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名的桥梁设计师。” 国内知名? “看着不像?” 张平明显不像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么严肃。 “像,不对,您就是!” 王作先这是把高手中的高手给派来了。 “走吧,我们去实地考察一下!” 张平是个实干派,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长甸河,只不过桥怎么建,还是要到实地看过之后,才能给出设计方案。 “不急,您大老远过来,还是先休息休息,明天再干也不迟。” “休息就不必了,来的路上已经休息够了,咱们还是先工作。” 二建还积压了大量的工作,张平可没时间休息。 更何况…… 他也是被打倒的,如果不是国内的建设实在缺人,他现在还住牛棚呢。 只有一刻不停地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才能摆脱造反派的骚扰。 听张平这么说,李天明也只能带着几人去了长甸河。 各种测绘工具亮出来,张平带着四名助手立刻开始忙活。 “小李同志,能不能提供一条船,我们需要到河中心进行测绘。” 李天明闻言,立刻跑到上游,这里停着好几条小木船,以前有人靠着摆渡过活,不过时代洪流开启之后,就不被允许了。 以前那几个摆渡的,甚至还被打成了河匪,没少挨批斗。 真不知道那些人是咋想的,就这么宽的一条河,还河匪? 就该让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只会瞎折腾的人挨个吃上一碗馄饨和板刀面。 这边一直干到了天色将黑,午饭都是李天明给送来的。 收工后,不少乡亲都来看热闹,知道张平等人是来帮着他们修桥的,一个个满是期待。 长甸河要是能有座桥,往后去大柳镇可就方便多了。 当然,这座桥如果不是用他们的钱,那就更好了。 掌握了详尽的数据之后,当天晚上,张平和他的助手们就开始对数据进行汇总,先制定初步设计方案。 转天,李学庆去了大柳镇,找到李学国,说了修桥的事。 得知二建的工程师到了,李学国也在第一时间召集了几个村的主任开会。 “当初说好了的,李家台子出钱,其他五个村出人,这会儿谁也别装孬,工程等秋收之后就得干起来,都说说各村能出多少人?” 架桥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更何况之前已经表了态。 “没说的,大鱼淀就是壮劳力多,要多少人都有,听镇上的安排,让我们村出多少人,就出多少人。” “我们村也一样,听安排。” “架桥是好事,我们村全力支持。” 几位村主任都表了态,李学国看向了李学庆。 “学庆,你还有啥说的?” “建筑材料这一块,需要市里解决,钢筋,混凝土啥的,我们可没那么硬的关系。” “这点你放心,王主任已经做了指示,市里的物资局全力支持。” 长甸河上的桥,不单单是李学国的政绩,对于王作先来说,也同样大有好处。 尤其是政治意义十分重大。 李家台子发展集体经济,赚了钱支援国家建设。 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好的宣传。 宣传不光要嘴上喊,更要落到实处。 这个时候,长甸河水位最低,上游正在储水为冬灌做准备,水流不急,也不需要截流。 张平等人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把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给拿出来了。 盖房子,李天明在行,可要说架桥,李天明就不懂了。 不过施工方案还能看得明白。 先在河里下几根钢筒,然后把里面的河水抽干,再用混凝土浇筑,将桥基立起来,上面的桥面用钢筋水泥板。 “张老师,这座桥的最大载重量能达到多少?” “承载55吨是没有问题的!” 张平说得很自信,作为国内知名的桥梁建筑专家,在长甸河上架一座桥,对他而言,完全没有难度。 这段时间,市物资局发来的各种建筑材料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只等着秋收结束,立刻开始施工。 张平等人在完成了设计之后,并没有离开,王作先下达了最新指示,由张平出任长甸河桥建设的副总指挥。 