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经算是同学里的翘楚了,谁能想到狄思科的升职速度跟坐了火箭似的! “嘿嘿,车是我媳妇花钱买的。”狄思科描述了自家厂长差点被抓走的经过,“这样的副厂长,你要是乐意当,咱俩可以换换。我愿意进你们这样的大衙门坐办公室!” 杜斌虽然羡慕他的升职速度,却不敢去那种工厂当二把手。 风险太高了。 狄思科看一眼手表问:“啥时候能出发啊?我都饿了!” “嗐,今天不成了,领导临时给分派了任务,我得留在单位加班。刚才想打你传呼通知你的……” 狄思科理解地点头:“那你先忙工作吧,顺便帮我打听一下市里那个’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的情况。” “你要干嘛啊?” “我记得在报纸上看过报道,去年市里成立了这个领导小组,为了清理三角债,拿出了一笔启动资金。我想打听一下,这笔启动资金要怎么申请,最好能给日化厂也申请一笔钱!” 狄思科在市政府没啥人脉,就只能让杜斌帮忙打听打听。 “那笔钱啊,你还是别惦记了!”杜斌摇头说,“市里主要帮机电、冶金、建材这类企业清欠。” “这咋还厚此薄彼呢,其他行业就是捡来的孩子啊?” “也不是,轻纺家电什么的,那属于生产消费资料,拖欠的情况太复杂了。万一这边出启动资金帮你们还了欠款,隔一段时间又出现了新的积压产品,那不是白清理嘛!” 市里要搞试点,总要有成效才行。 “而且很多企业都拿着这笔钱乱搞,根本就不是用来还三角债的。” 狄思科保证道:“我们可以在银行设立一个清欠账户,专门用来处理三角债。你帮我打听一下申请条件,管他批不批呢,先试试嘛!” “那行,我找人问问,你等我消息吧!” * 晚饭没吃成,狄思科可以开车提前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二哥在前院儿给几个孩子洗衣服呢。 狄思科打趣道:“不去托儿所接嘟嘟,小心她给你告状啊!” “今天不用接,跟着你家于经理去于家串门了!” “那她今天没去托儿所啊?”狄思科不到七点就出门上班,还真不知道孩子们的情况。 “没有,三个孩子在于家呆了一天。我家嘟嘟已经乐不思蜀,不想回家了。” 狄思科饿得肚子咕咕叫,从二哥带来的副食袋子里挑了一只猪蹄。 一边啃猪蹄一边问:“哥,你认不认识讨债公司的人?” “认识几个。怎么了?谁要讨债啊?”二哥搓着衣服问,“公对公还是私人的?” “公对公。有几笔款子一直要不回来,我想找专业人士出面。” “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清偿服务公司,不过,你也知道我认识的人都有点那什么,他这个清偿公司可能不太正规,都是给私人要债的。你要做公对公的业务,得找公办讨债公司。” 狄思科嚼着猪皮问:“讨债公司还有公办的啊?那你帮我介绍一个呗!” 兄弟俩正说着话,院门就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于童带着三个孩子和两个保姆呼啦啦走了进来。 小阿姨的手里还提着一个鸟笼子。 “这笼子里不会真的有鸟吧?”狄思科提起布料的一角,果然看见里面有一只八哥。 “确实有鸟。”于童生气道,“这俩孩子瞧着八哥稀罕,非要把八哥带回来。我爷爷那么宝贝他的八哥,居然愣是同意了!” “嘿,这老爷子。”狄思科也不知能说啥。 于童狠狠心说:“我看这样下去不行,得把他俩送到托儿所去,跟嘟嘟做个伴!” 狄思科问闺女和儿子:“你们想跟姐姐一起上学吗?” 两个无知小儿连连点头,他俩现在就是姐姐的跟屁虫。 “去托儿所挺好,不过还是再等等吧,等这阵子风声过去了,再送你们去托儿所上学。” 于童疑惑道:“现在怎么不能去?” “你看看他俩,提笼架鸟揉核桃,逗猫撵狗撒酒疯。