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腰杆儿立马就挺直了,逃票带来的心虚感一扫而空。 他简直被于总不声不响,闷声干大事的效率惊呆了! 早在前年, 于童就想投资一家电影院, 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电影院几乎都是国营的, 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人家不可能引入私营资本。 尤其是最近电影市场有复苏的迹象, 电影票都从五毛涨到十块了。 有利可图的时候, 人家怎么会转卖电影院! “不是没单位愿意出手么,这家电影院之前是哪个单位的啊?”狄思科问。 于童从包里翻出几张招待票,准备去入口检票,笑吟吟地回:“你猜!” 狄思科:“……” 他瞅瞅墙上那些很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和宣传画,猜测道:“你不会是从哪个企业手里买的吧?” “嗯, 给你加十分。” “还真是啊?这电影院之前是谁家的?” “钢厂的。” “钢厂效益不错呀,怎么还沦落到卖电影院了!” 于童一本正经地说:“拖董事长的福,您对腾飞的改革给了我很大启发。现在应该有很多国企像腾飞一样,准备将副业从主业中剥离, 所以我就着重考察市里这些大型国企了。听说钢厂要甩包袱, 把电影院和剧院推向社会,我当天就上门去谈了!” 狄思科佩服地翘起一个大拇指。 牛啊。 居然真的拥有一家电影院了! “你买这电影院多少钱?之前电影分成要回来的两千多万够用么?” “够了, 这家电影院的设备和硬件设施陈旧,设备作价比较低,主要是地皮值钱。如果钢厂愿意投点钱重新装修,升级一下放映设备,其实还能重新开张盈利。” 于童私心里觉得钢厂将电影院卖掉还挺可惜的。 “电影市场只是有复苏的趋势, 又不是真的复苏了。钢厂领导都是外行人,看到的结果就是电影院不赚钱。钢厂马上要挂牌上市了, 怎么可能往不赚钱的副业里面投钱!”狄思科分析了一通,又喜滋滋地说,“这样也好,咱有一家电影院啦!” 狄嘀嗒摇头晃脑地显摆:“我跟姐姐已经来过两次了!上礼拜还看了《狮子王》呢!” “你俩这是背着亲爹吃独食啊!”狄思科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提前跟我透个口风!” “妈妈说,换了椅子以后再告诉你。” “换什么椅子?”狄思科看向媳妇。 “我暂时不打算往电影院里投太多钱,但这里设施太陈旧了,所以,只能先把放映厅里的木板座椅换成软包座椅,至少让大家看电影的时候舒服点,值回票价。” 市里的各大电影院早就集体涨价到十块以上了,特别火爆的进口大片还能卖到15块以上。 但人家卖高价票是有底气的,很多电影院都经过了重新装修,座椅换成了软包座或沙发座,服务水平提上去了。 要是不把木板座椅换了,她可不好意思收观众十块的电影票钱。 “不错不错,咱自己就是消费者,花了钱就想有好的享受。”狄思科接过其中一张招待票瞄了两眼,惊讶地问,“你买下电影院以后没改名字啊?还叫钢厂电影院。” “先叫这个吧,等电影院彻底升级改造以后,再换个新名字。反正平时来看电影的基本都是钢厂和附近几个企业的职工,大家对钢厂电影院已经熟悉了,换了座椅,重新开张以后,来看电影的人还挺多的。” 钢厂职工工资高,舍得花钱。 她这家电影院换了座椅,三个放映厅的上座率都能达到八成以上。 当然,也跟最近上映的几部电影有关,《甜蜜蜜》、《狮子王》和《警察故事》的口碑都很不错。 狄嘀嘀双眼亮晶晶地望向妈妈,期待地问:“妈妈,咱家电影院可以叫狄嘀嘀电影院吗?” 弟弟不甘示弱道:“也可以叫狄嘀嗒电影院啊!” “那可以把咱们的名字都放进去,”姐姐让了一步,“叫狄嘀嘀狄嘀嗒电影院。” 于童:“……” 这名字是不是草率了点? 