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立马回头(H) > 第108章

第108章

前段时间,于童去交了自家狗子的登记费,提前缴费的话,每只狗子能优惠两千块。 胖大胖二还有小奶狗哆哆,一共交了九千块。 于爷爷和于宝塔家里那两只小奶狗的登记费也是于童出的钱,又交了六千。 这一下子就花出去一万五。 即便是粉红大亨,交了钱以后也着实心疼了好几天。 狄思科原本只想找个借口转移话题,可是想到花出去的两沓子钞票,他还真有点坐不住了。 起身就要出去看看3P的情况。 于童将人喊住说:“你等会儿,还有个事没跟你说呢!” 狄思科停住脚步,等待下文。 “我帮你联系过那个纪录片导演了,你们公司要是愿意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可以主动跟彭导联系。” * 中央台要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名叫《绝处逢生》。 会在全国众多的国有企业中选择一家进行实地拍摄。 只看片名就能猜出,电视台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企业。 就是那种已经走入绝处,濒临倒闭的企业。 腾飞公司目前的状况,不算进入绝境,但之前也传出过破产的消息。 再加上公司总经理曾经是个歌星,这让《绝处逢生》的导演对腾飞公司生出了很浓厚的兴趣。 他听到消息后,与于童联系过好几次,想要争取去腾飞公司取材拍摄的机会。 而腾飞这边,高层对于拍摄纪录片的态度并不一致。 纪录片播出后,或许会对腾飞公司的企业形象和产品,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但纪录片跟电影电视剧不同,影视剧的内容会有杜撰和美化,而纪录片讲究的是真实。 到时候,公司里的所有真实情况,都会被如实地搬到荧幕上。 好的坏的一目了然。 腾飞公司若是能转型成功,这部纪录片就是他们的奋斗史。 反之,则是他们的失败备忘录,以供之后的专家学者研究国企改革失败的原因。 对于是否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大家各执己见,马援朝还为此召开了一次班子扩大会议。 将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纪检监察,妇联,工会和职工代表全都组织到了一起。 让大家投票表决。 狄思科从没想过腾飞公司会在自己手中破产,所以他态度很坚决,第一个举手投了赞成票。 妇联,工会和职工代表也都举手表示赞成。 他们不是企业主要领导,心里没什么压力,只是单纯地觉得能上中央台,是个不错的宣传机会。 四个副总里,只有翁佩云投了赞成票,销售副总汪大海、生产副总金明亮明确反对,技术副总万锦选择弃权。 翁佩云笑着问:“老汪老金,你俩怎么回事?能上中央台,这机会多好呀,你们怎么总是反对?” 汪大海严肃地说:“咱们是科技公司,内里有很多商业机密和技术机密,怎么能让镜头随便取材拍摄呢?” 金明亮也表态:“这要是被竞争对手知道了,对咱们没有半点好处。” “对嘛,哪个企业会让摄制组进来乱拍啊?” “正是,需要宣传的话,咱们就花钱拍广告嘛!” 两个人一唱一和,目的只有一个,坚决反对参与纪录片的拍摄! 汪大海和金明亮是四个副总里关系最好的,两人经常一起约饭。 连马援朝偶尔也会拿这俩人没办法。 国营大厂也要讲民。主,每次投票表决的时候,这两人都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尽管之前为了总经理的位置,闹了些小小的不愉快。 可是,狄思科到来以后,两人又迅速修补了关系,亲香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至于万锦,别看是负责技术的,其实滑头得很,被马援朝开玩笑似的称为“万金油”,他在这种场合一般不表态,每次都不偏不倚,选择弃权。 “害怕竞争对手打探消息啊?这是人家摩托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吧?”翁佩云好似听到了什么冷笑话。 汪大海和金明亮:“::::::” “好了,大家有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马援朝放下茶杯,杯盖发出一声脆响,会议室里立即就安静了下来,“电视台那边已经保证了,剧组人员可以跟咱们牵一个保密协议,与商业机密和技术相关的内容不会播出,他们的拍摄范围也由咱们说了算。” 