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卫领班,太监拿着坤宁宫的牌子出宫,要去哪家颁赏,他一清二楚。 从这份名单上看不出皇后对秀女的偏好,各家的赏赐明显是照着爵位赏的。 不过外臣受赏的名单倒是令胤礽惊喜。 常泰低声道:“殿下放宽心,万岁心里是有您的。” 皇上这些年对太子的微妙态度,不但太子自己若有所觉,朝中的臣子估计也都感觉到了一些。 这种一边支持一边时不时又隐隐打压的矛盾做法,属实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怨不得一些人摇摆不定,私底下甚至敢与太子作对——揣摩上意罢了。 不过总的来看,皇上还是不想动摇太子地位的,不然也不会放任索党坐大至今天这个地步. 常泰建议太子:“皇后赏赐张英和王惔,想必是皇上的意思。殿下不若跟着随赏一二?” 胤礽点头:“舅舅说的是,孤回头就安排人,去老师府上慰问。” 他现在能接触到的朝臣本就不多,张英当年莫名其妙突然被降级,对他的打击很大。 汤斌、耿介、熊赐履,他的老师一个接一个地出事,最后连最稳重、陪伴他最久的张英都……这叫他很难不生出恐惧。 如今,他终于盼到张英起复了。 * 沈菡刚忙完手头上的诸多大事,选秀的日子又近在眼前,她不得不打起精神赶紧安排。 往年秀女亲阅的地点一般选在御花园或是坤宁宫的北门,寒冬腊月,让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子在寒风里一站就是一天,每年都要冻病好些秀女。 今年有皇后了吗,沈菡就做主把这事儿改了。 她让人把坤宁宫后面的静恬斋收拾出来,烧上炭盆,备上热茶和桌椅,让待选的秀女在屋子里等候召见。 至于她和玄烨,则在坤宁宫的后面的正殿里进行阅看。 八旗秀女亲阅选看总共分为四天,每天要看两个旗满、蒙、汉所有的秀女,实际上就是六个旗。 沈菡原以为经历过一轮和二轮的筛选,剩下的人数应该不多了。但实际上单只第一天要看的镶黄旗和正黄旗,就有接近七百人,这四天加起来要阅选的秀女共有数千人。 沈菡看着手中的名册惊讶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不是已经选过两轮了吗?” 紫裳解释说之前两轮的筛选只是为了核对秀女的家世、年纪和健康情况,看看有没有漏报、瞒报的,家里有没有作奸犯科的,秀女有没有重大疾病,比如残疾之类的等等。 但秀女本人的素质如何,却不是下面官员和嬷嬷有权评判的。只要符合条件,没有任何人有权力筛掉这名秀女。 玄烨的解释更直白一些:“八旗秀女的婚姻权收归皇室,乃是先帝深谋远虑之举……” 这项举措将八旗牢牢地绑在了皇家的战车上,极大地提升了皇权、削弱了旗权。 玄烨:“所以即便是下面报上来的身患残疾和重病的秀女,朕都必须派人亲自前往核查,旁人又怎么敢在朕阅看之前将秀女除名?” 就算是真的病了,下一届选秀时如果好了,也必须要再次参选。 未经选秀不予婚嫁,乃是国策。 第212章 亲阅 沈菡以前身份是包衣, 参加的是内务府包衣的选秀,她的记忆中并没有大挑的详细流程。 后来,她成了妃嫔。 因为各种原因, 她会下意识的忽视八旗选秀,根本不会特意去打听,所以还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原来八旗秀女除非断手断脚或者特别不堪,否则不管是什么情况, 都必须到皇帝面前走一遭才能婚嫁吗? 这么看来,《金枝欲孽》里太监们只要量一量高矮胖瘦, 脚大脚小就能让秀女落选,果然是假的! 当年看电视剧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剧情有问题! 紫裳:“主子, 户部来人了。” 沈菡回神:“哦, 传吧。” 户部是来送绿头牌的。 ——绿头牌这东西在后世流传甚广, 传说清朝的皇帝临幸后妃都要翻绿头牌。但沈菡在宫里这么多年, 却从没听过有翻牌子侍寝这一说法。 实际上, 绿头牌并非用于代指后宫妃嫔,而是更像一种名牌,在宫里用处非常广泛。 不论是官员请见皇帝, 还是外命妇请见皇后或是内宫主位, 都要往宫内递牌子, 牌子有粉头的也有绿头的,被称为‘膳牌’, 也叫绿头牌。 