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赋,这是您最大的优势。很多演员可以演正剧,但不是什么演员都能演喜剧的。同样一句台词,别人说出来的时候没什么笑点,可是从您口中说出来,就让人不自觉想笑。” 就像《可喜可贺》这个本子,她将陈庆山的语气神态带入进去,读起来会觉得好笑很多。 孙奇保怕男主角尴尬,出面解释说:“不拍正剧就没戏拍啦!电影厂每年拍的电影不多,但’政府奖‘之类的奖项评的基本都是主旋律电影,所以反映时代精神的任务片还是会拍几部的。” 于童理解地颔首,又遗憾地说:“以陈老师之前在喜剧片上积攒下的口碑,如果一直在喜剧领域深耕的话,您的票房号召力完全可以跟港岛笑星抗衡。” 陈庆山心里也不是不遗憾后悔的,可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一切还得向前看。 “陈老师应该还没有经纪人吧?”于童问。 陈庆山摇摇头。 内地电影演员都是从电影厂领工资的,很少会有经纪人。 “我觉得您需要一位经纪人,”于童笑着说,“您的事业缺少长远规划,如果您当时有一位专业经纪人的话,也许会少走两年弯路。您的定位是喜剧演员,应该在喜剧领域继续深耕,接触的工作也应该是能加深您在观众心中幽默滑稽印象的,而不是与其背道而驰的正剧。” 陈庆山拍喜剧片太成功了,所以他拍正剧的时候,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于童去年去看了他的主旋律电影,他演的明明是一个正面的副厂长角色,却总让她觉得这个副厂长会弄出点什么笑料来。 陈庆山被她弄得一懵,不知话题怎么突然就扯到经纪人身上了。 “我就在厂里拍戏,要经纪人有什么用啊?” “当然有用,有了经纪人,一方面可以帮您规划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帮您寻找到更多演出资源。以您的名气,没拍过商业广告,也没有什么商业演出机会,只拿电影厂的那点固定工资,显然是不合理的。” 陈庆山连忙摆手说:“我是电影演员,不像歌星似的,出去走穴唱首歌就行。我唱歌跑调,有的老板请我去唱电影主题曲插曲,我全都推了。” 于童不以为然道:“谁说走穴就必须得唱歌了?我记得之前报纸上报道过,您参加商业演出时,跟朋友一起说过相声,效果还不错。” “嗐,我只有那么一个相声,好的本子可遇不可求,我不能每次演出都只讲这一段相声啊。” “歌星的歌都可以反复演唱,您的相声为什么不能反复讲?” 余光里瞟见儿子在打哈欠,于童不再兜圈子,直接道:“孙导,陈老师,我对《可喜可贺》这个本子有点兴趣,但是陈老师最近两年的曝光度不够。除了前年的喜剧片,几乎再没其他作品面向观众,我对陈老师目前的票房号召力存疑。” “如果陈老师愿意将经纪约签到我的公司,配合我们的宣传计划,增加曝光度和话题度的话,我很高兴能跟二位合作一次,否则就只能跟二位说一声抱歉了。喜剧票房一半靠剧本,一半靠演员,如果陈老师的票房号召力不够,那投资风险就太高了。” 陈庆山:“……” 不是来拉投资的吗?怎么要把他自己卖啦? “陈老师可能还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举办过港台明星在内地的第一场演唱会,自87年成立以来,已经承办过8场明星演唱会,7场大型文艺晚会。秦勉、金雪茜、黄炜、沈晶莹都是我们公司的签约歌手。港岛好几位当红歌星的内地经纪约,也在我们公司。因为有举办演出的主场优势,我们公司演员歌手的曝光度是非常高的。” 陈庆山暗自点点头,这几个歌手是最近两年红起来的。 