这就不存在什么安全隐患了。 可是,这只是大家拿出来粉饰的说辞,真正拒绝拍摄的原因,在座众人都心知肚明。 狄思科不由在心里叹气,他用指关节在会议桌上轻敲了敲,提醒道:“同志们,我跟大家一样心有疑虑,但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绝处逢生》,不是《走投无路》、《坐以待毙》,或是《一命呜呼》之类的。” 翁佩云忍了又忍,仍是被那几个古怪的名字逗得笑出了声。 这小狄总还挺促狭的。 狄思科无奈道:“中央台要拍摄的是正面题材,不是反面案例,如果咱们公司不幸破产了,人家不会播咱们的内容。事实上,他们选了三家企业,除了咱们腾飞公司,东北和西北也各有一家老牌国营工厂,咱们要是倒了,人家会选别人的素材播出。” 闻言,大家像是要集体掩饰什么一般,不约而同拿起面前的茶杯喝水。 一时间,会议室里都是杯盖轻碰的脆响。 马援朝一拍桌子说:“他m……”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想到这是在开会,不宜爆粗口,他隔了几秒,才调整好情绪说:“谁说咱们腾飞会破产?有我老马在一天,腾飞就坚决不会破产!这回市领导把狄总也送到了咱们公司,听说这几天传呼机的销量十分可观,那咱们就更不可能破产了!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别整天担心些有的没的,胡思乱想!” 参与纪录片拍摄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马援朝这个一把手不拘小节,腾飞的工作氛围其实是很轻松的。 每次会议结束后,大家都会坐在会议室里继续闲聊一会儿。 纪录片的问题讨论完了,大家就如往常那般,打算扯扯闲篇儿。 狄思科却在这时说道:“刚才董事长提到了分管工作,既然今天人来得挺齐的,不如一起讨论一下几位副总的分管内容吧。” “也行,那就说说吧。”马援朝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 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副总经理是辅助总经理的,所以,对于副总的工作安排,总经理有很大的话语权。 总经理到任后,通常会对副总的工作内容做一定调整。 但狄思科这阵子一直忙着筹备新闻发布会,心思都在外面,也就刻意忽视了公司内部的问题。 他跟马援朝交换过几次意见,本来想等“七天零风险购机”的活动结束再给副总从新调整工作。 不过,通过大家对拍摄纪录片的态度,狄思科觉得再不整改就来不及了。 他们不想承担纪录片带来的职业风险,也侧面说明,大家不想承担连带责任。 改制以后,腾飞公司在企业管理上,换汤不换药,仍是沿用腾飞厂的老办法。 厂长总领一切,副厂长们分管生产、技术、销售、财务等工作。 这种管理办法,比较适合传统厂矿企业,比如电厂,钢厂。 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整个领导层都要负连带责任。 而腾飞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些年尝试生产过的电子产品五花八门。 再让某个副总分管生产,或分管技术,就很不合适了。 一个人能了解所有产品线的生产情况吗?能搞懂所有产品的技术问题吗? 显然是不能的。 而且这样分工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除了传呼机,腾飞公司还生产收音机、录音机、电平记录仪、传声放大器、抖动仪等产品。 然而,最近传呼机是公司里的热门产品,所以,无论是负责生产的副总,还是负责技术的副总,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传呼机的业务上。 其他产品就像捡来的孩子,反而没人关注了。 狄思科将他的一系列想法娓娓道来,作出了详细解释。 “咱们既然已经改制为公司了,就要用现代企业管理办法来管理企业,我最近专门研究了那些国际大型科技公司的管理框架,几乎所有公司都对业务板块进行了详细划分。” “咱们腾飞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传呼机,录音机和收音机。最好能有专门的副总来分管这三个板块的业务,由一人分管整个产品线的市场、技术、生产、销售工作。” 四位副总都在琢磨狄思科的这个提议。 对大家来说,这样分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哪个产品出现了问题,就由分管那个产品线的副总负责。 