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立马回头(H) > 第30章

第30章

山,我也不去呀!我就坚守在咱们英语组。” “嗯,小狄这个思想觉悟够高,”崔组长的声音在两人身后响起,“你们能稳得住就行了,年轻人不能好高骛远,即使想求高薪,也要有能够与之匹配的能力才行。你俩都是翻译室的新人,还是收收心,好好提高业务能力吧!” 狄思科拍着胸脯表忠心:“崔组长,您放心!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是绝对不可能腐蚀我的!” “嗯,上班去吧。” 刘莉的辞职风波,对狄思科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崔组长对他更严格了。 刘莉是拿出来就能直接用的熟手,而狄思科和汪妍妍这样的新人还只是小菜鸟。 领导不可能放心把重要工作直接交给毫无经验的新人。 所以,无奈之下,崔组长从省商业厅征调来两名经验丰富的资深翻译,以便应付越来越多的外事活动。 而狄思科等一众年轻人最近的工作量直接加码。 自从刘莉要走的消息公开后,狄思科没有哪一天是能准时下班的。 这就导致了,刚摆脱单身人设的人,十分悲催的没有时间去见女朋友! 这天再次加班回家后,狄思科找去了郭美凤的房间。 “你这么晚跑过来干嘛?”郭美凤已经准备入睡了。 “妈,您那里有多少钱啊?先给我救救急。” 郭美凤一下子就清醒了,“出什么事了?在外面欠债了?” “您怎么不盼着点好啊?”狄思科无奈道,“我想买辆小轿车,手头的钱不太够。” 那三间门面房的租金,他只去收过一次,后来就由郭美凤负责收租了。 “你才刚上班就买车?有钱烧的吧?”郭美凤躺回去,“不买!骑自行车挺好的!” “等我买了车,可以每天接送您上下班啊?”狄思科诱惑道,“您想想,到时候您那些老同事,得多羡慕您啊!” 反正她那个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不用他天天接送。 “不买,我用不着他们羡慕!”郭美凤捂住钱袋子。 “等我买了车,能带您出去踏青,去景点旅游!您不是想爬长城嘛,我开车送您去!” “我坐大巴,或者让老二用小面包送我也是一样的。你怎么突然就要买车?”郭美凤坐起来问,“你给我说实话,我还能考虑一下。” “我现在工作太忙了,每天至少加班到八点,等我骑车回到家都九十点钟了,又累又耽误时间!” “你一个年轻大小伙子,居然好意思喊累!”郭美凤不屑道,“你们徐叔,都快六十了,还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呢!人家也没喊累啊!” “哎呀,我要买车真的有事!”狄思科权衡片刻说,“我告诉您,您先别跟别人说啊!” “嗯。” “我最近正在追您未来儿媳妇呢,”狄思科无奈道,“您说我整天加班到那么晚,哪有时间跟人家见面啊!等我骑着自行车跑去人家家里的时候,人家都洗洗睡了!所以我就打算想办法,缩短花在路上的时间嘛。” 郭美凤盯着他问:“你不会为了买车,就编个媳妇出来吧?” “那不能。” “那你买车还差多少钱啊?” 第49章 狄思科尚不确定买车的缺口还差多少。 如今小轿车的价格, 有几千的,也有几万块的。 以他的经济实力,买一辆二哥那样的国产小面包, 或是一辆进口小土豆就差不多了。 几千块就能搞定。 按照老百姓的普遍认知, 只要条件允许, 还是更倾向于买进口车的。 小土豆是波兰产的菲亚特,既是进口的, 又价格实惠, 是许多万元户的首选。 作为一个新晋暴发户,狄思科也相中了它。 若是按照官方定价,只要四千多块就能拥有一辆小土豆。 然而,这两年小土豆的价格早被万元户们炒了上去。 有人五六千块就能买下来,有人却得花上万块。 狄思科不敢把价格报给郭美凤, 只含含糊糊地说:“您给我一千块就行!” “一千块能买什么车啊?”