纨绔必备技能只差揉核桃了。”狄思科在闺女的黄毛上揉了揉,“万一那些讨债的人找不到我,反而把这对小纨绔抓去当人质怎么办?” 第111章 曾厂长的遭遇让大家对狄思科的处境忧心不已。 郭美凤前两天还跟剧组的同事炫耀, 自家儿子当上了副厂长,今天就听说正厂长险些被法院带走的消息。 她背后的气焰立马就掉下来大半截儿。 “你那工作这么危险啊?”郭美凤将他的玩笑话当了真,担忧地摸摸孙子孙女的小脑袋, “那些讨债的人, 不会真的盯上孩子吧?” 狄思科好笑道:“妈, 您是不是港片看多了?我们厂的供应商都是国营单位,讨债也要有底线, 不会使用非法手段的。我不是法人代表, 法院来抓我就是他们不占理了。” “人家是奔着要债来的,还讲什么理啊!”郭美凤拍了拍胸脯,“正好乔太太约我去雍和宫,我明天去帮你拜拜。” 狄思科把蹲在地上还没鸟笼子高的儿子提溜起来,不许他骚扰八哥。 而后笑着安抚老妈:“我已经让二哥帮忙联系讨债公司了, 等我们的货款讨回来,自然能把人家的债还上。” 郭美凤生怕他被法院盯上,催促老二赶紧找个靠谱的讨债公司。 自家闺女天天跟着双胞胎撵狗逗鸟,都快成老五家的二胎了, 二哥当然要把老五的事当成大事来办。 第二天就带着狄思科去了一家正规的讨债公司。 公司地点在市中心, 名字很正规——北京市工业第一咨询服务事务所讨债事务部。 比什么强盛讨债公司,权威讨债公司, 听起来让人放心。 兄弟俩进门的时候,业务经理的办公室门口还有两人排队。 狄思科也坐过去一起排队,顺便听业务经理跟客户介绍讨债事务部的情况。 “我们是正规的讨债机构,业务员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熟悉相关法律条文, 专研心理学、会计学、公共关系学,与各大商业银行的关系良好。我们讨债绝对是合法的, 以理服人,对症下药!” 里面那个客户不太放心地问:“你们不上点特殊才艺,人家能还债吗?” “我们从去年起,接到了总计高达两千万的委托讨债合同,其中九成的债务都被追讨回来了!” 二哥用手肘拐了拐狄思科,问:“听起来还挺靠谱的吧?” “还行,”狄思科点点头,“人家这么厉害,又是心理学又是会计学的,收费不便宜吧?” 二哥伸出三根手指,“总债款的三成。” “那我们20万的款子,到手只有14万?” 坐在他们旁边的中年老板说:“既然找到了讨债公司,那肯定是多少年都要不回来的大宗债权,这种债权都是有利息的。利息就足够支付这三成费用了。” 狄思科笑着问:“大哥,您是哪个公司的啊?听您口音不像本地人。” “我是外地钢厂的,来北京讨债讨了一个月还没结果,就只能向本地讨债公司求助了。” 狄思科叹道:“哎,现在的工厂领导不好当啊,正经生产搞不起来,整天陷在三角债这堆麻烦里。” 大家同病相怜,立马就有了共同话题。 据中年老板介绍,他这次要讨的债一共有三百万,不过他们厂也不遑多让,欠了煤炭公司四百五十万,厂里还积压着大量的铬锰钛,只有把积压产品卖掉,他们才能连本带息把欠债还清。 他把讨债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北京的讨债公司身上。 再不给煤炭公司还钱,人家就要断了他们的煤,让他们停产了。 然而,轮到他进办公室办理委托业务时,却迟迟没有结果。 二哥听着里面的动静,小声说:“这哥们儿的帐有点悬啊,我听业务经理的意思,好像不想接受委托?” “嗯,”狄思科起身说,“打听得差不多了,咱们还是先回吧。” “你不跟业务经理谈谈啦?” “不谈了,一份委托要收三成的服务费,金额太高,我得回去跟另几位副厂长商量一下。等到内部意见达成一致再来谈也不迟。” 