其他副总再不用负连带责任。 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减少出现问题后,扯皮推诿的情况。 由一人负责整个产品线,无形中增加了大家肩上的责任,但同时也增加了副总们手中的权利。 多数人心里都是认可这种分工办法的,但是由谁负责什么业务,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传呼机业务肉眼可见的要火,谁能争取到负责传呼业务,谁就能捡个现成的大便宜!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职工代表们还是头一回参加这种高层会议,忍不住屏息凝神,等待领导们的决定。 他们领会不到这其中的深层次含义,但直觉这样调整以后,公司往后恐怕就有热闹看了。 而翁佩云是所有副总里最淡定的。 她是公司的总会计师,调整谁也不会调整她的工作。 她望向狄思科那张年轻英俊的脸蛋,不由在心里暗赞一声后生可畏。 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坐上这个位置,看来还是有迹可循的。 这是光明正大地玩了一手阳谋啊! 只要按照业务板块分工了,所有副总都会争取负责最有发展的板块。 这就不得不向狄思科这个总经理靠拢,拉近彼此关系。 而分工完成以后,企业内部各产品线之间,必然要形成竞争关系。 争研发资金,争宣传资源,争销售渠道,只要想让自己负责的业务出头,就必须跟其他业务产生竞争。 万锦还能安安稳稳地当万金油吗? 汪大海和金明亮这对铁杆,还可能好得像穿一条裤子吗? 狄思科是刚来的,可能还不清楚各科室领导的底细。 单位里的老人都知道,情报科和供销科的科长,就是这两人提拔起来的。 狄思科上任,这两个科长不去给总经理汇报工作,好多老职工都私下嘀咕是汪大海和金明亮要给新总经理一个下马威。 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嘛。 狄总光明正大地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光明正大地调整分工安排,光明正大地把权利下放了,光明正大地让大家竞争。 而公司的资金流动全看总经理的一支笔。 科研经费,宣传资金,只有总经理签了字,财务才会放款。 翁佩云又用余光瞟向皱眉沉思的汪大海和金明亮。 再次在心中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 她私下里也站在狄思科的角度,想了几个打开局面的办法,不过,还是人家这手阳谋更高明啊! * 狄思科在会上扔了一个炸弹,就拍拍衣袖潇洒离开了。 当天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分工情况,他给出的理由是,还需要跟董事长商量商量。 马援朝一心想把腾飞公司做大做强,将狄思科挖来就是管理公司的,只要对公司有利,他就举双手赞成。 至于小狄总的那些小心思,他这样的老江湖当然看得明白。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对此完全不以为意,如果狄思科是个没心眼儿的,他反而要为公司的发展犯愁了。 《绝处逢生》摄制组接到腾飞公司的通知后,很快就带着设备正式来了公司。 第一天来了三个人,两个摄像,一个导演。 身上都穿着灰色马甲,马甲胸前的位置印着中央台的台标。 尽管只有三个人,但一进公司就引来了各方关注,闹出了三十人的动静。 马援朝带着领导班子在楼下迎接摄制组的到来。 甫一见面就用力握上了对方的手,热情地笑道:“欢迎中央台的同志来我们腾飞公司莅临指导工作啊!” 导演彭湖客气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哪能指导工作!只是如实记录罢了,以后还请马董事长和狄总多多关照了!” 狄思科也握上他的手,问:“彭导,咱们这个纪录片大概要拍多久?时间太久的话,我们公司可以为摄制组安排一个临时休息的宿舍。” “拍摄时间暂时还说不准,还得看咱们腾飞公司的发展情况,如果有了特别重大的突破,兴许我们拍一两个礼拜就可以回去了。” 台里给了他们八个月的拍摄时间,要是腾飞公司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那腾飞公司这条线很可能就报废了。 摄制组来了以后便要正式开工。 纪录片也是有起承转合的,像他们这个题材的片子,需要欲扬先抑。 所以,得拍一拍腾飞公司落寞的一面。 