狄嘀嘀有理有据地说:“玲玲的妈妈开了一间食杂店,就用她的名字起名了,叫‘玲玲食杂店’!” 狄思科替媳妇解围说:“你俩的名字太长了,而且容易把观众绕迷糊,最后可能会被人喊成,滴滴答答电影院。” 姐姐皱着眉头冥思苦想,问:“那叫‘嘀嗒嘀电影院’行不行啊?我就不会弄混!” “可以叫影城!咱们起名叫嘀嗒嘀影城,英文名就叫DI DA DI影城,”弟弟异想天开道,“以后咱们的影城比环球影城还要大!” 狄嘀嘀觉得弟弟这个主意不错,姐弟俩兴奋地击了一下掌。 于童和狄思科:“::::::” 你俩可太能耐了。 两个小屁孩给电影院取好名字以后,就背着手在大厅里指点江山。 这里的墙面不好看啦,那里应该像首都电影院一样卖爆米花啦,挑出了几个毛病让妈妈整改。 挑剔到一半时,狄嘀嘀突然不吱声了,她竖起食指跟弟弟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到爸爸身边,指了指放映厅的前门,小声问:“爸爸,那个是不是我小姑啊?” 狄思科闻声看过去,有个穿白色休闲外套和修身牛仔裤的女同志,正在门口检票。 看背影,有点像他家狄思慧。 “好像是吧,她今天没班啊?怎么跑来看电影了?”狄思科抬脚就要上前跟小六打招呼。 自从去年单位给她分了房,小六的行踪就不好琢磨了。 以前休班时都会回北海公园,现在还可能回她的小单间。 姑娘这么大了,又当了乘务长,郭美凤想管也管不住她,只能要求她每周必须回家住一天,所以狄思慧现在过的相当自由散漫。 于童慌忙拉住他说:“你可别去讨人嫌了,我瞧着她身边好像有朋友。” 而且是个男的。 而且不是汤普森。 电影院招待票是她送给小姑子的,让小姑子请好朋友们一起看电影。 于童暂时搞不清这位朋友跟她是什么关系,要是冒然上前打招呼,很可能会让小六尴尬。 还是别去凑那个热闹了。 狄思科经媳妇提醒,也看到了那个身材挺高大的小伙子,他之前没往别处想,只以为两人是先后排队的陌生人。 可是,这会儿仔细看过去,就觉得哪哪都透着不对劲。 小六跟那小伙子走得挺近,偶尔还会交流两句,与其他人擦肩而过时,那男的还伸手护了一下小六的腰。 这就不可能是陌生人了。 “走吧,先进去看电影。” 狄思科带着对妹妹可能正在脚踩两条船的忧虑,坐进了放映厅。 整个观影过程,他都非常忙碌。 一边分神往前排小六的方向张望,一边还要捂他闺女的眼睛。 《甜蜜蜜》里的亲吻镜头实在太多了,要是他跟媳妇单独来看,这绝对是一部满分爱情片。 可是,他们今天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这就有点尴尬了。 电影看到一半,一家四口便转去了隔壁播放《狮子王》的放映厅。 因此,等他们带着心满意足的双胞胎驱车回家时,正好在胡同口,瞥见了从出租车上跳下来的小六。 小六还弯腰跟驾驶位上的年轻司机挥了挥手。 狄思科:“……” 这啥情况啊? 他家小六不会找了个出租车司机吧? 这真不能怪他多想,的哥有钱是这年头的普遍认知,空姐嫁的哥的情况很常见。 小六有个同事就找了的哥当老公。 狄思科在外面纠结了一会儿,回家看到坐在客厅里的小六时,就冲她招了招手。 “你有什么事不能在屋里说?”郭美凤不满道,“还非得把你妹妹喊出去!” “您不是要等我小姨的电话么,我怕在屋里说话打扰你们姐妹通话。” 郭美凤这才没话了。 “哥,你要跟我说什么啊,还神神秘秘的。”狄思慧跟在五哥身后笑。 狄思科没绕弯子,“我跟你嫂子刚从钢厂电影院回来。” “哦,你们也去看电影啦?”狄思慧笑说,“你跟我嫂子还挺浪漫的。” “你少往我俩身上扯,跟你一起看电影那男的是谁啊?”狄思科一脸严肃地说,“你要是不喜欢汤普森那个老外了,就正式分手。重新找个对象,没人拦着你。但咱家人可不兴脚踩两条船啊!” “我才没脚踩两条船,今天那就是普通朋友。” “谁跟普通朋友去看爱情片啊?” 即使没确定关系,也是在暧昧阶段了。 狄思科像个老父亲似的操心问:“你跟汤普森怎么样了?最近没见他来家里玩呢?” 