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家缺了点儿德,现在有点儿小报应,谈不拢,只好打,手上的兵马有些散乱,得先盘一盘。你看就是了。” ……—— 次日,祝缨与诸县令齐聚一堂,陈枚也硬凑了过来。连同花姐、祝青君、赵苏等人都在,祝缨把侯五也给请了过来。 路果第一个沉不住气,道:“大人,这要开始了吗?” 祝缨道:“要打仗,先要有安排,谁打哪里,出去打仗的人怎么吃、怎么走,赢了之后怎么分。对不对?” 路果道:“是。” 祝缨道:“既然是各家一起行动,我又是刺史,我现在主持,你们赞成还是反对?” 苏喆高兴地说:“当然是赞成!” 其他人也附和。 祝缨道:“好,我先设刺史府。” 她早有准备的,司马之类的副职是轮职,这个还不变,她自己亲自管着“官员考查”即司功,赵苏做司户,项安做司仓,小江做了司法,狱丞是周娓。祝青君就还是本州的校尉,管兵马,侯五被授以司兵之职。 侯五莫名其妙地被安了一个官儿,万万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连连摆手:“我不成的。” “你看家。” 那这倒可以,他同意了。 祝缨又把州学交给了花姐,花姐道:“全州的……我……” 祝缨道:“你看看还有谁能行?就你了。其他职缺,就看这次大战的表现了。”同时,她又把祝县的空缺给填了一填。项渔被任命做了县丞,江腾负责了县里的司法,巫仁做了祝县的司户,祝文被祝缨任命做了县尉,祝银则成为了县中的司仓。别业所剩的几个管事,也分别担任了主簿之类的职务。 祝缨指着艺甘家的方向对路丹青、苏晟、林风等人说:“你们的实缺在那里。” 无论是梧州还是祝县,也都还有一部分的职缺,吏职,祝缨就下令:“祝县吏职,本县人可以考取,无论男女。梧州吏职,各县都可到我这里来考取,也不论男女。” 接着分派任务。 这次出兵得以祝青君为主,其他各家给她打辅助,所有的兵马里,只有祝青君率领的是经过比较正规的训练的,其他各县的比较“乌合之众”。路果、喜金家可以各少出一百兵,但是要各出一百名说话利索的,向艺甘家宣传一下祝缨的政策——释放奴隶。 各家也需要出一部分的粮草,虽然是各自携带,最好是统一调配,这方面归赵苏管。 兵马,让祝青君来安排。 有需要协调的地方,来找祝缨。 陈枚看到这个粗糙的计划,也有点发懵,不晓得是怎么回事——这简直不像是祝缨能干出来的事。 祝缨却很清楚,梧州这个羁縻的样子,这个计划就够了。 尤其对手是艺甘洞主,而己方是祝青君。祝青君的本领祝缨知道,故而不给祝青君设限,让她放手去打。 祝青君也简单地向祝缨说了她的构思——先偷袭,擒贼先擒王,出奇不易杀进大寨最好。 祝缨又点了林风、苏晟二人的名字:“你两个,要监督军纪,不可烧杀抢掠。” “是!” 祝缨又对各县令说:“阿苏、塔朗、山雀与艺甘不接壤,我、路果、喜金家与之接壤,还照先前的例,有人分土地,有人分财产。如果有意见,现在说。” 苏鸣鸾道:“我不止一个哥哥,倒想再请求要一个寨子。”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祝缨道:“可以,到时候计功来分。但是,即使是分给你的寨子,也要释放奴隶,不能抢完了就走。你走了,这地方别人再拿,就是别人的了。” 这倒是公平,大家都不反对。 唯赵苏看了祝缨一眼,心道:不应该呀,纵使我不提醒,她也应该知道“分封”的坏处。 但看祝缨一脸的平静,他心头一动:别是这些人也要掉坑里吧? 赵苏决定静观其变。 …… 待到秋粮入库,休息三日,祝青君等人便率部出发了。 