马援朝对以前的情况最为熟悉,他亲自为摄制组进行讲解,其他人就可以原地解散了。 狄思科回到办公室,看起了“七天零风险购机”活动开始后的传呼机销售情况。 距离活动结束还有三天,目前卖出了4400台数字传呼机。 国庆假期以后,预计能卖掉5500-6000台,但这其中还有个退货问题。 活动开始后一个礼拜,出现了大批退货的情况,截止到目前,一共有四百台被退回的机器。 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已经预料到的。 整个活动结束后,可能还会有4000台左右的库存。 “健将,你去通知一下汪副总和供销科的科长副科长,咱们下午开个小会,商量一下传呼机的后续销售问题。” 周健将依言出去通知了。 不过,下午来开会的,除了被通知到的几人,还有纪录片的摄制组。 “狄总,你们开会的内容可以拍点吗?”彭湖问。 “……”狄思科心想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你们想拍就拍吧。” 他面对镜头能放得开,可是其他人就明显放不太开了。 狄思科没心思管其他的,询问起供销科对后续的销售安排。 不能全把希望寄托在外省市的代理商身上。 汪大海最近有意跟狄思科拉近关系,闻言就率先发言说:“我们打算跟市里那几个在建的社会寻呼台联系一下,将咱们的传呼机放在他们的营业厅售卖。” 狄思科点点头说:“这个思路挺不错的,还能具体点吗?在建的社会寻呼台有多少家?规模怎么样?已经跟哪个品牌的传呼机签约了?” 供销科长对此还算准备充分,将他们调查的情况一一介绍了一遍。 不过,狄思科脸上的表情还是不太满意。 汪大海也听说了,狄思科拉来了铁路寻呼的订单,一旦签约就能卖出2500台的汉显传呼。 但那毕竟是少数的。 “开办寻呼台的单位,都是为了赚钱盈利,没有几个会像铁路那样大搞福利,还团体采购那么多传呼机。大多数社会寻呼台的传呼机,都是一台一台卖出去的。” 狄思科拧着眉思索,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隔了一会儿才说:“部队那边你们去联系过没有?” “什么部队?” “南方有的城市已经有八一寻呼台了,就是部队出面办的,北京这边有没有?”狄思科低声说,“咱们是民族品牌,又是军转民企业,如果跟部队合作的话,在安全方面,比那些洋品牌有优势,咱们……” 话还没说完,他隐隐感觉不太对劲。 然后,对摄像机后面的人说:“彭导,这是商业机密,这段掐了别播啊!” 第167章 八一寻呼台的性质, 与铁路要办的那个寻呼台差不多。 都是不对外营业,只供内部人员使用的。 如果八一寻呼台要采购传呼机,那订单金额一定小不了。 狄思科刚来腾飞公司没多久, 也从没跟部队打过交道, 自然没机会跟人家接触。 但七二九厂与部队有几分香火情, 像马援朝那样的老同志,兴许能想办法搭上关系。 客气地将摄制组请出办公室以后, 狄思科问:“要不我请董事长出面跟部队联系一下?” 他对这事其实也不是很有信心。 刚刚改革开放, 腾飞厂就军转民了,十几年的时间里,连他们自己都换了好几批领导,更何况是部队那边呢。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副总分工还没正式定下来,汪大海也想争取负责传呼机业务。不过, 在七二九时代,他只是个技术员,工厂改为生产民用产品以后,他便转去了供销科。 八十年代是收音机和录音机的黄金期, 他干出了名堂, 把腾飞牌的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这才一路高升, 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终于在90年被提拔为副厂长。 所以,汪大海跟狄思科差不多,同样没怎么跟部队那边接触过。 他在心里权衡着,是否要找上面的关系帮忙跟部队牵线。 人情用一次少一次, 如果用了上面的关系,他就必须拿下传呼机业务才行。 于是, 汪大海便自告奋勇道:“要不我先找关系试试?尽量在半个月之内有个结果。” 副总分工的事,半个月之内也该有定论了。 狄思科语气随意道:“行,那汪总先出面联系一下吧,业务上的事拖不得,机会稍纵即逝,我也请董事长出面帮帮忙。” 他这人还挺双标的。 虽然自己经常跟领导提条件,但不喜欢下属跟他谈条件。 汪大海现在还是销售副总,联系业务本来就是他分内的事。 他把分内工作当成筹码,拿出来谈条件,狄思科就觉得不太合理。 他开会不喜欢拖沓,主要的事情讲完,就尽快解散。 一个工作部署会,半个钟头就搞定了。 散会以后,他又去马援朝那边聊了会儿。 再次回到自己办公室时,在门口看到了万锦。 “怎么在外面等着?”狄思科对周健将交代道,“下次让万总直接进办公室里坐。” 