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召君日久(古言) > 第81章

第81章

么,她总有一天要将柳氏和那个女人都从王栋的心中拔出来。 “怎么会这是婢妾的福气。请姑娘先回去,容婢妾收拾几件衣裳,交代院子里的丫鬟们几句就去夫人房里当值。”崔姨娘柔柔的声音响起,半分怨尤也没有。 红绡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快一些啊,随便收拾几件就行了。”说着便转身出了偏院回去复命了。 “姨娘,柳夫人怎么能这么对您她也不过是也妾而已,还真当自己是夫人了您何必这么忍她”玉竹见红绡走远了,忍不住不平道。 崔姨娘正要说话,却见右次间的帘子掀开了,五娘红着眼睛站在了门帘边。 “娘,不要去。” 崔姨娘心中一软,走上前去将五娘抱在怀中,柔声安慰道:“娘没事的。只要玥儿你好好的,娘怎么都是没有关系的。” 五娘趴在崔姨娘,闷闷的道:“你为什么要怕她她又凭什么指使你。当年母亲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对你。”五娘口中的母亲,是赵氏。 崔姨娘拍着五娘的手顿了顿,继而轻声道:“娘并不是怕她,只是现在形势于她有益,娘不得不暂且先忍着。至于已故的夫人……她是好人……她也就是心太软了,才会那般下场。”崔姨娘抚摸着五娘的头发,声音柔到似叹息般轻不可闻:“所以,玥儿,你要记住了。该狠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心软。” 崔姨娘的声音虽然轻柔,但是其中的萧杀之意让在她怀中的五娘有些冷,不由地想推开崔姨娘往外挪一挪身子。可是崔姨娘却是将她抱得更紧,不容她动弹。 第一百四十八章 没嫁妆的女子像根草 孙氏二十日寿辰,一些远些的亲戚十八九日就会赶到。孙氏的娘家今年来的是孙氏的侄儿,她大哥的长子。 孙家是京城人士,孙氏也是自幼在京中长大,见识过京城的繁华,远嫁到山东青城这个小县城,孙氏不是没有过抱怨的,也着实不习惯了好些日子。可是再怎么不习惯,三十几年也过过来了,孙氏也不是当初初进府时那个有些娇气有些任性的孙家大小姐,而是青城王家的族长夫人,华发已生子孙满堂。京城孙家的记忆一年比一年淡退了下去。 “记得当初我嫁来青城的时候元宏才六岁,我进花轿的时候他也钻了进来,怎么劝也劝不下去。”孙氏对着常嬷嬷感叹道。 “是啊,我记得最后是舅老爷亲自来将表少爷抓回去的。老夫人您在家中的时候经常是走到哪儿都带着他,您出嫁了他最是舍不得。”常嬷嬷陪着孙氏怀旧。 这也是常嬷嬷在后院中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原因,人年纪大了就会喜欢总想起年轻时候的事情,身边若是有那知晓往事的人才会聊得有滋味。现如今孙氏身边能接得上话的也只有常嬷嬷这个孙氏当年的陪嫁丫鬟了。 “元宏今年也三十八九了吧?” “四十了,最小的儿子都有六岁了。”常嬷嬷提醒道。 “哦,这次跟他一起来的是小儿子吗?”孙氏是昨日接到信的,可是当时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记住。 “这次跟元宏少爷来的是排行第三的小少爷,今年十一岁了。比我们五少爷还小一些呢。” 孙氏闻言往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的三娘等孙女儿看了一眼:“那倒是与三娘差不多大。”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位宠妾生的庶子?”孙氏皱了皱眉:“听说生下来就被算出命中带煞,是个福薄的。怎么这回带了他来了?”孙氏自上回闹鬼事件之后越发在意这些,听说侄儿在她寿宴的时候带了这么个命不好的儿子,心中便有些不高兴。 常嬷嬷忙道:“这位三少爷只是生下来的时候五行缺金,还命犯七杀。这种命格对旁人倒是没有影响的,就是于他自己本身福薄了一些。” 孙氏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高兴。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说,大夫人陪着十一老夫人和六小姐过来了。这位六小姐是族中排行第六的那位六小姐,而非指六娘。 孙氏闻言顿了顿:“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金氏就领着那位十一老夫人进来了,她们身后跟着一个与十三四岁的样貌清秀的女孩子。 十一老夫人上前去跟孙氏见礼,又让孙女儿给孙氏磕头请安。 “老夫人,您瞧瞧琪儿,长得这般水灵了。听十一婶说她针线也是做得极好呢。”金氏上前拉着王琪的袖子,啧啧称赞道,王琪很是羞涩地将头低了下去。 今日来孙氏这里请安的只有元娘,三娘和五娘。