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怎么样,战争的残酷她没有真正的亲眼见过,但是历史上的记录,那些文字描述出来的已经足以让她震撼,不敢想哥哥现在在那里,会是个什么情况。 早知道这样,她就跟着去了,起码有空间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帮哥哥一把。 文瑶想着想着,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一个想法。 不然等京城的工厂弄好了,她就去一趟北境,找哥哥去。 而此时被她们惦记的文俊,看着面前这个要为他负责的姑娘,一个头两个大。 第491章 救命之恩 文俊是真的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一个姑娘家说要为他负责,这不是反过来了吗?不都是男的要为女的负责,还是头一次遇到女的要为男的负责的。 “夏姑娘,在下很感激姑娘救了我,但是终身大事是一辈子的,还希望姑娘不要因为这个而耽误了自己的一生,还请姑娘回去吧,在下暂时不考虑男女之事,抱歉。”文俊说完,还朝夏兰心作了个揖。 夏兰心,镇北将军的嫡女,许是长期习武和上阵杀敌的原因,面容上没有多少女子的娇柔,反倒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即使常年上战场,却也不似将士那般皮肤黝黑,反倒白白净净的。 文俊还听说过,她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凶一些,还会特意将自己脸上用妆容画的黑一些。 夏兰心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从小便跟在镇北将军身边驰骋沙场,练就一身绝佳武艺,更是能身披盔甲上阵杀敌,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 那日在朝堂上帮着文修易的永昌侯便是她祖父。 文俊对她是敬佩的,是尊敬的,更是感激,毕竟夏兰心是真的救了他的命。 那日若不是夏兰心拼死相救,他恐怕就见不到爹和妹妹了。 文俊的出现,给了北境将士很大的鼓舞,特别是看到文俊治好了那么多重伤的将士,让大家看到了更多活下去的希望,在军中,文俊的声望水涨船高。 可同样的,他的出现也引起了敌军的注意,对于这样的人,要么招纳,要么毁掉,文俊对安南的忠诚之心不为之所动,所以对方就想毁掉这样一个人。 而那日文俊从前线军营回将军府的路上,便遭遇了刺杀,哪怕巡风三人武艺高强,文俊还是在打斗中受了伤,眼看巡风三人都被杀手绊住,文俊危在旦夕之时,一阵马蹄声传入耳中。 只见手持长枪骑马飞奔而来的夏兰心带着数百将士冲杀而来,人还未到近前,便足尖轻点飞向文俊,将要将刀砍在他身上的杀手一枪挑开。 文俊看着那犹如天神般出现的女子,有了一瞬间的怔愣,直到将杀手打退,巡风三人已经不同程度的受了伤。 此时距离城中还有一段距离,但文俊和巡风三人身上的伤必须赶紧处理,当即找了个破庙处理伤势。 文俊伤在后背,夏兰心更是亲自给他处理伤口上药,只是这样一来,文俊就得脱光了。 夏兰心本就是女中豪杰,文俊便没想太多,直到后来夏兰心找到他,要为他负责,毕竟他们已经有了肌肤之亲,文俊这才惊觉头大。 脱个衣服,光个身子,怎么就肌肤之亲了。 若是这样的话,那军营里每天都有那么多男人光着膀子,岂不是都要负责?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文俊就差点抽自己一嘴巴子,夏兰心是女将军,他怎么能这么想人家? 但是,他真的不需要负责啊。 夏兰心比文俊还大一岁,从小受到父兄的影响,一心只想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当一个女将军。 