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极得三皇子信重,经常不着家。 一回来就被赵氏拉着抱怨这个那个,是一句也没往心里去,只觉得赵氏面目可憎,越发不爱回家了。 赵氏无奈之余,只能跟娘家那边透了口风。 本以为娘家那边会替自己出面,没想到娘家那边却置若罔闻。 赵氏连去了好几封信,不仅没得到娘家的安慰和帮助,反而得了一番呵斥,说她没用,嫁给了傅知明这些年,儿女都生了两个,却还是把不住男人的心。 如今还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折腾,有这个心,多关心关心自己的男人。 赵氏不傻,得了这番呵斥后,再联想这几个月来傅知明的一些行为举动,就明白了。 一打听才知道,傅知明在外头养了外室。 这消息府里大半人都知道了,只瞒着她呢。 再一打听,傅知明养的那个外室还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好表妹柳思思。 据说三个月前,傅知明出城外办事,就在城外一家道观外刚好遇到了被赵家送到观里来清修的柳思思。 柳思思正被道观里的几个道姑欺负呢,傅知明刚好看到,救下了柳思思。 柳思思抱着傅知明不敢撒手,哭诉自己当初被宁平侯府送回赵家后,就被赵家人软禁了起来。 说是赵氏给赵家人带了口信,说她在侯府不安分,勾引傅知明,所以才将她送回赵家。 让赵家过些日子,远远的随便找个人家,把柳思思给打发了。 柳思思百般哀求,最后还是赵家老太太心生不忍,折中将柳思思送到了道观清修。 说是清修,可赵家大约派人打点过,这道观里的道姑都欺负她和小玉主仆二人。 她都快支撑不下去了,本打算去寻死的。 谁曾想老天开眼,竟然让她死之前居然能再次见到傅知明,也算了却了心愿。 说完,就欲自尽。 傅知明哪里见过这等炙热的喜欢?更何况之前在侯府,他和柳思思之间就有了那种虽然没明说,可彼此心知肚明的暧昧。 如今见佳人哭得如雨打的梨花一般娇柔,口口声声都是心悦自己,如今见一面已经了却心愿,不愿意拖累自己,宁愿去死,只愿下辈子能早日遇见自己之类的话,哪里还忍得住。 一个激动就将人从道观里给带了出来。 这人带出来容易,安顿在哪里就难了。 宁平侯府肯定不行,赵家也回不去了。 第466章 傅家男人的渣别不会有遗传吧? 又听柳思思口口声声,只要能和自己在一起,名分,名声,地位什么都不要。 傅知明先是给柳思思和小玉主仆二人租了个小院子,还买了个婆子去伺候着。 闲来无事就去那个小院子坐一坐,吃吃饭什么的,倒也没干别的。 谁曾想一次,在三皇子那边喝多了酒,不知道怎么的,就送到了柳思思住的那个小院子。 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两人就成了好事。 事后,柳思思一脸娇羞,说终于成了傅知明的人了,这辈子足矣。 把傅知明给感动的,当场就开口说要纳柳思思为妾,过两日就把她接进府,绝对不会让她这样不明不白的跟着自己。 柳思思却哭着求傅知明,说她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赵氏这个表姐,当初就是因为自己情难自己的心悦上了傅知明,才被赵氏赶出了侯府。 如今若是被傅知明纳为妾,接回侯府,赵氏知道了,岂不是伤心? 她愧对赵氏,不想让赵氏伤心难过。 宁愿这样没名没分的跟着傅知明就好了,只要傅知明心里有她,把她当一只小狗一只小猫养在这外头,偶尔想起了来看看她,她就知足了。 如此通情达理,如此柔弱,如此情深意重的女子,这样的看着自己,不求名分,不求地位,只求一丝真心。 傅知明哪里顶得住? 都说爱是常觉亏欠。 傅知明也觉得亏欠柳思思良多。 不能给予名分,因此只能从他处弥补。 不出半个月,就给柳思思换了二进的小宅院,又重新买了人伺候。 在这小宅院里,让下人们都称呼柳思思三奶奶,称呼他三爷,端得是另外一个家了。 而且十日里,在这边小宅院里歇上七八日,就算是回侯府,也只回去点个卯。 自己的体己私房,也都偷偷交予了柳思思保管,又怕柳思思自卑自艾,将自己名下的铺子也挂了几个在柳思思名下。 平日里在三皇子那边得了什么赏赐之类的,也都交予柳思思。 有心的人,只要略微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此事? 也就是赵氏生了小女儿后,因为小女儿身体不太好,一直挂心小女儿的身体,才没有察觉。 赵氏听到这个消息后,据说气得当场就吐了血。 她从怀上这个小女儿,就一直三灾八难的,因为生下的是个女儿,傅知明并不如何在意,两人感情冷淡。 赵氏连月子都坐得闹心。 出了月子后,身子也不如之前了,小女儿瑜姐儿因为身子不好,极为费人心思。 