祝青君很懂祝缨,得拿下大寨、拿下粮仓,如此一来粮仓就可以用来安抚人心,占了大寨,就能分得艺甘家的大部分地方。 祝青君心里更是嘀咕:分明可以再设一个县的,艺甘县听起来名字也不错,又能安置好些官员……等等…… 她好像懂了。 开开心心又小心翼翼地带队出发。 她识途,兵马又比别人的更强些,在寨子外面留下两支拦截逃跑的小队之后,亲自带队突入艺甘家的大寨,抢占制高点。她没有用路果、喜金家的人,自从祝县带了几个会说花帕族话的人喊话,释放奴隶,只擒杀艺甘家一家。 奴隶们大部分在观望,艺甘洞主家与一些普通的族人却仍然在战斗——之前十年,相互之间摩擦不断,颇有一些仇恨。 如果来的不是祝青君而是路果,这些人反抗得会更激烈,奴隶里恐怕也会有不少人拿起棍棒来搞抗。 从白天打到了傍晚,这场仗才算结束。 其他各路情况却是千差万别,路果、喜金两路打得最是胶着,本来就差不太多,近来还互相拿人祭天。现在一方是因为贪婪,一方是为了生存,心境又不同,因此他们两家是打得最慢的。路丹青本领不弱,但与父亲意见总是分歧,路果不太在意杀人抢劫,路丹青却希望严肃军纪。 父女俩又“交流”了一番。 喜金那里也是差不多,父子俩也别扭了一回。 最后两位舅舅还是因为各自外甥、外甥女的援助才拿下数座山寨。 山雀岳父父子倒是意见一致,也与艺甘家没有深仇大恨,一路喊着要释放奴隶,一路展示其勇武,过程颇为顺利——只是私下把各寨主的私产抢了不少。 陈枚与祝缨在县里等着,半月之后,这些人才陆续回来。 到了分果子的时候了,祝缨笑问:“都赢了吧?” “是!” “划算吗?” “划算!” “那好,各拿各的,喝酒吧!” 山雀岳父道:“那、那,官职呢?”他是对朝廷最有戒心的一个人,此时提起这个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林风。家业有大儿子继承,林风没有。现在有了一个寨子,没有一个正式的可以传下来的职位,他又觉得缺了点什么。 祝缨道:“他身上本有官职的。” 就是不能世袭传下来,就算能荫,也得减好几等,到孙子就没了。 祝青君默默地低下了头,心道:来了。 艺甘的地方分了,就没有一个“艺甘县”了,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官员治理。除非各家分完了的,愿意再攒成一个艺甘县,商量怎么设县、分赃。这其中,祝缨又要占个大头。 县令的世袭也落不到别人手里,他们顶多世袭个县丞,县丞也就只有一个。 各家都皱起了眉头,这可是个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啊!要么索性不要官职,要么,就得有个新办法。 第446章 算盘 头人们说话用的是本族语言,陈枚鸭子听雷,看头人们的表情,也知道是遇到难题。这就奇怪了,明明是打胜了,为何还会为难?巫仁早离他远远的了,他没有捞到一个翻译,暗叫失策,自己竟然疏忽了。 祝缨仍然一脸的淡然,道:“除掉了一个麻烦是件好事,怎么都愁眉苦脸的?虽然艺甘是新取之地,以前还有种种龃龉,拿了下来治理的时候也会有些麻烦,但毕竟是到手了。是一件好事,值得庆贺,青君,你手下的功过、伤亡理一理,报上来。小巫、祝银,准备好奖励、抚恤。你们各家有功的人,也不要吝啬赏赐呀。二郎。” 陈枚被点名,忙答了一声:“哎!” 祝缨道:“梧州,坏不了事儿吧?” “那是,那是,到您手上,开疆拓土,又岂有坏事的?” 祝缨道:“那与我们一同庆祝?” “好。” 艺甘家算完了,但得到了寨子的人心里却没有那么的痛快。各县头人最初的,给自己的亲人、晚辈置一份家业分出去,一则免了留在本家出乱子,二也是为了血缘亲情给亲人谋个更好的去处。