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任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向我们推荐。” * 新任副主任的人选暂时没有眉目,经合办倒是迎来了另一项重要工作。 市里要组织工作组,对五家国有企业进行会诊。 经合办在名牌工程的初审环节中表现出色,狄思科和区经委主任一起被市经委点名加入了这个工作组。 当然了,选他俩加入工作组还有另一个原因。 这五家企业中,有一个在他们的辖区,就是那个最近破产谣言传得很盛的腾飞厂。 腾飞厂是几十年的老厂,在册职工有五千人。 而这五千人中,有一半都是家庭的顶梁柱。 一旦腾飞厂破产,将这些职工和家属放到社会上,会给社会层面造成巨大负担。 所以,只要能保住,市里还是要尽量将腾飞厂保下来的。 无论是合资还是卖给外资,总要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如果是其他厂的问题,市里自己就能做决定。 可是腾飞厂的亲娘是机械工业部,它又是生产过军工产品,曾经有军工背景的企业。 外资对它的投资和并购都要经过严格审查。 因此,市里更倾向于内部消化,帮腾飞厂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 这个工作组有十几人,王副市长亲自挂帅当组长,市经委的夏主任是副组长。 第一站就来到了腾飞厂,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 狄思科在腾飞厂那高大气派的大门前路过了数次,今天却是第一次走进腾飞厂的大门。 跟他想象得差不多。 五十年代建厂的时候,市里给他们在郊区拨了一大片地,厂区和住宿区都建在这里。 腾飞厂的面积绝对是狄思科见过的所有工厂中最大的。 从大门进去以后,要开车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才能抵达真正的厂区。 一排排厂房有序排列,尽管大部分车间已经停产了,但是可以想象出,当年工人们在这里热火朝天搞生产的景象。 “我爷爷就是七二九厂的工人,”孟古洁感慨道,“现在可真是物是人非了。” 狄思科坠在队伍的后面,听到她的话,就偏头问:“孟秘书以前经常来腾飞厂?” 孟古洁点点头:“我爷爷没退休前,我经常进来。当时还说让我和我哥接他的班呢,结果我俩都考了大学,工作都是国家分配的,谁也没能来七二九厂接班。” “你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市经委吗?” “对,一晃也有十年了。” 狄思科又问:“那你给夏主任当秘书的时间也不短了吧?” “快四年了。” 狄思科颔首,适时停止交谈,跟上了前面的大部队。 腾飞厂的大部分车间都是半停工状态,目前只有生产传呼机的车间还在正常上工。 一群人将所有车间都走了一遍,才在马厂长的安排下,进入了一个会议室。 “情况不容乐观啊,”王副市长开门见山道,“大家都说说看法吧。” 夏主任翻了翻产品名录说:“腾飞厂的产品种类不少,传呼机,收音机和录音机是主打产品,除此之外,还有电平记录仪,传声放大器,抖动仪等产品,提供给学校,科研单位和工厂。咱们最好能在原有产品和生产线上挖掘潜力,尽量不投入或少投入,花小钱办大事。” 市里已经不敢给腾飞厂投钱了,生怕这一次又是打水漂。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以一款产品或一个系列产品,拉动腾飞厂的发展。 但腾飞厂的产品有个很普遍的问题——技术落后,版本太老了。 就连最新上市的传呼机都是数字传呼。 狄思科坐在长条会议桌中段,主动提问说:“马厂长,咱们厂的技术人员,能不能研究出汉字寻呼机?从2月份开始,咱们市无线局就开通128汉显寻呼业务了,据说现在已经有三万用户,而且无线局那边又签订了扩容合同,汉显寻呼明显是大趋势。” 