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窗外雨夹雪(高干) > 第116章

第116章

小脸蛋,掏出帕子替她擦掉眼泪。 宋舒彦撑伞过来,只是对着囡囡笑了笑,小家伙就放弃外婆要舅舅了。 宋舒彦把伞交给闻秀,接过奶娃娃。 傅嘉树清洗了,换了衣服从楼上下来,抱过女儿,傅太太问儿子:“外头怎么样了?” 傅嘉树叹:“黄浦江和苏州河里停满了来逃难的船。大热天,等不了收尸的板车,尸体直接往黄浦江里扔,臭气熏天。” 朱明玉拿出帕子擦眼泪:“刚才看见一个跟我们囡囡差不多大的孩子,叼着他妈的奶不肯放,那个女人自己面黄肌瘦,哪儿可能有奶?” 宋舒彦也心烦意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海东尽可能地安置灾民了,也在赶制救灾的衣料,可现在大灾之后,粮食本来就紧缺,手里有钱也买不到啊!所以厂里现在大家都紧着吃。现在只能安排一天吃两顿了。” “德卿带着小瑜去海关协调运粮船了。希望这一批粮食能解一下燃眉之急。” “小瑜海关里有人,只要不是违法的,哪一次傅家的船进来,放得不快?这次卡住,就不是个事儿。” 宋舒彦看见傅老爷和秦瑜,撑着伞走过来,他快步下楼去问:“怎么样?米粮到了没有,给海东这里送两船吧?我那么多人呢!” 这样的大热天,傅老爷寒着一张脸往楼上走,看见娇嫩的小孙女,脸上才稍微好看点儿,抱过小家伙。 傅太太问他们俩:“怎么样?” “放了,但是二十船的粮食,就地被征调了,就给了我们两船。”秦瑜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抖的。 傅嘉树过去搂住妻子,让她能好受些,这个时候谁他妈的能好受? 为了这些粮食,傅德卿想尽了办法,原本计划给像海东申明这样能吸收大量灾民作为劳动力的几家大厂分一分,还有几船通过赈济小组,给放出去。 自己千辛万苦弄来的粮食,想要到灾民嘴里的粮食,最后被拿了去,说是政府征调,统一安排,这话傅德卿还没办法说什么。 从民国十七年的满怀期待到今日二十年,才不过短短三年。明明今年汉口春末夏初水位比往年高已经有了预警,明明…… 不要说已经知道未来的秦瑜,老傅心头也有一肚子话要说。 一家子正在说话之间,老宋的汽车进来,老宋摘下帽子走进来:“德卿兄,米呢?” 他这个大嗓门一喊,囡囡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老宋过来拍手:“小乖乖来,给外公抱抱!” 囡囡转过头去扑在爷爷的肩膀上,呜呜呜地哭,秦瑜抱过孩子,哄着她。 傅老爷跟老宋说:“能分一点给你,但是真不多……” 听见这话,老宋站起来了,着急上火:“阿哥啊?你帮帮忙,申明厂原来有一千多号人,我现在又收留了一千来号,我到处去搜刮粮食,买不到有什么办法?我他妈的,拿什么给他们吃饭?” 原本申明厂老早就该还给侯老板了,但是侯老板比宋舒彦这个儿子还听老宋的话,老宋叫他往东绝不往西,听说老宋要走,侯老板抓住他不让他走,就说索性参股,老宋占大股,他占小股。 宋老爷跟儿子说话,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跟他说让他娶老婆生孩子,宋舒彦在家抱抱两个妹妹,出来抱秦瑜的丫头,总之冥顽不灵。海东厂如今的管理,宋舒彦只让他看,不让他指手画脚。 这样他跟申明的侯老板一拍即合,算是海东控股的独立工厂,这么一来,海东的一二三厂加上青岛的四厂全部扔给儿子,他就全心扑在申明,在兴华厂这里开了申明二厂,做得红红火火,侯老板跟在他屁股后头数钱。 这么一来,他都快忘记了,海东才是他的嫡亲工厂,申明只是他占了股份而已。 这个时候海东的工人能不能吃上饭他不管,反正申明的人不能饿着了。 “二十条船的粮食,最后我就落到两船,我能分你多少?”傅老爷跟他说。 “什么?其他的呢?” “被征调了。” “娘希匹,征他妈的征,征了又去高价卖掉?”自从跟老婆离婚,老宋如今越发得说话没什么顾忌。 傅老爷摇头:“公允地来说,这种时候总归要政府来协调,更何况政府也为此做了很多,我们但求心安。而且政府也在发行救灾公债,也在请求国联的援助,此刻政府也在焦头烂额。” “帮帮忙!老阿哥!靠国联?求来的雨不大,要来的饭不香。说吧!分我多少?” 说要来的饭不香,老宋这个饭要得还特别起劲,搞得好像他的申明厂比海东厂和兴华还大。 “我这里还有几所学校呢!”秦瑜不得不提醒老宋,让他别这么穷凶极恶。 两船米粮一会会儿就分光了。这顿有着落了,不晓得下一顿在哪里? “我说伯伯,你不是在杨树浦的新厂开了吗?闸北的那个老厂,你让侯老板早点儿卖掉。” 秦瑜知道离开明年一二八都没几天了,到时候闸北就是战场。 “你让小侯怎么卖?