开枝散叶嘛!既消除争产的风险,又多一份互为犄角的保障。 山雀岳父提到了官职,头人们不免要多想一点,心里有点小别扭,终究是得了好处,只将喜悦之情稍缓了几分,有一点“美中不足”之感。 新得的寨子,除了祝县的在祝缨手里,没得分,其他人家就没有这样的安宁了。 这是一场大胜,各家也都有损伤,约定了晚上再庆祝,各家各自聚拢商议善后的事。 梧州刺史府现在暂寄在祝县的祝府里,职官们也管不到各县,刺史府与县衙一起办公,很快将死者的抚恤先发好,再奖励有功之人。祝青君是头号功臣,但是祝缨现在没有更高的官职给她,也给不了她爵位。 祝缨道:“艺甘大寨你最熟,那里新附,还须你去看守。” “是。” 祝缨又唤过来项乐:“你与青君同去,咱们在艺甘的寨子,你们两个来管。青君管军,项乐管民。项乐,要尽快将咱们的寨子的人口、土地、仓储、物产,清点丈量、造册登记。该种宿麦了。凡诚心依附的,都分给土地,再教授种植。对了,艺甘家的银矿,也要看好。” 项乐笑道:“是。” 之前分派官职,跟着祝缨的老人都有,独他没有,他虽然有点“宠辱不惊”的味道,心下也不免要有点猜测。现在坐实了,虽然还没明确给官职,但是这个职事有实权,相信祝缨会对他有安排的。 祝缨又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是。” 赵苏道:“只他们两个恐怕还不够,咱们手上可用的还是少了些。” “那儿识字的不是一大把么?以老带新,家里的熟练的老人儿分出三分之一,跟青君她们先走。再从县里选二十个识字的,也送过去,打下手,边学边干。家里空出来的缺,另选人填补。 索性通知下去,三天之后,我主持,县里考试!各寨里识字的,有专长的都能过来考!这次选二十个人,学校里的学生也可参加。学校有学生考取了,空下来的名额,许考试补入。” 梧州、祝县,原就不归朝廷管,朝廷也不管这儿的学校,怎么选拔官吏、怎么考学生都她说了算。 祝缨又让祝银准备纸笔等考试用具,考场就定在县里的学校内。 花姐道:“青君要去,也带几个郎中吧,医学生里正好有学成的。” “好。”医学生资历老的,跟着花姐学了得了十几年了,也该独立了。 祝缨这里样样安排仔细,其他五县比起来就比较粗糙了。苏鸣鸾将战利品分了两个小寨给苏晟,自己不要,其他打算均分给另外的哥哥。 郎锟铻是打算日后分给自己其他的儿子们。路果拿到的寨子是路丹青出了大力的,她想要,路果又想从其中分一些给自己的其他儿子。喜金则是给金羽,以及金羽的另一个哥哥。 山雀岳父也是做父亲的,林风出力多一些,就多给他,除了林风与长子,他还另有两个儿子,给他们也一人一个寨子。 路丹青与亲爹总是话不投机的,见路果的口气有些不对,她这次没与路果争吵,冷着脸跑了出来。想与苏喆诉说,又想苏喆与自己处境不同,苏喆是苏鸣鸾独女,生下来就有一个县要继承。自己倒与苏晟的处境相似,说自己的难处给苏喆也解决不了问题。 正站在树下发呆,赵苏走了过来,问道:“你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到了祝县,我不能让你说在府里受了冷落。有什么事,只管同我讲。” 路丹青面带犹豫之色,赵苏道:“便是信不过我,也该信得过姥,她一向待你如何?” 路丹青这才说了自己的处境:“要分家呢,我能有一个小寨就不错啦。以后就又要困死在这大山里了。” 赵苏笑吟吟地问:“不甘心?” 路丹青冷静下来,抿着唇看向赵苏:“你想说什么?” 赵苏道:“你、小妹,还有这里许多女子,都有心气,都不甘心。你的情形可不太一样。