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金殿欢 > 第137章

第137章

间就周末回来两天。” 江刻:“你们那厂不是就在云遥吗?开车过去半小时都不到,为什么不能回家?” “人家规定的。” “哦,行。”也就两个礼拜,江刻没什么意见,“第二呢?” “第二。”唐亦宁说,“我上班后,前面会跟着老业务员跑几个月,后期,领导要求我必须有一辆车,你的车能借我开吗?” 江刻为难:“以后住到云遥,我骑电动车上班有点远了,我是打算每天开车的。” 唐亦宁:“……” 江刻:“……” “呃,其实可以这样。”看着她冷下来的脸色、翘起来的嘴巴,江刻脑子转得飞快,“早上,咱俩一起去科创城上班,你不是说你那单位离我单位很近么,那就一起去,完了你把车开走,白天你尽管用。晚上,我们电话联系,看看能不能一起回家,要是不能,我就坐公交,怎么样?” 唐亦宁:“你上班很晚啊。” 江刻:“你上班很早吗?” 唐亦宁:“八点半,要打卡的。” 江刻:“……” 他每天都是九点半才到公司,有时甚至十点,八点半真的早了点,公司里搞不好一个人都没有。 江刻想了一会儿,问:“你们平时用车,给补贴吗?” 唐亦宁:“给,一个月一千,比你多。” 这句话最有效果,江刻右臂揽住唐亦宁的肩,左掌伸到她面前:“不要再生我的气,小朗就归你。” 唐亦宁与他击掌:“成交!”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作话会很长,2000多字,不占晋江币,我讲一下我写这篇文的初衷。 讲之前郑重声明,这本文主角配角都没有原型,情节安排来源于我的阅历与想象,专业知识来源于技术支持与网络。 本来是想在全文完结时讲的,基于这几天的评论,我觉得我有必要说清楚。 —— 首先,给大家介绍几个人(有个前提,杭州近几年规定,夫妻名下最多只能有两套房。) 2007年到2012年,我在杭州一家工程类公司工作,我的领导A,80后,男性,大专学历,和妻子都是新杭州人(老家浙江绍兴,来杭州读的大学,毕业留下了),2009年左右,两人用全部积蓄做首付,在杭州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套房,80方,50万,在小房子里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十几年后的现在,A早已从原单位离职,自己创业做原行业工程,卖掉了老房,买了好小区两套相邻的房,面积都很大,生了二胎。 —— 2015年到2020年,我在一家外资药企工作,认识了同事BCDE。 B,女生,老家四川,85后,985本科毕业,2014年趁杭州房价低谷,用全部积蓄做首付,按揭买了市中心一套房,50方,80万,家里没帮忙。 2018也不知19年,她和她先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在的那个地方)买了二套房,按揭,89方,270万,目前男女双方工作稳定,收入不低。 —— C,女生,老家江西,80后,大专学历,2008年左右,杭州楼市供大于求,政府有清库存政策,C和老公用全部积蓄做首付(当时首付有优惠,是20%),在杭州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套房,90方,70万,家里没帮忙。 十几年后的现在,他们在杭州地段较好的地方有了二套房,并搬家,136方,400多万,男方创业开了个很小的公司,女方在公司是金牌销售,年薪三四十万那种。 —— D,男生,老家湖北,90后,211本科毕业,2015年家人资助了一部分,加上积蓄,做首付在杭州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套房,116方,80万。2017年,他用自己的积蓄,和妻子一起在杭州市里买了二套房,45方,115万(因为大房子还没交付,他结婚了,得有地方住)。现在他们有了孩子,搬去了大房子,小房子出租。 D是个非常非常节约的男孩子,我就讲他一件事,没买房前,有一次他租房到期,新的出租房因为一些意外没弄好,他没找人收留,也不舍得住酒店,就在自己车里睡了一个礼拜。 —— E,女,70后,大专学历,老家浙江衢州,来杭州打工时一无所有,和老公一起经过二十多年打拼,现在拥有了三套房和n套商铺,在公司里做到管理层。她老公是高中老师,收入远不如她。 —— 最后,说一下F,女生,80后,本科学历,不是前同事,是我朋友,杭州本地人,从小家里巨穷,房子30多方,她睡阳台长大。 F就是我的技术支持,做了近二十年拉链厂销售,她老公是新杭州人,双方家里一点帮不上忙,他俩完全靠自己努力,现在在杭州拥有两套房,一套70方按揭,一套89方全款付清。 —— 看过这些人,你们还觉得我是要写章一格、蔡东东、潘蕾或者霍云舟吗? ABCDEF,还有江刻唐亦宁,他们奋斗一辈子,可能都买不起霍云舟现在住的一套房,那又怎样? 我致敬一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的普通人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顾氏女前传   山有木兮【NP】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傻白甜老婆   深宵(1V1 H)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