我那里收了一大堆的人呢?在那里开足了马力染给灾区的衣料。这种不用技巧,就是染了蓝。不是最适合给那些灾民吗?让他们干活,我给饭吃。” 那也行吧!除非卖到汉奸手里,否则谁手里都是损失,秦瑜也不跟他说了,在这个年代里哪能事事周全? “小乖乖,给外公亲亲。” 两船粮食划分,老宋认为还算公平合理,他满意了,伸手捉住了囡囡的小手,用胡子轻轻蹭了一下,偏偏他就是不被孩子待见,这不囡囡张嘴又要哭了,老傅只有这么一个孙辈,疼得跟什么似的,抱过去:“乖囡囡给爷爷亲,不疼,不疼。” 小家伙把手伸到爷爷嘴边,给爷爷亲。 气得老宋翘胡子,看向不争气的儿子:“好了,都拿好粮食了,你还待在这里做什么?跟我回家吃阳春面去。” 但凡这个混账东西争气点儿,也能让他抱孙子孙女了吧? 老宋看着正在逗孩子的明玉,真想跟她好好说说,她就不替儿子着急? 朱明玉哪儿能不着急,可跟宋舒彦说两句,儿子就说:“妈,没有合适的,先等等!我保证结婚,行不行?” 他都这么大一个人了,做妈的三年前没能强按着他的头结婚,现在也没办法做到。 如今朱明玉和阿芳两个人在傅家吃饭,别说老宋家里吃阳春面了,傅家家里也是非常简单,一荤两素,两个素菜还是家里后面田里的菜。 虽然傅家不缺钱,在这样的日子里,从上到下都厉行节约。 此时报纸上都在各大报纸都在刊登今年江淮水灾的情况,说是江淮水灾,哪里仅仅是江淮?从黄河到珠江都在泛滥,从四川到长江口,到处都是被淹的城镇,从报章上得知,仅仅高邮一城就有万人死于大水。 秦瑜从手提袋里拿了一封信给傅嘉树,傅嘉树一看上面是德文:“我又不懂德文,乔希那儿好些了没有?” “更糟糕了,德意志银行已经开始挤兑了。科恩工厂招聘三个岗位引来一千多个应聘者。”乔希因为听了秦瑜的话,在一年钱已经把钱转成黄金,转入相对安全的英资银行,但是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德国和日本在这个时代依赖出口的国家,出口下降都超过了50%,失业率爆增。 记得上辈子一本书里说,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像牲口一样才能活下去。这不是说中国,而是包括欧美这样的地方。 秦瑜跟傅嘉树说:“其实伯伯说得对,国联哪儿能给你援助?各国都一屁股烂账呢!” 傅嘉树被媳妇儿天天灌输,他叹:“只怕是东洋人趁你病要你命!” 这话不知道该说一语成谶,还是说该来的总要来,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七日,晚报刚刚说国际联合会动员会员国和非会员都对处于有史以来伤亡最为惨烈的水灾当中的中国施以援手。 几天后,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在报道九月十八日那天发生的“沈阳事变”。让国民震惊的是中**队居然放弃了东三省,一时间学生涌上街头,国民群情激奋。 兴华、海东等厂门口挂上了白布所书“国难”、“国耻”的字样。 在这种情绪之下,还需要面对一个现实,这场水灾全国有五千多万人受灾,上海距离受灾严重的苏北很近,街头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秦瑜知道,此刻白银流入有多快,两年后抽离就有多凶猛,此刻扩产是饮鸩止渴,她应该跟着投机的资本一样,去炒地皮炒房产,然后到潮水褪去的时候,拿着白银去海外投资。 但是,在和家人还有宋家父子相商之后,宋舒彦第一个决定:“当之前没赚到,也当自己看不清,继续投下去。” “铜钱银子赚不完的,就这么办。”兴华银行这次没有拉上达美,毕竟是明知是坑还要跳的事儿,可以坑自己,不能坑好友。老傅给海东再次放款,反正两家本来就绑在一条船上。 老宋也没能舍得让侯老板卖掉闸北的厂房,那里有着一千多个苏北来的工人。 秦瑜手里的兴华的地产,她只能更加小心地应对,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先知,能……希望能吧!:,,. ===第118章 番外二=== 第118章 番外二 东北沦陷之后,上海成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很多工厂厂主都加入了这个委员会,这些厂主在自家的工厂内组织训练义勇军。 秦瑜对一二八事变也就记得一个基本情况,她不记得导火索是什么? 相对于兴华厂这个挂了中德合资牌子的工厂和在苏州河南岸极司菲尔路上的海东厂,申明的老厂在闸北更加危险,秦瑜嘱咐老宋一定要当心,要是有什么不对劲就回杨树浦这里,至少是租界北区。毕竟在过去三年,海东为首的华资纺织厂,至少在中国的地面上是压着东洋纱厂打的。