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二楼后座(校园 1V1) > 第179章

第179章

不加以引导,让他走岔了路,那绝对是个祸害。 “其实也没咋想,就是……顺势而为,电风扇厂太扎眼了,关注我们的人太多,那么大的一笔钱总要有个去处,与其被人给……” 见王作先瞪眼,李天明赶紧换了个说法。 “让人惦记着,不如花在我们自己身上,长甸河上有了桥,以后出行就方便了,这算是惠民。” “还有呢?” “还有就是给学国叔加政绩,王主任,不是我背后说人,那位白江涛白副主任真不是个东西,三番五次的为难我们村,而且这个人私心太重,当初也拉拢过我们,被我们拒绝以后,就开始给我们添堵,他要是做了永河县的一把手,肯定没我们的好。” “所以你就想着推学国同志上位,好为你,为你们村行方便吗?” 李天明忙道:“我可绝对没有这个想法,我也可以保证,无论是我,还是我们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乡亲们好。” 有句话李天明没说,领导要是少一些瞎指挥,很多事都能办得更好些。 就比如最简单的种地,老农民一辈子就是干这个的。 来个领导非要指手画脚,连秧苗的间距恨不能都用尺子量。 啥时候施肥,啥时候除草都要管。 把老农民都给指挥懵圈了。 到最后反倒是不知道该怎么种地了。 李家台子的发展也一样,李天明根本不需要李学国为他保驾护航。 只要不添乱就行。 “这一点,我相信你,还有呢?” 李天明笑了:“还有就是电饭煲了,国家要出口赚外汇,我们村也想出把力。” 把赚钱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这件事我会考虑,具体怎么做,要看领导的态度。” 不用看,只要长甸河上的大桥开建,这件事就成了百分之九十九。 “你小子,以后少耍心眼儿,把心思用在正道上,记住了吗?” 王作先此刻说话的口吻,就像是面对自家的子弟一般。 “您放心,我以后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办好事,办实事。” 从王作先的办公室出来,虽然没得着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过想来也八九不离十了。 这样一来,电饭煲这个项目也就可以操办起来了。 午饭都没顾得上吃,李天明急匆匆地回到了村里。 “你说要建厂做的那个……就是吴老师煮饭用的……叫啥来着?” “电饭煲!” “对,电饭煲,咋偏叫这么个名,不就是个煮饭锅嘛!” 李学庆还是不觉得那玩意儿能有啥用。 做出来的饭不如大柴锅香,还费电,搁家里就是个摆设。 “叔,和您说实话吧,这个东西做出来,就不是给咱们中国人用的。” “不给咱们中国人用?还想给谁用,外国人?” “就是外国人。” 李天明没法给李学庆解释啥叫国际贸易,也解释不清啥叫外汇。 只能用最简单的说法。 “赚外国人的钱,您想想,把外国人的钱,赚到咱中国来,咱们的钱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外国人的钱是不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不是好事?” 阿弥陀佛,叔,我不是有意糊弄你的。 “你要是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把咱没用的破烂玩意儿卖给外国傻洋毛子,咱们富裕了,洋毛子穷了,好事,这肯定是好事。” 叔啊!你这话要是让吴老太太知道的话,绝对会拿焊枪把你嘴封上。 啥叫破烂玩意儿? “大概其就是这个意思,不过……” “别不过了,开会,现在就开会,还和以前一样,大家伙凑钱,把厂子建起来。” 李学庆是个急脾气,知道能坑外国人更加积极了。 “全体社员注意了,全体社员注意了……” 这个时间,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做饭,听到又要开会,一个个的心里都在纳闷。 昨天不是刚开完会嘛! 咋又要开? 总不能是账上的钱建桥不够,还要找乡亲们要钱吧? 带着疑惑,乡亲们吃过晚饭,全都到了大戏台前集合。 大喇叭里喊了,这次开会要全体村民都参加。 连男带女,老老少少,一千多口子,都到了。 戏台上已经摆好了桌子。 李学庆和李天明坐在上面,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预感到,将要有大事发生。 “都别吵吵了,安静,安静,咱们抓紧时间开会。”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天明,你先说。” 李天明起身绕过桌子,走到戏台边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有啥用,是你自己不要的。” 杜鹃听到身后有人说话,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妹妹杜巧。 本来姐俩的感情很好,可自从逃婚的事之后,两人就变得剑拔弩张的。 随着杜巧的年龄越来越大,关系也愈发紧张了。 平时在家当着父母的面,杜巧也没少对她冷嘲热讽。 杜鹃自知理亏,也只能忍耐。 因为她,连累的杜巧今年18岁了,都没人上门说亲。 杜立德倒是看好了一个,结果主动上门去说,人家直接回了一句:你们杜家的闺女,我们可不敢要,到时候去接亲,新媳妇跑了,我们家丢不起那个脸。 “咋?我说错了?” 杜鹃没回应,杜巧说得没错,是她不要的。 原先觉得李天明这个人太老实了,被后娘欺负成那样,还不声不响的。 自己要是嫁过去,也肯定受委屈。 可谁知道,这才多长时间,李天明俨然已经成了李家台子的带头人。 不但自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更是带着全村的乡亲一起过上了好光景。 后悔吗? 她肯定是后悔的。 可后悔又有什么用。 她倒是希望李天明把日子过得稀烂,可偏偏李天明不让她如愿。 眼瞅着李天明已经飞起来了,而她却还在烂泥地里挣扎。 心里是个啥滋味,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第二百五十二章 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电饭煲具体是做啥用的?暂时咱们用不到,我就不细说了,重要的是,东西交上去以后,领导觉得有用,不但有用,还能卖出去,赚外国人的钱,把外国人的钱赚回来,办咱们中国人自家的事,乡亲们觉得好不好?” 李天明已经尽可能说得直白了,可大家伙的反应却很平淡。 “咋回事啊?” 李学庆看到是这么个情形,顿时不高兴了。 “赚外国人的洋钱,这还不是好事?” 这时台下有个村民小声嘀咕了一句。 “学伟,说啥呢?有啥话大声说出来,别在底下嘀嘀咕咕的。” 被李学庆点名的李学伟见周围的乡亲都在看着他。 “学庆哥,天明刚才说的那个……是不是想再在咱村建个厂?”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立刻纷纷说了起来。 “就是啊,是不是又要建厂?” “建厂是不是还让大家伙凑钱?” 李学庆敲着桌子,发出嘭嘭声。 “安静,安静,让你们说话,一个个的要么不吭声,要么就一起乱吵吵,我到底听谁的?天明,你接着说。” 李天明看到大家的反应,也猜到了都在担心什么。 电风扇厂赚钱了,可分下去两笔红利之后,剩下的钱要拿去架桥。 现在又要建厂生产电饭煲,是不是赚了钱以后,还落不到大家伙的口袋里。 要是这样的话,建厂还有啥意思。 “天明,我说一句行不!” 李学伟举手说道。 “学伟叔,您说!” “你是咱们李家台子的能人,大家伙都愿意跟着你干,可是,大家伙心里咋想的,你也该知道吧?” 李天明点点头。 “好,既然知道,是不是也应该和大家伙说点儿实在的,赚外国人的钱是好事,然后呢?” 李学伟说完,现场顿时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李天明,等着他的答案。 总不能乡亲们把家底掏干净,厂子建起来,然后…… 啥也捞不着。 李学伟的意思很明白,大家伙愿意跟着李天明干,那是因为相信李天明能带着他们过好日子。 可总不能一直看得见,摸不着吧? “学伟叔的话,我听明白了,看起来大家伙还是对架桥这件事有意见,这样吧,虚的我就不提了,我就说一点,厂子建起来,我保证最迟后年,咱们村家家户户都能有盖新房的钱,一砖到顶的大瓦房,咋样?”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乡亲们立刻躁动起来。 一砖到顶的砖瓦房,谁不想要啊! 那土坯房,人们早就住够了。 冬天冷,夏天热,一场大雨下来,山墙就开裂,晚上睡觉的时候,脑瓜顶跑耗子。 