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任打过来的,李学庆连大气都不敢喘了。 生怕他这边发出一丁点儿动静,再影响了这通电话的结局。 李学国每说一个“是”字,李学庆的心跳就快一分。 一直到李学国说完第十八个“是”,才放下电话。 “学国,咋……咋样?领导是咋说的?” 李学庆这辈子都没像现在这样紧张过。 “还能说啥?我刚才说啥来着,坏事有的时候,它就能变成好事。” 李学庆感觉心脏咣当一下子落了地。 整个人就像是要虚脱了一样,浑身无力的瘫坐在了椅子上。 “咋说的?你跟我念叨念叨!” “就这么干说啊?” “你还想咋?” “不得……” 李学国做了一个喝酒的动作。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可是富裕得很呢。” “不就是喝酒嘛,走,我请你。” 两个人说着离开了镇公社,到了国营食堂。 要了几个好菜,开了一瓶白酒。 李学庆耐着性子给李学国满上。 “行了吧?现在能说了吗?你要是再卖关子,这一瓶酒我都给你灌下去。” 李学国知道李学庆的脾气,急眼了可真的容易翻脸。 “说,这就说,你先坐下。” 李学国说着端起酒杯,脸上带着笑。 “学庆,咱老李家真的要出真龙了。” 说完一口闷了下去。 “愣着干什么,喝啊!” 哦! 李学庆赶紧把酒喝了,等着李学国的下文。 “刚刚王主任说了,李家台子的养殖场办的好,不但不是举报信上说的ZB主义复辟,反而是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 “真这么说?那举报信……” “诬陷,诽谤,市革委已经开会定性了,王主任说还要追查举报信的来源,要挖出那个躲在群众中的阶级敌人。” 李学庆闻言用力拍了个巴掌。 “对,不能饶了那个坏分子,必须把他给揪出来。” 李学庆可以肯定的是,写举报信的人,一定就在李家台子。 “王主任还说,像李家台子养殖场这样的集体企业要重点保护,扶持,帮助养殖场更好的发展。” 哈哈哈…… 李学庆听着,嘴都要笑歪了。 “王主任说得对!还得是大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 李学国也高兴,自家晚辈当中能出李天明这么一个人才。 “领导还说,让你们不要受举报信的影响,继续将养殖场办好。” “一定一定,我们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听着啊!后面还有呢,要大力宣传,将李家台子的养殖场树立成典型,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学习。” 王主任之所以这么支持,原因其实也是多方面的。 如今国内的形势,虽然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可经济发展也没落下。 老百姓总不能喊着口号过日子,哪怕就是为了保障革命热情,也得先把肚子给填饱了。 如今上面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尽管整体依旧狂热,但同样不乏冷静下来之后的聪明人。 从上到下都在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位王主任就是将李家台子的养殖场,当做了他的突破口。 说白了,就是要通过大力宣传,树立典型,让老百姓们能有个奔头。 毕竟,只要理智尚存的人都知道,人不能永远狂热下去,热情总有被消耗殆尽的那一天。 到时候,生活总不能只剩下一地鸡毛吧? “学国,你说……村里要是再整出点儿大动静,领导也会支持吧?” “又想干什么?是天明又有啥新主意了?” 李学庆还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 “和我有啥不能说的?我还能卖了你?” 李学庆讪讪的笑着:“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算了,告诉你吧!” 接着便把李天明想要在李家台子办电风扇厂的事说了一遍。 “学国,你比我有文化,你说说,这事能成吗?” “这事要是别人想干,没有一成的把握,可要是天明想干,我觉得一定能成。” 李学国对李天明这么有信心不只是因为养殖场的成功,或者是王主任的认可。 而是因为…… 了解过李天明这一年来所做的一切,李学国能清楚的看到,李天明做的每一件事,都透着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 走一步,看三步。 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能说出来的。 有这份沉稳,再加上那股子聪明劲儿,就没有李天明办不成的事。 “李家台子的乡亲们命好,能遇上天明这么个能人,学庆,往后的好日子远不止于此啊!” 李学庆回到村里的时候,李天明已经到了,正在教小蓉怎么用电风扇呢,就听到了院里传来李学庆的声音。 “天明在家吗?” “在,叔,你咋来了?快进屋!” 李天明迎了出来。 “不进去了,外面凉快,咱爷俩外面唠。” 毕竟有那封举报信,李学庆怕当着宋晓雨的面说出来,再让她跟着担心。 见李学庆转身走了,李天明连忙跟上。 “叔,这个你拿着。” 李天明回来的时候,得知李学庆去了镇上,就让马长山把卖鱼的钱下了账,又把其他三份钱给李学工等人送去了。 李学庆接过,揣在怀里。 “有个事,和你打个招呼。” “您说,我听着。” 李学庆看四周没人,压低了声音道。 “有人给市里写了举报信,说你在村里带头搞ZB主义复辟,是个大ZB家,剥削社员,还有那个词叫……损啥肥来着……” “损公肥私!” “差不多!” 说着,李学庆一愣。 “你就不害怕?” 李天明笑了:“您能这么和我说,证明没啥大事。” 李学庆也跟着笑了:“行,你小子是个做大事的材料。” 接着李学庆便把听来的,主要是王主任那些话,给学了一遍。 只是听到要被树立成典型,还要号召像李家台子学习。 李天明不禁皱起了眉。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想一直苟着,最好谁都别关注到李家台子。 可是,李天明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无论是往钢厂卖鱼,还是成立农民建筑队,去城里揽工,亦或是创办养殖场,这些种种放在如今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海城日报》那个姜红英为什么一直追着他采访,还不就是因为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当下没有人干过,或者都不敢做的事。 