虽还不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大歌星,但他偶尔会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这几个人的名字,几乎每人都有代表作,歌曲传唱度很高。 “影视行业我刚涉足一年,公司目前只有一位女演员,没有与您撞型的其他演员,所有影视方面的资源都可以优先倾斜给您。而且除了我爱人,我手头没有其他人的经济事务,如果您把经纪约交给我们公司的话,我可以亲自给您当经纪人。” 众人:“……” 是来谈电影的吧? 于总怎么开始划拉演员了呢? 狄思科笑着举手说:“陈老师,我们于总很厉害的。我其实只出过五张录音带,除了第一年参加过商业演出,后来就再没有过专门的宣传。但是我现在走出去,还有不少歌迷找我签名呐!像我这样不配合宣传的人都能被于总捧红,更何况是您这样的大明星呢!那不得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呀!说不定就是咱们国内的第一个喜剧巨星呢!” 要是真的能把陈庆山签下来,对于童的公司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与老黄和秦勉之流相比,陈庆山就是大腕儿! 人家是真正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虽然这两年没什么曝光,于童把他形容得好像过了气似的,但是过没过气只有他们最清楚了。 要是真的过气了,于童还费劲争取个屁啊! 哪怕这部喜剧电影最终让于童赔本了,能把陈庆山弄来公司坐镇,当个活招牌,也是很划算的! * 陈庆山在事业上是有野心的,想出名,也想赚钱。 尽管于童接触影视行业的时间比较短,但国内这方面的经济公司非常少,别家还不如于童呢。 于童有一句话很打动他。 他现在的收入,与他的名气不匹配! 所以,认真思考了一周后,陈庆山与于童签订了一份长达三年的经纪约。 只要双方合作愉快,没有分歧,合约到期后就会自动每年续约一次,五年后根据具体情况,重新签订新的合约。 签下陈庆山以后,于童给《可喜可贺》剧组的六十万投资也很快到账了。 孙导那边的拍摄团队都是现成的,第二天就将剧组组织起来,开始了拍摄。 喜剧片的制作周期短,他想尽快拍完,最好在明年春节时上映。 而于童却劝他以质量为重,不要赶进度,尽量将上映时间安排在春节以后。 因为她想为陈庆山准备一个小品,争取能登上猴年春晚的舞台。 春晚的收视率是毋庸置疑的,既能增加陈庆山的曝光度,又能加深他在观众心中的喜剧人印象。 现在差的就是一个好本子。 于童将主意打到了贾康导演头上,郭美凤拍的那部室内剧,每集剧本都是贾康自己操刀的。 她觉得室内剧跟小品差不多,可以让贾康试试帮忙写个本子。 于童这边跟贾康导演联系,另一边的孙奇保导演又跑来找她了。 “于总,对于演员的安排,您这边有没有什么建议啊?” 他得趁着现在天气还没彻底凉下来,先去农村将那场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流水席大戏拍了。 所以,要安排什么演员必须尽快提,否则之后就改不了了。 于童其实没想安排演员,不过既然导演主动递了机会,她不要白不要,“您给我留两个女演员的位置就行。” 她将郭美凤和歌手沈晶莹都塞了过去。 郭美凤饰演女主角——那位年近七十的华裔富婆。 沈晶莹饰演一个戏份不算多的女配角——被股神忽悠的明星大腕。 于童打算给旗下歌手接触影视作品的机会,万一哪个有这方面的潜力,以后也可以像港台明星似的多栖发展。 “真,真让我当女主角啊?”郭美凤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晕了! “对啊,就是那角色跟您的年纪不太相符,您可能得画画老妆。” “哎呦,化妆有什么啊?