二哥将人带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对他这个决定当然没意见,不多时,又听见他问:“哥,要是有一笔生意,能让咱们一次性进账一百万以上,但是需要去外地几个月,你干不干?” “干啊,一百万呢,什么生意能一下子来一百万?” 他卖了好几年的录音带,也没能赚到这么多钱。 哪怕他们兄弟俩对半分,还有五十万呢。 狄思科冲他笑了笑:“帮刚才那位大哥解决三角债的问题。” “你疯了?连专业讨债公司都不愿意接他的业务,你以为你哥有三头六臂啊?”二哥瞪眼道,“你自己厂里的三角债还没解决呢,又给别人操心上了!三角债是那么好碰的吗?你出去问问,哪个厂没有产品积压?谁家没有三角债?有三角债问题的人多了,你帮得过来嘛你!” “别激动啊!”狄思科拉开车门坐进去,“也不是所有工厂都有产品积压,人家畅销产品怎么可能积压呢!你想想现在哪个行业的产品最畅销?” 二哥张口就来:“电脑吧,那么贵还经常断货。” 他媳妇最近有买电脑的打算,不过她看好的牌子需要预定。 “还有呢?”狄思科在方向盘上指了指。 “嗯,汽车也挺畅销的。桑坦纳现在挺紧俏,听说奥迪甚至交钱也买不到。” “所以啊,汽车公司有钱,跟他们做生意,应该不会被拖欠货款。” 二哥感觉自己的脑瓜子已经不够用了,“汽车公司,跟你帮人家讨债有啥关系?” “刚才那个大哥厂里积压了大量铬锰钛,”狄思科问,“你知道铬锰钛有什么用处么?” 什么铬锰钛,二哥连听都没听说过。 狄思科揭晓谜底:“铬锰钛是生产汽车齿轮的专用钢材!” 二哥搓搓下巴说:“你想把他那些钢材卖给生产齿轮的?那人家为啥自己不卖,非得咱帮着卖?要是有人肯买,还至于产品积压吗?” “因为很多齿轮厂与钢厂的情况相似,陷在三角债里没钱购买钢材,钢厂要是把钢卖给他们,很可能会加剧自身的三角债危机,所以,那位大哥宁可积压产品,也不会把产品赊出去。” 二哥都快被他绕糊涂了,“可是这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肯赊给齿轮厂,难道就肯赊给你啦?”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要帮那位大哥解决他们厂的三角债问题。”狄思科示意再次瞪眼的二哥稍安勿躁,继续说,“我的意思不是帮那位大哥追债,而是帮他的债主,煤炭公司,向钢厂追债。” “那位大哥所在的钢厂,欠了煤炭公司300万,另有利息150万,总计450万。瞧他刚才跟讨债公司交流的过程,他这次来北京讨债未必会有好结果。给煤炭公司还债更是遥遥无期。” “咱们可以将450万的债权从煤炭公司手里接过来,然后利用这份债权,让钢厂拿出铬锰钛抵债。如此一来,钢厂就不欠煤炭公司了。” 二哥琢磨了半天才说:“你是想按照讨债公司的收费标准,跟煤炭公司收费吧?” “讨债公司收三成,咱们收100万就行。让煤炭公司收回成本,还能赚50万利息。他们应该是愿意转让债权的。”狄思科顿了顿补充说,“不过,这里也有风险。350万的债权转到你公司的账户上,要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讨回欠款,这350万的债权就要背在咱们身上了。” 二哥这回倒是没怎么惊讶。 高回报当然要有高风险。 否则这一百万岂不是人人能赚! 他坐在那里将老五的意思从头捋了一遍。 他们首先要去跟煤炭公司谈条件,以350万的价格,拿到那份450万的债权。 然后用这份债权,换到价值450万的铬锰钛钢材。 再找一家齿轮厂,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将铬锰钛这种原材料换为成品齿轮。 最后再将这批成品齿轮卖给某家汽车公司。 他们要赚的钱其实跟讨债公司差不多,就是那100万的债权转让费。 但是,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350万的债就真的要背在自己身上了。 “你确定真的有汽车公司会接手咱们的齿轮?” “齿轮是生产汽车的必需品,也算是紧俏货。而且,”狄思科清了清嗓子说,“我之前在翻译室的同事,正在一家合资汽车公司当副总裁。” 当年外企用上万月薪把刘莉从经贸部挖走,如今她已经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副总了。 “你确定这个同事能帮你?” “不确定。” 二哥气道:“你逗我玩儿呢?” “我得先看你的意思啊,你愿意跟我合伙做这笔买卖,我才能去联系人家,问人家公司对齿轮的要求。你要是不乐意干,我就不折腾了。” 毕竟人情债不好还,用一次少一次。 其实,这种买卖由两口子一起做最合适,赚了赔了都是一个锅里的,挑不出理来。 不过他跟于童都离不开北京,要想全国各地跑腿,还得由二哥和他那些兄弟出面。 二哥坐在车里沉吟了好半晌,直到狄思科都想劝他不行就算了。 他才一咬牙说:“干了!你去找门路吧。” “你可想好了!”狄思科再次提醒,“搞不好就要亏350万,要不你跟嫂子商量商量吧?” 他俩都没这么多钱,要是赔了,他恐怕得卖了自己的门头房跟二哥一起背债。 提起媳妇,二哥的脑子终于清醒了一些,“那我再回家问问你嫂子。” 狄思科颔首。 这次完全就是他的突发奇想,有很多细节问题,他还需要仔细斟酌。 毕竟是几百万的债权,他也得回家跟于童商量。 然而,粉红大亨是很有冒险精神的,听他讲述了整体思路后,竟然格外干脆地投了赞成票。 “没想到这三角债里竟然还藏着大商机!” 狄思科惊讶地问:“你不怕全亏了呀?那可是三百多万呢!” 于童冷静地说:“亏不了,顶多就是在手里积压价值450万的成品齿轮。全国那么多汽修厂和汽车厂,将齿轮卖出去是迟早的事。350万的债权,均摊下来每家才垫付175万,这点钱咱垫付得起。” 狄思科自作多情地想,他媳妇可真是太爱他了,将近两百万的垫资呢,竟然说拿就能拿出来! 他当晚就把两个碍事的小崽送去了郭美凤那里,然后身体力行地回馈了于经理对自己的信任。 …… 翌日早上,他神清气爽地准备出门上班时,于童趴在枕头上提醒:“二哥赚钱不容易,你可一定把事情弄稳当了!” “知道啦。”狄思科在她额头上亲了亲,“等我把各个环节都捋顺了,再让二哥带人出发。” * 狄思科到了厂里以后,先给刘莉打了一通长途电话,才召集另几位副厂长,介绍了讨债公司的服务内容。 若是能有讨债公司出面,大家当然乐意花钱解决问题。 哪怕要收三成服务费也是值得的,顶多就是不要利息了。 于是,大家找出一个拖欠大户,本金加上利息足足欠了日化厂一百万的货款。 请专业人士出面,替他们追回这一百万。 离开时,尹甘露小声提示狄思科:“狄厂长,又快到发工资的日子了,这个月是全额发放还是部分发放,得拿出一个章程来。” 狄思科当然想全额发放,但还得看产品的销售情况。 在他的要求下,一半的生产线都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 尤其是积压最多的臭肥皂和洗洁精,机器一开就是亏损,停工就算赚了。 可是,让工人都闲着也不是个办法。 “庄厂长,供销科还是只有半数人员上班吗?” 庄有德是供销副厂长,否认道:“全员在岗,大家都上班了。咱们做供销的,不可能一直在办公室里坐着,业务员都在外面跑业务呢!” “可是,在过去的一周里,供销科的十个业务员,只有两人拿回了订单,其他人拿回的报销单比订单金额都高。” 正进来送资料的姜主任:“……” 她强忍着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 供销科是全厂油水最足的科室。 其他人只能拿一半工资的时候,他们有销售奖金,出门跑业务时的路费和食宿费也由厂里报销。 