周健将唯唯应诺,但心里打定了主意,下次还得让人在外面等着。 大不了就好吃好喝伺候着。 领导不在家,他咋能让其他人随意进办公室呢? 万锦是一副白面书生长相,四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像三十多岁,笑起来很有亲和力。 闻言就笑着说:“我刚来没多久,有点事想跟狄总商量商量。” 狄思科将人请了进来,又亲自为对方泡了茶,“万总不常来我这边,尝尝我新得的铁观音怎么样!” 万锦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笑道:“咱们这些人都是大老粗,只认茉莉花茶和龙井,其他茶只是尝个新鲜。” “哈哈,我平时也不怎么挑茶喝,茶叶都是我爱人准备的,她给什么我就喝什么。”狄思科在小腹上拍了拍说,“最近饭局有点多,人家说喝这个茶能美容养颜,抑制三高,那我就喝呗!” 万锦脸上的笑容真切了一些,与狄思科有了近距离接触后,总算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的样子。 之前那个只是简单调整工作分工,就能惹得副总们窝里斗的人,好似只是他的幻觉。 万锦放下茶杯说:“狄总,听说咱们公司想联系八一寻呼台,销售传呼机?” “确实有这个意向。” 狄思科心说,万锦的消息还挺灵通。 他这边的会议刚结束一个多小时,人家就听到风声了。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供销科是公司的关键部门,副总们要是在供销科里没人,那才是奇怪。 既然人家已经主动上门了,狄思科也不吝给个台阶,“万总有这方面的关系吗?” “我有个同学在部队,兴许能帮忙牵个线。”万锦笑道,“我刚才给他打过电话了,据说八一寻呼台还在筹备阶段,传呼机的供应商还没敲定呢!” “万总要是愿意出面牵线,那对公司来说是大好事呀!” “呵呵,能否成功还不一定呢,”万锦口中说得客气,表情却非常笃定自信,“您给我三天时间,成或不成,三天之内应该能有个消息。一切以公司利益为先,要是我这边不成,咱们再赶紧想想别的办法。” 万锦的这番表态,就比汪大海高明多了。 一个用帮忙牵线当筹码,另一个以公司利益为先。 两厢一对比,高下立见。 狄思科暗自感叹,这做人做事的态度,跟年龄真的没什么关系。 万锦比汪大海年轻好几岁呢,但人家办事说话就很让人舒服。 “除了八一寻呼台的问题,我其实还有个建议。”万锦这次上门是有备而来的,八一寻呼台只是一个引子。 狄思科又往他的茶杯里添了些水,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国家放开了社会寻呼台的开办权限,对咱们这样的传呼机供应商来说是好事,但我觉得现在寻呼台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咱们公司是不是可以出面推动一些有实力和有条件的单位,开办寻呼台?” 狄思科点点头,他推动铁路车务段开办寻呼台,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他还是很敏锐地找到了对方话里的重点,“有实力和有条件的单位,有什么区别么?” “当然有了,”万锦详细解释道,“有实力的,是指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单位,铁路和电力的寻呼台都算是有实力的,只要钞票充裕,大家都可以建台。但还有一些单位,是经济实力欠佳,硬件条件却很好的,比如气象台。” 狄思科很感兴趣地颔首,“万总,您展开说说这气象台的问题。” “咱们上个月新开发的那款A3005型号的传呼机,具有气象警报服务,可以接收天气预报。咱们其实可以把这款机型推荐给气象部门!气象部门普遍都有警报发射台,只要在原有的发射台上加装一个编码器,就能变成一个寻呼台,向用户发送消息。” 狄思科问:“这个编码器大概多少钱?咱们公司能生产么?” “咱们七八年前,生产过一种类似的编码器,价格大概在3000元。现在如果重新小规模组装生产的话,定价可能会到5000-6000块。” 这种编码器顶多能卖出几十个,价格主要贵在配套模具上。 狄思科不太相信地问:“万总,您的意思是,气象台只要花费五六千块就可以开办一个寻呼台了?” “对,他们只需要按照客户的数量,在台里增加几台传呼电话就行了。