我登台唱戏的时候还得往脸上画油彩呢!” 于童提前跟她打预防针,“妈,这个角色跟您以前的角色都不一样,虽然快七十岁了,但是有点感情戏,要跟陈庆山饰演的小青年结婚。而且这个角色的结局不太好。”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是比较忌讳这种事的。 郭美凤向来迷信,于童不太确定她能否接受这种会在电影中死亡的角色。 “那有什么呀!我在港岛当武行的时候,有三次都被人刺死了!”郭美凤高兴地抱过狄嘀嘀颠了颠说,“跟小年轻结婚就更没关系啦,那还是我占便宜呢!哈哈哈哈~” 于童:“……” 属实是她多虑了。 于是,郭美凤担纲女主角的第一部戏就这样定了下来。 她很快就拿到了剧本。 发现自己要演的角色是一个优雅又有钱的老富婆以后,郭美凤每天下班都把自己打扮得像个真正的富婆一样,往市里的各大五星级酒店跑。 酒店里的富人多,富婆也是比较聚集的。 她就想看看人家真正的富婆是什么样的。 郭美凤为了新角色频频出入高档酒店,真把自己武装得像个富婆似的,台词也提前背得滚瓜烂熟。 就等着导演一声令下,召唤她进组呢。 然而,她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 等到日化厂开始做年终总结,狄思科被厂里推荐去参加全市劳动模范和经贸部优秀企业干部的评选,郭美凤这位女主角才终于接到导演让她元旦之后进组的电话。 “还好还好,给咱狄嘀嘀和狄嘀嗒过完两岁生日再进组!”郭美凤人逢喜事精神爽,打算给孙子孙女操办一下。 “妈,他俩那么小,不用过生日了吧?”狄思科不太想折腾。 “怎么能不办呢?从31号到1号,正好跨年,咱们全家一起庆祝庆祝!” 狄思科心说,小屁孩懂什么过生日啊,还不如以过新年的名义聚一聚算了。 郭美凤自有她的打算,“我问过孙导演了,过元旦的时候,剧组放假一天,我想把孙导和小陈都请到家里来聚聚,提前熟悉熟悉嘛!” “人家不回家跟家人团聚啊?” “孙导要回家过节,来不了。小陈的爱人在上海拍戏呢,他倒是可以来咱家坐坐。” 陈庆山已经跟于童合作了,双方多交流,加深了解,只有好处没坏处。 于童也赞成婆婆的想法,她正好可以趁机问问春晚小品的准备情况。 狄思科这个亲爹反对无效,只好听家中领导的安排,给两个小屁孩操办起来。 这俩孩子的生日比较好记,即使没特意声张,也有不少人主动来狄家送贺礼。 比如于家老两口,还有姥爷于宝塔,都是提前好几天就把礼物送来的。 其他比较亲近的人家,比如卢大爷和他的女儿,则亲自登门来给双胞胎贺喜了。 卢大爷向来只带着大闺女卢婉淇一起行动,不过他这次把老三卢婉溪也带上了。 他家老三在狄厂长手下工作,平时只知道闷头在技术科和实验室做实验,半点不知道跟领导拉拉关系。 卢大爷对这个书呆子闺女没办法,趁着来狄家做客的机会,正好把她也带上,算是在领导跟前露露脸。 卢大爷带着两个闺女,提着大包小裹进门,得到了老狄家的热烈欢迎。 郭美凤热情地招呼两个闺女和老卢头,“老卢,婉淇,婉溪,快进来坐!给你们介绍一位大明星!” 卢大爷连忙跟对方握手说:“这哪还用您介绍呢!陈庆山大明星谁能不认识呀!” 卢婉淇和卢婉溪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电影明星,这跟见到狄思科时的感觉还不一样,都有些拘谨地跟对方握了手。 陈庆山看出她们的不自在,想着一会儿还要一起吃饭,便笑着调侃说:“我跟郭姨可是自己人,元旦之后就要进组领证结婚了。大家可别见外啊!” 卢家父女:“……” 啥意思? 第125章 郭美凤这人有点爱显摆的小毛病, 但她显摆也是有条件的。 就像这次与喜剧明星陈庆山合作拍电影的机会。 