郭美凤不懂行,但也知道这点钱不顶用。 “我手头还有些存款。” 狄思科这个月刚收到新阳音响出版社的汇款,录音带首发的五千块,加上写真集的酬劳, 交完税以后到手将近六千。 再加上他之前走穴和出录音带攒下的一千来块存款, 总共有七千多。 听说电影厂的一位女演员通过厂里的司机牵线,花八千块买了一辆小土豆。 所以, 狄思科也打算准备八千块的预算。 郭美凤将存折交给他之前,又不放心地问:“你买那车到底多少钱啊?” “四千多。” “妈呀,咱家攒了几十年也没攒下四千块。”郭美凤心疼地说,“你现在有点钱,可真是烧包了, 什么都敢买。” 在她看来,老二买车是因为业务需要, 老五买车就纯属是穷人乍富的报复性消费。 “我这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把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狄思科试图说服她,“租金按月进账,我第二张录音带如果加印的话,另有半个点的分成。过不了多久,您这存折上的数字就恢复了。” 郭美凤嘟哝:“别人没有车照样娶媳妇,你媳妇怎么那么金贵?” “跟我媳妇没关系,人家时间挺多,主要是我抽不出时间。” 郭美凤打探道:“你找这媳妇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是干嘛的?” “她是歌舞团的干部,全家基本都是文艺界的。她爸是国画院的副院长,亲妈是舞蹈家,还有个后妈是我们单位的处长,奶奶是著名作曲家,爷爷退休前是干嘛的我也不清楚,不过,他们家跟徐大爷住在一栋楼里。” 郭美凤拧眉思索片刻,迟疑着问:“你说的这姑娘,不会姓于吧?” “您认识啊?” “在老徐那边见过几次。” 而且在青歌赛直播上也见了,但她当时没敢往那方面多想。 人家是正经的干部家庭出身,他们家除了老五,就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她家攀不上。 狄思科觑着郭美凤的神色问:“妈,您对这儿媳妇人选不满意啊?” 不满意也不能换了。 “人家条件那么好,能看上你么?”郭美凤很清醒。 老五学历高长得好,但干部子弟里也有学历高长得好的小伙子。 以人家的条件,肯定能找到门当户对的。 “所以我得多花点心思追人家啊!别的不说,于童长得漂亮吧?” “嗯,”母子俩审美一致,“要是真能娶进门,以后你俩的孩子差不了。” 但是,人家家里能同意吗? 齐大非偶,她觉得老五有点悬。 儿子正在兴头上,郭美凤并没讨人嫌地泼凉水。 将存折递过去,她情绪不高地说:“你追媳妇也别耽误了工作。打铁还得自身硬,早点做出成绩,以后去老丈人家也能多点底气。” 狄思科并不知道亲妈正在心里唱衰他,接了存折就乐颠颠地去找二哥了。 二哥在外面的门路广,兴许能帮他买到更便宜的小轿车也说不定。 * 买车的事一时半会儿没有眉目,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经贸大学的八三级毕业生,迎来了大面积的毕业分配。 狄思科宿舍里的八个人,有三人被分配去了国字头进出口公司,一个去了海关,剩下三人回了生源地。 发小儿葛磊如愿去了进出口公司,工资高、待遇好、工作体面。 教他学会了广东话的陈旭,返回老家进了省商业厅。 狄思科没什么悬念地被分去了经贸部,虽是所有单位中牌子叫得最响的,但同宿舍的另外七个人,谁也不羡慕他。 他在部委实习大半年,日子过得有多悲催,所有人都看得见。 高强度的摄取知识不难,难的是每天都要维持这种强度。 天天都是考试周,这样的日子有几人吃得消? 所以,听说他跟袁媛都留在了部里,而且还是技术难度很高的翻译室。 班里的其他人羡慕,这些见证他每天熬到半夜的室友却有些同情。 毕业季到来,学校宿舍和大树上都挂起了各种欢送横幅。 “为祖国的外贸事业贡献青春!” “服务祖国人民实现自身价值!” “热烈欢送我校八三级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 “此去万里,一程风雨一程歌!” 诸如此类的条幅被挂得到处都是,也唤起了大家离别的伤感。 宿舍聚餐,班级聚餐,各种小团体聚餐,几乎每天都有。 狄思科非常珍惜最后的这段相聚时光,只要时间允许,所有饭局他都应邀了。 全班聚餐的时候,张新华端着酒杯走到了狄思科跟前。 自从被举报亲属走私以后,狄思科与他就没怎么说过话。 两人似乎都在有意回避与对方接触。 但这次不知张新华是怎么想的,居然主动找到他解释了之前那封举报信的事。 “其实我本人在事业上没什么追求,但我父母都希望我能进体制内工作。关于你哥哥的那封举报信,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是我家亲戚写的。”张新华举起酒杯说,“狄思科,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针对那件事,我郑重跟你道个歉,希望能得到你的谅解。” 狄思科对这番话并不怎么相信,但他已经回敬对方一封小作文了。 也就无所谓原谅不原谅。 一杯酒而已,喝就喝呗。 是否真的能够一笑泯恩仇,他们彼此心里都很清楚。 反正马上就要分开了,以后又同在一个系统工作,就这样吧。 * 毕业分配方案公布,同学们彻底离开了校园。 走出校门的当天,狄思科就无缝衔接,带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了。 英语组的三个新人不用像其他毕业生那样进行岗前培训,所以正式入职没两天,崔组长就给他们安排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 后天要紧急接待一个外国企业家考察团,领导临时安排了宴请。 虽然只是吃顿饭的事,但外交无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交际司这边要马上拿出接待方案来。 崔组长大方地派出了狄思科、袁媛和方堃,配合综合处和外宾接待处的同事,完成这项任务。 翻译菜单和行程安排的工作,通常只用一个人就能搞定了。 但谁让他们仨都是新人呢,每人负责一小部分,两天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能做完了。 方堃是高翻班的研究生,又比狄思科二人的年纪大点,分配工作的时候,就主动选了难度最高的菜单翻译。 狄思科翻译行程安排。 而袁媛的工作简单却最琐碎,她得帮忙打印几十个来宾的名牌,以防出现弄错客人名字的情况。 综合处很快就把行程单交给了狄思科。 一页纸上没多少内容,几百个字而已,他几分钟就能翻译出来。 但是临时接待任务之所以难办,就在于行程和人员的不确定性。 狄思科上午九点翻译完第一稿,正准备送去打字室打印正式稿,综合处的同志又把新的行程单送来了。 人家说了,上一份不算数,以这一份为准。 狄思科便将第一稿收起来,重新译了第二稿。 这次他有经验了,工作完成以后没有马上去打字室。 等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他果然又等来了改动后的第三份方案。 一份行程安排修修改改好几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算正式确定下来。 狄思科打印了正式稿,在底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拿出印章和印泥,郑重其事地在旁边盖了章。 类似的工作他已经做过几次了,但这是他第一次有资格在上面签字盖章。 而且这个印章是于童送给他的。 