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击不中,反手一棍子又砸了下来。 “着家伙吧!” 还来连击? 李天明这下惊得亡魂大冒,智商重新上线。 “我是你哥!” 亲的! 眼瞅着这一棍子就要砸中面门,李天明赶紧开了口。 啪! 听到声音,李天亮硬生生的将棍子往旁边偏了一点儿,擦着李天明的脑袋,砸在了地上。 “哥?” 呼…… 李天明长出了一口气,就差了一点点,这下子要是打实了,纵然不死,脑袋也得开花。 “是我!” 这时候,正房的灯也亮了。 “天亮,怎么回事?” 是宋晓雨的声音。 紧接着房门打开,宋晓雨和小蓉一脸紧张地走了出来。 “是……是我哥!” 李天亮的声音透着尴尬,幸亏李天明及时出声,不然的话,可就出大事了。 宋晓雨闻言赶紧打开手电筒,往李天明的脸上照了过来。 看清真的是李天明,也松了口气。 众人赶紧上前,把他扶起来。 咝…… 李天明伸手摸了摸后脑勺,还好没破,只是磕了一个大疙瘩。 “就算是小偷,你也不能往死里整啊!” 宋晓雨扶着李天明:“你还说呢,回家不知道敲门,干嘛翻墙头,进了院子也不说句话,谁知道是不是坏人。” 二狗子越狱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可人们并没放松警惕。 尤其是李天明不在家,李天亮自然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哥,你怎么还半夜回来了?” “我……不放心,行了,你赶紧回屋睡觉吧!” 李天亮答应了一声,拎着棍子回屋了,明天还得上工呢。 到了正房里屋,小五还在睡觉,天气热,这丫头把被子蹬到一边,只穿了一条裤衩,四仰八叉的趴着。 “我们都以为你不回来了。” 李天明本来也计划在钢厂招待所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赶回来。 可那个姓姜的太危险,他只想躲得远远的。 “留你们在家,我咋放心,行了,别管我了,都睡吧!” 李蓉上前就要去抱小五。 “哥,我把小五抱走。” “走啥走,都几点了,她明天还得上学呢,快别折腾了。” 李天明说着去堂屋洗了把脸,拿着湿毛巾敷在了后脑勺上。 幸亏磕得不重,不然今天晚上非得见血不可。 过了一会儿,感觉没那么疼了,李天明也回屋上炕。 “天明,养殖场的猪……” “有啥话明天再说吧!” 李天明来回折腾了两趟,这会儿是真的累了。 宋晓雨闻言,也没再说话,黑暗中朝着李天明这边靠近了一点儿,握着他的手,顿时觉得安心了。 李天明不在家的时候,她总是睡不踏实。 转天,李天明睡到快八点才起。 一睁眼,家里连一个人都没有了,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厨房里给他留了饭,两个贴饼子,一大碗稀饭,就着酱菜,全都倒进了肚子里。 将身上的钱拿出来,一份是卖鱼的钱,2012块6毛,还有一份是野鸭子和老鳖的,1437块5毛。 把钱分好,揣进怀里,李天明锁好门,直接奔了村东头的坡地。 今天是收红薯的日子。 大家伙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养殖场的猪出栏,就算是投钱最少的,也能分个百十来块,村里还经常往海城送鱼,到了年底又是一笔收入。 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地里庄稼的长势也好。 以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会不会有人眼红那些当初投钱多的? 自然免不了。 可眼红是一回事,对日子有了新的奔头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李天明这个新的带头人,还怕以后村里没有新的赚钱路子? “天明!” “天明来啦!” 看到李天明,乡亲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天明一一回应着,走到宋晓雨边上,抡起锄头开干。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醒了,还躺着干啥!” 顺着红薯藤,一刨一提,一个完整的红薯就挖了出来,而且绝对不伤分毫。 “你……咋弄的?” 宋晓雨看着,感觉特神奇。 