而且他们气象系统使用的是自己的频率,主要功能还是气象服务,甚至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狄思科感叹:“那他们这个硬件条件确实很牛了,花上五六千块,连手续都不用办,就能开个寻呼台。” “气象台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单位,如果咱们主动上门推销编码器,帮他们建立寻呼台,我觉得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毕竟寻呼台是收费的,也是给他们单位创收了。” 狄思科默默感慨,只是一个调整副总分工的小小举动,竟然把万锦这个“万金油”炸了出来。 万锦是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研究生,是四个副总里年纪最轻,也是学历最高的。 被人说成是万金油,委实有些屈才了。 狄思科觉得对方完全是被性格拖了后腿。 集体表决的时候他选择弃权,确实谁也不得罪,但也会给人留下没有担当的印象。 否则,以他这种资历和教育背景,被提拔上来当个总经理也是够格的。 * 万锦这次的效率非常高,在三天后的例会上,就当着大家的面向马援朝和狄思科汇报了,跟八一寻呼台合作的进度。 对方对腾飞牌这款国产传呼机也有些兴趣,答应可以坐下来谈谈。 狄思科当场宣布,“既然万副总这边已经有了进展,那一事不烦二主,这件事就交给万副总来跟进吧。另外,根据大家各自的专长,我跟董事长商量了一个基本的分工方案,趁着今天的机会一起公布一下吧。” 万锦负责个人通讯业务。 汪大海负责腾飞牌收音机业务,兼管合资公司的汽车收音机业务。 金明亮负责录音机业务,兼管电平记录仪,传声放大器,抖动仪等提供给科研院所和各大高校的产品。 翁佩云的工作内容不变,继续负责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兼任公司总会计师。 随着另一只皮鞋落地,副总们的工作分工彻底定了下来。 有人得意,自然就有人失意。 万锦算是最大赢家。 汪大海虽然对收音机业务不太满意,但好歹还能兼管与VW合办的合资企业,也算是一个安慰。 唯有金明亮成为全场最大输家,现在的录音机市场已经饱和了。 大多数城市家庭都有录音机,这玩意不是什么消耗品,一台机器能用十几年,谁家也不会没事换录音机玩。 否则腾飞厂也不会转产传呼机了。 还没等到散会,他就想去跟狄思科说道说道。 不过,狄思科并没给他这个机会,很快就宣布了新的决定。 “大家已经看到了,现在电子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有多快,有的产品从上市到被淘汰,可能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咱们腾飞传呼机在近期有了些起色,但电子通讯市场风云变幻,很有可能过上一两个月就会被淘汰。所以,咱们腾飞绝不能坐以待毙!” 坐在角落里的纪录片摄像师直觉这会是腾飞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所以默默将镜头调整了角度,直直对准狄总经理那张显出些严肃和坚毅的脸。 “我提议,各产品线要做好市场调研和新产品研发工作,每月提交一份新产品策划。各条产品线,每个季度都将有一次获得资金支持,上马新产品的机会!” 金明亮当即便问:“任何产品线都可以上马新项目?” “当然!”狄思科顿了顿说,“咱们目前的资金有限,最开始恐怕没办法支持所有产品线同时上马新项目。但大家的机会都是等同的,如果录音机和收音机那边能拿出比传呼机更有前景的项目,那公司也会优先把资金倾斜给录音机和收音机。” 金明亮只觉得眼前有了希望,但希望又不太大。 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 随着副总分工的调整,公司各科室的工作,尤其是情报科、供销科和宣传科的工作,也会根据产品线进行细分。 然而,狄思科现在顾不上这些了,将办公桌上该签的文件都签完,他就带着周健将出门躲清净了。 他没想到,副总分工调整以后,反应最大的会是下面的车间。 各车间主任纷纷找到分管副总那边表忠心,顺便要资金要项目。 尤其是录音机和收音机那些处于半停工状态的车间,纷纷给分管副总出谋划策。 昨天下班前,狄思科的办公桌上就出现了三份策划案。 万锦提议研发生产移动电话。 汪大海建议利用合资公司的CD机项目,开发VCD影碟机。 金明亮则提议生产能够播放磁带和CD光盘的多功能录音机。 副总们的大锅饭被打破了,现在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来跟狄思科推荐他们的新项目。 狄思科觉得各项目都挺好,他要是有钱,肯定雨露均沾,让大家都投产。 关键是,现在不是没钱嘛。 “领导,咱们去哪儿啊?”