赵氏这一吐血,大夫看了,说她是劳心忧思太过,血不归经,得静心调养才是,不然寿数有碍。 年纪轻轻就说寿数有碍,就是胡氏和金氏听了,对赵氏也有了几分同情。 让人传话给傅知明,傅知明却只回来看了一眼,反而嘲讽了赵氏几句,说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侯府上下这么多人伺候着,又不用她管家,只照顾两个孩子,就劳心忧思了? 又说赵氏心眼小,容不下人,一把年纪了还争风吃醋把自己给气病了,也不怕传出去丢人。 赵氏和傅知明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傅知明索性就留在柳思思那小宅院,经久不回来一趟。 赵氏大病了一场,如今还卧在床上呢。 胡氏信中写到最后,都忍不住感慨傅知明太过薄情,好歹赵氏跟他原配夫妻一场,儿女都生养了,被瞒着养了自己的亲表妹做外室不说,还被自己的丈夫这样指责。 稍微有点气性的女子,只怕这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只可惜赵家那边不给力,如今知道傅知明宠爱柳思思,虽然没名没分,可架不住男人的心在那边。 而且傅知明又跟在三皇子身后,风光无限。 赵家那边也就私下又跟柳思思联系上了,如今除了赵氏的亲爹娘这一房,其他几房如今都捧柳思思的臭脚去了。 听说赵家通过傅知明,倒是跟着捞了不少好处呢。 赵氏如今是指望不上赵家了。 信里又感叹了几句,这女人没了娘家,婆家男人指望不上,真的就是耗日子罢了。 说送节礼前,胡氏亲自去看了赵氏一回,已经瘦得没人形了,看着就可怜。 她倒是将往日那气给消了几分,劝解了几句,让赵氏想开些,好歹膝下还有伦哥儿和瑜姐儿,就算是为了两个孩子,也得撑下去不是? 不然她真有个好歹,岂不是给外头的女人腾位置?到时候有了后娘,伦哥儿和瑜姐儿还这么小,能指望谁去? 也不知道赵氏听进去了没有? 说完这些,胡氏信中最后,隐约含蓄的表达了一番歉意,说了些什么他们夫妻心中,兄弟情分永远不变之类的话。 路蓁蓁看到这里,也忍不住叹息。 柳思思居然提前了好几年就委身给了傅知明,而且宁愿没名没分的当个外室? 就这么真爱吗? 傅知易听到路蓁蓁的嘀咕,接过信三两眼就扫了个遍,才冷笑一声:“你可别把柳家女想得太好了,只怕是另有打算呢!这若是被正式纳作妾进门,以后就算三嫂走在了前头,妾室也不能扶正。” “可若安在外头,虽然暂时没名没分,若是三嫂有一天先走一步,这柳思思未必不能改头换面,光明正大的嫁给老三呢。” “你看三嫂病了之后,老三一点情分都不讲,话里话外存心是要气死三嫂,就知道估计他们就是这么打算的了。” 路蓁蓁连连点头,在人心上,她是真不如傅知易看得透彻。 忍不住道:“这也太心狠了些!同床共枕这么些年,一遭变心,就恨不得枕边人去死,真是——” 她摇摇头,这傅家的男人,真是各有各的渣。 老侯爷偏心大房,大老爷偏心郭姨娘和傅知明,二老爷勉强还算个正常男人,三老爷也是个宠妾灭妻的混帐。 这么想着,路蓁蓁看傅知易的眼神都不善起来。 傅家男人的渣别不会有遗传吧? 傅知易从路蓁蓁不善的眼神里,立刻领会到了路蓁蓁的意思,连声叫冤:“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跟他们绝对不是一路人!你不能迁怒啊——” 第467章 可见是坐了冷板凳了! 路蓁蓁不着痕迹的揉了揉还有些酸软的后腰,冷酷无情的道:“我就是迁怒了!你,这几日到前头去睡吧!” 憋了二十几年的男人真惹不得,除了自己月事那几日,真是一晚都不放过啊。 刚开始她想着,这男人刚开荤,食髓知味是正常的。 毕竟自己也乐在其中,夫妻二人那叫一个热恋情深。 可都这几个月过去了,傅知易看到她还跟饿狼看着肉骨头一样,一到晚上就把人往床上叼,谁受得了啊! 她确实有些抗不住了,这好容易有了个借口能歇息几天,绝对不会心软的! 傅知易看路蓁蓁一脸冷酷的样子,再看看她一边揉腰一边愤怒瞪过来的眼神,心虚的摸了摸鼻子,讨价还价:“好好好,我今晚去前面书房睡,明晚总可以回来了吧?” 路蓁蓁摇头。 “后天晚上?” 继续摇头。 傅知易不管了,一天晚上不能抱着媳妇儿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最终拍板:“那就后天了!” 说完,捞起兰侍郎还有傅知简给他写的信,溜之大吉。 叶嬷嬷看着傅知易出门后,这才笑着上前,示意路蓁蓁躺在榻上,她给路蓁蓁按着后腰,让她舒服一些。 路蓁蓁也放松下来,将胡氏的信放到一旁,拿起了孙氏的信。 孙氏的信中,也是大致说了一下二房如今的情况。 也提及了赵氏的事情,只大略说了一下,并没有胡氏这般详细。 