六部功曹如果遇到遇紧急事务,或者事情琐细,来不及下内阁票拟, 也可将满文节略写在绿头木牌上,呈奏取旨。 而秀女引看时用的绿头牌, 和官员请见用的‘膳牌’略同,都是长条木牌,上有绿色云头,写着秀女的旗籍、父亲姓名、本人年岁、有无生疤等内容。 宫中会提前准备两套这样的绿头牌,一套放在御案上供帝后阅看,一套挂在秀女的身上表示身份。 户部郎官呈上制备好的绿头牌:“主子娘娘,秀女绿头牌已经备齐,户部特来请旨盖印。” 端给沈菡看的这一盘只是其中的几块,专为叫皇后看看有无问题,盖完印,绿头牌下发给秀女,亲阅流程就正式开始了。 紫裳上前接过端至沈菡面前,沈菡每一块都拿起验看过后,吩咐紫裳:“去取印吧。” 虽然封后大典还没有举行,但诏封之时,沈菡已经接了自己的宝印和宝册。不过皇后之宝平日用到的机会很少,她处理公事一般只用另一枚小印。 紫裳取来宝印,沈菡提着龙首端正地盖在户部的折子上。 …… 选秀这一日,坤宁宫正殿大开,沈菡随着玄烨迈过正殿高高的门槛。 正殿的宝座间已经换上了皇帝专用的金漆云龙纹屏风宝座,通体贴金罩漆。七扇屏风形制高大,上雕海水云龙纹与双龙戏珠图案,气势非凡。 宝座宽大,四面开光。十三条金龙盘旋在椅圈的六根金漆立柱上,昂首张口,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沈菡还是第一次坐皇帝的‘龙椅’,不得不说,这样的宝座,几乎每一处都透露一点权力的诱惑。人居高临下地坐在上面,很难不感到心潮澎湃…… 顾问行上前请示:“皇上,娘娘,是否开始传召秀女。” 玄烨点头:“传吧。” 今天看的是镶蓝旗和正蓝旗的秀女,先进来的是满洲正蓝旗,十五岁的一百零六名秀女,分成了十排,末二排六名。 唱名太监开始唱名:“满洲正蓝旗伊尔根觉罗氏费扬古之女大妞。” 第一排右手第一位秀女出列。 并没有沈菡想象中每个人都要跪下和帝后请安的场景,秀女们也不需要上前展示才艺。真正的选秀气氛十分严肃。 秀女们‘立而不跪’,只能静静地站在原地给帝后看一眼,如果帝后觉得满意,就留下牌子,如果不满意,就撂牌子。 至于过程中会不会问话,会问什么话,都取决于帝后的决定。在选秀时擅自开口说话是违反规矩的,至于下场……现在还没人敢这么做过。 顾问行看向皇上,玄烨一挥手。 “撂牌子——” …… 坤宁宫后殿里,宁楚格被宫女有意无意地挡在了角落里,周身几乎形成了一片空地。 宁楚格:“……”这下她心里真的开始忐忑了。 如果说之前皇后娘娘的召见还不是那么明显,现在这样可真是有些太明显了。 四周站着等待的秀女显然也发现了此处的不同寻常。 原本殿内就只有寥寥几个宫女,备着秀女们有什么需要,好及时上前解决。 结果角落里这位大宫女,一整个上午都没有离开西林觉罗氏的身侧。就连她去喝口水,宫女都制止了,亲自从提前备好的茶壶中倒了一杯水给她:“格格喝这个吧。” 宁楚格:“……谢姐姐。”她感觉自己周围的视线已经快要把她烧死了。 不远处几个秀女围在一起小声议论:“那是谁家的?她父亲官职很高吗?” 有认识宁楚格的秀女应道:“是西林觉罗家的宁楚格,他父亲是国子祭酒。” “祭酒?那岂不是才四品?” 有的秀女单纯就是好奇:“为什么宫女要守着她啊?是不是她的前程……不一般呐?” “难道是哪位阿哥的侧福晋吗?” 福晋倒是没人猜,毕竟都能看出西林觉罗家的家世平平,做嫡妻还差点儿。 “会不会是太子殿下的侧福晋?” 也有瞧着眼热嫉妒的:“长得也不怎么样么……” 其他秀女面面相觑,没接话——这话可就亏心了,这整个屋子里的秀女加起来,都不见得能抵得过人家的美貌,不然宫女何必保护她。 那嫉妒的秀女显然家世极好,眼看没人理会自己,恨恨道:“哼!记了名又怎样,做妾罢了!” 以她的家世,将来必是做嫡妻的! 这话其他人更不敢接——万一人家是太子的侧福晋呢?那将来可就是后宫的娘娘,谁知道将来会不会一步登天呢? 不信看看坤宁宫如今坐着的皇后娘娘吧…… 宁楚格无暇理会四周的各种议论,她自己的心里已经开始七上八下了——她真的不想做妾啊!哪怕是太子殿下的妾,她也不想! 可是,这由不得她。 …… 流程走得极快,但如此多的人数,两人仍是从清早一直选到午时,才将将看完正蓝旗的所有秀女。 沈菡扶着腰从龙椅上艰难地起身——她这个腰啊! 玄烨伸手扶住她:“怎么了?” 沈菡:“坐太久了,腰疼。”她看向玄烨:“你不疼吗?” 