可在见到文俊救治伤员时仿佛浑身都在冒着金光的模样时,这位驰骋沙场的女将军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他一辈子。 所以在文俊遇到危险时,才奋不顾身的去救他。 什么负责不负责的,不过是她的说辞罢了,在军中,哪里会讲究这个。 再次听到文俊的拒绝,夏兰心心中其实是不好受的,但好在从小她便有着强大的内心,不会因为一点挫折便要死要活。 一开始的鲁莽确实担心吓到文俊,但是,像他们这样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保不齐下一次上了战场便回不来了,所以夏兰心不想委屈自己,便直接说要为文俊负责。 可谁知,却换来几次的拒绝。 也罢,许是他们二人真的没有缘分。 想到这,夏兰心便释怀了,坦然一笑,对文俊抱了抱拳:“文大夫,既然如此,那便算了,文大夫好好在将军府养伤,这段时间军营那边不用担心,告辞。” “诶?……” 看到她潇洒的转身离去,就连身边跟着的丫鬟也无奈的叹着气离开,文俊下意识的往前走了一步诶了一声,到底还是没说什么,抿着唇默默地收回了自己的手。 巡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到了文俊身后,看看已经头也不回走掉的人,再看看文俊,突然开口:“人都走了,别看了。” 文俊收回手,扭头看了他一眼,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巡风跟了进去,怀中抱着长剑叭叭叭的开口:“其实夏姑娘挺好的啊,长得漂亮,武功又好,又没有那些女子的矫揉造作,直来直去敢爱敢恨的性子,多好,总比那些整天哭哭啼啼的女人要好的多吧。 还是镇北将军唯一的女儿,永昌侯的嫡亲孙女,啧啧啧,要是有个这样的姑娘喜欢我,我肯定乐意。” 文俊淡淡的抬头瞥了他一眼,开口:“那你去。” 巡风耸耸肩,朝他挤挤眼睛:“那人家也没看上我啊。” 文俊:“……” 见他这样,巡风憋着笑了笑,又补了一句:“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 文俊抬头看他。 巡风:“夏姑娘这样的,要是吵架动手,肯定打不过。” 文俊:“……” 不知怎的,文俊脑子里一下就浮现出那天在郊外,骑着马,手持长枪,一头墨发随风飞舞,看到他这边危险的境况,一边高喊着保护好文大夫,一边飞奔而来的女子。 巡风说得好像有道理,这要是吵架,怕是只有挨揍的份吧? 脑子里一出现这样的画面,文俊立马就甩甩头把这可怕的想法给甩出了脑袋,不能想,不敢想。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来到书桌前准备好纸笔,给文修易和文瑶写信。 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文俊隐瞒了自己受伤的事,只告诉他们自己在北境一切顺利,夏将军也十分照顾自己,教导军医的事也很顺利,就是文瑶送来的那些酒精快要用完了,另外,文俊还需要几套新的缝合工具,因为他在这里的军医学徒里发现了几个好苗子,准备好好培养起来。 第492章 我去当伙头军啊 文瑶收到文俊的信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看着信上的内容,文瑶二话不说直接去找了卓义。 这段时间缝纫机也做的差不多了,羽绒服工厂已经正式投入了生产,卓义没事干就偷偷摸摸的炼钢,文瑶来找他的时候,一听是文俊那边要缝合工具和手术刀什么的,卓义二话不说就带着徒弟开始动手,让文瑶两天后来取货。 文瑶从工坊回到家,就跟文修易说了自己要去北境的事。 “你去干啥?给你哥添乱?”