尽管业务员们的业绩都不怎么样,却仍有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供销科。 所以,供销科里的那些业务员都是有些背景门路的,不是这个厂长的侄女,就是那个主任的外甥。 平日里打着拉业务的旗号,从不在单位坐班。每个月拿回来的那点订单,还不够报销他们的车费和伙食费呢。 曾厂长早就想拿供销科开刀,但庄有德惯爱和稀泥,而且他女儿和外甥也是供销科的业务员,总说业务员在外奔波,风吹日晒最辛苦。 听了狄思科的话,庄有德又拿出了那一套说辞:“业务员们最辛苦,产品卖不出去的主要问题在产品本身,厂里还是得把产品质量提高上去。” 这话让尹甘露和技术副厂长郭万全都不太高兴。 尹甘露怼道:“要是所有业务员都拿不到订单,那是我们产品的问题。可是供销科的肖婷婷和金志国,最近可是隔三差五就能拿到一笔订单的!肖婷婷已经把咱们厂的袋装洗头膏卖进全市的大部分浴池了,这样的同志才像个销售员。” 其他人都是吃干饭的。 狄思科预感他们有继续争吵的趋势,在庄厂长开口前打断道:“供销科的业务员们确实不容易,不过我这两天在厂里各个部门都走访了,大家对供销科的意见很大,整天瞧见他们出门拉业务,却拿不回什么订单来……” 姜主任有点替狄厂长着急,他面前这三位厂长,都有亲戚在供销科工作。 别看尹厂长批评了供销科,可那肖婷婷却是她爱人的外甥。 狄厂长要是现在放炮,要求以后不给业务员报销费用,那可就把人都得罪了。 然而,狄思科却话音一转说:“业务员跑业务确实辛苦,给大家报销差旅食宿费是应该的。不过,为了打消工人们的疑虑,我建议以后每个业务员都要提前一天制定拜访计划,打算去哪里推销产品,要有个具体章程,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制定的计划中要有他目标客户所在的区县,甚至街道名称,完成了一天的拜访任务后,无论是否拉到了订单,都应该完善自己的拜访计划,写下目标客户的店名、联系人、电话,经营规模等。以便大家互通有无,第一个人不行,可以让第二个人再去试试。” 让业务员写个拜访计划而已,这是正经的工作需要,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庄有德在心里认可狄思科这套方案,但他总觉得对方还有后手。 他是销售副厂长,对销售工作有助益的建议,他是不能反对的,也只能点头同意了。 * 让业务员写拜访计划的通知一经下达,整个供销科里可谓是怨声载道。 私下里没少说狄思科没事找事。 狄思科给了大家一个礼拜的时间适应,发现这群人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们没有生活压力,也习惯了散漫度日,即使要求业务员填写拜访计划,也仍有一半的人应付了事,在马路上随便找两个店名填上去交差。 狄思科喊来新到岗的小秘书钱运旺。 “你把这份通知交给姜主任,尽快张贴,做好宣传工作,务必让所有人都了解通知内容。” 钱运旺是前年分配来的大专生,厂里一直半死不活的,要不是新来的厂长点了他当秘书,他都想辞了铁饭碗去南方打工了。 接过那份堪比印刷版的手写稿,钱运旺在心里暗暗咂舌。 待到看清通知内容后,他惊讶地问:“厂长,所有职工都可以报名当销售员啊?” “对,”狄思科摆摆手说,“快点通知下去,要是有人有疑问,可以在下班后去厂礼堂找我答疑,5点到7点,我都在那里。” 钱运旺心想,这答疑会应该跟全体职工大会的规模差不多。 有机会从工人编转成干部编,工人们都想抓住机会吧? 事情正如他所料,下班以后,一大半的工人都跑来了大礼堂。 狄思科和尹甘露坐在主席台上,台下都是踊跃提问的工人。 “狄厂长,真的是所有人都能拿到销售提成吗?” “当然,销售活动包干费用是千分之七。销售一千块的产品,就有七块钱的提成。