事实上,汤普森已经很久没在老狄家出现了。 那个棕毛刚跟小六谈朋友的时候,来得还挺勤,每个月都能露面。 后来几年经常去外地出差开辟业务,他就来得少了。 狄家人从来不催小六结婚,就怕她跟汤普森跑到国外去。 狄思慧收了脸上的笑,作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通报说:“早就分开了。” “分了?”狄思科心里有了准备,平静地问,“什么时候分的?” “得有快一年了吧。”狄思慧还不忘刺他一句,“就四哥失恋,你们几个带他去唱卡拉OK的那段时间。” “要不我把大哥他们喊来,也带你去唱一次?”狄思科瞪她一眼,又语气轻松道,“汤普森眼瞅着就四十了,年纪太大了,分了就分了吧,下一个更好。” “嗯。”狄思慧不知想到什么,突然笑了起来。 “你傻笑什么呢?” “哥,听说我跟老外分手了,你是不是可高兴了?” 狄思科绷着嘴角说:“没有的事,我妹妹失恋了,我哪能高兴的起来!” 高兴谈不上,但轻松是有的。 他们全家人都怕小六跟老外跑了,只是全都不说而已。 “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们对汤普森就是假客套,怕我跟他结婚以后去国外定居,这回你们可以放心了。” 她跟汤普森相处了五年,期间也考虑过走入婚姻。 可是,他俩这些年聚少离多,她在天上飞,汤普森也在天上飞。 后来汤普森的工作重心向南方和欧洲转移,他俩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最长的一次,有四个月没见面。 再次见面时,彼此都有些陌生,狄思慧已经有了对方并不想结婚的觉悟,所以就在那次见面时提出了分手。 汤普森是一位很有魅力的成熟男士,她这些年从他那里见识了很多。 最起码,要是没有汤普森,她不可能把英语和法语说得那么流利,成了他们这条国际航线外语水平最高的乘务长。 所以,狄思慧并不认为谈了五年恋爱是自己吃亏,相反,她觉得自己算是占了便宜。 确定妹妹不是在脚踩两条船,狄思科也就不操心了。 至于那个年轻的哥的情况,他也懒得打听。 这俩人还在暧昧阶段,能否被带回家来都说不准。 只不过,那小伙子瞧着挺年轻的,有25么? 狄思科神色复杂地瞅一眼这个妹妹。 刚跟比她大十多岁的汤普森分手,又找一个比她小好几岁的。 他家小六的喜好还真让人摸不透。 * 狄思科不想掺和妹妹的感情问题,当然,他也没时间掺和。 马援朝与狄思科交接完工作,离开腾飞的第二天,上级就确定了腾飞总经理的人选。 组织找他谈话时,狄思科曾建议从副总中挑选一位,万锦或是翁佩云都行。 一个是搞技术出身的,一个是搞财务的。 狄思科在技术上有短板,更倾向于找一个搞技术出身的搭档。 毕竟腾飞是一家电子科技企业,新产品是否有前景,还要听听专业人事的意见。 就像他跟马援朝的组合一样。 不过,机械工业部给出的人选,并不是腾飞的哪个副总,而是行业发展司规划处的副处长,全开瑞。 38岁,看起来人高马大的。 除了自己的秘书周健将,狄思科还没见过这么高壮的干部。 常年坐办公室的,想保持强壮的体魄还真挺难。 尽管与自己期盼的技术干部不太相符,但狄思科对这位全carry总经理还是非常期待的。 只听名字就让人觉得不俗,比他这个Disco霸气多了。 事实上,全总也确实很有干劲。 在集团调研了一个礼拜以后,就向狄思科提出,应该深化改革,尤其是用人和薪酬方面的改革。 同时还要在传呼机、VCD影碟机和车载收音机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些想法都与狄思科的不谋而合,那就干吧。 狄思科将两位骨干工程师申请辞职的消息告知全总,希望他也能想个妥善的办法将人才留住。 全开瑞对国企薪酬制度有一定了解,闻言就不由蹙眉道:“企业薪酬是有最高上限的,咱们即使想给两位高工加薪,也不能过线,更不可能达到每月2万5的月薪。” 