三娘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金氏平日里对族中之人大多有些逢高踩低,记得以前见到这位十一老太太和六堂姐态度很是冷淡大额,怎么今日会这般热情? 孙氏看了金氏一眼,心中却是亮堂的。今日一早金氏就来她房里找过她,与她说起过让族里的这位姑娘替了六娘,并为了王家所有的未嫁女子的名声着想,将她嫁给那夜救了六娘的男子。 孙氏想了想觉得此法也未尝不可。 六娘和四娘,一个是大房的嫡女,一个也是柏儿的骨血。都是她的的孙女儿,自然是嫁得越好越给她长脸。 她那日让常嬷嬷备谢礼的时候已经打探过那位男子的家世。那位男子今年十七,家中是在临河的青衣巷开酒馆的,还未婚配,家中只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大姐,也算是有产业傍身。 而十一房的这未姑娘,父亲原是在族中排行十三的。当年也曾考上过举人,有个六品的官职在身。正当前途无量的时候却是得病死了,所以说这个命啊有时候你不得不信。 之后不久,王十三的妻子也随他去了,家中如今只剩下两个女儿跟着祖母过日子。平日里多靠着族中接济。 只是当今世家名门,讨亲都要看女方的嫁妆。十一房的这两位姑娘,人才都是顶好的,只是在婚配上头却不好说人家了。门第低了不合适,门第高了又看不上,十一老太太已经在她面前提起过多次,要她帮忙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可以为她两个孙女儿说亲的。可是她事儿忙,这件事情一直就这么拖着,十一老太太也已经许久未提了。 若是能将族中这位刘姑娘说给那男子倒是也不错,十一房如今日子过得本就拮据,两个姑娘出嫁也拿不出像样的嫁妆。若是她帮着两位丫头的嫁妆都出了,十一房的人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十一房若是顺了她的意,她以后再帮那位排行第九的丫头寻一门好亲,又有她给添的嫁妆傍身。那她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是位好姑娘。”孙氏将王琪打量了一番,笑着问十一老太太:“不知道说了亲了没有?” 十一老太太忙道:“还没呢。只是前几日她娘舅家的人来过,琪儿的舅母见了琪儿后很是喜欢,又见琪儿与她家老2年纪般配,便有亲上加亲的意思。说是过些日子要找人来将事情定了下来。” 这倒不失为一门好亲,母亲的娘家,未来的婆母又满意,也难怪十一老太太好些日子不曾为孙女的婚事来诉苦了。 王琪听着长辈们说起自己的婚事,早就已经脸色通红地垂下了头,但是那唇角的笑意虽然是带着一丝羞涩,也终究是喜悦的。这么看着她自己心里也是愿意的。 五娘在一边好奇地瞧着,还朝着身边的元娘和三娘挤了挤眼睛。 金氏闻言皱了眉,猛朝着孙氏使眼色。 孙氏当作没有看见,却是沉吟着道:“你媳妇那娘家的侄儿今年多大了?” 十一老太太想了想,回道:“今年十六了。” 孙氏皱眉:“这样倒是与琪儿的年纪近了些。” 十一老太太闻言,脸上也有些迟疑,王琪却是顾不上害羞了,反而是神色有些紧张地看着自己的祖母。 十一老太太看了自己的孙女一眼,笑道:“也是大了一岁的,且我瞧着那孩子人才是极好的,心中也是喜欢。这样的一门好亲若是错过了,倒是可惜了。” 王琪闻言,松了一口气,继续红着脸将头低了。 “那这样的好亲错过了确实是可惜了,不过你家不是还有一个孙女么?我记得比琪儿要小一岁的。” “这……”十一老太太看向孙氏,有些不明白今日孙氏怎么会对自家孙女的婚事这般上心,以前每次跟她提的事后哦她不是总没有放在心上么? 孙氏见王琪在一旁有些紧张地站着,自己的三个孙女虽是坐得端端正正,那两只耳朵却都竖着,想着这样当着晚辈的面提婚姻大事到底是有些不妥的。 “你们陪着你们六堂姐去里头的稍间坐坐,好好招待了。”孙氏对着三个孙女儿交代道。 虽然听不成八卦有些失望,但是三人还是很听话地站起了身。王琪却是有些担忧地看了自己的祖母一眼,才拖着步子跟随着姐妹三人去了孙氏的左稍间。左稍间的屋子算是一个小厅,平日里用来接待亲近的女客用的。 四人进去了之后,王琪坐在了靠近门边的位置,注意着明间里的动静。 三娘想起了这位六堂姐就是十五那日放河灯许愿的女子,看她这个样子似是对那位表哥已经芳心暗许了。想着今日孙氏和金氏奇怪的举动,三娘心中也是有些怀疑,今日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稍间不透风,到是有些闷。去将帘子打起来吧。”三娘吩咐一个来上茶点的小丫鬟道。 那小丫鬟放下手中装着各色点心干果的攒盒,去将稍间的帘子撩开挂在了两边的铜钩上。 王琪见状,以为自己的心思被人堪破了,很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对自己婚事的担心,让她也顾不上矜持,还是仔细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帘子开了,外头的声音便清晰了一些。 