印章材料是号称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寿山石,从于宝塔那里搜刮来以后,就被于童送去了琉璃厂雕刻。 所以,当狄思科将沾了印泥的白色印章盖在定稿底部时,好似决定了什么国家大事。 那种仪式感堪比皇帝握着玉玺。 将定稿送去综合处,他的任务就可以正式完成了。 不过,截稿时间是今天下班前,刚出校门的狄思科还记着老师们“不许提前交卷”的要求。 所以,他没着急往上送。 下午袁媛去宾馆送铭牌的时候,他也跟着去了。 反正他没什么事,就按照外宾的行程路线走一遍。 然而,这样走了一遍后,他却有了新的疑问。 按照行程单上的安排,外宾们要在明天中午直接从会场前往冷餐会。 两处相聚不远,步行一刻钟左右就能抵达。 所以,行程单上将冷餐会安排在了会议结束的半小时以后。 不过,狄思科实地走过后发现,会议在贵宾楼三层,冷餐会在迎宾楼顶层。 两栋楼里的客梯都只有三部。 这次会议有上百位来宾,若是有人不习惯走楼梯,固执地等待电梯,那半小时的预留时间必然不够。 有些外宾恐怕会迟到。 反正他搭乘电梯走这条路线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来,不熟悉路径,步行用去了三十五分钟。 从宾馆返回单位,他就想给外宾接待处的吴勇提个醒。 吴勇是对接行程安排的,之前给他送了五个版本的行程单。 然而,都快走到人家办公室门口了,狄思科又顿住了脚步。 他虽然没啥工作经验,也没有闻笙箫那种从小耳濡目染的眼力,但他直觉这种事似乎不该由自己开口。 在翻译室呆了这么久,他经常见到大家配合业务部门反复修改翻译稿,却从没见谁给人家的工作挑过毛病。 何况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万一人家在两栋楼间安排汽车接送了呢? 那样的话,半小时的准备时间也算充裕了。 崔组长在会议室里呆了一天都没回来,他这会儿也没个能请教的人。 反复权衡再三后,他先将那份定稿给领导审核签字,然后把签好字的稿件送去了吴勇那里。 “吴哥,我先把这份定稿交给你吧,要是还需要改动,你随时来找我。” 吴勇刚放下电话,正忙得焦头烂额,答应一声说:“先放这儿吧,我还得往宾馆那边跑一趟。” “你们这运动量可真够大的,难怪接待处的同志都很苗条。” 吴勇穿上外套,苦笑道:“没办法,劳碌命啊。” “我下午从贵宾楼去迎宾楼,迎着太阳走了半个多钟头才找到地方。要是天天像你这样折腾,腿都得跑细了。”狄思科笑着问,“咱单位不给你们配个车啊?” “配了啊,”吴勇自嘲一笑,“配了自行车,每天可以免费去车棚打气。” 狄思科又与他说笑了几句,便返回办公室做基础训练去了。 他一直等着吴勇来送第六版本的行程单,可是等到快下班了,也没见他再次找来。 正好崔组长下会回来了,他就凑过去小声跟崔组长请教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年轻人来到新单位大多战战兢兢,做好本职工作都不容易,没什么人会多管闲事。 尤其这些毕业生是各校优中选优的天之骄子,很多人宁可自己一点点摸索,也不会主动暴露短板。 因此,崔组长很少有机会回答这种问题。 “咱们是翻译,他们送来什么,你就翻译什么。”崔组长慢条斯理道,“外交无小事,某些决定和安排可能会有其他深意,咱们不了解情况,不要随意帮业务部门修改内容。” “哦哦。”狄思科受教地点头。 “而且冷餐会大多是无人陪同的,他们迟到几分钟也无伤大雅。”崔组长鼓励道,“你今天表现不错,多听多看,别冲动做决定。不过,你下班以后多等一会儿吧,要是接待处那边有什么改动,你尽快帮他们处理一下。” 能搞接待工作的没有笨人,尽管小狄表达得隐晦,但人家未必领会不到。 果然,还差一刻钟下班的时候,吴勇匆匆忙忙送来了第六版行程单。 其中的两处改动里,就有狄思科提到的那一处,预留的时间从三十分钟变成了四十五分钟。 “小狄,还得麻烦你啊!”