哪怕你是个儿子,天下也只有一个太子不是? 觉得前面没路了?一眼看得到头了?喏,一口水缸,怎么扑腾,鱼也不可能比缸大。进到池塘里,就能长得更大些。只有大海才能容得下巨鲸。拿一个小寨子,你掀不起风浪,何不与能够行云布雨的人一起呢?” “姥?”路丹青眼睛一亮。 赵苏点了点头:“我情愿从京城回到梧州,是知道在京城,我也差不多到头了。但在这里,姥进一步,身边的人也能进一步。你说是不是?” 路丹青道:“你有什么主意不妨直说,要我做什么,也不妨直说。” 赵苏道:“朝廷本该将紫袍还给姥,如今只给绯衣。该让朝廷知道咱们不好欺负了。要是让朝廷知道,姥回来不到半年就又拿下一个县……” 路丹青懂了:“这要找林风他们,咱们几个寨子,与姥手上的,加起来也不算小了,就设一个新县又怎么样?这样,又多了一个县令……” 赵苏道:“眼界窄了不是?一个县令,你也只有一个孩子能够继承。像山外朝廷那样,谁都不世代霸着一个官,却世代都有家产,子孙有本事的能做更大的官,没本事的也能衣食无忧。不比现在这样好吗?待新县安定下来,再往西、往南、往北,有的是地方!姥可不会安于一个小寨子养老。我也不是。你呢?” 路丹青道:“你很狡猾,不过我相信姥,我去找林风他们。” 林风还有点小兴奋,看了路丹青的脸色,问:“怎么了?谁得罪你了?” 路丹青不答反问:“你家新寨,都给你了?” “我家里还有几个哥哥呢!” 路丹青道:“谁家都有哥哥,分家分给人一些也是应该。听说你家正要给你娶亲?” “咳咳。” “你又傻乐了,娶妻生子,孩子怎么过?又不在京城时,你儿子可以有荫官。如今只得一个寨子,又没有官职,低人一头。咱们身上的官职,大家都知道,就是个摆设。以后大哥家世代县令,咱们呢?” 说得林风也不得劲起来。本来!他官职比亲爹都高,现在…… 那是有些落差的。 他问:“那怎么办?” 路丹青道:“还有金羽、苏晟他们呢,叫他们来一同商议。” “好!” 很快,几个人就凑到了一起,彼此交换了讯息,发现他们的父亲的想法出奇的一致,而他们的处境也都是一样的。官职,只有个虚的,好处,只有有限的一两个寨子。比起他们的出身来说,不能继承家业,能有个寨子也算不错。 比起他们已经见过的世面来说,他们又是不满足的。 挑头的还是路丹青,她说:“都傻乐什么呢?你们只看到有了一个寨子,我却看到了这辈子只得这一个寨子,再没有其他了。你们甘心吗?反正我不甘心!艺甘的寨子又穷,又封在深册山里,人又不好管,单叫自己管,永远也成不了事。” 说得其他几人也愁了起来。梧州过得比以前好,是因为靠近吉远府,有祝缨的经营。艺甘洞主的地方在更深山一点的地方,宿麦都没种好,也不种茶树,也不产糖、盐等物。与在京城的一个田庄做富家翁是不同的。 金羽道:“你说这许多,究竟是什么意思?” 路丹青道:“附耳过来,咱们一同去求姥……” 几人商议一下,都觉得此事可行。路丹青总结道:“就算设了县,只有一个县令,哪怕给别人做了。姥治理的地方,也比别的地方富足,咱们的寨子也比只有自己操心强。金羽,你阿爸与我阿爸同艺甘家争的时候也占不了便宜,咱们更要靠近可靠的人。” 别的还罢了,最后一句是事实。让他们接手一个寨子倒容易,想经营好,生活得不比现在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几人很快达成了一致,路丹青又有了主意:“先保密,今晚大家都在,必要阿爸他们当面说出将哪个寨子给咱们,叫他不好改口。咱们再向姥请求。” 林风道:“这样好!这样就没人能反悔了。” 几人主意一定,几人的父亲还不知道这群大孝子已经决定不让他们操心,自己为自己谋个出路了。 