反而说她和胡氏都出于妯娌情分劝过赵氏,赵氏却并不领情,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她们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过是看她笑话罢了。 孙氏的意思是,让路蓁蓁也不必去劝赵氏,免得还落不着好。 还说了,二老爷跟傅知著商量过后,也谋了一个外放的缺,不日就要去上任了。 她心中担忧,有赵氏的前车之鉴,傅知著外放她肯定是要跟着去的。 可这不才生了老二,孩子还小,实在是不适合长途跋涉。 好在傅知著给她吃了定心丸,说等孩子满一岁了,就接她和孩子一起到外放之地去,一家人团聚。 信中感慨,回想去年四妯娌还在一起,翻了个年,路蓁蓁就先跟着傅知易离开。 等明年她也要离开,几妯娌再相见之日,也不知道是何年月了。 这封信看得路蓁蓁也有了几分伤感。 确实,感觉当初四妯娌在侯府已经是好遥远的事情了,其实细算一下时间,还不到一年功夫呢。 叶嬷嬷看路蓁蓁的情绪低落下来,也忍不住提起了心:“可是二夫人信里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自从改口叫傅知易和路蓁蓁为大人和夫人以后,提起傅家,都升了辈了。 胡氏是侯夫人,孙氏是二夫人,赵氏成了三夫人。 兰氏如今已经是老夫人了。 就这个称呼,兰氏还来信吐槽了一番,说自己还没抱着孙子呢,硬生生就老了一辈。 路蓁蓁将信递给了叶嬷嬷。 叶嬷嬷看完,倒是笑了:“夫人这是着相了,俗话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别说是已经分家了,就是不分家,各自奔前程也是应有之理。” “更何况,只是外放,终究有一日,二老爷和二夫人还是会回京城的,到时候还怕没有聚在一起的时候?只要夫人和二夫人志趣相投,就算天南海北也断不了这联系。” “若是两人相看两厌,就是同一个屋檐下,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呢。” 路蓁蓁被叶嬷嬷这样一劝,倒是回过神来。 也不悲春伤秋了,这快到中秋佳节了,算来也是傅知易和路蓁蓁到了南越后第一个佳节了。 之前的端午节,那时候初到南越,也就随便应了个景。 这中秋节可不能怠慢了。 看着手旁边京城送来的礼单,先将这中秋节礼给归置好,这可都是京城来的东西,酌情还的挑一部分出来,赏赐给跟着他们来南越的下人,也慰藉一下他们的思乡之情。 剩下的,还要挑出另外一部分来,给县衙的下属们赏赐一番。 这可是个大工程。 前院。 傅知易看着手中的信,陷入了沉思。 兰大舅舅的信很简单,除了问他们两人现在的身体情况外,只说他升官了,原来的户部尚书告老,他接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这倒是个好消息。 傅知简的洋洋洒洒写了好厚一叠,在傅知易看来,有用的消息没两个。 全都是通篇的我好痛苦,我好难过,我夹在爱我的祖父和我的兄弟之间左右为难的无病呻吟。 总结下来就是,我已经知道了当年的真相,我觉得对不住兄弟你,可我又不能违背祖父的意愿,不然对不起祖父,我感觉特别的痛苦,兄弟你能不能理解我。 傅知易表示,这都是吃饱了闲得。 看来德清大长公主一事后,皇帝对宁平侯府的印象应该是很不好。 不然傅知简这个年富力强的新出炉的宁平侯爷,不想着为朝廷办事,天天只头疼这点子已经过去的事情?可见是坐了冷板凳了! 傅知易忍耐着,看完了全篇,终于挑出了两样有用的消息。 一是傅知明已经彻底是三皇子一派了,三皇子也试图拉拢过傅知简,可傅知简含糊着拒绝了。 三皇子当面没说啥,可有傅知明在中间,借着宁平侯府的名头,为三皇子做事。 傅知简虽然在外,也多方表白宁平侯府并没有投靠三皇子,只不过收效甚微。 二来就是,傅知简想将傅知明踢出宁平侯府,只是内有大老爷反对,外面还有三皇子一系绝对不允许。 如今三皇子在诸位皇子中,势力最大,又得了德清大长公主和宗室的拥戴,隐约有隐形太子的架势了。 傅知简也不能直接跟三皇子撕破脸,求教老侯爷,老侯爷那边态度也很含糊,大约也是想看一看再说。 傅知简虽然和三皇子打的交道比较少,可他知道傅知明是个什么货色啊。 用傅知简的话来说,能把傅知明收在麾下,还重用的人,想来也跟傅知明差
相关推荐: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南城(H)
失身酒
带着儿子嫁豪门
流萤
妄想人妻
我以神明为食
芊芊入怀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