华资的纺织厂都能被选做目标,海东厂比较麻烦,找海东 “知道了,我又不是如来佛祖,能护着这些人这么久,也不至于拿命去拼吧?你不是让我挖了防空洞了吗?”老宋跟秦瑜说。 好吧!反正不管导火索是什么?这是日本侵华的既定策略,上哪儿去躲避?反正抗日救国委员会里的成员,都做好了准备,覆巢之下无完卵,轮到头上那也没办法。 民国二十一年十八日,小强和妮儿坐着朱明玉的车去上学,小家伙们还真挺努力,当然也可能是这个年代的孩子读书没那么卷,所以两个小家伙苦读之后得以跳级,妮儿已经进中西女中读了半年,小强也进了一所教会中学,这两所学堂都是美国基督教教会开的学校,里面用英文教学。 朱明玉西湖博览会之后一时间名声大噪,而她的书画在跟一些名家交流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上之前去欧洲走了一圈,现在眼界越发开阔,因此绣品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中国潮流看上海,上海潮流看静安寺路,静安寺路的潮流必然要看姮娥。姮娥如今的店面也非当日可比,俨然是一个中型商厦,朱明玉的绣花教席室开在姮娥的楼下,一个很大的店堂,如果不算那个她从一针一线教起的妮儿,她已经带出了十来个徒弟,现在都是姮娥的主力绣娘。 当然她最疼爱的亲传弟子还是妮儿,边上一个一台缝纫机,一个工作台,是妮儿的专属区域。 每天下课后,朱明玉的司机会去接她来姮娥,随着跟朱明玉认识的书画大师越来越多,妮儿将她的天赋和技巧结合起来,她赋予了海东布料更加多元的韵味,也让秦瑜这个非本行业的编外设计师挖空脑子之后,姮娥有了接力人。 小丫头一进门,朱明玉就递给她一块糯米糕,生怕刚刚发育的妮儿饿着,妮儿吃着糯米糕,妮儿从工作台里拿出昨天还没完成的裙子继续。 朱明玉站着看一个绣娘绣花。 玻璃窗外,有人驻足观看,有人索性进来参观,偶尔经过几个日本浪人,所谓的这些浪人,实际上就是日本的混混。之前这些人主要活动在虹口吴淞路那一带,日侨集中地带,最近这些人老是跑来公共租界中区这里。 姮娥这里是女客特别多的地方,这种人多了之后,让人不太安心。 好在朱明玉的司机实际上也是个身手不错的,老宋还让何爷另外安排了两个人,守护着前妻。 这时经过几个穿着褂子的中国人,看上去就是地痞流氓,自从去年发大水,流民多了,上海原本的帮派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三五不时地街头打打杀杀。 一个阿飞弯腰贴着玻璃看正在低头裁剪的妮儿,脸上满满的都是猥琐的笑容,朱明玉发现了,立马拉住妮儿:“妮儿过来!” 把妮儿拉到里面些,外头的看守也发现了,立马过来推搡这几个混混,要是平时,那些混混早就离开了。今天这几个混混显然不是这样的,有个混混用木棍猛然敲击玻璃窗,朱明玉连忙叫绣娘:“快躲开。” 绣娘们吓得惊慌失措,眼见有人扔进来一个浸油燃烧的纸团,房间里全是丝绸制品,遇火立刻燃烧起来,发出了蛋白质烧焦的臭味,朱明玉大喊:“快逃!” 绣娘们在楼下,虽然离门口有段距离,跑得快,很快跑了出去,大喊:“着火了!” 朱明玉一双小脚,等她往前跑,楼上的客人都在疯狂地往下涌出,她知道自己一双小脚跑不过别人,挤不过别人,推身边拉着她要跑的妮儿:“妮儿,别管我,你先跑。”妮儿是没管太太怎么说,她拖着太太拼命往外挤,反正太太活,她就活,太太没命了,她就到地下伺候太太,被一口气憋着,小丫头被她了出门,外头一片混乱,小丫头抱起太太就往外滩方向跑。 走了一段,小丫头把太太放下蹲下:“太太,抱不动了,我背您。” 朱明玉趴上了小丫头的背,妮儿背着太太往人堆里钻,只知道连何爷的人都挡不住了,不知道这么一个才十五岁的丫头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气,直接跑到了工部局隔壁的兴华银行,银行门口阿三看门,进了门她把太太放下,自己往地上坐了,把银行里正在办理存取款的客户们吓了一大跳。 朱明玉伸手扶起小丫头:“妮儿,怎么样?” 妮儿总算是缓过一口气来,摇了摇头,银行里的执事认识东家的亲家太太和这个小姑娘,过来问:“亲家太太,我陪您去找二少奶奶。” “好。” 妮儿扶着扶手,这个时候她倒是腿软了,秦瑜和傅老爷听见她们俩过来,匆匆下楼,秦瑜扶住妮儿,一起上楼,听朱明玉说今天发生的事。 一起去秦瑜的办公室坐定,秦瑜抱住妮儿,妮儿浑身都在打颤

相关推荐: 炼爱(np 骨科)   皇嫂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病娇黑匣子   将军男后(修改版)   医武兵王混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