总指挥是…… 李学国! 显然,王作先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推李学国上位了。 至于李天明,则成了李学国的助手,负责现场施工调度。 11月中旬,天渐渐变冷,地里的活也都忙完了。 该上交的公粮全都送去了县里,集体储备粮也全部入库。 本该到了农闲的时候,可李家台子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电风扇厂在完成了石市的生产任务之后,市物资局又下了5000台的订单。 养殖场的生猪、活鸡,也都到了出栏的时候。 李天明给孙立打了个电话,转天,六十多辆大卡车便开进了李家台子。 来的不光有孙立,还有电机厂的牛广志。 之前说好了的,今年卖给他们200头生猪。 “孙哥,1000头猪,光你们钢铁厂吃得完吗?” 一头头二师兄被抬上了卡车,孙立正忙着和会计算账。 “吃的完吗?你再来1000头也能消灭干净,这年头,还有吃不完的肉?” 今年国家整体经济形势不错,可各类物资依旧短缺,特别是肉类。 不是说,别人就不懂养猪,可交上去的任务猪要用来出口赚外汇。 还要支援第三世界的兄弟国家,比如某阿姓白眼狼,还有越姓白眼狼。 李天明之前在报纸上看到,国家为南边提供了20多个亿的援助,气得牙根儿痒痒。 这还只是第一笔,后面又陆陆续续提供了多笔援助。 结果呢? 200个亿养出来个狼崽子。 “活鸡记得给我留5000只,这段时间你往城里去的少了,工人们都有意见了,等会儿鸡蛋我拉走一车,你们这边要是忙完了,抓紧多送点儿鱼,还有……” 李天明赶紧掏出根烟,把孙立的嘴给堵上了。 野鸭子,大雁,还有草甸子里的老鳖,可不能露了。 孙立反应过来,也尴尬的笑了。 这笔营生,他从中也没少捞好处。 “刚才来的时候,我看河边有不少人干活,又准备做什么?” “架桥!” “这可是好事,要是有了桥,以后从海城来你们村,就不用再绕路了。” 孙立说着,压低了声音问道。 “王主任给你们批的?” 孙立听孙福满说过,李天明如今是王作先跟前的红人。 “市里可没这笔钱,架桥的钱都是我们村自己拿的。” 我……艹…… 孙立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呼。 自己掏? 那得多少钱啊! 不过想到李家台子又是卖鱼,又是办养殖场,又是生产电风扇。 这么多来钱的路子,架一座桥好像没啥大不了的。 可这笔钱原本是要进村民口袋的,现在拿出来架桥。 孙立只能说:“兄弟,你们是真牛掰!” 第二百六十章 主人翁精神 噼里啪啦…… 动工的时候,鞭炮总是不能少的,民间的说法是避一避诸魔邪祟,当然这种说法放现在叫封建迷信。 那就只能说是…… 喜庆! 图一个好兆头。 好像还是有点儿唯心。 长甸河大桥项目正式开启,李天明向王作先申请的大型工程车辆,只送来了一台老式的推土机。 不是王作先舍不得,而是根本就没有。 李天明把这茬儿都给忘了,别说真的没有,就算是有,国家那么多重点基建项目,咋也轮不到他们啊! 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张平显然早已经习惯了用各种土办法来解决大问题。 更何况好歹还有一辆推土机,张平显得非常知足。 海城二建在开工当天,又支援了二十个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其中有一位老师傅叫周志刚,只可惜他家不是吉春的,也没有一个儿子叫周秉坤。 李天明一整天扎在工地,可却没啥能干的,他所习惯的是利用各种大型工程机械来施工,之前盖房子用不上,可现在是架桥,没有那些设备,到底要怎么干? 等见识过后,他才明白,自己那点儿经验,在真正的专业施工队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一根滑竿,几根麻绳,居然能准确的将钢筒运送到指定的位置,牢牢的扎进长甸河,然后几台水泵同时发力,很快将里面的水排干净,在河水通过河床渗进去之前,开始水泥浇筑。 李天明看得一愣一愣的,在他眼里,根本没办法实现的工作,人家居然这么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 难怪国家后来会逐渐演变,最终进化成基建狂魔,原来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积累经验了。 