吴勇在他背上拍了拍。 狄思科做个OK的手势,就埋头干活了。 修改定稿以后还得重新走流程,时间紧任务重,没时间寒暄。 他要改行程单,袁媛要修改出席人员名单,俩人都得留下加班。 只有方堃提前完成了菜单翻译工作,而且他那个菜单是今天晚宴要用的,估计这会儿已经上桌了。 所以,方堃可以背着背包潇洒下班。 “小狄,小袁,你们加油!我先走一步啊!”方堃笑着招呼。 狄思科抽空摆摆手说:“难得见你准点下班,赶紧回去休息吧!” “哈哈,暂时休息不了,”方堃指了指身后的庞庆祖说,“约了庞老师打乒乓球,加强体育锻炼,估计还得大战三百回合。” “那你得小心了,庞老师的乒乓球是咱们翻译室打得最好的,小心被他杀得片甲不留。” 狄思科暗道,整个翻译室也没几个男的,这几个男的里只有庞庆祖爱打乒乓球。 矬子里拔大个儿,他也能当个冠军了。 方堃嘻嘻哈哈地跟着庞庆祖离开,狄思科将稿件反复检查无误后,便送去了打字室打印。 “中午不是刚打印过吗?你怎么又来了?”打字员不出意料地又被留下加班,看到送来的新稿件,头都大了。 “赵姐,我能等,您慢慢来吧。”狄思科自己找了椅子坐下。 虽然口中说着能等,却直勾勾地盯着人家敲键盘。 大有你不给我加急,我就不走的意思。 赵姐被这大明星看得发毛,抓起手边的一沓资料说:“没什么事你就看会儿资料,你不是已经转正了嘛,这些资料可以随便看了。” 狄思科随手翻了翻,没看到能吸引自己的内容。 不过,他倒是发现了方堃翻译的那份菜单。 虽然方堃明目张胆抱庞庆祖大腿,有点那什么,但是他的专业水平还是没得挑的。 若是将这份菜单交给他,他也未必能翻译到人家这种程度。 中餐的菜名,有时写实有时写意。 像这个菜单里的“满福六小蝶”、“金华玉树班”,只听名字根本就猜不出吃的是什么菜。 然而,方堃的译法就很直白,应该是提前跟厨师打听过菜品做法的。 英文译名虽然少了中餐取名的韵味,但根据英文菜名,可以很轻易地了解,每道菜的用料和烹饪方法。 这一点还是值得借鉴的。 狄思科伸手将方堃写出的译名挡住,自己先在心里将菜名翻译一遍,再跟方堃的译法进行比较。 来到菜单中段的时候,有道菜名叫红烧龙凤翅。 他猜测凤翅是鸡翅膀,就是不知龙翅是谁的膀子。 结果打开方堃的答案一看,却发现龙是对虾,凤是鸡肉,翅是鱼翅。 他在心里感慨中华起名博大精深,正打算继续往下看,目光却在这道菜的第一个单词上顿住了。 红烧龙凤翅,Braised Shark‘s Fin Soup with Chicken and Prawns。 但是这张菜单上的Braised 却被写成了Bruised。 一字之差,“红烧龙凤翅”就变成了“受伤的鸡虾鱼翅”。 狄思科:“……” 方堃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赵姐,这张菜单是最终定稿吗?” 赵姐头也不回地说:“那一沓都是终稿。” 将这种出了错误的菜单,拿到宴请的酒桌上,没人注意还好,万一被人看到了,那翻译室就闹了大笑话了。 可是,现场有那么多外宾,人家不可能都不研究菜单吧? 他拿着那份菜单跑回英语组办公室,但办公室里除了袁媛,以及从省商业厅借调的两名翻译还在加班,其他人早已经按时下班了。 方堃不知在哪里打球呢。 他尝试着往崔组长家里打了电话,可惜无人接听,应该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又拨给翻译室老大孙主任,也是无人接听状态。 情况紧急,他将事情告诉了办公室里的另三人。 借调来的周萍建议道:“趁着时间还早,赶紧让人重新打印菜单。咱们在内部丢人就算了,千万别丢到外宾面前去。” 袁媛也起身说:“我去打印室,让他们加急打印一份新菜单。你先去找找领导吧?” 这在翻译室算是重大失误,甚至可以上升为事故。 不是他们这几个小喽啰能解决的。 晚宴七点开席,这会儿差一刻钟六点,不知道临时换菜单是否来得及。 