的半拉脑门:“想多了儿子,一个考试而已。考好了也没人给你发糖,考坏了也没人会揍你。你就是考个倒数第一,额娘也丢不着脸,顶多你那些兄弟可能得笑你几个月。” 胤祥怨念地看着额娘:“……” 沈菡又看看胤禛:“你们都只是小孩子,不用有顾虑,就算真有什么事,也有你们阿玛撑着,与你们无关。” 胤禛点点头:“我明白了,额娘。” * 六月初十,玄烨在皇太子书房无逸斋内召集诸子,当着满汉群臣的面,对除九阿哥
相关推荐: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莫求仙缘
林峰林云瑶
在爱里的人
外婆的援交
小人物(胖受)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