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二楼后座(校园 1V1) > 第136章

第136章

森那样的搅屎棍子,直接安排到厂里,指不定惹出多大的乱子。 再说了,新来的直接进厂,让老知青咋想? 还能珍惜这个机会吗? “行,听你的,那我……还去吗?去了,我是不是还得谢谢那个姓白的!” 知青办归白江涛分管。 在报纸和文件上找不到毛病,这是给李学庆添恶心呢。 “别啊!最好再骂他一个瓷实的,不然往后不分给咱们村知青咋办?” 李学庆笑了:“就这么办!” 爷俩回村支部,开上拖拉机,没一会儿就经过了工地,朝县城方向去了。 “建设,这事……不会影响到咱们吧?” 张超英凑到谢建设身边,小声问道,看他的表情还忧心忡忡的。 “应该不会吧!” 谢建设心里也没底,谁让他们这些早来的知青,没给村里人留下好印象呢。 “干活吧,图个好表现,我觉得……新来的怎么也不会影响咱们!” 嘀嘀咕咕了半晌,也分析不出啥,只能闷头干活,希望村民们能看到他们的努力。 县革委大院门口,李天明和李学庆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来接知青的马车在等着了。 白江涛为了欣赏李学庆的吃瘪样子,顾不得外面冷,特意在大院里等着呢。 “李学庆同志,还得是李家台子有排面,别的村都是马车,就你们村开拖拉机!” 这话说得让人听着恶心。 李学庆是个有仇就报的性子,见着白江涛,哪里还忍得住。 “不是人揍的白江涛,老子日你八辈儿先人!” 没有试探,上来就开喷。 白江涛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被李学庆指名道姓的给骂了。 县委大院里此刻都是人,听到骂声,一个个的全都惊了。 这李老浑子是越来越彪了,以前跟县革委主任拍桌子,现在更是指着县革委副主任的鼻子,说骂就骂。 “李学庆……” “爷爷在此!” 咳咳咳…… 李天明被李学庆这一句,差点儿呛死。 看他那趾高气扬的模样,心里不禁在想。 学庆叔该不会也重生了吧? 不然这弼马温的台词咋说来就来。 “叫唤那么大声干啥,老子听得见,咋?骂你,你还觉得委屈了?说你不是人揍的,一点儿不屈了你,去年说好了的,今年不往我们村派知青,你要干啥?成心给老子添堵!” 白江涛被气得,肺像是在拉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喘。 “行,李学庆,你真行,是不是以为没有人能治你了?你刚才说什么,嫌弃知青,你这是在公然对抗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来人啊!” 白江涛梗着脖子一声吼,但预想当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县武装部过来维持秩序的,一个个还站在原地,该干什么干什么,像是完全没听见一样。 “来人啊!” 还是没人搭理! 白江涛慌了,完全不明白咋回事。 “崔部长,你……” “四蛋子!” 李学庆朝正在大院门口晃荡的一个人喊了一声。 “欸!三舅!找我啥事!” 被李学庆换做四蛋子的,正是县武装部的头头崔大洪,也是他的亲外甥。 白江涛看傻眼了,这会儿脑子里的晶体管少说也爆开了十几个。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县武装部的部长,称呼李学庆“三舅”。 李学庆得意的瞥了白江涛一眼。 有能耐接着使啊! “四蛋子,有人要拿你三舅,你说咋办?” “谁?谁特么胆上长毛了?” 崔大洪故作不知的四下看着,目光从白江涛的身上划过去好几回。 传递的信号都是警告。 白江涛咽了口唾沫,想要就此收手,可又没个台阶下,更加不甘心。 “崔部长,现在有人公然对抗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我希望你能公私分明!” “玩儿去!” 武装部虽然归县革委领导,但毕竟分属不同的系统,崔大洪还真不鸟白江涛。 “瞎胡咧咧个啥?谁对抗了?我看就特么你一天天的屁事多,给老子滚一边儿去!” 白江涛憋得一张脸通红,见人家根本不把他放眼里,又气又急。 就在这时候,胡同阁办公室的门开了。 “白副主任,这里有份文件,你过来看一下!” 