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白了他一眼:“你笑得还能再假点儿吗?” 小姜记者又不傻,还能看不出李天明对她是避之唯恐不及,至于因为什么,她心里也清楚。 之前和王作先聊过,然后被王作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她提的那些问题,轻则大西北,重则阎王殿。 别说李天明了。就算是王作先遇见她这样的记者,腿肚子都得打哆嗦。 “说说吧,关于这座桥,我不问,你自由发挥!” 呃? 看着姜红英身后的刘思明拿出了笔和本,准备记录的样子。 这俩人的身份是对调了吗? 果然背景深厚,想要进步也能容易得多。 换作别人,光是熬资历就要熬上几年。 “你要不说,我就提问了!” 别,千万别! 李天明哪敢让姜红英挖坑,调整好思绪,稳住了心神。 “关于这座桥……” 李天明侃侃而谈,从民生,一直聊到了国家的基础建设,完全是一副爱国爱民好青年的架势。 说得不少,可干货却没几句。 “可修桥用的是李家台子集体企业创造的财富,用于架桥的话,会不会损害参与集体企业建设的村民的利益?” “完全不会!” 这话不是李天明说的,而是闻讯赶来的李学国。 他之前听李天明吐槽姜红英,知道这位小姜记者是个挖坑的好手。 哪敢让李天明独自面对,急匆匆的就赶过来了。 “集体企业创造的价值,不单单是为了改善集体中个体的生活质量,同样也是要为集体服务,架这座桥,方便的就是集体。” 李天明见李学国到了,赶紧溜之大吉。 再晚走一秒,谁知道姜红英那张嘴又能提出啥刁钻的问题。 转天,《海城日报》头版头条便刊登了一篇文章。 长甸河大桥建设伊始——论新时代的主人翁精神。 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李家台子村民,为了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动用了集体企业的盈利,将其用于桥梁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亩大梯田 啪! 一份报纸被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 白江涛面色阴沉的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 自从那篇《长甸河大桥建设伊始——论新时代的主人翁精神》的文章被《海城日报》刊登之后,又有好几家够份量的报纸跟进报道。 看着报纸上李学国那张脸,白江涛只觉得火都要烧到眉毛了。 县革委的人都知道,胡同阁很快就要被调走了,这次长甸河大桥的事,他虽然没露面,但身为永河县的一把手,政绩自然也能分润到一份。 虽然还没有定论,但胡同阁高升是肯定的,据说会被调到某市革委担任轻工业局的一把手。 一个图书管理员,去做轻工业局的一把手? 简直就是笑话! 可是,李家台子的电风扇厂是在胡同阁任期内建起来的,这笔政绩怎么都抹不掉。 胡同阁一走,空出来的县革委主任位置,原本被白江涛当成了囊中之物。 现在却…… 就在前几天,他靠山的秘书给他打了电话,在海城市革委的组织会议上,王作先已经正式提名了李学国来接任永河县革委主任。 并且在会上,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班子成员的通过,将李学国列入备选。 这下白江涛慌了。 一旦李学国上位,还能有他的好? 拿起那份报纸,看着文章中引用李学国的一段话:身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只有人人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 尤其是前面那五句,刚刚市里发来消息,要求各级革委组织全体成员学习。 现在都要学习李学国讲的话了,显然王作先是在为李学国造势,只等着胡同阁调任,随后便顺势将李学国给推上去。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白江涛急了。 靠山的秘书打来电话,要求他立刻拿出工作成绩,否则的话,等到下次市革委再开组织会,永河县革委主任的人选就要定下来了。 白江涛拉开椅子坐下,从一摞文件当中找出一份。 这是他在来永河县之前就准备好的,只等接任永河县的一把手,就着手实施。 现在为了博取市革委领导的好感,必须提前亮相了。 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将其中几处做了修改,然后又重新誊抄了一遍。 下午要组织学习李学庆的那五句话,白江涛准备在会上,将杀手锏亮出来,吓所有人一跳。 仔细阅读着自己的方案,白江涛脸上满是得意。 “归根结底,农业生产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旁门左道尔!” 吃过午饭,县革委的成员便陆陆续续的到了会议室。 大部分都是坐地户,如果李学国能上台的话,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本乡本土的,还连着亲,以后工作开展也能顺利得多。 “咱们开会,相信这篇文章大家都已经看过来了!” 胡同阁将手里的报纸举高了一点儿。 对他来说,谁做继任者都无所谓,他反正是要走了,与其临走的时候,还得罪永河县势力最大的李家人,倒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先在永河县为李学国造一圈舆论。 “身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大柳镇公社革委主任李学国同志这几句话讲得好啊,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对人民,对国家,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深厚感情……” “胡主任!” 胡同阁刚开个头,就被白江涛给打断了,不禁皱眉。 “白副主任,如果有什么要说的,等会儿讨论时间,你再发言也不迟,现在是开学习会,还没轮到你发言!” 白江涛哪能让胡同阁继续说下去,他要的就是压李学国一头。 “我要说的事也很重要。” 胡同阁看着白江涛,他知道对方身背后的靠山很有能量,自然也不想将白江涛给得罪狠了。 “白副主任有什么要说的?” 白江涛见胡同阁让步,心中暗喜。 “李学国同志说的这几句话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但是,干工作靠的不是说,而是干,是真抓实干。” 这话刚说完,其他人纷纷在心里疯狂吐槽。 