文修易现在的反应已经没有文俊刚开始去时的那么大了,毕竟永昌侯跟他说了,他儿子孙子孙女都在北境,肯定能照顾好文俊的,而且他都是在将军府待着,也不会上战场,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样一来,文修易自然是放心的多,但是这会听见闺女要去,文修易就有点不淡定了,但好在反应没那么大。 文瑶坐在椅子上晃晃悠悠着自己的脚,低着头嘀咕道:“我去看看我哥啊,我不放心,而且我去了也能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啊。” 文修易撇撇嘴:“你帮什么忙?那是打仗的地方,你以为去玩啊,那有姑娘家去战场的。” 文瑶看看他,开口:“永昌侯不是说他孙女也在战场上吗?为啥人家能上的了战场,我就连北境都去不得?” 文修易那叫一个无语啊,永昌侯上次莫名其妙的跑到他们家来,跟他说了好些,可把他那个孙女一阵夸,文瑶就是那时候听见的。 文修易瞥了她一眼,道:“那能一样吗?人家夏小姐从小就舞刀弄枪,那武功听说和巡风他们也不相上下,人家能上阵杀敌,你能干啥?去当伙头军?” “也不是不行啊,我去给将士们改善改善伙食不行啊。”文瑶朝他做了个鬼脸。 文修易起身在屋里走了几圈:“不行不行,你一个姑娘家我不放心。” 文瑶跟过去挽着文修易的胳膊,撒娇道:“爹,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我吗?我不会有事的,如果遇到危险,我就藏起来啊,谁能找的到我?” 文修易看看她,张张嘴,半天才摇头道:“不行不行,这肯定不行,你奶要知道我让你去了,要打死我。” 文瑶眼珠子转了转:“那,把我奶他们送回家?反正这几天我看他们俩也天天惦记着要回去了,说二叔三叔他们在家他们不放心,等他们走了,我再走?” 文修易被她气笑了,最后只化作两个字:“做梦。” 文瑶气鼓鼓的瞪着他,干脆把手一甩气鼓鼓的走了。 见她气走了,文修易松了口气在凳子上坐了下来,只是文瑶的话却在他心里记了下来。 儿子什么德行他是知道的,从来只报喜不报忧,虽然信上写的他在北境看起来过得是挺好的,但是文修易不知道咋回事,半个月前突然有一天这心里就慌得不行,一直到现在想起来当时那种心慌的感觉,文修易还是觉得难受。 别说文瑶了,就是他自己都想去北境看看儿子,或者让儿子回来了。 但是他会回来吗?以儿子的脾性,只怕是北境那边的医疗技术和环境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他是不会回来的,就像他当初去非洲,一去就是两年。 去?还是不去? 文修易就这个问题陷入了苦恼之中。 文瑶气鼓鼓的从文修易的书房出来,溜达溜达的就到了福王府。 抬头看了看牌匾,文瑶想到李逸。 “小姐,要不奴婢去敲门?” 明月一路跟着自家小姐,看着她漫无目的的走到了福王府门口。 还用敲什么门啊,门房早就看见她们主仆俩了,而且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跑去禀报世子了。 文瑶在福王府门口站了一会,到底还是摇摇头:“算了,走吧。” 现在已经不是在古铜村了,她也不能什么事都找李逸了。 谁知才刚转身,福王府的大门就打开了,李逸带着德顺从门内走了出来。 文瑶听见开门声,也停了下来,回过头就看见李逸朝她走了过来。 她眯了眯眼睛,打量了一番李逸,总感觉李逸怎么又长高了一些呢。 “怎么来了也不进去?”李逸问。 文瑶摇摇头:“就是随便溜达溜达。” 李逸看出她有心事,便问道:“怎么了?遇到麻烦了?” “啊?”文瑶看看他:“你咋知道。” 李逸微微一笑,主要是文瑶每次碰到难题在他面前都是这幅愁眉苦脸的模样。 “我陪你走走?”李逸问。 文瑶甩了甩手,吐了一口气:“好吧。” 两人就在两家门口的这条大道上溜达,走到这头再倒回来,走到那头再往回走,李逸也知道了文瑶为什么会发愁了。 “我知道你担心文大哥,但是文叔说的也不无道理,你一个姑娘家去北境确实不太方便,而且万一路上遇到什么危险,怎么办?”李逸蹙眉道。 