听到这句话,白江涛激动得险些哭出来,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进了胡同阁的办公室。 啪! 门被关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白副主任,现在知道在永河县,李家到底为什么不好惹了吧?” 白江涛呆坐在椅子上,突然感觉自己的前途都变得十分渺茫了。 县武装部、农业局、物资局…… 谁知道还有多少部门的头头,和李家有着联系。 “最后再劝你一次,做好自己的事,别没事找事!” 胡同阁说着,拍了拍白江涛的肩膀,将大衣裹紧,推门出去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来一帮小可怜 县革委大院。 这次被分到永河县的上百名知青,分成了男女两个阵营,正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特别是南方来的,第一次经历北方的冬天,已经冻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知青办的负责人点完名,就赶紧溜了。 虽然分派知青给李家台子这件事,和他没关系,但白江涛躲了,谁知道李老浑子会不会把气撒到他身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李老浑子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他没白江涛那么厚的脸皮。 让人骂得狗血淋头,还能硬挺着跟人叫板。 他是走了,可下属走不了啊! 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名单往各个村分派。 “叔!咱们村分了几个?” “六个,还是三男三女,都是从杭州来的!” 杭州? 这倒是新鲜了! 之前来的知青,要么是海城的,要么是京城的,要么是上海的,杭州来的倒是第一次。 两个人在说话的时候,知青队伍里的几个人也在偷偷看着他们。 刚刚李学庆发飙那一幕,他们都看了个实实在在。 被分派到这么凶的村主任手底下过活,此刻都在为自己将来的小命运发愁。 “牛建邦!” “孙良元!” “马兴!” “苏红红!” “黄英!” “靳小琪!” 六个人不情不愿的走出了队伍,他们已经早知道了自己将会被分到李家台子。 “你们去李家台子!” 李学庆冻得够呛,今天冷得邪乎,刚十二月中旬,气温就这样了,到了过年,还不得把人给冻死啊! “天明,帮着拿行李!” 说着,自己先动手了。 “不用,不用,我们可以的!” “李主任,我们能行,我们能行。” 几人连忙推辞,但李学庆哪肯给他们机会,只想着尽快回村。 “别墨迹,赶紧的!” 好凶哦! 没人敢再说话,李学庆那凶悍的一面,他们都是亲眼见识过的。 站在这位村主任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 “叔!吃了再回去吧!” 这会儿已经是中午了,等赶回村里,就算是拖拉机,这种天气最少也得两三个小时。 “行!吃饭!” 说完,就朝着县委大院儿的食堂去了。 他是村支书,来县里办事,照例能在县委食堂用餐。 李天明跟在后面,突然发现身后那六个一动不动的。 “走啊!你们不饿啊?” 呃? 听到李天明在叫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的。 “快着点儿,吃完了,还得赶路呢!” 这下六名知青才确定,李天明是在叫他们一起去吃饭。 从火车站坐着大卡车一路赶到县委大院,又累又冷又饿,身子都僵了,早就盼着能吃口热乎的饭,哪怕是有一口热水也好啊! 可是…… 真让他们吃饭,又有点儿胆怯了。 “该不会是给个甜枣,再扇个巴掌吧?” “我们……去吗?” 就在这时候,食堂的棉门帘子被掀开了,李天明探出头来。 “我说你们是没听见,还是听不懂,用不用八抬大轿请你们进来,赶紧的,别墨迹!” 说完,也不再搭理几人,找到李学庆,跟在他身后排队打饭。 一直快轮到他们,那六个知青才磨磨蹭蹭的走进来,站在门口又一动不动的。 “自己拿碗筷!” 食堂的工作人员见了,也没敢多说什么。 李老浑子,惹不起! 反正都是县里的粮食,给谁吃不是吃呢! 今天食堂的伙食不错,二合面的馒头,白菜粉条炖豆腐,咸菜管够,不怕齁死可劲儿造。 六个知青没敢多拿,陌生的环境,凶巴巴的村主任,让他们感觉到莫名的恐惧。 