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YUAN(父女) > 第42章

第42章

上莎柏琳娜那双温柔含笑的眼睛。 林巧枝思绪飞转。 这位三十岁的女士拥有一家自己的食品公司, 名下还有广袤的农场。 对方夸她:“你笑起来很有生命力。” 对方喜欢她:“我听说有个中国姑娘,她说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 听她用初学的外语积极打招呼, 听她热情的推销王工制作的正十二面体,或许有初学的不地道,或许会错了意,或许有单纯年轻的笨拙。 但莎柏琳娜都不在意,反而表现得大气且包容。 她喜欢女孩有生命力,有梦想,有优秀的能力。 林巧枝想, 那她肯定也喜欢女孩勇敢! 她鼓起勇气,争取道:“如果我的技术能让您满意,让您感受到红旗厂的良好的氛围和人文关怀, 您能将这笔原本不考虑在中国采购的订单交给我们吗?” 商务部的干事心里“哎呦”一下,怎么能把话说得这么直, 哪有这么谈生意的,忙笑着帮忙翻译! 莎柏琳娜听了却觉得不像, 她微微侧头, 与自己的翻译低声两句。 那位翻译笑着同她说了几句。 莎柏琳娜胸腔轻轻震动, 那双眼眸笑得格外爽利。 她朝翻译点点头,轻言两句。 林巧枝只听得懂两个音节, “你,她。” 是什么呢? 她很快猜到了答案,或许是——“你告诉她吧。” 翻译对他们说, 她们公司确实有一批农机、新食品加工流水线的需求,但在出发来到中国之前,就已经考察了几家,已经有了初步的意向。 相比较之下。 他们的拖拉机用料质量更扎实, 功能也更丰富,一台就能满足几乎农业机械化所有需求。 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多样的地形和种植需求导致的,中国的国情也不可能让一个村购买好几台拖拉机,各司其职。 对方的拖拉机技术却更先进,技术更为便利实用,比如收割效率更高,动力等各方面数据表现更好,但价格也会更高就是了。 两相权衡,各有优劣。 女翻译转述说:“阿西娜说,我们考察的这家供应商提供的数据里,他们的技术手册指示,为保证机械质量,指标能控制在0.03毫米以内。” “你还小,如果你的技术指标能控制0.07毫米以内,这个订单就给你们厂做。” 她顿了顿,又对林巧枝笑了下,“当然了,这个要求非常高,即使你没能成功,只要将技术指标控制在0.1毫米内,我们也会采购你们两台拖拉机。” 林巧枝轻轻吸了吸气。 要求真的很高。 除了她自己以外,她从没有见过任何同龄人,无论男女,可以准确控制进入7丝的精度。 尤其是这种现场发挥,不是几个月时间慢慢磨,对技术要求会更高。 莎柏琳娜很好, 但她同样是一位有能力的商人,强大自信藏在眼眸的温柔之下。 她欣赏的生命力和梦想,必须建立在能力之上。 这位拥有自己商业王国的女士,好像正对她说——你可是要做出全世界最好拖拉机的人,你的能力,要配得上你的理想。 林巧枝只觉得自己心脏猛跳,撞击胸膛。 她不觉得压力,反而有种牙齿战栗的兴奋。 她们是同样的灵魂! 只是她还弱小,仍在成长。 而莎柏琳娜却已经是一棵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仿若窥见未来的兴奋,让她脊背激颤。 她笑容灿烂:“我可以做到!莎柏琳娜女士很高兴有机会能让你见到中国年轻技术工人的风采。” 被叫作阿西娜的那位技术员,拿起展台上正十二面体询问王柏强:“看起来,您应该是她的老师,那她应该也练习过这项基本功,您介意借用一下这件练习作品吗?” 王柏强不卑不亢,神色沉稳:“当然可以。” 心里却暗暗一紧。 林巧枝没练习过这个。 这本是二年级结束,升到三年级时的暑假功课。 他能猜到对方想法。 学生时期非常常见的练习——在多面体的一角,切削出一个新的平面。 而正十二面体,由十二个正五边形组成,每个顶点连接三个正五边形,削平顶点后会形成正三角形截面。 不出他所料,对方果然提出这个要求。 王柏强把锉刀等工具递给林巧枝的时候,宛若正常交流,实则低声给她传授经验,提醒注意事项: “一定要注意切削的深度相同,否则会导致正三角形的边长不一样。” “还有,每个截断的边需要在同一平面上。” “沿着棱线的方向切削,要不然刀具偏斜容易崩刃。” …… 几句话的提示很快过去。 一切还是得看林巧枝自己的实力。 在场的人有眼睛的都看明白了,人家压根不是为了采购拖拉机来的,就是因为林巧枝。 