在没接到导演的进组通知前,即使已经拿到剧本好几个月,她也没敢对外声张。 万一中途出了纰漏, 人家剧组不用她了, 那她多丢人呐! 所以, 除了狄家人和剧组同事,其他人并未得知郭美凤要正式进军内地电影圈的消息。 望着表情或呆滞, 或惊讶, 或迷惑的卢家三人,郭美凤爽朗地大笑三声:“哈哈哈,你们还不知道吧?我马上要跟陈老师一起拍喜剧片了,当女主角!在电影里还要跟陈老师领证结婚呢!” “啊?” 卢家三人愈加目瞪口呆。 尤其是卢大爷,他发出惊讶的音量最高。 陈庆山与郭老师领证结婚这事, 只让他恍惚了一秒,就很快镇定了下来。 他隐约记得报纸上说过陈庆山早已结婚生子,而且夫妻恩爱,不可能与年龄差距很大的郭老师结婚。 但是, 郭老师能与陈庆山这样的大明星一起拍电影, 就着实让他震惊了! 郭美凤之前拍过一部电视剧,卢大爷并未把那部剧放在心上。 那贾康导演是他们车友俱乐部的, 以前没什么作品,拍出来的东西能否在电视上播出都是个问题。 可是陈庆山不一样啊,这可是真正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郭美凤能与对方合作,就是要出名的节奏啊。 卢大爷心情复杂地说:“郭老师, 您这眼瞅着就要火啦?” “哈哈哈,借您吉言啦!” 郭美凤心情大好, 她要是能火,说明电影火了,电影火了,童童投的一大笔钱就亏不了。 所以,她还挺希望自己能火起来的。 “爸,您要是再不主动表白,等人家郭老师成名以后,您就更没有机会啦!”趁着郭美凤去照顾孩子的间隙,卢婉淇撺掇,“您看郭老师都能跟陈庆山一起拍电影了,等到电影上映以后,肯定有更多大爷相中她,那您就彻底没戏了!” 几年时间过去,她们姐妹对老爸感情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从最初的顺其自然,到后来的隔岸观火看好戏,再到现在的恨铁不成钢。 郭老师这人还不错,虽然有胡同大妈的通病,偶尔会咋咋呼呼的,但人家不是那种挑事儿的人。 有自己的事业,儿女也出息孝顺,即使当了她们后妈,对彼此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找个这样有实力又明事理的后妈,总比弄回个妖妖娆娆的年轻后妈省心吧? 卢大爷板着脸,用那欧式大双眼皮狠狠夹她一眼:“表白什么表白!在人家里做客,说话注意点!” “您不是早就相中郭老师了么,我看今天日子挺好,一会儿您抽空跟郭老师聊聊,要是能赶在她进组前将事情定下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卢大爷像赶苍蝇似的,挥挥手说:“等你找到对象,再来管老子的事吧!” 他又不是十几二十的愣头青,如果时机成熟,能不表白吗? 关键是现在时机不成熟啊! 郭老师性格爽利,相貌气质也合他的眼缘,事业和子女都没什么可挑拣的,他要是再婚,郭老师就是不二人选。 但是,只他单相思没用啊! 感情这种事当事人是最清楚的,他能感觉得出,郭老师对他没这方面的意思。 当然,对其他老头似乎也没有。 现在两家相处得挺愉快,不只他跟郭老师相处得好,他家女儿和姑爷,也与狄家儿女走动得挺勤。 当初郭美凤跟老徐分手的时候,也说分手后仍然是朋友,可是现在那老徐和他的子女在狄家已经查无此人了。 所以,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卢大爷是不会听人撺掇冒然表白的。 他自己心中有数,十分稳得住,瞧见抱着女儿进来的狄思科,就冲他招招手。 狄思科教闺女给爷爷和姨姨们问了好,便笑着问:“卢大爷,您最近生意怎么样啊?什么时候再多开两家度假村?” “现在的工作就够我忙了,再扩大规模我可忙不过来。” “您多开几家店嘛,”狄思科怂恿,“到时候您就是我们厂的最大客户了。” 