文瑶张了张嘴,想说自己碰到危险能躲啊,但是一想到这不能让李逸知道,便住了嘴,改了口道:“我只走官道,能遇到什么危险。” “那也不行。”李逸开口,见文瑶脸色变了,立马又补了一句:“但是如果有人跟你一起的话,或许文叔就答应了。” 身后跟着的德顺和明月都没眼看了,特别是德顺,那脸都快成苦瓜了,世子这话说的,要是世子真的要陪文姑娘去北境,那他是不是也得跟着去啊? 明月看看文瑶,又看看李逸,看看李逸,又看看文瑶,咬着唇,一脸欲言又止。 等到李逸走了,明月才看着心情变好的文瑶犹豫了半响才开口道:“小姐,您真的要和世子一起去北境?” “啊?当然了,我爹不让我去不就是担心我一个人不安全嘛,有李逸陪我不就安全了?他身边那么多侍卫,碰到坏蛋也不怕。”文瑶语气轻快,看起来很高兴,有李逸在,就不怕搞不定她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文瑶自己都没发现自己遇到麻烦就会去找李逸,就好像有他在,就能什么都搞定了。 明月见自家小姐这样,咬咬牙:“可是人家世子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啊,咱们这会不会耽误了世子的学业什么的?” 文瑶一顿,就连脚步都停了下来,脸上的神色肉眼可见的变的有些低迷了:“是哦,你不说我都没想到这个,那怎么办啊?” 第493章 你就没有别的要求? 三天一次的早朝会上,皇帝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文修易,问道:“文昌伯,你认真的?” 文修易跪在地上,恭敬的开口:“陛下,臣认真的,北境那样苦寒之地,粮食的收成一向是最大的问题,臣承认,臣是担心儿子了,但是臣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去北境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北境粮食的困境。” 朝堂之上静的可怕。 皇帝看着文修易,再看了一眼自己那个傻弟弟,只见他眼底对文修易的敬佩都快要藏不住了。 过了一会,皇帝才开口道:“朕替北境的百姓,谢谢你。” 皇帝说不感动是假的,这么多年了,北境的环境有多苦他是知道的,那里的百姓勉强混个温饱已经是老天爷赏饭吃了,更别提能过的多好。 可就是那样一个地方,却是朝廷不能放弃的地方,那里是国门。 在北境,一斤粮食能卖出天价,虽然朝廷一直在管控粮价,可依然有很多人每年都要挨饿。 若是文修易真的能解了北境的粮食困境,那对安南,对百姓,对他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老臣请命,陪同文昌伯前往北境,请陛下恩准。”永昌侯从几个闲散侯爵中间走了出来,跪在了大殿之上,身形挺拔,神色肃穆。 他夏家镇守北境多年,北境的百姓有多苦,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文昌伯今日在朝堂之上主动提及要去北境,看看能不能改善北境百姓粮食的困境。 不管他能不能成功,永昌侯就记文昌伯的这份情。 所以哪怕这么多年没有再踏足北境,永昌侯还是决定亲自走这一趟,送文昌伯去北境,顺便,再看看儿子和孙子孙女。 永昌侯的出现,让武将那边为之动容,又有几个武将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护送文昌伯去北境。 皇帝看看他们,不知为何,眼睛竟有些酸涩。 他摆了摆手,看向永昌侯:“永昌侯,你年纪大了,护送文昌伯去北境的事朕定会安排好,你就别去了吧。” 若非年纪大了,又因为在战场上落下隐疾,永昌侯也不会这么早就从战场上退下来,回京当个闲散侯爷。 皇帝感念夏家的忠心,自然会厚待永昌侯。 只是永昌侯年岁大了,此去北境长途跋涉,就怕他身子受不住。 谁知永昌侯却坚持道:“陛下,老臣没事,恳请陛下允许老臣同去吧。”