她欣赏这个后辈,即使跨越国界,她也欣赏年轻女孩的勇气和梦想,并且愿意给她提供助力和机会。 钳工是个慢工细活。 想要精进技术也不容易。 对在场很多人来说,在20岁以内跨越进10丝的精度,就已经隐含着优秀的意味了。 那可是只比一根头发丝直径多一点的精度。 要求一撮刀下去,只偏差一根头发丝。 而且现场这个情况,明显还没有机会修改,要一次成功不出错。 这有多不容易? 阿西娜也不在意周围人的围观,和对她出题的低声议论,只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林巧枝,等待看她的技术。 有时候年轻人的技术习惯、是否注意小细节,确实能体现她的学习环境,也能看出她本身的特质。 她也要对老板和自己的岗位负责。 林巧枝沉浸下来,并不知道周围有多少人紧紧看着她手里的工具,并为此一颗心脏高高悬吊起来。 她脑子里先过了一遍流程。 又仔细想了想王柏强提醒的注意事项。 因为这里没有机床,所以王柏强这块铁料选的是容易处理的低硬度金属。 对林巧枝来说,最初接触高精度工件的时候,是非常紧张的,要做很多的准备,因为理论和实际永远是两回事,把流程和理论学得再好,上手之后,却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困难。 而现在,面对眼前正十二面体的林巧枝,对这种不带弧度的平直切削,她完全称得上是游刃有余了。 长期大量基本功的练习,让她在把握力度的时候,轻松自如。 长期对自己的高要求,让她对空间角度的感知、角度的把控都胸有成竹。 是真的游刃有余,不需要考虑复杂工件的各种细节,纯粹的切削出正三角形,在如今的林巧枝看来,简直和搅拌热干面一样轻松。 她手工定点。 她有条不紊地划线。 左拌一下。 一刀沿着划线切下去。 预留了一点点精修余量的正三角形,显现出来。 右拌一下。 锉刀一下下修整平面。 铁料好像热干面一样听话均匀裹满芝麻酱,丝滑地逼近目标精度,正三角形边角逐渐清晰。 搅搅拌拌…… 锉刀和铁料在她手里,真好像筷子和热干面一样听话好使,轻松、流畅、自如。 林巧枝沉浸在钢铁世界时,那种从容自若的信心和气势,让人觉得看她工作是一种享受。 王柏强微微松了口气。 他表情没太大变化,但却逃不过人精一样的外交部干事。 “现在是什么情况?”胡主管走到他身边,低声问,“没什么问题吧?” “挺好的。” “你刚刚在担心什么?”胡开记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势必要将所有的隐患排除。 王柏强:“没什么大问题,之前只是担心她没做过。” 这话不仅没让胡开记放心,反而让他眼瞳一紧:“她没有做过?” 对方不是说这是基本功吗? 王柏强解释:“这是升三年级的暑期功课,她提前毕业,跳过了这个时期。”又安抚,“不过她是有这个实力处理这个的,放心。” 怎么能放心? “王工,有什么情况,一定及时和我们沟通。”胡开记感觉自己一颗心被捆紧了细细的绳,一跳一紧,一跳一箍,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抽抽地疼。 他的职业习惯,让他脑子里下意识做了很多预案,如果出现问题,要怎么补救,如果成功,又该怎么谈。 他越想,越神经紧绷,一颗心越是紧紧被林巧枝手里的锉刀牵动。 莎柏琳娜耐心的看了一会儿。 才问自己身边的技术员:“阿西娜,看起来不错?” 阿西娜也点头:“确实不错,您看得很准。别看她做起来好似简单,但如何保持各个面的对称性,是极其依靠经验的,她有非常优秀的空间想象力。” “而且切割线在三个不同的五边形面上,想要保证统一的切削深度,对加工技术要求也很高。” “误差但凡多一点,长度、角度差哪怕0.1毫米,都会导致正三角形肉眼可见的变形。” 肉眼确实没有仪器的精度,但肉眼是非常神奇的器官。 对正三角形这种规则的形状,稍微一点点变形,影响了对称性,肉眼就能感觉到那种细微的不舒服。 然而这难不倒林巧枝。 因为她的技术,早已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准。 林巧枝最后拿砂纸简单打磨了一下平面,又拿抹布擦了一下加工的铁屑和铁皮,把工具一一收好。 把这个工件摆在桌子正中央。 正十二面体上,俨然出现一个小巧精致,浑然规整的正三角形。 一眼看过去,就非常舒服。 阿西娜测量了一下,通过翻译赞赏:“你的技术非常优秀。” CR 林巧枝一笑:“不只是我,我们国家还有非常多世界一流的优秀技术工人。” 