卢家大女儿用自己家四合院开旅店,老卢在郊区开度假村,这两家店的洗浴和清洁产品用的都是北方日化厂的。 而且消耗量还不小。 卢大爷略带嫌弃地说:“你们的产品能不能搞好点?那肥皂洗洁精之类的,市面上的都差不多,我就不挑了。但是客房里放的洗浴用品,看起来不高档啊!” 日化厂专门针对中小规模的旅店提供桶装的洗洁精和洗头膏。 洗洁精桶装是正常的,可是洗头膏也搞桶装,就很不方便了。 他们将分装好的洗头膏送进客房,每个客人都从里面挖洗头膏用,已经被好多客人投诉过卫生问题了。 他们旅店和度假村的定位,与火车站对面的小旅馆不一样。 要不是为了让老三赚点单位提成,卢大爷早就想换家供货商了。 “高档的也有啊,”狄思科起身去隔壁,拎了一个袋子回来,将里面的东西展示给卢大爷,“我们厂针对中高档宾馆旅店,出了洗漱套装,方便卫生。” 香皂、洗头膏和牙膏都是现成的,将容量变小,再从牙刷厂进一批一次性牙刷,装到袋子里一封口就是洗漱套装了。 这几个月供销科的业务员们经常去外地出差,从南方的旅店里拿回不少这种一次性套装。 北京宾馆旅店的数量堪称全国之最,这块市场还是很大的。 所以,现在厂里专门弄了一个车间,生产这种小容量的一次性套装。 卢大爷将一个个塑料包装袋拿出来仔细打量,问:“这个多少钱啊?” “那得看您需要什么,这种基础款的包括一块小香皂、一袋洗头膏和牙刷牙膏,从厂里拿货一万套起售,每套四毛一。”狄思科将闺女手里的剃须刀抢回来,继续介绍,“还可以按照您店里的需要,增加剃须刀、木梳、浴帽之类的。” 卢大爷“嚯”道:“价格不便宜啊。” “您不是要高档的嘛。这种是时下最流行的,市里的很多中档酒店都在用我们这种套装,而且我们还有印字服务,可以把您的旅店名印在包装袋上。我们每天的出货量可大了。” 因着日化厂的牙刷需求量大,牙刷厂已经暂停接其他订单了,专门给日化厂供货。 不但要提供这种套装里的一次性牙刷,还要有品质更好的儿童牙刷和成人牙刷。 上次给小红帽儿童牙膏附送了牙刷以后,牙膏销量猛增,所以现在无论是儿童牙膏,还是成人牙膏,全都赠送一只牙刷。 卢大爷拆开一个包装,将内里的东西倒出来,甩了甩那个小包装的洗头膏说:“你们这就是换汤不换药嘛,这不还是梅兰牌洗头膏嘛?就不能弄点高级的?” 他那个度假村的收费不便宜,客房服务当然也要跟上。 他其实想弄点海飞丝、飘柔之类的进口牌子,看起来比较高档。 狄思科指了指卢婉溪,“这就得问您闺女了,只要他们技术科的新成果能拿出来,我们厂里立马投产新研发的洗发水。” 技术科目前有四个新品研发小组,分别负责儿童牙膏、成人牙膏、儿童香皂和洗发水。 狄思科刚来厂里的时候,就拨款让技术科研发洗发水了,可惜这洗发水就跟难产似的,快一年了,愣是生不出来。 卢婉溪被领导和亲爹一起注视着,抿了抿嘴说:“我们这款洗发水研发的时间确实比较慢,关键是前期研究进口洗发水的时间太久了。进口洗发水比咱们国产的更能让头发柔软顺滑,主要是使用了含硅配方,科长觉得可以适当加入硅油,但加多少还得进行反复实验调整……” 几个技术外行,听她介绍了半天洗发水配方,狄思科忍着性子听她讲完,终于找到机会打断问:“那现在这个配方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正式投产?” “这个配方基本已经稳定了,科长说春节之后就可以交给厂里生产了。” 狄思科高兴道:“太好了!既然已经稳定了,就别等到春节之后了,咱们先小规模地试生产一下,赶紧将样品送去相关部门做安全检测。” 尽管今年的最后四个月,厂里的经营情况非常出色,但每种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只靠一两款牙膏来支撑这么大的一个厂,经营风险太大了。 