她每挖一个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将红薯给弄破了。 “还能咋弄,干多了呗!” 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个熟练工,李天明六七岁就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14岁就能评上满工分,只要是地里的活,无论干什么,全都手拿把掐的。 “天明!” 李学庆这时候走了过来。 “听小宋说,你昨天后半夜才到家,快别干了,回去好好歇着。” 李天明现如今可是村里的大功臣,就算在家睡一天,队里给他记满工,也绝对没谁会说三道四的。 “没事儿,我不累,真要是在家躺着,反倒浑身不自在。” 这话可不是唱高调,有时候,李天明都怀疑自己是个天生的劳碌命。 上辈子哪怕到后来身价亿万,却还是闲不住,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愣是在别墅的院子里,开出来一片地种菜。 女儿劝了好几遍,一点儿作用都不起。 闭眼的前一天,还给黄瓜搭架子呢。 李学庆知道劝不住,干脆也就不说了。 “等下午收工,你来村支部一趟,有话和你说。” 肯定是钱的事,那么大一笔钱放在手里,李学庆心里不踏实。 可要是存到大柳镇的信用社,恐怕李学庆从今往后都别想睡得着。 钱永远是放在手里最安心。 “行,您和金利叔打个招呼,让他也去。” 李学庆点头应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李天明闷头继续干,来的最晚,可他干得最快,等把这一垄地干到头,别人也只干到了四分之三。 中午收工,这片坡地已经被收得七七八八。 吃过午饭,又干了一个钟头收尾,然后一麻袋一麻袋的红薯被运到了场院的仓房。 这下可以歇着了? 老农民不到猫冬,就没有歇着的时候。 各家自留地的菜,也到了罢园的时候,茄子、辣椒收回家,还要赶着季节把白菜、萝卜种上。 等全都忙活完,李天明洗了把脸,和宋晓雨打过招呼,顺便把自己那一份钱交工。 “拿着!” 宋晓雨连忙接过,明明是在自家院子,看她那紧张的模样,好像还要防着谁。 “多……多少?” “自己数!” 李天明笑着离开了家,溜达着到了村支部。 李学庆和李学工等人已经在等着了。 照例还是先把卖鱼的钱入账,会计马长山现在也有着幸福的烦恼。 以前村里的帐干净,就那么千八百块钱,闭着眼睛也能管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每年的结余立了一本账,卖鱼的钱是一本账,如今卖生猪和鸡蛋的钱又是一本账。 而且,这么多钱全都交到他的手里,马长山才是睡不着的那一个,真要是丢了,少了,怕是只有一根绳子挂树上了。 等马长山出去,李天明又掏出了四份钱,放在了桌子上。 每个人拿了自己那一份,又待了一会儿,各自回家吃饭。 “叔!还是为了那笔钱?” 李学庆愁眉苦脸的点点头。 “不光我愁,马长山更愁,今天早上和我说,昨天一宿没睡。” 财帛动人心,这么大的一笔钱,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打歪主意。 “您是咋想的?” “我要是有主意,还来问你?这个主任,我看干脆你来做,我也能省点儿心!” 李天明笑了:“行啊!不过您得先发展我入党。” 呃? 李学庆一愣,倒不是因为李天明想做村主任,而是…… “你不是党员?” 他已经习惯了有事就找李天明商量,村里那几个支委都快被他给忘了,结果李天明连党员都不是。 “回去写份申请书,我这边批准,考察期一年,让你学国叔做你的介绍人!” 这么简单吗? 李天明不过是随口一说,但仔细想想,还是得积极向组织靠拢,有了这一层身份,以后做事也能方便一些。 “行!” 啪! 李学庆点上了一根烟:“现在说说吧,这钱……到底该咋弄。” “还能咋,分呗!” 第一百三十二章 集体这面红旗不能丢 分? 你就不再好好合计合计了? 因为这笔钱,李学庆都快要愁死了,在分和不分之间,来回左右摇摆。 本来想着找李天明商量商量,拿出一个切实可行,又不会太惹眼的办法。 谁知道李天明居然这么干脆。 就一个字——分! “天明,这可是……” 李学庆努力压低了声音。 “12万多,要是分下去……” 他当初为了支持李天明,往养殖场投了一千块钱,如果要分的话,单单他一家就能拿到8000多。 现如今端着铁饭碗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 他一个村主任靠养猪,一年赚到工人差不多20年的工资。 