126和127寻呼台是数字寻呼,用户已经有几十万人,128是刚推出的汉显寻呼,现在正是新品上市的红利期,一台寻呼机报价四千块。 人家已经上马了最新项目,腾飞厂这边才推出数字传呼,这不是步步落后吗! 马援朝颔首说:“厂里的技术人员已经在研究汉显了,只要有了眉目,我们就立马投产。” 厂里从决定生产传呼机,到拆机研究,找投资,再到正式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这个速度不算慢了。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太好。 刚把数字传呼机鼓捣出来,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呢,人家又搞出了汉显传呼机。 马援朝既恨自己不了解市场,又气厂里那些搞市场调研的人消息滞后。 甚至在办公室里拍着桌子大骂他们“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然而,无论他如何生气都于事无补,只能抓紧时间组织人手,研究汉显传呼机。 从腾飞厂所有产品的成色来看,似乎只有传呼机有些腾飞的希望。 工作组在腾飞厂呆了两天,最终决定一边帮腾飞厂联系其他投资,一边跟市无线局商议,促成无线局跟腾飞厂签订传呼机的采购合同。 狄思科觉得,如果能由政府出面联系采购合同,那腾飞厂至少还能坚持一年,想要破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腾飞厂离开后,他主动跑了一趟市经委,再次坐进了夏主任的办公室。 “领导,我这回是来跟您要支援的!” 夏主任还在翻看名牌评选的资料,头也不抬地说:“要支援回你们区里要去,跑我这里要什么支援?” “哈哈,这事还真得由您帮忙才行,我们区里说话也不好使。” 夏主任收起钢笔,问:“什么事?” “想跟您讨个人!”狄思科望向进来倒水的孟古洁,“我们区经合办是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的配置,前段时间副主任潘芝花调任农贸公司当经理了,空出了一个副主任的位置。走了一个女同志,我就想给经合办再争取一位女同志过来,不知您舍不舍得割爱?” 夏主任瞟了自己的秘书一眼,问:“你们经合办看好小孟了?” “对啊,我就想给自己找个厉害的副手,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不就找到您这里来了嘛!”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夏主任扭头问秘书。 孟古洁脸上有一瞬的空白,她想什么呀,她根本就没听到风声呀! 狄思科笑道:“我还没问过孟秘书本人的意见呢,您是领导,我跟孟秘书都得听您的。” 夏主任沉吟不语。 小孟在她身边有四年了,升正科也有三年了。 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位置都有人占着,她的年纪比较轻,暂时轮不到她。 夏主任曾想过把她放到某个处室去,不过,委里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因为是领导秘书,就直接空降过去。 没想到今天倒是有个现成的机会送上了门。 孟古洁没做过基层工作,也没做过一二把手,如果是其他人来跟她要人,夏主任未必会答应。 很多机关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到了地方就折戟沉沙了。 不过,据她所知,狄思科在经合办的掌控力比较强,孟古洁调过去以后,可以先跟着狄主任的路子走,适应一下基层工作。 虽然去了区里,但职级能升半格。 夏主任对这个秘书也算有个交代了。 “这事我知道了,我先问问小孟的意见,再答复你。” * 孟古洁没什么不愿意的,她已经三十多了,不可能一直给领导当秘书。 去经合办当个副主任,也算不错的出路。 为领导安排了新的秘书,交接完工作后,孟古洁很快就来区经合办报道了。 随着她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大会的项目。 见状,狄思科在心里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拇指。 甭管这个副手的能力怎么样,人家这关系真是杠杠的! 有了孟古洁这位前任领导秘书在,就再不能说他们经合办是捡来的孩子了吧? 工作是做不完的,他不怕副手强,就怕副手菜。 狄思科为孟古洁开了一个欢迎会,笑着说:“有了孟主任的加入,经合办可谓是如虎添翼,咱们手头的项目都在渐渐收尾,既然来了一个汽车项目,大家正好又有活干了!” 经合办的老油条们拿这个打了鸡血似的主任没办法,只好默默收回想要摸牌和毛线针的手,再次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 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大会是由商业部和汽车贸易公司主办的,区经合办负责协办。 开大会的同时,还会在北京举办一场全国汽车展销会。 届时全国各大车企,改装厂和汽车用户都会来参加,展示各类国产和进口汽车。 狄思科并没插手这个项目的准备工作,非常放心地将项目交给孟古洁全权负责,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 他只偶尔去举办展销会的体育馆溜溜,提前看看车展上的豪车。 “刘姐,你这副总裁还得亲自布置车展啊?” 狄思科背着手在展馆里溜达,来到VW的展台时,正巧看到刘莉带着人在这边布置展台。 “头一回在北京办车展,我亲自上手,以示对大会的重视。”刘莉用毛巾擦了擦手,问,“怎么样,看你溜达好几天了,有看中的汽车么?” “我就是随便看看,我现在开的切诺基还挺好呢,暂时不打算换车。” “现在汽车行业发展得很快,几乎一年一个样,你那辆车是哪年买的?现在的汽车配置跟前几年可是天差地别。”刘莉在他们展台上一辆最新的轿车上拍了拍,“你可以进去试试,感受一下区别。” 狄思科节省惯了,只要东西还能用,就不会买新的。 他开那辆切诺基的时候很仔细,平时保养得也不错,虽然开了四五年,但外观上瞧着还有八/九成新呢。 所以,他来车展只是饱饱眼福,并不打算掏钱。 不过,既然刘总已经邀请了,那他就坐进去试试。 狄思科坐进新车里,确实能感觉出不同,内饰更豪华了。 “不错不错,这座椅和方向盘是真皮的吧?” 空间好像也比其他轿车大一点,至少比他媳妇那辆小红车大。 “对,很多项目都做了升级,包括天窗,收音机,灯光,防盗等等。”刘莉介绍道,“现在很多用户在关注发动机排量,功率,扭矩这些基础配置的同时,也更关心其他配置了……” 狄思科认真听着,笑着恭维道:“刘姐,您可真厉害,干一行钻一行啊,之前在部里当高翻就比别人牛,没想到半路进了汽车行业,您照样能耐啊!” 刘莉斜睨着他笑道:“我怎么觉得这话是夸你自己呢!” 狄思科哈哈笑,在会场里聊了许久,咨询了一肚子汽车相关问题,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会场。 他一边琢磨心事,一边驱车回家。 不过,开到半路时,他犹豫再三,还是调转方向,去了一趟腾飞厂。 抵达腾飞厂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 马援朝还没下班,听说狄主任来了,就亲自将人迎进了办公室。 “狄主任,你怎么这么晚还过来?” “下班顺路,正好过来问问你们跟无线局合作的情况,”狄思科低声问,“市里不是说帮你们牵线吗,怎么样,采购合同签了没有?” 