只有不间断地更新产品,用新产品带动老产品,才可能把日化厂的红火延续下去。 * 给两个崽过完生日以后,狄思科回到厂里就跟曾厂长提议上马洗发水项目。 而郭美凤这位女主角,也在生日过后很快进组了。 由于气候的原因,这部电影的很多室外戏都是在前两个月拍的,男女主角的对手戏基本都在室内,所以孙导将郭美凤的戏份安排在最后,拍完她的戏就可以杀青了。 郭美凤这次进组,称得上是拖家带口。 剧情设置中,华裔富婆养了九只猫狗,而且都是洋气的名贵品种。 为了给剧组省点费用,郭美凤就把自家的五只猫狗都带上了。 当然啦,这五只里,两只猫咪都是常见白猫,嘟嘟的那只小土狗,更是跟洋气不沾边。 称得上名贵的,只有拥有外国血统的胖大和胖二。 郭美凤原本还有点忐忑,怕人家瞧不上自家这几只土包子。 不过,等她到了片场,看到导演找来的另外四只猫狗,她一下子就放心了。 这四位还不如她家这几只土包子呢。 剧组在赶进度,也为了节省经费,所以谁也没提这几只小动物的外形脱离剧本的问题。 就按照导演的意思,将特写镜头集中在两只边牧身上,其他镜头一扫而过即可。 直到于童带着两个孩子来探班奶奶和他们的好朋友,才终于有人提出了异议。 “孙导,这几只猫狗是不是得换一换啊?”于童瞅瞅那一群土猫土狗,吐槽道,“您觉得他们像富婆养的宠物吗?” 郭美凤坐在这群动物中间,完全看不出她是富婆,只让人感觉她是个收养流浪动物的善良老太太。 富婆的身份除了衣着打扮,也需要周围事物烘托嘛! 孙导摸摸鼻子说:“我不是寻思节省点经费嘛,那名贵猫狗的租金都可贵了!” “那也不能这么凑合呀!”于童俯身将凑到她腿边的狄思家抱到怀里,继续说,“富婆抱着波斯猫喝下午茶,跟抱着小土狗喝下午茶,那镜头效果能一样吗?” 她也知道是拍摄经费不宽裕的原因,才让整个剧组都抠抠搜搜的,所以她把寻找动物演员的活揽了过来。 当天下午,管歧珺和郑雪茹就带着各自的宠物来了片场。 管歧珺养了两只波斯猫,这两只猫被她打扮得非常拉风,公猫戴着王子皇冠,母猫戴着公主王冠,相当有贵族气质。 表姐郑雪茹也带了两只过来,一只是跟歌舞团副团长借的贵妇犬,另一只是她自己养的京巴,算不上多名贵,但仗着毛毛够长,混在猫狗群里也能滥竽充数。 有了这四位新成员的加入,郭美凤这个富婆一下子就被衬得更有钱了。 不过,这么一大群猫狗相当不好摆弄,除了各自主人的话,谁的话也不听。 而且猫狗之间,狗狗之间,猫猫之间,隔一会儿就要打上一架。 整个片场被它们闹得鸡飞狗跳。 最后还是嘟嘟的那只小土狗,气势汹汹龇牙咧嘴地冲出去,“嗷呜嗷呜”嚎了几嗓子,才把这群乱咬乱叫的小演员镇压下来。 “哇哇——” 被吓得躲在妈妈身后的狄嘀嘀跑出来,佩服地抱住小土狗,将自己的儿童乐饼干喂给它。 有了片场警察帮忙维持秩序,宠物的集体出镜镜头只用了一天就拍完了。 管歧珺抱着她的两只波斯猫说:“电影什么时候上映,你通知我一声啊,我得去电影院看看我家王子和公主。” 于童:“……” 瞧人家这名字起的,比胖大胖二洋气多了。 想当初,她也是很洋气的女同志,奈何被二狗子拉低了审美水平,给孩子和毛孩子起的名字总是让她不敢对外人言。 她将管歧珺送上车,答应到时候送电影票给她,这才回身望向一直欲言又止的表姐。 “姐,你今天怎么心事重重的?” 郑雪茹指了指地上的那只贵妇犬,“还不是因为它!” “我正想问你呢,怎么把许副团长的狗也借来了?”于童往乱嗅的小狗身上瞄了一眼,“我记得她之前对这狗子宝贝得很。” “许团长听说你这边需要宠物狗演员,主动贡献出来的。”郑雪茹犹豫片刻说,“我就跟你直说吧,团里过几天可能会联系你,你自己警醒点,别因为占了人家一点便宜,就什么都答应了。” 