玄烨起身扶着她在正殿里溜达,活动筋骨:“朕以前坐久了偶尔会疼,不过后来每天早起加练半个时辰后,就好多了。你这是在屋里躺的时间太久了,缺乏锻炼。回头天暖和了,朕带你去跑马。以后闲着没事儿的时候也不要老在屋里坐着,多活动活动。” 顾问行带人摆膳,沈菡想起后殿还有好几百的秀女等着,让他吩咐膳房做些茶饭:“汤粥饭菜之类的就不必了,恐污了衣裳,姑娘们没处换。送些奶黄饽饽、豆沙饽饽之类的,多少垫一垫。” “是。” 顾问行下去后,玄烨凑近她:“你倒是有善心,不吃醋了?” 以前每逢大挑她可是紧张得很。这次挑秀女,却一直没见她有什么异样,全程都只当公事处理,玄烨心里还怪失落的。 沈菡夹了块铁花里脊慢悠悠地吃着:“我这都是皇后了,得贤良大度,再吃这种小酸小醋的,岂不是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玄烨歪头打量她,沈菡一本正经地拿筷子戳里脊肉,只当没看见玄烨探寻的眼神。 玄烨笑了笑,没再多问,他夹了片新的铁花里脊放到她碗里:“换一片吧,那片都戳碎了。” 沈菡若无其事地夹起来吃,两人在一种奇奇怪怪的气氛下用完午膳,才继续下午的挑选。 ……. “满洲镶蓝旗西林觉罗氏鄂拜之女宁楚格,年十五。” 宁楚格轻轻提起一口气,双手捏紧手中的绣帕扣在腹前,规规矩矩地走上前。 玄烨上下打量了一眼,扭头看沈菡,沈菡笑着给他使了个眼色——我儿媳妇儿好看吧? 玄烨叫她逗笑了,微微点点头——是挺好看的。 宁楚格听见上首传来皇上威严的声音:“可曾读过什么书?” 屋里有一瞬间轻微的攘动——皇上之前从未开口问过话! 不过这是在御前,没人敢表现的过分,不过片刻屋里就重回肃静。 宁楚格极力保持镇定,口齿清楚地答道:“回万岁、娘娘,奴才自五岁起跟随族学先生读书,今年刚刚读完《四书》。” 玄烨从《孟子》里随意挑了两句让她答,宁楚格虽然有点紧张,但答得还算流畅,可见读书还算下功夫。 玄烨吩咐顾问行:“去取笔墨来。” 这是要现场考较字画了,现场的秀女们心里更惊讶了,考得这么详细吗? 不过自然没人敢有异议,所有人就在大殿里站着桩,看皇上考较西林觉罗氏的书法,猜测着这位到底是个什么前程。 看上面皇后的样子,也不像在为后宫挑主位,大约真的是要为哪位皇子选侧福晋吧? 只是看皇上这严谨的考较方式,殿里一众‘有大志’的姑娘心都凉透了——一个侧福晋都要考较这么多,这嫡福晋得是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选上啊! 上首悠哉坐着的沈菡倒觉得玄烨的表现很正常,儿子的终身大事,怎么可能草率的只看脸就决定。 皇子们占着天下最顶尖的资源,八旗的秀女尽供着他们挑,以玄烨的脾气,自然是要挑最好的给儿子。 这还只是第一轮亲选,今天筛过之后,如果帝后还有什么想问的,还会把记了名的秀女再叫进来,挑第二轮、第三轮。 直到挑出最满意的人选为止。 …… * 毓庆宫。 阿宝把这几日打听来关于选秀的消息一五一十回禀太子:“……多数秀女只在御前过了一面就被撂牌子了,最后得到记名的只有十三人。” ——除了皇子,近支宗室也有需要指婚的。 胤礽接过单子细看,这里面爵位最高的果然是三等功彭春之女董鄂氏,再往下是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再往下…… 胤礽上下看了看,再往下最高的竟然是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李佳氏?剩下的更奇怪,除了骑都尉和云骑尉,就只剩官员之女了。 如果是给老三和老四选福晋,怎么着也得是个公侯之女吧?石家这个三等伯有些低了,也不知这是老三还是老四的福晋? 按长幼应该先给老三指婚……难道汗阿玛觉得这一届秀女家世不足,不打算给老四指婚吗? 胤礽对着这份
相关推荐: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作恶(1V2)
我的美女后宫
迷踪(年下1v1)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在爱里的人
和徐医生闪婚后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