马援朝搓了搓脸说:“没签成!” “市里出面都没签成?”狄思科讶然。 “这事不赖领导,”马援朝挥挥手说,“领导也不清楚无线局跟供应商的合同细节。无线局营业厅卖的传呼机都是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都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那基站和信道的基础建设都由人家提供基础设备,之前签合同的时候就约定好了,无线局营业厅要卖他们的传呼机和移动电话。”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狄思科蹙眉问。 “暂时按照之前的路子走吧,让专业代销公司帮我们代销传呼机。” 狄思科沉默不语。 代销的销量跟正经营业厅不能比。 要是只靠代销公司,还真未必能盘活整个腾飞厂。 马援朝给他倒了杯茶,问:“狄主任,你特意跑来厂里一趟,是有什么事吧?有事你就直说,只要是我们能帮得上忙的,我老马没有二话!” 狄思科摇摇头,在心里组织了好半晌语言,才开口问:“咱们厂可以生产汽车用收音机吗?” 当然是不生产的。 不过,马援朝想了想说:“那生产线需要做很大的改动,还得知道跟汽车匹配的型号。” “我有个朋友在合资的车企工作,他们公司要给汽车统一配备带有磁带放音机和激光电唱机的汽车用收音机。可能会为此搞一个合资企业,以咱们腾飞厂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尽快搞出CD机么?” 第161章 听了狄思科的问题后, 马援朝有点挠头。 如今国产汽车配备的大多是收音机,稍微高级点的会增加磁带放音机的功能,把磁带放进卡槽, 在车里就能听音乐。 如果只需要这两项功能, 他们腾飞厂可以试着转产, 生产汽车用收音机。 毕竟收音机和录音机是他们厂的主打产品,车用收音机的技术会略复杂一些, 但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可是, CD机什么的,他们厂没搞过呀! “狄主任,只搞收音机和磁带放音机行不行?” “当然不行啊,这种类型的收音机,人家已经有供货商了。合资车的配置大多与国际看齐, 既然VW方面要给汽车配备CD机,就说明这是未来几年的流行趋势,以前那种旧款收音机会被渐渐淘汰。” 马援朝点点头,他们腾飞厂已经在数字传呼机上吃过一次亏了, 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电子行业更新换代快, 如果不搞最新的技术,很快又会被淘汰。 他拉开办公室的门, 在走廊里喊了声“老孙”,将正在吃晚饭的总工从办公室里喊了出来。 狄思科跟着工作组在腾飞厂调研了两天,也认识这位孙总工。 据说数字传呼机就是他带着几个工程师拆机研究出来的。 “老孙,那CD机,咱们能不能搞?”马援朝问。 “CD机啊, 我知道,我去年就拆过两个不同牌子的CD机。”孙总工重新端起饭盒, 用馒头沾了点汤汁说,“那东西的工作原理不复杂,最核心的就是芯片。这玩意是解码器的心脏,要是精度不够,那音质就很难表现出色。” CD机在普通家庭并未普及,这年头会玩CD机的,要么是有钱人,要么是音乐发烧友。 对音质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芯片的好坏就相当重要了。 孙总工摇摇头说:“咱们没有生产芯片的条件,我听说南方有几个国产CD品牌的机芯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要么是飞利浦的,要么是索尼的,这玩意是人家研究发明的,标准就得跟着人家走。” 马援朝挥手道:“你就说这CD机到底能不能搞?” “能搞,但需要进口机芯,进口机芯的价格不便宜。而且生产线的改动挺大,要投点钱。” 孙总工觉得这事有点悬。 