于童挑眉问:“怎么回事?” “就那么回事呗,团里这些年效益不好,演出票房一直都起不来,原本还能靠着服务公司对付对付,现在服务公司被魏东方弄得半死不活的,收益明显不如以前了。团里养不了这么多人,就想跟那些国营工厂学习,搞下岗分流……” 于童惊讶地问:“让演员下岗?这谁出的主意啊?” “团里领导呗,演员能让自己下岗吗?”郑雪茹翻个白眼。 “下岗名单里有你吗?” “没有,看在咱家白主任的面子上,团里也不能让我下岗,”郑雪茹叹口气说,“还不如让我下岗呢,现在这样有什么意思啊?工资没多少,演出也没多少,再这样下去,人都废了!” 她是中提琴演奏员,不像歌唱演员和西洋乐队的那帮人可以出去走穴赚钱。 她这个职业,要是离开专业文艺团体,就只能转行了。 于童皱眉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是歌舞团的情况不好,你最好趁早跳槽!你年纪不大,演奏水平摆在那里,要是有其他乐团招聘演奏员,就去试试呗!” 郑雪茹颔首:“我也是这么想的,趁着团里没让我下岗,我还算在编演奏员,得尽快寻摸几个国字头的文艺团体。最好能找机会转去别的单位。” * 歌舞团要下岗分流的消息,很快就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了。 这个一定范围,主要指的是正在或曾经在歌舞团工作的职工之间。 杜金金拍拍胸口说:“幸好我早早就跟着童姐出来了,否则现在也是被下岗分流的命运!” 她在团里没什么背景,像她这样不在关键位置,又没人脉的小虾米往往是第一批被下岗的。 另几位从歌舞团跳槽来公司的职工也说,“我接到了好几个同事的电话,询问咱们公司招不招人呢,我都没敢回话!” 于童这家公司从最初的只有她跟杜金金两个人,到后来的四个人,再到如今二十多人,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了。 原来只是家庭小作坊,现在总算有了点正经公司的样子。 但是,即使鸟枪换炮了,也不可能一下子从歌舞团接手那么多人。 杜金金提醒众人:“童姐发话了,如果有那种特别有潜力的演员歌手,咱们可以考虑签下来,创作室的那些词曲作者也可以考虑招揽过来,其他的就算了。” 公司里哪能养那么多闲人! “听说之前的好几个承包队长都被团领导请去喝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童姐。” 杜金金撇嘴说:“即使轮到了童姐,也不能轻易答应,他们要是早点通知咱们,咱还能有个挑选的机会。现在好苗子都被其他人挑走了,剩下歪瓜裂枣给咱们,那不是寒碜人嘛!” 事实上,于童这会儿已经坐在歌舞团副团长的办公室里了。 而且她进门之前,还碰上了两个正要离开的老同事,其中就有江珊。 “小于,突然把你请过来,实在是无奈之举。”许副团长叹气说,“团里要让大家下岗,同时也想尽量给他们找个好去处。你们这些提前从团里出去的同志,如今都各自发展得很好,要是能搭把手,还是希望你们能搭把手的。” 于童抿了口茶,笑着说:“许团长,团里能主动帮下岗职工寻找出路,已经比其他单位好很多了。能帮忙,我肯定会尽力帮忙的,您先把名单给我看看吧。有合适的人,我今天就能带走。” 许副团长将名单递过去,心里跟着松了口气。 她最近邀请了不少出去另起炉灶的老同事,听说歌舞团要给他们塞人,全都哼哼哈哈地打太极。 于童还是第一个明确表示,可以直接带人走的。 而接过名单的于童,在心里高呼了声“好家伙”。 一个能看上眼的都没有! 歌舞团只是让演员职工下岗分流,不是要倒闭了,重组以后还得对外营业,所以有实力的老演员和有潜力的年轻演员都被留了下来。 而那些已经退居幕后,搞创作、教学和后勤的人,则全被放进了下岗名单里。 她在几个人的名字上指了指问:“这几个名字被划掉的,是怎么回事?” “那是已经有了去处的。” 