就比如高级技术人员的薪酬范围是3000-5000元,那么企业即使想给职工加薪,也只能加到5000元。 再高就不成了。 这件事确实比较难办。 “咱们能不能在其他方面给两位高工一些优待?”全开瑞问。 “比如呢?” “比如住房和交通。” 狄思科早就打听过二人的情况,“两位高工都已经被分配了住房,两室一厅,而且之前住房改革的时候,他俩都将自己所住的房子买断了。” 全开瑞摩挲着手腕上的手表,沉默了。 想来也是,如果事情真的能轻易解决,那么在他上任前,这位小狄总就能将事情处理了。 他来腾飞快十天,研究了腾飞的内部资料以后,也算是见识到了狄思科的厉害。 之前腾飞差点破产,狄思科却让企业很快扭亏为盈,这哪是能轻松办到的? 银行不会给濒临破产的企业贷款,政府也不会拨款补贴,即使有了能赚钱的VCD项目,没有启动资金,也很难发展起来。 全开瑞研究了几天资料,总算是弄明白了,这位狄总其实是把杠杆玩到了极致。 银行的钱他先欠着不还,元器件供应商那边也是先拿货后付款,客户那里更是要求先打款再发货。 反正从生产到销售,没有一分钱是他自己的。 能说服大家遵循腾飞的游戏规则,这也是本事。 全开瑞蹙眉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薪酬的问题,咱们就只能从房子车子这类实物奖励上想办法。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人家的年薪能达到30万,什么样的房子车子买不到?” “正是这个理。”狄思科叹气说,“现在其实已经不止是两个高工的问题了,知识型人才流失是非常普遍的,最好能想个办法给知识型人才集体提高一下待遇,遏制一下人才流失的速度。” 国企有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一线工人的工资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要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正因如此,才造成了高学历人才大量向外企和私企流动,而基层职工却死守着铁饭碗不肯放手的局面。 不过,这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的工资制度沿用的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当时大家都认为一线工人的工作是最脏最累最苦的。 所以,一线工人的薪资福利通常比较高,而且工龄越高工资越高,有的基层老工人,比年轻高级工程师的工资还高。 这种情况放在外企和私企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可是放在国企却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全开瑞提出一个设想:“给职工涨工资也不是随便涨的,咱们要考虑到工资成本的问题。现在一线职工的工资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咱们可以想办法降低一线职工的工资,然后用这部分工资贴补给技术人员。” 狄思科:“……” “给职工降薪,阻力可能会比较大,”全开瑞说着又摇摇头,很快就否决了前面的话,“要不然就想个什么办法,专门给主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涨薪,涨到贴近市场平均水平。” 狄思科心说,那可太难了,猎头公司给我开价一百万呢。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委婉地说:“全总,在企业推行任何新制度之前,都需要由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决议。