他们的工业底子差,可他们的工人却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 莎柏琳娜没有食言。 她当场就签下了一笔订单,购买了三种型号,共计十台拖拉机。 在离开前,她笑着与林巧枝握手,亲切地上前碰了碰她脑侧头发,用不太娴熟的中文,温柔祝福: “小妹妹,祝你有更广阔的前程。” *** 整个工业展区都听说了! 红旗厂那个林巧枝,因为一句“要做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给红旗厂拉到一笔宝贵的外汇采购单! 谁不羡慕? 整个工业展区没有一家不羡慕! “这种好事,怎么就让红旗厂碰上了?唱戏都没有这么唱的。” “咱们多少单位都还挂着零,他们红旗厂一个厂拿下了两个大单,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你也别羡慕,搜罗搜罗自己单位,看找不着得出来能一个敢说这话,还能有这么精湛技艺的年轻人?” …… 不止这些酸溜溜的羡慕和议论。 就连商务部和外交部的同志们,都有点看大熊猫的感觉看林巧枝了。 好像她是什么招财猫附体,财神爷面前烧过头香的人物。 林巧枝:“……” 不过她觉得,她确实是非常幸运的人。 否则怎么会受命运青睐,做那么多神奇的梦。 但幸运是不会一直眷顾一个人的。 自从莎柏琳娜离开后,红旗厂再没有赚到下一笔外汇订单。 倒是是王柏强做的正十二面体,成了工业展区的流行趋势——钢铁“招财猫” 一度每个展区面前,都能看到有技术最精湛的师傅,在手搓一个个正十二面体。 巧的是。 还真有一个厂因此争取来一笔价值4万元的外汇订单! 当真是让整个工业展区都轰动了。 参加这次广交会,林巧枝认识了很多人。 而她的表现,也让许多人关注到她。 比如胡开记,在工作报告中,就对林巧枝履历最后政审人员批的“建议持续关注,重点培养”写了附议的建议。 他在工作报告中称赞:她在工作中展现出坚定的信念,灵活的头脑,强大的抗压能力,如果能顺利成长起来,日后势必能成为我国工业崛起道路上的中流砥柱。 胡开记写这份工作报告的时候,林巧枝已经跟着红旗厂的队伍,踏上了回江城的火车。 原本在出发前,红旗厂还打算在广交会结束后,让大家在广州逛一逛,玩一玩,带一点特产回家。 但肩负着两个如此重要的外汇订单,谁也没心思玩了。 火车桄榔桄榔地响。 车窗外的大片田地飞快后退,林巧枝看着窗外的风景,脑海里不由在想莎柏琳娜分别前说的,“祝你有更广阔的前程,期待有一天,我能从中国采购到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 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啊。 会是她做出来的吗?等她真的做出来那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 商务印刷社那边,眼看着怎么也找不到手稿的作者,急得他们恨不得生啃拖拉机了。 也不是他们没有更大的动作,实在是他们出版社现在自己都岌岌可危,又没有合适的出版工作,每天都只能是思想教育课和劳动课,实在是让人焦头烂额。 柴主编在这个出版社工作了一辈子,亲眼见证过它如日中天的辉煌,见证过它的起起落落,在这里投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当然不愿意看到社员们全部被下放去劳动,更不愿意看到它轰然倒塌在时代的洪流中。 柴主编咬咬牙,带着他的工作证,拎起行李:“我亲自去一趟红旗农械厂。” “去红旗农械厂做什么?”编辑也十分可惜,叹着气,但总归理智还是在的,“咱们不是打听过了吗?不是那边的人。” 柴主编也是没办法了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村夜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篮坛大亨   顾氏女前传   交流_御书屋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恶蛟的新娘(1v2)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