可以承包孩子一个月的冰棍钱呢。” 又有人问:“狄厂长,包干费用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你拉业务的所有费用都在这里。厂里不再报销其他车费和食宿费。” “哗——” 工人们立即就议论开了。 “还以为能跟供销科那些人一样,报销食宿费呢。” “咱们平时还得上班,都在城里,哪有什么食宿费啊?顶多就是花上几毛钱的公共汽车钱,吃饭的话自己带着馒头油饼,饿不着就行。省下的钱就全都是自己的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供销科那些人就是浪费钱!” “厂长,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变成正式的销售员啊?” 狄思科笑着说:“这场选拔将持续三个月,三个月后,销售业绩最高的十名同志,将成为供销科的正式业务员。” 厂里效益不好,最近几年分配来的大学生已经走了好几个,正好空出了一部分干部编制。 狄思科打算用这些干部编制当诱饵,刺激工人们干好销售工作。 国企工人从工人编转成干部编的难度很高,最起码学历就是硬伤。 否则他大嫂也不会整天督促大哥考夜大。 “厂长,资金回笼奖金是啥意思啊?”又有工人举手发言。 “这一点是我要重点提醒的,工人们争相当销售员是我们乐于看到的,但是大家也知道,厂里这两年深陷在三角债中,货款迟迟要不回来。所以,从今天起,所有销售资金都要在固定时间回笼。市内15天,市外35天,提前回笼一天,就奖励回笼资金的千分之二。市内25天,市外45天以内回笼,不奖不罚。逾期回笼的,罚回笼资金的千分之二。” 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提前回款的奖励上,倒是没人在意罚款的问题。 要是能提前回款,一千块的货,至少能拿到九块钱提成呐! 面对高额奖金,立马就有工人跑上来报名了。 狄思科再次提醒:“大家报名当销售员可得做好心理准备啊!提前拿货是要抵押半个月工资的!” “反正每个月只发一半工资,押就押吧!” 当天就有上百人报名当编外销售员了。 狄思科原以为要等上几天才能开张。 然而,报名结束的第二天,就有一个静置车间的女工,卖出了两千块的洗洁精。 而且人家卖的不是市面上那种瓶装洗洁精,而是半包装的大桶洗洁精。 狄思科一打听才知道,她有个亲戚是在饭店收泔水的。 这位亲戚在市里收泔水的时候,就帮她把洗洁精推销出去了。 狄思科当即就让宣传科全厂通报了这个女工的事迹,督促大家发动各种资源赚外快。 听了广播里的内容,便有工人私下嘀咕了。 “咱们厂的产品这么好卖,供销科的业务员居然也能十天半个月不开张!” “对啊,人家崔大姐拿了两千块的订单都没有食宿费报销,他们怎么好意思报销食宿费呢?” 第112章 日化厂的编外销售员们,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捷报频传。 尽管订单金额都不大,最多的两千,最少的只有几十块, 可是仓库那边每天都热热闹闹地出货, 厂里的一潭死水终于被搅活了。 最先拿到洗洁精订单的崔红英是从农村嫁到城里来的, 当年接了婆婆的班才有了在日化厂的工作。 因着有一帮子农村亲戚,崔红英这些年在婆家没少遭白眼。 这次响应厂长号召当销售员, 只是想赚几块钱的提成。 她婆家有五口人在日化厂工作, 单位发不出工资时,就是全家喝粥的节奏。 可是,她的农村表弟帮忙将洗洁精推销进了饭馆餐厅,再加上狄厂长对她的大力宣传表扬,终于让她在家里彻底扬眉吐气了一回。 崔红英觉得农村市场大有可为。她发展自己的农村亲戚们当推销员, 将厂里的肥皂、牙膏、洗洁精等滞销产品放在附近几个村镇的小卖部和代销点寄卖。 