狄思科已经把翻译室里能找的领导都翻遍了,可是事情就是这么寸,一个能管事的领导也不在。 他带着那份菜单去找了综合处的徐处长,这位也是活动负责人之一,翻译室的领导都不在,只能由他出面想办法补救了。 好在徐处长还在单位加班,听他简单讲了大致情况,二话没说就给宴会厅那边拨通了电话。 要求他们在外宾到场前,尽快将已经放到每个位子的菜单收回。 徐处长冷静地问:“你们那边是什么情况?新菜单打印了吗?” “打印了,但不知道重新印刷还来不来得及,”狄思科提议道,“咱们提前联系小车班或是出租车吧?菜单出来以后,第一时间送去宴会厅。” 徐处长叫来处室里的同事帮忙叫车,背着手在办公室里焦急地转了两圈。 这种错误一旦被发现,吃瓜落的不只是当事翻译和翻译室,他这个在最后签字的负责人也要有连带责任。 狄思科沉思片刻问:“徐处长,宴会厅那边有没有出入限制啊?一会儿咱们的车开过去以后,岗哨能放行吗?” 经他提醒,徐处长又往不知什么地方打了电话,让对方带着通行证,马上去宾馆门口待命。 狄思科在原地安静等待了一会儿,他没处理过这种紧急状况,也不知自己还能帮上什么忙,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抢时间。 不但要缩短路上的时间,还得缩短新菜单的打印时间。 他跟徐处长约好在办公楼门口汇合,便跑去印刷室,打算看看情况。 印刷室里的机器刷刷工作着,袁媛正在门口急得团团转。 “还差多少啊?”狄思科跑过去问。 “快了快了。”袁媛往挂钟上瞄了一眼,已经六点一刻了。 印刷室的大门打开,有人捧着一沓还热乎的菜单走出来。 袁媛穿着高跟鞋不方便快走,狄思科跟他招呼一声,接过那沓菜单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楼下冲。 他飞奔到大门口的时候,除了等候在那里的徐处长,小轿车旁边还站着不知何时回来的崔组长。 崔组长冲他点点头,一句话也没说,接过菜单就跟徐处长一起上了车。 狄思科一屁股坐到台阶上,跟随后跑出来的袁媛坐在一起喘粗气。 他们已经尽力了,最终结果如何不是他能操心的。 不过,他在心里提醒自己,还得继续保持体育锻炼呀! 若是换个常年坐办公室的,跑完这三层楼八成得厥过去了。 * 晚宴次日,崔组长一大早就召集会议,通报本组出现了重大工作失误。 目光直直望向新入职的三个新人方向。 方堃完全没有犯错的自觉,他这两天只负责了两份菜单的翻译工作。 他们高翻班专门有这种中餐的翻译训练,这种工作在他这里基本没有难度,完全是小菜一碟。 而且他的翻译初稿早就给庞老师过目了,庞老师还帮他纠正了一处用词。 所以,他觉得自己不可能闹出什么重大失误,估计犯错的是旁边这两名本科生。 庞庆祖跟他的想法一致,小方的稿件他都看过,出错的八成是别人。 “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咱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外交无小事!”庞庆祖喝了一口茶说,“有些工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千万不能马虎!” 狄思科和袁媛都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坐在原处不吭声。 崔组长点头认同道:“庞老师说的没错,这种重大失误明明是可以避免的,某些年轻同志为什么不能更认真一些?将更多心思花在工作上?” 她将那份印错的菜单摆在方堃面前,“小方,这份菜单是你负责的吧?” 方堃瞬间愣在当场,出了重大失误的是他? 不可能啊,他的翻译稿是被庞老师过稿的,几乎没有发生错误的可能。 不过,他脑子还没有完全宕机,知道这会儿不能把庞庆祖拉进来。 