如果职代会通不过,咱们的任何决定都无法实施。” 然后,他就给对方介绍了,去年解决职工医院问题时产生的争论。 这种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决定,即使是科学理性的,在职代会上也不会被通过。 谁乐意自己被降薪啊? 即使不降薪,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其他人涨薪,而自己却保持原地不动,那也是不行的! 要降就一起降,要涨就一起涨。 职工们不会接受被区别对待。 全开瑞以前一直在部委机关工作,对理论和政策研究得很透。 虽说在西北挂职锻炼过两年,也算有基层工作经验,但来企业工作还是第一次,对于企业内的很多规则还需要摸索。 他这种情况跟当年的徐叔阳差不多,狄思科愿意给对方更多的适应时间。 他说得委婉,全开瑞最初还没能领会到他的意思,等他喝了半杯茶以后,全开瑞才算是回过味儿来。 企业领导层争权夺利的事情很常见,全开瑞在机关里也听到过一些八卦。 他刚刚履新,如果狄思科想要跟他争权,只要冷眼旁观他去组织职代会,让他在职代会上碰一鼻子灰,就能打击他在新单位的威信了。 对方愿意在此时提点自己,说明他真的想要搞好班子团结。 全开瑞领了这份情,笑着说:“薪酬改革的事比较复杂,我一时也拿不出合适的方案,咱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 狄思科也知道这事急不得,只说让全总慢慢考虑。 不过,他决定周末去人才市场考察一下。 大家总说国企职工的工资与市场平均水平相去甚远,他想看看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 “你要去人才市场啊?”郭美凤问。 “啊,去看看。” “人才市场在周末休息,你去了能看到什么啊?” 狄思科:“……” 他倒是忘了,人才市场不是菜市场,企业老板不会在周末去市场挑人。 “你别往人才市场去了,”郭美凤给他指了条明路,“直接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吧,那边在周末组织什么人才交流,我昨天去看的时候,人还挺多的。” “文化宫那边不是在组织相亲么?” 郭美凤最近总拿着一块牌子,去文化宫替四哥相亲。 四哥本人不肯去,周末都不敢回家了。 郭美凤挥手说:“不耽误啊,一边相亲,另一边找工作。” “那咱娘俩一起走吧,我送您过去。到时候您去相亲,我去相人。” “不用了,我自己开车去。” 郭美凤像是怕被儿子跟着,抄起钥匙便坐进那辆好像还没满月的小土豆,嗖一下就窜了出去。 “嘿,这老太太,跑什么呀!”狄思科扭头看一眼刚从琴房跑出来的狄嘀嘀,“大闺女,你自己在家还是跟我出去溜溜?” 狄嘀嗒去姥爷那边学画了,周末只有姐姐一个人在家。 狄嘀嘀没说话,往自己的小书包里放了两瓶AD钙奶,背上书包就站到了爸爸跟前。 用行动表示,她要当跟屁虫。 爷俩开车去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狄思科还中途绕路去了趟啃得鸡儿,买两杯冰淇淋。 两人慢悠悠来到文化宫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每人端着一杯冰淇淋进入大门。 要去人才交流市场,得先穿过门口这群举着牌子相亲的老头老太太。 狄思科带着闺女穿行在大爷大妈中,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他家郭美凤。 身边还站着帮她提包的卢大爷。 狄思科见状一乐,拉着闺女就过去了。 “妈,您来公园相亲,咋还相中卢大爷了?” “呿,别胡说啊!”郭美凤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介绍道,“这是我助理!” 