自己还跟男人出了一批货,周末骑着三轮车去农村大集上摆摊。 满三元送一块臭肥皂,一上午就卖了三百多块钱,刨除拿货成本, 他们两口子净赚了四十多块。 这种小生意不起眼, 没想到一天就能进帐这么多。 而且她自己卖货的资金回笼快,能保证提前十天回笼, 所以按照市内15天回款,每提前一天就能多拿千分之二奖励的规则,她每次都能多拿2%左右的提成。 娘家和婆家人看到了其中利益,全家出动帮她卖货,连瞧不起乡下亲戚的婆婆都破天荒地帮忙去大集上摆摊了。 务必要让她当上正式的供销科业务员。 狄思科早就想将厂里那些滞销货弄去农村贩卖, 抢占农村市场。 只不过他刚来厂里根基尚浅,供销科的那帮人不怎么听招呼。 这回崔红英的做法与他的设想不谋而合, 他便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开一个经验分享会,将自己的销售经验分享给其他工人。 崔红英初中毕业,在厂里和家里埋头干活十来年,这段时间可谓是她的高光时刻,她面对年轻的狄厂长时有些局促。 “厂长,我没什么文化,可能说不好。” “参加分享会的都是跟你一样的工人同志,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你只要如实介绍自己的卖货经验,没人会笑话你,大家反而还要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崔红英觉得这可能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能给大家上课的机会,迟疑片刻后,一咬牙说:“那我去试试吧。” 北京周边有很多区县,有农村亲戚的也不只崔红英一家,有了崔红英的经验分享,一些工人就开始往农村送货。 大家的订单金额都不大,但架不住走货走得勤。 厂里渐渐就有人开始编排供销科的业务员了。 以前大家只以为是产品落伍才卖不出去,虽然觉得供销科的油水太足了,但供销科几十年如一日地油水足,工人们早就习惯了。 可是,最近仓库那边红红火火接连出货,这就不全是产品的问题了吧? 声讨供销科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多了起来。 然而,供销科里从科长到业务员都是老油子,这种酸话他们听得多了,甭管工人们私下里说什么,他们只当听不见,继续该干嘛干嘛。 狄思科暗道,这些业务员别的本事没看出来,但是心理素质真是没得说了。 “狄厂长,眼瞅着就该发工资,咱们这个月是全额发放,还是部分发放?” 人事科长和财务科长一起上门找狄思科拿主意。 “这个月有钱全额发放么?”狄思科问。 “全额发放勉强够用,不过咱们已经欠了不少电费,再不交钱的话,供电公司就要给咱们断电了。” “那就先把电费交了吧。在职职工全额发放,离退休职工发放一半。” 他还想分出一部分资金给技术科研究新产品,再给洗头膏增加几个香型,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他的短期目标就是在支付完各项固定支出后,可以给工人全额发放工资。 闻言,人事科的肖科长多次欲言又止。 他对这个决定真是不知从何吐槽了。 “狄厂长,有的车间已经停产了,停产车间的职工是不是也该发放一半?” “停产是厂领导的决定,不是工人的决定。工人每天正常上班,虽然没有从事生产工作,但每个车间都被整理打扫得井井有条。”狄思科笑了笑,“肖科长应该去那些停产车间看看,咱们厂的工人真是没得说。” 很多工人还有以厂为家的意识,即使停产了,也要把车间打扫干净。 趁着停产这段时间检修机器,将设备擦得锃亮。 只凭这个举动,狄思科就希望能对所有在职职工一视同仁,全额发放工资。 财务科的李科长也劝道:“狄厂长,要么就退休和在职发一样的工资,要么就照顾退休职工,给他们全额发放,在职的部分发放。