他们要是有资金,早就搞别的项目了,关键是没钱。 马援朝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思考了好半晌,才停下来问:“狄主任,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我还没做过调研,不清楚国内是否有这类厂家,不过,VW的最新车用收音机还是进口的,所以即使有这类厂家,也不会太多。国内除了合资车,还有好多国产车,腾飞厂要是能搞出车用收音机生产线,销路是不用愁的。” 市里现在着急解决腾飞厂这个麻烦,要是能趁机让市里帮忙牵线,让腾飞厂配套生产本地车企的车用收音机,其实也是个不错的路子。 只要能拿出好产品,北京本地车企的订单就能让腾飞厂吃饱了。 经合办只能在其中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具体要如何决策,还得看腾飞厂管理层的意思。 狄思科将消息带到,婉拒了马厂长和孙工的酒局邀约,就开车回家了。 家里的三只狗子正在院子里撒欢,胖大挺着孕肚,奔跑的身影依然灵动。 狄思科在三只狗头上摸了摸,又给他们喂了点小鱼干,才得以脱身回屋。 “我瞧着胖大的肚子不小了,是不是快生了啊?”狄思科一边换衣服,一边跟媳妇聊天。 不过,于童正在看资料,耳朵里还塞着耳机,并没搭理他。 他凑上去把她的耳机摘下来,“在家还戴着耳机干嘛?你就外放呗,我也听听。” 于童叹气说:“我在家戴耳机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隔绝噪音!早知道就不让儿子学小提琴了!” 要是世上有后悔药,她肯定会掏钱买两颗! 狄嘀嗒对弹钢琴不感兴趣,于童没有勉强他,还把他带去明星学校的培训班,让他实地感受一下,培养一个特长。 他们过去的时候,正赶上一个高中生在排练室里,用小提琴演奏了《聪明的一休》主题曲。 排练室外面围了好多人,狄嘀嘀和狄嘀嗒也挤进人群里看热闹。 然后,狄嘀嗒一眼就相中了小提琴。 于童当时没多想,儿子好不容易有了感兴趣的,她当然要支持呀! 痛快地买了琴,请了老师,开启了儿子的学琴生涯。 狄嘀嗒对小提琴的兴趣,明显高于钢琴,每次下课回来后,都要主动练习几遍。 于是,现在满院子都是锯木头的声音。 于童想在家看看最新的剧本,只能戴上耳机隔绝噪音。 郭美凤和狄思慧也被迫出门遛弯了。 连两只小猫和三只狗子都在院子里躁动不安,到处乱窜。 整个老狄家,只有狄嘀嘀这个亲姐姐,还能对狄嘀嗒的琴技闭眼吹。 期盼着弟弟能够学有所成,跟她一起演奏《聪明的一休》主题曲。 “咱儿子已经学琴半个月了吧?怎么还在拉大锯扯大锯啊?”狄思科不怕儿子制造噪音,但他很怀疑儿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 “我表姐说,她小时候练琴那会儿,也锯了一阵子木头,估计得锯一两个月吧,渐渐就好了。” “那咱再忍俩月吧。” 隔壁的锯木头声再次响起,狄思科坐到媳妇身边,将耳机塞进耳朵里,顺便拿起了一册剧本。 他最近下班后的休闲娱乐活动就是看于童公司的剧本。 “市里提交剧本的最后期限是什么时候啊?” “后天。” “其实快点交上去也没什么,你们这个故事还挺有意思的,要是拍成电视剧我肯定看。”狄思科给媳妇出主意,“你去市里提交剧本的时候,就跟负责人说,时间太紧了,有些关于国企改革的细节只跟相关企业咨询过,但相关政策还拿不太准,需要政研室或经委的专家帮忙参谋参谋。” “这能成么?” 哪个单位参加竞标的时候,不是把自己的本子包装得天花乱坠啊? 哪有自己揭短的? “这才能显出咱们的专业和严谨嘛,说明咱们这个剧本是经得起推敲的,还原真实的国企改革。” 于童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将耳机抢回来,重新塞进自己耳朵里。 “我公司最近有点忙,好几个项目都凑到了一起,咱家胖大要生小宝宝了,你费心盯着点吧。” 