只听孙氏道:“依我的意见,你媳妇娘家的侄儿还是与九丫头般配一些,还是说给九丫头吧。” 王琪闻言,脸上一白,珍珠似的牙齿紧紧地咬住了下唇。 “只是那边相中的是琪儿……”十一老太太赔笑道。 “琪儿我给她另外安排。”孙氏断然道。 见十一老太太没有说话,孙氏又淡淡道:“我记得你那媳妇的娘家在临县也是有些脸面的人家?” “是的,高家在新城也是望族。”十一老太太忙道。 孙氏“唔”了一声,缓缓道:“那么他们家定是不止你媳妇兄弟这一房的人。琪儿她娘舅即便是再心疼这个外甥女,没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嫁过去在妯娌面前也抬不起头吧。如此一来日子想必是不好过的。”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挑老婆的 孙氏的这句话正说到了十一老太太的心坎儿上。 琪儿的舅舅舅母是真心心疼外甥女,高家那个后生也是出类拔萃,与琪儿很是般配。但是媳妇和她胞弟却是高家庶出的子女,虽说当家的老太太为人也算是公正,但是终究是比不上那些嫡出的子女,若是琪儿的嫁妆再寒酸一些,那琪儿的舅舅舅母在家中也抬不起头来。 十一老太太的夫君去的早,这些年都是靠着她的那份嫁妆在支撑,好不容易熬到儿子考上了举人,做了官,它们一支在族中也慢慢地有了些底气,儿子却突然丢下一干老小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差点哭瞎了双眼,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还是得苦苦支撑下去。 孙氏见十一老太太一脸的悲苦,叹了一口气道:“你们这一房的艰难我都看在眼里。同出一脉,我们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理?你放心,六丫头和九丫头的嫁妆就由我来筹办。” “十二弟妹……”十一老太太闻言惊喜地抬头看向孙氏。 孙氏摆了摆手:“什么都不用说了,六丫头和九丫头的嫁妆就参照着我们府中嫡女的例子给。你就放心好了。” “这些年多亏了族中的接济,你们这一房更是时时送来些银钱米面布帛,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感谢的好了……”十一老太太有些哽咽地感激道。 “说了这些不用提了,同是王家人,本就应该守望相助才对。”孙氏见状,眼中带着些满意,口中出来的却又是这样的一套言语。 “就按我说的,九丫头就说给你媳妇娘家的表亲,六丫头的婚事听我的。”孙氏的话不容辩驳。 十一老太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是想起孙氏刚刚提出的要给两个孙女出嫁妆的话,这份犹豫又是那么得微不足道,可是她对孙女终究是心疼的,因此问道:“不知道弟妹要说给琪儿的是哪一户人家?” 孙氏闻言故意皱眉道:“我还能害了六丫头不成?自然是瞧着般配的。那孩子的家中是临河那条街上的商户,虽说是商家,但也是有产业傍身的。最主要的是离着我们近,有族中撑腰六丫头也不会被人欺负,而你老了之后也好有个依靠。” 十一老太太听说是商户出身,有些不愿意,金氏却乘机道:“虽说是商户出身,但是那孩子是个出息的,想走科举的路子。我朝并不限制商户之子参加科举,说不定日后也能金榜题名呢。”这就纯粹是信口开河了。 但是十一老太太性子向来憨厚,有少有主见,因此被金氏和孙氏这么一说,便也没有再反对了。 孙氏见状道:“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过几日我便找媒人说合。”竟是一锤定音。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十一老太太终究是没有说出拒绝的话。 金氏见事情成了,忙高兴地朝孙氏看了一眼,很是自得的样子。孙氏低头喝茶,没有理会。 这边左稍间里,王琪已经是面白如纸。三娘见她眼眶已然是红了,似乎下一刻就要哭出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那日救人的少年的家中情况三娘是听说过的。 原来这就是金氏和孙氏要打的主义,自己家的孩子舍不得,别人家的孩子就能可劲儿糟蹋么?可惜这个年代,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琪她半点说不的余地也不会有,十一叔祖母看上去也是个软弱好欺的性子,以后又还要仰仗着族里和孙氏过日子,到底是底气不足。 王琪心仪自家表哥,本来已经幸福在望,却突然被孙氏和金氏横插一杠,坏了姻缘。她何其无辜?现在也只能希望那晚救人的那个少年是个好的,不要让王琪的命运更加坎坷。 