到得晚间,篝火燃了起来,许多人开始喝酒,有人唱起了歌,有了跳起了舞。今天既是庆功,也是祝缨要为祝青君和项乐饯行。新占之地,必须马上消化。二人明天就带一部分人去向,几天后选出新人了再送过去帮忙。 祝缨对二人举杯,路丹青抓住这个机会,等项乐、祝青君喝完了酒,问路果:“阿爸,咱们的寨子呢?怎么管?我和哥哥各人管各人的吗?” “你的?” 苏鸣鸾道:“她有功劳,你还没分她寨子?这可不好。” 路果只好点头:“行。” 祝青君好奇地问:“是哪个?” 路丹青道:“我想要与你近的,好互相照顾。” 路果只得答应。 她开了头,金羽等人也开始索要,苏鸣鸾不等侄子说话,先给了他。 须臾,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地盘。路丹青举杯上前:“姥!” 祝缨笑道:“也恭喜你。” 这一天的庆功宴,大家都很开心。 次日一早,路丹青纠集了林风等人找到了祝缨。祝缨才开完晨会,正准备给祝青君、项乐送出城去,路丹青几人就跪在了她的面前。 祝缨问道:“这是怎么了?你阿爸反悔了?” 路丹青道:“姥!您待我很好,又养育过我,又教导过我,还求姥接着怜惜我。我只有一个寨子,我什么也不懂,请您也帮我管一管这个寨子吧。我愿与青君一起。” 林风等人马上应和,林风嘴快存不住事儿,直接嚷了出来:“这些寨子,也够一个县了。我只管要收些租子,其他的都归到县里管吧。以后,我就跟着姥干了。” 路丹青恼火地看了他一眼,这混蛋,抢了自己的词儿了! 祝缨道:“这事,也要知会你们父亲一声才好。” 路丹青道:“哥哥们有哥哥们的家,我们都是要分家出去的,得自己找出路。阿爸给不了我那么多,也就不能管我那么多。知会他一声,他不答应,我也还是这样。只求姥以后有事,不要忘了我们。我们虽然本事低微,也识字、也识数,也听话,我们不想困死在一个寨子里。” 其他几人都点头。 祝缨道:“好好地,去同你们阿爸把话说清楚,不能不让他们知道。一定要把原因说明白。” 路丹青道:“是。” 祝缨道:“去吧。祝彪,把陈二请过来。” 赵苏默默看到现在,才说:“还是我去吧。朝廷欠您的紫袍,该还回来了。得借他的嘴一用。” ……—— 陈枚头天晚外喝了点酒,山歌一唱、舞一跳,陈二公子也无法保持矜持,多喝了两碗,今早起得晚。 喝了碗酽茶,早饭来不及吃就被赵苏的消息给炸醒了:“你不会让我再跑第三个来回吧?” 赵苏笑道:“还请世兄具本上奏。不让世兄为难,我们使君正在筹划修一条驿路。太阔的官道山里修不来,不过,即使修得略窄些,也要能够连通外界。至少得能收邸报,方便与朝廷的往来。此其一。 使君在梧州,山中诸族必不能为乱,此其二。 新县名为甘县,使君已经在召集匠人,刊印识字歌、刻石字碑,以教化新附了,此其三。 使君素来言而有信,二十年前的方略,定下了,她就会执行,说牵制西番,就会牵制西番。接下来会一路向西,为朝廷分忧。” 陈枚深吸一口气:“好吧,新的县令,是谁?” “项乐。” 陈枚嘀嘀咕咕,赵苏又说:“现在山下还没凉爽起来,不急。秋赋正在收集,不会耽误你押解秋粮入京的。” 陈枚叹道:“只要叔父别忘了回信就好。” 赵苏道:“当然不会。” 陈枚道:“我要见叔父。” “请。” 祝缨已经送走了祝青君等人,正在与项安说话:“你的本领不比你的哥哥们差,以前因为我的身份,不便带你在身边教导政务,耽误了你。如今倒方便了,你要在我身边,多学、多练。” 项安心情激动:“是!” “一会儿与赵苏他们把修路的花费理一理,与各县怎么分摊的章程也要拿出个草稿来……” “是!” 祝缨一条一条地下命令,项安一条一条地记。祝缨又说:“你还要再带几个人,以前老祁在的时候,也有几个学生……” “是!” 