狄思科嘴上应承着,心里却在犯嘀咕。 小狗生小狗,他怎么盯着啊? 他重又起身去院子里看胖大的情况,正好看到二舅妈在往胖大的饭盆里放苹果和牛肉粒。 “舅妈,咱家胖大预计什么时候生啊?” “小狗怀孕一般两个月就能生,咱家胖大这胎一个礼拜之内应该可以落地。” 狄思科点点头说:“舅妈,您白天在家盯着点它,要是生了就给我打电话。” 二舅妈好笑道:“小狗下崽,给你打电话有什么用?” “……”狄思科呵呵一笑,“这不是童童给我安排的任务嘛,我得上点心啊。反正要是有动静您就给我打个电话吧。这几天给三只狗子的伙食都改善一下,咱也别只顾着胖大一个,胖二和3.14也别亏了嘴。” “我寻思另两只没怀崽,还活蹦乱跳的,就不用给它们加餐了。” “胖二可聪明了,您要是区别对待它们,小心它记仇啊!”狄思科在胖二的头上撸了一把说,“三只小狗,咱得一碗水端平。” 二舅妈嘀咕:“一般人家可真是养不起这三只狗,比我们乡下土狗还能吃呢。” “没关系,等3.14的主人回来,咱就能省点口粮了。现在别亏了它的嘴,怎么说也是孩儿它爹呢!” 狄思科安排了狗子生产的事宜,白天由二舅妈看着,晚上由他负责,绝对万无一失了。 他留心盯了几天胖大的肚子,但一直没什么动静。 结果这天半夜,他正搂着媳妇睡得香呢,就听见房门被人啪啪拍了几下,隐约听到有孩子在外面喊爸爸。 狄思科突然一激灵,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下床往外跑。 狄嘀嗒只穿着小裤衩,光溜溜地站在门外。 他将儿子抱进来问:“你大半夜不睡觉,跑出来干嘛呢?姐姐呢?” 姐弟俩今年开始跟父母分房睡了,房间就在隔壁。 往常都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很少有起夜的时候。 “姐姐睡觉呢。” 狄思科在他的小裤衩上摸了摸问:“你是不是睡前喝水了?” “喝了一点点。”狄嘀嗒在肚皮上拍了拍说,“我起来尿尿,听到外面有动静就出来了。” “以后听到有动静也不许乱跑,爸爸妈妈没喊你,你不许大半夜往外跑。” “我听到狗叫了。”狄嘀嗒狡辩。 “那就更不许出来了,万一有坏人趁着半夜溜进来,把你抱走了怎么办?” “咱家的墙很高,坏人溜不进来。” “那白娘子和阿童木都会飞,飞进咱家这样的院子轻而易举!” 狄嘀嗒哼哼了两声,倒是没再反驳,白娘子和阿童木这两个例子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狄思科一手抱着儿子,一手举着手电筒,去院子里查看狗窝的情况。 他们找过去的时候,3.14和胖二都不在狗窝里。 3.14在狗窝附近不停地徘徊,胖二则趴在更远的地方,竖着耳朵听狗窝里的动静。 看到狄思科父子俩过来,胖二汪汪了好几声,声音里隐隐带着急切。 狄思科心说,胖大不会是在大半夜发动了吧? 他用手电筒往狗窝里照了照。 狄嘀嗒小声问:“爸爸,那是小狗崽嘛?” “嗯,”狄思科嘘了一声,“可能还有小狗没生出来呢,咱别打扰胖大。” 好家伙,里面已经躺着四只小狗崽了。 不但在半夜发动了,胖大还不声不响地下了四只小狗崽出来。 他把儿子抱回房间,放到小床上,“明早还得上幼儿园,你先睡觉吧。睡醒了就能看到小狗崽了。” “那你呢?”狄嘀嗒睁着大眼睛问。 一副爸爸不睡他也不睡的架势。 狄思科打个哈欠说:“我也要睡了。胖大自己就能生宝宝,不用你操心,赶紧睡吧!” 他坐在小床边,看着儿子睡觉。 本打算等孩子睡着,就去院儿里看看胖大的情况,结果哄着哄着就把自己哄睡了。 再睁眼时,外面早已天光大亮,他身上不知何时被盖了一条毯子。 院子里,郭美凤、二舅妈和于童都聚在狗窝附近。 于童早就买了羊奶粉,这会儿已经给胖大喝上了。 连3.14和胖二也因为守护有功,得到了同等月子餐待遇。 “胖大昨晚到底生了几只小狗啊?”狄思科溜达过去问。 “五只,三公两母。”二舅妈笑道,“胖大挺厉害的,头一胎就生了五只。” “那可真不少了!” 