说完,便是重重的一个头磕在了大殿上。 咚的一声,让人闻之一颤。 文修易低着头,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道:“夏老头,你这是干啥?你这把年纪跟我去,万一路上再有个什么事,我怕你那当将军的儿子提刀给我砍了。” 永昌侯同样低着头,小声道:“他敢。” 文修易偷偷瞥了一眼上面的皇帝,再小声道:“真的,你一把年纪了就别跟着我折腾了。” 这段时间的相处,文修易和他们都熟了,说话自然不用那么客气。 永昌侯甩甩手,把他的爪子扒拉开,小声道:“别看我年纪比你们大这么多,可我身子可比你们硬朗,说了陪你去就陪你去,话怎么那么多。” 两人在大殿之上嘀嘀咕咕的,别说皇帝了,就是旁边的官员们都发现了。 只有两人以为自己隐藏伪装的很好。 福王一个劲的给两人使眼色,结果他们看不见。 皇帝只好掩嘴咳嗽了一声,两人这才重新低下头老老实实的。 “既然如此,那朕便允了永昌侯与文昌伯同行,禁军统领何在?”皇帝看向众人。 统管禁军的刘营刘统领站了出来,行礼:“陛下,臣在。” 皇帝看看跪着的俩人,这才缓缓道:“你调遣五百禁军,护送永昌侯,文昌伯北上。” “臣遵旨。”刘统领当即领旨。 皇帝又看向两人,问道:“此去北境,二位爱卿可有什么要求?” 这话就差明说问他们要不要什么特权了。 福王赶紧给文修易使眼色,结果文修易没懂。 他看看旁边的永昌侯,小声问道:“这还能提要求的吗?” 永昌侯:“……”到底是没在京城混过的新人啊。 他小声道:“陛下是给你机会提要求。”然后又凑近了些,小声道:“比如说一些特权什么的。” 文修易想了想,自己就是个种地的,就算去了也只是种地,好像什么特权都用不上吧? “没,没吧?”文修易看向皇帝,想了想又道:“臣能带家眷吗?” 皇帝一愣,家眷?据他所知,文昌伯单身一人,没什么家眷啊。 不对,有个闺女。 皇帝唰的一下看向了福王,那眼神像是在说:咋滴?你未来儿媳妇也要去?你不拦一下?那可是北境。 福王撇撇嘴,何止未来儿媳妇要去,自己儿子也要跟着去。 真是,呜呜呜,他也想去。 瑶瑶走了,没好吃的了。 见皇帝不说话,文修易又继续说道:“臣的女儿打小就没离开过臣身边,而且她也担心她哥哥,所以想跟臣一起去,陛下,能带吗?” 他不懂啊,所以干脆直接问吧,免得犯了什么忌讳。 大殿上的大臣们都无语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愣头青的人,你想让闺女去就去呗,你偷偷带着走了也没人会说什么,还直接问陛下,到底是乡下来的土包子,没见过世面。 皇帝却犹豫了,那丫头走了,他的钢咋办?他还没想好该怎么用这些钢呢。 但是看文修易那真挚的眼神,皇帝这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来,主要是,闺女是人家的,要带着去北境,他就算是皇帝也管不着啊。 说女眷不许上战场?那夏家的丫头提着长枪都能上阵杀敌的,女眷不许上战场这话就是放屁。 “你就没有别的要求?”皇帝也是急,这人咋就不知道抓住机会呢。 文修易想了想,摇摇头:“没了。” 皇帝:“……” 算了,他新来的,第一次当官,原谅他。 “既然如此,那朕便给予你一道圣旨,到了北境之后,凡是有关北境种粮之事,当地官员必须极力配合,违者便是抗旨,至于你女儿,你想带就带着吧。”说完,皇帝看向永昌侯,开口道:“朕记得兰心那丫头也在北境吧,到时候让她多多照顾一下文昌伯的女儿。” 永昌侯:“臣遵旨。” 第494章 喜忧参半 下朝时,不少官员都来给文修易表达了敬佩之情,那恭维的话张口就来,夸的文修易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终于又告别了一个夸夸的官员,文修易正准备离宫,就看见孟德正在看他。 文修易停下了脚步,打算看看这个人想干什么。 孟德瞧见文修易也在看他,这才慢慢走了过来,两人面对面,文修易神色淡然,还悄悄翻了个白眼。 