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我同你一起回去!” 陈氏不放心,还是跟着回家一趟,姜氏想了想也一起,李正亮哥俩想回去,姜氏没让,等会他们还回县城呢,小孩子跟着折腾啥。 就这样,陈氏姜氏和李青瑞雇了一辆马车回村子,李青风和李青文哥俩带着侄子在衙门后门等着。 过了一会儿,李青卓提着药和粥到了,说过后,让衙役带去牢中。 又惊又吓折腾到现在,大的小的又累又饿,李青卓带着他们去旁边吃面,李青文没有胃口还是硬塞了大半碗,他马上就要打一场硬仗,不吃东西可不行。 听说了他们的决定,李青卓皱眉道:“要去也该我去,你们都不懂疗伤,路上出事能应付的了吗?” 李青风呼噜呼噜连汤带面倒进肚子里,道:“这事得跟大哥说,他不同意,你也去不成。” 马车一路跑到杨树村,引来村民们好奇的观望,车还没挺稳,李青瑞就跳下地,直奔里长家,可是却扑了个空。 “你叔去你二爷爷家了!”郭家的婶子这般道。 李青瑞立刻返到李本善家,进门就看到院子里站了许多人,李茂群被一群人围着,像是在被劝说着什么,里长郭大全也在其中。 “大叔,有点急事找你。”李青瑞过去同郭大全道:“我要出躺远门,劳烦大叔跟我去衙门办个通关路引。” 因为着急,李青瑞说这话也没有避人,当下院子里的人都看了过来,纷纷问他要去哪里。 “送一个朋友去边城……”李青瑞含混道。 知道李青瑞是分得清轻重的人,这般说必定是要紧的事,郭大全立刻往外走。 李青瑞才转身,李茂群跑到他身后,“大侄子,我跟你一起去!” 不知道他为啥这么说,李青瑞愣了一下,边走边道:“茂群叔,太远了,而且路上不安全,我不能让你冒险。” “不怕,大不了死在外头,那样还干净,再在家呆着,我不被气死也得憋疯了!”李茂群紧紧的跟在后面,十分坚持。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青瑞看向郭大全,郭大全叹气道:“他刚回家就打起来了,这么冷的天跑到山上住,你二爷爷早上才知道这事,一帮人才把他找回来……” “我在这个家一刻钟都待不下去了!”李茂群咬牙恨恨的道:“宁可死在外头,我都不会回去!” 李茂群是个执拗的,李青瑞一时半会无法说服他,只能任由他跟着,等把正事办完再劝他。 第26章 波折 陈氏翻开柜子,把里面的衣服翻出来,转头看到柜子最下面的新被褥,停住了动作。 姜氏在厢房把东西收拾好,进屋问道:“娘,还缺啥不?” 陈氏伸手把叠的整齐的被褥拿出来,抱着往外走,“差不离了,老大费鞋,你给他多带几双。” 姜氏应了一声,又赶紧往厢房跑。 被褥、衣服、鞋、篓子、柴刀、盆和粮食……一样一样再察看几遍,然后才搬到马车上。 李茂群一股脑的跟过来,一见车上装着的行礼,道:“差点忘了,我回去收拾行礼,你可要等我一会。” 不等李青瑞回应,他转头就往回跑,陈氏看了一眼,问道:“你茂群叔要干啥?” “他要跟我去边城。”李青瑞无奈的道,“那可不是啥好地方,一路狼豺虎豹,跟我们去府城不一样……” 看到媳妇嘴里含着的泪,李青瑞立刻闭上了嘴巴,不再多话。 陈氏把家里所有钱财都搜到一起,一文钱都没留,全部塞给李青瑞,“老大,这些够吗?” 穷家富路,这么远的道,出什么事情都不稀奇,带多少钱心里都不稳当。 李青瑞心里清楚,但嘴上还是安慰道:“够了,娘,我身上从来没装过这么多银子。” 陈氏叹气,想了想又把针线给装上了,一来一回几个月,衣服鞋子难免会破损,不管好不好看,缝上能将就着穿就行。 知道自己偷偷走,李茂群一定会追上来,李青瑞还是等人。 李茂群来的极快,他就只有一个破行礼卷,跟去府城时的行头一样。 “走吧,别耽误事!”李茂群跳上车催促道。 县城这边,李青文几个兄弟也没有闲着,找了木匠打一副拐杖和一个简易的担架,这俩东西倒是简单,但要的急,价格就高上几许。 明天就要走了,这个时候时间是最耽误不得的。 李青卓回到回春堂,把自己和弟弟的口袋全部掏空,换了二十副药,药包被麻绳捆的死死的,放在背篓里。 路上,李青瑞同李茂群说了北上种种困难和危险,李茂群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依旧打算跟着。 李茂群因为害病,晚回去了几天,到家后,娘亲和兄嫂问都不问一句,让他本来就寒透的人更凉了几分。 他路上生病,李青瑞他们不但留下来陪着他,还替交了药钱,这个钱不能拖欠。 他冲娘亲要钱还债,张氏百般不愿意,先说没钱,后来又说去找他二伯要,李茂群登时就怒了,他有娘有哥嫂,为什么要去别人家要钱。 哥嫂也都摊手说没钱,李茂群去背家里的粮食准备卖掉,结果就打了起来。看张氏又哭叫着要去二伯家,李茂群咬碎了一口牙,气愤跑到山上。 宁愿与北风和黄土作伴,也不愿意回那个又烂又臭的家中。 李茂群不想自己家的事情再拖累二伯家,但事情闹这么大,李本善不可能不知道,纠集了一群人又把他找回来。 李青瑞去时,一群人正在劝说他,凡事忍忍就过去了。 李茂群忍了二十多年,真真的忍不下去了,原本他打算分家,听李青瑞说要出远门,存着避瘟的心思离开家。 他家的事情村子里人都知道,见李茂群恨不得咬碎一口钢牙的模样,陈氏等人也不知道咋劝。 日头快移到脑袋顶的时候,李青瑞和陈氏等人到了,找上李青文他们。 