狄思科瞅瞅挤在一起的几个毛团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 因着家里有了新生命诞生,爷仨在家磨蹭得有点久,等到狄思科紧赶慢赶将俩孩子送去幼儿园,再去上班时就迟到了。 “主任,刚才经委夏主任的秘书打过电话。”周健将见他进门就赶紧通报。 “什么事?” “她没说,只让您上午十点到市政府去一趟,领导有请。” 狄思科点点头,坐在椅子里琢磨这通电话的用意。 他觉得要么跟腾飞厂有关,要么跟经合办这几天的动作有关。 全国车企的老总难得可以齐聚北京,所以狄思科就借着协办汽车产业投资促进会的优势,帮区里的七家汽车配件企业联系了合作机会。 邀请了几家车企老总到车间参观。 昨天已经有一家专门生产汽车雨刷的公司与青岛的车企签了合同。 另有三家也在洽谈中。 区里的汽车相关企业还挺多的,汽车行业也算是朝阳产业,所以,狄思科打算把经合办的投资促进科一分为二,让投资促进二科专门负责汽车产业的相关工作。 他兀自琢磨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按照要求去了市政府。 与他一起到的,还有工作组的另几位成员。 都是曾经去腾飞厂参加过会诊的。 “狄主任,我听说你们区经合办给腾飞厂联系了一个大项目?”工作组里有人问。 狄思科谦虚道:“算不上大项目,我们就是帮忙牵线搭桥的,具体能否合作,还得看腾飞厂和市里的意思。” “我看这事靠谱,市里上周已经跟VW的领导谈过了。” 狄思科笑道:“那腾飞厂的效率还挺高的。” “不高不行啊,再不抓紧时间就真的破产了。” “你们也别太乐观,我听到的说法是VW那边提出的要求挺苛刻,事情未必能谈成。” 工作组的成员在会议室里七嘴八舌地聊了一会儿,直到王副市长和夏主任一前一后进门,室内才算安静下来。 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对市里五家企业的会诊结果。 狄思科边听边在笔记本上做记录,等到会议末尾,才听王副市长提到了腾飞厂的问题。 腾飞厂没生产过车用收音机,也没有生产CD机的先例,VW公司对军工老厂的产品质量信得过,但对腾飞厂目前的技术水平存疑。 为此,市里帮腾飞厂联系了一家有CD机芯进口资质的港资半导体公司,尽量促成三方合资。 而腾飞厂需要整合收音机业务,提供厂房、生产线和熟练工,完成新款车用收音机的生产任务。 “马厂长,恭喜了!”从会议室出来后,狄思科与马援朝握手。 “哈哈,这次多亏了有狄主任和经合办帮忙,”马援朝用力晃着大手说,“要是真的能跟VW合作成功,我请狄主任喝酒,咱这回喝茅台!” 只要能为VW配套生产车用收音机,厂里这五千多号人就能暂时混个温饱了。 他们再找机会发展点其他业务,想让腾飞厂破产,还且等着呢! 思及此,马援朝再次向狄思科提出邀请:“狄主任,你再考虑考虑我的提议吧,来我们腾飞厂当第一副厂长,舞台比区经合办大多了!你在经合办只能管着三十多口人,有什么意思!但凡是当过大厂厂长的人,去了机关工作都会觉得没滋味!我们腾飞厂的规模大,发展空间也大,你来我们腾飞厂,咱们一起搞出个全国五百强企业来!” 狄思科再次婉拒了对方的邀请。 “马厂长,您还是先把重心放在洽谈合资吧,这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 腾飞厂的破产危机即将解除,狄思科并没把马厂长的第二次邀请放在心上,继续在经合办朝九晚五地上下班。 这天下班回家,狄思科的车刚在胡同里停稳,就迎面碰上了居委会的温大妈。 他与对方寒暄了几句便想推门进院子。 然而,温大妈却拦下他说:“小狄,我得跟你传达一下上面的通知啊!” “哈哈,这么郑重其事啊,还得上门通知,”狄思科客气道,“要不您进屋坐会儿吧,进门通知也是一样的。” “我就不坐了,后面还得去好几家呢,我得抓紧时间。” “那您说吧,我听着呢。”