这钱拿着…… 烫手! 李天明更多,直接万元户。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万元户这个概念,要到1979年,随着《人民日报》的报道,广东中山某生产队的社员黄新文靠着全年收入破万,万元户才被人们所熟知。 “我又没说都分!” 呃? 去年分卖鱼钱的时候,李天明也是这么说的。 “你到底咋想的,干脆都说出来,别让我猜。” 李天明也点上了一支烟。 “叔!咱们村这个养殖场,肯定要继续办下去,对吧?” “废话,这么赚钱的营生,凭啥不继续办。” 上面又没叫停,证明他们这个大集体的养殖场并不违反政策,只要不犯错误,肯定是要继续办的。 “我是这么想的,等到养殖场的猪,还有鸡,全都卖了以后,咱们先留下一部分钱,明年继续扩大生产,村南头这么一大片地,撂着也是浪费,上面又不许咱们垦荒,不如将养殖场的规模继续扩大。” “还扩大?你打算扩大多少?” 现在这个规模,赚到的钱,已经让李学庆胆颤心惊了,继续扩大规模,那还了得。 “扩大多少,需要仔细合计,首先要加盖猪舍,鸡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散养,太浪费人工。” 李学庆点点头。 猪舍的事先不忙,养鸡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上万只鸡散养着,也不是个事。 “老孙早就说过了,要建鸡栏,实现那个……科学化养鸡!” 李学庆也听过,虽然对啥是科学养鸡不懂,可他知道村里留下的这仨人都是大学问家,听人家的准没错。 “可是要按老孙说的修鸡栏,钱咱们有,就是没有木料啊!” 现在好的木料太难买。 “山上不是有嘛!” “你快别打山上树的主意,上面一直说要植树造林,你敢砍树?不要命了?” “您急什么啊,我说的是那些长得歪瓜裂枣的树,养鸡都要讲究科学,种树也得讲科学,咱们和林业局打好招呼,砍一棵树,咱们补种10棵,这样还不行。” 李学庆仔细想想,倒也是条出路。 “你说的这个扩大生产,打算留多少钱?” “至少一半!” “这么多?” 李天明连忙解释:“这笔钱也不是全都要投进去,就放在公账上,花多少用多少,对全村公示。” 这笔钱的数额确实太大。 等到再交完任务猪,还能有一大笔进账。 全都分下去的话,李天明也没那么大的胆子,万一哪天风向变了,上面追究下来的话,肯定要惹麻烦。 将一半的钱放在公账上,用于养殖场后续的发展和运营,这样一来,也就没那么显眼了。 “剩下的钱呢?” “我是这么考虑的,叔,养殖场是集体企业,赚到的钱也要服务集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学庆哪有李天明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最擅长的是拍桌子,指着人家的鼻子骂大街。 “说明白点儿!” “说明白点儿就是,咱们这个集体养殖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得高举着集体这面红旗!” 这话李学庆倒是能听得明白,可具体要怎么干呢? “叔,咱们村的路,是不是应该修修了?” 修路? “您看看咱们村的路,只要下雨,就变成烂泥塘,别说是人了,牲口上去都打滑,咱们发展集体企业,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建设咱们的村子,您觉得呢?” 李学庆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不过修桥补路,这可是积德行善,惠及后辈儿孙的好事。 “你说的挺像那么回事,还有呢?” 李学庆现在只想把这笔钱尽可能多的花出去。 “还有就是茅
相关推荐: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毒瘤
浪剑集(H)
作恶(1V2)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小人物(胖受)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花花游龙+番外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