然后陈枚就来了! 祝缨是给朝廷出难题,但最难的还是陈枚,他一面暗骂朝廷办事不地道,竟不能一次给个紫袍,把他夹在中间。一面又是真的怕了这位不停闹出事来的“叔父”,瞧瞧她都做了什么! 中间都不带歇口气儿的! 祝缨温和而慈祥地说:“你都知道了吧?我不想再同朝廷来回扯大锯了,我也不要朝廷拨钱粮给我。一张纸,就这么费劲吗?他要缺纸,我这儿有,要不我自己来?” 陈枚吓了大喘气:“不不不!我来!我来!” 祝缨道:“知道姚辰英为什么上书废止法令么?” “什、什么?” “他们干不下去。朝廷接下来有得忙了,顶好不要再在我这里耗时费力。” ………… 京城,郑府。 表兄弟也正在讨论着禁止田地买卖的事。 郑熹固然不喜冼敬的改革,但也承认需要抑制兼并。表弟突然之前要叫停这件事,郑熹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表弟脑子有毛病。 “咱们虽与冼敬出身不同,但抑兼并这件事,绝不能一点也不干。你究竟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如今祝缨她离开了!朝中没有人能办到了。”姚辰英说。 郑熹道:“没她就不行了吗?其他人哪里不如她了?” 姚辰英道:“她无妻无子,好吧,也没法儿有妻,无兄弟姐妹、无亲族密友,只有行将就木的双亲。这样的人,才能干得成。” “我不用澄清天下,水至清则无鱼,”郑熹说,“别成烂泥潭就行。不用你干得比她强,也不用你学她那个样子,比她差点儿也行。” 姚辰英仍然摇头道:“你读史难道没有发现吗?一旦国家出现颓势,是自上而下能力、信念全都不行的,人各怀私,不顾公益、只谋私利。这个时候无论有什么救危图存的新政,推行下去都会被有私心的人利用,越挣扎亡得越快!” “胡说!亦有中兴时。” 姚辰英道:“回光返照而已。凡一朝,立国之初,想改革新政,大多是能够做得成的。其运至半,越做越糟。譬如屯田,是好事吧?中饱私囊只能让兼并恶化。至末代,做什么都是错。现在不至于是末代,王相公也动手了,你看冼敬一接手,是不是有点儿往末代去的样子了?” 郑熹道:“大胆!噤声!” 姚辰英双手一摊:“哪怕是为了百姓,也别乱动了。做这件事,要得罪多少人?不能得罪,那就拖着,拖到一个不怕填进身家性命,亲戚九族的能干的人挺身而出,或许还有救。好好的一个人,不留下来共襄盛举,还给气跑了,怎么想的?七郎,你已经宽待她三十年,如今继续交好又何妨?” 郑熹默然。 第447章 宏愿 陈枚原本只是看个热闹,在祝缨的地盘上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区区獠人”而已,打一开始,他就认为艺甘家要倒霉。 虽然后续的发展也确如所料,但是陈枚却再也坐不住了。不管山下有没有凉快,也不管梧州的秋赋准备好了没有,他都要走了!得赶紧跟朝廷把话带到,他知道朝廷为什么要卡祝缨的品级。 宿怨只是其一,以朝廷设州的标准来说,梧州也确实够不上一个上州。但是照祝缨现在的架势把梧州的规模扩大到达标也是迟早的事,然而祝缨已经对朝廷没有什么耐心了。 陈枚当天回到客馆就下令收拾好行李,次日便要向祝缨辞行。 他到祝府——现在也可称为县衙、刺史府,不过祝县的人习惯上称之为“大人家”——去找祝缨辞行。 彼时祝府里正热闹着,路丹青等人已向各自父亲、长辈说了自己的打算。也有同意的,如山雀岳父。也有叽叽歪歪的,如路果。也有犹豫的,如苏鸣鸾。还有因为没有安排子侄,中途听到风声向岳父打听知道,才知道原因的郎锟铻。 一群人聚到了祝缨的面前,路果就说女儿:“主意忒大,尽会惹事。” 