否则就把人得罪死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份菜单拿起来,看到上面被圈出的“Bruised”,他皱着眉头说:“这不是我写的呀!” 他将自己的初稿翻出来给崔组长查看。 初稿虽是手写的,但笔记还算工整。 没有常见的连笔现象,上面写的确实是“Braised”。 崔组长却并不在乎他的初稿上到底写了什么。 “终稿打印以后,你复核了吗?” 方堃复核了。 但他完全没料到打字员竟然能把这么简单的单词拼错。 还好巧不巧地把Braised打成了Bruised。 他复核的时候,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几个比较难的单词拼写上,红烧、焖炖是常用词,被他一带而过了。 他泄气地靠在座椅里不再狡辩,语气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并跟领导保证,以后一定认真校对,不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咱们翻译室有很严格的过稿流程,初稿、定稿、打印、复核,每一步都不能少。”崔组长严肃道,“这次的影响相当恶劣,若不是有同志及时发现了错误,这份菜单能把咱们翻译室的脸,丢到外宾跟前去。念在方堃还是刚进组的年轻同志,又是第一次犯错,这次先不给你记过了,但要在翻译室内部通报批评一次,以后多注意吧。” 方堃的错误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虽然他被通报批评了,但谁也没有落井下石,包括发现了错误的狄思科。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犯错的不是自己,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 这种小失误是很难避免的,如果换个场景,或者换个时间,只是打错一个字母而已,不算什么。 但方堃比较倒霉,领导的宴请马上就要开宴了,他的这个错误才被人发现。 而且为了改正这个菜单上的小瑕疵,整个交际司都被闹得人仰马翻。 翻译室虽然没在外宾面前丢人,却在单位内部丢了面子。 狄思科为此跟袁大姐结成了帮扶对子。 以后他俩的终稿,只要没啥保密级别,都可以相互帮忙检查一下,以防在小错上翻船。 狄思科在单位夹着尾巴好几天,刚跟于童感慨自己工作压力过大,就得到了二哥的消息。 他想买的小土豆终于有眉目了。 二哥找兄弟帮忙联系了一个卖车的,报价比电影厂司机的低一点,只要六千出头。 如果狄思科相中了,就得马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人家这小土豆抢手得很。 狄思科当晚就去看了那辆白色小土豆,确定车辆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不是走私车,手续齐全,也能帮忙办理相应证明材料。 他二话没说,当场就交钱了。 看着一沓沓钞票被人家装进麻袋,狄思科心想,幸亏郭美凤没跟来,否则非得当场反悔不可。 给汽车上了牌以后,他开着那辆小土豆招摇了几天。 等他终于开过瘾了,才一打方向盘,转去了歌舞团。 于童下午刚跟魏东方吵过架,这会儿正在办公室里运气呢,却听见自己窗户正对着的楼下,有人不停地按汽车喇叭。 谁这么讨厌啊? 下了班就直接回家,按什么按! 她噌地起身,打算将窗户关上隔绝噪音。 然而,当她的身影出现在窗口时,楼下那辆车却按得更欢了! 恨不得高歌一曲。 她探出身子斥道:“这谁的车啊?别乱按了,要走赶紧走!” 定睛一瞧,站在车边的,竟然是好几天没见的狄二狗。 将手探进车窗乱按的也是他! “你干嘛呢?这谁的车啊?” 他那么大的个子,把小土豆衬得跟玩具车似的,于童看了就忍不住想乐。 狄思科招手说:“快下来看看我的新车!” 于童匆匆跑下楼,惊讶地问:“你怎么突然买车啦?” “嘿嘿,有钱呗!”