周健将跟在身边问。 狄思科只想随便溜达溜达,但现在是上班时间,他不能像在经合办似的,光明正大地往菜市场和超市跑。 “去咱们的直营店,看看传呼机的销售情况吧。”狄思科问,“你驾驶证到手了吧?车练得怎么样了?” 周健将搓搓手,有些兴奋地说:“已经拿本儿了,在驾校练得挺好,就是平时没机会开。要不我给您当一天司机吧?” 狄思科将车钥匙扔给他,“稳当点,慢点开啊。” 他的提醒属实是多余了,周健将的驾驶技术,是他见识过的最稳的。 全程20迈,慢慢悠悠地往目的地挪动,即使被后车按了喇叭,他依然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速度行驶。 半个钟头的路程,愣是让他开了一个多钟头。 将车停稳后,周健将很明显地舒出一口气,偏头求表扬,“领导,我驾驶得不错吧?” “挺稳的。”狄思科不知还能如何评价。 “呵呵,我的教练也说了,我是他所有学员里开车最稳的,以后不用担心交通安全问题。”周健将笑道,“今天有您在旁边,我不敢开太快,我在驾校练车的时候,会比今天快一点。” 狄思科:“……” 有点难评。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腾飞传呼机的直营店。 店铺的面积不大,只有两个玻璃柜台,配了一个售货员和一个收银员。 “最近的传呼机销量怎么样?” 收银员低声说:“没有零风险购机那段时间好,但咱们1999元的广告牌在外面挂着,也能吸引一些顾客。” 店里还有顾客,狄思科点点头,没说什么就在一旁的板凳上坐下了。 腾飞传呼现在可以即买即用,售货员代收服务费以后,往寻呼台那边拨个号码,就可以开通服务了,比狄思科刚配传呼机那会儿简便多了。 他坐在椅子上旁观了顾客的整个购买过程,顾客离开时,还冲人家客气地笑了笑。 看到他的笑容,那位男青年停下脚步,迟疑着问:“请问您是腾飞的狄总么?” 狄思科颔首,跟对方问了好。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好几家媒体都用他的全身照当噱头,刊登了新闻。 最近能认出他的路人又多了。 青年似乎有些激动,从书包里翻出一个笔记本说:“狄总,您能给我签个名吗?我姐姐是您的歌迷,她还在卧室墙上贴了您的海报呢!” “现在的小姑娘不是喜欢小虎队和四大天王么,还有人贴我的海报呢?” “哈哈,我姐比我大五岁,现在已经工作了,她也是学英语的,”青年骄傲地说,“现在在我们老家的省商业厅当外语翻译!” 狄思科在本子上签了名,笑道:“你姐姐非常优秀。” “她本来也想像您那样去经贸部或外交部当翻译的,可惜当时没选上,被分配回了老家。” “你姐姐比我强,我只当了两年翻译就转行了。”狄思科将本子递还回去问,“看你的样子好像是学生,传呼机是帮家人买的吗?” “不是,我自用的。我最近准备找工作,买个寻呼机,方便用人单位联系我。” “你是大学生吧?这么快就开始找工作了?” “没办法,现在大学生不包分配,找工作全靠自己,有的同学在大三暑假就开始找工作了,我还算慢的呢!” 狄思科笑着鼓励了几句,与对方握了手,便目送小伙子离开了。 店里这会儿没人,他转头问售货员:“最近来买传呼机的学生多吗?” “我也不太确定人家是不是学生,不过,现在来买传呼机的年轻人还真挺多的。那些做生意的老板喜欢买摩托罗拉和松下之类的,但中老年和年轻人还挺喜欢咱们腾飞传呼机的。” 这类人不追求名牌,只图个实惠。 1999元的价格对那些手头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比洋品牌实惠多了。 “你带电话簿了吗?”狄思科问周健将。 “带了。”周健将拍了拍裤袋。 “那你给另几个直营店和代销店打个电话,让他们统计一下最近购买传呼机的学生人数,主要以大学生为主。” “最近三天的可以吗?” “行,就统计三天的吧。” 周健将去打电话,狄思科继续留在店里观察行情。 果然如售货员所说,来买传呼机的以年轻人居多。 而且进门只看1999元的机型,在两种型号间反复挑选,选完了型号还得仔细检查机身,稍稍有点瑕疵,就要当场换货。 看得出来,买传呼机对他们来说相当于买一个大件了。 囊中羞涩,所以非常谨慎。 狄思科在直营店里呆了整整一天,午饭都是在店里吃的盒饭。 每进来一个年轻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神秘复苏:鬼戏   交流_御书屋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蝴蝶解碼-校園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篮坛大亨   乡村桃运小神医