她来文化宫,一方面是替老四相亲,另一方面就是体验生活。 童童正在筹拍一部情景喜剧,拍摄地点在婚姻介绍所里,她这次是女主角,演一个媒婆。 卢大爷忙说:“对,郭老师帮我在剧组里安排了一个配角,我现在是郭老师的助理了。” 狄思科瞅一眼卢大爷的打扮,三七分的油头,戴着大墨镜,穿着花衬衫和黑西裤,脚上的大皮鞋还是尖头的。 他由衷感叹一句:“妈,您这位助理挺时髦啊!够潮流的!” 郭美凤在墨镜后偷偷翻个白眼,有点嫌弃地嘀咕:“潮得我都风湿了……” 第204章 郭美凤要进组的消息, 狄思科早就知道。 这老太太退休以后,事业又焕发了第二春。 只要是于童公司参与投资的项目,她基本都能参演, 已经跟经常合作的导演编剧混熟了。 熟到能给另一个关系户介绍工作。 “卢大爷, 您怎么也要进军演艺圈呢, 度假村那边不忙啊?” “不忙,”卢大爷摘了墨镜, 乐呵呵地说, “现在度假村的生意没前几年那么赚钱,我跟谷峰一合计,趁着现在生意还行,把度假村转手了。” “那您这是正式退休了?” “没有,我俩又搞个地产公司, 在郊区开发了两个商品房项目。” 公司有女婿看着,卢大爷不用坐办公室,就经常去片场探班。 瞧着郭老师演戏挺有意思,他看得多了, 也想上去体验一把, 过过当演员的瘾。 他的双眼皮已经恢复得很自然了,上镜完全没问题。 所以, 听说于童公司要拍摄情景喜剧,他便带资进组,投了二十万,给自己弄了一个男七号的角色。 他也想上电视露露脸。 狄思科心说,这翁婿俩挺行, 什么赚钱干什么,眼光可真不赖。 “您这一身大老板的气度和打扮, 瞧着可不像助理,您要是想演郭老师的助理,衣着得朴素点。” 这老爷子有点用力过猛啊。 卢大爷后悔道:“我平时打扮挺朴素的,今天这身是我家老大帮我捯饬的。” 出门之前,大闺女对他这身行头夸了又夸,直夸得他找不着北。 可是,在公园门口看到郭老师的表情,他就知道今天坏菜了! 他常去探郭美凤的班,两人又一起参加车友会的活动,眼瞅着郭老师当了明星以后越来越时髦,那他也不能落后呀! 于是就去燕莎买了好些潮流男装,每天换着花样打扮。 等到七月份港岛正式回归以后,他还要去港岛烧瓶呢! 几人说话的工夫,又有两个认出郭美凤的大妈,跑来跟郭美凤寒暄、要签名。 卢大爷就提着郭老师的包,熟练地往后撤了几步,对狄思科说:“郭老师可有名了,我们来文化宫这几天,总有人来找她要签名。” “呵呵,我妈现在比我有名,戴着墨镜都能被人认出来。”狄思科眼神好使,早看见郭美凤给人家签的名字都是胡桂荣。 老太太给人签名签得挺乐呵,即使签的都是电视剧里的角色名,也够她显摆一阵子了。 “妈,我瞧着您对我四哥找对象的事,不怎么上心啊,净给人签名了!” “这相亲角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家长,现在能看的都是外在条件,要我说,找对象还是得看看姑娘本人。”郭美凤理直气壮道,“所以,我们今天主要就是体验生活的。” 狄思科将最后一口冰淇淋吃完,笑说:“那您继续体验吧,我去人才市场那边看看。” 临走前还不忘调侃卢大爷,“您这身打扮不行啊,赶紧换换,一看就是大老板,哪有助理的样子!” 说完就招呼闺女走人了。 狄嘀嘀跟奶奶和卢爷爷挥手再见,捧着她的冰淇淋,一路小跑跟在亲爹身后。 “爸爸,公园里人太多了,咱俩来干嘛啊?” “就随便逛逛呗,”狄思科帮她把刘海撩上去,“你总在家练琴,不腻味啊?” “还行,我得好好练琴,不然比赛的时候就丢人了。” “嘁,年纪不大,担心的还挺多。” 狄嘀嘀当了小主持人以后,已经有了女明星的自觉。 上礼拜,钢琴老师帮她报名参加京津冀少年儿童钢琴比赛。 这丫头回家就自己增加了练琴时长,生怕在比赛上丢脸。 “咱们重在参与,得不得奖无所谓啊。” 狄嘀嘀很有冲劲儿地说:“那不行,我弟弟画画都得奖了,那我也要得个奖,不然我就管不住他了!” “他玩的玩具还是你花钱买的呢,哪敢不听你的!” “哎呀,那不一样,”狄嘀嘀胡乱挥挥手说,“爸爸你不懂,你千万别给我拖后腿啊!” 