每一件事,都在踩着政策的红线,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李天明的身后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一直在推着他往前走,根本停不下来。 而这只大手就是李天明心中的不满足。 拥有着重生的优势,他完全可以一直苟着,直到春暖花开,哪怕重新走一遍前世的老路,照样能带着弟妹过上好日子。 可见过前世繁华的李天明,根本无法满足现状,急于做出改变。 到了今天这一步,即便再难,他也只能咬牙走下去了。 树立典型? 那就……树立吧! 号召学习? 也请便! 能不能学到精髓,就要看个人的能耐了。 “学庆叔,电机厂那边我已经谈妥了,咱们这边也得抓紧时间操持起来。” 李学庆没想到李天明会突然说起这个。 “可咱们现在还没有你说的那个……能人呢!” 李天明笑道。 “快了,人很快就能到。” 不就是每隔三天一车鱼嘛! 换一个机械方面的专家。 值了! 第一百五十章 这小老太太蛮有意思 “能不能告诉我,到底要送我去什么地方?” 吴月华坐在拖拉机的车斗上,看着电机厂的大门越来越远。 心里早就生出了无数个问号。 时代洪流刚开始,吴月华就因为一封信被抓了,面对各种审查,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的折磨,她从来没放弃过坚持的真理。 期间也被多次转移看押地点,一年多以前才被安排到了海城电机厂,做了一名翻砂车间的工人。 李天明第一次听牛广志说起的时候,觉得电机厂的一些人作老损了,却不知道,这个翻砂工的岗位对吴月华来说,已经是几年来最好的待遇了。 最起码,她还可以正常工作,尽管只能领取最低的生活保障,连学徒工都比不了,可她依旧勤勤恳恳,并且始终坚信组织总有一天能查清楚她的问题,拨乱反正,给她恢复名誉。 可突然接到通知,她又一次被转移监管地点,这让她的心里也变得不平静了。 尤其是…… 来接她的居然是一辆拖拉机,除了一名年轻的司机,连一个负责看管押送的保卫人员都没有。 “小同志,你就不怕我跑了?” 李天明被这话给逗笑了。 “您能跑的过我?” 呃…… 吴月华也不禁笑了。 “要是我再年轻二十岁,我一定和你比比。” 这人还挺有意思。 之前去接李爱华和黄丽英的时候,那俩小老太太紧张的不行,一路上话都不怎么说话,直到李天明告诉她们,是去和丈夫团聚。 “小同志,你还没说要送我去哪?” “李家台子!” 显然,吴月华并没听说过,这个最近几天在报纸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地方。 以她现在的处境,根本没资格接触报纸。 “农村?” “是啊!干得了农活吗?” “没问题!” 连翻砂工这种岗位,她都能坚持一年多,农活虽然没干过,但总不至于比翻砂工更累吧。 “您和孙老师多久没见了?” 李天明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原本十分淡定,觉得自己面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的吴月华,第一次有了情绪上的波动。 “小同志,你……认识我爱人?” “认识,还挺熟的。” 吴月华闻言,急道:“你能告诉我,他现在怎么样了吗?” “等到了地方,您还是自己问吧!” 什么? 吴月华一惊,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是说他……” “也在李家台子!” 吴月华顿时感觉心跳加速,自从接受审查开始,他们夫妻两个,已经五年多没见面了。 原本已经做好了,此生诀别的心理准备。 可现在居然有人告诉她,他们很快就能见面了。 这实在是…… “为什么?” 李天明被问得一愣:“啥为什么?” “为什么要把我们关在一起?” 哈! 夫妻重逢难道不是好事? 李天明哪里知道吴月华所经历的一切。 更加不知道,孙嘉璐之所以被打成FD学术权威,其实都是被吴月华给连累的。 “村里还得单独给你盖一间房子呗?关在一起,是为了让你们一起学习,努力改正,从灵魂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李天明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会引得吴月华的情绪突然失控,猛地站了起来。 “我所坚持的真理,永远都不会动摇……” 李天明被吓了一跳,忙道:“好,好,您继续坚持,能坐下吗?您不动摇,拖拉机都要动摇了,再把您摔下去。” 看起来玩笑真不能随便开。 “我是跟您说着玩儿的,送您过去,就是为了和孙老师团聚,您只管放心,到了李家台子,没有人会逼您改变立场。” 呃? 吴月华已经做好准备,和李天明辩论了,结果…… 说着玩儿的? “小同志,你到底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都没有,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您刚才不是问孙老师的情况嘛,我现在就告诉您,孙老师好着呢,就是想媳妇儿了。”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吴月华这下直接红了脸。 “你的意思是……你在帮我们?” 不管怎么样,能让他们夫妻见上一面,已经足够他们感恩戴德了。 “也说不上是帮,孙老师现如今是我们村养殖场的顾问,您……将来也能帮得上我们。” 吴月华不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能帮得上谁,可既然李天明说了,无论什么事需要她做,只要不违背原则,她都可以去做。 “我听孙老师说,您是机械方面的专家?” 吴月华苦笑一声:“很久以前的事了。” “您会做电风扇吗?台式的电风扇。” 李天明还不知道,他这么问就像一个学生拿着一元一次方程去挑衅高中老师。 你给我解一个看看。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很简单,而且,现在……我是说五年前,国内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产品,依样仿制并不难。” “那要是让您建一条电风扇的生产线呢?” 吴月华虽然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切切(百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毒瘤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花花游龙+番外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