傍晚,李天明又要出发去市里,之前因为秋收,原本三天一次,被他改成了一周一次,现在钢铁厂和电机厂的工人,早就望穿秋水般盼着他了。 已经习惯了红烧鱼块儿,现在让他们整天土豆白菜,养刁了的胃还真受不了这个委屈。 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就是这个道理。 晚上再送几趟,等气温再下降一点儿,就可以改成白天送了。 夜里两点到了钢铁厂,正好又赶上老黄值班。 “天明,你最近来的可少多了!” 是鱼送得少多了吧? 李天明给老黄等人散了烟,把拖拉机开到食堂后门,自从他开始往厂里送鱼,这道门就再没锁过。 一直专门给他留着,晚上来的时候,可以去小仓房睡觉。 把炉子点上,等屋里暖和了,李天明裹着棉袄,往那张小床上一倒,很快就睡着了。 转天还是孙立把他给叫醒了。 “我今天去村里拉鸡,还有剩下的鸡蛋!” “不等老牛他们一起?” “不等了!” 看孙立的表情,好像有事发生。 “咋了?” “特么的,也不知道是谁,把厂里从你们村买生猪的事给捅上去了。” 李天明闻言,也皱起了眉。 “孙叔不是和上面打过招呼嘛,咱们这属于内部调剂!” “重工业局换领导了,不知道打哪来了个大傻掰,非得揪着不放,说所有物资都要服从统一调配,要不是我们这边硬顶着,恐怕拉回来的那1000头猪,都得被充公!” “王主任咋说?” 孙立摇摇头:“来的那个局长好像后台很硬,听我大伯说,王主任也不好说什么,让我们自己去和重工业局打官司。” “冶金局呢?” 冶金局和重工业局不是一个系统,冶金局对海城钢铁厂是垂直管理,但重工业局也能说得上话。 “要不是冶金局的刘局长发了话,你以为我们还能留得住那批生猪。”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真是麻烦了。 “往后……” “放心,我大伯说了,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大不了生猪拉回来,全都给宰了,然后存到屠宰场的冷库里,到时候,重工业局要生猪,老子这里一头都没有!” 李天明听了,忍不住笑道。 “亏孙叔想得出来,不过,还是别硬顶着,最好能协调个解决办法,估计上面也不是故意为难你们,还是看那1000头生猪眼馋了,想要分一杯羹!” “想要就说呗,我大伯还能顶着一点儿都不给,这里面的事麻烦着呢,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涉及到权利斗争,生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李天明闻言,也没再说什么,吃完早饭,拿了卖鱼的钱就打道回府了。 开着拖拉机,直接去了长甸河大桥的施工现场。 二十对桥墩,现在已经浇筑完了四对,这效率,不亏是专业的老师傅们带队。 “天明,回来啦!” 李学庆也在现场,虽说花出去一笔大钱,让他心疼,但是能把这座桥给建起来,花多少钱都值。 “叔,您怎么没去学校那边?” 今天同样是中学校舍建成的日子。 “来了一帮啥记者,都在那边,我看着烦,就过来了!” 记者又来了? 李天明条件反射一般,想到了姜红英。 “有没有一个姓姜的?” 李学庆一愣,仔细回忆了一下。 “你是说上回来电风扇厂采访的那个?王主任的外甥女?” “对!” “来了!” 艹! 李天明在心里骂了一句。 早知道就不该这么早回来。 正想着呢,就看到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一直到他附近停下,车门打开,下来的正是姜红英,还有一个满脸尬笑的刘思明。 “姜同志,你好啊!又见面了!” 李天明立刻终止了内心的吐槽,换上了一张热情洋溢的笑脸。 姜红英
相关推荐: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浪剑集(H)
靴奴天堂
莫求仙缘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外婆的援交
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