父女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那个人才交流会。 这所谓的人才交流会,其实是市劳动局牵线组织的招聘会,有不少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提出了招聘要求。 每个企业的咨询台前面都有人排队,狄思科将每个咨询台都看了一遍,最后停在了一家私营科技公司旁边。 想看看他们给技术人员开多少工资。 “同志,他们公司那个硬件研发工程师的薪资待遇怎么样啊?”狄思科拦下刚刚离开的小平头年轻人问。 “你自己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后面排队的人太多了,排到下午也未必排得上。” 小平头本来都要走了,被他拉着问了两句,就顺势停了下来,还拿出烟盒给狄思科让了让。 见狄思科摆手表示不抽烟,他才说:“硬件研发岗2800块。” “这么高?” 狄思科刚才看过招聘信息了,这个岗位要求本科学历,有五年相关工作经验。 在腾飞工作五年的工程师,工资在1500左右,人家这工资相当于腾飞的两倍了。 小平头习以为常道:“私营公司都这样,工资要是不高点,谁会舍了铁饭碗去私营公司打工啊!” “听你这意思,也是在国营单位上班的?” “嗯。” 狄思科跟人家握了握手,套近乎说:“那咱们一样啊,我也在国营单位上班。” “狄总,咱俩可不一样,我就是个搞技术的,拿个一千出头的工资。” “……” 狄思科卡壳了一下,心说这不会是腾飞的职工吧。 别怪他认不出单位同事,全公司五千多人,他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将所有人都记住。 “你认识我啊?” “那肯定认识啊,干咱们这行的,少有不认识您的!腾飞那个纪录片,我看了两遍呢。” 而且这位狄总经常上本地报纸,外行人可能不关注,但同行们对狄思科这张脸还是熟悉的。 闻言,狄思科放心了,看来对方是其他单位的。 他客气地问:“你刚才应聘的情况怎么样?工作合适吗?” “不好说,我得再想想。” “2800的工资可不算少了,你怎么还犹豫?” 狄思科不是自己单位的领导,小平头就有什么说什么,“2800确实不少,但私企规模太小,万一干两年就黄了,我还得另外找工作。” “你还没从原单位辞职吧?” “嗯,今天就是来随便看看。”小平头点头。 没找到下家之前,他不敢辞了公职,现在大多数人都这样,骑驴找马。 狄思科问:“你们单位把工资提高到多少,你会愿意留在单位继续工作?” “当然是越高越好啊。” “给个底线呢?只要工资能达到多少,你就愿意留下?” “1800-2000吧。”小平头细数道,“国营单位的福利待遇要比私企好一些,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只要企业效益好,就没有被辞退的风险。” 国企里就是只上不下,只进不出。 只要没犯什么大错,企业是不会开除职工的,铁饭碗真的能捧一辈子。 私企外企却有被炒鱿鱼的风险。 而且留在效益好的国营单位上班,在亲戚间也有面子。 所以,只要工资能达到1800,哪怕比市场价少1000块,他也愿意留在更稳定的国营单位工作。 可他在单位的工资才1150块,远远低于市场价。 这就让他有些意难平了。 总想着跳槽去赚更高的工资,又实在舍不得铁饭碗。 国企工资要是能别低得这么离谱,他真不愿意跳槽。 “狄总,腾飞招不招硬件研发工程师?” “招啊,技术人才我们都需要。”狄思科笑眯眯道,“但我们腾飞在行业内属于高福利低工资的单位,这个岗位工资恐怕也达不到你的心理预期。” 大家都是同行,工资基本都是公开的,小平头早知道腾飞的工资能达到1500-1700。 要是能从现在的单位跳去腾飞,其实也还行。 