说着还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作势就要认真记录。 “你们家现在养了不少狗吧?” “对,有只母犬上个月下崽了。”狄思科疑惑道,“难道是吵到邻居了?” “那倒是没人提,不过,市里已经统一要求了,以后不能再主要街区养宠物狗。” “啊?”狄思科愣怔道,“那我们去哪儿养啊?” “郊区或者农村呗。”温大妈继续解释,“咱们市内八个区都属于重点限养区,你要是还想继续养狗,得办理养犬许可证,领个犬牌。” “那我们办个证吧,小狗都养了好几年了,都跟自家孩子似的,不能就这么把孩子扔了呀!” “办个许可证也行,每只狗的登记费是五千块,以后每年都得注册一次,每次两千块。你们要是能在规定实施的三个月内登记,可以少收登记费两千块。” 闻言,狄思科只感觉迎面一道晴天霹雳。 除了编外小狗3.14,他们家现在有7只小狗呢。 要是每只狗都要登记,即使减去两千块,也要花两万一呢! 以后还要每年给它们交一万多块的注册费。 这是天价养狗啊! “温大妈,怎么突然就限制养狗啦?我们家搞不好要被这几只小狗搞破产!” 温大妈摇摇头,“也不算突然,明年开始实施,大家还有很长的准备时间。现在市里养狗的人太多了,有些人还养烈性犬,我看真是不整治不行。” 她往老狄家的大门上指了指说:“你们家现在可是五好家庭了,限制养狗这件事,你们家得起个模范带头作用啊!而且按照要求,以后的遛狗时间只能在晚8点到早7点之间,其他时间市里不让遛狗。被人抓到的话,您跟您单位都得挨罚。” “您放心吧,我家肯定遵守规定。我们平时的遛狗时间就是在这个区间的,白天不让它们出门上街。”狄思科嘀咕道,“狗市这回算是完蛋了,之前买一条进口犬的价格顶得上一辆夏利。政策出来之后,进口犬的身价肯定得大跳水。” 温大妈明显是支持限制养狗的,笑着说:“这不是挺好嘛,宠物狗的身价被炒那么高,纯粹就是坑人。这项规定出来以后,那些小狗全变成赔钱货了。” 狄思科:“……” 他一脸忧愁地回家,蹲在狗窝门口,对着欢快吃奶的几个小家伙欣赏了好半晌。 然后,将居委会的通知向家人们转达了。 “我的天呐,一只狗一年要交好几千块啊!那咱家可不能养这么多!”郭美凤后悔道,“早知道当时就该跟那位王先生合作了,把小狗崽分给他一半。” “您可别想美事了,那人要那么多小狗崽,八成是要转卖给别人的,咱家这种狗崽的价格可不便宜。不过,如今这限养规定一出台,谁还会要小狗崽啊!” 狄嘀嘀望着爸爸,问:“爸爸,你要把小狗崽卖掉吗?我都已经答应嘟嘟姐姐和杰克了,把小狗崽送给他们一人一只。” 经孙女提醒,郭美凤赶紧拿起电话打给自家老二和荣大夫,将以后养狗要交钱的事转达了。 询问他们是否还要小狗崽。 好在这俩人都不差钱,想养小狗的决心还挺坚定的。 而且老二的别墅在郊区,养宠物不受限制。 于童提议:“要不咱们也在郊区买栋别墅吧?” 狄思科:“算了,一共才五只小狗,给二哥和荣大夫两只,给爷爷留一只,咱家还剩两只小崽。” 不过,一想到家里即将养四只成年边牧,于童的太阳穴已经开始突突跳了。 狄思科大包大揽道:“没关系,不就是小狗嘛,你放心吧,保准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于童就等着看他打算怎么办。 家里养四只边牧,实在是太闹腾了! 可是,二狗子始终一如往常,过了好几天都没听说他帮小狗联系了哪家新主人。 直到周五下午,狄思科早早下班,买了一大束花,还把她和两个孩子都带上了,一起去了国画院。 “你来我爸单位干嘛啊?”于童满脸疑惑。 “咱爸今天退休,最后一天上班。” “我知道啊,安姨已经说了,大
相关推荐:
猛兽博物馆
沉溺NPH
新年快乐(1v1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蝴蝶解碼-校園H
过激行为(H)
旺夫
镇妖博物馆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