路丹青道:“阿爸要是嫌我麻烦,就别我管好了,我自寻出路。以后我也不给阿爸添麻烦。” 苏鸣鸾唇角微翘,路丹青是经她的帮助才得以到祝缨身边的,相中路丹青就是看的她身上的这股劲儿。苏鸣鸾也就不焦虑了,一家之主,所担忧的当然是自家。既担心一家人分散开了没个势力受欺负,又担心卧龙凤雏凑在一起窝里斗。 上面有一个人镇着、领着,是极好的。苏鸣鸾犹豫的地方在于,她只有一个女儿,祝缨接下来明显是要向西、向深山去,会越来离她越远,她又分不出亲生的孩子跟着。担心将来祝缨的重心西移,阿苏县掉队。 或许祝缨本意不是如此,但情势的发展,往往不会因为“她人好”就改变。以苏鸣鸾对祝缨的了解,人情味儿足足的,公平、公道,但也极度的冷静。 山雀岳父没那么多的想法,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想走就走!留家里容易出事儿。 山雀岳父道:“他愿意,我也是信得过大人的。不过,他先还得回家,一冬一春,他得对歌、娶妻才好。” 祝缨笑道:“好。我是要去吃喜酒的。” 山雀岳父痛快地道:“那就讲定了?” “好。” 苏鸣鸾当机立断,道:“他们离我也远,与姥更近,有姥管着我才能放心。” 郎锟铻默默看着,拿不定主意。分到的寨子与家里大寨远、与艺甘家大寨近,是为阿发的弟弟们留的。他们还小,叫他们到寨子里也管不了事。等孩子长大,接管了寨子,甘县都设县了,也难分一杯羹。 苏鸣鸾一说话,他就反射性地不肯落后,道:“我还有一个儿子,才分到的寨子是为他准备的。现在他还小,屋里人不舍得他离家。我就为他做主,把寨子也算到新县里,姥带他一带。” 这三个人都同意了,路果不耐烦地冲路丹青摆手,悻悻地道:“留在家里也只知道顶嘴!去去去。” 喜金孤掌难鸣,也对金羽说:“路是自己选的,就自己走下去吧。” 几个年轻人都很高兴,祝缨认真地对山雀岳父说:“交到我手上,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山雀岳父一肚子的明白,又对祝缨道了个谢。林风是所有人里最顺利的一个,高兴地对父亲说:“阿爸,我跟着姥这些年,没有坏处的。” 山雀岳父嫌儿子傻,没理他。 林风又对祝缨说:“姥,我怎么与项二、青君交割?” 祝缨道:“你们几个,愿意亲自去看一眼的就去,嫌麻烦了呢,我儿派人送个信过去。” 路丹青道:“我想去帮个忙,也学些东西。” 祝缨同意了,金羽、苏晟、林风也要凑热闹,山雀岳父等人也不阻拦。苏鸣鸾对苏晟又有嘱咐,到了寨子里要怎么做之类。苏喆、郎睿看着昔日的伙伴们如此热闹,略有一丝羡慕,既想加入,又知自己的本家重要,生生立在了当地。 陈枚的到来打断了苏喆的思绪,头人们看到他来,都住了口,山雀岳父道:“大人,那咱们就先走啦。孩子我留下了。” “好,慢走。” 长辈拖着晚辈离开了,临行前总要有些嘱咐的。各家寨子秋收之后也要收租、入库,庆丰收,他们都得回去主持。苏鸣鸾的母亲还病着,哥哥在家,她更得回去了。 陈枚立在当地,等着他们都离开了,才说明了来意。 祝缨道:“这么着急?” 陈枚苦笑道:“您就别拿小侄开玩笑啦,这次
相关推荐:
妇产科男朋友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蚊子血
九品道士
恶女嫁三夫
剑来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可以钓我吗
试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