狄思科收了他的求职简历,只说会交给人事部门,让他们安排面试,就与对方告别了。 像小平头这样出来找机会的国企员工还有不少。 狄思科在招聘会上转悠了两个钟头,碰到的基本都是搞技术的,而基层工人却一个也没碰到。 他也去合资公司打听了流水线工人的工资,比腾飞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低100块。 一线工人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算是腾飞员工结构中最稳定的一批人了。 大半天看下来,狄思科在心里直叹气。 只有狄嘀嘀这个小吃货最开心。 冰淇淋吃了,带来的两瓶AD钙奶也喝了,公园里有推着三轮车叫卖驴打滚的,她又吃了半块。 以她的实力,本来能全吃掉的,可惜吃到一半的时候,一颗活动的小乳牙被黏了下来。 这回好了,两颗门牙还没长齐,下边的牙又掉了一颗。 父女俩在文化宫里,就近找了一间最高的房子,将狄嘀嘀的小乳牙扔到了房顶上,期盼第二代新牙可以快点长出来。 * 女明星在周末太过放纵,糖分摄入严重超标,被亲妈禁止吃甜食一个礼拜。 狄思科也因为监管不力,被媳妇批评了一顿。 父女俩对坐着唉声叹气,相互挤了挤眼睛后,又很快散开各自反省了。 公司里来了新经理,但狄思科的工作并不比以前轻快。 董事会负责审议战略,抓大方向上的把控,下达业绩指标以后,经营工作由总经理主导。 所以,狄思科现在的主要工作放在战略部署和资源整合方面。 腾飞旗下的子公司不少,年初又在港岛设立了分公司,工作千头万绪。 可他这阵子最头疼的,还是人才流失和薪酬的问题。 领导层为此开了几次会,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都因为体制问题而搁浅了。 狄思科为此翻看了好多相关资料,其实早在85年的时候,上面就颁发了一个《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过,“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靠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 这话是啥意思呢? 这说明在调整工资,搞薪酬改革这方面,企业其实是有自主权的。 但是为啥大家这么多年都不改呢? 都怕承担责任呗。 薪酬改革,那是要拉开职工之间收入差距的。 以前是吃大锅饭,后来是按劳分配,再改的话,就是按“知”分配了。 知识型人才赚得多,劳动密集型的相对较少。 万一被对此不满的职工告到上面去,那企业的整个领导班子都得吃挂落。 所以,只要上面没明确要求改革,大家就一直拖着。 就像前几年的腾飞一样,用除了工资以外的其他福利,将人才留住。 狄思科也不想触碰这个雷区,可是,两个高级工程师的出走,让他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了。 他最近一直想找机会跟市领导聊聊,正好赶上市里组织下半年的人事、劳动、教育工作会,一般企业领导都不愿意出席这种会议,狄思科听说以后,主动要求跟全开瑞一起去开会。 当即便收获了对方长达三秒钟的诧异注视。 不怪Carry总惊讶,这次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临近午饭才有一点自由讨论时间。 听到可以举手发言以后,狄思科第一个高高举起了手。 张副市长放下茶杯,见他这
相关推荐:
猛兽博物馆
沉溺NPH
新年快乐(1v1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蝴蝶解碼-校園H
过激行为(H)
旺夫
镇妖博物馆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