不过能见义勇为的人,至少因该是心地纯善的吧?三娘心中暗暗祈祷。 王琪失魂落魄地被十一老太太领走了,十一老太太看见孙女那泫然欲泣的眼神时,眼中是内疚的,可是她也只能叹息一声,带着王琪想孙氏告退。 元娘,三娘和五娘目睹了刚刚的那一幕,都有些情绪低落。她们虽然是王家的小姐,但是很多时候也都是身不由己的,命运半点由不得自己掌控。不知道日后自己的婚事是不是也是会这样任由人摆布。 可是,容不得她们伤怀太久。她们也是才坐回正厅不久,外头就有人来报说孙氏的侄儿的马车已经进了城了,去城门口接人的家丁,刚已经先一步快马赶了来禀报。 孙氏听闻之后到底是有些喜悦的,自她嫁来青城县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除了那一年,陆氏寿辰的时候娘家哥嫂为了给她撑腰,来了一趟之后她也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亲人的面了。 “快再派几个人去接,到了门口的时候来禀报一声。”孙氏对常嬷嬷道。 常嬷嬷高兴地去了,孙氏又问了甘草厨房里有什么食材,若是差了什么赶紧地差人出府去买。 “都是自家人,你们便留在这里见一见你们表舅舅吧。”孙氏难得和颜悦色地对姐妹几人道。 在这个时代,儿孙满堂是一种福气。孙氏娘家来了人,自然是不能让人觉得她屋子里冷清的,孙儿们都在学堂,二娘,四娘,六娘卧病。也就只有让三娘几人充一充门面了。 三娘几人闻言皆是恭敬地应了。 孙氏的侄儿孙元宏进府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随着门外的一声通报,一个四十岁左右高挑瘦削的男子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进了来。 “姑母,侄儿给姑母请安。”那男子快走几步,到了孙氏面前,给孙氏请安,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激动。 “宏儿。”孙氏也有些激动,伸出手虚扶了侄儿一把,眼眶有些发红:“宏儿,真的是你?来让姑姑好好看看。” 孙元宏笑着又上前了几步,让孙氏好好打量。 孙氏见他虽然是长大了,也老了,但是终究是与小时候经常跟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小侄儿面容有些相似的,几十年的光阴产生的隔阂瞬间就消去了好多。 “金生,快来给姑祖母磕头。”孙元宏一把将正盯着旁边几个小姑娘使劲儿瞅着的儿子揪了过来,让他给孙氏行大礼。 三娘三姐们见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个跟着孙元宏进来的小公子一进来就凑到了她们身边,挨个儿使劲地打量,吓了她们一跳。 孙金生快速地给孙氏磕了几个头,笑嘻嘻地站了起来立到了孙元宏的身边,眼睛却一直往一旁斜睨着,继续打量着三娘她们。 “这是……你次子?”孙氏皱了皱眉,看了了眼前不老实的侄孙几眼。见他一身富丽堂皇的织金料子,脖子上挂了一个吊着个长命锁的赤金项圈,双耳上还带着赤金的耳圈,连手腕上也是有两个赤金的手镯子,这个孩子全身上下都是金子,可以说是金光闪闪,看得能晃花人的眼睛。 “呵呵,是的姑母,这是我第二个儿子,孙鑫,小名儿金生。平日里就顽皮,您别见怪。”孙元宏看了儿子一眼,口气虽是责备,但是眼中的溺爱却是谁都看得出来的。 “孙鑫”,“金生”,再加上这么一身佛祖金身似得扮相,若不是今早听过孙氏和常嬷嬷说的话,知道他是五行缺金,三娘真要将他当成暴发户的儿子了。 “你们来见过你们的表舅舅。”孙氏点了点头,不再打量孙鑫,朝着三娘她们招了招手。 三娘几人忙上前去给孙元宏行礼,叫了一声表舅舅。 孙元宏笑呵呵地喊她们起身,问孙氏道:“姑母,这就是您的几位孙女?是大表弟家的?” 孙氏道:“大的是老2家的,三娘和五娘是老三家的。” 孙元宏又将三姐妹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出自王家,又有姑母你亲自教养,果然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说着,孙元宏朝身后招了招手,一个看上去是他带来的丫鬟上前来,拿出了三个荷包递到了孙元宏面前。 孙元宏接过后,给三娘三姐妹一人递了一个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阴影帝国   军师威武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小怂包重生记(1v2)   御用兵王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大唐绿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