还好意思说呢,平时就你娃屁话说,开会就喊口号,来永河县都一年了,也没见你干过啥正经事。 “我们国家当前最要紧的还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农业生产不搞上去,我们这些党员面对老百姓的时候,难道不脸红吗?” 白江涛说着,将他写好的方案拿了出来,先递给了胡同阁。 “同志们,农业生产才是重中之重,我来永河县也已经一年了,但我发现,我们的工作中恰恰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相反的,所谓的集体企业这种歪风邪气,却甚嚣尘上,不及时制止的话,后果会有多严重,同志们想过吗?” 胡同阁的眉头此刻已经皱成了一个“川”字。 这尼玛是在阴阳我呢? 我在永河县好几年了,难道老子啥都没干? 老百姓都饿死了? “白副主任,你这是在危言耸听,诋毁当前的大好形势,你说农业生产没被当做重点来抓,李局长,你来给白副主任介绍一下情况!” 管你娃靠山是谁,特么的当面往老子脸上抹大粪,今天要不说出个一二三来,老子把你娃屎给整出来。 作为永河县的一把手,农业生产要是落后的话,胡同阁要负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嘛…… 自然是李天奕这个农业局局长。 李天奕同样黑着脸:“白副主任,从68年开始,永河县的农业生产一直都是走在海城五个县前列的,粮食产量也是年年创新高,不知道你说的忽略了农业生产,依据是什么?” “是什么?” 白江涛冷笑,随后又从公文包里翻出一张报纸。 “这篇文章,同志们还有印象吗?” 众人转头看过去,只见被白江涛折好的报纸上,露出来的那面,上面的大标题是…… 农业学大寨! 看到众人的反应,白江涛笑得更得意了。 “看起来大家都还有印象,那么我请问,对于中枢的指示,同志们认真落实了吗?大寨精神学到精髓了吗?工作落到实处了吗?” 三连问,还真把众人给唬住了。 胡同阁黑着脸:“白副主任,你到底要说什么,还请把话说明白了,农业学大寨,这是中枢的指导精神,我们自然认真学习过……” 白江涛不等胡同阁把话说完,便打断了。 “可既然学了,我怎么没在永河县看到任何成绩?梯田呢?” 呃…… 胡同阁这才注意到,刚刚白江涛递给他的那份文件标题就是——万亩大梯田! 再抬头看向白江涛的时候,那眼神就像是在关爱智障儿童。 这娃怕不是个大傻掰吧? 万亩大梯田? 老子还想弄一万亩地,给你个傻缺修座皇陵呢! “白副主任,你说的梯田……” 胡同阁拿起那份文件,在上面指了指。 “说的就是这个?”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哄笑。 白江涛还不知道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好了,好了,大家先不要笑了。” 胡同阁说了好几遍,才让大家安静下来。 “白副主任,永河县地处平原,唯一一座山也就是李家台子旁边那座,你要修梯田,那得去丘陵地带,或者坡地多的地方,在永河县……你拿啥修梯田?” 李天奕跟着说道:“我们总不能用土给你堆一座山出来,让你到上面修梯田吧?” 被冷嘲热讽,白江涛却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了。 “你们……你们这是在公然违背中枢的农业指导思想,是反动,反动透顶,我要向市革委反应你们的情况,你们……给我等着!” 说完,抓起他精心炮制的万亩大梯田计划,气哼哼的离开了。 “好了,同志们别受影响,咱们继续学习文件!”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人脑子有坑 “叔,让您跟着拖拉机进城,委屈您了。” 马上就十二月了,很快就要到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我……还……行!” 李学国被冻得浑身直打哆嗦,说着又把棉袄给裹紧了些。 还没到下雪的时候,可西北风像小刀子一样,刮得人透心凉。 镇上就一辆吉普车,还被开走了,等公交车又来不及,只能搭李天明的拖拉机了。 他今天去市委,领导要找他谈话,上位县革委主任,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本来上面还要在争上一番,谁知道白江涛来了一手自爆。 万亩大梯田! 没有三十年的老脑血栓,绝对想不出来这么绝的招儿。 白江涛还在他的计划中,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县里几条河的河床,用于汛期分流的排水渠,就连用来灌溉的垄沟都被他给算进去了。 要是让他折腾成了,永河县又得来上三年困难时期。 上次是天灾加人祸,这一次…… 人祸,纯的。 白江涛的方案递上去,恰好被王作先看到,然后就拿到市革委的组织会议上讨论。 其实也不能叫讨论,应该叫批判。 “叔,你说那个姓白的是咋想出来的?” 李学国想到那个万亩大梯田的计划,也忍不住笑。 “你问我?我问谁去?” “要我说,这人脑子绝对有坑!” 李天明现在无比庆幸,推李学国上位。 否则的话,整个永河县的老百姓可就惨了。 统统要为白江涛的无知买单。 上辈子,白江涛顺利接任县革委主任,然后不顾其他革委成员的反对,强行推进万亩大梯田计划。 结果就是,当年包括李家台子在内,好几个村子在汛期被淹,粮食产量下降到前年的三分之一。 靠着国家的救济粮,熬了三年才缓过劲儿。 白江涛呢? 仅仅是调任,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这一世没有白江涛这个混蛋领导,永河县的老百姓也不用再跟着倒霉了。 “叔,您这回高升应该是稳了吧?” 领导找他谈话,虽然不能说板上钉钉,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还不是多亏了你。” 李天明帮着刷了那么多的政绩,最重要的是…… 那几句话! 直接让他走进了上层的视线。 “天明,那几句话,你知不知道份量有多重?” 李天明自然是知道的,这个时代经常有人因为几句漂亮话飞黄腾达。 比如…… 算了,不比如了。 那几句话如果由李天
相关推荐:
高门美人
一梦三四年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莫求仙缘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切切(百合)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毒瘤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