原先大家都一样的时候,还没觉得咋样,可现在村里至少二十几户人家,都盖起来砖瓦房,看着能不眼热? “我信天明说的,这钱我出。” “我也出!” “天明说干,咱就干!” 李天明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信我,我肯定不让大家伙吃亏,不过要建这个生产电饭煲的厂子,不是咱们一个李家台子就能办到的。” 李天明刚说完,乡亲们就明白了他是啥意思。 之前建电风扇厂的时候,李学国就曾想过,把大柳镇六个村的老百姓联合起来,大家伙一起干。 可人家不领情,非但不愿意联合建厂,还痴心妄想,要把李家台子的苇海和养殖场给分了。 最后闹了一场,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要和其他六个村搭伙,村里至少有一多半的人不乐意。 虽然过去十多年了,可当初的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忘的。 毕竟,李家台子死了人。 “天明,咱自己咋不能干?你说要多少钱,乡亲们砸锅卖铁也给你凑出来。” “对,咱李家台子的爷们儿有骨气,不用外村人的钱。” “天明,你说个数,叔回家把口粮卖了,也给你凑。” 大家伙的抵触情绪,李天明想到了,只是…… 没料到会这么大。 “乡亲们,先听我说完,等我说完了,你们要是觉得不在理,咱们宁可不干这个营生,也不和他们搭伙,行不行?” 李学国这个时候骑着自行车到了,听到李天明这么说,立刻皱紧了眉。 刚想要上前阻止,却又忍住了。 李天明年纪不大,可做事有根底,不是个没谱的人。 “那些个陈年旧怨,在这儿我就不提了,村里的叔伯们比我知道得多,当年因为啥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伙为都心知肚明,我就说一点。” 李天明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 “咱们村不算60以上,15岁以下的社员,有多少人?” 虽然不知道李天明为什么要问这个,但还是有好些人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李家台子如今算上刚结完婚分户的,一共有332户,一共1641人。 按照李天明说的,刨除60岁以上,15岁以下的,连男带女,还剩下1213人。 “咱们继续算,养殖场用了38人,电风扇厂算上天生这个厂长,一共是136人,再加上外面上班的3人……” 听到这里,好些人都觉得牙酸。 这3个都是李天明的堂弟堂妹,天会在钢铁厂,大莲在棉纺厂,三红在大柳镇的供销社。 庄薇薇也在海城上班,不过她的户口迁走了,不算李家台子的人。 “再去掉这177人,还剩下1036人,咱们村的耕地一共是5700多亩,需要多少劳动力耕种,不用我说,大家伙心里也都有数。” 前段时间,地里施肥、打药、除草,正赶上厂里最忙的时候,李天明连着上了半个月的工,都差点儿累毁了。 “我给大家伙算这笔账,就是想告诉乡亲们,咱们村以后还要继续发展,不光需要钱,还需要大量的人,缺钱可以砸锅卖铁,缺人咋办?玩了命的生,还得等18年才能用得上。” 哈哈哈…… 突然抛出的梗,将乡亲们都给逗笑了。 “所以,大家伙要明白一个道理,和大鱼淀、小鱼淀、前帮、后帮还有牛家店联合起来,不是咱们带着他们一起奔好日子,更不是他们在占咱们的便宜,是咱们需要六个村子联合起来,一起搞发展。” 缺钱大家能凑,缺人可就没办法了。 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干,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话是说明白了,可依然还是有村民接受不了。 比如李学中。 当年他爸就是因为和其他五个村子的人争那座山,最后被判了刑,到现在人还是不是活着都不知道。 “说这么多,还不是想让我们和他们合伙建厂,想

相关推荐: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作恶(1V2)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外婆的援交   [综影视]寒江雪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高门美人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