孟德在他对面,眯了眯眼睛看着他,过了一会才开口:“进京这么久,师兄还未好好恭喜你,文昌伯。” 文修易冷笑了一声:“恭喜就不必了,孟大人有事吗?没事本伯爷要回家了。” 这轻蔑的口气,让孟德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冷冷的看着文修易,开口道:“师弟连情况都不清楚就敢揽下北境的粮食问题,看来我对师弟的了解还是少了。 只是,师兄还是要提醒师弟一句,不要以为自己稍微取得一些成绩就真的行了,大话说的多了,只怕日后要闪了舌头。” 北境的情况多少年了,哪里是他文修易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他就等着看,这个自己从来就瞧不起的人是如何爬到高处又摔的粉身碎骨的。 文修易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那就不劳孟大人操心了,孟大人还是管好自己吧,没什么事就嚷嚷,本伯爷还要回家准备呢。” “你……”孟德袖子里的手握了握拳,冷笑:“好心提醒你,你别不知好歹。” 文修易嫌弃的打量了他一番,开口道:“有句话叫黄鼠狼给鸡拜年,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让让,别挡路。”说完,文修易直接大走两步,推开孟德就走了。 孟德被他撞的一个趔趄,刚要发飙,结果文修易头也不回的走了。 察觉已经有官员往这边看了,孟德只能忍下,跟在后面离开了皇宫,只是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地握成了拳,气愤却又拿文修易没办法。 同为四品,文修易的官职确实比他高,而且正得圣宠,他哪怕擅经营也没办法动这人,实在是他身边那几个看似闲散的侯爵,还有福王,都不是他能轻易得罪的起的。 这么多年,孟德早已经给自己谋划好了一切,按理说今年岳父就该将他调任吏部,再过上两年就能接任他的吏部侍郎,只是不知为何,此事却迟迟没有动静。 如今看到文修易这么如日中天,孟德心里是有些急了的。 而他现在更担心的,是柳氏之事让人知道。 想到这,孟德脸色就越发阴沉了。 回到家,柳氏如往常一般迎了出来,见他脸色难看,柳氏心里咯噔了一下,问道:“老爷这是怎么了?可是碰到什么事了?” 孟德看看柳氏,盯着她那张因为这两年养尊处优又变得美艳的脸,忽然眯了眯眼睛。 安南民风开放,女子和离再嫁的事也常有,而且和离之后再嫁,跟原来的夫家就等于彻底断了联系,唯有偶尔会和子女见面,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看着柳氏,忽然想到了什么。 当初柳氏离开文修易,是因为在文家过得不好,而现在…… 想到这,孟德忽然开口:“你昨天去哪了?” 柳氏神色一顿,眼底闪过一瞬的慌乱,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口道:“没去哪啊。” 孟德眯了眯眼:“我怎么听下人说,你偷偷去了文昌伯府那条街。” 柳氏正准备为他宽衣,听见这话就是一顿,她撇了一眼身边的丫鬟,丫鬟立刻带着其他人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夫妻而人。 柳氏的手攀上孟德的胸口,问道:“怎么?你不信我?” 孟德伸出手抓住她的手,神色看不出喜怒,只是这么看着她。 柳氏笑了笑,将手抽了出来,自然的替他宽起了衣服,脱去朝服,一边道:“我只是想去看看能不能遇见大头。” 孟德冷笑了一声:“是吗?”说完,他忽然捏住柳氏的手,将她转过来看着自己,一字一句的说道:“你不会是看文修易那个废物如今当了文昌伯,又动了什么心思吧?” 柳氏一听,当即就怒了,一把将他甩开,满脸不敢置信的质问:“原来你是这般看我的?”