原本那点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农村建设添砖加瓦的热情,早就在路上消耗殆尽了。 看着人人手里拿着一个小馒头,还有摆在面前的半碗菜。 “饭量倒是不大!” 呃…… 我们饭量也可以很大的,真的能随便吃吗? 呼噜呼噜一通造! 李天明已经在旋第四个馒头了,李学庆是第六个,那六个知青却还在小口小口的咀嚼。 爷俩对视了一眼。 吃屎都抢不上的孬货。 吃完饭,又歇了一会儿,六名知青感觉冻僵的身体,渐渐回暖了。 “走吧!” 李学庆扔掉烟头,要不是为了等这几个知青,他早就走了。 南方的娃娃,不在南方找个地方插队,非得跑北方来,真不知道上面是咋想的。 成心刁难人! 虽然心里还是挺腻歪上面强行摊派,可来都来了,看着一个个也挺可怜的。 唉…… 就这样吧! 县委大院门口,看着一起来的知青们都爬上了马车,自己坐的却是拖拉机。 几人的心里没有多少被高规格接待的喜悦,有的全都是对未来的迷茫。 不管愿意不愿意,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他们都将生活在这里了。 顶着凛冽的西北风,一路往西,中间翻过了一道山梁,原本崎岖不平的路,渐渐变得平坦。 这是农忙之后,县里组织人手修的。 市革委一把手开了口,谁敢不照办,只不过沿途有的村镇任务完成的好,有的纯属糊弄事。 等王作先下次再来,说不得要扫落一地的乌纱帽。 李天明和李学庆一路上不住的点评,修得好的,夸上几句,糊弄事的,一顿臭骂。 六个知青挤在一起,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主任,回来啦!” “天明!” 终于到了村口,经过工地的时候,众人纷纷打着招呼。 老知青们没往跟前凑,谁也不知道李学庆是不是憋着邪火。 只是在打量着拖拉机车斗里冻得瑟瑟发抖的六名新知青。 上一批来的几人忍不住羡慕,他们当时可是轮着坐马车回来的。 “建设,看着岁数都不大啊!” 最初下乡知青的年龄被定在了16周岁,也有一些年龄小的,但只是极少数。 70年开始调整为17周岁。 可新来的…… 看上去也就十四五。 这个岁数到农村来,能干点啥? 谢建设犹豫了片刻,还是叫过来两个和他同一批的女知青。 “你们回去帮着烧烧炕,冻得够瞧的了。” 虽然未来有可能是竞争关系,但既然来了,就是战友,能关照的,还是要尽量做到。 “咱们人本来就不少了,又来六个……怎么住啊?” 有人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宋晓雨嫁人了,张青森返城了,知青点刚宽敞些,现在又一下子来了六个。 的确住不来了。 “村里肯定能想办法解决,咱们就别跟着操心了。” 村支部。 李天明正往拖拉机上搬粮食,一个人50斤,足够他们吃到年底分口粮了。 “大家来我们李家台子,我代表村支委和全体社员表示欢迎。” 这套词,李学庆已经说过很多遍了,熟练得很。 欢迎的话说完,接着就是警告。 这叫先礼后兵。 “我们村的人不欺生,但既然来了,有些话得讲在前面,县知青办没有你们的口粮,现在给你们发的,要吃到年底,都计划着吃,还有年底分口粮,是要记账的,等来年赚了工分抵。” “还有就是,在村里别瞎折腾,城里的坏毛病,谁也不许带到村里来,谁要是咋呼着想在村里搞事,或者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我肯定不饶他。” 六个人听着李学庆的训话,一个个噤若寒蝉。 “行了,就这么多,天明,送他们去知青点儿,先歇几天缓缓。”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 “叔,又来了几个,知青点儿怕是住不下了。” 李学庆这才意识到还有这个问题。 “

相关推荐: 高门美人   一梦三四年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莫求仙缘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切切(百合)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毒瘤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