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娇憨可人 > 第269章

第269章

十颗种子,粒粒都珍贵无比。 他这样说,反倒把李青文给说的有点不敢认了,问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是我们老爷从杜老爷那里得的。”朱泽道。 一句话,李青文又认识南瓜花了。 因为李青文告诉杜老头这东西会爬藤,可能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能爬多少,所以这块留下不少空地。 李青文觉得空地太浪费,问朱泽能不能种点菜,朱泽点头,他们有专门的菜园子,不过地空着也是空着,想种就种吧。 李青文便趁着回城的机会,买了些菜籽,回来后,用了一个傍晚的功夫就给菜籽给种下了。 江家和他们到了家后,立刻往京城来了保平安的信,李青文也收到了秦冬梦特意写给他的。 在信里,秦冬梦说,她已经成亲,孩子快要出生,希望李青文早日来洪州游玩。 因为她只字未提到江淙,李青文悄悄松了口气。要不,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秦冬梦。 吏部的铨选考试,李青文他们私塾也有两个人要参加,考试那天,私塾正好放旬假,李青文从私塾回到京城,跟三哥一起,紧张的围着二哥转。 被俩人摆弄着换上新做的衣服,精致的荷包,李青卓看上去并没有怎么紧张,甚至还偶尔发一下呆。 李青文觉得他有心事,开口问道:“二哥,林学士的事情是不是又变?” “没有。”李青卓收敛心神,道:“那案子被提审到了刑部,天下脚下,没人敢草率,一定会水落石出。” 李青文心想,一个州府的案子闹到了刑部,应该不是普通的事情吧。 但二哥一直不想让他操心这事,他也不想在临考试之前再提这个让他分心,便按下了心里的疑惑。 考试的那一日,李青文等人早早的就起来了,吃过早饭,和李青卓一同坐车前往内城。 这次铨选同样人数不少,在进入内城时,李青文就觉得车马比平时的多,因为他不常去内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考试的缘故。 他们出发的算是很早的了,到时,吏部大门外只有两三辆马车,是内城里面的住户,马车上悬挂的标志都是京城颇有声望的家族的。 在外面待了片刻,人陆续多了,到了时辰,有人对着名册喊名字,喊到名字的人入内,李青卓的名字很靠前,在第九个,这是他省试的成绩排名。 目送着李青卓进去,李青文和李青宏没有离开,在外面候着。 李青文是经历过不少大考小考的,等着的时候还能四处溜达看看,李青宏则紧张的不得了,头上一直冒汗。 李青文想,下次他考试,还是不让三哥知道了,省得他这么着急。 第219章 六月的京城很热了, 又好久不下雨,又干又燥,吏部大门外面没有甚么遮挡, 着实有些晒。 而且这里周边大都是森严的衙门,连个铺子都没有,亏得他们来之前带了水,要不渴着就难受了。 不过俩人都忍着没敢多喝, 给李青卓留着,也不知道啥时候才结束,只能等。 时隔几十年重开科举,李青卓是第一批进士, 这次铨选也是几十年来头一遭, 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个甚么状况。 一直到中午,李青文和李青宏把车上的干粮拿出来, 跟其他人一般站着吃起来, 还得背着大门口的方向, 要不看着那一列列的威严的士兵,怕不是会噎到。 午后,有人出来了,外面等着的一众人马立刻迎上去,旋即一脸失望。 本来李青文和李青宏想过去打听一下,结果出来的人径自上了自家的马车离开了。 李青文想,按照二哥的成绩, 应该会在前十个出来, 果不其然, 跟进去时一样, 李青卓第九个出了吏部的大门, 李青文和李青宏哥俩,一个拿着水,一个带着擦汗的布巾颠颠的迎上去。 李青卓出了些汗,鼻尖有一点水光,面白如玉,眼眸清凌凌的,一副冷静而自持的模样。跟刚进去时没甚区别。 “没想到在里面候了那么久。”李青卓问道:“你俩吃过饭了没?” 李青文和李李青卓连连点头,问道:“二哥,咋样?” “不好说。”李青卓喝了口水,道:“回去等信吧。” 知道李青卓受累了,兄弟俩没多问,一同上了车,回东城。 因为之前名声的宣扬,东城的羊蝎子店铺生意不错,前面有客人,他们的马车直接去了后面院子的大门。 院子是二进的,最前面的羊蝎子火锅临街的二楼,后面是李青勇他们住的第一进院子,第二进院不单宽敞还很安静,李青文虽然进城不多,但在这里也有专门的房间。 三天假,还有一天,李青文不着急回私塾,跟二哥三哥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去找苏元宝,跟他玩了半天,拿上李青宏给他装的一大兜子东西,这才出城。 李青文回到私塾,住的地方只有朱祖元一个人,将三哥装的点心拿出来,俩人分着吃了,晚饭就没下去吃。 天气热,屋里的窗户都大开着,天还没黑,吹进来的风还是很热,但总比没有强。 李青文练完练字洗手,朱祖元躺在床上,探头跟李青文问道:“你昨天你是不是去吏部了?” 李青文一边擦手一边道:“是啊,我二哥铨选,我去凑个热闹,你咋知道的?” “我昨天去内城想要见识见识,看到个人影,有点像你……”朱祖元愣了一下,坐了起来,“你二哥?不会是李青卓吧?” “是啊。”李青文回头看他,“你认识他?” 朱祖元跟李青卓同年考的省试,李青文以为他们那个时候见过面,虽然同年考生很多,但机缘巧合认识,也不足为奇。 “只是听过他的大名,没有见过面……”朱祖元神色有些微妙。 “大名,甚么大名?”