于童甩甩名单,不客气地说:“许团长,您想找大家接盘,也得一视同仁呀!您这么晚喊我过来,好苗子全被人挑走了!” 许副团长尴尬地清清嗓子,毫不犹豫地把罪魁祸首出卖了,“魏东方说你当时离开团里时,心里有怨气,未必愿意管团里这摊子事,所以最开始就没打算麻烦你。不过,我思来想去,觉得你不是他口中那样的人,这才给你打了电话的。” 于童:“……” 这魏东方可真行,公司管得稀烂,还有心思嚼别人舌头。 她又对着那份名单研究了许久,最后摇头说:“许团长,这名单里的人确实不太好安排,您容我回去想想吧,回头无论有什么决定,我都给您回个话。” 许副团长心说,这样也行,总比不了了之强。 于童没在歌舞团逗留太久,从办公室出来后,就直奔停车场。 然而,还没走到自己的小车前,身后就有人按车喇叭了。 江珊开着一辆敞篷跑车停在她身边。 于童下意识问:“这大冬天的,你开敞篷车不冷啊?” 正想暗戳戳炫耀一下新跑车的江珊:“……” “不冷,”她拢了拢羽绒服的领子说,“要不要一起去喝一杯?” “不了,”于童看一眼手表说,“我下午还有事呢,得出城一趟。” 江珊满脸可惜道:“那只好等下次了,对了,你没答应老许吧?” “没有。” “嗯,团里这个烂摊子不好收拾,有能力和实力的都提前离开了,剩下这些都是没什么发展的。”江珊不屑道,“魏东方跟他女婿把服务公司搅合得乌烟瘴气,钞票全都进了他家口袋。我看最应该下岗的就是他,结果现在团里还让咱们过来给他擦屁股,凭什么啊?反正我不管!” 于童拉开自己的车门,挥挥手说:“那你就别管了,这烂摊子确实不好插手。” 她心里捉摸着刚才与许团长的谈话,一打方向盘,就离开歌舞团,直奔城外的片场而去了。 片场内,刚结束了一场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在各自休息。 于童进去后,与导演和郭美凤打了声招呼,就找上了瘫在椅子里休息的陈庆山。 “于总怎么又来探班了?”陈庆山有气无力的招手,“您家那两只狗大爷可真能跑啊!为了抓他俩,差点跑去我半条命!” 于童想到自家那两只精力格外旺盛的狗子,笑了两声说:“它俩太小了,比较活泼。” “那岂止是活泼呀!”陈庆山牙疼地咧咧嘴,问,“于总是专程来找我的啊?你放心吧,小品的台词我都背好了,回头跟蔡老师对对戏就成,彩排肯定能过。” “不是为了春晚小品,”于童拖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对面,“我是想问问你,对接下来电影的宣传工作有什么想法?” “我听导演和经纪人的。” “那行,我跟你说说我的思路。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是比较常规的操作,这些我就不具体展开了。”于童顿了顿,才继续说,“除了春晚小品,其实我这里还有个办法,能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陈庆山很感兴趣地望向对面:“你具体说说。” “我这里有个机会,可以办学校。” 陈庆山:“……” “市里有家歌舞团正在重组,会分流出一批很有经验的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女奴的等价替换
虎王的花奴(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白日烟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红豆
桃源俏美妇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