出了这等事,李青卓在铺子没法安心等着,一直带着俩弟弟,见到大哥便说也要同去边城。 陈氏第一个不同意,她生的这几个儿女,就顶二儿子身体最不好,天冷点热点不小心就病了,娘胎里就体弱,养这么大不知道担了多少心。 姜氏也摇头,在她看来,李青卓的体格还不如她,越往北越冷,接连走一两个月,这身子骨根本抗不住。 李青卓坚持道:“我只是容易受寒,师傅都不知道给我相看过多少次,身体没甚大毛病,多穿点就好了,路上多带点治伤寒的药,病了我自己熬。” “江大哥的病还重着,短时间内且得看着,有懂医术的跟着更稳妥些,我已经同师傅告了假。”李青卓看向李青瑞,“大哥,去的时候人多,回来就只有咱们几个,人越多路更好走。” 没想到他先斩后奏,而且句句在理,李青瑞也找不到不让去的理由,最终也只得默认下来。 一帮子人没有停歇的,直接去了衙门。 李青瑞弯腰作揖的跟门房说要办路引,门房说主簿和县丞不在,接过了一把子铜板,门房倒是没有刚才的不耐烦的模样,但回应依旧是一样的,“好像是被哪个大户请去喝酒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你们要是不急,还是明天再来吧。” 门房也不知道两位爷去了哪里,李青瑞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郭大叔,这事拖不到明天,还得劳烦你在县城多呆些时辰。” “不碍事,家里头没要紧的……”郭大全连忙摆手,“我今天不回去都没甚。” 陈氏紧紧的绞着袖口,看着高大的县衙门楼,忽的想起一个人来,道:“老大,还记得你八舅不,他好像在衙门做事。” “娘你没记错,八舅好像在县衙做账房,前年我和爹来县城,碰到过一次。” 李青瑞脸上多了几分希冀,所谓“衙门里有人好办事”,虽说他不爱麻烦人,但这个紧要关头,得分得清轻重。 李青瑞立刻同门房问了陈山安的住处,买了些礼品,和陈氏一同前去拜会。 陈山安是陈氏亲大伯的儿子,是正经的叔伯兄妹,只是他从小在大户人家做书童,鲜少回去,故陈氏跟这个堂哥只见过几次面。 陈山安家在县衙后头那条街,不远,几个人拍响门板后,一个婆子出来应门,听说了陈氏的身份,打量一下,引众人进门。 万幸的是,陈山安在家,他一下就认出了陈氏和李青瑞,“大外甥长的像他爹,精神又俊气,你们家几个儿子都不差!” 陈氏心里有事,笑的就有些牵强,李青瑞和这个不算熟悉的舅舅客气了几句,然后说明了来意。 陈山安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知道你们一家都是有情有义的,可那人已经是朝廷的重犯,和咱们平头百姓就不是一路人了。你们帮他看病送药,打点差役,便是还了恩,何苦非要跑上那么远送去?” 陈氏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堂哥会这样劝她。 陈山安慢悠悠的道:“咱们两家是实在亲戚,我才会说这些话,他有爹娘兄弟姐妹,人家都不管,你们冒着性命危险走这一趟是为了啥?” 李青瑞看着八舅没说话。 “我听说你家为了小儿子奔波了许多年,日子并不好过,为了那人万一再让外甥们受伤或者什么的,你们日后还咋过?”陈山安语重心长的道。 陈氏嗫嚅道:“从前家里是穷,现在不一样,仔儿好了,我们做糖也挣了不少钱……八哥你不知道,恩人伤的很重,没人精心照看怕是命不久矣……” 陈山安突然有了兴趣,道:“做糖?从哪儿学的手艺,从前可没听说过。” “就是用麦子发芽熬糖,还有做成其他样子的……”陈氏想着边城的事情,心里乱,“今天来的仓促,等下次过来送些给你们尝尝。” 陈山安又问了两句关于做糖的事情,陈氏求人办事,心里就算煎熬,也得挺着,回应着。 只一件事是她绝对不会吐出来的,那就是做糖是小儿子教的。 陈山安劝说了一通,李青瑞还是坚持要走这一躺,他很无奈的叹气,道:“行,既然这样,那我就替你们去找找两位大人。不过衙门办事光靠嘴可不行,麻烦大人写文书,辛苦钱是少不得的……” “知道,这个规矩知道。”陈氏连声道:“准备着呢,就是不知道多少,八哥你得先给我们透个口风……” 陈山安让李青瑞等人去衙门候着,他去寻人,不用陈氏使眼色,李青瑞便将银子递了过去。 熟练的颠了颠手里的银子,陈山安笑道:“你们家轻易不张回嘴,我这个舅舅拼了力也得把这事办了,且在这里安心等着。” 李家人站在衙门对面的树下,李青瑞正和陈氏说着等下要买的东西,李青风十分烦躁,身体瘦弱的二哥都去了,他却不行。 看他腮帮子不停的鼓动着,李青卓道:“爹和老三不在,只留娘和嫂子她们在家,你觉得行吗?” “那二哥你可以留家里。”李青风气道。 “我不去的话,娘也会催我在县城药铺学医,怎么可能留在家里。”李青卓平静的道:“如果有下次,二哥就让你去。” 李青卓向来说话算话,李青风算是暂时被安抚住了。 陈山安并没有
相关推荐:
妙拐圣僧
掌中之物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九品道士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邻家少妇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