李青文也是累了,打了个呵欠,侧躺在床上,看着对面的人。 他们这屋子的四张床两两相对,李青文和朱祖元的同靠着门,挨的不远。 “你、你不知道吗?”朱祖元看着李青文,道:“你二哥和恣华阁的箬竹姑娘诗酒相赠的感人过往,现在被传成了一段佳话……” 李青文:“……” 突然就不困了,李青文盘腿坐起来,“什么姑娘?” 明明过年的时候,娘亲、嫂子和姑姑问有没有心仪的姑娘,二哥还说读书太忙,没空闲见甚什么人,咋突然冒出个箬竹姑娘? 还成了一段佳话,他咋不知道?! “箬竹姑娘。”朱祖元道:“恣华阁的红倌,诗歌茶酒花,琴棋书画剑,样样精通,在京城名气可大了,寻常人面都见不到,听说长的如天仙一般。” 李青文嘴巴张了张,那两个字到底也没说出口,半晌,才开口问道:“恣华阁是什么地方?” “青楼啊。”朱祖元说道,他看出来了,李青文是真的不知道这事。 李青文沉默了,心里冒出一个念头,难道是二哥害怕那位姑娘的出身,所以才一直没跟家里说这个? 可是,据他所知,二哥在文正书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道理有空闲谈情说爱,更别提是跟青楼的姑娘…… 而且,他刚到京城时,二哥一再叮嘱不要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李青文确定,二哥不是那种人。 “你、你先给我说说……外头是怎么传的?”李青文问道。 “我也是到了京城才听说的……”朱祖元道:“坊间都传,出身贫寒的才子邂逅了美丽的佳人,因为没有钱,便用诗换酒,为了箬竹姑娘,写了几百首诗,在箬竹姑娘的青囊相助下,这位才子也进士及第,现在大家伙都猜想,才子会不会迎娶佳人。” 听到“诗”的时候,李青文眉心动了动,他知道的是,他二哥的诗都换成了银子,跟酒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青文道:“那应该不是我二哥,我二哥不喜欢喝酒。” 朱祖元看着他,心想,男人请女人喝酒,那跟喜欢不喜欢喝酒有甚欢喜? 不过他现在也有点不敢确认,因为前不久才去了城里李家的羊蝎子吃火锅,那么大的铺子,生意不小,李青文家看上去好像并不是没钱的样子…… 可是进士中第的榜上,李青卓的名字赫然在列,就只有有一个姓李的,不可能重名重姓。 所以,他就没有继续说。 李青文也没在意,传闻这玩意不就是瞎说一通嘛。 因为头一天睡的早,开始上课的这天早上,李青文是起来最早的,天还不亮就去跑步,跑步回来,天边还是暗的,但有亮了。 朱泽和花匠在浇水,李青文擦了擦汗过来帮忙。 靠近南边的花圃不少花花苞都很大了,李青文盯着其中的一朵,看着里面颤颤巍巍的花蕊,想边城这时候已经把地都种下了,他的那些树苗不知道咋样了…… “这是山茶花,虽然花小,但很香。”朱泽给李青文介绍道:“明天后天开花,就能闻到那香味了。” “可它现在看上去就快要开了。”李青文蹲在地上,指了指那隐隐向外发力的花瓣。 “昨天好像就这样了。”朱泽这般说道。 “是吗?”李青文盯着那花骨朵,若有所思的道:“可能它需要点鼓励,我给它唱一首歌吧。” 立在旁边的朱泽:“……” 李青文站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开口唱道:“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注:1) 当他拉高声调唱了几遍“青藏高原”时,旁边的窗户露出好几个脑袋,喊道:“还没睡醒,小声些……” 正好调上不去了,李青文看着没有丝毫变化的花苞,道:“看来它还没准备好开,我先去吃饭了。” 李青文往吃饭的地方跑,刚跑了没几步,就听道朱泽惊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来,“开、开了,真的,花开了!” 李青文好像嗅到了一股幽香,笑了笑,头也不回的跑了。 也许是裂开了。 铨选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六月中旬,李青卓经过中书省审察,解褐授大理寺评事。 被吏部授官都在六品以下,大理寺评事虽然官职低微,勉强八品下,但却是京官,而且又是大理寺这种重地,这个结果真的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听说了这个好消息,李青文当天下了学堂,立刻回京城,和二哥三哥一起庆祝。 因为这事,李青勇他们出去买了许多菜,李青文到后立刻洗手,进了后厨,大铁锅一烧,滋滋啦啦的开始炒起来。 李青勇烧火,一边耸动着鼻子,一边道:“我许久没有吃到仔儿做的菜了。” 这话倒是没错,自从李青文受伤开始养身体,在家里陈氏和姜氏不让他闻油烟。 去年冬天,好不容易出去一趟,为了赶路快点,一直在吃干粮,好不容易碰到大风雪,李青文又被江淙带出去,他们再也不像往年冬天在森林那般,一天能吃一两顿李青文做的饭菜。 到了京城,李青文住在郊外,他们也就只能想想从前的日子了。 两个锅同时烧,李青贵他们几个人帮忙,到天黑时,终于忙乎出了一大桌子饭。 为了庆祝,李青宏在二楼特意留了一个大房间,门一关,李家的一众人坐在桌边,个个

相关推荐: 先婚后爱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剑来   将军男后(修改版)   朝朝暮暮   他来过我的世界   长夜(H)   皇嫂   九品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