如果被那些老同志知道,自己的工资比在职职工低,他们肯定要闹的!” 可是,狄思科却像个愣头青似的说:“老同志嘛,应该能理解年轻人的辛苦。这次就让他们受点委屈,以后找机会补齐吧。” 肖李二人面面相觑,从副厂长办公室走出来后,肖科长嘀咕:“之前瞧着他说话办事挺有条理的啊,没想到性子这么犟,一点也不听人劝!” “说到底还是太年轻,吃亏才能长记性,等他被那些退休职工闹上门,就知道事情的深浅了。” 狄思科不怕老职工闹,就怕他们不闹。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他特意跟那些家里有退休工人的职工坐在一起,并隐晦地透露,这个月将给在职职工全额发放工资,而退休职工只能暂时发放一半。 消息放出去的第二天,他就如愿在厂里见到了十几个退休工人代表。 这些老同志是来讨说法的。 他将老同志们请进会议室,将另三位副厂长也叫上,而后又喊来了十几个平时比较乐于发言的在职职工。 针对发放工资的问题,大家一起开个座谈会。 “我来咱们厂里上任以后,一直想组织老职工们召开一次座谈会,你们都经历过厂子最辉煌的时期,有丰富的经营和生产经验。我想趁着这个机会跟老同志们取取经,把几位副厂长和在职职工代表都一并请来了,咱们今天可以畅所欲言。” 老同志们退休以后,除了讨论国际国内时事要闻,就是聚在一起臭骂厂领导。 这新来的副厂长瞧着年轻,但对他们还比较尊重,退休老同志们的神色稍稍和缓了些。 他们当中打头的,曾是日化三厂的工会主席,此时便主动发言说:“我们已经是退休的老家伙了,对市场经济也不了解,不会对现在领导班子的工作指手画脚。不过,有些话我们也是不吐不快的……” 庄有德知道他们是为了讨退休工资来的,这是要转入正题了。 他之前也劝过狄思科,所有人一视同仁,给在职职工发一半工资就可以,但对方不听劝。 这不就被人闹上门了嘛! 他笑容可掬地说:“咱们今天聚在一起,就是为厂里的发展出谋划策的,有什么建议您尽管提。” “咱们日化厂,从一厂到三厂,都是经贸部优秀轻工企业,为国家出口创汇立下了汗马功劳。十来种产品都荣获过部优质和市优质产品,在五年前还是相当畅销的,怎么现在突然就变成滞销品了呢?” 庄有德是销售副厂长,自认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清了清嗓子说:“最近几年有大批国际品牌、合资品牌和私营品牌挤入国内市场,产品和包装都出众,一下子就把咱们比了下去。咱们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了,自然就成了滞销货。” 既然他提到了技术,郭万全这个技术副厂长就不得不出声了。 “我们的产品在创新方面确实不如国际品牌,但是像咱们这样的老牌子还有不少,大家都在艰难求生,努力寻找销路。人家上海日化的货还能在王府井的柜台里摆着,供销科的同志为什么不能把咱们厂的货送进上海的柜台呢?” 有工人代表接话说:“送不进商场柜台,能销往农村也好呀!高不成低不就,订单拿不回几个,整天光想着报销差旅食宿费了。” 老同志们听了就说:“看来工人们对供销科的意见很大啊!” 不知被谁嘀咕了一句:“意见大有什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女奴的等价替换
虎王的花奴(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白日烟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红豆
桃源俏美妇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