说完,眼泪便从眼角滑落,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就哭了起来。 那模样,当真是我见犹怜。 孟德见她哭了,也回过神来自己有些过分了,走了过去在她旁边坐了下来,哄道:“夫人,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担心……你知道的,我好不容易把你接回身边,我……” 柳氏哭声一顿,看着他:“所以你就这般想我,觉得我是那爱慕虚荣的人吗?”说完哭的更厉害了。 孟德承认,柳氏一哭他就没辙了,赶紧哄着解释。 柳氏哭了一会,才说道:“我是为了谁?我还不是为了你。 我们成亲这么久了,我这肚子里一直没有个动静,那大师说了,若能养个孩子在身边,许是就成了,文瑶和文俊我是不想了,可大头还小,以前离得远,现在就在眼前,我终究是想试试。 谁知,你竟这般想我,呜呜呜……” 孟德想到这个事,眉头也是一蹙,确实,他也没少耕耘,却不见结果,找了大夫看也看不出问题来。 岳父岳母也支持他再娶,而且对柳氏也十分满意,可问题就是怀不上孩子,如今柳氏年纪越来越大,若是不能生个儿子,他孟家岂不是要绝后? 不行,这肯定不行。 柳氏哭着哭着,突然说道:“要不算了吧,妾身给老爷纳妾吧,只要老爷好,妾身受什么委屈都无所谓,呜呜呜……” 这委曲求全的语气,一下将孟德的心给捏住了,不住的哄着:“说什么胡话,今生今世,除了你,我不会再娶别人……” 柳氏看看他,这才大哭着扑进他怀里,似要将自己的委屈全都哭出来,孟德只能好言好语的哄着。 这边闹的你哭我哄的,文昌伯府却一团喜气一团忧气。 喜的是文瑶,能去北境找哥哥了,而且还是文教授一起去,忧的是罗氏和文老汉,怎么去了一个孙子还不够,儿子和孙女也要跟着去啊。 要不,把他们老两口也给捎上? 第495章 完了,说漏嘴了 一直默默坐在旁边的大头突然开口:“你们都走了,我咋办?” 父女俩同时看向大头。 “……” 文瑶用胳膊肘捅了捅文修易,让文修易说话。 文修易用手杵了杵她,让她说。 大头:“……”他年纪小,但是他不瞎。 最后,大头无奈道:“我去义父家住一段时间。” 父女俩同时松了口气,文修易这才满是愧疚的开口:“头啊,不是爹不带你去,你年纪小,北境那样的地方太苦了,而且,你现在应该以学业为重对不对,而且我和你姐都去了,咱们家总得有人担起门户啊,万一京中有个什么事,你作为文昌伯府的主人,也能出面嘛。” 大头微微叹了口气,开口:“爹,我虚岁也才七岁。” 文修易都被他逗笑了,伸手捏了捏大头的鼻子:“你还知道你只有六岁啊,你看看人家七岁的娃娃在干什么,你再看看你,成天一副老学究的模样,我看你义父也没教你整天板着个脸啊。” 虽说邱志学文好,但是邱志绝不是那古板的人,他们刚来的时候还软软萌萌的儿子,怎么读了几年书,就越来越正经了。 文修易私底下还问过文瑶,怎么感觉这小子现在越长越像原书里写的那样心思越来越多了啊,他们也没把这孩子往坏路上引啊,按理说不是应该天真无邪快乐的长大吗? 文瑶也不知道为啥,到底是原书里的顶级男配,可能大头天生自带点成熟稳重的光环? 最后父女俩总结下来,觉得还是书读多了,读傻了。 可关键是,也不傻啊,他问过邱志大头在国子监的表现,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懂的藏拙,就是那种我明明会但是我却装着不会,然后默默地看着你们表演。 文瑶说,这叫腹黑。 罗氏看看父女三个,又担心儿子孙女和大孙子,又担心小孙子自己在京城会被人欺负,老太太老脸
相关推荐:
夜总会头牌小姐
公主的奴隶+狼人
拒绝二婚妻[快穿]
南山终有路伪叔侄
名器风流不下流
局部降雨(叔嫂)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禁忌梦魇
我的极品师兄们
他们的星光(np 雄竞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