狄思科得意道,“怎么样?在交通工具这方面,我走在你前面了吧?” “嘚瑟什么呀!”于童撇嘴。 “你就说你服不服吧!” “买辆车就抖起来啦?”于童在他的小白车上摸了摸问,“这车得多少钱啊?” “别问了,反正你也买不起!”狄思科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于童眯眼说:“狄二狗,我可警告你啊!我刚跟魏东方大吵一架,现在的心情非常不美丽,你要是再敢跟我臭显摆,后果自负!” 狄思科立马换上讨好的笑脸,将她推到驾驶座上。 “不敢不敢,于主任请上车,”狄思科恭敬道,“请试开您的新车吧!” 于童握着方向盘愣道:“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啊!这车给你开了!” “这车得上万了吧?”于童不信,“你怎么这么大方?” “挺贵的,但还没上万,”狄思科无奈道,“我也想开车上下班,奈何领导们还在骑自行车,我要是整天开着大几千的小汽车上下班,那不是给领导找不痛快嘛!” “既然已经提前想到了,那你还买车干嘛啊?”于童从车里走出来问,“你买车的事家里知道吗?” “知道啊,早就跟我家老太太报备过了,她特别同意先把新车让给你开。”狄思科笑道,“咱俩可以换换,你开这辆四个轮儿的,以后出门谈业务就不用顶着大太阳了。然后,我骑你那辆幸福125,在单位不扎眼,上下班还能节省些时间。” 第50章 狄思科的最初目标就是购买一辆摩托车。 速度快, 来去自如,还不打眼。 可是,当他询问了摩托车的价格后, 立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进口摩托上万, 国产摩托也得大几千。 有那钱还不如买一辆四个轱辘的。 “你已经有一辆幸福125了, 我要是再买一辆摩托车,以后咱家就有两台摩托车了。”狄思科精打细算道, “小土豆虽然小了点, 但好歹能遮风挡雨,让咱家的出行方式多了一个选择。” “谁跟你咱家啊?你才转正几天呐,就整天咱家咱家的!” 于童觉得自己每天都在重新认识这个诡计多端的二狗子。 他似乎总在暗戳戳地尝试将假设坐实。 好似他多说几遍“咱家”,他们就真是一家人了。 然而,他们甚至还没有正式见过双方家长。 “咱俩早晚要呆在一个户口本上, 不是咱家是谁家?”狄思科不可置信地问,“你已经把我糟蹋了,不会想始乱终弃吧?” “……”于童脸上一热,“少胡说, 谁糟蹋你了!” “就你啊, 亲都亲了还想赖账啊?” 于童一把捂住他的嘴,“那么多人呢, 你不嫌丢人啊!” 正是下班时间,他俩搭配小土豆的组合,让进进出出的同事不断瞄向这边。 “我的声音不大,他们听不见。”狄思科努着嘴在她手心里亲亲,瓮声瓮气地问, “你到底要不要试试新车?” “你真要把新车给我开?” “对啊,给你开吧。”狄思科晃了晃自己的右手腕, “你给我做了五彩粽子,又送了印章给我,我可都不见外地接受了。轮到我送你东西,你怎么推三阻四的?” “车和那些能一样吗?”于童摸上他的小粽子问,“过完端午节就可以摘下来了,你怎么还戴着?” 狄思科望着她但笑不语。 于童在上面扯了下,交代道:“下次下雨就可以摘下来,让它顺着雨水冲走。” “那不是浪费了嘛,让你白费工夫。” “明年再给你做一个。” “那行。”狄思科磕绊都不打一个,应承得特别痛快。 他推着于童坐进驾驶室,自己进了副驾驶,摊手说:“我怀疑这小土豆是为女同志设计的,对我这样的男的,特别不友好。” 小土豆是双门四座的车,空间相当紧凑,乘客想坐后排的话,需要

相关推荐: 蝴蝶解碼-校園H   恶蛟的新娘(1v2)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我的风骚情人   村夜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